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低調轉身:蒂森克虜伯加速退出鋼鐵業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674

對於德國人而言,蒂森克虜伯就等於鋼鐵的代名詞。可對企業經理來說,鋼鐵等於債務的代名詞。現在蒂森克虜伯正進行大重組,朝領先的科技企業方向轉變。

52歲的Heinrich Hiesinger擔任蒂森克虜伯的CEO已經一年多了。上週四,在公司總部舉行的高管會議上,Heinrich Hiesinger提出蒂森克虜伯的鋼鐵業務應只保留30%。公司應當轉型為一個高科技企業,所涉足的領域應當是:電梯、煉油廠、船舶、機械和汽車行業。「在未來,我們將會更多的『思考』,少幹體力活。」他說道。

從理性思考上講,所有高管都能理解這種轉變對公司來說是必須的,但感情上仍然難以接受。去年,蒂森克虜伯的鋼鐵部門虧損為18億歐元,在公司60億歐元總債務中所佔比重很高。

蒂森克虜伯的前任CEO,Ekkehard Schulz分別在巴西和美國建立了兩個新的鋼鐵廠,以期將蒂森克虜伯帶入世界最大鋼鐵生產商的名錄中。但是,這最終成為了公司近年來最失敗的投資,最後兩家鋼廠被迫出售。

蒂森克虜伯的不鏽鋼部門也被出售給了芬蘭的奧托昆普集團,但由於歐盟對這樁27億歐元的交易提起反壟斷申訴,因此交易陷入擱置。

蒂森克虜伯目前的形勢嚴峻。要想讓公司從鋼鐵行業脫身不易,同時,蒂森克虜伯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購買新公司和擴展業務範圍。

造成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是:作為一個身價數十億的企業,卻仍舊按照一個中型家族企業的模式來運營。公司的重要決定僅僅出自三個人之手:99歲的Berthold Beitz——代表克虜伯基金會,握有公司四分之一還多的股份;69歲的Gerhard Cromme——蒂森克虜伯監事會主席;還有71歲的Schulz——他在2011年之前一直擔任蒂森克虜伯的CEO。

這樣的運作體系並不那麼透明和規範。只要克虜伯基金會仍能拿到股息,一切似乎都很好。但隨著多年的發展,小問題最終惡化演變成威脅到公司存亡的大危機。

而新上任的Hiesinger則希望公司有所改變。他希望用完全商業的思維來運作這個企業。

比如說,今年二月,該公司的鋼鐵企業所需的焦煤出現供應問題。德國嚴寒導致運輸不暢。在這種情況下,之前蒂森克虜伯的標準做法是用木屑作為備用燃料。這些木屑價格昂貴,會導致公司的季度利潤大幅下挫。Hiesinger下令在嚴寒期間直接關閉煉鋼爐。儘管這也會造成不菲的損失,但還是要比用木屑繼續維持生產要便宜。

一位蒂森克虜伯的經理回憶道,在Hiesinger上任之前,蒂森克虜伯都沒有比較同一領域競爭對手的機制。如果說有比較的話,那也僅只是在企業內部。比如鋼鐵部門的頭兒會與設備製造或電梯製造部門對比利潤。

在這種對比之下, 電梯製造部門經常成為無冕之王。10%的利潤空間將其他部門甩在後面。而當與同領域的其他競爭對手相比,克虜伯的電梯製造部門實際上遠落後於通力、迅達和奧蒂斯。

蒂森克虜伯的另一個問題是人事任命。多年以來,公司任命方式一直是自上而下的內部任命方式。這會導致人事任命不當。比如 Hans-Ulrich Lindenberg,長期擔任公司高管之一,在負責巴西數十億歐元的項目期間,項目經常出現事故。而在任命之前,公司內部文件已經顯示Lindenberg(的管理方式)「落伍」了。

而目前人事任命的規則已經改變,候選人必須至少由兩名董事會成員面試,然後再在董事會上做陳述。這也給Hiesinger帶來了額外的好處:他可以將更多的外部候選人帶入董事會,然後在他們的幫助下進行更快地變革。

蒂森克虜伯的另一個重大轉變是:上週,公司的造船部門與設備製造部門合併。如果美國和巴西的鋼廠都賣出,不鏽鋼部門也成功賣掉,那公司的業務範圍將由八個縮減到五個。而且,這些決定將由蒂森克虜伯的工會同意後才得以進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586

戴國芳東山再起 再次進軍鋼鐵業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4880.html

戴國芳被視為中國經濟體制變革一個不可忽視的人,如今這位曾經身陷囹圄四年半的原江蘇鐵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重新創業,號稱計劃投資100億元建設江蘇德龍鎳業有限公司,目標是建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鎳鐵合金生產企業。

頗具爭議的戴國芳選擇繼續保持此前的極度低調作風,甚至公司員工都難以覓其蹤影。而其入獄時才13歲的兒子戴笠目前已經成為德龍鎳業總經理,「我們不容易,希望低調做事,希望能得到你們的支持」,戴笠言辭懇切對網易財經表示。

  「我們一切都不容易」

  戴國芳重新創業了。

是的,就是那個曾創辦江蘇鐵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常州人。在歷經4年半的牢獄之災後,他還是回到了那個將他送進監獄的鋼鐵行業。

「感謝關心,我們一切都不容易,我們也是希望能低調做事,希望能繼續得到你們的支持」,江蘇德龍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戴笠告訴網易財經。電話那頭,音色尚顯年輕而措辭嚴謹成熟。

戴笠是戴國芳的兒子,在其父親入獄的2004年,他13歲,今年尚22歲的他為當地所知的另一頭銜是2012年鹽城市「兩會」最年輕的人大代表。外界傳言他因父親入獄而輟學,對這段說法,其不置可否。

江蘇德龍鎳業有限公司(後簡稱「德龍鎳業」)成立於2010年8月,註冊資金兩億元,總部位於距離原鐵本廠址442公里外的鹽城響水。按照產能比較,該公司目前為「國內最大的鎳鐵合金生產企業」。

網易財經多方證實,該公司由戴國芳一手創建,目前其亦擔任董事長及總裁職務。

德龍鎳業官網的介紹資料顯示,公司主打產品為高鎳鐵、10-15%鎳鐵合金。公司一期投資20億元,總計劃投資100億元。其中一期工程已在2011年4月投產,二期工程在2012年7月份投產,總共已有20條生產線。

「從印尼進口鎳礦石中冶煉鎳,制取鎳鐵合金以及鎳鉻合金,進而拉伸產業鏈至製造不鏽鋼製品。」

當地官方媒體的報導顯示,「德龍鎳業計劃進一步建設的三期銅材項目可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四期特大型鑄造件和鍛造件等項目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450億元。項目3年內完成全部投資建設後,年可實現銷售千億元以上,增加就業15000人。」

在二期投產後,德龍鎳業已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鎳鐵合金生產企業。鹽城市的一份統計記錄顯示,在2012年1-8月份實現開票銷售12.4億元,同比增長267%;完成利稅1.34億元,同比增長255%,「目前企業訂單充足,產品供不應求。」

然而,重新創業的戴國芳似乎不願意受到外界的「打攪」。無論是德龍鎳業官方網站、企業宣傳、工商登記、還是當地媒體報導中,戴國芳的名字均被刻意隱去。在少有的幾次出席活動中,亦是與當地政府部門的接觸。

對於父親戴國芳的近況,戴笠亦不願多講,「長期出差,與父親久未見面。」德龍鎳業員工告訴網易財經「目前公司事務多由總經理戴笠負責,見到戴國芳的機會不多」。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由成龍演唱的《真心英雄》這段截曲被選作德龍鎳業員工固話、手機的統一來電彩鈴,而這段歌詞似乎亦表達著戴國芳對「鐵本」歷史的總結。

戴國芳被視作2004年那場政府宏觀調控的「祭旗者」,亦成為了那段中國經濟變遷的歷史符號。

12歲輟學的戴國芳靠四處撿拾破銅爛鐵積累原始資本,於1996年在江蘇常州長江邊上創辦鐵本鋼鐵廠,但規模僅限於小電爐加廢鐵屑「土法煉鋼」。2002年,他開始主導麾下的鐵本鋼廠擴張,將產能突增至260萬噸。

也就是在這一年,像喝了紅牛的十歲小孩,全國像戴國芳一樣的鋼鐵企業多在這一年多上馬了成倍產能。2002年,全國鋼鐵行業當年投資總額為710億元,比上年增長45.9%。

鋼鐵投資過熱引起了政府高層決策者的警覺。2003年底,國務院下發通知,要求對鋼鐵行業「迅速遏制盲目投資、低水平重複建設的勢頭。」而學者對此的預測觀點是「國進民退」大幕開啟。

就是在這一年,戴國芳公開表態「鐵本要在3年內超過寶鋼、5年內趕上浦項(韓國浦項鋼鐵公司)。」耗資上百億元、產能達800萬噸產能的項目上馬,加上老廠的130萬噸,當時的鐵本總產能近千萬噸。

2003年,中國鋼鐵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27億元,同比增長96.6%,2004年第一季度鋼鐵行業又完成投資334.9億元,同比增長107.2%,國務院調控措施被這一數據阻擊到顏面無存。

無疑,鐵本成為了政府宏觀調控最顯眼的「叛逆者」。2004年2月,一紙「非法用地」內參讓鐵本如暴風般捲入輿論質疑漩渦,4月,鐵本項目被叫停,戴國芳被警方帶走。由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責成江蘇省和有關部門對鐵本公司違規建設鋼鐵項目有關責任人作出處理。

隨後由國家九大部委組成的調查組進駐鐵本,「越權審批、違規徵地、騙取貸款、違反貸款審批和偷稅漏稅」的五大問題被隨後揪出,被認作是抵抗國家中央宏觀調控「罪狀」。然而,經過「馬拉松式」的審判後,2009年4月,戴國芳被冠以「虛開用於抵扣稅款發票罪」判刑5年。

彼時,戴國芳從2004年4月開始已經入獄達到5年時間,所以判決之日也成為他重獲自由之日。而實際上,2008年10月戴國芳已被取保候審出獄。

【相關閱讀】戴國芳:「調控」下的命運

來源:南方週末 作者: 南方週末記者 蘇永通 實習生 李躍群

回望戴國芳的新世紀10年,他經歷了前5年民企發展的好時光,隨後在與國家宏觀政策的瘋狂對弈中慘敗,失去了5年的人身自由和幾乎全部的事業。對中國企業家而言,「政治是什麼」始終是個問題,鮮有進退自如者。

鐵本終於被賣了。它在估值價打了兩個八折之後,最終被常州本地一家並不知名的企業以7.108億元的價格拍走。整個過程不到十分鐘,惟一的競拍人江蘇金松特鋼有限公司一次舉牌後即行結束。

隨後,關於鐵本的種種,塵埃落定。

此前,鐵本是戴國芳的。在2004年那場宏觀調控中,耗資上百億元、產能達840萬噸的「鐵本項目」,被緊急叫停。

如今,他住在位於常州市武進區東安瀆南村的鄉下老家。雖然已經從看守所出來,但戴國芳更多的依然是躲在自家高達3米多的院牆內,拒絕見媒體。

戴家大院旁的廢棄軋輥廠,是鐵本的發源地,廠內,雜草叢生,雄鷹雕塑鏽跡斑斑,兩條狗跑過來,隔門狂吠。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的戴的岳母說,女婿準備在此重啟事業。「他才46歲,至少還做10年。」

但戴國芳的舅舅蔣錫生不以為然,「那個廠太小,他是干大事的人,他對小事不感興趣。」蔣對本報記者說。況且,當下,全球鋼鐵產能嚴重過剩,「銀行也一定不會貸款給他。」

回望戴國芳的新世紀10年,他經歷了前5年民企發展的好時光,隨後在與國家宏觀政策的冒險對弈中慘敗,失去了5年的人身自由和幾乎全部的事業。

 狂熱鐵本

2001年的時候,鋼鐵幾乎到了「一天一個價」的地步。當時戴國芳估計,這股熱潮至少可以持續五到六年。

戴國芳向來是個敢想敢幹的人,他把雄鷹當作自己的圖騰。這個12歲輟學的貧苦子弟靠四處撿拾破銅爛鐵積累原始資本,並於1996年回鄉辦鐵本廠。

鐵本起點極低,最初,它和中國成千上萬小作坊無異——小電爐加廢鐵屑「土法煉鋼」,這讓戴最終升級為億萬富翁。2003年,戴首登「中國400富人榜」,榜單上,以鋼鐵為主業的私企老闆,已有十人。

財經作家吳曉波注意到,2001年前後,很多行業形成「國退民進」趨勢,完成原始積累的民企老闆,紛紛進入被國企壟斷的上游重工產業。

北京的經濟學家們開始為兩個問題爭吵:一是,中國產業結構是否應向重型化調整;二是,作為國民經濟支柱,上遊行業是否允許民企進入。

小學沒畢業的戴國芳不會想這麼多,在升級同時,2002年始,他開始擴張。不過在當時的鋼鐵業老闆中,戴國芳很不起眼,戴力所能及的目標開始只是260萬噸。

然而在幾個月內,鐵本項目突然膨脹至840萬噸,加上老廠的130萬噸,總產能近千萬噸。當時,國內僅寶鋼和唐鋼兩家產能超千萬噸。

「鐵本要在3年內超過寶鋼、5年內趕上浦項(韓國浦項鋼鐵公司)。」2003年,戴國芳公開表態。兩者規模當時分列全球第五和第三。當時戴有12億固定資產,卻要撬動耗資106億的鋼鐵項目。

直到「鐵本」案發,外界才發現,戴國芳找到了比資本更強大的靠山——政府。當地政府試圖依靠「大投入、大產出」的重工業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

冒險對弈

鐵本不再是戴國芳一個人的夢想,也讓他與常州市日後的命運緊密相連。

政府和商人的合作效果明顯:在短短的幾週內,戴國芳獲得近44億元的銀行授信;他更不必為手續煩惱,有地方政府操心。

戴國芳似乎只需要往前衝,當時是否意識到已闖入紅線,也只有其自知。「他的膽子大,有好處,也有壞處。」戴國芳的舅舅蔣錫生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戴沒聽從勸阻,「有政府的支持,這樣的機遇上哪找。」戴後來在看守所中說:「當政府說可以動了,我們就開工了。我都是在聽政府的話,這有什麼錯呢?」

當國家層面尚未批準時,推土機和施工隊已經進入大片農田。實際上,與鐵本一樣,大量「闖關」的項目,蘊含地方與中央的博弈——如此巨大的項目如實報批,結果可想而知。

形勢已經變化:戴國芳們的衝動,令決策層擔憂,並形成「投資過熱」的共識,然而地方熱度絲毫未減,2004年第一季度,鋼鐵業投資增幅更高達107%,地方對中央政令顯然熟視無睹。

鐵本飛快的腳步,意外被徵地農民的群體性事件絆倒。2004年2月,新華社一則內參直抵高層。而5天前,國務院部署對投資過熱的清理檢查,鋼鐵排名第一。

最終,有人被開刀了。空前規模的九大部委開進鐵本,目光卻不僅停留在徵地問題上——越權審批、違規徵地、騙取貸款、違反貸款審批和偷稅漏稅在內的五大問題,均被認為是對抗中央宏觀調控的表現。

此前默默無聞的戴國芳,在媒體的鎂光燈下曝光:面龐瘦削,頭髮蓬亂。有中央媒體記者質疑他作為只有初中文化的農民企業家,能否管好上百億元的企業。此前,戴國芳信心滿滿,聽說律師錢列陽曾為劉曉慶辯護,他說:「你告訴劉曉慶,掙錢方面我不輸給她的。」

但懂得算賬似乎不夠,日後在總結戴國芳失敗原因時,「不懂政治」被反覆使用。吳曉波說,對中國企業家而言,「政治是什麼」始終是個問題,鮮有進退自如者。而就在鐵本案案發不久,戴國芳試圖超越的行業老大寶鋼,宣佈到2010年擴大1000萬噸產能。

  「孩子有錯,父母也有錯」

「進去」之後,戴國芳曾表示只要能保住鐵本項目,自己什麼也不要,親屬帶出的明信片或條子上,所書之事,均與工作有關。

坊間關於鐵本歸屬和資產流失等傳聞,亦讓戴牽掛。「他都是聽人家講,但這兒不是我說了算,他不太理解我。」蔣錫生對本報記者說,他的身份是鐵本的黨委書記,「我是黨員,要服從黨和政府。」

而事發之後的四年半,戴國芳一直被拘,直到去年11月被取保候審。今年4月,法院終於判決,認定戴有「虛開用於抵扣稅款發票罪」,至於對抗宏調的「五宗罪」,並未再提。

惟一被認定的罪名的依據,來自戴國芳提供的自查報告,他坦承虛開2億元發票,並在第二天就主動將2000萬元款項上繳地方稅務部門。而涉及百億的鐵本項目,未查出貪腐問題。

事實上,假使「五宗罪」成立,地方政府也多有關係。戴後來在看守所中說,「孩子有錯,父母也有錯。」而在宏觀調控一年後,中國鋼鐵產能再次擴張,鋼企們紛紛獲取暴利。這似乎應驗了戴當初的判斷。

其實當地政府也未肯放棄,並試圖對鐵本先整頓後重組。但即使最成功的南鋼方案,在通過國家發改委批准後,到了國務院層面終功虧一簣。各種方案無論怎樣規模壓縮,方向都是:上鋼鐵項目。直到今年8月,官方終於證實,鐵本將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重組被否。

  關於戴國芳的事實和誤傳

但戴國芳個人不會破產。「政府會給他一個交代,因為這不完全是他個人的問題。」蔣錫生說。政府多次找戴國芳商量,要「妥善」處理遺留問題。

在關於戴國芳的後續報導中,媒體從最初的曝光,開始倒向惋惜和同情。媒體的發現包括:造福地方惠及鄉民,萬人曾擬聯名請願;身為億萬富翁,沒有娛樂應酬,生活儉樸甚至困頓。戴國芳甚至還被人與出自武進的清末實業家盛宣懷相提並論。盛宣懷曾組建中國第一家鋼鐵煤聯合企業,是交通大學前身的南洋公學、中國紅十字會的開創者。

這裡有事實,亦有出入。比如,戴的兒子並未輟學,正在市區一所外語類中學念高中,將來有出國打算,大女兒已遠赴澳洲留學,二女兒在南京讀大學。鐵本廠每年提供戴家30萬元費用。

南方週末記者兩度到瀆南村戴家大院,第二次開門的一中年男子,記者疑為戴本人,但鄰居堅稱不可能。「他很少親自來開門的,出入都是坐車的。」

見過他的一位記者在報導中描述:他顯得修飾過度,儘管剛從家裡出來,卻工整地紮著條紅色領帶,穿一件白色短袖T恤,頭髮一絲不亂。另一位記者說,戴皮膚白皙,精神良好,請記者抽中華煙。

戴的親屬亦堅稱,戴國芳根本沒有所謂抑鬱症。

(部分資料參考吳曉波《大敗局Ⅱ》,特此致謝)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702

鋼鐵業爭議者單尚華

2013-04-15  NCW 
 

 

單尚華訟案的核心是,那些為激勵內部人員創收進行的所謂收入分配改革是否合

法合規

◎ 本刊記者 張伯玲 文zhangboling.blog.caixin.com 自2011年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秘書長一職退休後,單尚華已經很少出現在公視野。這個中國鐵礦石界曾經的風雲人物,最近成為圈內的談論焦點,原因是其涉嫌私分國有資產被提起公訴。

2013年春節後,單尚華收到了北京市二中院的開庭通知, 他和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下稱規劃院)原副院長張思友,因涉嫌私分國有資產同時被訴。

對這張法院傳票,單尚華並不意外。自2009年卸去規劃院院長,專職中鋼協秘書長之後,數年來不斷有規劃院內部人士實名舉報單尚華貪汙受賄。 “這次被檢察機關起訴,核心是如何認識分配制度的改革。最終指控是否成立,說明政府對分配制度改革是保護還是打擊。 ”單尚華對財新記者如是稱。電話那頭的他語氣平靜,但不乏委屈。他說, “清者自清,天子腳下應該不會亂來。 ”“強硬派” “不懂變通” “不夠圓滑” “直來直去” ,這是很多身邊人對單 尚華的評價。在他任中鋼協秘書長的三年中,中國鐵礦石價格飛漲,鐵礦石定價機制也大變了三次,最終走向指數定價。單尚華坦承曾經執掌的中國鐵礦石談判有諸多不足, “鐵礦石談判一直沒做好,後來變得越來越混亂” 。在利益圈中強硬碰撞的他,終難免得罪周遭,不斷遭遇舉報,甚至走上被告席。

無法入賬的信息費

“我2009年離開規劃院時曾進行過個人離任審計,並沒審出任何問題。 ”單尚華稱。當時適逢審計署清查全國小金庫,對規劃院也進行了審計。審計署發現規劃院有約300萬元的小金庫,遂提出整改要求。在單尚華的離任審計中,實名舉報不斷發生,相關部門陸續介入。2010年國資委紀委介入審查,但最終僅要求規劃院整改。單尚華等11名員工當年將共計400余萬元獎金主動退回。

國資委紀委未將此事移交給檢察機關。

但2011年,檢察機關動了兩輪調查取證,在第二次調查取證時,反貪局也介入了調查。2012年3月,單尚華取保候審。一年後,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公訴書稱:經查,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單尚華在擔任(規劃院)院長期間,伙同時任計劃處處長的張思友,違反國家規定,採用虛列虛支等方式,套取國有資產人民幣400余萬元私分給個人,其中單尚華分得166萬余元。

單 尚 華 解 釋,400余 萬 元 包 括:2005年到2008年間,規劃院支付給員工的加班費60余萬元,離退休人員返聘費120余萬元,以及規劃院為籌措給部分項目介紹人信息費而有意多支付給河北廊坊一家印刷廠的140余萬元費用。 “之前信息費我們都是給項目介紹人打白條,他們憑白條領現金。但白條沒法入賬,所以改走印刷費。 ”根據規劃院規定,凡提供項目信息的信息員,可在項目達成後按項目金額的5% 提取信息費。 “信息費相當于項目傭金,這個原則我們上報過上級單位中鋼協。 ”單尚華表示,這筆虛開的印刷費,都有白條可查。

公訴方卻認為,上述幾筆資金,都沒有按照國有資金財務支出的規範合法支出,而且也沒有入規劃院每年的預決算。規劃院通過設置“小金庫” ,以上述幾筆支出名義套取國有資產,並最終以獎金形式發放給包括單尚華、張思友在內的規劃院11名員工。規劃院所有收入均屬國有資產,單尚華、張思友作為事業單位直接負責人,違反國家規定,將國家資產私分給個人,數額巨大,其行為觸犯 《刑法》第396條第一款規定,應以私分國有資產罪,追究刑事責任。

分配制度改革紅與黑

“我的166萬元是我的合法收入,不是套取國有資產,這只是一種分配制度的改革。 ”單尚華強調。

此前,規劃院的收入主要包括財政撥款和自身通過項目咨詢創收。2005年到2008年,財政每年大約撥款800萬元,其中每年有400萬 -500萬元用于安置離退休老幹部;而咨詢創收,主要是給企業提供服務,比如幫助鋼鐵企業做總體規劃、設計節能減排方案等。 “幫助鋼鐵企業做規劃咨詢的機構有幾家,從技術實力上講,規劃院是最強的,各個專業的技術專家都有。 ” 中國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表示。

單尚華回憶稱,2005年最大的項目是給河北曹妃甸做鋼鐵規劃,收入上百萬元。隨後鋼鐵行業產能擴張時代到來,規劃院的收入也迅速增加。 “2005 年收入超過了3000萬元,比2004年翻了一番。與此同時打白條的信息費也急劇增加。 ”為解決發放信息費的合理性問題,規劃院進行了分配制度改革。規定信息費以獎金名義發放給規劃院職工,再由職工支配給具體的 “信息員” ;加班費也由按時計算改為按能效計算。

單尚華解釋稱, “這一改革主要是為了提高效率,增加創收。比如以前按時計算,大家都會耗時間;但按能效是做完一個項目就有獎金。 ”2005年至2008年的四年間,規劃院合同創收高達1.2億元。而在單尚華2001年上任時,規劃院欠款達到幾百萬元。單尚華涉案的166萬余元是這四年期間的獎金和加班費所得。他沒有通過報銷等方式支取,而是直接領現金並繳納了相應的個人所得稅。同時,單尚華反複強調,規劃院用于發放給員工的獎金總額,從未超過國家規定的單位純收入的50%。

單尚華認為規劃院進行的收入分配改革有兩個重要依據。一是根據1989年發佈的《國務院批轉國家教委等部門關於深化改革鼓勵教育科研衛生單位增加社會服務意見的通知》規定: “事業費部分自立的技術開發類型科研單位,實行獎勵福利基金提取比例與減撥事業費幅度掛,以獎勵福利基金占純收入的50%為基數,事業費每減撥10%,獎勵 福利基金提取比例增加2%。獎勵福利基金由單位自主使用。 ”二是規劃院發放獎金的比例也符合北京市政府2002年頒佈的 《北京市技術市場條例》 。根據此條例,賣方應當從技術交易的淨收入中提取不低於20% 的比例,獎勵直接參加技術研究、開發、咨詢和服務的人員。

“說實話,新的分配制度調動了年輕人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年輕人的收入。 ”一位熟知此案的業內人士告訴財 新記者。他認為, “老單(指單尚華)是不懂得兼顧各方利益,一些無法通過這種分配制度獲得好處的人開始眼紅,其中包括規劃院里的一些老幹部。 ”

備受爭議的鐵礦石人物

2008年1月17日,單尚華開始兼任中鋼協秘書長,自此走到 “聚光燈下” 。他上任伊始,就碰上了淡水河谷以運費漲 價等為由,強硬要求中國鋼企加價12%購礦。單尚華出面協調,要求中國幾家鋼企聯合抵制,在中國鋼企的船隻已經抵達巴西的情況下堅決不裝運,淡水河谷最終服軟讓步。這是單尚華上任的第一個勝利,也是此後面對國際三大礦山為數不多的勝利。

2009年,單尚華開始成為中國鐵礦石談判的組織者和主持者,他的第一次談判即告失敗。在鐵礦石談判伊始,單尚華表示,2009年澳大利亞鐵礦石價格降幅要達40%,巴西礦要達45%。但最終澳大利亞礦山僅降了33%。中鋼協轉 頭與當時的新興澳大利亞礦山 FMG 公司達成最大降幅35% 的 “中國價” 。但2009年底,這一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價值的“中國價”也遭 FMG 放棄,始于1981年的長協機制在實質上終結。

單尚華在當年鐵礦石談判中的表現,有人說夠強硬,也有人說太迂腐,不懂變通。為談判取得成功,單尚華經常會擺出一套“中國是最大鐵礦石需求國,如果中國不買,三大礦山礦石沒人要”的理論,要求中國鋼鐵企業集體抵制三大礦山,以促長協達成。另一方面,他還通過各種措施,比如不允許貿 易商進口60% 品位以下的鐵礦石等,整頓鐵礦石貿易商的秩序。每次單尚華發表這類言論,就有人在背後笑話其不懂中國鋼鐵行業的現狀。可以肯定的是,單尚華的強硬風格並不受礦山、貿易商的歡迎。他的許多措施雖然最終未能成功執行,但也多少損害了礦山和貿易商的利益。在單尚華退休那一天,曾有鐵礦石貿易商如此對財新記者表示:單尚華去職,對貿易商是一大利好。

“雖然水平待考究,但他是中鋼協中比較清廉的人。 ”上海一位鐵礦石貿易商稱。

對於那些指責其不懂中國鋼鐵市場的議論,單尚華在退休後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曾解釋稱, “我只是在執行鋼廠集體的意見,在其位,說其話。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60

中國鋼鐵業信貸饑渴的產物:鐵礦石融資交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969

正如前惠譽中國銀行業問題專家朱夏蓮上月作出的評論,「有幾個月一些信貸項目的確出現萎縮,但只是一個月,而且通常其它項目都會加速增長」。

「東邊不亮西邊亮」。央行通過拉高銀行間利率打壓影子銀行活動,今年1月傳統的新增銀行貸款已經大幅反彈,特別是短期的票據貼現。高盛最近也在報告中表示,中國保稅區的銅庫存再次激增,銅融資交易有死灰復燃之勢。

更有趣的是,雖然最近中國PMI數據表現不佳,但今年1月中國大宗商品進口量再刷新高,類似銅融資交易的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活動甚至有「擴散」的跡象。

如下圖所示,中國34個重要港口的鐵礦石庫存再創歷史新高:

由於冬季是中國建築業的淡季,鋼鐵廠的需求萎靡。根據usteel網站的數據,中國34個的鐵礦石庫存激增456萬噸,至2月14日的1.0086億噸,歷史上第二次突破1億噸的水平,追平了2012年的記錄。同時,今年1月鐵礦石的進口量也創下了歷史新高,至8683萬噸。

然而,中國鋼鐵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粗鋼的產出環比下滑了約2%(可能存在春節的因素影響),鋼價的表現也繼續萎靡。

彭博給出了鐵礦石庫存激增的一個解釋,從不缺乏創意的中國金融業可能已經把銅融資交易「改進成」鐵礦石融資交易:

世界最大買家中國的鐵礦石庫存上升至歷史新高,因為貿易商增加進口來利用煉鋼的原材料作為獲取信貸的抵押品。其實國內對鐵礦石的需求仍然萎靡。

Mysteel網站首席鐵礦石分析師高波表示:「進口的鐵礦石不斷在港口囤積,因為貨物捲入了貿易融資的交易中。」

可能是因為新一屆政府鐵心化解鋼鐵業的過剩產能,三令五申禁止銀行對產能過剩行業的新增產能項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並要求整頓現存的業務,同時銀行間市場利率的上漲也拉高了通過影子銀行的融資成本。

與銅相比,鐵礦石理論上並非優秀的貿易融資商品,因為更高的價值密度和易售性能大幅降低融資成本。雖然不知道鐵礦石融資交易的規模有多大,但鐵礦石融資交易的出現已經凸顯了中國鋼鐵業對信貸的飢渴程度:

高波表示:「鋼鐵業的融資環境上個月繼續惡化。」

中國這種扭曲的鐵礦石需求,可能會對未來全球鐵礦石市場造成巨大的衝擊,因為這種並非來自終端需求的短期需求上升,給上游產業傳遞了錯誤的市場信號:

世界第二大鐵礦石出口企業力拓上月表示,上季度鐵礦石產出從一年前的5200萬噸增長7%,至5550萬噸。(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產企業)FMG也正按計劃在3月末把產能提升至1.55億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11

中國鋼鐵業信貸饑渴的產物:鐵礦石融資交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969

正如前惠譽中國銀行業問題專家朱夏蓮上月作出的評論,“有幾個月一些信貸項目的確出現萎縮,但只是一個月,而且通常其它項目都會加速增長”。 “東邊不亮西邊亮”。央行通過拉高銀行間利率打壓影子銀行活動,今年1月傳統的新增銀行貸款已經大幅反彈,特別是短期的票據貼現。高盛最近也在報告中表示,中國保稅區的銅庫存再次激增,銅融資交易有死灰複燃之勢。 更有趣的是,雖然最近中國PMI數據表現不佳,但今年1月中國大宗商品進口量再刷新高,類似銅融資交易的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活動甚至有“擴散”的跡象。 如下圖所示,中國34個重要港口的鐵礦石庫存再創歷史新高: 由於冬季是中國建築業的淡季,鋼鐵廠的需求萎靡。根據usteel網站的數據,中國34個的鐵礦石庫存激增456萬噸,至2月14日的1.0086億噸,歷史上第二次突破1億噸的水平,追平了2012年的記錄。同時,今年1月鐵礦石的進口量也創下了歷史新高,至8683萬噸。 然而,中國鋼鐵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粗鋼的產出環比下滑了約2%(可能存在春節的因素影響),鋼價的表現也繼續萎靡。 彭博給出了鐵礦石庫存激增的一個解釋,從不缺乏創意的中國金融業可能已經把銅融資交易“改進成”鐵礦石融資交易: 世界最大買家中國的鐵礦石庫存上升至歷史新高,因為貿易商增加進口來利用煉鋼的原材料作為獲取信貸的抵押品。其實國內對鐵礦石的需求仍然萎靡。 Mysteel網站首席鐵礦石分析師高波表示:“進口的鐵礦石不斷在港口囤積,因為貨物卷入了貿易融資的交易中。” 可能是因為新一屆政府鐵心化解鋼鐵業的過剩產能,三令五申禁止銀行對產能過剩行業的新增產能項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並要求整頓現存的業務,同時銀行間市場利率的上漲也拉高了通過影子銀行的融資成本。 與銅相比,鐵礦石理論上並非優秀的貿易融資商品,因為更高的價值密度和易售性能大幅降低融資成本。雖然不知道鐵礦石融資交易的規模有多大,但鐵礦石融資交易的出現已經凸顯了中國鋼鐵業對信貸的饑渴程度: 高波表示:“鋼鐵業的融資環境上個月繼續惡化。” 中國這種扭曲的鐵礦石需求,可能會對未來全球鐵礦石市場造成巨大的沖擊,因為這種並非來自終端需求的短期需求上升,給上遊產業傳遞了錯誤的市場信號: 世界第二大鐵礦石出口企業力拓上月表示,上季度鐵礦石產出從一年前的5200萬噸增長7%,至5550萬噸。(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產企業)FMG也正按計劃在3月末把產能提升至1.55億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12

今年鋼鐵業盈利水平創近三年新高? 金融之王

來源: http://xueqiu.com/3349896301/33931187

 (註:鋼鐵板塊今日領漲兩市,跑去看一下原因,我是沒買也不準備買鋼鐵的)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國土資源部周四發布,中鋼協的最新統計數據表明,雖然今年以來我國鋼材價格屢創歷史新低,但在鐵礦石、焦煤等主要原燃料價格下跌幅度遠超鋼材價格的情勢下,今年鋼鐵行業利潤總額或將達到280億元以上,創近三年來的新高。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末,全國三級螺紋鋼平均下跌17.8%(623元/噸),熱軋板下跌13%(458元/噸);同期,62%澳粉下跌47.8%(64元/噸),國內礦下跌36.8%(390元/噸),焦炭下跌35.7%(500元/噸)。由於開年以來,占制造成本70%左右的原燃料價格的跌幅遠超成品鋼材2到3倍,這為企業提供了極為有利的降成本條件。

  根據中鋼協今年10月份的財務數據,列入該協會統計範圍的全國88戶重點單位中有67戶盈利,21戶虧損,虧損面為23.9%,比今年4月份出現的最高數據45.5%有大幅下降。報告期中:各企業累計實現利潤227億元,同比增長61.3%,增加86.1億元;資產負債率5月~9月實現“五連降”,鋼鐵業的負債情況正在逐步改良;工資總額比去年同期增加42.7億元,增長4.83%,鋼鐵業職工收入增長幅度遠超CPI。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鋼鐵業的整體經營管理水平、盈利和抗風險能力等正在持續改善和提高。

       近年來,鋼鐵板塊曾是A股破凈率最高、最先全面破凈的板塊,因此被視為破凈“重災區”。不過,自2014年6月以來,鋼鐵板塊帶動個股連續上行,破凈股陸續出逃。截至8月22日,盡管鋼鐵板塊連續9周上漲,但仍有過半鋼鐵股跌破凈資產;截至11月11日,鋼鐵板塊破凈股減為11只;直至12月10日,鋼鐵破凈股降至7只。

@今日話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125

鋼鐵業何去何從?美國去鋼鐵產能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50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6 11:42 編輯

鋼鐵業何去何從?美國去鋼鐵產能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
作者:付略

20世紀70年代以來,石油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亞洲金融危機等一系列事件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沖擊,西方國家工業產值急劇下滑,內部矛盾不斷,同時,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不斷受到日本和歐洲的挑戰,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西方國家鋼鐵需求萎縮,產能過剩、人員冗余、企業盈利變差等問題突出,鋼鐵行業去產能過程不可逆轉。縱觀鋼鐵強國去產能的過程,實際上也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產業結構調整必定伴隨著落後產能的淘汰和轉移,同時去產能也是產業結構調整最核心的問題,各國政府均將之視為政策目標和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美國鋼鐵產能過剩的原因分析

1、進入工業化後期,美國鋼鐵需求增速下滑;制造業及鋼鐵工業的地位在下降

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冷戰結束和日本歐洲經濟的迅速崛起,美國的經濟戰略發生了重大變化,開始把重心轉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上。產業的轉移造成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下降,設備的更新和維護出現滯後,最後變成落後產能。

圖表1  美國歷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例


數據來源:美國經濟分析局

在產業結構調整上,美國不斷改進改進農業生產設備和農業技術,在農業勞動力絕對人數大量轉移的同時,農業的產值占GDP的比重由二戰後的8%遞減到1%以下。

第二產業由戰後的800多億美元增加到近30000億美元,增長了30多倍,但占GDP的比重卻有30%左右下降到12%。第二產業內部的建築業產值有所下降,但就業人數從1990年以來逐年增加。從制造業內部構成來看,包括通訊設備、計算機及電子制造業、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行業產值占比呈持續上升趨勢,化工制造業占比相對平穩,金屬制品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機械制造業和食品制造業占GDP比重下降幅度較大。

第三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呈顯著上升的趨勢,目前已經上升到80%左右。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服務業逐漸取代鋼鐵、汽車、建築等傳統支柱產業,成為支撐美國經濟的主要產業。

圖表2  2012年美國制造業細分行業總產值


數據來源:美國經濟分析局

2、西歐和日本鋼鐵企業崛起,美國鋼鐵企業國際競爭力下降,受進口沖擊較大

20世紀60年代以前,美國以其完善的公司組織結構、生產聯合化、設備大型化、經濟規模合理而長期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然而20世紀60年代後,其他國家和美國在這方面的差距正在縮小,日本開始在工資和基建成本方面已經超過了美國,主要原因如下:

——隨著技術的進步,世界範圍內鋼鐵工業燃料的消耗在大大降低,美國五大湖和內陸地區的鋼鐵企業原有的資源優勢在50年代後逐步消失。

——大規模海運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沿海地區興建大型鋼鐵企業成為更具有優勢的一種產業布局選擇,這也使沿海建廠的日本鋼鐵企業在產品價格方面更具有競爭力。

——日本鋼鐵工業是“外向型”產業,即鋼材產量的30%左右用於出口,美國是其重要的出口國,這也使美國鋼鐵工業直接面對日本鋼鐵工業的競爭,而美國鋼鐵產品成本要遠遠高於日本鋼鐵產品的成本,從而使美國鋼鐵企業失去競爭優勢。

可以說,自20世紀70年代起美國鋼鐵企業在技術創新、技術應用、設備投資、生產規模等方面開始落後於日本鋼鐵工業,造成美國鋼材進口占比的逐年擴大。1960年,美國進口鋼鐵400萬噸,占其產量的4%;1970年,進口1460萬噸,占比11%;1989年,進口2205萬噸,占比22.5%。

圖表3  美國、歐盟、日本的粗鋼產量和凈出口對比

數據來源:AdamsandMueller(1986)

3、生產成本(尤其是勞動力成本)高企

1984年,美國噸鋼主要投入成本為403美元/噸,分別比歐盟、日本、巴西和韓國高89美元/噸,101美元/噸,107美元/噸和147美元/噸。二戰結束至1973年的28年時間里,工會多次罷工,最長一次歷時180天,每次罷工基本都以工會的成功和鋼鐵企業的妥協而結束,工資成本成為美國鋼鐵行業的一個重大負擔。

圖表4  1984年美國與其他國家噸鋼主要投入成本對比


數據來源:AdamsandMueller(1986,107)

4、技術路線過早鎖定,同時設備結構落後

美國鋼鐵工業的技術路線過早鎖定,設備投資和國際上鋼鐵工業技術革新(如LD轉爐、連鑄、大型高爐、計算機控制軋機等)不同步。而日本及部分歐洲國家則是同步將這些鋼鐵工業新技術進行應用與創新,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設備結構落後也是美國鋼鐵工業技術進步的瓶頸,特別是軋制加工工序當中有相當多的設備無法滿足用戶的“小批量、多元化”需求。

5、產業調整政策執行力較差

20世紀70年代,美國國內由於反托拉斯法嚴格執行,美國沒有出現同日本一樣強有力的鋼鐵聯盟、產業研究會等業界團體,加之早期企業的兼並重組方案也沒能通過議會審核,導致美國工業在產業調整方面缺乏有效的執行力及靈活性,自接影響了美國鋼鐵企業對落後產能的淘汰及新產能的形成。

二、美國去鋼鐵產能的措施

1、政府保護

以兩次石油危機為標誌的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化結束之後,美國對鋼材的需求大幅下降,為了保護國內市場,美國先後實行了“汽車自願限額協議”和“鋼材自願限額協議”,但這一切沒有阻止鋼鐵行業走下坡路的局面。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由於效益低下,美國鋼鐵工業無法吸引必要的投資來對鋼鐵行業進行升級改造。盡管有美國各級政府及機構提供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如80年代美國政府提供的補貼超過300億美元,鋼鐵企業的折舊年限從12年縮短為5年等,但仍無法減輕鋼鐵工業的經營壓力。美國開始鼓勵外國公司在鋼鐵領域從事經營活動,這對美國鋼鐵工業的更新改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1983年9月9日,里根總統發表了《國際投資政策聲明》,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由總統發布的歡迎外國來美投資的聲明。

盡管美國政府提供了包括補貼在內的保護措施,但由於生產工藝裝備落後,人員負擔過重,嚴重缺乏資金等,使得美國鋼鐵工業積重難返,終於在1998年末開始出現危機,先後共有31家鋼鐵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或倒閉,大約占全國鋼鐵企業總數的近一半,數萬鋼鐵工人失去了工作。

到2001年,當鋼材價格下降到新低時,時任美國總統布什在6月宣布對美國鋼鐵業提供保護,並提出了三項措施,一是努力減少全球的過剩鋼生產能力;二是努力消除補貼和市場不公正現象;三是按照1974年的貿易法第201條款開始就“實施保護”進行調查。

2002年3月5日,政府宣布對美國國內鋼鐵業實施保護,對部分進口鋼材實施為期3年的關稅配額保護,希望能給美國鋼鐵業一個“喘息的空間”,促使其進行結構調整和增強競爭力。其具體講就是從2002年3月20日起,美國對進口的板坯、板材、長材等10個鋼材品種實施為期3年的征收8%~30%關稅或配額限制(即201條款)。

除了設置關稅及配額外,美國還將對進口鋼材實行許可制,以使美國政府能夠及時了解鋼材貿易的信息及變化趨勢。同時還宣布美國總統有權根據形勢的變化隨時更改或終止這一措施。

2、大量兼並重組

美國政府的保護措施本身並沒有重組與聯合的內容,美國政府對美國鋼鐵企業具體的結構重組並不介入,而是利用市場配置資源的力量,由企業和投資者按照市場的原則進行結構調整,兼並重組,淘汰落後產能,提高行業集中度。一方面,在市場壓力下,那些虧損的企業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或關閉,從而減少鋼產量,緩解市場供給壓力;另一方面,那些幸存的企業積極通過聯合和並購實施低成本的擴張。最終,實現了產業振興,不僅使產業的產能利用率顯著回升,同時也使鋼鐵企業重新盈利。

3、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先進的企業管理曾經給美國企業帶來過輝煌,鋼鐵行業也不例外。以美國紐柯鋼鐵公司為例,它擁有十分精簡的管理機構。1993年,紐柯產鋼600萬噸,員工5000人,總部人數僅有21人;2004年,產鋼超過1900萬噸,總部人數約有50人,管理人員與員工比例約在1:300。其總部職責主要是戰略規劃與控制、財務監控與資金集中管理,經營充分放權至一線工廠,管理層級保持在4級,扁平化的管理層級和精幹的管理隊伍提高了決策速度,也為周期下行時成本費用的控制創造了條件。

4、環保倒逼

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美國鋼鐵工業也面臨環境汙染、節能減排的問題。為此,美國鋼鐵行業積極推廣最新的工藝流程,實施節能降耗。其主要措施有:先後投入數十億美元淘汰效率低的老舊設備,應用噴煤技術以減少焦炭用量,使大多數鋼廠關閉其煉焦爐,轉而進口焦炭,以減少能源消耗;對高爐進行技術改造,增設了頂壓發電,提高了爐頂氣體利用率;配合使用預熱廢鐵的電爐熔煉,為電爐提供熱鐵水;采取熱裝熱送、直接熔煉等技術,並率先開發出廢鋼電爐薄板坯連鑄連軋工藝,盡量減少工序轉換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通過環保倒逼,逐步淘汰技術落後、汙染嚴重、生產成本過高、市場競爭力弱的企業。

三、美國去鋼鐵產能的效果

1、產能方面

據統計,1997年12月31日至2003年10月6日,美國淘汰了大量落後產能,期間共有41家企業宣布破產,涉及粗鋼產能大約5280萬噸。當然,這其中有相當多的產能後來又重新投入生產,但其中仍然有大約1500萬噸產能被關閉了。

2001年時,美國共有19家板材生產企業(7家為主要企業),其中有超過40%的企業處於破產中或處於嚴重的財務困境。通過一系列的聯合重組,到2008年美國板材生產企業數量減少到只有9家,其中4家為主要企業。

2、行業集中度方面

全球第二次並購浪潮對美國鋼鐵行業影響巨大。本世紀初至今,美國鋼鐵行業CR4大幅提升,2010年達到70%。

圖表5  1991-2010年美國鋼鐵行業CR4


數據來源:Bloomberg

3、就業方面

美國鋼鐵行業從業人數變化情況:1974-1984年,下降53.9%;1980-1990年,下降53.1%;1990-2000年,下降27.7%;2000-2010年,下降36.7%

圖表6  美國鋼鐵行業從業人數


數據來源:美國統計年鑒2012、美國制造業統計1994

4、行業盈利方面

1994年至2001年,美國鋼鐵行業平均毛利率5.8%;經過行業並購重組,美國鋼鐵行業平均利潤率有所上升,2002-2008年平均值為11.73%;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鋼鐵行業處於逐漸恢複的過程中。

圖表7  1994年至今美國鋼鐵行業毛利率


數據來源:Bloomberg

四、美國去鋼鐵產能過程對中國的啟示

1、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受體制等因素的影響,中國鋼鐵行業勞動生產率較其他鋼鐵強國明顯偏低。西方鋼鐵強國在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調整期均有過大規模產業工人分流的現象,歐盟還出現過鋼鐵企業私有化的浪潮,這些因素都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中國鋼鐵行業一直受政府保護,加之國有企業規模巨大,造成龐大的過剩人員,給企業造成較大負擔。同時,西方鋼鐵強國註重提高生產自動化、設備大型化和管理科學化程度,也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表8  鋼鐵強國不同時期勞動生產率對比


數據來源:MRI

2、持續地技術創新

從全球鋼鐵行業發展的歷史來看,世界鋼鐵生產中心的前幾次轉移都伴隨著重大的科技創新和生產成本的下降。如日本從20世紀50年代大膽引進氧氣頂吹轉爐、連鑄以及連鑄連軋等新技術,在沿海新建大型鋼廠,逐步顯示出優越性。而美國一直因循守舊,沿用平爐、模鑄等落後工藝技術,生產效率低、消耗高、成本下降慢。反觀20世紀後世界鋼鐵生產重心向中國轉移的過程可以發現,國內並沒有出現革命性的技術。這可能說明兩個事實:一、鋼鐵行業的技術突破已經變得相當困難,或者換種說法,新的重大技術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且風險極大;二、國內鋼鐵企業、科研院所的技術創新能力與國外還有差距。通過拉開企業之間的生產技術差距,規避同質化、低水平市場競爭,使技術創新能力差的企業被自然淘汰。

3、環保倒逼

環保倒逼不僅在美國鋼鐵企業去產能過程中發揮過作用,在日本和歐洲鋼鐵企業的去產能過程中同樣起過重要作用。中國當前面臨較為嚴峻的環保現實問題,通過環保倒逼鋼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也能達到優勝劣汰的目的。由於監督不嚴和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中央公布的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所起的約束性不大。國有企業做得相對好一些,在環保上投入較多,也能大體上對照環保標準排放,但大多數不能達標,民營企業做得要差得多,不僅在環保上投入不多,更是沒有按照環保要求來排放。國有鋼企是高附加值、高成本、高費用的代表;民營鋼企是低附加值、低成本、低費用的代表。二者的利潤差異在50元/噸左右。民營企業的低成本一方面來自管理的高效率和對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來自於環保投入少。如果嚴格實現環保標準,或將扭轉國有鋼企和民營鋼鐵的成本差異,把原來低環保投入的落後產能變為行業的高成本區,用市場化的方法淘汰。

4、就地發展第三產業吸納鋼鐵行業過剩人員

眾所周知,在鋼鐵行業去產能的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是過剩人員的安置。在美國去鋼鐵產能的過程中,汽車、造船等下遊制造業的興起有效地帶動了高級鋼材的需求,使得鋼鐵企業進入良性循環,改變了鋼鐵企業的競爭環境;第三產業的繁榮,吸納了鋼鐵行業的過剩人員,同時也改變了經濟增長的方式,使經濟逐漸擺脫了對鋼鐵等重工業的依賴。國內當前面臨的情況與其他鋼鐵強國有所不同,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勞動力要素與國外的資金、技術等要素相碰撞的結果,是鋼鐵工業與其他工業齊頭並進,未來出現新興的汽車、造船等重量級的用鋼行業的可能性不大,因而通過發展第三產業吸納鋼鐵行業過剩人員顯得更為重要。

5、順應全球鋼鐵生產重心轉移的歷史趨勢,讓鋼鐵產能“走出去”

縱觀全球鋼鐵生產重心轉移的歷史可以發現,促進鋼鐵生產重心轉移的動力主要有:新興消費市場的崛起、革命性生產技術的發明、生產成本窪地的形成等。中國雖然是當前全球鋼鐵生產的重心,但隨著國內鋼鐵消費市場逐漸飽和、生產成本的提高,以及全球化和產業轉移的深入,這一地位也會被逐漸削弱,鋼鐵產能“走出去”是必然趨勢,提前進行戰略布局是極為必要的。

生產重心轉移的動力主要有:新興消費市場的崛起、革命性生產技術的發明、生產成本窪地的形成等。中國雖然是當前全球鋼鐵生產的重心,但隨著國內鋼鐵消費市場逐漸飽和、生產成本的提高,以及全球化和產業轉移的深入,這一地位也會被逐漸削弱,鋼鐵產能“走出去”是必然趨勢,提前進行戰略布局是極為必要的。( 來自鋼聯資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049

中鋼股價四年新低,油管銷美萎縮八成 鋼價比白菜便宜 鋼鐵業冰河期來了

2015-11-09  TWM

停工放無薪假、財產遭查封、訂單大減??,鋼鐵恐成下個「慘業」,想迎向曙光,得再等好幾年。

台灣鋼鐵業會成為下一個雙D(面板、記憶體)「慘」業嗎?

答案是,可能性已經越來越高。因為從上游到下游,鋼鐵廠商都走在鋼索上,中國鋼鐵業龍頭業者鞍鋼已經放話,最冷的日子還沒有到來。

有多慘?第一幕場景是在台南。位在麻豆的老牌國內主力不銹鋼單軋廠千興,十月底宣布將停工一個月,替這波鋼鐵業產能停損潮開了第一槍,逾百名員工開始放無薪假,主要往來銀行已經開始和千興洽談調降貸款利率一事。

而位在官田的另一家鋼鐵上市公司威致,日前也傳出因業務衰退,無法即時清償應付貨款,遭債權人告上法院要求查封財產,衝擊威致股價,僅剩下一元左右。

警訊:中鋼賣老股救獲利

往南到高雄,別以為鋼鐵業慘況,只針對體質差的公司,現在連績優生中鋼也不優了!

受制於國際鋼鐵報價狂跌,中鋼今年第三季單月獲利創三年新低,還被迫要出清手中成本不到十五元的台積電老股來挹注獲利。

中鋼內部預估,即便對手中國寶鋼、武鋼有意減產,對營運已緩不濟急,全年獲利恐比去年腰斬。接下來,將逐步處分手中以投資為目的的股票來降低本業衝擊,今年每股盈餘恐僅能拚〇.六元。

中鋼的獲利不佳,不光是數萬員工年終獎金可能不保,受牽連更大的是中鋼股東們。

向來被認為是績優定存股的中鋼,計算至十月底的股價,即便還原權息後,仍創二〇一一年以來新低,等於將近一百萬名的中鋼股東全部套牢中。

如果把股東人數範圍擴大到整個鋼鐵股族群,在目前台股加權指數仍在八千五百點的位置,卻有一半以上鋼鐵公司股價連十元都不到。

換言之,鋼鐵業的不景氣,不光衝擊了台灣十二萬人就業,還重傷了超過一百萬人的血汗錢。

鋼鐵業唯一比雙D慘業好的是,負債規模相對小。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鋼鐵業在台灣各銀行的總舉債金額不如當初雙D慘業多,借款最多的前兩大就是中鋼和義聯集團。其中又以中鋼金額最多,到今年六月底為止, 負債總額為新台幣三千五百七十五億元;義聯集團中則以燁輝最多,金額也僅四百五十多億,其他家都在數百億到數十億元的規模。

就融資風險角度而言,不論是從資本公積與財務槓桿來看,中鋼和義聯集團都沒有值得擔憂的,至於其他小廠由於經歷過兩波不景氣(編按: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和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的洗禮,各公司負債比率都大幅下降,包括豐興、盛餘連三成都不到,未來將不會出現當初雙D慘業因為總債務衝破一兆,綁架銀行團強迫紆困的道德風險困境。

但鋼鐵業接下來就會出現許多彊屍企業,因為獲利不夠支付稅款和利息、營運支出,只能不斷跟銀行團借新還舊,維持現金流量而不被抽銀根;而銀行團也因資金爛頭寸過多,在確保債權和支持政府政策的前提下配合演出。

後市:三利空短期沒起色

雖然沒有面臨記憶體產業的倒閉風險,但就這波鋼鐵業不景氣的成因來看,景氣春天還在遙遠不可知之處。

首先,是中國鋼鐵業流血輸出的態勢,並沒有改變,目前中國鋼材銷售結算價不到人民幣一.六元/斤(編按:五百公克),等於比白菜還便宜。中國鞍鋼集團董事 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張廣寧形容,當前的中國鋼鐵業,不僅是「冬天」,更是「冰凍期」,但最冷的日子還沒有到來。

加上各國減產速度緩慢,包括韓國浦項、日本新日鐵、越南和歐美等大鋼廠都還在以拖待變,中國廠商也不願提早喊退,對照當初記憶體產業,全球在英飛凌退出、 爾必達倒閉後,最後只剩下韓系三星和海力士,以及美系美光、華亞科兩大陣營,才迎來一波大反彈,可以想見鋼鐵業要想藉由整併和退場潮來看見曙光,恐怕要數 年才看得見。

另外,國內房地產景氣衰退,以及公共建設支出,受限於預算,以及民眾對於

閒置公共建設反

感,使得國內建築

用鋼鐵銷量難以成

長,鋼鐵業要依賴內需市場,避開這波寒冬相當不易。

而原先期待美國

頁岩油開採熱潮,

可創造一條新生

路,但受到國際油價狂跌,導致美國

油氣開採業者財務

崩盤,限縮資本支出,連帶讓台灣輸

油氣管生產大廠中

鴻、高興昌及燁輝等鋼廠,最近銷美鋼管訂單月銷量大幅萎縮八成以上。

未來即便油價回穩,開採業者為了穩住油價,以創造現金流來還債,也將減緩開採項目,台灣業者想要盼到訂單早日回籠,恐怕仍是只能祈禱。

在這三重利空烏雲籠罩不散之下,接下來這個年對於鋼鐵業員工、家庭和龐大股東們都將備慼煎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57

廉價鋼材湧入 鋼鐵業寒冬未見盡頭 中國明年產量將比需求多出四億噸


2015-11-30  TWM

中國景氣成長趨緩,導致鋼鐵業生產過剩,因而廉價銷往國外,使得日本高爐大廠接連向下修正獲利預估,鋼鐵業的寒冬可能即將到來。

「中國面對的結構調整,最大的課題在於產能過剩。

希望各位務必盡早擬定因應對策。」日本最大鋼鐵企業、新日鐵住金董事長宗岡正二如此呼籲。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已在石化、水泥、造船等產業造成影響,鋼鐵業尤其嚴重。

中國的粗鋼生產量,現已達到年產八億噸,占全球五成。產能則逾十一億噸,二0一六年還會再增加。中國國內的消費量,由於景氣降溫,自一四年起減少,一六年甚至預計會跌至六.七億噸。和產能問的供需落差逾四億噸,擴大為幾年前的三倍。

中國廠商為維持開工率,正擴大出口來抵銷內需減退,已對亞洲鋼價造成衝擊,如日本出口的熱軋鋼板單價,過去一年內就跌到近半價。

以出口為主的企業最慘

在一六年三月底止的上半

年度財報中,新日鐵住金的全年度經常利益預估值,從七月時預估的三七00億日圓,大幅下修為二五00億日圓(較前期減少四五%)。主因在於,占營收四成多的出口事業,盈虧狀況惡化。由於鐵礦石等原料價格的下跌幅度比不上銷售價格的暴跌,利潤大幅惡化。

副社長太田克彥表示,「利潤異常地低成這樣,在我記憶中未曾有過。」

若根據七月時的出口市況

推估,下年度起預計可慢慢改善。「中國廠商以低於邊際利潤的方武生產,我們原本認為無法長久持續。」太田說。然而在那之後,中國鋼材的出口依然擴大,今年將達一.一億噸,與日本的粗鋼生產量相匹敵。

利潤的減少還有個重要因

素是,隨著原料價格下跌導致的庫存跌價損失擴大,這到頭來主要也是因為中國的需求降低。原油價格下跌導致高附加價值的無縫鋼管等能源相關鋼材的需求減退,廣義來說也和中國的減速有關。

就連出口比率高達約四七

%的JFE控股公司,全年度的經常利益預估值,也從七月時的兩千億日圓,再次下修為一千億日圓(比前期減少五七%)。該公司副社長岡田伸一說,「過去固然 曾因亞洲金融危機等事件調整預估值,但這次原因在於占全球粗鋼生產一半的中國景氣減速或供給過多,結構完全不同。」相對地,東京製鐵等電爐業者獲利幅度擴 大,原因是出口比率低,也沒有因為日圓貶值而增加進口太多國外產品,同時由於原料的鐵屑價格急跌,獲利大幅改善。

其實鐵屑價格下跌也和中

國的需求減少有關。「海外電爐廠商買進中國出口的低價鋼材半成品,也促使了鐵屑價格下跌。」業界一位主管表示。

問題是中國的低價出口是

否會持續下去。美國等國正擴大反傾銷調查,中國產品漸成目標,未來是否能促成數量或價格的導正,業者正密切觀察。

加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CISA)的一百大主要企業,今年一月至八月約虧損三千六百億日圓,尤其是七月以來收支急遽惡化,連中國企業自己也要撐不住。

但事情沒那麼單純。日本鋼鐵聯盟董事長柿木厚司認為,「若為一般資本主義經濟的國家,現在會減產或是拋棄設備,調整產量。但中國以維持就業為前提,企業也收受政府的援助金,很難抓準他們改弦易轍的時機。」

中國的高爐和電爐廠商

多達八百家,其中未加盟CISA的小型民營企業,近年來一直大量增產。據信由於地方政府礙於就業與稅收的問題,對於中央政府要求關閉老舊設備的指示較消極,才會默許民營企業增產。

韓國大廠淨損六百億日圓

相對世界,中國對日本大廠的衝擊,還不算太嚴重。全球最大廠、歐洲安賽樂米塔爾,以及美國大廠美國鋼鐵,在一五年的七至九月由盈轉虧,韓國最大廠浦項鋼鐵也創下逾六百億日圓的淨損。

日本的高爐大廠由於日圓

貶值,主要用戶汽車與電機製造商的收益改善,也跟著受惠。日本穆迪分析師秋元崇志指出,「日本高爐業者的優勢仍在,包括以日圓貶值為背景的競爭力擴大及製 造設備重整所帶來的成本刪減,加上以高附加價值品為主的技術能力等。」今後,產品競爭力和人才競爭力的強化,會是化危機為轉機的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14

鋼鐵業去產能 Raging Bull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1/21/%E9%8B%BC%E9%90%B5%E6%A5%AD%E5%8E%BB%E7%94%A2%E8%83%BD/

中國自1979改革開放以來,都是由中央決策,經濟計劃由上而下,投資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三十多年來都行之有效,平均每年經濟增長達到10%,經濟規模GDP國民生產增長50倍,達到10萬億美元,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但這依靠投資的經濟增長模式,到最近開始出現問題。最近兩年中國經濟增長放慢,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當時溫家寶總理推出四萬億人民幣刺激經濟計劃,中國經濟增長在2010年重上10%。同時亦帶動環球商品價格急升,原油每桶升至130美元一桶,鐵礦砂升至195美元一噸的歷史高位。商品價格到2013年因中國大量需求升至歷史高位,但中國經濟增長亦同時到頂,後回落。

四萬億元的基建刺激經濟計劃,令到產能大增,而經濟增長未能消化增長的產能。大量原材料賣不出,庫存積壓,而價格大跌。中國經濟增長亦因產能過剩而回落,由10% 回落到2014年的7.3%,到2015年更跌至6.9%,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更跌至6.5%。最近舉行的經濟工作會議,表明中國要接受低一點的經濟增長為將來常態,不可以再期望短期內恢復10%的增長。中央經濟會議更訂出五大經濟任務: [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

有經濟學者形容過剩產能為經濟癌癥,為一個死結,如果不解決將會拖累國家經濟發展。產能過剩是中國過去以需求側,投資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的結果。中央大量投資固定資產,在基建及工廠。這是幾十年來行而有效的增長模式,但由於供給沒有按需求調節,結果是供給和需求沒有接軌。生產的產品沒有人要,而市民需要的產品卻短缺。供給及需求不接軌的情況,主要是發生在傳統的基本工業上,例如鋼鐵,鋁,水泥,玻璃,等原材料工業。

以鋼鐵為例,在1996年中國鋼鐵的年產能,約為3億噸。2000年中國加入世貿,中國出口急速增長,經濟以每年10%高速增長。鋼鐵產能在21世紀大幅擴產能,其實在胡溫時代,國務院已經發覺全國鋼鐵產能過剩,要限制擴充產能,及要淘汰落後的產能。但是事與願違,過去十多年鋼鐵產能年年增加,而鋼鐵價格下跌到低於成本價,整個鋼鐵行業都處於嚴重虧損。

生鐵價格低於2千元人民幣一噸,一斤鐵還低過一斤白菜。現全國每年鋼鐵需求約為7億噸,而全國產能卻達到驚人的10億噸,佔全球產能一半,而中國國民生產只佔全球12%。過去中國還可以把過剩產能出口,減低國內過剩產能的壓力。但近年多個國家對中國產的鋼鐵實施反傾銷稅,令到出口呆滯。鋼鐵產能過多亦帶來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空氣汙染。全國鋼煉鋼廠有一半在湖北省,令到北京市空氣嚴重汙染,達到不健康程度。

胡溫時代一直不能令到鋼鐵產業去產能,這是和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工作目標不同有關。鋼鐵產業是高投資,高產能,一個大形煉鋼廠投資達到300億元,每年生產達到20億元,有個別鋼鐵企業員工超過十萬人。大型鋼鐵廠對地方經濟極之重要,如果一間大型鋼鐵廠結業,等於整個地區失去經濟命脈。這可以解釋到為什麼胡溫時代,國務院都想鋼鐵產業去產能,明文規定不準興建新煉鋼廠,但地方政府卻違背中央,不停擴充產能,直至到現今的災難。

但是最近2015年12月中央去產能的工作目標,完成了第一個去產能的成就。浙江省杭州的國營半山鋼鐵廠,成為中國第一國營煉鋼廠熄火。一個煉鋼鐵的核心就是熔爐,點火要幾千萬元,需時一個月才能達到需要的溫度。熄火等於停產,半山鋼鐵廠熄火,代表去產能的時代開始。中央要認真落實去產能工作,進行真的經濟改革。未來還要把年產高達3億噸的鋼鐵廠,去產能化。一個鋼鐵廠代表幾百億元的投資,等於浪費大額社會資源。要把空出的社會資源投入有效益的產業,才能重新帶動國家經濟增長。

Raging Bul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2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