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新富加持 珊瑚價格飆三倍 危機入市洪明麗變身珊瑚大王

2010-7-26 TWM





洪明麗掌握全球逾五成寶石珊瑚原料,全球珊瑚價格幾乎是她說了就算,關鍵在於她敢逆勢出擊,趁日本不景氣大舉蒐購,並成功整合珊瑚產業上下游。

撰文‧何奕菲

除了中國炒家,能夠握有全球單一商品價格主導權的,也有台灣人。

出身高雄的綺麗珊瑚董事長洪明麗,目前掌握全球逾五成的寶石珊瑚原料,估計價格超過十億元。珊瑚原料,指的是已從一百公尺以下深海開採上岸,但尚未經過琢 磨加工過的寶石珊瑚株。由於全球僅台灣、日本與義大利三個國家的鄰近海域產寶石珊瑚,且都已要求限額採集,在供給更稀少下,洪明麗對全球珊瑚價格可說是 「喊水會結凍」。

親赴日本,買回珍貴珊瑚原料走進位於台北故宮對面的綺麗珊瑚藝品店,賣場超過千坪,擺滿數以萬計的珊瑚飾品,這還只是洪明麗其中一座珊瑚寶庫,一○一大樓八十八樓、林森北路總公司也都有珊瑚展示中心,綺麗在義大利、美國紐約、印度與香港等地,還都設有經銷據點。

洪明麗會從事珊瑚生意,緣於童年時家住高雄港附近的她,經常趁著日本珊瑚船隻靠岸時,撿拾船上的珊瑚斷枝,她發現,這些日本人看不上眼的珊瑚斷枝,放到台 灣市場,竟然還能賣個幾百元,從此,她與全家人就投入珊瑚行業,不過,八○年代的綺麗,在台灣珊瑚市場還不出名。

洪明麗能夠掌握全球逾五成的寶石珊瑚原料,關鍵在九○年代中期,當時,台灣已盛行三十年的珊瑚原料出口行業面臨極大危機,原因在於主要出口國家||日本出 現經濟泡沫,屬於高單價奢侈品的珊瑚,逐漸自日本市場退燒,因此,台灣的採珊瑚船從極盛時期的一百多艘,銳減至只剩二十來艘,連帶衝擊的,還包括台灣的珊 瑚加工工廠,綺麗正是其中之一。

面對危機,當時國內最主要的兩家珊瑚原料出口商大東山與海寶,前者選擇轉赴大陸海南島養殖珍珠,後者則以守成為主,洪明麗卻是反向操作。她親赴日本,試圖 將過去三十年來,台灣賣到日本的寶石珊瑚原料悉數買回來,洪明麗認為,這是個絕佳機會,在於當時日本長期經濟不景氣,許多台灣賣出去的珊瑚原料,塵封在日 本工廠的倉庫裡,而且,多數日本寶石工廠已由第二代接班,第二代並不願繼續從事耗費人力的珊瑚加工業。

但這談何容易,首先是過去三十年賣到日本的珊瑚原料早已四散各地,想買還不知道能找誰,洪明麗找上老牌珊瑚出口商海寶合作。當時海寶是國內最大的珊瑚原料 出口業者,還曾名列國內百大出口商之一,透過海寶,綺麗才能循線找到已散落日本各地的珊瑚原料,曾陪同洪明麗一塊到日本的台灣區珠寶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 蘇再興指出,最遠曾花一天的乘車時間到日本深山,才買回一批少見的深水珊瑚。

花了五、六年時間,洪明麗已掌握全球超過一半的珊瑚原料,她開始將一些原料切磨成半成品並製作成珊瑚飾品,並且她積極到全球參展,希望台灣的珊瑚產業能擺 脫只靠日本市場的困境,「我們主動出擊,巡迴世界各地參展以推廣珊瑚,」洪明麗指出,十幾年下來,她每年至少參加二十次國際展覽,一個月有十天搭飛機。

加工設計,凸顯珊瑚製品特色洪明麗一方面蒐購台灣賣到日本的珊瑚原料,以掌握貨源,而達控制珊瑚原料供需目的;另一方面則拓展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場,以增加珊瑚能見度。如此一來,也讓珊瑚價格在過去十年翻漲了三倍。

讓珊瑚價格翻漲的另一個原因是,洪明麗清楚,如果只靠買賣原料,一輩子都只能賺取廉價又辛苦的勞力錢,於是她從原料加工、設計、分類、分色、配對等工作從頭做起,並建立起一套製程步驟。

到今天為止,洪明麗仍然每天親自挑選、分類各種品質不同的珊瑚,並決定標價。蘇再興指出,珊瑚沒有固定的行情,最好的利潤,往往只落在少數品質最出色的產 品上,所以得花時間去挑選及個別定價。唯有將不同品質、顏色的珊瑚,經過有經驗的工匠嚴格挑選,再將它們設計配對,配套加工,「製作成各種有特色的產品, 價值就可以上跳好幾倍了。」儘管已掌握全球逾五成寶石和珊瑚原料,不過,洪明麗並未如中國炒家漫天喊價,原因在於,洪明麗很清楚,珠寶畢竟不是民生必需 品,一旦開價過高,反而可能導致消費者卻步,轉購其他寶石。因此,綺麗絕不切磨珊瑚株,所有產品加工只利用已折斷的珊瑚枝,不讓原料大量供應到市場。

洪明麗也清楚,此波珊瑚價格大漲,是拜中國富豪大增所賜,但她卻未如其他寶石業者積極赴大陸設立經銷點銷售,反而只在台灣開店。一位國內珠寶業者即指出,綺麗不到中國的作法,反而讓大陸人更覺珊瑚的稀有性,也對全球珊瑚價格翻倍起了推波助瀾的力量。

洪明麗

出生:1946年

現職:綺麗珊瑚董事長

學歷:高中

詹茂盛投資翡翠加工,

創造出雲南翡翠一條街

現任昆明台商會長詹茂盛,則是靠著中國炒家炒作翡翠而大賺一筆。

1990年,詹茂盛到雲南投資創業,相中的就是位在雲南邊陲的邊境城市——瑞麗,與瑞麗接壤的緬甸,是世界上唯一出產翡翠的「翡翠王國」,中國每年從緬甸大約進口6000噸翡翠原料,其中有4000噸翡翠原料,是由瑞麗引進。

詹茂盛原本從事農業與房地產開發,因為妻子詹敏在1992年開了一家專門做翡翠加工的珠寶店,詹茂盛發現,瑞麗的翡翠交易數量雖然大,但大多集中在原料交易,而這種原料交易十分神祕,外行人很難介入,這也就是俗稱的「賭石」。

能夠參與「賭石」,必須動用到少則幾十萬元,多則人民幣上百萬元的資金,因此能夠從事玉石原料交易,就只有掌控在少數人手中。謹慎的詹茂盛,只敢花較少的 錢,購買翡翠的明貨(指的是完全可以看到品質的翡翠原料),直到2000年,正當瑞麗市政府開始要籌建珠寶一條街(街名為台麗街),詹茂盛收購了一家旅 館,改造成珠寶商城,裡頭設置了2000個攤位,攤位以每年人民幣8000元出租,讓他賺進人生第一桶金。

03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期間,詹茂盛花人民幣一億元,大舉收購翡翠毛料從事加工,成為高檔的翡翠珠寶,也讓他累積了人民幣上億元的身價。 詹茂盛表示,以前來購買高檔翡翠珠寶的人,大多數都是港、澳、台以及海外華人,現在大陸的經濟騰飛,購買高檔珠寶換成了是大陸人。尤其在金融危機期間,許 多投資房產與股市的溫州人,紛紛改炒翡翠,頓時讓翡翠的價格年年攀升。

現在台麗街道上,都是一家一家的珠寶店,背後的屋主就是詹茂盛,在盛產翡翠的瑞麗,來自台灣的詹茂盛跨足的行業,林林總總,包括有建築工程、農牧、物流中 心、國家4A級瑞麗莫里熱帶雨林景區,他不但靠著翡翠致富,也在這裡圓了他的淘金夢。 (林宸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81

江翠北側自辦市地重劃 地價三年飆三倍 河邊荒地變水岸豪宅 造就億萬田僑仔

2013-05-20  TWM
 
 

 

與台北市僅一橋之隔的江翠北側自辦市地重劃區,不論面積或地點,都極具指標性,號稱開發商機逾五千億元,從二○○五年以來,地價已翻多倍,更造就出二千位億萬田僑仔,可說是自辦市地重劃點土成金的經典。

撰文‧梁任瑋

新北市板橋區長江路一段放眼望去,皆是四、五層樓低矮老公寓,不少店面甚至早已拉下鐵門閒置,只剩汽車修理廠、五金行零星營業。如此陳舊的社區場景在新北市並不少見;但穿過這條街後,竟是一片開闊空地,原本凌亂的工廠已全部剷平,只見怪手與卡車來回穿梭整地,與前排街景大異其趣。

一年多後,這片空地將開始興建高達三十層樓、正對大漢溪的水岸景觀住宅,「阮這區以後不輸台北的大直水岸第一排,房價每坪至少可賣一百萬元!」住在江子翠三十多年的陳先生說,以前這裡被劃為行水區(淹水時,給水流動的地區),土地不值錢、沒人要,但現在聽說有建商整合土地,馬上要蓋大樓,地主都將土地握在手裡待價而沽。

陳先生口中的土地,正是號稱開發商機逾五千億元的「江翠北側自辦市地重劃案」,地主約二千人,以目前土地行情已喊到一坪一百萬元計算,若持有一百坪,身價可望暴漲至上億元。

河岸地敗部復活 眾家搶進江子翠地區的都市計畫,政府早在一九六八年就已公告,到九七年要修建板橋堤防及中原堤防時,為避免拆除大量既有建築物而造成民怨,遂變更設計,將大漢溪及新店溪河道縮窄,使原本在堤防預定線外側的一百二十公頃行水區土地,變成在堤防內。這一百二十公頃土地可說是敗部復活。

二○○五年,新北市政府重新開放由地主們自辦市地重劃,這樣一來,地主可領回五○%土地,容積率加上獎勵後可達三一二%,地主獲益提高一.六三倍。「自辦市地重劃工作若能成功,對地主、對地方都是一件好事。」宏大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執行長郭國任說。

○九年江翠北側市地重劃展開,由於利益龐大,欲爭取主導權的開發商早已搶進布局,也有地主自組團體,準備自行開發。

重劃區分為七個區塊,由三家重劃會主導,A、B區是由辦過新莊塭仔圳市地重劃的重劃公司,另組永翠水岸綠能特區重劃會負責;C、D、E區是立信資產與華新開發合作;F、G區則由大昌建設進行。

其中,位於中央位置的C、D、E區競爭最激烈,原本形成兩大陣營,一是當時進場近五年的華新開發,一是○八年才介入的立信資產。兩家同時整合地主,也各自成立重劃籌備會,但不只範圍重疊,地主同意書也有部分重複。

由於政府祭出三年的整體開發時程獎勵,如果無法在期限內成立重劃會並完成開發,未來即使取得主導權,也可能減少獲利四一二億元,兩家公司於是在一○年攜手合作,並由立信出面接手。合則兩利,原本是三大區塊中進度最落後的區塊,但後來居上,預計今年下半年公共設施完工,明年可將土地分回給地主。

花一年整合地主 工程浩大大台北主要知名建商麗寶、華固、國泰、茂德等,早在去年一月禁止移轉前就已進場購買土地,準備推出住宅大樓;立信資產旗下的建設公司也持有很多土地,未來還可分回抵費地。至於另外兩區進度,仍在申請變更計畫與整合當中,尚未開始施工。

房地產業者分析,江翠北側案因距離捷運板南線近,推案房價高,才吸引大台北建商注意;但此案要整合的地主很多,還牽涉老舊建物都更,過程在在考驗重劃會的智慧。

過去江翠北側合法的建築物不到五%,高達九○%是汽車修理廠、家具、資源回收廠鐵皮屋,不乏一九八○年以前興建的,加上很多已由第二代繼承,權屬複雜,僅僅C、D、E區就有一千四百多位地主。立信重劃會承辦人員指出,「至少花了一年才將所有地主找到,光是徵求地主同意書就請了三十位業務員負責,可見工程有多浩大。」「我們這個案子不論地點或面積,在大台北絕對是最具指標性。」立信重劃會表示,台北市已找不到新的自辦市地重劃案,新北市也不多,甚至不乏失敗案例,現在要再申請並不易,更凸顯其稀有性。立信一○年剛進來時,土地一坪才十五萬元,之前更低,只有個位數,今年每坪已逾五十萬元,三年漲至三倍;將來分回後,地價上看百萬元。若以新板地區的開發速度及房價推升效應,房價更可望翻倍。

從河邊荒地變身水岸第一排豪宅區,市地重劃有如仙女棒,為點土成金傳奇再添新頁。

河岸變建地,

開發商機逾5千億元

江翠北側自辦市地重劃區

面積:117.47公頃(35.5萬坪)預計完成時間:2021年開發進度:分成A、B、C、D、E、F、G共7單元,目前進度最快的是C、D、E區,預計今年底可分回土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83

一月飆三千點 跑贏全球

1 : GS(14)@2018-02-04 23:40:28

【本報訊】港股一月飆近三千點,內房內銀成贏家!恒指上月22個交易日升足18日,收市報32887點,全月升2,968點或9.9%,為兩年半以來表現最好的月份,亦為2012年一月大升10.6%後,6年來升勢最凌厲的一月;H指在追落後下升勢更標青,全月埋單飆15.8%或1,852點,報13561點,為2006年以來12年最大升幅的一月。港股上月表現跑贏環球主要指數,A股全月埋單只有半成進賬,滬深300指數全月升6.1%,滬綜指及深成指則分別升5.3%及1.1%,但創業板逆向跌約1%。美洲上月主要指數升幅介乎3%至7%,歐洲主要指數則升1%至5%,日股升1%,台韓升4%。

內房及內銀成贏家

內房及內銀成上月贏家,潤地(1109)及中海外(688)全月分別飆36%及20%,建行(939)及中行(3988)升25%及23%,連同大升23.6%的港交所(388)成為五大表現最好藍籌。最差為恒安(1044)逆向跌14%,去年大強勢的吉利(175)及瑞聲(2018)亦捱沽,一月分別跌7.6%及6.2%。而單計工中建三大行,上月已合共貢獻恒指逾1,100點或37%升幅。
H指成份股升勢更顯著,40隻成份股中,多達10隻或25%上月升幅高於兩成,中資金融股成贏家,農行(1288)及信行(998)齊齊急升約31%,中信證券(6030)亦升三成。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1/202919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8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