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功夫講堂:無法可修飾的一對手

1 : GS(14)@2012-08-07 10:51:29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807/119700
看題目別誤會我講Beyond,其實是形容空手道十段東恩納盛男那一對苦練勤修數十載,滿佈厚繭的雙手(圖)。
空手道以剛勁揚名,硬功了得,演練碎磚破板視作等閒。東恩納多年來除了拍打沙袋的基本功,更就地取材,以大石、牆角、樹幹等為練習對象,在國際間已經成為他的招牌動作。位於沖繩剛柔流東恩納道場內的兩塊大石,日子有功,已經被打至表面光滑、中間落拳位置凹陷。看他隆腫的雙手以為有礙活動,卻又靈敏非常,以打石頭為例,他強調練習時非要蠻勁,而要循序漸進地加力,事後並以藥酒按摩方為正確。
年過七旬的他功力深厚莫測,即使兩年前仍堅持每天練習上步直拳擊打卷藁(空手道以乾蘆葦卷成的木板)達五千次,並於兩小時內完成!他十五歲習拳至今,練的還是最簡單的一記正拳,這份耐力與堅持已非一般武者所能及。而現在他除了授拳,最基本的「三戰」也是拳不離手。
大師的銅拳鐵臂是對活的武器,無比硬度加上超凡功力,攻者必克。數年前就曾經有個外國的全接觸空手道世界冠軍上門求教,東恩納親自落場,甫一交手,身高六呎過外的巨人便倒於大師正拳之下。

歐錦棠
逢周一、二
2 : 亞力士(1473)@2012-08-07 20:14:40

想起hunter入面個會長 每日揮1萬拳 直至日落
3 : 龍生(798)@2012-08-07 20:42:09

哈哈哈, 最後有念力, 令佢變成千手觀音

真係好鬼精彩
4 : 亞力士(1473)@2012-08-08 23:42:57

龍兄 有冇性趣搞個網聚
5 : 龍生(798)@2012-08-09 00:26:17

有呀, 好想同你落老蘭一齊品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46

功夫講堂:當阿里遇上豬木

1 : GS(14)@2012-08-13 09:28:57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813/121635
1976年6月在東京武道館上演一場被喻為現代「異種格鬥技」的揭幕戰,由有「最偉大的拳王」之稱的穆罕默德阿里對日本著名摔角家豬木,雙方以自己擅長的技擊在擂台上破天荒進行武術跨界比試,世界各地拳迷對此戰充滿期望,賽事以全球衞星直播,賽前更有盤口開出,豬木捱不過首兩回合。但賽果卻出人意表,更令當年對「綜合格鬥」零概念的廣大拳迷大失所望。
阿里拳快且重,為避其鋒頭,豬木幾乎全程半坐於地上,面向對手,雙腳微張,以屁股為軸,雙手為軚,隨意轉向,此舉滑稽有餘更有失格鬥家尊嚴,惹來不少非議,但事實是「牙擦拳王」對此有如老鼠拉龜,無從入手,對方處於身高水平以下,根本無法揮拳應對,反而豬木則不時看準距離,伺機以快踢突襲阿里大腿,頻頻得手,雖未至於有擊倒能力,但拳王銳氣盡挫,賽果是皆大歡喜的和局,但所有人心中有數,賽後阿里更因大腿肌肉撕裂出血需入院治療。
當年被喻為鬧劇的此幕,現在已成為綜合格鬥擂台所常見,亦是教程之一,並索性稱為「阿里豬木狀態」,但當然不會重複當年的膠著戰況,而是基於一站一坐的位置和戰鬥距離而產生不同的對應招數,例如站立的一方已轉為主攻,以踢腿、飛踏對手身體或頭部、或突破防線揮以重拳等,是學習MMA必練的對戰形勢。
歐錦棠
逢週一、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893

功夫講堂:九滾十八跌

1 : GS(14)@2012-08-14 09:41:02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814/122076
當年電視直播《阿里對豬木》,戰況慘不忍睹,小拳迷如我對牙擦拳王被人狂掃大髀更感痛心。電視旁述之一是有「體壇活字典」之稱的韋基舜,他從資料得知,拳王阿里為備戰豬木,事前曾請教過摔角和跆拳道教練,以突破自己獨擅拳擊的侷限,但「阿里豬木狀態」一出,拳王牙擦無從,韋翁慨嘆阿里如果有請教中國師傅,便懂得應對這種情況。他的理據是:中國武術有地躺功夫,經教頭一點,拳王便不用被人坐地踢大髀。其實,中國功夫有如黃頁分類,花多眼亂,而地躺功夫,更是芸芸門派中的冷門。
我幼居於灣仔,當時在鳳凰台(即現時合和中心旁)有街坊學習「九滾十八跌」功夫,實在聞所未聞,而該門派亦低調,沒有固定武館,平日只在住宅外空地教學,直到70年代後期,從電視上首次亦是唯一一次看到這個門派的示範,表演毫不花巧,甚至沒看頭,但招法名副其實,每一式都是地躺功夫,以滾地拉近距離,並施以埋身下盤腿擊,或纏鎖技術,確令人防不勝防,但可惜學員稀少,沒多少年便絕跡於此地區,及後在各大國術匯演中更未嘗一見,亦不曾聽聞有人繼承此門武術,如無意外,又一門傳統武術失傳於世。
歐錦棠
逢週一、二
2 : abbychau(1)@2012-08-14 13:04:01

睇歐錦棠d 文真係好意外, 寫乜都唔查下先
3 : GS(14)@2012-08-14 13:09:08

2樓提及
睇歐錦棠d 文真係好意外, 寫乜都唔查下先


乜錯?
4 : abbychau(1)@2012-08-14 14:42:01

九滾十八跌而家就算唔熱門都仲算有一班人學加有比賽
5 : GS(14)@2012-08-14 14:46:22

4樓提及
九滾十八跌而家就算唔熱門都仲算有一班人學加有比賽


有比賽? where?
6 : abbychau(1)@2012-08-14 14:58:00

大陸
7 : GS(14)@2012-08-14 15:22:44

是咪呢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927

功夫講堂:寸勁解構

1 : GS(14)@2012-08-27 11:44:16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827/126634
最近英國兩所大學合辦一項研究,選了十二個平均有十三年練武經驗的空手道黑帶,和十二個有運動習慣但無武術根底的人,分別測試在五釐米短距內出拳的力量,結果大家估到:黑帶們力度較猛。而研究結論是空手道家力量較大是由於小腦皮層構造影響肌肉協調,而非決定於肌肉。
不知道這項科研對醫學發展有何影響,也不知因此而花費若干,我只知就算搵成隊曼聯成員做同一個實驗,結果也會一樣,反過來要黑帶們去做控球動作他們也不會得心應手,因為每種運動都必須有特定的協調動作,這是另一個「工多藝熟」的成語故事。
大家必定會聯想到李小龍表演的寸拳(One Inch Punch),在手指長度的距離內就可以揮拳將持靶對手轟開老遠,又或者打斷兩塊木板的錄影片段。無可否認,李小龍的一記寸拳,無論在勁力、速度、焦點力、和協調力都首屈一指,另一方面當年他前無古人地展示詠春拳的一種拳理技巧,亦反映他功夫了得之餘,更懂得以小化大的誇張表演手法去吸引觀眾焦點,推廣技巧實在高明,以至東施效顰的「後有來者」絡繹不絕,紛紛以此作招徠手段,推李小龍的寸勁做招牌。
要有李小龍功力,好難。但要扮龍哥寸勁破板,留意明日《72小時寸拳破板速成法》大公開!
歐錦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253

功夫講堂:英雄遲暮

1 : GS(14)@2013-05-24 09:31:05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30524/197977
八十年代初,由「武道企業」主辦過多場精采的泰拳賽事,經常組織日方踢拳道高手與泰拳師對陣,泰方主要由阿披勒擔任領隊和挑選拳手,當年筆者就要經常接待和採訪兩地拳師,就此認識阿披勒,但縱使見面,在大人物前從不敢造次,記憶中只曾一次被他指導破膝之法。
說到要看拳聖真功夫,則是既讚嘆又悲哀的複雜經歷。事源由於自由搏擊擂台在香港已成氣候,阿披勒(圖右)的威水史亦漸為人知,雖然早已退下火線,但眼見在香港一個新市場能捧出幾名受拳迷愛戴的拳手,心裏總想藉機重振雄風,而當年就有「紅擂台」賽事,邀42歲的拳聖與踢拳好手須田康德比試,是為世紀超強戲碼。
「旋風腿」重現擂台,寶刀未老,踢腿能有如此巧妙、綿密和鬆柔快勁,真是眼界大開。但始終年紀差距,氣力遜於須田,兼且疏於戰陣,身體已不能負荷對手拳擊,中了數拳,便不支欲墜而敗陣,對手雖勝出,但敬拳聖之名,仍對他下下拜之禮,老拳王悲見大勢已去,老淚縱橫。從來戰場不許人間見白頭,往後阿披勒輾轉在不同拳館任教維生,至今年四月,冠絕古今的拳聖終與世長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49

功夫講堂:速度鎖 歐錦棠

1 : GS(14)@2013-06-08 15:57:41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30607/202310
練功器具可以就地取材,隨便抓個水桶練餐飽,稍為講究則有不同的負重或抗力器具選擇;但亦可日新月異、絞盡腦汁以新科技在實際效能以外加添美觀與趣味感,有提高練習興趣的作用。
兩年前在網上搜尋到這一款新穎的練拳器具Speed Bag(圖),甚覺好奇,明明是與拳擊中的速度球同一名字,但看圖卻是有兩個金屬製把手的圓環,中間以金屬支架相連,似十足粵語古裝片中囚犯戴的「孖葉」,怎與速度球扯上關係?
原來設計的概念亦是源自拳擊的速度球練習,擊打速度球時要求雙手高舉,並交叉快速輕擊,這種練習主要針對提升雙臂的耐力和節奏感。
速度鎖的練習功能更臻一級,附有把手的圓環內藏走珠滑輪,可兩面轉動,當兩手提起速度鎖正面快速攪動時,正是模擬兩手作車輪式出拳,雖然與皮製速度球的練習不同,沒有擊打目標,但速度鎖是金屬製成,重量分為4磅(女子用)、8磅、和12磅(職業拳手用),就算選用8磅的,實際已是負重,練習時舉與頭高,若以最快速度密集向前攪動,就算職業拳手亦未必能堅持兩分鐘,鍛煉耐力、爆發力之餘更是一種極省時又見效的耗氧運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23

功夫講堂:師傅不敗 歐錦棠

1 : GS(14)@2013-07-11 01:18:22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885
                                                    
                                            有幸曾與劉家良師傅當年在亞視《李小龍傳》中合作,得益不淺。電影投資充裕,武打場面有較多時間預備,電視劇集則不同,但師傅首演劇集,亦深懂「睇餸食飯」之理,其中一場與徐二牛師傅大打出手戲份,戲裏戲外兩人都是高手,當時那武指只能靠邊站。我從未見過如此快速流暢的度招過程,二人你兩招來我三招還,順似行雲流水,招裏假帶兩分真,在場無不嘆為觀止。
除粵語片時代,以後每逢劉師傅偶爾客串演出,都有個不成文規定,就是「功夫良不會被打敗」,打個平手可以,略佔下風無妨,但無論如何要功夫良打輸就唔得!就連與大哥洪金寶在《群龍戲鳳》中的經典大戰場面,先是師傅拳腳交鋒失勢,最後還是棍怕老郎,一棍在手戲裏打到大哥落花流水。最明顯在銀幕上慘敗的畫面出現過一次,就是由他執導的《陸阿采與黃飛鴻》,劉家輝飾演少年黃飛鴻,以竹樹大破他演江湖大盜所使的穿心腿,由於那是劉家輝處男作,又是公司力捧對象,師傅愛才不惜破格在銀幕上輸一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