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4天逆回購重啟信號: 短期降準難至

央行副行長易綱的表態加上14天逆回購的重啟之後,對降準翹首以盼的市場人士恐怕要失望了。

近日,央行時隔半年之後,於8月24日重啟了14天期逆回購操作,當天投放量500億元,利率為2.4%,在接下來的兩天,央行繼續進行14天逆回購操作。8月24至26日三天時間,央行14天逆回購規模達到1800億元。如果配合7天期逆回購操作,央行在上周通過公開市場凈投放3100億。

追溯上次14天期逆回購要回到今年2月初。一般而言,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主要是為了滿足金融機構對跨節資金的臨時性需求,在春節及“十一”長假前開展較為多見。如今,央行在一個非節假日的月末重啟14天你回國操作,其背後釋放的信號引人遐想。

易綱回應

春江水暖鴨先知,14天逆回購的重啟,被普遍解讀為近期降準無望。盡管8月24日,央行進行了逆回購操作,但當天從隔夜到1年期Shibor均出現上漲,其中隔夜和7天shibor各上升1BP。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M2同比增速比上月下降1.6個百分點至10.2%;人民幣貸款新增4636億元,同比少增1.01萬億元,余額同比增長12.9%;社會融資規模增加4879億元,同比少2632億元。

面對7月金融統計數據大幅度的下滑,市場驚呼遠超預料,一時間降準降息的呼聲大增。

對此,央行有關負責人稱,從M2看,去年二、三季度股市波動較大,使當時的基數大幅擡高,導致近幾個月M2同比數據有些“失真”,不代表真實增速。從貸款看,金融機構出於“早投放、早收益”考慮,一般上半年貸款占大頭,今年上半年貸款增加7.53萬億元,同比多增近1萬億元,投放進度較快,雖然7月份貸款季節性回落,但累計來看仍較多。

在此之後,盡管市場情緒有所平複,但預期降準的人依然大有人在。

8月26日,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2016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上稱,央行充分利用公開市場操作保證市場流動性充裕。14天逆回購讓市場多了一個選擇,推出14天逆回購有利於整個市場發展和流動性的充足。

與此同時,易綱還在會議間隙回答媒體提問時稱,7天逆回購會繼續保持。

政策傳導如何有效

對於下一步的貨幣政策,央行相關負責人稱,穩健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靈活適度,適時預調微調,為穩增長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

“下半年不會降息,貨幣政策的核心問題是傳導的有效性。”中金公司在其研究報告中認為,下半年流動性進一步寬松的空間有限。

中金公司認為,貨幣政策的核心問題是傳導的有效性。“中國企業和機關團地繼續囤積流動性,帶來M1增速的持續攀升。囤積的流動性如何有效傳導到實體經濟?繼續註入流動性似乎不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案。”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當前信貸需求結構性問題突出,而市場整體流動性相對充裕。解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企業投資意願不足的問題,或許更應從信貸需求端入手,培育新興產業,刺激新的信貸需求增長點,進而改善資金脫實向虛或是集中流入部分行業、產業催生資產價格泡沫的現象。

中金公司認為,近年來穩增長努力中唯一還缺的可能就是真正有降低企業和家庭稅負是激活民間投資和個人消費、從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的關鍵。

連平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進一步向松調整空間和幅度有限。大幅向松可能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和催生部分資產價格泡沫,較之可能取得的貨幣政策效果而言,弊大於利。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對第一財經表示,現在的貨幣政策總體上基本適度,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可以再略有放松。引導市場的預期,一方面通過改革釋放國內市場的需求;同時,又通過投資開放發展國際市場,在加上供給側改革,把低端的供應去掉,發展一些高端的供應,這樣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情況上,讓貨幣政策更匹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260

渣打丁爽:料今年貨幣市場再加息20基點 降準難至

1月24日,中國央行開展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共2455億元,其中6個月1385億元、1年期107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95%、3.1%,較上期上升10個基點。這也是繼上周央行連續三期MLF到期未續作後的首次續作。

由於央行此前在1月20日首次使用TLF(臨時流動性便利),向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各家分批分次,期限為28天,並非擇機恢複正常),然而4天後又通過MLF擡升了貨幣市場利率,上述舉動令市場感到不解,甚至有解讀認為此舉是“左降右升”、“央行救死不扶傷”。

事實上,去年四季度至今,央行的態度始終是一貫的——貨幣政策審慎、中性。“此次MLF操作是為了將此前到期的MLF展期,並維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然而,MLF利率上升,這意味著貨幣和信貸政策今年可能會適度收緊。”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丁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預計政策利率今年會進一步攀升,央行可能會在今年再將政策利率擡升20個基點,而這一政策利率則包括MLF、SLF、PSL和逆回購利率,即主要為貨幣市場利率,並非指存貸款基準利率。”

一般而言,提到傳統意義的中國加息,加的往往是存貸款基準利率;而美國加息,加的則是聯邦基金利率,即銀行向美聯儲拆借時的利率(美國存貸款利率已市場化)。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央行也開始通過擡升貨幣市場利率來變相達到“加息”和去杠桿的效果。

貨幣市場利率料持續走升

丁爽告訴記者,上個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政策立場表明,2017年的貨幣政策將會是“審慎中性”的,預計在通脹上行、資產泡沫壓力積聚、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存、去杠桿進程尚未完成的背景下,未來貨幣政策持續寬松的空間收窄。

“提供貨幣,但利率上升;保證流動性,但增加資金成本。本質上都是微調,貨幣收緊趨勢不變。”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第一財經表示。

此外,“中國的貨幣政策不會和美國偏離太多。當前市場預計,美聯儲今年至少加息2次,因此我們認為中國央行可能會在今年再將政策利率擡升20個基點。” 丁爽稱。

至於該操作對於債市的影響,“政策利率持續上行的預期最初可能會使得市場受到驚嚇(從而導致現券收益率上行),但是市場此後可能會因為實際利率並未大幅走升而趨於平靜。無論如何,中國的政策利率變化會滯後於美聯儲加息的節奏,而防止實際利率下行是逐步去杠桿的必要手段。”丁爽對記者表示。

MLF是央行為進一步擴充中期基礎貨幣總量,在2014年9月創立的。此項操作的對象為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期限4-6個月,可通過招標方式開展;SLF(常備借貸便利)則是在2013年初創立的,主要操作對象為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期限為1-3個月。

降準必要但不可行

當前的問題還在於,各大銀行紛紛呼籲央行應該進一步降準來緩解流動性壓力。那麽這究竟會實現嗎?

“盡管降準的確是需要的,但我們不認為央行真的會降準或調降存貸款基準利率,”丁爽告訴記者,“事實上,央行前幾天使用了TLF工具,這意味著央行並未準備好降準,因為降準具有非常強的(寬松)信號效應。相反,央行可能會保持貨幣市場流動性緊平衡,並且逐步擡升其對商業銀行的借貸利率。”

吳照銀也表示,“教科書中並沒有把準備金率當作短期工具的。”

1月20日,央行宣布,為保障春節前現金投放的集中性需求,促進銀行體系流動性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通過TLF操作為在現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幾家大型商業銀行提供了臨時流動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資金成本與同期限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大致相同。這一操作可通過市場機制更有效地實現流動性的傳導。

具體而言,這些投放給五大行的錢是有成本的,銀行需要付息,資金成本不超過28天期逆回購利率——2.55%。但是TLF與降準的相同之處在於,銀行都不需要質押債券。

根據各家研究機構的測算,按往年慣例,春節前的提現走款規模平均要高達1.5萬億元人民幣,這成為擾動銀行間流動性穩定的最大因素。TLF操作是央行近期第二次出手維穩流動性,1月17日,央行在公開市場放量開展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23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當日凈投放2700億元,創2016年1月以來單日最高。

此外,渣打預計,今年中國會調低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總額的增速目標至12%,2016年則為13%。此外,中國可能采取更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調高財政赤字目標,以此來實現6.5%的增速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6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