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潘石屹送書應景 李華華

2008-09-19  AppleDaily

SOHO 中國(410)噚日公佈中期業績,一向出雙入對嘅潘石屹同太太張欣,噚日冇一齊出現,得番潘太拍住兩個高層支撐大局。潘石屹雖然唔出現,但就送咗本今年5 月出嘅新書《我用一生去尋找》畀記者。本書除咗講工作及第一桶金,亦講咗好多個人感想。集團公佈見紅嘅中期業績居然派書畀記者,係百無禁忌,抑或用嚟應 景?

由地產鬥到出版

潘石屹一向鍾意寫嘢,佢網誌經常update,集團又出月刊,十足文化雜誌。講番本書,其實唔係潘石屹第 一本,佢之前出過《童年的糖是最甜的》,趣怪嘅係,潘石屹喺大陸做地產,但就喺台灣出呢兩本書。不過鍾意寫嘢唔止佢一個,對手──萬科王石亦有同好。王石 年初出過本新書《讓靈魂跟上腳步》,講佢考察「玄奘之路」嘅經歷,兩人可以話由地產爭到去出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2

鹿港包子店 為何年花百萬送書?

2015-02-16  TCW
 
 

 

小鎮鹿港沒有誠品書店,卻有一家替上門顧客精心選書的包子店。

這家包子店叫「阿振肉包」,是在地老字號,更是假日遊客蜂擁而至、中部美食圈響叮噹的人氣排隊店;《華爾街日報》、朝日電視台等國際媒體,都報導過它,甚至吸引日本人專程來台拜師學藝,學成回東京掛起以「鹿港」為店招牌的包子店。

但比包子味更濃的,是老闆鄭永豐散播的書香。

「買肉包長智慧,肉包買五盒分享好書一本」貼在店門口,醒目但見褪色的紅紙條,充分說明鄭老闆送書的用意。

過去五年來,鄭永豐總計送出近兩萬本新書,平均每年購書的花費,就超過百萬元,光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今年初上架的新書《沒有唯一、哪來第一》,他便購入近千本,劉金標獲悉後十分好奇,跑到鹿港親自排隊買包子,想知道究竟是怎樣一家包子店,老闆出手如此大方。

「客人不遠千里來店裡買包子當伴手禮,送書也算是我的一份伴手禮,」滿室麵糰發酵味道的包子店樓上,鄭永豐在落地書牆前,談起為什麼要送出這麼多書,臉上滿是喜悅。

送書送到變購書大戶挺鎮上書店 ,不願省錢網購

其實,包子店老闆送書,早是鹿港的一段佳話。三十年前,鄭永豐回家接班,就開始買書送友人,鹿港各小學的校長和老師、醫院醫護人員、基層警察等,都曾收過他的贈書;別人捐政治獻金,他則是搬來一箱又一箱,志文出版社成套的「新潮文庫」,送進鎮公所。

很多人揣測鄭永豐送書的動機,但前鹿港鎮長、現任立委王惠美說,包子店生意本來就很好,根本不必靠送書行銷,「鄭老闆本身熱愛閱讀,是最大動機。」王惠美形容,低調、少說多做,是鄭永豐的行事風格,更鮮為人知的是他長期捐款社福團體,累計金額少說千萬元,是少數賺觀光財,不忘以公益行動回饋鄉里的企業主。

鄭永豐買書買到連出版社,都為他再刷已絕版的書,也是出版業界有名的購書大戶;有出版社登門接洽他,願意以低於書店通路的價格批售,竟遭婉拒。也不上網買書的他理由是,十年前鹿港還有四家書店,現只剩下最後一家,若再不支持,有一天鎮上連一家書店都沒有,「我們還好意思說,自己生長在文化古都嗎?」

諾貝爾書城鹿港店副店長黃宗豪說,鄭老闆不只大手筆買書支持實體書店,「還經常書未到,錢都已先付清了!」

讀書讀到變知識達人一本書看五十遍,隨口能背

「我只是己所欲、施於人。」屏東農專畢業的他說,自己從小愛讀課外書,《基督山恩仇記》、《鐘樓怪人》是小學五、六年級的讀物,「回想起來,當時老師放很多課外書在教室讓大家接觸,影響我最深。」

翻開鄭永豐送書的清單,洋洋灑灑超過五十筆,並非全是排行榜上的暢銷書,「這些都是我一讀再讀的好書,就像老朋友一樣,把它推薦給大家。」他說,以送出超過四千冊,談環境哲學的《看海的人》為例,至少就看了四、五十遍以上,隨口都能背出內文,「有朋友還指定要我翻爛的那本。」

總利用晚上包子店打烊後,馬勒、貝多芬相伴徜徉書海的他說,閱讀最大的樂趣在於,那是一種和作者心靈交流、天涯逢知己的悸動;有時被書中的一句話敲醒,更是拍案叫絕的驚喜,「常常一抬頭看時鐘,才知已凌晨兩、三點!」

分享能讓人心向上提升的觀念,和帶來正面思考力量的主題,是鄭永豐的選書大方向。二○○四年總統大選辯論上,被熱烈討論的《黃崑巖談教養》,他十年來已送出將近七千本;建築名家安藤忠雄自傳、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音樂遍歷》,作家李偉文《電影裡的生命教育》,都曾是這位包子店老闆的伴手禮。

選書選到變人生導師客人閱讀後,擺脫憂鬱重生

儘管受數位科技衝擊,紙本閱讀風氣每下愈況,但鄭永豐仍堅信,閱讀可以帶來改變命運的巨大力量,更發願鹿港小鎮每年每人的買書、讀書量,「能夠超越芬蘭與丹麥!」

他說,曾有一位媽媽回店裡向他致謝,提及家中孩子一時喪志,就是買包子時拿到《人為什麼活著》、《當和尚遇到鑽石》這兩本書,擺脫憂鬱重新面對挑戰,「這是我送書的最大收穫!」雖並非每個拿到書的客人,都會把書讀完並從中得到啟發,但他的思考是,「就像放流回游,一千隻魚苗放入大海,有五十條能回游靠岸,就算成功了。」

常有遊客問鄭永豐,鹿港最值得看的古蹟是那一處?他一定介紹瑤林街古宅前的「半邊井」,這口井被圍牆隔成兩半,牆內的一半,供自家人使用;露在牆外的另一半,則供沒能力鑿井的人汲水取用,展現在地舊日子,濃厚人情味與純樸民風。

這樣的「分享」美德,或許正是排隊包子店,人氣歷久不墜的神秘配方。

【延伸閱讀】肉包店老闆鄭永豐,送書最愛這20本—阿振肉包的贈書清單

1.《黃崑巖談教養》黃崑巖出版社:聯經

2.《看海的人》莊稼(賈福相)出版社:聯經

3.《建築家安藤忠雄》安藤忠雄出版社:商周

4.《陌生人》李家同出版社:聯經

5.《讓高牆倒下吧》李家同出版社:聯經

6.《美力芬蘭》陳之華出版社:天下

7.《芬蘭教育》蕭富元等出版社:天下

8.《電影裡的生命教育》李偉文出版社:天下

9.《人為什麼活著》稻盛和夫出版社:天下

10.《托鞋教授的海洋之夢》蘇達貞、王梅出版社:臉譜

11.《當和尚遇到鑽石》麥可‧羅區格西出版社:橡樹林

12.《愛上便宜貨》艾倫.魯佩爾.雪爾出版社:聯經

13.《霜冷長河》余秋雨出版社:時報

14.《西方文明的四個黑盒子》尼爾‧弗格森出版社:聯經

15.《錦繡》宮本輝出版社:麥田

16.《幸福角落》林保寶出版社:天下

17.《樂來樂想》焦元溥出版社:聯經

18.《人生基本功》潘冀出版社:圓神

19.《台灣如何成為一流國家》李鴻源出版社:時報

20《沒有唯一、哪來第一》劉金標出版社:商周

整理:尤子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48

快书包:像送快餐一样送书

1 : GS(14)@2010-09-11 17:33:43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08/148762.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716

陳珍妮:唔會送書畀前高層

1 : GS(14)@2015-07-23 01:20:14

■陳珍妮昨晚在書展宣傳她的新書。


無綫前主播陳珍妮昨晚到書展為新書《TVB新聞部血淚史》舉行簽名會,新書推出後未獲舊同事支持,她一臉不屑說:「香港係言論自由嘅社會,我講自己嘅故事。冇諗過送書畀前高層,佢哋未必有興趣,亦冇諗過舊同事會撐我。」她又稱未必多數人認同的事就是對,亦有在職舊同事買書支持自己。對於另一位前主播林昭儀以「丟架」來形容她,陳珍妮說:「同佢唔係好熟,但會尊重佢講嘅嘢。」而無綫前體育新聞王子伍家謙亦出席書展活動,問他陳珍妮對無綫的指控時不願多談,只說:「我就唔覺得編更不公,因為大家喺呢方面都有共識。」採訪:譚倩宜攝影:沈健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717/192220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675

四叔九十大壽 兒孫送書回憶戰績

1 : GS(14)@2018-03-19 04:12:50

【明報專訊】噚日李嘉誠公布退休,立刻成為全城焦點。但係其實噚日係另一位億萬富豪李兆基(四叔)嘅89歲農曆生日,並且慶祝咗九十大壽。四叔每年大壽,都會喺半山大宅設晚宴,一饗親友,今年更加筵開15席。

搜羅歷年剪報雜誌封面

為表心意,四叔個乖乖仔Martin(李家誠)一家,準備咗一本好有價值嘅書送畀四叔,本書有成100頁,主要係搜羅咁多年四叔喺香港報紙、雜誌嘅新聞,同埋雜誌封面相。小琴八到其中一張剪報係1986年3月24日嘅《明報》報道,話四叔因為熱心幫助香港學生出外讀書,因而獲英國牛津大學華頓學院頒授榮譽院士。

28年資助百名學生 到牛津深造

睇番呢篇報道先知,原來四叔早在1979年已經成立「李兆基學位」計劃,資助香港傑出學生到牛津升學,等佢哋唔會因為經濟困難而冇能力負笈海外。據知,佢喺28年時間裏面資助過百名學生到牛津深造。噚晚四叔睇番呢篇報道,相信都老懷安慰。誠哥言退,未知幾時輪到四叔,但係兩位老人家即使從上市公司退下火線,喺慈善方面都應該唔願停。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964&issue=201803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7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