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排IPO一片歌舞昇平,其中又以消費類新股最搶手,隻隻都話超額認購,都咪話唔考大家眼力,好似聽日(星期四)招股嗰隻減肥茶新股碧生源咁,華華聽落覺得唔錯o架,但睇埋佢地本初步招股文件之後,華華額頭開始有D滴汗…… 事關佢哋話旗下兩隻主打產品常潤茶(圖)同減肥茶,曾經多次被人捉到廣告違規,大概都係啲廣告有虛假宣傳之類。而噚日內地有傳媒仲話,今年廣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插碧生源嘅常潤茶「誇大產品功能或含有不科學功效斷言」,而佢哋嘅產品,一共違規咗22次咁多o忝! 李華華 |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014/2026208.shtml
每经记者 黄志伟 发自北京
“快给你的肠子洗洗澡吧。”挤在北京的公交车上,乘客常常能听到碧生源常润茶和碧生源减肥茶的广告正进行着轰炸 式的播放。在9点左右的上班高峰期,公交电视上几乎每隔十几分钟就有一段碧生源产品的广告。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在对比国家食药监局官方网站批 准的碧生源产品保健广告后发现,有着多次违规记录的北京奥特舒尔保健品公司在港交所上市之后,并未停止其广告违规之路。
碧生源常润茶和碧生源 减肥茶是北京奥特舒尔保健品公司(以下简称奥特舒尔)的两款主打产品,两者的销售额近几年占到了公司总体销售的95%以上。据国家食药监局官方网站显示, 目前碧生源常润茶仅有批准文号为京食健广审 (视)第2009120183号这一个,有效期至2010年12月29日,其主要内容为产品更换新包装的通报。然而,记者发现在公交车上,部分批准文号已 经过期的广告仍在播放,此外碧生源减肥茶的有效批准文号与被批准的视频广告内容并非完全一致。
违规广告次数多密度大
此前在公司的招股书中,奥特舒尔曾自曝受北京工商局处罚两次,另外两款主打产品碧生源常润茶和减肥茶遭到各省级食药监局公开通报23次。根据其披露的信息,记者查阅了相关省份的食药监局网站并发现,屡罚屡犯、长时间、大密度违规广告发布可以说是碧生源违规广告的特点。
广东省是碧生源违规广告发布的重灾区。奥特舒尔在招股说明书中自曝从2007年到2009年共有19次违规。此外,在北京市食药监局网站上,记者查询到 除了招股书中所报的2007年碧生源常润茶接连两次受到公开警告外,在2008年1月份北京市违规保健食品广告检测中,碧生源常润茶也出现在榜单上。
根据规定,保健食品广告要经过食药监局的审核之后才能发布,而且发布内容必须要和所审核的相符合,不能任意篡改。然而记者发现,碧生源常润茶和碧生源减 肥茶违规的原因恰恰是未经审批擅自发布以及夸大保健功能。据国家食药监局的网站信息显示,碧生源常润茶的功能仅仅为改善便秘,而在碧生源的广告中,却声称 该产品能快速解决便秘、口臭、青春痘、色斑、皱纹增多等多种问题,涉嫌夸大其保健功效和功能。
此外,保健品的广告还要求必须准确,不能进行误导,不得包括虚假描述、断言或保证具备任何特定功能等,也不得出现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但属于保健食品的碧生源常润茶却打出了 “修复肠道内黏膜受损组织”等属于药品疗效的广告语。
广告是维持销量的命脉
对于被公开警告的原因,奥特舒尔将其归结为缺乏对相关法规的了解及进行检讨、监督和管理广告活动的全面机制。然而,两年多的时间里频繁犯规让这种说法显得有些苍白。
“碧生源是钻了食药监部门对保健品管理制度的空子。”一位地方药监局局长表示,按相关规定食药监局对保健食品的广告只有监管权,却没有相应的处罚权,处罚权一般由当地工商部门进行,这中间往往出现空当,让部分违规发布广告的行为逃脱制裁。
违规发布广告虽然可能受到制裁,但却能够带来较好的销售业绩。奥特舒尔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0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其广告额也从2007年的 0.49亿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1.97亿元,增长了3倍;相对应的是,公司营业额也从2007年的1.6亿元增至2009年的近6.5亿元,同样增长 了3倍。
北大纵横一分析人士表示,碧生源常润茶和减肥茶的配方并未申请专利,其主营的产品也算不上有太强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保健品的门槛比较 低,做出类似产品的难度并不大,因此一个产品的优势往往不在配方,而在于品牌以及消费者对它的认识,而维持这个认知就需要持续的广告以及品牌传播的努力。
2011-2-23 AD
|
||||||
沉寂咗一排嘅李寧(2331)又有新消息喇!不過,今次就唔關體育王子李寧嘅事。話說李寧行政總裁張志勇,被指「逾期提交公司權益披露資料」單案終於有結果,佢只係要畀2000蚊罰款,同埋找咗證監會嗰條大約9017蚊嘅調查費用就得嘞。 點解只係畀咁少?通告引述裁判官話,認同張志勇喺09年6月減持李寧股份但未作披露只係疏忽,亦相信佢係無意隱瞞資料,所以咪判罰咁少錢囉。 李寧董事局亦相信佢係無心嘅,認為裁決並唔會影響張氏履行行政總裁同執行董事嘅資格喎。 咁又係,若果俾李寧揀,到底要追究點解靜雞雞減持雞碎咁多股,抑或要搵人抵抗其他品牌來犯,相信李寧會揀後者囉。 |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85585&time=2011-07-30&cl=115&page=all
萬科和五礦終於從香河土地違規泥潭中脫身。
「最後的處理結果,對於各方來說都是一個能夠接受的,可以執行的方案。」一位萬科(000002.SZ)內部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表示。
![]() |
2011年5月18日,香河縣安平鎮謝屯村農民打出橫幅,要求退還農民土地。王炳美/新華社 |
由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下稱萬科)和五礦建設有限公司(00230.HK;下稱五礦建設)聯合開發的「歡慶城·鷺湖」項目(下稱歡慶城),被當地政府視為香河土地違規案善後中的最大難點。
這並非因項目佔地規模,而是因其被中央督察部門「揪住」列為典型。(參見本刊2011年第26期《香河難了局》)
「最難解決的問題先解決了,剩下的問題還需要一個一個來。」河北省廊坊市一位官員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
歡慶城項目只是香河土地違規案善後的開始。據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類似歡慶城這樣土地瑕疵的房地產項目,在香河至少還有三個以上,包括綠地、富力等在內的開發商均被捲入其中,後續如何處理尚無明確說法。
此前,香河縣常務副縣長凌少奎曾對外承認,香河違規、違法佔用的土地達4000多畝。
歡慶城終被政府以看似合理的價格回購,開發商則得以全身而退。項目被收購之後,這塊性質原本為「新民居建設周轉用地」的土地,政府將作何安排? 農民補償問題能否得到妥善解決?上述廊坊市官員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是否將改建成農民回遷房,以及其他的賠償問題,現在還沒有定論。」
在中國土地徵用的博弈結構中,普遍存在中央政府和底層農民「兩頭小」、地方政府與開發商「中間大」的失衡現實。(參見本刊 2011年第4期封面報導「誰動了土地」)
此次在中央有關部門的強力督查之下,方得歡慶城問題的「一究到底」,但香河案的解決之道,對於中國四處「潛伏」的土地違規違法問題,是否具有樣本價值?
上述疑問在財新網引發激辯。正方認為,土地違規拍賣屢見不鮮,但一旦政商合流,形成「生米煮成熟飯」的事實,往往不再糾正。農民利益受損,城市化進程的非和諧性加劇。此次香河通過退款收購在建項目解決,應當是合理合法的好辦法。
反方則認為,土地已注入水泥混凝土,農民復墾短期內不現實,況且只要市場有需求,地方未來仍可能再賣土地。雖說土地轉讓時違規在先,但已是既成事實,便應選擇更為務實的經濟手段來調解。
農民上告是因補償不足,只有讓在建商業項目進行下去,並通過收益共享等合理方式讓失地農民獲得補償,才是正解。
政府退款之舉,事實上是把農民對多分蛋糕的爭取和努力,變成了取消蛋糕本身,對農民是不利的。
兩方激辯一時高下難分。一位法律界人士對此指出,無論何種善後方案,都只是事後的補救,重點是對土地交易流程引入長期有效的獨立監督機制,在源頭上控制此類違規案件發生。「而香河一案,還應看如何追究相關涉案人員的責任。」
全身而退
7月25日,五礦建設發佈公告稱,已與香河縣政府、香河縣公有資產經營公司(下稱香河公營公司)、香河縣國土資源局簽署協議,香河縣國土局將向其旗下兩家聯營公司退還土地出讓款約3.37億元,香河公營公司則以約3.96億元的價格收購土地上在建項目。
萬科也在7月26日下午發佈新聞稿稱,五礦、萬科就歡慶城項目的善後解決方案,與香河縣政府達成一致。
在確保企業合法權益不受損失的前提下,與企業解除該項目土地出讓合同,並對在建工程予以收購,歡慶城項目終止。
接近此事的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對在建項目3.96億元的估價,基本考慮到了企業投入的建設成本,但並未給企業其他相關投入和損失留有賠償空間。不過,這樣的結果,已令本來十分焦灼的萬科「滿意」。
據財新《新世紀》記者此前瞭解,香河土地違規一案,由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下稱糾風辦)負責督導。糾風辦高層領導對香河一案提出要求「坐實」,並將違規的歡慶城項目列為典型,要求必須拆除房子,平整項目。
歡慶城若被貿然拆除房子,萬科將難以向300多位業主交代。為此,萬科提出可以給出合理的經濟補償,而底線是不拆房子。但監察部門對此一直未予讓步。
6月7日,北京萬科向查封歡慶城項目的行政部門香河縣住建委的上一級政府——香河縣政府提出了行政復議。萬科提出,香河縣住建委在沒有任何通知公告的情況下,查封了歡慶城項目,行政行為不合法。
行政復議程序的法定期限為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最終解決方案即趕在了行政復議期滿之前推出。「雙方都不想鬧到法庭上,」一位接近此事的人士表示,「這件事拖得越久,對雙方越不利,最終政府也怕把事情鬧大。」
但等待萬科和五礦的,還有客戶賠償問題。7月26日,萬科五礦推出了「全額退還已支付購房款,另加已付房款金額的8%」的補償方案。「我們綜合考慮了這三個月的資金佔用成本,最終認為8%的補償還是比較合理的。」上述萬科內部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稱。
一些歡慶城業主並不認可這一補償方案。7月27日下午,30餘位歡慶城業主聚集到北京萬科公司,指責開發商在未經與業主商討的情況下,單方面出台「補償」方案,並對補償比例表達不滿。
接盤之後
五礦在公告中稱,關於歡慶城項目用地,河北省政府批准該土地的實際用途為「新民居建設用地」,而非公開拍賣時所稱的「開發建設用地」。萬科也稱,香河縣政府未按省政府批准的「新民居建設周轉用地」的用途供地,屬違規供地。
「新民居建設用地」的本意是提升農民居住水平。照常理,這類土地上應該建成提供農民居住的房屋。一位業內人士對此分析稱,未來歡慶城項目很有可能會被改建成農民的回遷房。
但一位廊坊市官員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是否將改建成農民回遷房,以及其他的賠償問題,現在還沒有定論。」據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此前有人曾提議,萬科和五礦先退出,再在接盤的公司中佔大頭,但這個「金蟬脫殼」的提議最終沒有被採納。
上述萬科內部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我們這個項目就此終結,完全不參與後面的改建。」
北京萬科總經理毛大慶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在歡慶城項目退地之後,萬科並不會完全退出香河市場,「萬科參與了香河田園生態新城的整體規劃,未來還會參與香河土地招拍掛。」
北京市才良律師事務所律師朱孝頂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近年來土地違規拍賣屢見不鮮,此次通過退款收購在建項目解決,只是「亡羊補牢」的措施,並不能從根本上對地方政府和開發商起到警示的作用。
朱孝頂質疑稱:收購款及未來改建款從何而來?損失的還是國家財政。政府收走之後推倒了重來,造成了資源浪費。一個項目可以這麼解決,但若推開了都這麼幹,並不是好辦法。」
朱孝頂認為,深陷香河土地違規案的不僅有歡慶城項目,「所有土地瑕疵項目都應徹查,應嚴厲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加大處罰力度,以儆傚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