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世界難撈之接待茶水篇 by C2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5/02/02/%E4%B8%96%E7%95%8C%E9%9B%A3%E6%92%88%E4%B9%8B%E6%8E%A5%E5%BE%85%E8%8C%B6%E6%B0%B4%E7%AF%87/

世界難撈之接待茶水篇

theme6

原來真的是世界難撈,為什麼說這話……

因為香港失業者也不少,也許只是求一份工,謀生而矣…..

本科畢業工程師也要應徵接待茶水一職…..觀其CV, 沒有一份工作做得長…….

不少外籍人士大底可去教英文吧,也來應徵此職位。無奈不知道他能否與其他同事溝通….

而本身富有經驗之求職者為了盡快找得工作、脫離失業大軍之列,不得不自減人工2,000元。最後她成功了。

為什麼?? 為了生活或是生存??

因此,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有工作真的燃點希望、燃亮生命。

 

但其實雇主只求一個來工作的人吧了!

訓練有素的專業公司秘書,曾在多家上市公司,無論是主板和創業板。超過10年上市公司經驗涉及與各行各業的人打交道。擁有雙碩士學位,專業為公司管治和工商管理,再加上各個領域專業文憑訓練,精通英語,中國和普通話。在英語教學和兒童發展有豐富經驗。願與您分享生活上的人和事。
Posted in 商業管理 and tagge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214

15年生意難撈 轉身頂硬上

2016-02-11  NM

創業者應該都有同感,剛過去的二○一五年,股市:唔掂;樓市:唔掂;零售:唔掂。生意真係,堅•難撈。去年本刊一共訪問了四十二個《壹盤生意》故事,與過去大有不同,成功故事少之又少,大部分盈利明顯下跌,另有三間結業,兩間頂手予人。要成功保住生意,惟有識轉身。當《毛記分獎典禮》比「無綫視帝視后」更受矚目時,印證網絡世界已「踩入」真實生活。facebook、Instagram成為創業者開業首選,「like」幾乎可以當錢使!港大輟學生吳梓歡(Theo),上年力谷網絡宣傳,更與其他網店大玩crossover,IG粉絲人數激增一倍至十萬,帶來的實際盈利亦一樣升了一倍,由廿萬到四十萬。另外,做「麥記」收銀捱出頭、成為清潔公司老闆的葉劍池(Angus),慘被四名伙記「起飛腳」,生意一度急跌六成,最後咬緊牙關、柳暗花明。而「荔苑」餐廳的老闆Kenji,在去年真•荔園突然翻生後,捱不住執笠。訪問過的創業者,過去一年各有故事。港大棄將賣NB靠DM賺多倍

如果到今日你還未知道什麼是DM,你盤生意將注定失敗﹗DM代表Digital Marketing,最簡單的說法,就是透過網絡做營銷。替客人在美國網站訂購New Balance波鞋的鋪頭「Second kill」,比行貨平四成,老闆Theo不單懂得在facebook及Instagram做生意,避過昂貴租金,更識得玩DM,拍片教人分辨波鞋真假,放上YouTube。訪問時一個月賺廿萬,幾個月來,他再施展DM「魔力」,繼續賺like之餘,盈利大幅升一倍達四十萬。

IG放毒

原來Theo逐漸少用fb,重心轉向Instagram,他說:「fb係好方便,有晒data俾你睇到個宣傳效果,但Instagram競爭細,收費平﹗」他努力增加每日的更新次數,一到中午、收工時間就上載波鞋靚相,勤力「放毒」。但他知道靠一個page去增加客戶數目,能力有限,於是想到方法。當大型連鎖店與明星crossover出產品,經營小店的Theo參考做法,但就是與其他網店crossover:「佢哋俾啲行李喼、衫同零食我,我就俾啲波鞋佢哋拎嚟抽獎。人哋間網店都有幾萬like,我哋幾間加加埋就有十幾廿萬網民,瀏覽量比起之前多好多倍。」現時他們上載每張相片到Instagram,「閒閒哋」平均過千個「like」,Instagram的粉絲數目達十萬,號稱全港網店最多。Theo的女友Sandy指除了呃like,都要做真•生意,將吸納更多網店貨品到店內寄賣:「放多啲唔同嘢喺度賣,幫到行家之餘,自己又可以吸引到人流。」

讀書唔成做事認真

四年前,Theo成功考入港大土木工程系,最後因成績太差被踢出校,頓成別人眼中的「廢青」。讀書唔成,唔一定懶懶閒,面對他喜歡做的事,絕對認真。本刊訪問當日找來專家、前Mirabell董事及副總經理吳民傑給予意見,對方指做水貨毛利低,要賺大錢一定要做行貨市場。Theo是少有的受訪者,不但不介意批評,搬鋪後就即時「做嘢」,上月他成功接洽清潔保養波鞋的品牌Reshoevn8r代理,鋪頭有專用的「擦鞋櫈」,免費幫客人洗波鞋,「代理商將櫈搬過嚟試吓,佢哋有時間就會派人嚟免費幫客人擦鞋,每次都吸引到好多人圍觀。」他亦成功獲得Gregory行貨代理,毛利可達四成,比只有一成多的水貨高得多。Theo一直的目標是搬大鋪,錢賺多了,他亦終於夢想成真。位於家樂坊旁樓上商廈的新鋪在去年十二月中開業,面積比舊店大了五倍。生意有「錢」景,唔代表易做,常有難題新鮮出爐,他說:「舊年《競爭法》實施,波鞋街好多款真係平咗好多,我哋生意最差都跌咗三成。到十一月轉季,出面少咗特價貨,我哋生意先回復番。」另一難題是存貨,「入貨都多咗,之前專家講嘅庫存問題都開始發生,惟有不時減價去舊貨啦﹗」

清潔公司四名伙記「起飛腳」

創業者除了要識睇市,還要識睇人,三十一歲的葉劍池(Angus)正好上了寶貴一課。本來在「麥記」做副經理的Angus,開設清潔公司「小露寶」,專為食店做廚房清潔,盈利有三萬元,伙記都是過去在M記打工的兄弟。但他交個心出來,結果卻被蹺起,「我將經驗傾囊相授其中一個leader,包括清潔抽風系統的方法、每個部分的報價、哪些廚具設得太高無謂接等等,希望日後靠佢哋分擔工作。」但開設清潔公司的門檻太低,上年中四個舊伙記竟「變節」開了另一家清潔公司,他的怒火,依然未熄,「佢哋同喺我銀包搶錢無分別!唔好提嗰班『百街』,費事幫佢哋宣傳!」因為被背叛,他曾打算放棄,「嗰陣直情想賣咗間公司,如果三唔識七毫無感情,無所謂,但嗰班僆仔係同我喺麥記出嚟,我當係朋友。結果撬咗我二十張單,六成生意,不過為咗家庭,都要捱。」最大問題是整間公司只剩下他和一個員工,要再額外請新人,由於新人生手,故要由以往四個人一齊做清潔,變請夠七個,「個客請我哋清潔,佢哋要搵員工留低關門,如果做慢咗個客會『詐型』,所以蝕住做都要請多幾個人!」這樣的情況要直至兩個月後,同事熟手了,才穩定下來。

把管理系統化

「依家睇化咗,唔會強求,我不如舒舒服服,十二點就陪囝囝返學,四點接放學,星期六、日去釣魚、同老婆行街。」能夠說得出這樣的說話,因為最困難的時間,Angus早經歷過。他兩年前創辦的清潔公司叫宏信,不過開業半年已累蝕三十萬,剛巧兒子出世,無錢交租,Angus更想過自殺,後來把鋪頭名改為「小露寶」,令人容易記得,生意才有轉機。心態改變命運,當他不強求,只專心做好眼前,竟又有生意自動送上門,「有兩個大集團同一時間聯絡我,佢哋嘅餐廳普遍晚上七時至十點關門,不是凌晨,清潔可以早啲開工,請人都容易咗﹗」不過對待新請的員工,他就不再把所有事情交託,尤其有關錢銀的工序都不讓員工處理,由報價到接客都親自處理,最難搞的通風系統都親自清潔,以免再被飛起。「暫時人事、會計、營業,所有嘢都由我負責,如有新生意,到時亦會將公司系統化,分開前線員工與營業部等,無咁易撬走啲客。」Angus現扣除自己人工,盈利由三萬元升至四萬多,最重要還是人生上了寶貴一課﹗

廚師的固執蝕住捱

打電話相約劉師傅(劉文輝)訪問,他先跟記者表示:「近排真係好唔掂!快啲嚟幫手!」生意差,可以是市況唔好,也可以是管理失誤,但劉師傅的問題,卻來自他的一份固執。劉師傅曾在獲得「米芝蓮」的夏宮點心部任大廚,他對自己的出品充滿信心,但做生意不能只靠出品,沒有策略。去年五月,記者訪問他在荃灣開設「第四天拉麵」,當時盈利達四萬,但他難忍店鋪無法安裝冷氣,故一念之下決定將鋪頂手,並搬鋪到旺角先達廣場旁,改名「五谷之拉麵」,雖然營業額能維持,但租金卻多近三倍,每個月瀕臨虧蝕。他指旺角難做,現日做十九小時:「開鋪頭四日,我夾埋先瞓得七個鐘,租太貴,無辦法。」他指現時租金約十四萬,簽約不久就遇上當區租金回落,他「揼心口」說,惟有做多幾個鐘頂硬上:「就算有個徒弟喺度,我都放心唔落,所以咪搞到得自己煮,搬鋪到依家瘦咗廿磅!」訪問開始時正值午飯時間,全店滿座,但他說:「夜晚就靜過鬼咁!」原來一碗叉燒拉麵午市賣四十三元,下午茶只賣二十八元,到晚上六時立即加到六十八元,但分量差不多,難怪晚市較靜。

炸子雞都有拉麵欠主題

訪問時本刊曾請有多家拉麵店的日本通陳方藤(Meter),向劉師傅指點迷津,Meter直指劉師傅有「米芝蓮」中菜名譽,與其賣不正宗的日本拉麵,不如改賣中式麵食,以及將菜單簡化。怎料劉師傅堅持己見之餘,菜式愈來愈「港式」,除了加入「番茄湯」、「炸子雞」外,更加入鮑魚、原隻花膠等高檔中式食材,令餐廳品種古怪。「佢(Meter)講就易啫,但係做就好難,新鋪知名度唔夠,無多啲嘢揀好難同人鬥,其實日本拉麵都係中國傳過去!而且做中菜要請好多人o架,依家我都已經難請人,轉菜牌仲慘!」固執令他的創業路更難行,但這份固執令他相信堅持下去,就會有轉機,「隔籬鋪的點心專門店,咪做得有聲有色,我都識佢老闆,佢以前咪都係同我一樣做得咁慘,又係捱貴租,但俾佢做做吓又做到。到咗晚市時,好多歐美遊客到點心店光顧o架。」他指只要每日做到萬五元生意就能足夠應付開支:「再努力啲,請到人就OK啦。」但生意未見曙光,已先賠上健康及家人關係,對此他不願多談,只道:「我都同啲仔女講,我長時間喺鋪,你哋自己要生生性性啦!」

真•荔園開業荔苑即執

上年初,荔園老闆邱德根突然過身,五月,其兒子邱達根決定短暫「重開」荔園七十日,吸引不少七十後重溫集體回憶。不過,作為A貨、仿舊日荔園的餐廳「荔苑」,意外地被搶去不少生意,最終於上年八月結業。「荔苑」前身是「麻辣媽媽」,老闆Kenji指轉型時租約已近尾聲:「嗰時得番半年約,業主講咗會加五成租(即十五萬),一開始時都仲OK,諗住餐廳每日做二百個客,全港有幾萬人想回憶吓都夠做幾年,但中環荔園一開,聲勢即刻被人搶晒。咁多年都唔開,我轉做荔苑無耐就開……」餐廳現址至今丟空約半年,業主仍不肯減租:「成條街好多鋪都係咁,就係唔肯減。」他鋪頭裝修費已賺回,暫未打算再開餐廳:「依家個市咁,都係睇定啲先!」

鯛魚燒頂手他人

去年鯛魚燒雪糕曾風靡一時,兩個理大女學生Jo和Regina開設Café aboong,賣韓國鯛魚燒,最高峰時日賣五百多條,月賺四十萬,後來兩人把鋪頭頂手,本刊找到九十後新老闆Bonnie,她指自己用四十萬元頂手,亦衰心急,「我頂手前,叫佢哋俾數據我睇,佢哋只肯攞出頭半年的數據,又臨時同我哋講最遲明天要簽約,當晚我逼佢哋交出最新數字,先知佢哋正蝕緊錢。佢解釋佢哋無日日開鋪,加上天氣凍,我覺得我搞得掂所以簽約。」本刊打算求證,不過兩名女大學生都沒有接聽電話。Bonnie自知未考慮清楚就簽約,都有責任,故無打算追究,惟有嘗試多點新口味,加入芝士餡、含酒精雪糕等。一年死約一半都未過,Bonnie大嘆:「熱潮過咗,就算出新嘢都好難做,而家收支平衡算係咁。」

澳洲奶昔貴租亦執

上年二月,訪問灣仔道澳洲奶昔專門店Yo Yo Shake的老闆Suki,借家人錢開業的她指,開業兩個月來已蝕近四萬。分子雪糕店老闆Ronnie向她建議縮細分量,一來香港人胃口細,二來可以減價,Suki已照跟,不過直至去年八月始終捱不住結業。記者致電Suki了解結業原因,她只回答一句就匆忙掛線:「因為頂唔住租金呀。」記者再以短訊追問結業原因、現時工作、要努力賺錢還給家人嗎?她只回覆:「產品唔受歡迎,其他問題唔答。」Suki解釋的死因夠直接,希望她吸取教訓再戰江湖。

撰文:梁延宇、孫樂祈攝影:財經組攝錄:財經組[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183

代理難撈「地產界小強」轉戰日本

1 : GS(14)@2016-12-07 07:52:53

■楊官華三年前無心插柳拓展日本樓,現時竟然變成主要業務。 何柏佳攝



【地產專題】政府加辣令成交萎縮,代理業迎冷風。經紀開拓香港以外市場求生,像中小型代理行世紀21中華老闆楊官華,自比「地產界小強」,捱過2008年海嘯,就算月月蝕百萬元,仍打不死,但最終被辣招辣死,四間分行縮剩兩間,半數員工流失,營業額只是辣招前的四分一。三年前無心插柳拓展日本樓,當日配菜今天變主菜,甚至養住香港爛攤子。楊官華2003年創業,高峯期尖沙嘴四間分行,前線30人,算中型行。過去不斷加辣,他憶述:「最差時都捱過,2008年9月雷曼爆煲,半年內每月推一部法拉利落海。成交急跌三成,無人買樓,當時連同大角嘴、土瓜灣共十多間分行,每間舖蝕10幾萬元,咁仲唔係等於每月推一架法拉利落海咩!」


「反過來養住香港分行」

六年間,尖沙嘴分店減縮到兩間,人手由30人走剩目前15人。上月九龍站二手成交約25宗,「柯士甸道地產代理400人,瓜分25宗買賣,以前四間分行每月營業額普遍都400萬元,目前兩間分行每月營業額有時40萬元也不夠」。本港生意慘淡,但楊官華仍頂住招牌。慶幸2013年恒隆(101)大角嘴浪澄灣賣樓,大行打本票用幾億元,但他們只屬中型行,「籌3,000萬元乜嘢身家抬晒出來」,觸發他覺得:「呢個遊戲已唔係我哋中小型行玩……」當年一個業主話想買日本樓,飛過去睇過,發覺日本樓銀碼低、回報高,索性做日本地產代理,與當地世紀21洽談。「初時租務成本低,幾十萬元起步,後來東京成功申辦奧運,啲客排住隊來」。2013年9月份後,每月平均逾50宗成交,買家全部為香港人。截至2014年9月,全年成交約600宗,營業額是2,000萬元,於是加碼開大阪分行,「原本日本市場只是油菜,而家變咗做主菜,仲反過來養住香港嘅分行」。至於有地產街之稱的柯士甸道,中原目前以月租14萬元租用的柯士甸道33號舖,面積約700方呎,業主加租三成至20萬元,中原決定棄租。而Q房網租用的柯士甸道3號偉安大廈B座地下A舖,現場所見空空如也,據悉已棄租一段時間。記者:陳家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7/198575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567

港片式微難撈 過大海做賭廳周文健心繫85歲父親

1 : GS(14)@2017-06-23 01:44:35

■周文健離開娛樂圈後到澳門和珠海發展,並娶了年輕二十載的內地太太孫婷做老婆。



【《蘋果》專訪】憑大隻佬形象於80年代拍生力啤廣告走紅的56歲周文健(Michael),先後拍過《神探朱古力》和《逃學威龍2》等電影,其中《孟波》正是其代表作。原來Michael早年離開娛圈後,轉往澳門為向生向太打理賭廳及於珠海開設火鍋店,日前他偕太太孫婷返港,到天水圍探望85歲爸爸周國換,認真孝順。


「一百蚊幾重要」

曾於中環經營潮州菜館的周爸爸,透露曾反對Michael入行。周爸爸說:「你真係拍到好出名,好似李小龍、成龍,根本香港有幾多個箒?如果你普普通通,我話好難搵食,不如你跟我去學做生意!」可惜Michael堅持入行。90年代尾,港產片產量減少,Michael決定去荷李活發展,他說:「嗰時個心雄,去咗四年,同啲製片、編導、經理人食飯應酬,使咗好多美金,但只拍咗一套戲《Kung Phooey》、一部電視劇,我覺得有少少嘥時間,因為真係冇乜角色啱亞洲人演出。」四年時間令Michael坐食山崩,他於是轉投英皇於北京新成立的公司。Michael說:「可能間公司新,所以好多嘢都好慢,工作量又唔多,喺北京冇乜成就,經濟又越嚟越差,嗰陣時我發覺,原來一百蚊紙裏面有一百個一蚊咁樣去使錢嘅,原來一百蚊都幾重要。」



■孝順仔周文健日前與太太返港探望85歲父親周國換(中)。

■孫婷表示自己與周文健如大細路,二人未有生兒育女打算。

■電影《孟波》是周文健的代表作。劇照


做飲食肥40磅

後來Michael認識到地產商龍哥,對方着他不要再浪費時間在娛樂圈,並介紹他到澳門發展,於07年開始為向生向太打理澳門賭廳。Michael說:「我嘅工作就係要飲要食,所以我都重咗40磅,?家係235磅。」06年Michael於北京與太太認識,一年後結婚,但未有打算生兒育女。採訪:何永寧、懷鈺攝影:陳俊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19/200604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4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