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國內最後一家膠卷廠商的彩色膠卷業務消失是在情理之中,但還是讓人又愛又恨。
9月的保定是個冬天。
這個可以鎖定時間和留住青春的地方,有著全球第三大彩色膠卷生產廠商。直到今年9月,一切戛然而止。
9月4日晚,樂凱膠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樂凱)發佈公告稱,將停止彩色膠卷的生產,並授權公司總經理清理與此相關的專用資產。這也標誌著,中國彩色膠卷產業的終結。
「糟踐了。」王洪斌(化名)不厭其煩地用方言對《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說,樂凱曾是保定企業的代名詞。
20年前,王就開始在這裡工作。10年前,這家工廠生產的彩色膠卷家喻戶曉,曾是中國當時唯一可以與柯達和富士競爭的世界三大彩卷製造商之一,並因其在中國市場對另外兩個外來者的制衡而為業界所稱道。
但這注定又是一個貴族沒落的故事。隨著數碼照相技術迅速席捲全球,柯達和富士相繼被迫宣告停止彩色膠卷業務,甚至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
樂凱也未能逃脫相似的厄運。2011年,樂凱在連續數年利潤下滑之後,最終虧損5000餘萬元。而在此前的三年,這個員工數達幾千人的公司,每年賺到的錢只能在北京的五環外購買一套面積不足100平方米的普通房子。
後果是殘酷的。2012年2月,樂凱開始對與彩色膠卷生產相關的設備、技術、專用原材料進行減值測試,並於7個月後宣佈最終停產。
與外界對中國彩色膠卷命運的惋惜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對外宣佈彩色膠卷停產當天,樂凱工廠一如既往的平靜,這裡什麼也沒有發生。沒有會議,沒有儀式。
王洪斌甚至沒有得到任何正式的通知,他得到工廠永久停止彩色膠卷業務的消息還是來自網絡的報導。之後,他接到換崗的通知。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樂凱控制人,下稱樂凱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王英茹告訴《中國經濟和信息化》:「樂凱膠片其實早已意識到危機的來臨,轉型已在悄悄進行。」 她表示,在2000年,樂凱就開始準備求變。到2005年,樂凱就開始投資建設第一條TAC光學薄膜生產線,進入平板顯示上游的關鍵材料領域,成為全球僅 有的能生產TAC膜的五家企業之一。次年,樂凱在合肥開工建設我國第一個光學級聚酯薄膜基地,並開始大規模進入薄膜生產領域。到2011年,以光學薄膜為 主的膜材料銷售收入已佔樂凱集團收入的五分之一,利潤佔42%。
值得關注的是,光學薄膜也成為樂凱吸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重要一環。去年9月,樂凱集團併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成為其全資子企業。
好消息是,今年上半年樂凱主營業務收入出現增長並開始盈利。王英茹認為,這得益於公司在太陽能電池背膜和銀鹽產品彩色相紙業務上實現的新增長。半年報稱,太陽能電池背膜項目去年下半年開工建設,預計年內完工。這有可能成為樂凱的下一張名片。
不走運的是,眼下的國內太陽能電池行業正在接受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嚴峻考驗。美國和歐洲作為世界上該產品最大的市場,正借助貿易手段向中國的太陽能產業發起抵抗。樂凱作為上游材料的供應商,不可能感受不到這股刺骨的寒風。
令王洪斌真正遺憾的是,在此前的長達十年「去膠片化」時代裡,樂凱曾有機會全身而退。那麼,樂凱做了什麼?
那個「壞傢伙」
王洪斌最後一天在彩色膠卷整理生產線上工作是7月27日。不久,他便接到不少向他索要樂凱膠卷的電話。
9月5日,樂凱膠片對外宣佈停產消息當天,北京五棵松攝影器材商城的攤位老闆李勇發現,最近過來詢問樂凱膠卷的人開始增多。他乾脆從庫房角落裡搬出了剩餘的一箱半存貨,擺在門前顯眼的位置,並隨手把價簽上的「13」描成了「18」。
一些淘寶店主似乎也察覺到了類似的情況。在網站的銷量統計中,樂凱膠卷的銷售記錄大多從9月中旬開始,此前寥寥無幾。而不少商家更是為其貼上了「收藏國貨」的標籤。
但上一次受到熱捧已是有些久遠的事情了。那時的王洪斌充滿了幸福感。
1989年,他從樂凱職業中學畢業,由於父親是樂凱研究院的老員工,所以進入樂凱沒費太大周折。但對於沒有內部關係的畢業生,這在當時的確是件難事。在當時以及之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樂凱就是保定,保定就是樂凱。
上世紀90年代,樂凱逐漸進入市場爆發期。當時城市裡的相片沖洗店是個熱門的生意,逢年過節都需要排隊。
王洪斌趕上了好時候。到2000年,樂凱佔據國內100%的航空航天膠片市場、70%的電影膠片市場、50%的黑白膠片份額以及30%左右的彩色膠片份額。其上市公司樂凱膠片也在當年達到了業績的頂峰,淨利潤2.15億元,主要都來自彩色膠卷。
這也直接體現在王洪斌的收入上。他所在的車間,樂凱膠卷的月產量從幾十萬隻逐漸上升至一兩百萬隻。最多的一個月曾經生產了600萬隻樂凱膠卷。當時加班和 超額完成任務都會發獎金,王洪斌的月薪也從參加工作時的30多元快速攀升。他至今還記得,2000年的某個月拿到了1500元獎金。
最讓他得意的地方是,逢年過節王洪斌總會拿著相機給大家照相,而家裡人還要特地為此換上新裝。加之當時沖洗店對樂凱的職工還有一些優惠,因此他們要比一般家庭有更多的拍照機會。這讓他覺得「自己好像突然間地位都提高了」。
但之後,王洪斌的工資就再也沒有漲過,而且持續了很多年。
事實上,有個傢伙和王洪斌同歲。1975年,在地球的另一端一個叫做美國柯達實驗室的地方,誕生了一個有些笨重的大傢伙,它的名字叫數碼相機。
王洪斌沒有想到,正是這個「同齡人」在日後拿走了他的工資,甚至搶走了他的工作。更具嘲諷意味的是,這個壞傢伙最先干掉了自己的父親——美國影像產品巨頭伊士曼柯達公司。
最新的消息是,已經申請破產保護的柯達正在啟動多項專利權出售交易,用來拖延這艘腐朽巨輪下沉的時間。
相比之下,樂凱的狀況尚不至於這麼糟糕。但不可否認的是,自2000年之後,樂凱膠卷的銷量持續下滑。五年中,樂凱膠片的盈利能力下降了將近90%。
但王洪斌彼時還抱有幻想。當時的人們對數碼相機還有疑慮,畢竟那時候數碼相機的像素很低且價格昂貴。懷揣這種想法的人佔據多數,包括膠片領導者及數碼相機的發明者柯達。
此前,產品的生命週期往往是沿著拋物線式的路徑演繹,但是整個膠卷行業都沒有料到,從頂端下滑的時候,趨勢幾乎是自由落體式的垂直跳水。「數碼技術成熟得太快了,這些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樂凱集團總經辦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朱海河只能如此感慨。
另外,膠卷在航天及軍事上的應用給了樂凱一些錯覺。雖然知道用膠卷的普通消費者可能會越來越少,但由於當時仍然具有清晰度的優勢,一些樂凱內部的人認為,膠卷還會繼續在軍事等特殊領域保留下來。但事實是,2009年的軍方訂單成為向樂凱採購的最後一批膠片。
這也意味著樂凱停產進入倒計時。不久,工廠出現階段性停產,而且王洪斌再未接到過任務單。自去年後半年開始,這種停產與復工之間的跨度越拉越大。最近的兩年中,他所在車間的工人從最多時的400人陡降至最後的十幾人。
創始人何時退居二線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通常而言,創始人都會讓位給更專業的管理者,谷歌、雅虎和思科都概莫能外。
但最近,又湧現出一股全新的趨勢,很多創始人在CEO的位置上也實現了卓越的成就,例如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蘋果的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和甲骨文的拉里·埃裡森(Larry Ellison)。
霍夫曼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一些建議。
霍夫曼非常喜歡創業早期的感覺:「團隊規模不大,但卻在開發全新的產品,希望通過創新超越驕傲自滿的老牌巨頭……這種體驗不僅新鮮刺激,還能集中精力做多數創始人最喜歡的事情——尤其是科技企業:解決有趣的問題,開發新穎的技術,制定獨特的戰略。」
可一旦獲得成功,並進入增長階段,就必須對商業流程和管理投入相同的熱情。但霍夫曼卻沒有這麼做。
他說:「我們起初只有幾個人,都聚在我家客廳裡辦公,後來發展到幾十個人,還有了專門的辦公室。但這時,我發現CEO的工作發生了變化。一旦員工超過50人,CEO就需要加大對流程和組織的關注,但我當初並不熱衷於此。例如,我沒有每週召開例會。我可以這麼做,但我會很勉強,沒有激情。」
他希望退下來專心發展戰略,而不再整天考慮工資和時間表。於是,他聘請了大衛·奈(David Nye)。這是一位履歷完美的「白髮」CEO,對基礎工作有著高超的技能。
但此舉卻沒有發揮作用。產品週期太短,根本沒法區分組織、戰略和產品。如果你等著其他人來實現自己的願景,那就太遲了,即使這個人很優秀。
霍夫曼說:「CEO的理想人選應該具備創始人那樣的知識結構、道德權威和獻身精神。要找到這樣的人,答案很簡單:應該在過渡階段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引入一位新CEO,而不是將他視作『成人導師』。」
聯合創始人與管理者有著很大的不同。對霍夫曼來說,這個人就是傑夫·維納(Jeff Weiner)。
霍夫曼這番言論的重點在於:倘若創始人不是長期CEO的合適人選,就必須儘早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最好能放下自尊,主動退居二線。倘若不是被迫下台,便可騰出足夠的時間找到自己信賴的人選,不僅熟悉日常運營,還懂得制定長期戰略,而且人緣要好。
如果能儘早做到這一點,公司在轉型過程中陷入停滯的可能性便會降低。
五月十一日,李焜耀宣布辭去友達董座,為面板強人時代畫下句點。病後的李焜耀,逐步淡出明基友達集團決策核心,後李焜耀時代的接班梯隊成形,彭双浪與陳其宏將如何分治共和引人注目。
撰文•林宏文、周品均
正當外界等著李焜耀露臉,親自主持友達六月二日股東會時,友達卻在五月十一日宣布李焜耀辭去董事長一職。當天他拄著枴杖現身友達總部主持董事會,會後即發布由總經理彭双浪接任董事長。
去年十月,一場突如其來的腦中風,李焜耀倒下了。傳言當時他一度沒有呼吸心跳,被中國醫藥學院急救回來。經過醫療團隊數月細心地治療調養,李焜耀恢復情況良好,也開始在二月友達董事會現身。
據一位密切陪伴李焜耀復健過程的友人表示,很幸運地,中風沒有傷到李焜耀腦部功能,要思考做決策沒有問題;但是,李焜耀的行動已經不若生病前靈活,這也讓他對人生的下一步有了新的體悟,才會辭任友達董事長。
辭董事長 李焜耀退居第二線「他透露出要退居第二線的念頭。」這位友人認為,友達只是他交棒的序曲,未來其他事業也會陸續進行。他說,六十三歲的李焜耀,生病前企圖心還非常旺盛,但病後已明顯改變。原本六十三歲就該考慮接班問題,生一場病讓他更加堅定,接班布局是他未來最重要的工作。
強人之後,這個總市值達二二○○億的集團會如何運作?誰又將接下領導重任?已成市場矚目的焦點。
可以確定的是,明基友達集團交由專業經理人管理的色彩將更為濃厚,過去像是合併西門子手機、反托辣斯案等重要決策,都由李焜耀一人主導的強人時代將逐漸步入歷史。
「未來,少了共主,明基友達集團將走向共和。」一位熟悉友達內部運作人士剖析。後李焜耀時期,明基友達集團很難產生第二位強人,而是以專業經理人分治。若李焜耀全面交棒,接下友達棒子的彭双浪,以及目前掌管佳世達與明基的陳其宏,兩人將分掌集團內兩大事業,開啟分治共和時代。
「這幾年,KY︵李焜耀︶的重心已不在友達,他偶爾才進友達辦公室。」一名面板業人士直言。與二○一○年友達深陷反托辣斯訴訟時,李焜耀強勢做出絕不認罪決策的時空環境相比,李焜耀這幾年已慢慢淡出友達的營運管理,將重心轉往生技上的布局。這就是為什麼,李焜耀選擇先卸下友達董事長交棒給彭双浪,作為他全面接班的第一步。
現年五十六歲的彭双浪,已在明基友達集團二十五年,可說是李焜耀一手栽培的專業經理人。出席公開場合總是西裝筆挺,私下更愛唐裝,是個充滿人文關懷的科技人。一九九○年進入明基任職後,隨後被外派到馬來西亞廠擔任廠長。九八年底,他被調至達碁(友達前身),不過三年,彭双浪隨即變身友達開拓中國市場的先鋒。
彭双浪先接棒 集團色彩淡化儘管彭双浪在工廠管理與業務的能力深受認可,若將時光倒回五年前,也無人預期彭双浪會成為李焜耀的友達接班人。
「如果不是反托辣斯訴訟,接下友達董事長位置的人,絕對不是彭双浪。」業內人士話說的直接。當時友達前副董陳炫彬、前執行長陳來助、前執行副總熊暉捲入反托辣斯訴訟案,不是身陷囹圄就是被限制留在美國。而彭双浪自己也很清楚,他曾說過,「接總經理,從來就不在我的人生計畫中。」然而,一二年面對公司存亡的危急時刻,當時李焜耀向彭双浪提出接任總經理那天,彭双浪只能答應,「因為你知道,你有義務要擔起這個責任,尤其公司遇到這種情況,我沒有推託理由。」即使彭双浪過去沒有管理研發單位經驗,曾受到內部質疑經歷的完整性,但在接下總經理的那一天起,他擔起帶領友達走出谷底的任務。三年來,彭双浪成功證明自己的能力。
對比友達從一一年到一二年內曾虧掉一一五八億元,去年,友達的稅後淨利是一八○億元,是○八年以後最好的成績。李焜耀讓立下戰功的彭双浪接下董事長一職,也被業界解讀是現在「最好的接班人選」。
不過,過去明基友達集團在李焜耀強人領導下,集團資源共享、高整合度的狀態,預料也會隨著彭双浪上任後而更具挑戰。一名長期觀察面板產業的分析師就說,「面板業已進入打群架時代。面對有出海口的三星、樂金以及大舉發展面板的中國,甚至比起有鴻海作為出海口的群創,友達的垂直整合度相對弱勢,對集團掌控力不比李焜耀的彭双浪,恐怕必須好好思考這項問題。」其實,李焜耀帶領的明基友達集團,面板事業可說是後來居上,如今已占集團事業大半江山。除了彭双浪之外,包括集團LED旗艦事業的隆達董事長蘇峰正、發展光電及綠能產業材料的達興材料董事長林正一,還有整合輔祥及景智的達運董事長向富棋,都是出身自友達的重要幹才。
由於彭双浪的輩分與許多枱面上董事長差不多,而且,早期友達眾多零組件公司獨立出去時,李焜耀與陳炫彬就一直提醒,友達的轉投資不能一直靠喝友達的母奶長大,一定要想辦法打進其他客戶。如今友達也都只是各事業體的客戶之一,未來彭双浪要建立他在友達面板光電事業的共主地位,恐怕也需要一點時間。
陳其宏接佳世達 拚醫療產業至於明基友達集團另一家領導的上市公司佳世達,總經理陳其宏加入明基友達集團已二十四年,他從研發工程師出身,曾擔任明基產品技術中心總經理,因此很多人都稱他是「Mr. BenQ」。
明基購併西門子手機事業歷經三百餘億元虧損後,明基的品牌事業與原來佳世達的代工事業也進行調整,除了上市公司改為佳世達外,品牌事業也進行精簡,製造與研發都移至佳世達,陳其宏也被賦予重任,一四年接下佳世達總經理一職,而原本由李文德負責的明基品牌事業,也劃入佳世達旗下。
在明基友達集團下一步重要領域|| 醫療產業,陳其宏也是重要推手。目前陳其宏身兼明基三豐董事長,明基三豐是老牌的手術台及手術燈供應商,一○年明基透過購併取得主導權,後來又購併怡安,這是一家以生產醫院點滴用的管、袋類產品,去年明基三豐又與以色列合作夥伴AB Dental Devices合資成立明基口腔醫材,推出3D植牙整合服務,進軍牙科領域。
在明基西門子合併案失敗後,陳其宏也經歷了他人生最大的考驗||罹患鼻咽癌,而他抗癌成功的歷程,也成為集團跨入醫療產業最佳見證人。
陳其宏是在○六年發現得到鼻咽癌,當時他與李焜耀一起去德國CeBIT秀參展,發現自己的痰與鼻涕中有血,原本以為只是當地比較乾燥,沒想到回台確診後,發現居然是癌症。
陳其宏說,當時他非常不能接受,但很快就決定進行治療,並以放療為主,化療為輔。結果,治療時他掉了許多頭髮,味覺也消失,只能吃流質食物,但在這種極度不舒服的情況下,他同時也決定要讓自己維持更強的戰鬥力。他回憶那段時間,自己以正面態度相信醫師與治療,連續一個半月,他每天早上治療後,下午還是戴著口罩到公司上班,不與公司的業務脫節。陳其宏與病魔纏鬥的過程,展現其驚人的意志力與正面積極的力量,也讓他獲得李焜耀的賞識,拔擢為佳世達總經理。
不過,雖然陳其宏職掌明基佳世達及集團醫療布局,但管理範圍也無法及於其他事業體,例如從面板轉型至隱形眼鏡及止血棉等醫材領域的明基材料,目前是由出身達方的陳建志擔任董事長。至於更早就從明基獨立出來的達方公司,則由老將蘇開建領軍。
目前看來,強人李焜耀逐漸交棒,明基友達集團將分別由彭双浪與陳其宏領軍,暫時還沒有誰能跳出來成為集團共主。只不過,彭双浪與陳其宏面對的都是整合問題,未來兩大事業中的各家公司,也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分治情況,可以想見共和的工作,恐怕是將來退居第二線的李焜耀最重要任務。
李焜耀
出生:1952年
現職:佳世達董事長、明基友達創辦人
陳其宏
出生:1961年
現職:佳世達總經理、
明基三豐董事長
經歷:明基電通產品、
技術中心總經理
學歷:美國雷鳥商學院
國際管理碩士
彭双浪
出生:1959年
現職:友達董事長兼總經理
經歷:蘇州廠總經理、
友達供應鏈副總經理
學歷:英國赫瑞瓦特大學MBA
明基友達集團
接班梯隊成形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
轉投資
達運董事長向富棋
隆達董事長蘇峰正
達興董事長林正一
佳世達總經理陳其宏
轉投資
明基總經理李文德
瑞鼎董事長黃裕國
達方總經理蘇開建
明基材董事長陳建志
明基三豐總經理許棠隆
2日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總統府青瓦臺今日就韓總統樸槿惠提名國民大學教授金秉準為新任國務總理表示,這意味著樸槿惠總統將退居二線 ,由金秉準擔任“內治”總統。
青瓦臺相關人士指出,樸槿惠將為填補國政空缺放下一切,接受相關要求。分析認為,此舉意在為應對總統親信幹政事件引進分權型總統制,由候任總理金秉準打理國內事務,樸槿惠則負責對外事務。
據報道,青瓦臺一位參謀表示,樸槿惠將通過多種方式宣布將總統權限移交給新總理。預計現政府的政策會發生很大變化。金秉準一直對改用國定韓國史教科書持有反對意見,因此現政府推進的各項重大政策或被延遲、停止。
青瓦臺相關人士還表示日後內閣改組將由金秉準主導。此外,青瓦臺就在野黨反對召開金秉準人事聽證會表示,希望在野黨為收拾局勢給予配合和支持。
今日早些時候,據韓聯社消息,為穩定當前因崔順實事件動蕩不安的韓國政局,韓國總統樸槿惠繼10月30日改組秘書室後,今日提名盧武鉉政府時期總統府政策室室長、國民大學教授金秉準為候任國務總理。金融委員長任鐘龍被提名為候任經濟副總理。
韓國務總理提名人金秉準(圖:韓聯社)
此外,報道還稱,對於樸槿惠是否會同意就“親信幹政門”接受檢方調查,青瓦臺有關人士說,現階段無話可說,如有必要會在深思熟慮後做出決定。這暗示根據檢方調查的進展,不排除樸槿惠同意接受檢方調查的可能性。
(原標題:中小品牌搶戲 影視五強緣何失語春節檔)
作為歷年來最具吸金力的檔期之一,每年的春節檔都會吸引不少公司紛紛布局。記者統計發現,今年春節檔競爭進一步加劇,不僅有7部國產片同檔上映,仔細觀察更是有多達73家公司暗藏在7部影片背後爭奪票房,其中涵蓋眾多成立時間並不長,或是知名度、影響力相對較低的公司。種種現象代表著,新一輪票房混戰即將開啟。
近百家公司瞄準七天長假
再過三天,春節長假就將正式開始。經過此前多部影片進行的一系列調檔和調整,原定有13部新片出現在春節檔的競爭格局,隨著6部新片接連宣布調整檔期並退出春節檔,逐漸演變為7部國產片登陸全國院線,即徐克導演、周星馳監制的《西遊·伏妖篇》,韓寒導演作品《乘風破浪》,王寶強首任導演作品《大鬧天竺》,成龍出演的《功夫瑜伽》,舒淇等加盟的《健忘村》,動畫片《熊出沒之奇幻空間》以及兒童題材影片《老師也瘋狂》,且這7部電影均是在大年初一面向觀眾。
《西遊伏妖篇》海報
雖然春節檔新片的數量有所減少,但該檔期內的市場競爭仍不可小覷。記者通過統計發現,在這7部新片背後,通過直接計算出品方和聯合出品方的數量,則有73家大大小小公司的身影,其中僅《西遊·伏妖篇》一部影片就擁有21家出品方,此外《功夫瑜伽》也有15家出品方公司。而若在這73家公司中刨除存在股東關系或子公司關系的公司,最終也有近60家不同背景的公司存在,若將影片發行方或是宣傳公司也計算在內,總體公司數量則能達到近百家。
之所以有近百家公司均集中在春節七天長假,無疑是盯準了春節檔這塊肥肉。數據顯示,近年來春節檔產生的票房規模持續增加,其中2014-2016年春節檔的票房分別為14.12億元、18億元和36億元,尤其是去年春節檔,不僅整體票房規模較上年增長一倍,還出現首部破30億元票房的國產片。在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看來,選擇節日假期作為電影檔期,有利於通過集中宣傳形成集中消費,使電影市場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尤其是去年春節檔亮眼的票房表現,吸引了不少公司的目光。
影視五強退居二線
春節檔現已成為不少公司眼中的肥肉,但仔細觀察這73家出品公司可以發現,五大民營影視公司的身影反而並不顯眼並退居二線,基本沒有自己主控的作品。
比如華誼兄弟只出現在《西遊·伏妖篇》的出品方名單中,且位置較為靠後;光線傳媒則是只有旗下的霍爾果斯青春光線影業有限公司作為《大鬧天竺》的出品方之一;博納影業集團是《乘風破浪》四家出品方之一,但從出品方的名單順序來看,為第三位,排在首位的是韓寒創立的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而萬達影視原本既是《西遊·伏妖篇》的21家出品方之一,更是《健忘村》的第一出品方,但在1月17日卻被曝出,《健忘村》的第一出品人進行了變更,由萬達影視變為影行天下。
風山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兵認為,業內前列的影視公司選擇這種方式布局春節檔,應是有其考量以及長線規劃布局,“雖然春節檔整體票房規模較大,但市場競爭也較為激烈,而已經形成穩定主營業務線的幾大影視公司,對於自身的作品也應已形成清晰的產品規劃,且與部分公司只是想通過春節檔這一時刻來讓作品獲得更多票房收益、賺取快錢不同,而是會依據作品內容及檔期實際狀況進行合理且長遠的規劃”。
盡管五大民營影視公司沒有完全主控的作品,從表面上看會降低今年春節檔的市場競爭,但從檔期內上映影片背後的出品方名單可以發現,為了讓自身更具市場競爭力,部分影片將包括大地、金逸等院線在內的資本,以及淘票票、貓眼、娛躍等票務背景起家的公司都籠絡在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在排片、票務等方面爭取優勢。鑒於春節檔的實際狀況以及今年開年以來電影市場處於調整期的情況,或許也是五大民營影視公司決定此次退居二線的原因之一。
中小公司紮堆隱現泡沫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此前高歌猛進式發展的電影市場,如今已經減緩了增長速度進入調整階段,這從去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57.12億元、同比增長3.73%的數字就可看出。此外,從去年開始,部分具有較強吸金力的檔期,也出現票房同比下降的情況。以去年國慶檔為例,該檔期以15.8億元的票房收官,較上年同期下跌約2.7億元,出現近十年首次國慶檔票房下跌的情況。另外在今年元旦檔票房也出現同比下滑,報收6.6億元,相比2016年8.6億元的成績,跌幅超過20%。鑒於整體電影市場的情況,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今年春節檔的表現將難以超過去年,整體市場情況會比較殘酷。
雖然春節檔的票房情況會較為嚴峻,但是布局該檔期的公司仍不在少數,且其中有不少公司屬於成立時間並不長,同時知名度、影響力在業內相對較低的公司,甚至有部分公司的名字在此前也都較少出現,鮮為人知。這不禁引發好奇,是什麽原因使得這些公司在當下的市場現狀下仍願意布局競爭激烈的春節檔。
在王兵看來,由於此前電影市場的火熱引發去年的資本大潮,眾多公司紛紛出現,同時不少跨界資本紛紛布局,盡管經過去年以來電影市場的調整大部分資本已經逐漸撤離,並擠走部分市場泡沫,但泡沫還未完全撇幹凈,部分資本在去年投資制作的電影還未上映,因此需要再通過半年左右的時間,待相關影片推向市場,逐漸在今年上半年釋放,從而將市場上所積攢的部分泡沫進一步撇幹凈。而之所以選擇春節檔等節假日檔期,也是相關資本希望能夠借助電影市場整體大盤的提升,獲得更高收益。
追逐檔期反襯競爭力不足
對於每部電影而言,選擇一個合適的檔期能幫助影片獲得更高的票房成績,尤其是面對現階段的調整期,平日電影市場只產生每日5000萬元左右的票房,周末及節假日票房才能實現單日破億元的現狀。在業內人士看來,節假日等檔期觀影人群相對較多,而相關資本和公司追逐檔期,一方面是能在此階段獲得更多觀眾,並通過多部影片同時上映,集中各方力量推高票房大盤,實現更高票房;但從另一方面也能證明,國內尚未出現一部擁有帶動大盤能力的作品,電影的內容質量還有待提高。
值得註意的是,為了能夠提升市場熱度,今年春節檔不少影片再次出現低價搶票的活動,10元左右的電影票也再度出現在觀眾面前,似乎要再一次掀起票補的高潮。
對此,王兵認為,影視公司或第三方票務平臺的票補能否奏效,帶動市場熱度,關鍵在於觀眾是否買票,當下很多觀眾都反映不是不想看電影,而是沒有想看的電影,如果觀眾不願意購買電影票,票補力量再大也難以起到實質作用。而對於當下國產片追逐票房,按照平日國內電影市場票房水平,大體量的片子若選擇在該時間上映,確實難以收回成本,選擇節假日借助假期經濟,再加上多部影片同時上映抱團取暖,則有可能收回成本獲得收益。“但這也顯示出國產片核心競爭力不足的現狀,且目前抱團取暖所產生的票房也並不會非常樂觀,而如果是一部內容質量較高、極具競爭力的作品,即使在平日上映也能憑自己的力量帶動整個市場的熱度,所以關鍵還是要回歸內容本身。”
此外魏鵬舉也表示,對於影視公司而言,也不能過多關註檔期本身的集聚效應而忽略了影片的質量,且過去一年電影市場的增速趨緩、部分票房不達預期的情況,也意味著電影內容才是決定影片票房走勢的重要因素。
中國剁手黨實力最強,電商交易額占全球近四成。
早安,艾瑞巴蒂,一起來看今天的早報。
頭條:聯想又叒叕有“新聞”了
1、媒體稱聯想集團將私有化、楊元慶退居二線,官方否認
5月30日,有自媒體爆料稱,聯想集團正在計劃近期進行私有化,聯想集團也計劃進行高管調整,楊元慶將退居二線只擔任董事長,而最近剛返回聯想的劉軍將出任聯想集團新一任的CEO。對此,聯想官方予以否認,回應稱“沒有此事”。
盡管聯想官方否認正在進行私有化,但聯想的確擁有私有化的基礎,作為一家年營收在3000億元左右的企業,目前聯想集團的市值僅為539億港元(約合70億美元)。與之相比,騰訊和阿里巴巴2016年營收僅為1500億元左右,但二者市值均已超過3000億美元,是聯想是40倍以上。
註:私有化,即聯想管理層或重要股東引導的一個財團,以一定的價格將聯想集團從港股上買下,讓其成為私有公司,私有化完成後公司將從港股退市。
@方展博:聯想是上市公司,私有化是來個人把所有股份都買了退市!這也有人信?
@ZZY:聯想這些年這麽沒有創新,一年不如一年!可惜了!看看蘋果的MAC,微軟的surface!
@人心冷暖薄如紙:私有化,說不定真是一個好出路。
@小魚兒:上市有利有弊,弊端是你必須得照顧每個季度的財報表現,每個季度的成績單好不好看,可能沒有辦法兼顧長期利益。
@Bluesky:是否進行私有化,要看楊元慶和聯想董事會的決心。
@小紅米:PC端長久以來積累的口碑還是不錯的
@聽米:一直以來,聯想在海外市場的表現都不錯
國內資訊
2、10萬微商被騙100億,最大微商集團被爆涉嫌傳銷
日前,多位微商代理向媒體爆料稱,摩能國際采取“傳銷”的模式招商,到全國各地巡回的開會洗腦,誘騙了幾十萬微商小白的加入,被騙的金額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據悉,摩能國際棒女郎一共分為7個級別,最高級別的“官方”要求打款600萬,往下分別是132萬元的“大核心”、22.2萬元的“小核心”、3.78萬元的“總代”、8250元的“一級”、3250元的“二級”和640元的“天使”。每一層級的拿貨價不同,要想獲得更大的差價,必須不斷往上升級。
@我評論我的噴子勿擾:自己兩年前也嘗試過微商,發現除了騙代理這一條路否則不可能賺錢
@瑾銘:智商教育刻不容緩
@Y易通傳媒 :天上的餡餅是掉給有準備的人!沒準備好就是陷井...
3、四名中介出售10萬條業主信息:僅賣1千,成行業潛規則
日前,上海警方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4名犯罪嫌疑人全都是房產中介,在一筆交易中,犯罪嫌疑人就出售了公民個人信息10萬條。目前,本案中的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審理之中。
上海市公安局網安總隊朱傑表示:“交換方面,在這個房地產中介這塊特別多。他們通過一些交換,你手頭有什麽公民個人信息的,我有什麽,可能就是有這樣一個群體,他通過交換,他擴大他自己的一個掌握的公民個人信息的一個資源。”
4、中國剁手黨實力最強,電商交易額占全球近四成
近日,《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6)》發布,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26.1萬億元,同比增長19.8%,交易額約占全球電子商務零售市場的39.2%。據了解,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普及率達到53.2%,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4.67億,占網民比例為63.8%,較2015年底增長12.9%。值得一提的是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4.41億,占手機網民的63.4%,年增長率為29.8%。
@等待中……明明:都說電商不好,最起碼的七天無理由退貨,實體店有幾個能做到。
@第一次愛的人:一方面是中國消費數量龐大;另一方面是線上便宜,還可以買到當地沒有的東西。
@冒昧的冒個泡:這麽強大,中國市場真是不得了啊
5、Burberry和Dior們也開始在微信上賣貨,還賣得不錯
據外媒報道,法國的瓏驤(Longchamp)和英國的博柏利(Burberry)已開始在微信上銷售手袋和服飾。此外,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法國路威酩軒集團(LVMH)也在微信平臺上通過閃購的形式測試旗下品牌紀梵希(Givenchy)和迪奧(Dior)的市場需求。瓏驤首席執行官Jean Cassegrain表示,對於該公司產品在微信上進行的限量銷售,消費者的反響非常好。該品牌正在考慮擴大在微信上銷售的產品種類。
6、阿里持股18%成二當家,聯華超市周一大漲24%
5月30日,聯華超市股價又上漲了24.44%,報收3.92港元,盤中一度上漲33%。據了解,29日開盤,聯華超市就曾暴漲14%,盤中越走越高,在暴漲21.59%後緊急停牌。根據百聯集團公告,阿里巴巴受讓201,528,000股內資股股票,占聯華超市已發行股本的18%,成為第二大股東。
7、中國鐵塔擬赴港IPO,籌資可達100億美元
據外媒報道稱,中國鐵塔公司邀請投行參與香港首次公開發行(IPO)承銷商角色遴選。此次中國鐵塔IPO的最高籌資額可達100億美元。有接近交易的人士稱,中國鐵塔公司的香港IPO預計於今年底或明年初進行。中國鐵塔為中國三大國有電信運營商管理通訊鐵塔。
@Null:鐵塔公司只是將三大運營商固定基建資產收歸而已,然後租給運營商使用。與此同時給他也在不斷新建室外基站。
@亙古一緣:進軍香港是明智的
@小包兒粑粑:建議考慮下A股
8、雷軍端午曬照,錯把月季當黃玫瑰
5月30日,小米雷軍在微博上曬出了“兩朵黃玫瑰”。不過令人感到尷尬的是,這“兩朵黃玫瑰”實際上是月季。在專家的考證下,雷軍最終做了澄清,並“強行”為大家做了玫瑰和月季的科普。
@小米粉絲後援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魑魅魍魎魌魊鬾:玫瑰本就屬於月季
@李贊灬:大軍兒咋越來越招人稀罕了呢?
國際資訊
9、創始人都不看好蘋果,他說能顛覆未來的是特斯拉
據外媒報道,蘋果聯合創始人斯蒂夫-沃茲尼亞克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當被問及哪家公司可能會引發技術行業的下一場變革時,沃茲尼亞克一開始故意閃爍其詞,不願給出明確的答案,最後才承認特斯拉是最有可能做到這一點的公司。他說:“它們在某些風險非常高的領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包括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汽車和高效率交通系統等等。”
10、蘋果挖來高通八年資深高管,看來真的要自己做基帶芯片
據外媒報道稱,最近,高通負責技術的副總裁Esin Terzioglu已經跳槽到了蘋果,主要負責移動通信系統芯片的開發。這也再次證明蘋果有意開發基帶處理器。在過去幾年中,蘋果開始大力自行設計芯片產品,手機內最重要芯片之一的基帶處理器便是其中之一。
@張真人:搞科技的人技術水平達到一個高度在這家公司里就等於在做重複的事情,跳槽可以讓自己學到更多的知識。
@空指針:從零做不可能,蘋果可以收購一家通訊公司,整合一下。不過蘋果有錢要衡量投入產出比
@隨波逐流:關鍵是專利!
11、實地探訪裁員中的樂視北美:家具正在三折大甩賣
近日,樂視北美宣布進行裁員3/4,預計人數達300余人。其中,聖何塞總部將僅保留主要負責電視業務的團隊,聖地亞哥辦公室將被關閉。隨後,媒體走訪了樂視北美辦公室,看到,目前,樂視北美總部進入到家具甩賣的階段。一張原價700美元以上的一年新高低電動辦公桌,如今售價僅為200余美元,其它普通的辦公桌數十美元不等。據了解,樂視北美月租金較為昂貴,達到20多萬美金。
12、樂天瑪特撐不住了?或拋售中國店鋪“大瘦身”
近日,有消息稱樂天瑪特方面計劃拋售長期虧損的20-30家店鋪,目前正與中國當地企業協商。但樂天瑪特相關人士否認了這一說法。據報道,在華樂天瑪特中的90%(74家)至今依然處於停業狀態,其余13家店鋪自主停業、另有12家店鋪雖然正常營業,但幾乎無人問津,與“開門停業”無異。
13、被老齡化折磨的日本急了:2020年開始啟用無人機送貨
據外媒報道,技術的發展雖然主要靠研發人員的創新推動,但各國政府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為了不被其他國家甩開,一向保守的日本政府也行動起來了,它們將分別於2020年和2022年開放無人機送貨和自動駕駛卡車服務,為工業註入新的活力。除了這兩個新領域,日本政府還計劃在醫療行業推廣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
@Anthony:日本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為了將來不被動,希望我們的科技走在日本前面
@小紅帽:我們有大疆。
@火柴:一百萬宅男家里蹲,不幹活
14、急需現金的東芝甩賣閃存業務,西部數據也加入了競購
日前,據外媒報道稱,美國硬盤制造商西部數據擬競購東芝芯片部門。而且該財團有望在東芝芯片部門的競購中勝出,原因是其成員包括擁有日本政府背景的基金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和日本開發銀行。據了解,東芝對芯片部門的心理價位至少為2萬億日元(約合180億美元)。
@對我來說因為是你:賣掉自己最賺錢的業務,來保留自己最血虧的業務,本末倒置了
@海餅幹:閃存是個機遇
@00:歐美國家有協議,禁止賣給中國
15、為吸引獨角獸公司,紐交所擬調整上市規定
5月31日,據報道稱,紐交所擬調整其“直接上市”(direct listing)規則,以最簡單的方式吸引最具吸引力的創業公司。所謂的“直接上市”允許企業公開交易其股票,而無需以傳統的IPO方式進行融資。如果Spotify采用該方式上市,只需簡單地登記股票,即可自由交易。按計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將於6月29日前決定是否批準紐交所的該提議。
投融資
16、武漢蘭丁獲得數千萬元融資
近日,武漢蘭丁醫學高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經獲得數千萬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仙瞳資本領投,原股東道彤投資及奮毅資本跟投。武漢蘭丁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專註細胞病理人工智能產學研及臨床服務為一體的科技型公司。
17、自助健身倉抖吧獲數百萬天使融資
日前,自助健身倉抖吧宣布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個人投資,對方為某A股上市公司股東,融資將用於產品研發、硬件設備和設計定制等方面。目前,抖吧的產品尚未落地。
18、新加坡創企Gnowbe獲17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近日,職場培訓應用Gnowbe宣布獲17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本輪融資來自東南亞著名風投機構REAPRA 旗下的風投公司Coent Ventures、500 Startups等。Gnowbe主攻職場培訓領域,它提供了一種“微學習”服務,即一種短期的、遊戲化的手機課程,每天培訓時間不會超過10分鐘。
今日思想
出路變化莫測,我不知道它將通向哪里,但無論它通向哪里,我都會跟隨著它。一個陌生的世界將會在前方展開,一個烏雲密布的世界,有著被閃電照亮的犬牙參差的邊緣。很多人誤解了這個世界,從來都沒有正確認識過它。我徑直走了進去。它敞開著。
——鮑勃·迪倫
每經記者 魏瓊 每經編輯 魏文藝
外界矚目長達6年的李嘉誠退休計劃終於塵埃落定。
3月16日,對於李嘉誠來說是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這位即將進入“鮐背之年”(90歲)的企業家宣布即日起卸任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主席、執行董事及薪酬委員會成員之職務,長子李澤鉅正式接任長和系主席。
據了解,早在2012年,李嘉誠就將長子李澤鉅定為其商業帝國的接班人。1985年,李澤鉅就已進入長江集團,從基層開始鍛煉,目前已經是長和集團聯席董事總經理兼副主席。
3月16日,長和系旗下四大公司——長和實業(HK:00001)、長實集團(HK:01113)、長江基建(HK:01038)和電能實業(HK:00006)同時發布業績。據了解,長和系旗下四家公司集體出鏡為多年來首次。
李嘉誠在發布會上表示,他將在5月10日的股東大會後正式離職。他表示,創立長江集團,服務社會,這是最大的光榮。
在辭去長和系董事會主席職位後,李嘉誠今年也將辭任汕頭大學名譽主席一職,亦將由長子李澤鉅接任。
自此,李嘉誠退出一線工作,但將出任公司資深顧問,繼續支持和關註長和系的發展,李澤鉅也將全面接替李嘉誠,開啟長和系的新時代。
未來,李嘉誠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長和系的發展?李嘉誠在業績會上回應,“如果一家公司什麽都要顧問來做,那我為什麽要辭職?”他坦言,目前公司運營健全,無論怎麽樣,發展之中一定不會忘記穩健,這是一個固定的政策。
有著“小超人”美名的次子李澤楷同樣備受外界關註。畢業於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李澤楷1990年回到香港,加入李嘉誠旗下的和黃資產管理委員會,目前任電訊盈科主席。
關於對次子的安排,李嘉誠表示,李澤楷不會加入長和,給的錢足夠運營公司,他有大把生意要做。
李嘉誠的退休計劃自2012年開始便備受外界矚目,盡管發酵6年時間,但是李嘉誠退休後外界不免對公司的發展產生擔憂。對此,李澤鉅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和主席李嘉誠在家里住在樓上樓下,會有交流,方向沒有大的分別,地產永遠是他們的主業,有時候可以做多一點,有時候可以做少一點。他們有其他行業的選擇,未必是基建,有選擇就靈活一點。
關於離職後公司是否出現人事變動,李嘉誠笑稱,高層會不會有變動他看不出,但是旁邊的高層沒有說想要走的。他在作出退休計劃時問過高、中層管理人員,但據目前了解,公司人事並沒有什麽波動。證明公司已經有一個很好的政策,同事可以朝著這方面做。
在業績發布會上,談及香港樓市的發展,李嘉誠表示,香港樓價不敢講,但是現在香港的樓價與一般的市民收入有差距,香港應該多點樓市供應,滿足普通大眾的住房需求。
2016年開始,內地開發商紛紛南下香港拿地,已成為香港土地市場的重要主體。對於內地和香港的樓市看法,李嘉誠認為,香港市場有自己的競爭條件。內地房企負債高於香港,如果用內地的辦法來香港做,還是有一定的風險。在規模快速擴張的需求下,高負債成就了不少內地房企的發展。但香港的發展商無一例外均保持著非常低的負債水平。
李嘉誠說,雖然過去這幾年香港的地產一直上升,但以過去的經驗,比如有時候世界經濟不好,香港的地產也會有危機。國內地產商的競爭也不是沒有能力,大家都有能力,公平競爭。
李嘉誠表示,長和系對負債率是比較小心的,發展中一定要求穩健,負債不能過了一個水平,這也是這麽多年遭遇多次危機長和系能安全度過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