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洋行風雲錄 怡和

http://hk.myblog.yahoo.com/scbtest/article?mid=18

一、怡和

 

 

1.1鴉片煙販

 

怡和洋行創辦於1832年,然而其歷史最遠可追溯到1782年的科克斯.賴德商號和1824

 

的馬尼亞克公司。怡和洋行的正式名稱是渣甸.麥地遜公司(Jardine, Matheson &

Co.)。1906年後改組為渣甸.麥地遜有限公司(Jardine, Matheson & Co., Ltd.),

是以其兩個創辦人威廉.渣甸和詹姆士.麥地遜的名字命名的。「怡和」是它在廣州註

冊時所用的行號,取「快樂和諧」之意。

 

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 1784-1843年),蘇格蘭人,早年畢業於英國愛丁堡的

醫科學校。1802年他離開英國前往印度,先後在東印度公司往來於加爾各答和廣州的商

船「布魯斯威克號」和「格拉頓號」任隨船醫生。當時,東印度公司壟斷了英國對東方

貿易。根據英國法律,破壞這種專利權的人將被處以絞刑。不過,東印度公司對職員訂

有特別優待章程,允許每人每次夾帶私貨兩箱。渣甸眼見走私鴉片所牟取的暴利,自然不滿足區區這種優待。1817年渣甸脫離東印度公司,加入自由商人行列,開始了鴉片走私的生涯。

 

他首先和曾任東印度公司醫生、已成為富商的老南 海公司老闆托馬斯.威汀,以及盂買鴉片商弗拉姆吉.科瓦斯吉合夥,購買了一條「薩拉號」商船,從事鴉片走私活動。很快,「薩拉號」成為加爾各答至伶仃島快 速航線上的一條著名的鴉片走私船。當時,渣甸主要在孟買做生意,他把中國方面的業務委託給荷林渥爾玆,馬尼亞克代為經營。荷林渥爾玆是他哥哥查理斯的查理 斯.馬尼亞克公司的合夥人。馬尼亞克兄弟是從十八世紀以來就常駐澳門和廣州的老牌鴉片販子。1824年查理斯死後,荷林渥爾玆將公司改名為馬尼亞克公司,同時決定退休回國,為此,他物色了渣甸為公司的合夥人。1827年渣甸加入馬尼亞克公司,負責管理該公司在廣州的業務。這對於渣甸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因為當時的形勢已漸趨明朗,東印度公司在中國的貿易壟斷已接近尾聲。

 

怡和洋行的另一個創辦人詹姆士.麥地遜(James Matheson, 1796-1878年),也是蘇格蘭人,早年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麥地遜亦曾在東印度公司任職,1815年他取得了自由商人的資格,並加入他叔父在加爾各答開設的公司。1818年他離開叔父的公司前往廣州,開始從事鴉片走私活動。1826年麥地遜結識了渣甸,兩年後亦加入了馬尼亞克公司,與渣甸合夥搞鴉片走私,生意越做越大。兩人不僅在廣州一帶銷售鴉片,還僱用德國傳教士沿海北上至渤海灣,走私販毒,積累了大量財富和資本。1830年,渣甸在廣州致函英國友人,聲稱鴉片走私是「我所知道的最穩妥又最合乎紳士風格的投機」。他在

信中說:「在好的年頭,我估計每箱鴉片的毛利甚至可達一千銀元之多。」走私鴉片的生財之道,不僅在於販賣,他們同時操縱市場,投機買賣,一轉手間,即獲暴利。

 

183271日,渣甸和麥地遜在馬尼亞克公司倒閉的翌日,在廣州創辦了怡和洋行。當時,公司的主要合夥人還有渣甸的外甥安德魯.約翰斯頓和麥地遜的外甥亞歷山大.麥地遜。怡和洋行的業務發展極快,1834年東印度公司退出後,怡和洋行即取代東印度公司,成為英商對中國進行鴉片貿易的主角。就在東印度公司貿易壟斷權被廢除後的3個月內,怡和洋行運往廣州的貨物達75船,佔當時廣州對外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到1937年,怡和洋行已擁有資本261.3萬元,其中大部份投資於船隊和鴉片等貨物上,它擁有的鴉片走私快船,包括著名的「澳斯丁號」、「楊上校號」、「海斯夫人號」、「紅色

海盜號」、「勞德萊總督號」、「希臘號」、「奧米加號」、「哈里特號」、「維納斯號」以及「珊瑚號」,等共12艘,頻密穿梭於加爾各答到廣州的航線上。

 

 

1.2經營東角

 

在英軍堅船利炮的保護下,廣州、澳門一批與鴉片走私密切相關的英資洋行相繼進入香港,搶先在香港島北岸從銅鑼灣到中環地段建立據點。原先停泊在伶仃洋海面的鴉片躉船也紛紛開進維多和亞海港。一時間,這個偏僻的漁村開始熱鬧起來。184164日,義律首次拍賣香港沿海土地,他在港島北岸劃出40幅地段公開拍賣,每幅底價為10英鎊。競投的結果,最低價為20英鎊,最高價為265英鎊,共售出33幅土地,平均每幅地段價值71英鎊。中標者包括25家洋行,絕大部份是英資洋行;其中,怡和洋行投得銅鑼灣東角地段、林賽洋行(Lindsay & Co.)投得灣仔春園地段、寶順洋行(即顛地洋

行)投得中環皇后大道中地段(今置地廣場近鄰)。根據當日的規定,「投得公地者必須在6個月內,在這塊地皮上興建房屋或其他建集物,費用不得少於222英鎊或1,000銀元」。

 

在第一批投得土地的英商中,只有怡和洋行至今仍擁有原來的(大部份)土地並不斷發展。怡和洋行的麥地遜,以565英鎊的價格投得銅鑼灣上稱為「東角」的三幅土地,面積共57,150平方英尺。該地段包括今日的東角道、怡和街、渣甸坊一帶,怡和洋行將它稱為「麥地遜角」。東角對出海面,即現在銅鑼灣游艇會一帶,是理想的輪船停泊地點。

 

怡和洋行取得東角後,即大興土木,建築起第一批 的磚石結構的房屋、倉庫,作為洋行的香港辦事處。當初,這塊殖民地是由一些臨時搭建的蓆棚和木板房組成,現在怡和洋行建造了第一棟高大端莊的樓房,鴉片倉 庫就在樓下,洋行大班就住在樓上。由於當時島上症疾和瘟疫流行,氣候濕熱,怡和洋行又在山預修建了大班的夏季別墅。此外,怡和在東角建造了香港第一個深水 碼頭,以供該行裝卸貨物之用。為了盡快獲悉來自倫敦和印度方面的信息,怡和在山頭建築了一座瞭望臺,命名為「渣甸瞭望臺」。當守望者從瞭望臺最先看見從倫 敦或印度駛來的怡和快船的桅杆在茫茫大海中出現時,便立即通知辦事處派出一艘快船去接取郵件,然後火速送回辦事處。在無線電訊業尚未誕生的那個時代,怡和 洋行憑藉這個瞭望臺,最先掌握歐洲市場的情報和信息,以便在貿易中年取最大利潤。

 

1844年,怡和洋行將總部從澳門遷至香港東角,並僱用了12名武裝人員守衛總部。其時,麥地遜已退休回國,怡和大班的職位,由其外甥亞歷山大.麥地遜(Alexander Matheson)接任。為了解決香港和廣州的交通問題,怡和洋行和香港的九家洋行組成了一支快艇隊,定期來往於省港之間,運送郵件、旅客。東角在怡和洋行的經營下,日漸繁榮,不但商店林立,而且出現了西式工廠。首家在東角出現的工廠是香港政府鑄幣廠,不過該廠於1868年 因虧損過巨結束,改建為糖廠,這也就是銅鑼灣糖街名稱的來原。糖廠建在東角,地是向怡和租的,廠房機器也是向怡和貸款購買的。不過,糖廠亦不成功,因為煉 糖廠用的是動物煤炭,燃燒時發出刺鼻臭味,而且印度人也不願買用動物煤炭煉出來的糖。由於糖廠無和可圖,不久亦告結束。

 

雖然怡和洋行在東角自成一國,形勢理想。但它卻遠離市區,交通不便。其實,怡和最初也在中區投得一幅土地,建造了一座倉庫,只是後來被香港政府收回,只餘下東角,便在那裡發展。1873年 怡和洋行在中區另建新廈作為辦事處,地址就在皇后大道中七號,毗鄰為匯豐銀行總行。當時,怡和中區辦事處和東角總部的通訊,已可依靠電報聯繫。到了十九世 紀八十年代,怡和洋行將皇后大道中七號售予英商保羅.遮打和沙宣,並在中區畢打街前寶順洋行總部對西購置新廈(即現會德豐大廈舊址),作為洋行的總部。這 一時期,怡和洋行的大班由威廉.凱瑟克(William Keswick)出任,他是威廉.渣甸的姪女瑪格麗特.渣甸和莊園主托馬斯.凱瑟克之子。自此,凱瑟克家族進入怡和洋行,並逐漸取代渣甸和麥地遜家族的位置。

 

 

1.3建立九倉

 

航運業的崛起帶動了港口的建設以及倉儲碼頭、船 塢業的發展。香港設有碼頭貨倉之前,船舶運到香港的貨物,全靠苦力及駁船卸貨,駁船靠岸後,由苦力將貨物運送到各家洋行或貨倉,頗為不便。當時,香港商界 早已渴望有完整獨立的碼頭貨倉。早期,各大洋行均自設碼頭貨倉,如怡和洋行在東角的貨倉碼頭,就是香港最早期的深水碼頭。

1863年灣仔春園的麥奇利哥公司(Mc Gregor & Co.)修築了一座新的碼頭,長達250英尺,伸入海中,潮低時水位亦達26英尺,這是港島第一座可供輪船停泊的現代化碼頭。1814年,鐵行輪船公司也在上環設立貨倉碼頭,專供旗下船隻停泊。鐵行嫌上環地點不佳,1881年遷到今日中環街市原址,其時干諾道中尚未填海,德輔道中便是海旁。稍後,鐵行貨倉碼頭繼續東移、遷往德輔道中22號。

 

1871年,英商保羅.遮打(Catchick Paul Chater, 1846-1926)創辦了香港第一家碼頭貨倉公司——香港碼頭貨倉有限公司,在灣仔海旁建設碼頭及貨倉,依照英國標準,用優質木材修建碼頭,用水泥建築倉庫,並購入起重機及手推車作卸貨之用。不過,該公司創辦後,股東僅籌集到三分之二、資金不足,經營不理想,開業不久就負債纍纍,

最後宣佈破產。 

 

保羅.遮打鑑於香港島設碼頭貨倉不甚理想,遂於1886年在九龍尖沙咀海旁創立香港九龍碼頭及倉庫有限公司(Hong Kong and Kowloon Wharf and Godown Company Limited,簡稱「九龍倉」)。1874年颱風襲擊香港,尖沙咀一帶不少倉庫和碼頭東主破產,投資者自願將地段交還政府。1885年,香港政府將尖沙咀臨海地段重新拍賣,由遮打投得。當時,該地段尚未發展,有充足的土地興建貨倉碼頭,且臨深海,可停泊大輪船,是建設貨倉碼頭的理想地點。1886年遮打和怡和洋行合作,創辦九龍倉公司,資本170萬元,在尖沙咀沿海地段建設兩座碼頭,因其形狀得名「九龍倉橋」。九龍倉的創辦,使維多利亞海港有了嶄新的碼頭及貨倉設施,奠定了這個深水港的重要基礎。

 

九龍倉除在尖沙咀興建貨倉碼頭外,又收購了鐵行輪船公司的上環碼頭及怡和洋行的上環碼頭。鐵行出售貨倉碼頭時,曾與九龍倉簽訂合約,該公司旗下輪船可使用九龍倉的尖沙咀碼頭貨倉,其收費十年不變。兩個上環碼頭後來獲香港政府批准填海,地價急漲,為九龍倉帶來可觀利潤。

 

再說1872年倒閉的香港碼頭貨倉有限公司,當時碼頭及貨倉均付諸拍賣,由匯豐銀行以8萬港元投得,隨後轉售予灣仔貨倉有限公司。1896年,灣仔貨倉有限公司發生困難,要求與九龍倉合作,以挽救倒閉危機。後來雙方簽訂合約,九龍倉在保證對方每年可取得投資8%利潤的條件下,取得了灣仔貨倉有限公司的控制權。自此,九龍倉增加了一座灣仔碼頭,以彌補尖沙咀碼頭之不足。

 

九龍倉創辦後一段時期,業務一度出乎意料的好,每年使用九倉碼頭的船舶直線上升,不少歐洲輪船公司都致函表示支持九龍倉,船舶到港時,即寄碇於九倉碼頭。1890年九龍倉的盈利比上年度增加一倍。不過,在稍後的數十年間,九龍倉屢遭颱風、火災及戰亂的破壞,加上期間香港的轉口貿易增長緩慢,故一直發展不快。

 

儘管如此,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九龍倉已成為香港一家以效率著稱的大型碼頭貨倉公司,無論在漲潮或退潮時,其碼頭都能夠同時停泊十艘吃水十米以上的遠洋貨輪。九龍倉還備有容量約75萬噸貨物的倉庫,運輸貨棚備有專門設計的充足燈光和寬敞的貨場,貨倉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的六層樓房,全都安裝了貨運電梯和起重機;其中,設有能夠貯存500噸黃金或其他貴重物品的金庫或保險庫。九倉還設有汽艇和駁船,為繫在水鼓上的船隻卸貨,並經營一般貨物的轉運業務。

 

 

1.4建立置地

 

置地公司,創辦於1898年,創辦人是著名英商保罹,遮打和怡和洋行的執行董事詹姆士.莊士頓.凱瑟克(James Johnstone Keswick)。置地的創辦,標誌著香港的地產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當時,遮打和凱瑟克都意識到,香港遲早將發展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埠之一,香港的房地產業必將蓬勃發展,經營地產業將大有可為。因此,兩人攜手合作,於189832日註冊成立香港置地有限公司(The Hong Kong Land lnvestment and Agency Company Limited),註冊資本是500萬港元,共5萬股,每股100港元,其中一半透過發行股份籌集,另一半則須徵集。

 

同年318日, 置地召開第一次董事局會議(當時董事局是清一色洋人),由凱瑟克擔任主席,自此,怡和洋行大班兼任置地大班成為傳統。董事局會議決定,為了應付日益膨脹的 華資地產商的勢力,置地將擴大股本,邀請華資富商加入。於是,當年的華資巨富李陞和潘邦成為了這家英資公司的兩位華人董事。

 

由於資本雄厚,置地創辦後即在香港島中環區廣購物業,根據1895年至1896年的登記,當時置地擁有的物業主要集中在皇后大道中、德輔道中,其他地區則包括雲咸街、奧庇利街、庇利街、伊利近街及史丹頓街。置地的投資策略,一開始就集中在商業最繁盛的中區,自此成為傅統。

 

十九世紀末,香港政府在港島北岸進行龐大的填海工程,從當時的寶寧海克(Old Praya)一直填至干諾道,這項工程於1904年完成,寶寧海旁中和寶寧海旁西亦分別改名為德輔道中和德輔道西。中區填海計劃剛竣工,置地就在填海區購買地皮,大興土木。當年的土地售價僅為每平方英尺25港元,極為便宜。到1905年底,置地至少在區內

興建了五幢新廈,包括座落在干諾道旁、面臨海港的聖佐治大廈、國王大廈,座落在遮打道的約克大廈、聯合大廈和歷山大廈,而皇室行則座落在雪廠街尾。這些大廈均樓高4層至5層,一律維多和亞時代的風格,是當時最宏偉的建築物。這時,置地擁有的物業,總值已超過30萬港元。

 

19265月,置地的創辦人之一保羅.遮打爵士逝世時,置地已成為香沽首屈一指的大型地產公司,它的資本、儲備及盈利已超過1400萬港元。這一時期,置地繼續在中區拓展它的物業王國,而在1923年,置地以換股方式與中央地產公司合作,收購了皇后行及其東北角即文華酒店現址地皮。1926年元旦,位於德輔道中與畢打街交界的香港酒店發生火災,酒店北座全部被燒毀,置地以137.5萬港元的價格,購入這幅面積達2.6萬平方英尺的土地,將其重建為告羅士打大廈。告羅士打大廈樓高九層,是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該大廈有一鐘樓,是當年中環地區的重要標誌。1927年,置地又以300萬港元的代價,購入皇后大道中的太子行。及至1938年,置地再購入公主行毗鄰的勝斯酒店,重建為公爵行。經多年苦心經營,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期,置地在中區的物業王國,已粗具規模。這時,置地擁有的物業,僅在中環地區,總值就已超過1,100萬港元,它已成為香港中區最大的業主。

 

 

1.5北上損手

 

怡和洋行是跟隨美國駐上海首任領事巴富爾首批到達上海的英資洋行之一,它取得了上海英租界的第一號土地登記證。1843年 底,怡和洋行在上海外灘緊靠著英國領事館的地段建築辦事處,正式掛出「上海怡和洋行」的牌子。在此後的一個世紀裡,怡和洋行在中國的勢力急劇膨脤,它以香 港為基地,以上海為總指揮部,將其經濟活動迅速伸延向中國廣大的腹地,先後在廣州、汕頭、福州、臺北、漢口、重慶、青島、天津等城市設立分行,又在廈門、 鎮江、南京、蕪湖、九江、宜昌、沙市、長沙、昆明及北京等城市設立代理行。怡和洋行的經營業務,也從鴉片貿易擴展到進出口貿易、航運、倉儲碼頭、交通運 輪、金融保險、房地產、工業及公用事業等各個領域。怡和曾在它的廣告上驕傲地宣稱:「在中國任何地方,只要哪裡有貿易活動,那裡就有怡和洋行」。憑藉著從 早期鴉片貿易積累的雄厚資本,以及豐富的管理經驗,怡和洋行在與其他各國洋行的競爭角逐中,始終保持優勢,因而在中國,它被譽為「洋行之王」。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怡和在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全部業務均告停頓,置地公司在香港中區的物業全部被日軍接管,九龍倉在尖沙咀的碼頭貨倉遭到嚴重損毀,怡和的船隊除部份被英軍徵用之外,其餘的轉移到印度海岸和新加坡,有的則在戰爭中沉沒。怡和旗下多達11.3萬名職員,有的離職從軍,有的遭拘禁或成為戰俘。這一時期,怡和先後在印度的加爾各答和孟買開設辦事處,以維持剩餘的業務,倫敦的麥地遜股份有限公司則承擔起怡和總部的職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怡和尚在觀望之中,中國市場對怡和實在太重要,不敢輕易放棄。事實上,怡和在中國的生意一度亦呈現生機。怡和的商船「永生號」仍定期駛往上海,輸入暢銷的棉紗、香煙與啤酒、小量的五金和機械,並輸出中國的土特產。當時,怡和洋行大班約翰.凱瑟克(John Keswick)經常往來於上海與北京之間,而怡和

與香港的華潤公司生意往來密切,還設有熱線電話聯絡。

 

不過,好景不常,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中美關係趨於緊張。同年12月,上海政府頒佈「清查並管制美國在滬公私財產的決定」。其後,國內開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運動,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亦蓬勃開展。怡和在上海的業務漸趨停頓,1954年怡和終於關閉它在大陸的全部辦事處撒離大陸,結束它在中國大陸逾100

的歷史。約翰.凱瑟克在離開上海之,曾召開各地 分支機構負責人聯席會議,宣佈下旗撤退。他說:「看來,我們的好日子是過去了。將來從香港和中國大陸打交道,怕也不能按著我們的規矩辦事了。」怡和大班的 這番感慨,反映了中國時局所發生的深刻變化。據怡和估計,怡和撤離大陸後,所損失的資產為數達800萬英鎊至3,000萬英鎊。

 

 

1.6重建勢力

 

美國著名的《財富》雜誌曾在一篇文章中聲稱,統洽香港的權力,「依序而列」是馬會、怡和、匯豐和香港總督。怡和的排名尚在匯豐和港督之上,其權勢及影響力之大,由此可見一斑。在英資四大行中,它排位居榜首。

 

怡和集團在香港的旗艦是怡和洋行,1958年, 凱瑟克家族在倫敦三家商人銀行—霸陵兄弟、羅拔.富林明、以及威廉.奇連公司的支持下,收購了渣甸家族在怡和的所有股份,正式成為怡和洋行的大股東。長期 以來,怡和洋行一直實行舊式合股制度,此時怡和認識到這種制度已經不再適應戰後複雜的商業環境,加上部份股東對前景失去信心,希望將他們手上的股票轉售, 故在19616月,怡和以每股16港元價格,公開發售900,000份股票,佔怡和已發行股份的25%,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結果,怡和股票獲56倍的超額認購,凍結資金高達8億港元,這在當時是個驚人數字。怡和股票上市

當天,收市價為31.25港 元,差不多高出市價一倍,反映了市場對怡和股票的熱烈追捧,造成為了當時香港轟動一時的新聞。自此,怡和集團以怡和公司為旗艦,以兩家著名的地產及貨倉碼 頭公司置地和九龍倉為兩翼(傳統上,置地和九龍倉主席均由怡和大班出任),展開了它以香港為重心的經濟拓展活動。這一時期,怡和的發展戰略分雙線展開,一 方面大肆向亞洲太平洋地區拓展,力圖發展成一家跨國公司;另方面又繼績鞏固其在香港的地位。不過,重點時常傾向前者。由於連年大規模地向海外投資,到1977年,怡和在海外資產所佔比重已超過60%,而香港所佔比重已下降到不足40%。怡和已發展為亞洲太平洋地區約跨國公司。怡和董事西門.凱瑟克普說:「怡和公司的名字,在1975年以前,離開遠東便鮮為人知,但現在世界各地對怡和已非常熟悉,尤以美國為甚。」不過,日後的實踐證明,怡和將為此而付出沉重代價。

 

六十年代中期以後,香港經濟起飛,整個社會開始呈現一派繁榮景象,當時中國政府已明確宣佈了對香港「長期打算,充份利用」的穩定政策,怡和在向海外大規模拓展的同時,對香港的投資也逐漸趨向積極,投資的重點是金融及房地產業。七十年代以後,旗下擁有的附屬及聯營公司近400家,所經營的業務,更遍及進出口貿易、批發零售業、銀行、保儉、金融服務、碼頭倉儲、房地產、航運、航空、旅遊、酒店及公用事業,被譽為「規模宏大,無遠弗屆」。

 

 

1.7連環互控

 

踏入八十年代,繼青洲英坭、和記黃埔、九龍倉等老牌英資公司相繼被華資財團鯨吞之後,英資財團不可戰勝的神話已徹底破產。日益坐大、噬肥而食的華資大亨,開始虎視眈眈地轉向下一個目標:怡和旗下的置地公司。

 

置地對華資地產商的誘惑是巨大的,它在香港經濟 的心臟中環銀行區的黃金地段,擁有一個龐大的高級商廈組合,被譽為香港地產「皇冠上的明珠」。控制了置地,才真正稱得上香港地產界的「王中之王」。當時, 市場上有關華資大亨收購置地的傳言甚置塵上,有說李嘉誠正在收集置地股票,有說李嘉誠正與包玉剛聯手挑戰置地,甚至宣稱華

資大戶將直接收購市值僅40多億港元的怡和,透過怡和控制置地,種種傳聞,不一而足。當時,怡和及置地確實形勢不妙,怡和尚在海外的經營中苦苦掙扎,盈利停滯不前,大股東凱瑟克家族僅持有約一成怡和股權,而怡和及怡和證券僅持有置地20%左右股權,置地股價大幅低於其資產淨值,正是理想的捕獵目標。面對危局,怡和主席紐壁堅果斷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強對怡和及置地的控制權:首先,於198095日,怡和以價值11.95億港元的資產,交換置地發行的約6,400萬股新股,轉移的資產包括銅鑼灣世界貿易中心五成權益及3,300萬股會德豐A股。交易完成後,怡和持有置地的股權增至27.8%,成為置地大股東。有跡象顯示,當時華資財團並未就此甘心,轉而將目標轉向怡和。為保衛怡和,同年1029日,怡和宣怖發行2,500萬股新股予置地,收取置地約7.6億港元現金。在此之前,置地又從股市購入怡和已發行股本的5%113日,怡和再以現金在股市購入置地7,800萬股股票,使它持有的置地股權增加到約40%

 

1980年底,怡和宣佈,怡和及其附屬公司怡和證券已持有40%置地股權,而置地亦持有怡和約38%股權,形成所謂「鐵三角」或「連環船」結構。這一策略可說是怡和主席紐壁堅任期內最矚目、亦最具爭議性的大動作,透過怡和與置地互相持有對方約四成控股權,怡和、置地兩公司的控股權可謂固若金湯,令覬覦已久的華資大亨難越雷池一步。

 

19833月,香港政府宣佈修訂收購及合併條例,將上市公司「控股權」的定義從過去的51%修訂為35%,規定持有35%的大股東可在一年以內增加持有量至45%,如超過此數便要提出全面收購;非大股東一旦吸入一家公司35%股權便要公開提出收購。控股權定義修訂後,外界覬覦一家公司控制權的困難增大,此舉若不是有意配合怡置互控的「連環船」策略,也至少令其大大鬆了一口氣。

 

 

1.8瘋狂擴張

 

踏入八十年代,尤其在鞏固了集團控制權之後,怡置系以乎重振對香港前景的信心,尤其是置地,在常務董事兼總經理鮑富達(Bedford)的主持下,投資策略作180度的轉變,罔顧當時香港地產繁榮時期已出現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大肆擴張,從一名保守、穩健的地產投資商迅速轉變成一名活躍、冒進的地產發展商、香港地產界的超級「大好

友」。

 

這期間,置地的盈利確實也大幅增長,1980年度因出售金門大廈及九龍倉股票,置地盈利高達6.1億港元,比1979年度增長1倍,1981年度置地盈利增至14.3億港元,再比1980年度增長逾1倍。其中,來自物業銷售的利潤超過了租金收入。這兩年出色的業績更增強了置地管理層大肆擴張的決心,到了1981年,置地的投資開始失控,投資策略更加冒進。

 

這一時期,怡和、置地管理層明顯放棄了一貫奉行 的保守、穩健、持重的投資策略,轉向冒進、急躁,投機。置地不但成為當時香港地產界的「超級大好友」,而且迅速膨脹成一家業務遍及地產投資與發展、酒店、 零售貿易、電訊、電力供應等多元化的綜合性企業集團。這種投資策略的急劇轉變,充份反映出怡和高層在九龍倉一役受挫後,試圖將置地扶植成一家超級「大 行」,與華資大亨一決雌雄的心熊。

 

可是,由於置地決策層對香港政治、經濟形勢的判斷已與客觀現實嚴重脫節,導致置地為此付出高昂代價。事實上,自1981年下半年開始,世界性經濟衰退已令香港經濟不景,利率高企,港元貶值,內部消費萎縮,公司利潤下降,再加上香港前途問題逐漸提上議事日程,種種利淡與不穩定因素已相繼浮現。其時,香港地產市道經過78年 的輾轉攀升,已達巔峰狀態,所喟位高勢危,相當危險。然而,怡和主席紐壁堅與置地常務董事兼總經理鮑富達當時對香港經濟前景仍然相當樂觀,對置地在香港地 產業的影響力過於自信,迫切希望利用這段時期充份擴張、以彌補九龍倉一役的損失。這時,怡和內部的權力鬥爭已轉趨表面化,結果加速了兩人的輕率、冒進。在 對待19829月英國首相撒徹爾夫人訪華問題上,紐、鮑似乎相信有機會透過續約方式解決香港前途問題,這種近似賭博師的心態導致了置地日後的嚴重財政危機。當時,《信報》資深股評家思聰就曾尖銳地指出置地盲目擴張的危險性,一旦中英雙方會談不理想的話,置地便十分麻

煩。

 

19829月,英國首相撒徹爾夫人乘福克蘭群島一役大勝之勢訪問北京,提出了以主權換治權的建議,遭到鄧小平的拒絕、批駁,結果在人民大會堂歷史性地跌了一跤;稍後,中國政府即宣佈將在1997年收回香港主權。這一系列消息傳至香港,早已疲憊不堪的股市、樓市應聲下跌。隨著地產市道的崩潰,當時香港數個「超級地產大好友」相繼出現問題:1027日,置地的主要合作夥伴佳寧集團宣佈出現短期資金周轉問題,稍後更被銀行清盤;112日,另一地產大好友益大投資亦宣佈債務重組,只餘下置地孤軍作戰,其困境可想而知。據估計,在地產低潮中,置地僅中區交易廣場、美麗華酒店舊

翼、白筆山發展計劃等三大投資項目,損失就超過30億港元。

 

1988年,置地首次出現高達15.83億港元的巨額虧損(包括出售物業虧損、聯營公司虧損及利息支付),該年度置地除稅後盈利僅1.68億港元,比1982年度的8.14億港元大幅減少八成。總債務則急增到150.7億港元,其中長期債務133.53億港元,短期債務23.17億港元,債務比率(借貸總額與總資產的比值)從1982年的26%急升到1983年的56%,置地成為香港最大的負債公司,被稱為「債王」。正如置地在1983年度業績報告書中所說:無論是1983年,還是1984年,對置地來說,都是一個困難的年度。

 

這時、怡和與置地互控的「連環船」策略,其弊端已完全暴露:怡置互控對方四成股權,不但導致大量資金被凍結、債臺高築、削弱了整個集團運用資金的能力,而且在地產、股市低潮中形成互相拖累的局面。1983年置地嚴重虧損,令怡和業績亦大幅倒退,純利劇減八成。怡和與置地均處於危城苦守的困局,風雨飄搖。

 

 

1.9臨危受命

 

財務危機集團內部的權力鬥爭迅速尖銳化。1983年中,怡和集團高層「大地震」,怡和主席紐壁堅和置地常務董事鮑富達先生先後宣佈辭職,大股東凱瑟克家族在中斷13年之久重掌大權,由西門.凱瑟克接任怡和主席兼行政總裁。據市場傳聞,其實自1981年起凱瑟克家族與紐壁堅的權力爭鬥已漸趨表面化,當年董事局會議上,就曾醞釀倒紐暗潮,其後雙方妥協、紐壁堅繼續連任4年,西門.凱瑟克則以董事身份從倫敦來港,後來再升任總經理。及至1983年怡和集團危機顯露,凱瑟克家族即要求紐壁堅提前離任,紐自知無法再在怡和立足,遂決定接納補償100萬英鎊的條件提前離職。

 

新上任的怡和主席西門.凱瑟克(Simon Keswick)是凱瑟克家族第六位出任怡和主席的成員,乃前任主席亨利.凱瑟克的幼弟,1942年出生,早年曾畢業於英國伊頓公學和劍橋大學,1962年加入怡和,曾先後在香港、北美、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分公司任職,1982年返港出任怡和常務董事,為人精明強悍、深於謀略。西門.凱瑟克上任後即表示:我們若要從較少數可運用資本中獲取較高的利潤,就唯有努力耕耘和大幅削減不必要的開支。在凱瑟克的主持下,怡和、置地展開了一系列的挽救措施:

 

首先,是停止、推延部份龐大發展計劃。被宣佈停止的發展計劃超過10項,包括1982年與港府協商的皇后花園地段發展計劃,以及美麗華酒店舊翼,又解散與遠東發展組合的新世紀地產公司。為此,置地也作出破天荒的19.8億港元的巨額撇賬,這個數額幾乎相當於置地從1974年到1980年期間盈利的總和,難怪鮑富達需引咎辭職,即時生效。

 

其次,是大幅出售公司的非核心資產和業務,計有19833月將置地所持有的香港電話公司38.8%股權售予英國大東電報局集團,套現14億港元:同年6月,怡利將南非雷里斯公司51.7%股權出售,套現13億港元;10月再將怡和屬下金門建築公司50%股權售予英國的特法加集團(Trafalgar House PLC.),出售價為2億港元;同時將夏威夷戴惠思公司所擁有的甘蔗園以5.4億港元價格售出;19852月,怡和再將置地所持有的香港電燈公司34.9%股權售予李嘉誠的和記黃埔集團,套現29億港元。因為航運業持續不景和油價大幅回落,怡和亦決心撤消船東和離岸石油業務,怡和船隊從最高峰期的35艘輪船減至10艘。

 

接著是重整龐大債務。怡和首先取得了匯豐、渣打兩家發鈔銀行的支持,為置地安排了一宗以匯豐、渣打為首包括中國銀行等15家銀行組成的銀團貸款,數額高達40億港元,為期8年。1985年,置地宣佈委託獲多利和標準渣打亞洲安排一宗高達12.5億港元的商業票據,該宗商業票據成為香港最大額的商業票據協議。期間,置地又不斷與多家金融機構協商作出財務安排,使公司以往的淨動利率借貸轉為固定利率借貸,以減低利率波動的風險。

 

就在怡利大幅削減非核心業務、重整債務期間,香港利率開始從20厘的高峰逐步回落,這有助於減輕置地的龐大負債。1984年底,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問題正式簽訂聯合聲明,香港前途漸趨明朗,經濟復甦,地產市道穩步回升,怡和集團,終於順利渡過難關,進入新的展時期。

 

 

1.10遠走他方

 

1984328日,正值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的談判進入關鍵時刻,香港投資者的信心仍處低迷之際,怡和主席西門.凱瑟克突然宣佈,怡和將把公司的註冊地從香港遷移到英屬自治區百慕達。

 

怡和所謂遷冊百慕達,實際就是在百慕達註冊成立一家集團的控股公司──怡和控股有限公司(Jardine Matheson Holdings Ltd.),以怡和控股的股份交換原上市公司怡和公司股份,使原上市公司股東變成新控股公司的股東,並取代原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

 

怡和遷冊百慕達,最被被理解為「撤離香港」,消息傳出,全港震驚。有人形容像怡和這樣一家自稱「一直代表殖民地時代的香港」的老牌英資洋行,在此最關鍵時刻宣稱要撤離香港,其震撼力有如投下一枚「百慕達炸彈」。翌日,香港股市暴跌,恆生指數一度下跌逾百點,怡和5家上市公司股價在兩個交易日中平均下跌了17.4%;其中,怡和及怡和認股證分別下跌17.3%29.8%,形成所謂的「怡和震盪」。

 

不過,香港與論很快即意識到,怡和遷冊海外的原 因,是對香港前途缺乏信心,購買政治保險。美國萬國寶通銀行香港分行副總裁黃逸思就指出:怡和在另一處受英國法律管轄的地區成立新控股公司,是完全出於保 障集團的海外資產,因為香港將來一旦政治前途有任何變化,怡和縱使失去香港的資產,也仍可透過百慕達的控股公司保有海外的資產;不過,怡和實無須如此迫切 在現階段採取行動,大可在兩、三年後實行亦不為遲。黃逸思遠預測由於怡和這次已擺明對中國的不信任態度,今後怡和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必然不會如前般順遂。

 

怡和選擇在最敏感的政治氣候宣佈遷冊,普遍被認 為「不合時宜」及「不明智」,並引起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怡和的行動被視為英國政府在關鍵時刻向中國施壓。當時,外交部副部長兼中方談判團團長周南就代表 中國外交部拒絕接受英方談判團團長伊文思的解釋,即英國政府事前並不知情。

 

 

1.11結構重組

 

事後證實,怡和遷冊既不是完全撤離香港,亦非單 純的購買政治保險,它只是怡和整個繁複龐大的集團國際化戰略的序曲,剛顯露出「冰山的一角」。當時,西門.凱瑟克最緊迫要解決的問題,是重整集團結構,徹 底解除怡置互控這個心腹大患,同時保衛怡和對屬下公司的牢固控制權,以適應過渡時期的投資策略。從1984年起,西門.凱瑟克在公司執行董事、美國商人銀行家包偉仕(B. M. Powers)的協助下,對集團的組織架構進行了一連串錯綜複雜的重組,整個重組計劃包括3方面內容:

 

首先,解除怡置互控關系。1980年,面對新興華資財閥的覬覦,前怡和主席紐璧堅採取斷然措施,透過怡和及怡和證券與置地互控,保衛了怡和及置地的控制權。不過,到1983年,香港地產崩潰,怡置互控成為怡和與置地互相拖累,被迫出售大量海外資產及非核心業務,處於危城苦守的困局。因此,結構重組的關鍵,是解除怡置互控。

 

早在19841月,西門.凱瑟克已開始行動,置地將所持7,200萬股怡和股票,以每股12.3港元對外配售,套現8.6億港元,置地所持怡和股權從42.6%減至25.3%。同時,怡和亦將對置地的持股量從30%比減至25%19863月,怡和證券向置地購入12.5%怡和股份,置地所持怡和股權進一步降至12.5%

 

19861月,怡和集團宣佈重大改組,由怡和控股、怡和證券、置地三家公司注資組成香港投資者有限公司(Hong Kong Investors Ltd.),置地將所持剩餘的12.5%怡和股權全部注入新公司。新公司隨即與怡和證券合併,在百慕達註冊成為怡和策略控股有限公司(Jardine Strategic Holdings Ltd.),取代怡和證券在香港的上市地位。經過連串繁複的換股後,置地不再持有怡和股份,怡和透過怡策控制置地,怡置互控解除。

 

其次,分拆置地,將原屬置地的兩家全資附屬公司—─牛奶有限公司和文華國際酒店有限公司分拆出來獨立上市。19869月及19874月,置地先後將旗下兩項重要資產,經營零售業務的牛奶公司和經營酒店業務的文華酒店分拆出來,在百慕達重新註冊,分別成立牛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Dairy Farm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及文華東方國際有限公司(Mandarin Oriental International Ltd.),在香港獨立上市,並將它們轉撥怡和策略旗下,成為與置地平行的公司。置地分拆牛奶國際和文華東方之後,已從一家龐大的綜合企業集團重新成為一家單純的地產公司,負債亦減至55.5億港元,財政狀況大為健全。自此,除置地、仁孚行外,怡和集團的4家主要上市公司,包括怡和

控股、怡和策略、牛奶國際及文華東方均全部遷冊百慕達。

 

再次,19891月,怡和成立全資附屬公司怡和太平洋有限公司(Jardine Pacific Ltd.),作為統籌和加強怡和在亞太區的綜合貿易業務的旗艦。怡和太平洋的業務包括:銷售(由怡和持75%股權的仁孚公司的汽車銷售及服務)、航運及航空業務、保安、物業管理及代理、工程與建築、財務等。

 

此外,怡和還計劃發行B股,以加強大股東凱瑟克家族對怡和集團的控制權。1987327日,怡和宣佈1股送4B股,B股面值為2角,僅相當於怡和A股面值的十分之一,但擁有與A股相同的投票權。怡和發行B股計劃立即在香港引起軒然大波。4日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照辦煮碗」,亦宣佈發行B股,長實的理由是,發行B股是為確保本公司的控制權延續性長遠策略之一部份,亦為本公司管理階層發展及規劃業務增長提供一個穩定之環境;同時,此項B股之發行,使本公司於未來之擴展及收購行動中

擁有更大之靈活性,在控制權結構方面亦無後顧之憂。長實將發行B股目的講得如此清晰,有人懷疑它是針對怡和的行動。結果引起一些中小型上市公司亦計劃跟風,觸發了股民拋售股票的浪潮。當時正值九七回歸的敏感過渡時期,香港各大企業宣佈發行B股,不免有減持A股增加B股,徹走資金的意圖。在強烈的反對聲中,47日長實及和黃舉行記者招待會,宣佈自動取銷發行B股計劃。翌日,香港聯合交易所和證監處發表聯合聲明,不准新B股掛牌,因此,怡和的B股計劃胎死腹中。

 

 

1.12全面撒離

 

怡和系的股票仍在香港第一上市,仍需接受香港證券條例的監管,換言之,香港仍是怡和的主要監管中心。對此,怡和高層似乎頗為不安,為豁免香港證券條例的監管,怡和與香港的證監當局展開了歷時長達5年的激烈角力,從申請「上市豁免」到最後甚至不惜全面撤離香港股市。自此,結束了怡和在香港股市叱吒風雲的時代。

 

就在護監會和聯交所商討對策時,怡和採取了連制措施:19905月,怡和宣佈在倫敦作第二上市,決定改用國際會計準則(IAS)編制公司賬項並改用美元為計算單位。其後又先後在澳洲悉尼和新加坡上市。19913月, 怡和執行董事李舒正式向傳媒透露,怡和準備將第一上市地位從香港遷往倫敦,並申請在香港「上市豁免」。怡和在向香港證監會提交的「上市豁免」申請中,建議 香港政府設立一種名為「純買賣公司」的上市公司類別,受海外的上市規則監管,但不受香港的上市規則、收購及合併守則及公司回購股份守則的約束。怡和表示, 若此建議遭到拒絕,怡和將不惜取消在香港的上市地位。

 

怡和的要求引起香港輿論的強烈反應,當時,身為 立法局監察證監會專責小組召集人的張鑑泉議員便指出,怡和的要求是不合理及不符合公平原則的,他說:「如果怡和對『一國兩制』沒有信心,何不乾脆不在本港 做生意,不賺香港人的錢?」在立法局的有關辯論中,大部份議員均不贊成給予怡和「上市豁免」,認為此例不能開,否則便會有更多上市公司仿效,嚴重破壞本港 市場的完整性並對小股東造成不公。

 

為緩和社會輿論的壓力,怡和承諾在撤消香港第一上市地位後的三年內,繼續遵守香港的收購及合併守則。199297日,怡和控股在倫敦第一上市正式生效;翌日,香港成為怡和控股第二上市地區。由於第二上市公司主要依賴第一上市當地監管者監管,香港的監管機構遂退居次席。整個事件以乎暫告一段落。

 

19934月,怡和大股東凱瑟克家族向港府重提舊事,要求豁免香港收購及合併守則約束。這次比較特別的是,除了在時間上怡和因支持港督彭定康的「政改方案」而被中國官方新華社不點名猛烈抨擊之外,怡和這次也繞過了證監會,直接向港府高層施壓,提出豁免要求。5月,怡和宣佈已主動建議百慕達當局以英國倫敦收購合併守則為藍本,修訂五條分別涉及怡和控股、怡和策略、置地、牛奶國際及文華東方的收購守則。怡和表示,這套守則將於199471日 起生效,其有法律地位,由百慕達金融管理局執行,英國樞密院為最終上訴庭,不同於香港的收購守則是,為公司及投資者在多方面提供了較香港守則更嚴謹的保 障。怡和並解釋說,是次修訂是一項技術性安排,以配合該系股份轉移第一上市地位至倫敦的政策。不過,深知內情人士認為,這實際上是怡和全面撤離香港證券市 場的訊號。

 

果然,1994324日,即怡和宣佈遷冊百慕達即將屆滿十周年之際,怡和控股發表了其在香港逾一個半世紀以來最具震憾性的聲明:決定從19941231日起,終止怡和股票在香港的第二上市地位,撤離香港股市。怡和聲明再次對香港股市造成衝擊,恆生指數上升中一度急跌400點,其後再大幅反彈,但怡和系股價仍大幅下跌約8%。中國官方的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鄭國雄直指怡和的行動「極度不負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37

[转载]投资江湖风云录(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x8t.html

证券投资江湖延亘百年,各个时代均有绝代英豪开宗立派领一时风骚,但是往往在等下一批不世高手出现之后,前面的门派便偃旗息鼓、踪迹全无。唯有价值投资 派,在开山老祖格雷厄姆创立之后,二世祖巴菲特将其发扬光大,于江湖中绵延数十年一直屹立不倒,可谓称奇!加上其他门派日渐式微,价值投资派目前在欧美几 乎有一统江湖的势头,即使后来又出现索罗斯这样的投资奇才,但是依然没有撼动价值投资派江湖老大的地位。

中国大陆证券交易江湖在停滞了数十年以后,与20世纪末年重新开张。一时间在美国偃旗息鼓多年的门派,突然又在中国找到了市场,什么管道理论、K线 理论、均线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均大行其道,各派均有众多传人为自己门派擂鼓助威。且中国人具有几千年文化包融和创新的光荣传统,在引进了若干进口门 派的同时,还倚靠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创立出易经理论、神光理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门派,在与众多进口门派斗法中也丝毫不落下风。反而是价值投资派 由于武功修行需要循序渐进,与各家门派能够马上见效不同,价值投资派修行的初期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上场比武往往招架不住其他门派的新手的攻势,这与中国大 干快上的时代节奏太不相衬,因此从之者寡,价值投资派初始只是江湖中一个毫不起眼的三流帮派。

但是世事无绝对,各派斗法斗了20年, 也未分出个高下,反而是门派越来越多,最开始加入价值投资派的几位英雄经过若干年的潜心修炼,武功不断精进,其中有如但斌、李剑、李驰、林园者已经在投资 江湖中崭露头角,俨然已经是一代大侠的风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成功人士的事迹也慢慢吸引了众多的英雄投入价值投资门下修炼,近年来价值投资派竟然 不知不觉中成长为江湖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大门派,虽然没有在欧美市场一统江湖的地位,但是和其它任何门派单挑,在帮众人数和江湖战绩上绝不处于下风。

价值投资派在开始创立之初,还是齐心合力一致对外,但是帮派发展得越来越大以后,内部也出现一些派系之争。比较有名的大派系有但斌的坚定持有派,李驰等人 的趋势价值投资派,有帮众拥戴以二世祖为代表的集中派,以及另一批帮众拥戴以林奇为代表的组合派,还有一些不太有名的小派系,如搜狐围炉圈圈主艾葳宣扬的 定性派和价值投资群的老群主GYF倡导的定量派,其他如轻资产派、集中派、组合派、成长派及价值派,派系众多,不一而足。

价值投资帮派内部学习最重要的手段是学习派内的典籍和大师的语录。但是典籍和语录都是没有注解的,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问时,不知道找谁问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过世的祖师爷就不用说了,即使在世的大师一般人也是没法当面请教,比如和二世祖吃一顿饭当前已经需要出付出200万美元之巨,这可不是普通帮众能够负担得起的。而且一个普通帮众如果真有200万 美元,也不用再去请教二世祖什么问题了,已经可以出师了!典籍有时候还好办一些,因为毕竟是大师们经过反复斟酌留下的精髓,但是语录这个东西就不好说了。 有些语录是大师反复推敲留下的格言警句,有些只是大师平时随便说说,就被旁人记录下来,那些大师平时说话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后来会当成语录来进行反复推 敲,因此也没有想过平时讲的话是否经得起推敲,要知道一个人想起来一句话是一个意思,说出来可能是变了另一个意思,再写成文字,可能原来说的人都不知道是 什么意思了。但是帮众觉得大师说的都是金科玉律,每一句话都蕴含深意,因此对语录中的每一句话都反复推敲,这也是分歧众多的原因之一。由于有这样那样的分 歧,彼此之间水平相当,争论解决不了问题,大师们也找不到,于是大家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找几个新入门帮众作为自己的拥趸,一个个派系便是如此诞生的。

比如芒格大师曾经说,他从来没有看过二世祖计算企业的现金流,二世祖自己也说如果你十五分钟看不懂一个企业,十年也不会看懂。十五分钟肯定不足以算出企业的永续现金流的,这大概是定性派的最有利的证据,但是孰不知二世祖十五分钟可以看懂一个企业,是因为他看了70年的企业,他不用计算企业的现金流,是因为他已经算过成千上万个企业的现金流,如果你能达到二世祖的高度,你当然可以十五分钟就可以决定是否买下一家企业了。所以作为帮派3,5年 的新人,做一定的定量功课是必须的,不要被一些老资格的帮众所忽悠,什么不用称一个人的体重,就可以知道谁是胖子,问题他已经看了成百上千的人,才知道谁 是胖子,你让他看一只鹈鹕的胖瘦他能看出来吗?不过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如果看的企业多了,当然能够一眼分辨出企业的好坏,但是要等你看透了1000家 企业再说吧。当然定量派以此反对定性派也大为不妥,因为如果你纯粹依靠定量分析来选择企业,似也不太靠谱,因为买股票就是买未来,但是未来的可变因素太 多,这些可变因素在定量分析中便变成一系列的变量,而且每一个变量的变化对估值的影响都可以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来形容,精确的估值确实是不太可能的实 现。那这样说,是不是定量分析就一点用没有呢?那也不是,大量的定量分析是抽取定性分析要素的手段,你没有做过一定量的定量分析,你就不知道什么因素对企 业的未来是最重要的,而定性分析是对定量分析中变量的把握,所谓定性定量不可偏废,才是价值投资修炼的正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52

投資江湖風雲錄(下) 智者樂水

http://blog.sina.com.cn/u/1432786995

  成長派是近些年來價值投資派中一個如日中天的派系,這個派系把價值投資派中非本派系的幫眾幾乎都統稱為價值派,他們的根本觀點是沒有成長的的企業根本沒有 價值。他們宣揚自己派系時最常用到的案例是蘇寧電器,貴州茅台等近些年連續高增長的企業。成長派將費雪視為本派系的鼻祖,最重要的典籍當屬費雪的《怎樣選 擇成長股》,而後來的《巴菲特怎樣選擇成長股》估計是本派系的擁躉為擴大本派系的影響力所編纂的,算不得經典著作。成長派的鼻祖費雪的初衷其實是好的,畢 竟長期保持增長的企業一般能帶來不錯的收益,但近些年成長派部分幫眾卻越來越偏激,認為無成長就無價值,將成長凌駕於價值之上,恨不得將價值投資派改名為 成長投資派。但是成長畢竟只是價值的一部分,代表不了價值的全部。比如一個零增長的企業,如果估值足夠低,分紅足夠多,依然具有投資價值,這是成長派理論 所不能涵蓋的。
 
  成長派眼裡只有成長,還很容易陷入增長率陷阱,因為預期高成長的股票,估值一般會大大高於預期低增長的股票,但是高成長是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的,因此成長 股時刻有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那就是成長什麼時候會停止。成長派的心理預期是在成長變差和市場估值降低之前,自己能賣個好價,但世事又豈能總如人 願呢?
 
  
比如目前低估值板塊銀行股,雖然連續若干年增長率都高於30%甚至40%,前幾年銀行股的市盈率基本在30倍以上,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市場對銀行未 來的增長預期突然變得很差,因此銀行股市盈率從30倍降低到當前的5-8倍。假設市盈率從30倍降低到6倍,那麼有400%增長的利潤都沒有帶來收益,即 使30%的高增長也有5年多的功夫白費了,近些年長期持有銀行股收益不佳的原因正是因為跌入了增長率陷阱。按理說30倍的市盈率對於成長派手中的品種來說 根本不算高,但是成長派誰能保證手上的品種未來增長能超過過去7,8年的銀行股嗎? 傑裡米.西格爾的《投資者的未來》中不僅反覆解釋了增長率陷阱這個概念,最後也給出了結論,投資收益來源於市場預期和實際增長之間的差距。這句話的可以用 公式來表示:

投資收益=企業實際增長-市場目前預期

 

  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並不一定非要押寶在有風險的高預期增長上才能有高的收益,如果市場估值足夠低,大大低於未來企業實際的增長,一樣可以獲得很好的收益。
 
   比如2003年由於市場對中國移動的未來預期較差,中國移動的PEG達到了歷史最高峰1.94,就是這時候中國移動的股價達到了幾年之中的最低點—— 14.8港元,隨後中國移動增長速度超過了市場預期,於2007年到達了100港元的高價。所以到底選擇成長還是價值,未來投資收益率是判別的唯一標準, 低估值品種中一樣也會有高收益品種,而且低估值品種的未來預期發生變化的風險要大大低於高估值品種。
 
  價值投資派中還有一類幫眾,他們認為只有輕資產行業才值得投資,重資產行業不值得投資,姑且稱之為資產輕重派。他們的理論根源應該來自於二世祖巴菲特,巴 菲特投資的品種絕大多數都是輕資產行業,而且巴菲特在給股東的信中明白的寫著:不投資輪子上的企業。但是同樣來自二世祖的一句話卻是對這句話反面的註解, 因為巴菲特說過:投資股票就是投資公司。那麼既然有人願意投資重資產的公司,那麼為什麼重資產的股票不能投資呢?巴菲特投資航空公司失敗後,對於航空公司 失望透頂,但是美國航空公司中依然有西南航空公司這樣成功的典範。巴菲特投資這幾十年是美國第三產業大幅增長的年代,而第三產業中的行業基本都是輕資產行 業。未來中國的發展路徑會和美國一樣嗎?比如美國在本土已經放棄了很多制行業,但是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尋求到供給,美國不生產電視可以讓日本、韓國、中國等 國生產,美國不生產紡織品可以讓中國、墨西哥、越南等國生產。美國人口只佔全世界人口的4.3%,其需求很容易在世界範圍內的供給中得到平衡。中國人口占 據世界人口的19%,中國如此大的需求全靠別人提供,一是不可能,二是太危險。所以中國的產業發展很可能和美國完全不一致。巴菲特的投資品種是他所處大環 境所決定的,在中國現在的投資需要考慮中國經濟發展的特殊性,大家應該更多關注巴菲特投資的邏輯,而不是關注他具體的投資品種。近幾年巴菲特也投資了比亞 迪,打破了其不投資輪子上行業的誓言。巴菲特在美國沒有投資汽車行業是因為美國汽車行業早就到了天花板,巴菲特投資比亞迪是因為中國汽車發展還有很大的空 間,老巴應該不會為了虛無縹緲的新能源技術投資一家企業的。
 
   集中派和組合派是兩個針鋒相對的派系,組合派的理論功底比較紮實,他們可以從理論上證明分散投資可以降低投資風險,而且他們經常用雞蛋籃子理論證明,把雞 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風險過大;而集中派也不甘示弱,他們經常搬出二世祖巴菲特的語錄與組合派抗衡,巴菲特說過:應該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小心地 看好它。其實集中還是組合,還是和個人精力有關,還是拿雞蛋籃子打比方,如果你一手拿一個籃子,這在你能力範圍只能,當然比一個籃子裡裝雞蛋風險要小一 些,但是如果你一手拿幾個籃子,可能就有點自顧不暇了,那風險不會小反而會更大一些。所以風險分散到什麼程度,關鍵在於你能照顧幾個籃子,如果你為了組合 投資把資金投入到你不熟悉的企業上,不但不會降低風險,還會增加風險。巴菲特由於沒有依靠大型的投資公司,因此研究和調研量不可能和依託大型基金研究機構 的林奇相比,因此巴菲特投資品種相對集中,而林奇一年可以買賣上百隻股票,但是他們同樣可以成功,所以集中還是組合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對於單兵作戰的散 戶來說,大家研究透的品種其實都不多,應該儘可能在自己能力圈中分散投資,絕對不要為了分散跑出了自己的能力圈。
 
  目前還有一個派系理論比較盛行,那就是趨勢價值投資派。這一派主張可以將價值投資和技術分析結合起來,以尋求比價值投資和技術分析都高的收益。但是價值投 資和技術分析猶如是方向各異的兩條船,在兩船共行的一段路也許相安無事,但是在兩船開始分開時,你必定要選擇一條船。比如在價值分析和技術分析發出相反的 信號時,你只能選擇一個信號進行操作,而這樣你將違背另一個方法的原則。在投資路上會有很多艱難險阻,能夠支持大家一直走下去的是堅定的信仰,而原則是讓 大家始終保持在信仰能夠支持你的範圍之內的東西。如果第一次你違反了原則,那麼今後你的信仰是什麼呢?對於那些趨勢價值投資者,趨勢和價值的原則你必定只 能選擇一個,所以這個派系基本不能算正派武功,屬於江湖中的旁門左道或者邪教範疇,修煉到最後的結果一般就是走火入魔!堅定的信仰是任何事業成功的最重要 保障,我們不能拿這個和魔鬼做交換。
 
   價值投資修煉總是從學習各種價值理論、估值方法一些基本的武功套路入手。以上的種種門派其實都是抱定某一種價值理論不放,繼而認為掌握了價值的真諦,而排 斥其他的方法和理論,這種做法將非常有礙於武藝的提高。條條大路通羅馬,武功修行到最高層級時都是內功起決定性的作用,而價值投資的內功就是對行業和企業 的深度瞭解。假如你對行業、企業有了透徹的瞭解,用PEG法還是現金流折現法又有多大區別?如果你的內功高出對手很多,就算你用最基本的野球拳也能打敗對 手的降龍十八掌。因此在學習各種武功套路的同時,要注重對各種套路背後的隱含邏輯和適用範圍的理解,將各種武功心法融會貫通變成自己的東西,修煉到手中無 劍、心中有劍,無招勝有招的級別,那麼飛花落葉均可傷人,隨心所欲均是絕招,這才是價值修煉的最終境界吧!
 
 

後序:本文內容是在第一屆價值投資論壇上發言時談到的「價值投資門派」一節,因為當時時間太少,無法展開敘述,回來後整理了一下,就有了此篇文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91

偽價值投資者的悲劇 ——評《對沖基金風雲錄2:悲劇英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e7x5.html

在巴頓·比格斯的這本新書中,對沖基金普利司通將投資人分為三類:追漲隊員,鍾愛上漲的股票,不在乎什麼估值,只買入價格動向明顯的股票;極客,量化專家,靠電腦上的模型買股票;還有一根筋,價值投資者,換句話說,他們買入那些噁心難看的股票,因為那些股票便宜。書中的兩位主人公——喬·希爾和米奇·科恩在人們看來,就是一根筋的價值投資者。

不過,讀完書後想了一想,我認為無論是喬還是米奇,都還稱不上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因此,他們的悲劇,其實是偽價值投資者的悲劇。

在我看來,價值投資有三個要素或者說三項原因——安全邊際、能力圈和「市場先生」,遺憾的是,喬和米奇極度漠視這些。

安全邊際

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中對證券分析(價值投資)和市場分析(預測證券價格)的優劣作過令人信服的比較:

在 證券分析中,首要的重點放在防範不幸事件。這種防範就是堅持「安全邊際」或者保證證券價值遠超於所付價格。其潛在的思想是,即使該證券並不像它表面看來那 麼有吸引力,投資的結果仍將是令人滿意的。在市場分析中沒有「安全邊際」,你要麼對,要麼錯。如果你錯了,你可就賠錢了。

喬和米奇在開始操作BA基金時,公司方面只允許他們最多虧損10%,跌掉10%以上,基金就會被關閉。如果說不接受這樣的條件就無法開始自己的事業也就罷了,問題是在他們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後,擴大資產管理規模時也依然不給自己留有餘地——「銷售備忘錄中還有一條特別承諾,基金的在險值不會超過7%,也就是說,投資組合在單月內損失超過7%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份文件經過審查,具有法律約束力。」而在書的後半部分,BA的在險值已經降為5%

有這樣那樣的虧損限制,其實由不得喬和米奇不做市場分析,在他們的投資模型中,市場分析的地位甚至比證券分析還要重要。

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喬和米奇的事業,一開始就沒有安全邊際,以至於喬的妻子在剛聽他解釋他們的模型時很是困惑。

「聽起來你和米奇簡直是在賭博,拿你們的工作、生活來賭市場轉向。聽起來好危險,像是一場戰爭,一次戰役。」

「沒 錯,」他啜著霞多麗,「你說得對,我們是在賭博。這是一場戰爭——米奇和我對全世界的戰爭。我們就像在一個風急浪大的海灘上建一座沙子城堡。你知道潮水已 經上漲了許久,已經接近頂點,潮水一退就會退去很久。我們在賭高科技的潮水已經漲到了最高點,在賭我們已經在正確的地點建起了我們的沙堡,而別人還沒 有。」

賭博是沒有安全邊際的。

「市場先生」

價值投資者的心中有桿秤——股票的價值,因此他們能夠做到不受「市場先生」情緒的影響而舉止失常,甚至可以利用「市場先生」反覆無常的情緒來獲利——具體來說,就是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喬在BA關閉後用自已的錢做投資,不再受什麼在險值的影響,按說他可以進行純正的價值投資了。出人意料的是,即便如此,他還是在做對市場的短期預測,還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對此,他的同事瓊一針見血地指出,「你知道嗎,你現在做的這個是交易,不是投資。」

20092月,巴菲特接受CNBC採訪時說,「股票非常便宜,投資者的情緒極度低落,市場超賣如此嚴重,現在是買入的絕好時機。」喬聽後第一反應居然是——「11月的底部會守住的。」隨後買入了股指期貨,並設定了低於買價5%的止損線,在3月份就止損平倉了。

如果是我,會買入具體的股票。早在20081月,喬就曾在一場投資業內人士的晚宴上介紹過一隻股票——市盈率才5倍,市淨率才2/3,有充足的自由現金流。在1年後,這只股票的價格可能還要便宜。對價值投資者來說,買入這樣的股票放著就是了,何苦再費心思看市場先生的臉色呢?!

能力圈

BA的投資組合裡有上百隻股票,我不知道他們是否能對這些股票的價值都心中有數。不過,從米奇投資5000萬美元購買油畫來看,他顯然沒有遵守能力圈原則,而這也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米奇是和一位藝術品商拉里·弗萊徹合夥買這些油畫的,「拉里覺得他能用5000萬美元買下,然後在市場上一轉手,立刻就能賣上個7500萬到8000萬。我出4500萬,他掏500萬,賺錢對半分。」顯然,米奇是想借助拉里對藝術品的估值能力來賺錢,他自己並沒有能力對這些油畫來估值。作為一個投資者,為什麼不把錢投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呢?!

 

不是喜歡買便宜的股票就是價值投資者,價值投資者應該從喬和米奇這樣的偽價值投資者身上吸取教訓,引以為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14

谷歌風雲錄:差點被100萬美元賣掉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29101/

谷歌創始人的青澀歲月:曾想100萬美元賣掉公司

「我們倆都有些令對方厭惡」。謝爾蓋·布林在接受《經濟學人》雜誌採訪時,曾這樣回憶他與拉里·佩奇的首次相遇。未來的兩位谷歌創始人對彼此的第一印象都很差。

風雲初起雙雄會

「能夠進入斯坦福大學,我簡直太激動了。要實現那樣的抱負(指創業)沒有比斯坦福更好的地方了,我一直都嚮往硅谷。」拉里曾這樣對《The Search》一書作者約翰·巴特爾說。

1995年3月,拉里進入斯坦福大學讀研究生,在這裡他遇到了已在這裡讀書的謝爾蓋·布林。謝爾蓋自願帶新生利用週末時間熟悉校園,初來乍到的拉里對斯坦福的大學環境很不適應。他曾回憶說:「一開始一切都令人恐慌。我總是在不停地抱怨。」拉里的喋喋不休讓謝爾蓋非常反感。

但隨後兩人不打不相識地成為朋友,兩個人都不像校園裡的大部分學生那樣喜歡讀小說、看電影或聽音樂會,當時校園裡的學生為了日後進入美國的所謂上流 社會而熱衷於練習打高爾夫,而他們則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這不是一種好運動,純屬瞎耽誤工夫。兩個人最喜歡干的事就是參加各種科技展覽會,並對參展的各種又 新又酷的技術刨根問底。

他們喜歡上網,謝爾蓋稱:「當我們瀏覽互聯網時,我們沒有去看星座運勢,也沒有加入交友網站。我們感興趣的是搜索那些能真正影響人們生活的信息。」

上學期間,謝爾蓋還有一個上不了檯面的癖好——撬鎖,他的斯坦福校友布蘭恩·蘭特曾回憶說:「他是個了不起的撬鎖專家。」他的一位好友回憶他們曾密謀潛入系主任辦公室修改學分,但似乎未成行。

後來謝爾蓋的這項技能曾用上「正途」,他和拉里的計算機和服務器放在其研究生住處的起居室裡,這些設備給有限的電力負載造成了麻煩,電線斷路了。謝 爾蓋成功地闖入所在樓層的地下室,重新安裝了電路斷路器。謝爾蓋曾得意地回憶:「幸運的是,我掌握了開鎖技能,所以我們能夠進入到那裡。」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與拉里的邂逅,讓謝爾蓋充沛的精力有了用武之地,他們由此開始了網絡搜索引擎的探索之路。

拉里與謝爾蓋準備為自己的搜索引擎起一個名字,起初準備採用的名字是「What Box」,中文可以譯為「月光寶盒」。但他們隨後發現它的發音很像「濕盒子」(Wet Box),在英文中,這聽起來像個色情網站,於是他們棄用了這一名字。

一天,拉里翻閱美國數學家愛德華·卡斯納的《數學與想像》,書中提到1938年愛德華準備為一個巨大的數字——10的百次方命名時,他9歲的侄子彌 爾頓發表意見:「這樣大的數,非得用一個怪名Googol不可。」愛德華就此採用了這個名字。數十年來,這個詞作為一個生僻數學名詞默默無聞。

拉里很喜歡這個詞,因為它可表達網絡的浩瀚,並凸顯其搜索功能的強大,於是準備用它做搜索引擎及公司的名字。謝爾蓋也喜歡,可是他有些擔心直接用這個名字會帶來商標名稱歸屬問題,於是他們將其修正為「Google」。

關於Google一詞來源的另外一個版本是:拉里與謝爾蓋原準備直接採用「Googol」,但他們忘了它到底該怎麼拼寫,結果他們拼錯了,於是註冊了「Google」域名,等他們發現時,註冊已經完成。他們將錯就錯,沿用下來。

差點以100萬美元賣掉

為了開展搜索業務,拉里與謝爾蓋刷爆了三張信用卡,購買了一批硬件。隨著用戶訪問量的快 速增加,數據庫規模迅速擴大。他們的硬件設備不夠用了,但沒有資金來增添設備,於是他們想盡一切辦法,錙銖必較,自己購買零部件組裝設備。時為斯坦福大學 計算機系統負責人的查利·奧吉斯說:「為了節省一分錢,拉里願意搜遍整個世界。」

情急之下,他們鑽進學校的倉庫裡翻找沒有人認領的電腦,然後毫不客氣地拿走使用。謝爾蓋曾不好意思地為自己這種行為辯解:「我們猜想,如果一台電腦的主人沒有馬上把它們拿走,就證明他們不著急用,我們就先借來用用。」

期間,捉襟見肘的拉里與謝爾蓋一度想把他們的搜索引擎技術賣掉。

1998年3月,在一家名叫東方美食家的中國餐館裡,他們和DEC公司的保羅·弗萊厄蒂會面。保羅是他們斯坦福大學的學長,是DEC公司AltaVista搜索引擎的設計者之一。拉里與謝爾蓋希望學長能購牽線,讓DEC公司花100萬美元買下他們的搜索引擎技術。

保羅答應回到公司會為他們美言幾句。過了幾週,拉里與謝爾蓋得到了DEC公司的回音,他們說不準備收購Google。保羅說DEC公司不希望在技術上仰仗外人。「那些管理工程技術部門的人不太願意從外部引進技術,他們有著非常強烈的門戶之見。」

DEC是一家老牌的小型機生產廠商,上世紀60年代,DEC曾引領計算機小型化發展浪潮之先河。可惜,到了90年代中後期,DEC已經老邁。

如果買下谷歌的的搜索引擎,DEC也許能夠重新走上搜索一線,谷歌的歷史會改寫。在錯失併購Google良機後不久,DEC也轟然倒塌,被康柏公司併購。

拉里和謝爾蓋還找到了另外一家做搜索業務的Infoseek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後來創辦百度的李彥宏在這家公司打過工。結果,Infoseek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基希爾當時讓他們走開!

作家菲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創造者和天才在事業初期差不多都被當作過傻瓜。」

屢吃閉門羹的拉里給自己打氣:「不要介意。我們還是要持續地改進它,也許有一天它會成為一家公司,也許它會成為一項偉大的研究。」

1998年8月,到處找錢的拉里與謝爾蓋見到了Sun公司聯合創始人和著名的投資人安 迪·貝托爾斯海姆,讓安迪略微吃驚的是這兩個小夥子沒有任何商業說明書。但閱人無數的安迪感覺到這兩個年輕人的異於常人之處,他耐心地聽完他們的講解。安 迪後來回憶說:這是幾年來我聽到過的最好的想法,我希望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安迪說:「哦,我們可以討論一些問題。我為什麼不乾脆給你們開張支票呢?」他問他們需要多少錢,他們回答5萬美元左右。

安迪認為這個數額不夠用,他給他們開出了一張10萬美元的支票。安迪也承認:「在我的構想裡,他們也許可以吸引數百萬的搜索用戶,然後再利用這些訪問流量來賺錢。我當時沒想到它會發展到今天這麼大。沒有人能想得到。」

拿到支票的拉里非常興奮,為了表示慶祝,他和謝爾蓋一起去吃了一頓「大餐」——漢堡王的漢堡包。拉里承認那種快餐是非健康食品,但它的色香味令人留戀,而且便宜。

那張支票在拉里的書桌裡躺了兩週,直到他們辦完公司的各項手續,開辦了公司的銀行戶頭,才被入賬。

拉里和謝爾蓋隨後準備租一處辦公地點。這時在英特爾公 司工作的蘇珊·沃西基剛買了一套房子,希望出租一部分給學生,好減輕還貸的壓力。她認為拉里和謝爾蓋是不錯的房客,因此以1700美元一個月的價格出租給 他們一間車庫、三間房間和兩間浴室,屋裡有一台洗衣機,還有熱水器。她回憶說:「我們當時以為他們只會白天待在那裡,而我們恰好白天外出工作,因此我們不 會感覺到他們的存在,但沒想到的是,他們竟然一天24小時在那裡連續工作。」蘇珊·沃西基的妹妹安娜·沃西基後來成了謝爾蓋的妻子。

「星隨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拉里與謝爾蓋把一切拾掇好,準備開一個Party來慶祝公司的誕生。他們沒有料到開業這一天,一位不速之客闖了進來,並在創投史上留下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

開業日小插曲

「這個故事已經『臭名昭著』了,所以我時常開玩笑說我其實不懂投資,Google在我面前都沒有發現。」乾龍創投基金創始人查立曾這樣回憶。

1998年9月7日,查立和搜索網站Excite.com的創始人Mark.V.H在一 家餐廳吃飯。當時,30出頭的Mark已是億萬富翁,在硅谷名聲顯赫,他在斯坦福讀書時就和同學創辦了Excite搜索引擎公司,緊隨著雅虎上了市,坐上 了當時世界上第二大搜索引擎的寶座,雅虎是老大。

他們坐在沿街落地窗邊的餐桌旁,午後令人有些慵懶的陽光透射進來,餐廳裡的顧客很少,氣氛有些沉悶,他們把目光投向窗外。

突然,馬路對面街邊小店的二樓房頂上,爬上去了兩個小夥子,他們將一塊白色舊床單做成的條幅費力地掛在了二樓的臨街牆上,他們笨手笨腳的行為讓人為其捏了一把汗。

條幅的展開讓人鬆了一口氣。查理仔細地看了一下,上面有六個五顏六色的字母——Google,上方寫的是「隆重開業」,下面有一排黑色的小字:下一代的搜索引擎。

「搜你們個頭啊!」作為當時搜索引擎領域大佬的Mark對此嗤之以鼻,他認為這些傢伙不 知天高地厚,因為這個星球上的搜索引擎市場大局已定,由當時四大已上市的搜索引擎公司——雅虎、Excite、Infoseek和Lycos所左右,決鬥 只能在它們之間展開,其餘公司無緣置喙,更別說新來的傢伙。

作家克勞斯·施梅在《大衛挑戰歌利亞》書中描寫這一時期的搜索引擎市場時,稱雅虎、Excite等公司「虎踞龍盤,堅不可摧,似乎要把任何闖入其領地的新手生吞活剝」。

Mark對掛條幅的年輕人不屑一顧。而查理呢,據他回憶,因為隨後還要在附近約見另外一個朋友,就獨自在街上遛達。由於無聊,他決定上樓看看這幫年輕人到底在搞什麼把戲。

在二樓的一個露天陽台上,幾個年輕人如同孩子般,大呼小叫地拖著自來水管打水仗,水花四射。

看到有人上門,他們急忙停止玩耍,上來打招呼。原來谷歌在這天晚上舉辦慶祝公司開張Party,因此特意在陽台上灑灑水,好讓聚會場地變得清涼些。他們以為查理是受邀的客人。

既來之,則安之。查理逛了一下谷歌的辦公室——如果那叫辦公室的話。其實也沒啥好逛的, 站在門口就可一目瞭然。據作家Ken Auletta描寫,當時谷歌辦公室裡「有三張桌子、三把椅子,還有一張可摺疊的乒乓球檯,因為打開後,屋裡實在無處可放……他們的辦公桌是用破舊的木門 搭在鋸木架上拼成的」。

當時一個矮瘦小夥子上前和查理打招呼,並打印了幾張拓撲圖,興致盎然地給他介紹起谷歌搜索原理。查理有些不以為然地聽著。

樓梯間忽然傳來一片嘈雜聲,看來參加Party的大批客人到了。查理看了一下,都是些年 輕面孔,基本上都是唸書的學生。被人群簇擁的一位年輕人看到查理,就過來和他握手攀談。這個年輕人連名片都沒有,只是隨手撕了一張紙條,寫了個郵件地址和 電話給查理,希望保持聯繫。查理後來在他的書《給你一個億,你能幹什麼?!》中記錄了以上的場景。

呆了一會兒,感到無聊的查理擠出人群。下樓後,他隨手把那幾張拓撲圖以及那張手寫「名片」扔進了垃圾筒。

後來,查理髮現那位給自己手寫名片的就是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作為風險投資人的 查理曾在自己的博客上稱:「我捶胸頓足,後悔莫及,那天我為何不在那樓上的破屋子裡再多磨蹭一會兒,好歹也塞給謝爾蓋十萬八萬(美元)的,今天即使沒有 3000倍,也有個300倍回報吧?」

斯坦福校花的評價

1999年1月,拉里和謝爾蓋接受了德國雜誌《Stern》的專訪,在這次採訪中,謝爾蓋透露,他們倆當時的工作職責之一是:「倒垃圾,為員工取盒飯,檢查工作電話是否正常,訂購工作電腦,反正是什麼都管。我們上周全職員工數量為4名,本週達到5名,下周將達到6名。估計今後我們全職員工數量將持續增加。」

2月,他們搬進新的辦公室,雖然條件仍然很簡陋,但比原來的條件要好點,一張乒乓桌就成為他們正式的會議場所,8名員工在辦公室裡都轉不過身來,一個人要出門,所有人都得起身挪開椅子才能騰出地方。但公司業務在慢慢啟動,他們開始繼續招聘員工。

一天晚上,斯坦福大學的校花瑪麗莎·梅耶爾坐在電腦旁,一邊吃著意大利麵,一邊收看電子郵件。她忽然看到了一封主題為「請來Google工作」的招聘郵件。

「討厭耶!不請自來的垃圾郵件。」她原打算直接按Delete鍵刪掉,但在俯身放碗時不小心碰到了空格鍵,郵件被打開了。

閱讀郵件時,瑪麗莎忽然想起她的老師以前提及的兩個怪人。當時,她正在準備一篇關於網頁 搜索的論文,老師曾指了一下樓上,說四樓有兩個傢伙在做類似的事,並建議瑪麗莎找他們交流一下。可是,瑪麗莎對斯坦福的博士們沒啥好印象:「我知道那些斯 坦福博士是什麼模樣。他們喜歡踩著輪滑鞋在校園裡竄來竄去,喜歡拿比薩做早餐。他們經常不洗澡,而且在過道里撞到你時從來不說Sorry。」

不過這封郵件引發了瑪麗莎的好奇心,她決定去會一會四樓的那兩位博士生——拉里和謝爾蓋。美國未來學家斯圖爾特·布蘭德曾說過:「在合適的地點出現的合適信息,能改變你的生活。」

有著瓷器般光澤皮膚和金黃色頭髮的瑪麗莎,優雅地坐在谷歌公司兩位創始人面前,謝爾蓋按照招聘工程師的標準詢問了她一個多小時。瑪麗莎日後晉陞為谷歌的高管,曾被《新聞週刊》稱作「當代最有權力的女性之一」。

還是回到1999年年中,這一天,剛和谷歌簽約不久的瑪麗莎正準備參加斯坦福大學舉辦的 畢業典禮,她的老闆拉里與謝爾蓋忽然出現在視線裡,他們穿著短褲,蹬著溜冰鞋,滑過來跟瑪麗莎和她的父母交談。聊到畢業典禮,拉里忽然冒出一句:「哎呀, 我好像也是今天畢業,我得去看看。」然後,他蹬著溜冰鞋滑走了,回來時拿著他曾經嫌麻煩而沒有去取的碩士文憑,當時他已在讀博士課程。瑪麗莎的父母驚詫不 已,他們開始質疑女兒選擇的這個公司是否真的有前途。

6月24日,瑪麗莎正式上班,那天也是谷歌的一個重要日子,網景瀏覽器剛剛把谷歌列為默 認搜索引擎。他們原來計劃接收網景五分之一的搜索請求,不料網景全都發來了,結果搜索請求蜂擁而至,谷歌一下子癱掉了。大家四處找拉里來解決問題,卻不見 其蹤影。上午11點,瑪麗莎到公司廚房找吃的。她驚訝地發現拉里藏在角落裡,他孩子氣地說:「我躲起來。網站癱了,太糟糕了!」

那天,瑪麗莎工作到凌晨3點,她疲憊不堪地爬上床,總結第一天上班的感受,她覺得谷歌成功的概率大概只有2%。(作者姜洪軍,本文摘自《谷歌風雲》一書,科學出版社出版)

記者手記

創業是一種激情犯罪」

作家理查德·勃蘭特說過:「創業是一種激情犯罪。它需要動機、手段和機會。」

「創辦Google的時候,我和謝爾蓋還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我們 當時還不確定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我有一個瘋狂的想法,就是要將整個網絡都下載到我的計算機上。我告訴我的導師我只需要一個禮拜來完成這項工作。可是,在 經過一年之後,我僅僅完成了一部分。」拉里曾這樣回憶。

拉里接著自嘲地說:「所以樂觀精神很重要,在設定自己的目標時,你需要有一點傻勁兒。在大學裡我學到了一句話『一切皆有可能』。它讓我很受啟發:我們應該做大部分人不會做的事情。」他還說過:「當別人都沒瘋到這種程度時,你面臨的競爭就很小。」

拉里和謝爾蓋的Google飛輪在轉動之前,經歷了所有創業者都面臨的困難,資金、品牌、人才、市場方面的問題接踵而至,他們也屢經挫折。

「激情並不能保護你免受挫折,但它能保證任何失敗都無法阻擋你前進的腳步。」作家比爾·斯特裡克蘭則這樣說。

除了激情之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已成為谷歌CEO的拉里,早年就針對自己在創業上可能 面臨的性格上的某些不足做著理性的彌補,曾努力地做一些拓展社交能力的事情,譬如他在上大學時就主動擔任了一個工程領域的學生會會長職務。他在學習工程學 的同時,還有意識地選修商業課程。他曾回憶:「我意識到我會發明一些東西,而且我也想改變世界。但為了達到目的,我必須要讓這項技術被人們採用。也許從 12歲時,我就知道我最終要創辦一家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83

對沖基金風雲錄 黑暗時代

http://xueqiu.com/9755618618/26819099
幾年前看過《對沖基金風雲錄》,最近看完風雲錄2,寫的同樣精彩,強烈推薦!
這是一個典型的屌絲逆襲女神,窮小子勇闖華爾街的故事。只用三年時間從一貧如洗到有3億美金身家,再回到只剩幾百萬美金,但生活已經回不到過去,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個故事對投資有什麼啟示呢?我體會如下:
1.沒有任何一種投資策略是永遠有效的。
書中採用的投資策略是買多績優股,拋空垃圾股,保持較低的淨倉位。並且是在股價發生拐點時才操作。看起來這種策略是絕對真理,實際上也有效了很長一段時間,使主人公大賺特賺,但正如阿斯內斯所說,沒有永遠有效的投資策略,一旦一個投資策略被太多人知道和應用,風險是策略自身。比如,由於某個採用同樣策略的基金要減倉,它必然要賣掉績優股,平倉垃圾股,就導致績優股下跌,垃圾股猛漲,導致其他同樣策略的基金二邊挨耳光,淨值大幅下跌,為了防止波動,其他基金也必須採用同樣的減倉策略,進一步導致績優股下跌,垃圾股猛漲,如此正循環,策略就完全失效。
2.永遠不要採用過高槓桿。
上述策略失效導致災難,很大程度是由於採用過高槓桿,海外對沖基金普遍採用5-8倍槓桿,一旦下跌,淨資產會大幅縮水,很快就會讓你的身家歸零。
3.不要把全副身家放在一個籃子裡。
不要因為一個投資策略有效,一個基金給你賺了很多錢,就把全副身家投他身上。也就是說資產配置是最重要的。始終保持一定的現金流,即使投資全部失敗也不至於破產。
雪友GT周,我是表好呸都是牛人,神人,一年賺好幾倍,我是相信他們的。但我更加相信他們的收益不可持續!他們的操作更適合小規模資金搏殺。對大資金操作肯定是災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677

股票配资风云录(附壹)启示录之香港73股灾 平淡平安

http://xueqiu.com/5657933100/51828412

我最钦佩的人中,查理·芒格这个老头一定占有一席之位。他说过,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儿,那么我一定不会去那里。我最近在以虚构的形式写一些过去这几个月 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事实上,这些事情或多或少的都和2015年的A股大崩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既然写这些是以史为鉴,那么顺带的也就有了整理全世界范 围内的几次有名的大股灾的情况,呈现出来给大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期当然要推香港1973年股灾。 

-----------------------------分割线君-----------------------------

    1972年,借着中美会谈,尼克松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中(西)德建交、中英关系改善的国际大背景,香港股市万马奔腾,高潮迭起。1973年,越南战争 停火,港府宣布兴建地铁,各公司相继派息并大送红利,加之西方金融继续动荡,香港股市更加狂热,宛若遍地黄金。1969年至1972年短短4年,恒生指数 最高猛升7倍,成交量狂飚16倍。在“只要股票不要钞票”的观念刺激下,香港市民一窝蜂抢购股票,一路高歌的股价远远脱离了公司的实际盈利水平,经济及社 会的发展,以至于制度上的创新和变革都被忽略了。

    被挑起来的寻金美梦引发的股市狂潮几乎淹没了一切。由于交投过分活跃,有交易所甚至疲于应付而被迫宣布压缩交易时间。在股市炒得热火朝天时,批评众多企业 在股市“一拥而上”、力劝大家警惕市场风险的文章接连不断,就连汇丰银行主席也公开呼吁小心股市过度投机,可这样的声音没有人听得进去。据当年的报纸报 道,港府曾印制了诸如《购买股票须知》之类的册子,放在银行或证券交易所,免费派发,可误信“买股可以致富”的股民埋首炒股,那些小册子与灰尘相伴多日后 被无奈收回。

    如脱缰野马般暴涨的股市并未能与经济因素相契合,行情过急、过剧、过滥的膨胀与扩张,终于乐极生悲,酿成股灾。从1973年3月至9月中旬,恒生指数从 1700多点跌至500多点,一些炙手可热的蓝筹股,最低限度跌去了七成半,次年,中东石油危机爆发,美国、西德、日本猝不及防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 退,西方各国股市一泻千里,覆巢之下,香港焉有完卵?恒生指数在上年狂跌75%之后再跌60%!

    处境最糟的总是接到最后一棒的散户。因为先前差不多所有参与买卖股票的人都能获利,所以就有人辞去工作全心全意投入股市,不少人简直如痴如醉,乐而忘返, 当市场突然翻脸大跌,兴高采烈的人们顿时呆若木鸡,部分人一夜变疯,有的因突然失去所有财产而走上自杀自毁之路。

   此次香港股市遭遇股灾,历时共一年零九个月,跌幅高达91.5%。数以万计的市民因此而破产,甚至自杀。当时民间就流传一个笑话,说青山精神病院里也设有证券交易所,专为因炒股票发了神经的人而设,直到现在也未能证实此说是真是假。


                                               
    1973年香港大股灾被多个有名的电视剧和电影所记述,最为有名的当然是《大时代》,大时代里的方展博的爸爸方进新先生面对拥堵在交易大厅外,保安撵都撵 不走的狂热股民,一怒之下拉出消防龙头,将冷水泼向人群,但是疯狂的股民丝毫不为所动。在著名的电影《窃听风云2》里面的操盘大鳄秘密组织“地主会”为首 者同叔(曾江饰)也屡屡提及1973股灾,当年是他们为首击溃了“鬼佬”(老外)操盘而为华资挽回了投资损失,令香港华资从始吐气扬眉,呼风唤雨。

    1973年香港股灾是香港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恒生指数从高位1700多点一夜之间狂跌过千点,令不少人为之倾家荡产,为此自杀者不少,香港经济顿然 陷入不景,愁云惨雾笼罩香江。有人从港岛铜锣湾一路敲门至西环,就算连一份外卖(点餐外送)的工作也找不到。可见当年香港经济之糟糕。中年或以上香港居民 对此应记忆犹新。

    我根据港交所和远东股票交易所发布的数据对香港股票市场1969年开始到大股灾开始的前一年1972年的恒生指数以及交易量数据进行的统计如下:


    到了1973年, 1至3月的成交量分别为94.49亿元、95.43亿元及94.93亿元,全季成交量(284.85亿元)已比1971年全年成交量(147.93亿元) 高出1倍,也占了1972年全年成交量(437.58亿元)的七成,至于在这个季度新上市的企业,则多达85家,吸纳资金达8.1亿元,以数量计,也较过 往任何一个季度高。在“只要股票,不要钞票”观念的影响下,不少市民一窝蜂地抢购股票,使股价的升幅远远脱离了公司的实际盈利水平。回头看,这时期盲目而 不理性的投机活动,正是3月中期以后股市崩裂的重大原因所在。成交量方面,1969年全年总成交量为25.46亿元,1970年跳升至59.89亿元,到 1971年及1972年,更分别飙升至147.93亿元及437.58亿元。也即是说,在这短短的4年里,成交量也大幅飙升16倍多。一句话,无论是从恒 生指数或是成交量看,1969年至1972年这4年间的表现,的确是香港股票市场发展中一个最为急速时期。所谓“乐极生悲”,这场来势汹汹的“淘金浪 潮”,最后还是悲剧收场。

    1973年3月9日(星期五),一个平平凡凡、简简单单的日子,既没有特别轰动的利好消息,也没有什么显著的资金涌入,恒生指数却因市场过度炒作而飙升至1774.96点的历史高位,单日成交量达6.19亿元,使很多股民极为雀跃。

    可惜,到了下一个交易日(3月12日,星期一),股市便因发现3张合和实业有限公司的假股票而逐步滑落,并触动了一浪接一浪的抛售潮。

    3月14日港股交投大减,市势亦甚低残……令股市出现如此气氛,一方面是银根收紧,其次是发现3张合和公司假股票问题,导致持股股民诚惶诚恐,都担心自己 所持股票可能是伪造的。在这种心理作祟下,股民开始了疯狂抛售。消息一经传扬开去,盲目跟风的更多,总成交量下滑到4.03亿元,恒生指数报收 1604.25点。
  
    之后到了1973年3月23日,股市仍无法摆脱弱势,并且愈跌愈急。由于气氛逆转,部分投资者便因来不及抛掉股票而蒙受巨大损失。对于这种情况,报纸的报 道是:“连日股市急跌……许多股票持有者对着这个凄惨的跌风,无不焦头烂额、胆战心惊,大有谈虎色变之势”。不过,可以这样说,港股在3月上旬的“大跌 市”,只是这场巨大灾难的序幕,真正的“焦头烂额、胆战心惊”还在后头。那些不肯在此时“止损离场”,甚至抱着“趁跌市抄底”的投机者,因此而蒙受了巨大 的损失。

    3月26日,另一场股市大泻又悄悄莅临。当天,恒生指数由1417.98点下跌至1229.28点,单日下降了188.70点,跌幅超过一成,使市场大为 震动。当时还有少部分市场中人指“股市很快便可止跌回升”,因而建议“趁低吸纳”。可惜,这个过度乐观的预测,两年内也无法兑现,而股市的跌浪也在“庄家 大户”不断抛售的压力下愈跌愈急,也愈跌愈深。

    大跌一直延续到了1973年4月,此时香港税务局还在4月4日发表“买卖股票之盈利须纳税”的广告,计划向股票投资者征税,消息使一众股民更为惶恐,加剧 了市场的抛售潮。到了4月9日,恒生指数终于跌穿1000点的心理关口,报收934.50点,使气氛由悲观转为惶恐。事实上,在短短的30日内,恒生指数 合共已下跌了800多点,跌幅接近五成。跌势之急、跌幅之大,真是令人“谈股色变”。

    由于股市跌势过急,并有迹象会冲击金融系统和影响社会稳定,1973年4月10日,4间交易所和银行负责人于是约见财政司夏鼎基(P. HaddonCave),商讨“稳定股市”的政策。经过数轮会议,政府仍一直坚持“不会干预自由市场运作”,但对银行及交易所推出的一些自发性措施,则 表示会给予支持。这些措施如下:(一)押后新股上市3个月,减少股票供应;(二)严限经纪24小时内交收,抑压抛空炒作;(三)部分大型银行同意放宽股票 按揭贷款,放松市场银根;(四)解除外汇管制,挽回市场的投资信心。

    虽然政府或市场中人不断呼吁投资者“保持冷静、不必惊慌”,甚至说“股市快将回稳”或“香港经济基础稳健、前景看好”等,希望可以挽回投资者的信心,并扭 转市场的跌势。但一切努力似乎并不奏效,股市不但没有掉头回升,反而愈跌愈深,使一众股民更加慌乱失措、惶恐不安。

    从3月9日股市下跌起到5月8日收市,股市连续下跌了两个月。在这段“日月无光”的日子里,很多投资者损失惨重、叫苦连天。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很多股民均乞求政府插手,阻止股市继续下滑。

    为了“救市”,4家交易所宣布由5月7日起恢复全日交易,希望借延长交易时段而刺激交易、扭转跌势。之后,证监专员施伟贤在5月9日也公开表示,“香港经 济前景良好,市民不用过虑,股市信心可复”。受到各类“救市”措施刺激,股市总算在5月9日的低位(656.03点)中反弹,并上升至5月14日的 742.45点,而港督麦理浩在5月18日也公开表示香港股市已经回复正常的言论,又使股市进一步上升至5月21日的861.54点。不过,这个短暂的反 弹浪维持不到两星期,踏入5月22日,股市又在“庄家大户”趁反弹势头“大举出货”的影响下调头回落。
  
    到了1973年的6月27日,香港股票市场终于因为有企业的市值大跌而爆出有“公司遇到财困”的问题。首家突然传财政困难的公司,是一家专门代客买卖股票 的财务投资公司,名为华利来财务投资公司。据报道该公司在股市崩溃时擅自动用客户的股票作抵押,借以应付本身资不抵债的财政危机。当客户作出投诉而警察又 上门调查时,负责人已“人去楼空、逃之夭夭”,使公众极为关注。

    由于投资者忧虑陆续会有公司“爆煲”(财困),因而不敢持货(股票)太久,甚至不计后果地大举抛售,使恒生指数进一步下跌至7月11日的494.45点。 之后,股市曾一度出现技术性反弹,并由500点左右上升至7月18日的602.34点、6月24日的678.47点及7月27日的735.15点。不过, 从7月28日起,股市又再次向下探底。

    进入到8月份,股市仍在连串不利消息影响下继续滑落。其一是立法局通过收紧开设交易所法案,其二是陆续发现假股票,其三是银行提高利息。

    由于不利消息浪接浪,股市也一直无法摆脱弱势,并长期处于疲不能兴、只跌不升的困境。事实上,自1973年3月12日跌市开始至9月中旬,香港股市已跌去了接近1200点。

    到了1973年年底(12月24日),恒生指数进一步下跌至只有400.21点。圣诞节过后,股市虽然略有反弹,但全年最终仍以433.70点收市。与3 月9日高峰的1774.96点比较,在短短的10个月内,恒生指数足足下降了七成半,而全年成交量虽有482.17亿,但若扣除首季度的284.85亿 元,其他9个月合共只有197.32亿元。也即是说,3月份以后的股市,跌势之急、跌幅之大,十分惊人。

    到最后,恒生指数竟然下跌到150点才重新返身向上,跌幅高达91%。历次股灾之惨,莫能与之比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