2013年全球上市公司分紅首超一萬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738
研究顯示,2013年全球上市公司分紅總額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新興市場、金融公司和蘋果等IT公司是分紅的主力。此前據媒體預計,2013年中國A股企業累計現金分紅約為8170億元(約合1335億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投資公司Henderson統計稱,2013年全球上市公司一共分紅1.03萬億美元,比金融危機期間2009年的7170億增長40%。
中國A股現金分紅預計也有望超過80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此前有媒體根據最近三年A股公司分紅比例逐年提高的趨勢,預計2013年A股公司累計現金分紅將高達8170億元(約合1335億美元)。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2年三個完整會計年度,A股年度累計分紅總額分別為5025.1億元、6029.43億元、6783.59億元。
Henderson研究顯示,新興市場公司的分紅總額比2009年時翻了一番。埃克森美孚、通用電氣等北美公司分紅依然是最多的,約占全球總額的三分之一。而歐洲(不含英國)公司的分紅占比從2009年時的接近30%降至20%出頭。
從行業來看,金融公司去年分紅比例也從2009年的17%增加至21%。
手持巨額現金的蘋果公司也是分紅的主力。2013年4月23日,蘋果宣布擴大“還資本於股東計劃”至1000億美元,其中股票回購總規模600億美元,分紅總規模400億美元。該計劃將動用1000億美元的現金,並將於2015年年底完成。
23年來首超沙特 美國將成全球最大產油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51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美國將取代沙特阿拉伯,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態石油生產國,表明該國繁榮發展的石油產業重塑了世界能源格局。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數據顯示,若將原油、含乙烷和丙烷的凝析油等綜合類石油產品全部統計在內,美國石油生產在6月和8月時與沙特並駕齊驅,約為每日1150萬桶。
該報道稱,美國石油產品產量將在本月或下個月超過沙特,這將是美國自1991年以來第一次坐上世界冠軍的寶座。
沙特強調,美國的崛起不會影響沙特在石油市場的地位。他們還稱,如果需要增加供應以滿足市場需求,沙特有能力將日產量提升250萬桶。
沙特石油部門副部長Abdulaziz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親王本月初曾表示,沙特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可供使用的備用產能的國家。
然而,甚至連沙特官員都無法否認美國在穩定全球石油市場中的關鍵作用。
過去20年,盡管地緣政治風波幾乎沒有間斷,但全球原油價格仍出現了下滑。近期,布倫特和WTI雙雙位於100美元/桶下方。布倫特原油處於兩年低點,並曾於2012年初達到125美元。
而在此期間,美國每天超過350桶的石油增量幾乎等於全球新增的石油供應量。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原油產量觸及每日887萬桶,較2008年的每日500萬桶大幅提升,並有望於年底前突破每日900萬桶。
不過,若單計原油,則美國8月原油產量仍低於沙特的每天970萬桶,甚至不及俄羅斯的每天1010萬桶。
美國在石油總產量上的領先地位,要歸功於該國大量增加的頁巖油、含乙烷和丙烷的凝析油等產量。天然氣凝析油含有的能量較低,它們往往被用作石油化工產業的原料,而非用作燃料。
WTI原油價格2013年7月來首超布倫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89
早在2011年時,WTI與布倫特原油的價差還曾高達30美元/桶。而美東時間周二午間,WTI油價反彈,將布倫特-WTI原油價差推向負值,這是2013年7月以來的第一次,也是2010年8月後極少見的情形。

在美聯儲QE之前,布倫特-WTI價差幾乎一直在小範圍波動,但2010年8月後開始擴大波幅。

布倫特與WTI原油周二都跌至近六年來新低。自去年6月高峰以來,油價已下跌60%,過去7周內就下跌了36%。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二表示,將2015年WTI原油價格預期調降至54.58美元/桶。下調2015年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期至57.58美元/桶。
但WTI與布倫特價格線交匯也僅是曇花一現,此後價差又拉開。截止美東時間中午,最新價格如下:


背景知識
在國際石油期貨市場中,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和布倫特期貨合約(Brent),是兩個最重要的定價標桿。
WTI基準價格由芝商所旗下的NYMEX公布。它是用於美國進口石油定價以及北美(包括加拿大)國內生產原油定價的主要基準。Brent是芝商所石油基準產品系列中的第二大期貨合約。其報告價格是基於英國和挪威北海四處油田的原油產量而定。
WTI在傳統情況下進行交易時要比Brent多一點溢價。從歷史上看,WTI較布倫特期貨的溢價通常在每桶1至2美元。這是因為WTI較Brent含硫量更低且更輕,而且美國在歷史上是原油的邊際消費國。但是,不斷變化的全球需求模式以及地緣政治因素已使Brent原油的定價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長期、顯著高於WTI原油。
兩種基準原油價差究竟意味著什麽?
分析人士認為,造成這種價差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加拿大正將更多原油送入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地區——庫欣是WTI的交割地,WTI從那里流入美國的輸油管道系統——庫欣原油儲備處於歷史高位,抑制了WTI價格;另一方面,中東政治危機威脅了從中東到歐洲的重要原油和下遊產品的運輸管道,擡高了參照布倫特標桿的大西洋盆地的油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里程碑!滬股通累計買入金額首超千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96
滬股通累計買入金額今日首次突破1000億元。
彭博今日早些時候的報道顯示,從去年11月17日“滬港通”啟動到本周一收盤,滬股通累計買入金額約990億元。同期內地投資者買入港股金額不足250億元。
交易所最新數據顯示,海外投資者今日再度買入滬股18.2億元,累計買入金額首次突破1000億元。
Okasan Securities駐香港策略師Mari Oshidari告訴彭博:
這是里程碑式的一步,為邁出下一步奠定了基礎。因為高預期,所以人們對滬港通開通之初遇冷感到失望,但是從長期來看,投資者在緩慢而穩定地增加對滬港通額度的利用。
統計局上午公布的數據顯示,物價下行壓力超預期,強化市場對中國貨幣政策將進一步放松的預期。
A股今日大漲,上證綜指收漲1.5%,深成指和創業板漲幅均超2.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蘋果一季報:中國銷量首超美國 上季度利潤大漲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76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4-28 23:17 編輯
蘋果一季報:中國銷量首超美國 上季度利潤大漲
美東時間周一下午,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財報。蘋果一季度收入580.1億美元,每股收益2.33美元,均高於預期。一季度凈利潤136億美元,同比躍升33%。iPhone銷量高達6120萬部。財報公布後,蘋果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1.6%。
蘋果一季度財報關鍵數字盤點
根據一季度財報,蘋果收入、每股收益、iPhone銷量均高於預期。不過,iPad銷量不及預期,較去年同期下降23%。Mac銷量亦略低於預期。財報公布後,蘋果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1.6%。
蘋果一季度財報中的關鍵數字包括:
收入580.1億美元,高於預期560.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7%
每股收益(EPS)2.33美元,高於預期2.16美元
iPhone銷售量6120萬部,高於預期5810萬部,較去年同期增加40%
iPhone平均銷售價658.53美元
iPad銷售量1262萬部,低於預期1360萬部
iPad平均銷售價430美元
Mac銷售量456萬臺,低於預期470萬臺
毛利率40.8%,高於預期39.5%
同時,蘋果公司公布了新的現金回報計劃。未來兩年之內,該公司將通過股票回購和分紅派息的方式,向股東返回收益2000億美元。
華爾街見聞早些時候報道,分析師預期,2015年第一季度蘋果公司的iPhone銷售量可能達到5810萬部。如今,根據一季度財報,iPhone銷量已經遠超預期,達到6120萬部。這意味著,2015年第一季度已經成為蘋果歷史上第二大iPhone銷售季度。第一大季度為2014年第四季度,當季iPhone銷售量高達7450萬部。
大中國區iPhone銷量首超美國 功不可沒
值得註意的是,蘋果收入、利潤及iPhone銷量的大漲,都受益於大中國區強勁的銷售數據。該公司的中國區收入較去年同期上漲71%。
第一季度,由於在中國農歷新年期間的旺盛需求,iPhone的中國區銷量首次擊敗美國。另外,由於iPhone 6和6 Plus均采用了更大的屏幕設計,這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深受消費者歡迎。新iPhone采用的大屏幕設計,以及上周Apple Watch的亮相,都顯示了對於蘋果公司CEO Tim Cook而言,中國客戶對於保持蘋果銷售勢頭的重要性。
(來自美股IPO)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中國iPhone銷量首超美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206

1月10日,顧客在鄭州蘋果直營店內體驗、選購產品。 (新華社記者 李安/圖)
4月28日,蘋果公司發布2015財年第二財季業績。報告顯示,蘋果公司第二財季營收為580.10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456.46億美元,同比增長27%;凈利潤為135.6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2.23億美元增長33%。
蘋果公司第二財季營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湯森路透調查顯示,分析師此前預計蘋果公司第二財季每股收益為2.16美元,營收為561億美元。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蘋果表示,將擴大分紅和回購計劃,將在2017年3月份以前通過回購股票和派發股息的方式向股東返還2000億美元現金,高於此前承諾的在2015年底以前返還1300億美元現金。
中國iPhone銷量首次超過美國
財報顯示,第二財季,蘋果公司共售出456萬臺Mac,比去年同期的414萬臺增長10%;共售出6117萬部iPhone,比年同期的4372萬部增長40%;共售出1262萬部iPad,比去年同期的1635萬臺下滑23%。iPhone市場表現強勁,而iPad則呈現疲軟趨勢。
據新浪科技消息,盡管蘋果公司並未在財報中公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iPhone銷量,但蘋果首席財務官盧卡·梅斯特里4月27日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iPhone銷量首次超過美國,”不過他並未公布具體數字。
若按地區劃分,大中華區表現優異,營收168.23億美元,同比增長71%。大中華區的營收超過歐洲部門,躍居第二位。
處於第一位的仍然是美洲部門,營收為213.16億美元,同比增長19%;歐洲部門營收為122.0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亞太其他地區營收為42.10億美元,同比增長48%。唯一出現下滑的是日本部門,營收為34.57億美元,同比下滑15%;
蘋果CEO蒂姆·庫克表示,到2016年年中,蘋果將在大中華區擁有約40家零售店,高於目前的21家。他同時表示,中國即將超過美國,成為蘋果最大的市場。
電商市場規模強勁增長,網購市場B2C占比首超C2C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14/153791.shtml
導讀 : 移動端的隨時隨地、碎片化、高互動等特征,讓移動端成為紐帶,助推網購市場向“線上+線下”,“社交+消費”,“PC+手機+TV”,“娛樂+消費”等方向發展,實現整合營銷、多屏互動等模式。
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16.2萬億,增長21.2%。本地生活O2O38.4%、網絡購物37.2%的強勁增長拉動了電子商務整體的增長。
艾瑞咨詢年度數據電商O2O報告分析認為,各企業繼續加大移動端發力,擴張品類等是電子商務滲透的主要原因。移動端的隨時隨地、碎片化、高互動等特征,讓移動端成為紐帶,助推網購市場向“線上+線下”,“社交+消費”,“PC+手機+TV”,“娛樂+消費”等方向發展,實現整合營銷、多屏互動等模式。
另外,隨著逐漸活躍的農村市場,移動端依靠相比PC端更便宜的設備和更便捷的操作特征,將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以下為報告內容:
1、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16.2萬億

2、2015年電子商務市場細分行業結構穩定

3、2015年中小企業B2B運營商平臺營收超200億

4、2015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3.8萬億元

5、2015年B2C占網絡購物市場比例首度過半

6、2015年移動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達2.1萬億

7、移動網購占比首度過半

8、本地生活服務O2O,消費者接受程度越來越高



三星首超京東方 成全球手機面板最大供應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7253.html
2016年第一季度,三星顯示(SDC)近年首次超越京東方(BOE)成為全球手機面板最大的供應商。由於三星顯示出貨的手機面板全部都是OLED,所以這是中小尺寸面板行業技術轉向的重要信號。
有意思的是,今年首季,三星顯示由於轉向高端,在大尺寸面板行業的出貨量下滑至全球第五,而京東方則上升至全球第二,韓國另一顯示面板巨頭LGDisplay(LGD)繼續位居榜首。
手機屏領域OLED開始“翻盤”
群智咨詢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面板合計出貨約4.4億片,同比增長7%。
其中,三星顯示的AM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發展勢頭迅猛,第一季度出貨規模超8000萬片,全球排名第一,同比增長超50%,主要得益於edge柔性曲面產品以及在華市場的成功。在第一季度全球發布的50多款智能手機新機中,接近三分之一采用了AMO LED屏,伴隨柔性OLED面板資源的釋放,越來越多的手機品牌將導入OLED面板。
中國大陸面板廠京東方也成長迅速,位居第二。其鄂爾多斯的5.5代LTPS(低溫多晶矽)生產線在2016年第一季度產能利用率維持在比較高的水位。作為後起之秀,其incell(內嵌式觸控屏)產品在大陸面板廠中最先實現量產,受到一線手機品牌廠商的青睞。第一季度其智能手機面板出貨規模約7600萬片,其中LTPS面板出貨大幅增長。
日本顯示公司(JDI)成功打入華為、小米2016年的高端手機型號。在此需求帶動下,雖然蘋果公司(Apple)需求下滑,JDI仍呈現了同比微幅的成長,第一季度智能手機面板出貨約4100萬片,排第三位。
天馬、LGD分別排第四和第五位。天馬在廈門的5.5代LTPS線從2015年第四季起滿產滿銷,實現產品結構向中高端的轉型,其2016年第一季智能手機面板出貨約3800萬片,同比增長超40%。LGD受Apple需求下滑等影響,今年首季智能手機面板出貨約3400萬片。
“京東方2014、2015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手機面板出貨量最大的供應商,今年一季度三星顯示當季首超京東方,而且三星顯示出貨的手機面板全部都是OLED,這意味著在手機屏領域,OLED開始對液晶面板‘翻盤’了。”群智咨詢副總經理李亞琴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李亞琴提醒說,盡管目前LCD(液晶)仍在手機面板市場占據主要的份額,但是今年OLED在中小顯示領域替代LCD的速度超過預期。對於這一手機面板技術轉型的風向,中國主要的手機面板廠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群智咨詢預計,2016年第二季,智能手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市場需求逐漸回暖,而在新的LTPS產能釋放之前,供需將相對偏緊。同時,以天馬、和輝、京東方為代表的中國大陸面板廠將實現更多OLED產品的量產,逐步拉近與日韓廠商的差距。
大尺寸領域韓廠轉向高端
韓國企業在中小尺寸顯示領域地位飈升,但在大尺寸顯示的領導地位,則開始動搖。
市場調研公司IHS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在大尺寸(9英寸以上)液晶面板市場,LGD市占率仍穩守第一,但三星顯示的市占率降至第五位。三星顯示表示,由於在PC顯示器、低價電視等領域很難與中國大陸及臺灣企業競爭,因此加速向高附加值的市場轉型。
據IHS的數據,在第一季度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場,LGD以3749萬片的出貨量、24.3%的市場占有率,持續26季度穩居榜首。緊接其後的京東方,其出貨量達到2666萬片,市場占有率為17.3%。第三為臺灣地區的友達(AUO),其出貨量為2444萬片,市場占有率15.8%。臺灣地區的群創以2291萬片的出貨量、14.8%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四。三星顯示以2243萬片的出貨量、14.5%的市占率排名第五。
今年第一季度,韓國企業的總體市場占有率為38.8%,大幅落後於中國大陸及臺灣企業總和的47.9%,大尺寸面板市場上的“韓國制造”的地位開始遭到挑戰。
三星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的下滑,其中一個原因是大尺寸PC顯示器及筆記本電腦的市場需求在減少,三星電子在這一市場漸漸抽身。三星顯示去年年底關閉了位於韓國忠清南道天安工廠的第5代生產線,將設備出售給中國廠商,其全部8條LCD生產線已關閉5條。
“因中國大陸及臺灣廠商的出貨量劇增,在PC顯示器及筆記本電腦市場出現低價競爭。比起確保出貨量,更重要的是開拓高附加價值的高端市場,保證利潤的收益性戰略。”三星顯示相關人士表示。
事實上,如果按季度銷售額計算,LGD與三星顯示今年一季度依舊在全球大尺寸面板業排名第一、第二。
韓國顯示業界相關人士表示:“因政府背後的大力支援,大規模投資的中國廠商不僅在中小尺寸市場步步緊逼,現在在大尺寸市場上也開始威脅到韓國廠商。數量競爭上,韓國廠商已經遭遇到一定困難,現在應該到了以高附加價值面板為主,推進差別化戰略的時候了。”
支持率首超希拉里 特朗普要逆襲?
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在全美主要民調中的支持率終於超過民主黨對手希拉里,這是近一個半月來的首次。此前,希拉里曾連續在22次民調中領先於特朗普。
在最新公布的拉斯姆森(Rasmussen)民調中,特朗普贏得了43%的支持率,領先希拉里4個百分點。
土耳其爆炸案推動
根據拉斯穆森民調報告,此次民調是自去年10月以來,特朗普支持率的頂峰。該調查誤差率在3個百分點上下,樣本數為1000人。
報告稱,當地時間6月28日晚間發生的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阿塔圖爾克國際機場爆炸事件很可能是特朗普支持率上升的推動力,而英國退歐公投並沒有為特朗普加分。
不過也有受訪者擔心,根據特朗普一貫宣稱的政策組長,若他上臺後遵守承諾,采取更激烈的反恐政策,未必會得到最佳效果。
另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和《華盛頓郵報》的聯合民調,特朗普支持率比希拉里領先2個百分點。

在拉斯姆森民調發布後,美國網站“RealClearPolitics”則公布了兩人在諸多民調中的平均支持率,希拉里為44.7%,比特朗普的39.8%領先了4.9個百分點。
RealClearPolitics稱,美國傳統主流媒體的民調有很強的傾向性。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路透社及彭博社親民主黨,因此這些媒體主導的民調中,特朗普一直落後於希拉里。而福克斯廣播公司和拉斯穆森公司是親共和黨的,因此,特朗普有機會領先希拉里。
優質資產奧巴馬
和特朗普的支持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最新公布的美國廣播公司(ABC)和《華盛頓郵報》的聯合民調中,奧巴馬的支持率高達56%,是自2011年美軍擊斃本•拉丹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頗讓特朗普心煩,盡管奧巴馬並不是本屆大選總統寶座的直接競爭者,但他為本黨候選人拉票的熱情,是近年來美國總統中少有的。下周奧巴馬將前往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為希拉里拉票。
上個月,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和《華爾街日報》的聯合民調顯示,奧巴馬的支持率向上攀升到了其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最高點51%。
NBC的政治分析師在報告中稱,這是除了候選人支持率民調外最重要的數據,“為什麽重要?因為這意味著在競選過程中,奧巴馬對希拉里來說是一筆優質資產。”數據或許不能說明全部問題,但根據歷史上的先例,這對希拉里來說是個好兆頭。
對比
今年初,在蓋洛普每日調查中,奧巴馬的周平均支持率維持在50%,大約3個月以後,數據為51%。對於第二個任期支持率長期在40%上下的奧巴馬來說,今年以來的數據是一個巨大的躍升。
“很難準確找出奧巴馬最近支持率上升的原因,但也有一些看似合理的解釋。”蓋洛普分析師杜甘(Andrew Dugan)和總編輯紐波特(Frank Newport)在報告中寫道,其中之一是“共和黨初選不同尋常的狀態,尤其是領跑者特朗普的競選風格和論調,兩相比較,更有助於凸顯奧巴馬的政治家風度。”
最近,特朗普越來越多地成為奧巴馬的靶子。前者曾將“奧巴馬醫改”稱為災難,揚言要廢除之,還表示要取消2015年簽署的巴黎氣候協定。此外今年3月,特朗普還譴責伊朗核協議是“大災難”,並表示當選後其外交政策的優先事務就是廢棄核協議。這遭到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警告。
當年奧巴馬參加大選時的發言人拉波特(Ben LaBolt)說,上述這些點都可以成為奧巴馬對特朗普發起攻擊的證據,而“阻止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將是奧巴馬最後的競選活動任務”。他同時稱,奧巴馬是一個完美的信息傳遞者。
報告:中國iOS應用商店收入首超美國,成全球第一
據App Annie最新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市場指數報告,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iOS應用商店收入最高的市場。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iOS商店收入超過17 億美元。自2010年以來,美國一直是排名第一的iOS市場。目前,iOS中國市場的收入比美國高出15%。使用時長方面, 第三季度,中國消費者使用iOS應用商店的時間是2年前的5倍多。

根據App Annie預測,iOS 收入增長還將持續,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絕對收入增長將超過其他所有國家和地區。
在中國,娛樂、社交、圖書以及攝影與錄像是2016年第三季度iOS平臺除遊戲外最暢銷的應用類別,所有這些類別都實現了超過2倍的年同比收入增長。
而除遊戲外,自2015年第三季度以來,娛樂應用在Google Play和iOS應用商店的全球年同比收入的整體變化最為顯著。娛樂應用在本季度超過音樂應用,成為繼遊戲和社交網絡類應用之後iOS收入第3高的應用類別。自2014年第三季度以來,娛樂應用在這兩個應用商店中的收入增長超過2倍。這表示商業結構已經從傳統廣播和電視轉型,在這些傳統結構中,用戶通常與有線電視提供商簽訂合約。隨著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移動設備真正成為第一屏幕。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