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私募公司可用資金創記錄 並購市場或將迎來大爆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621

據一份來自貝恩公司的最新研究報告,截止2013年年底,私募股權公司坐擁1萬億美元的可用資金。 2013年年末的可用資金比起2012年年末的9410億美元又增長了600多億美元至1.077萬億美元,這也是貝恩發布私募股權行研報告以來我們所能看到的可用資金的最大值。之前的歷史峰值為2008年的1.056萬億美元。 貝恩咨詢認為,可用資金過剩有兩個直接結果:一是私募股權投資交易量將上升,二是交易的開價也將升高,也就是說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將會出現量價齊升的現象。 貝恩的這份報告中還提到了許多重要的信息: 2013年,4270億美元的資金被用於並購交易,占了2011年以來私募股權公司募集資金的80%。 貝恩估計,私募股權公司擁有美國5%年收入在1000萬美元以上公司。 2009~2013年,美國本土總計發生了228次總額在10億美元以上的並購交易。有限合夥人的參投金額占了總交易額的20%。貝恩估計,有限合夥人的參投金額還將快速增加,這會進一步加劇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可用資金過剩的情況。 2013年的美國並購交易中,債務比上EBITDA(扣除利息、稅收、折舊和攤銷之前的利潤)的比率達到了平均5.3倍,創下近6年新高;同期,歐洲交易中的債務比EBITDA的比率為4.7倍,也處於歷史高位。  華爾街日報此前曾介紹,根據Preqin的數據,截止今年1月末,黑石擁有大約334億美元可用資金而排名第一,其次是阿波羅的234億美元,第三第四名是凱雷和KKR(分別擁有177億美元和153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297

美國牛市迎來五歲生日 估值高峰預示更大威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754

轉眼美國股市的這輪牛市已持續了五年。從2009年3月的低谷起步,標普500股指上漲逾170%。牛市邁入第五個年頭,是否就會止步於此?

價值投資理論的奠基人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曾說過,短線市場是一部「投票機器」。回顧美股過往表現,歷史上還有比五年更久的牛市和更長久的經濟擴張期。

近來美股看多的情緒非但沒有減少,還大反彈。截至2月11日當週,投資顧問情緒調查 Investors Intelligence的牛/熊比率由去年12月24日創最高紀錄的4.23降至2.40。過去三週,該比率回升至3.62。

美国股市, S&P 500, 标普500, 股市,美国

不過,投資顧問公司Pension Partners的博客文章(文章)認為,投資者要瞭解現在處於週期的哪個階段,現在再也不是2009年了,風險與回報的平衡點越來越向風險一端傾斜。

如以下標普500累計回報圖表所示,1900年以來,回報超過如今這輪五年牛市的牛市分別出現在:

1、1928-1930年;2、1937年;3、1954-1956年;4、1987年;5、1998-2000年

美国股市, S&P 500, 标普500, 股市,美国

文章總結了上述高峰期後的市場表現:

    · 1929年高峰期後,標普500暴跌86%,美國陷入經濟大蕭條;

    · 1937年高峰期後,標普500大跌54%,美國陷入為期13個月的經濟衰退;

    · 1956年高峰期後,標普500下跌21%,美國陷入為期8個月的經濟衰退;

    · 1987年高峰期後,標普500下跌35%;

    · 2000年高峰期後,標普500重挫50%,美國陷入為期8個月的經濟衰退。

本輪牛市也會步以上高峰的後塵嗎?文章認為,那倒未必,可能這次不同以往。

今天的市場估值還沒有達到2000年那樣的水平,也沒有漲得像1929年和1987年那麼高。

所以,這表明這次和以往的高峰期不同。文章認為,這意味著要著重有策略性的風險管理,始終有節制地投資。

經濟研究機構Yardeni Research, Inc.總裁兼首席投資策略師Ed Yardeni則是警告,現在,地緣政治危機爆發對股市的威脅可能比他此前預計的更大。

以下Yardeni提供的圖表可見,標普500、400和600的預計市盈率現在都略微超過2007年上一輪牛市的水平,截至本週二,預計三種股指的預測市盈率倍數分別為15.4、17.7和19.1。

美国股市, S&P 500, 标普500, 股市,美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05

206TSC集團迎來業績拐點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eb4s.html
$TSC集團(00206)$終於還是出了盈喜,這早就在我的意料之中。初看盈喜內容,「有所增長」這個措辭似乎不是特別好,但翻查去年中報的盈喜,其實也是用的「有所增長」,結果是同比2012年中報增長了10倍。所以我們對這個措辭不必太在意,或者說公司用詞不太恰當,預期管理做得不好。我個人推算,2013年全年利潤同比2012年應該會增長5成以上,達到1億港幣,收入將創出歷史新高。


206TSC海洋是做海上鑽井平台的,是中集集團的子公司,中集系在資本市場內口碑不錯。206目前已經是管理層控股了,管理層持股比中集的股份略多。去年管理層把自己的持股全部質押給了國泰君安,同時在二級市場增持,意圖非常明顯。


海工是個大行業,有點類似三一重式之類的工程機械,但技術門檻非常高。國外的幾大巨頭,市值少則幾百億美元,多則上千億美元,而206目前僅3億美元。這是一個典型的大行業小市值的標的,容易出大牛股。


206在中國的技術是最好的,但比國外的巨頭還差很遠,不過它一直在進步。目前206已經能做自升式平台了,即淺海地區鑽井支架直接插到海底。而半潛式目前還沒有能力生產,半潛式就是浮在海面上,用動力穩定平台不讓它漂移,適合深海作業。


中國的石油進口依賴非常嚴重,南海爭端厲害無非也是經濟問題,中國大力發展自己的海工是戰略需要,是必然的選擇,否則你有海也沒技術鑽到油,其實單是進口代替這一塊的需求空間就相當的大。


依據206去年下半年披露的訂單公告,可以對其今年的收入做簡單的推算:

7月2號:1760萬美元,2014年1季度交付

7月31號:2960萬美元,2014年1-2季度交付;

8月23號:5469萬美元,2014年1季到2015年3季交付;

11月22號:1400萬美元

1年內交付合計:11589萬美元,截止6月底手持訂單9770萬美元。


由於它工程設備及總包只佔收入的7成,2012年下半年206的收入是1.2億美元,所以如果206在去年下半年收入同比12年持平的話,206在13年末手持的訂單應為:115899770-1.2億收入*0.7=12959萬美元,遠高於2012年末的6820萬美元(未公告披露的小訂單忽略不計)。


有人會問,為何09-12年206的收入和利潤一直在徘徊,管理層畫的大餅始終沒成現實呢?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那時206剛收購國外的公司,沒有自升式平台的成功經驗,不說國外的石油公司不要206的東西,就是國內的三桶油都不敢買。想想BP當年漏油時,損失了多少錢?高達500億美金!若質量靠不住,為了省幾百萬的成本,萬一出安全事故,將得不償失。而現在,206已經成功交付7套自升式鑽井包。


所以我估計206去年下半年的收入應該會超過2012年同期的1.2億美元,利潤也很可能會超過700萬美元,全年淨利潤可能高達1億港幣,收入將創新高。而今年的收入和利潤將進一步增長,迎來業績大拐點,股價可能是真要上路了。


聲明:本人持有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77

大摩:中國將迎來「明斯基時刻」 經濟增長或降至5%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2020#jtss-xqw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當下的中國,大批債務即將到期,借款人資金吃緊,經濟增長放緩,貨幣政策收緊,市場利率攀升,投機信貸和旁氏信貸當道。所有這些都預示著,信貸正在枯竭,中國的「明斯基時刻」已經越來越近,GDP增長或將降至5%。

摩根士丹利在過去兩年中曾詳細介紹,中國的「兩個過度」(過度負債和過度投資)必然不可持續,一旦停止將造成中國經濟大規模放緩。近幾週,在考察了一些地區,並對中國的影子銀行進行深入研究之後,大摩相信中國正在接近「明斯基時刻」,「兩個過度」無序崩潰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隨著越來越多的貸款被用作非生產性投資和用來償還舊債,中國經濟的信貸生產效率已經惡化。

摩根士丹利的基本判斷是,在未來兩年內,中國的GDP增長可能會從7.7%下降至5%。大多數分析師認為,中國經濟將會成功實現軟著陸,2014年和2015年的增長分別為7.4%和7.2%,對全球經濟也不會有太大衝擊。但大摩認為,中國增速放緩嚴重衝擊到全球經濟,全球企業的盈利能力將隨之大幅下降。

「明斯基時刻」是以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的名字命名。明斯基認為,隨著市場上投機性信貸和旁氏信貸的增加,信貸環境惡化,金融系統出於避險考慮收緊信貸,當經濟體系提供的貸款已經不足以支撐流動性需求時,就會出現「明斯基時刻」。「明斯基時刻」是市場繁榮與衰退之間的轉折點。

明斯基在其「金融不安定假說」中描述了信貸週期對經濟的影響,該假說將信貸週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避險信貸階段,投資者們負擔少量負債,償還其資本與利息支出均無問題。第二,投機信貸階段,投資者擴大融資規模,以致只能負擔利息支出。第三階段,即旁氏騙局階段,投資者手頭的現金已經不足以支付利息和本金,必須不斷借新債或出售資產才能維繫流動性。明斯基時刻表示的是市場繁榮與衰退之間的轉折點(下圖Display 1)。

明斯基指出,「在避險信貸主導的市場,經濟系統會尋求內部均衡。而在投機和旁氏信貸主導的市場中,經濟偏差被放大的風險就會增加。」好日子的時候,投資者敢於冒險;好日子的時間越長,投資者冒險越多,投資信貸和旁氏信貸的成分就越大,經濟就越不穩定。

摩根士丹利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由投資信貸和旁氏信貸主宰的階段。當下的中國,大批債務即將到期,借款人資金吃緊,經濟增長放緩,貨幣政策收緊,市場利率開始攀升,借貸成本升高,信貸日趨枯竭。所有這些都暗示我們,中國的「明斯基時刻」已經越來越近。

宏觀來看,很少有經濟體的債務向中國過去五年那樣瘋狂增長。中國私人部門貸款佔GDP的比例從2007年的115%暴增至193%(下圖Display 2)。五年內增長了80%,而美國從2000至2005年期間僅增長了26%。近年來,只有西班牙和愛爾蘭的增速超過了中國。

而且,有證據表明,債務增長是過度的且並沒有進入生產部門。2005年左右,每增加1元債務能帶動1元的GDP,而如今,每增加4元債務才能帶動1元的GDP。2009年,在政府大規模的經濟刺激下,銀行新增貸款暴增到兩倍以上。雖然政府此後開始有意控制信貸增長,但影子銀行開始飛速膨脹。5年前,影子銀行的信貸規模僅佔GDP的12%,但如今已經飆升至40%,並佔到信貸總規模的五分之一。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表示,中國超過50%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已經不足以償還利息或本金,這正是明斯基旁氏信貸階段的特徵。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總額高達17.9萬億人民幣。而且,有人估計有三分之一的新增貸款都被用來償還舊債。僅每年為債務支付的利息就佔到中國GDP的17%,幾乎是美國2007年金融危機前水平的兩倍(下圖Display 3)。

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如今正處於投機信貸和旁氏信貸階段。當從事投機信貸和旁氏信貸的投資者無法再從市場上融到足夠錢的時候,明斯基時刻就到了。明斯基認為,該時刻通常會在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時引發。在我們看來,中國眼下正處在這一關口。

中國央行已經連續九個月收緊信貸。銀行間市場融資成本正在升高,自去年五月以來,1月期上海銀行間貸款利率上升了220個基點。央行四季度的貨幣政策報告指出,為了控制影子銀行的過度增長,今年的流動性依然會趨緊。

影子銀行發放的1.8萬億美元信託貸款,有6000億將於2014年到期(上圖Display 4)。

在過去三個月中,市場上已經開始出現違約或接近違約的產品。接下來的一年,面臨違約的產品將會繼續增加。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是,投資者可能沒法收回所有的投資。信託產品、理財產品、公司債券和銀行貸款的利率在過去一年內大約上升了200個基點。

當下的中國,大批債務即將到期,借款人資金吃緊,經濟增長放緩,貨幣政策收緊,市場利率開始攀升,借貸成本升高。所有這些都暗示我們,中國的明斯基時刻已經越來越近。

摩根士丹利指出,中國的信貸狂潮終將走向枯竭,政府的干預僅僅是延後問題,並讓局勢進一步升級,但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信貸狂潮正在通往終結的路上,我們預期其在接下來幾個月和季度中將加速。投資者的流動性正趨近枯竭,一連串違約或接近違約不可避免;隨著市場對違約擔憂的加深,除了國債和央行票據之外的所有資產的市場利率將會持續升高;一旦借款人為了保持流動性而拋售資產,資產價格也可能開始貶值。結果,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壞賬率進一步提高,導致信貸收緊,終有一天,除了最安全的借款者,信貸緊縮將扼殺掉市場上其他所有玩家。

違約、壞賬、信貸收緊將最有可能出現在高度依賴債務的領域,如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以及其他產能嚴重過剩的部門。

固定資產投資將成為受到衝擊最明顯的部門。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及相關產業(水泥、鋼材、機械製造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增長放緩和違約的增加將引發政府干預。央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政府的財政刺激或將並行。但到那時,那些高度依賴債務的行業狀況及其對固定資產造成的衝擊可能已經非常嚴重了。

我們認為,中國政府很有可能會提前干預,防止信貸市場崩盤,至少會努力讓其在有序的情況下實現軟著陸。一個辦法就是政府介入,對可能違約的投資者進行援助,今年1月中誠信託30億產品最終延續剛兌就是一個例子。政府介入的好處,是維持了市場對金融系統的信心,讓人們會繼續放心購買利率高於存款利率五倍的信託產品。但缺點是信貸風險繼續在脆弱的投資者中蔓延,未來壞賬規模升級的風險越來越大。這麼做並沒有解決問題,而僅僅是在拖延。

最後大摩認為,明斯基時刻之後,中國經濟將嚴重放緩至5%,並導致全球性的企業盈利衰退。

我們看到,許多分析師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將比目前預期的還要慢,但全球經濟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但我們的結論更加悲觀:我們認為,中國GDP增長每減慢1%,全球經濟增長就會隨之放緩0.6%。在中國經濟增長7.4%的基礎上,2014至2015年,全球經濟增速約為3%左右(下圖Display 6)。

因此,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放緩2%至5.4%(下圖Display 7),全球經濟增速將回落至1.8%。這將對全球股市產生重大影響,我們曾分析過,全球GDP至少要保持2.5%的增長,才能保證全球公司利潤增長。如果GDP放緩至1.8%,全球企業的利潤將下降13%左右,遠低於目前增長11%的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882

中國真的會迎來“雷曼時刻”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2203

在多年來中國信貸膨脹、債務激增和年初中國經濟數據疲軟的背景下,市場上開始出現大量關於“中國雷曼時刻”、“中國明斯基時刻”、“中國貝爾斯登時刻”的猜測,果真如此嗎? 沒錯,中國的銀行和房地產等行業確實遇到了一些比原來更大的挑戰,但如果僅憑這些來判斷中國將重演2008年金融危機那樣的崩潰,那可能就要謹慎一些了。 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與其說中國迎來“雷曼時刻”,不如說中國面臨一條困難重重的去杠桿化之路。目前,去杠桿化的進程正處於中國政府的掌握之中,有理由對前景保持謹慎樂觀: 第一,中國公司債務在五年內急劇攀升。非金融類公司負債占GDP的比例從2008年的85%升至如今的120%。在短時間內債務急劇攀升確實是其他國家金融危機的前兆。 第二,中國政府並沒有無視這些風險,當前公司面臨的困境正是政府有意為之。從去年六月收緊信貸制造“錢荒”開始,下半年中國央行就一直允許貨幣基金市場利率走高。央行向市場發出了一個信號:銀行發放貸款時要多加註意,而公司則不要過於依賴廉價的信貸。 今年三月,中國政府允許超日債違約,成為中國債券市場上首單真正意義的違約事件。通過這件事,政府清晰地告訴投資者:甭指望救助,在投資之前請仔細評估風險。 第三,我們有理由保持謹慎樂觀,中國的去杠桿化會帶來增長逐步放緩,而不是硬著陸。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中國政府仍然控制著經濟的重要命脈。利率、匯率和銀行貸款很大程度上都掌握在政府手中。 當然,正是因為政府控制著銀行貸款和利率,導致了前幾年中大量廉價信貸進入到許多低效的領域。但反過來,政府的統一控制也有利於擺脫這一困境。自去年政府啟動了去杠桿化進程之後,央行最近也放松了貨幣環境。七天債券回購利率已較年初下降220個基點至2.9%。雖然去杠桿周期還遠沒有結束,但央行此舉無疑為企業在這段痛苦時期加入了一些甜味劑。 而且,中國政府也一直在有選擇性地培養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比如允許私人公司違約,卻力挺有政府背景的公司。但長期來看,這種策略是令人擔憂的。因為政府最終可能還是不得不讓一些國企違約。但不管怎樣,逐步擠出泡沫總比休克療法要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52

中國金融市場將迎來黃金十五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708

瑞信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到2030年,中國公司債發行量將激增10倍,且中國股票市場的規模將超過英國和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 瑞信在報告中表示,預計2030年中國的債券銷售量將增長至32萬億美元,股票市場價值將增至54萬億美元,規模將僅次於美國股票市場。 瑞信同時還預計,屆時新興市場股市占全球股票市場份額將由現在的22%增長至39%。 目前,上證指數已經從2007年的峰值下跌66%,中國央行通過擴大人民幣交易浮動區間等措施開放資本市場,並允許外國投資者通過港交所來購買國內股票。 瑞信全球股票研究團隊負責人Stefano Natella表示,“到2030年,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資本市場中的差異將進一步縮小。這主要是由於新興市場股票和公司債券供需不成比例的分配所造成的。” 彭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股市規模約為3.4萬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五。美國股市規模最大,為23.5萬億美元。 另外,瑞信還預計,到2030年,中國股票發行量將占新興市場的60%,較現在的規模增加5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97

投資大師Jeremy Grantham:並購將迎來爆炸式增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426

近日,資產管理公司GMO聯合創始人Jeremy Grantham發布了二季度致投資者信,表示並購市場將迎來“真正的爆炸式增長”。 在信中,他繼續傳遞出謹慎的信號。盡管股市表現分化,但是GMO並不認為現時的股票具有吸引力。他認為,美國的小盤股充滿了風險,而估值卻令它們幾乎無法產生任何中期回報,即使是在經濟表現好的情況下。 Grantham表示,市場仍在朝著泡沫走去。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在上一封季度致投資者信中,他表示“標普500指數可能(超過50%的概率)在一至兩年後達到2250點,然後泡沫破裂”。這一次,Grantham再次重申,泡沫需待該指數漲至2250點後才破裂。 值得關註的是,在二季度信中,Grantham談及了當前的並購熱。他認為,下一輪並購熱才是真正會載入史冊的一輪,因為現在的記錄將會在未來一至兩年里一一被打破。 他寫道,“別跟我說現在有多少多少的並購發生。我說的是真正的爆炸式增長,增長到我們前所未見的水平。 他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1)廉價的債務:“......相較於其它進行的熱火朝天的交易,本輪周期中,債務的實際成本比以前更低......” 2)高利潤率:“...除今年一季度外,利潤率仍處於非常高的水平,而且被廣泛地認為將保持下去......” 3)經濟複蘇仍然處於早期階段:“...盡管這已經是經濟複蘇的第六個年頭,然而,從許多方面看,經濟仍然十分“稚氣”… Grantham表示,勞動力市場仍有蕭條跡象,而資本支出仍有待增加。“如果我是潛在交易的撮合商,對蕭條仍將徘徊數年的經濟,我將會熱烈擁抱它。” 他還在信中指出,遭上一輪(2009年)崩潰碾壓的投資者“才剛剛重拾的起勇氣”。現在無論是投資機會還是收益率,都不足以吸引他們。因此,來自並購產生的回報或許對他們比較有吸引力,至少某些並購是這樣的。與此同時,低利率環境也迫使企業尋找新的增長方式。 “我覺得,所有此前的交易中創下的記錄很可能(超過50%)在未來一到兩年內被打破,”他寫道。 “當然,這將推動市場出現真正的泡沫,屆時它將再次變得非常危險。” 至於為什麽認為近期並購市場不會冷卻下來,他總結道: 也許最好的解釋是,經濟看起來仍然處於一個周期的早期階段。上個季度,Edward Chancellor(GMO全球策略師)也承認,並無跡象表明美國的信用證市場已經出現泡沫。 Grantham在一季度致投資信中表示,美股泡沫將在2016年總統大選時或大選結束後迅速破裂: 1. 今年股市的操作難度比較大,2月至10月美股上漲和下跌的概率幾乎是一樣的,甚至下跌的概率反而會略微大一些。 2. 不過10月1日以後,尤其是到明年4月這段時間,市場很可能會走強。然後從2015年4月到下屆總統選舉的18個月里,標普500指數將會漲超2250點。 3. 選舉進行時或選舉一結束,市場泡沫就會破裂。泡沫終究是要破滅的,然後回歸正常的價值水平,大概會回調50%甚至更多,主要取決於美聯儲可以采取什麽新措施去刺激股美。 按此推算,並購市場出現真正泡沫的時間,與美股泡沫開始破裂的時間基本吻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83

格林斯潘:美股將在某一時刻迎來大調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189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經歷了多年的上漲後,美股將在某一時刻出現大幅調整。 現年88歲的格林斯潘周三在接受彭博電視臺“In the Loop”欄目主持人Betty Liu采訪時表示: 股市已大幅上漲很久,你必須意識到在某一時刻,它可能會出現大幅的調整。至於何時,我也不知道。 盡管格林斯潘表示股價並未被極度高估,但他的警告是伴隨著對處於歷史低位的利率可能正在創造資產泡沫的擔憂而來。美聯儲主席耶倫7月16日在國會作證詞時表示,雖然一些市場存在估值過高的跡象,但包括美股在內的資產價格並未偏離歷史正常水平。 標普500指數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17%,幾乎三倍於2009年3月9日金融危機時的低點。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二季度GDP初值環比增長4.0%,遠超經濟學家預期的3.0%。當天,該指數經歷一番震蕩走勢後,收於1970.7點,基本與前一日持平。 7月15-16日開展的季度彭博全球調查顯示,47%金融專業人士認為股市接近不可持續的水平,14%認為已經出現資產泡沫。 格林斯潘表示,他通過比較股票回報率與主權債務收益率來衡量股票估值情況。 超乎尋常的高位: 曾擔任美聯儲主席超過18年的格林斯潘表示: 我覺得這更像是從超乎尋常的高位回歸正常,而這意味著我們的壓力尚不是很大。 耶倫在半年度證詞中表示,美聯儲必須繼續進行貨幣政策刺激,因為勞動力市場仍然“十分蕭條”,並且通脹仍然低於美聯儲的目標。 而且,即使耶倫認可泡沫已在持續湧現的說法,她也對貨幣政策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抑制泡沫表示懷疑。耶倫在7月2日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說: 作為一種促進金融穩定的工具,貨幣政策存在很大限制。 “宏觀審慎監管”政策應該在這方面發揮主要作用。” 她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作證時表示,某些行業的估值“似乎捉襟見寸”。不過,她表示美聯儲正在密切地監測低評級企業債。 耶倫還表示: 貨幣政策委員會承認,為了尋求收益,低利率可能會激勵一些投資者選擇國債。我現在對這一點的總體評價是,金融穩定性存在的威脅目前處於適度水平,並不算很高。” 格林斯潘表示,美國經濟在勞動力市場緊縮的情況下增長,“表明在這個階段,我們將會觸及貨幣市場的壓力上限,而通脹也將來得比大部分人所預期的更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707

國務院牽頭 全國土地財政將迎來首次“大審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017

經濟觀察報報道,國務院將於本周對全國土地財政進行首次大審計,覆蓋2008~2013年五年時間,審計範圍到縣級。經濟觀察報援引業內人士稱,審計報告將披露各地土地領域的權力尋租和腐敗現象,一些人或許會因此離開現在的位置。(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 全國土地財政, 審計

本次大審計由國務院牽頭,審計內容包括:土地出讓金收支、土地征收、儲備、供應、整治、耕地保護、土地執法情況,所涉機關包括財政、國土資源、住建、發改委、林業、農業等多個系統。審計署有18個特派辦將全程參與本次審計。經濟觀察報稱這次審計紀律非常嚴格。

本次大審計關註焦點是土地出讓金。去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創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達21129億元,同比增26.3%,其中土地出讓金占比一般能達到九成以上。

經濟觀察報援引業內人士稱,土地出讓金審計重點包括四個方面:建設用地審批環節涉及土地開發整理資金的征收;土地出讓收入征收;土地出讓支出;土地出讓收入管理。審計將首先摸清全國土地出讓金的狀況,土地出讓金的征收是否到位,支出是否符合規定,這涉及國土、規劃、住建、 財政、開發區等部門。地方政府容易存在以租代征、先征後返、違規發證等違規問題,這些問題是本次審計的關註重點。

此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對於社會公眾高度關註的一些領域,比如土地出讓金收入等,要全面審計,要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讓權力尋租行為、腐敗現象無藏身之地。

經濟觀察報稱,根據此前中央巡視組的反饋情況和各地方整改通報,整體看,在前三輪被巡視的21個省份中,有20個省份發現了房地產業腐敗。目前審計署對湖南省的土地審計已完畢,全程保密,這被看作是此次全國土地審計的試點模板。業內人士稱,這次是非常大的審計,最後極有可能有些人離開現在位置。

2007年,審計署曾對北京、天津、上海等11個市及其所轄28個縣市區進行了審計,審計範圍是2004~2006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征收、管理、使用及相關政策執行情況。當時審計結果顯示,11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欠征、減免和違規管理使用出讓金等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970

自貿區將迎來白銀、鉑、鈀交易?理論上也沒問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592

盡管黃金是首推產品,但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官員向上海證券報表示,理論上,目前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推出白銀、鉑金、鈀金等貴金屬的交易也沒有問題。他並證實,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初定於9月26日啟動在上海自貿區的黃金交易。(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此前提到,上海金交所計劃9月26日啟動自貿區黃金交易。上海金交所發言人顧文碩也證實,交易系統正在測試。

而據上海證券報,又一位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官員證實,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初定於9月26日啟動在上海自貿區的黃金交易。黃金將是交易中心首批推出的產品,他並表示:

“從理論上來看,目前推出白銀、鉑金、鈀金等貴金屬的交易也沒有問題。”

黃金交易國際板將以人民幣計價並準備命名為“上海金”。根據工商註冊資料顯示,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其主要業務是組織安排黃金、白銀、鉑金、鈀金等貴金屬產品和相關衍生品交易,並提供相應的中介服務。

根據相關制度安排,上海黃金交易所將接入央行上海總部系統,並依托自貿區自由貿易賬戶體系為國際投資者參與黃金交易提供便利。目前,上海黃金交易所分別與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等4家銀行簽訂了《結算銀行合作協議》,符合條件的境外和自貿試驗區內客戶,可在簽約銀行分賬核算單元內開設自由貿易賬戶,參與黃金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