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icai.com/news/2011/03/703362.html
幾天以來,有關陳曉即將離職的傳言持續不斷,一位「接近黃光裕」的權威人士放出消息稱,陳曉離職將出現「階段性結果」,甚至斷言今天有消息正式公佈。而國美電器官方則一直不予評論。
「你很專業,我也很專業,你認為能問出什麼嗎?」昨天下午發佈會上,《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再度詢問國美集團發言人何陽青時,他如此反問。
當本報記者提到,資本市場開始對傳聞有所反應,股價波動時,國美集團副總裁李俊濤表示:「我天天為國美幹好工作,是我的本分,25年我天天這麼勤奮地工作,企業不是很好嗎?你們感覺是國美銷售不好嗎?門店不好嗎?今天股價跌了?股價跌跟任何事都沒有關係,股價不漲就跌。」
陳曉本人顯然已不願回應。昨天下午,他一直未接聽本報記者電話,也沒有回覆短信。
不過,傳聞繼續發酵。昨天,一位自稱張先生的人對記者說,陳曉正在上海閘北職業介紹所招兵買馬,已成立一家家居用品連鎖公司,主要業務包含家居用 品、飾品的零售和貿易。該公司將通過與相關企業以合資、合作的方式銷售家居飾品、用品,立足國內零售市場,目標成為中國家居用品、飾品的領頭羊。
一位跟陳曉熟交多年的行業人士說,這傳聞「純屬瞎掰」。不過他認為,陳曉離開國美,也很正常,在國美體系裡他只算個職業經理人。該人士透露,陳曉回上海過春節時的一次私人聚會中,流露出可能會離開的信息。
去年9月22日,陳曉在接受網易專訪時,曾透露2008年就想辭職,他感覺自己與黃光裕之間雖有共同點,但也有很多觀點衝突。並強調,如果黃光裕沒出事,他早就走了,但出事後,他覺得必須擔起責任,保證公司能活下去。
去年12月9日,在清華大學「陳曉總裁與清華EMBA交流會」上,他對外表示,對他個人來講,「是否繼續待在國美這個崗位上意義不再重大」,等國美治理完善,肯定會選擇離開,但「絕對不是現在」,否則「我和我的團隊所做的努力都白費了」。
陳曉說的「努力」,主要有三:一是公司組織架構變革,改變了黃光裕時代一身多兼的局面,順應了公司治理要求;二是改變了黃光裕時代過於追求規模化的傾向;三是落實了股權激勵計劃,危機關頭,凝聚了公司高管及核心骨幹的士氣。
這三點中,前兩點尤其是第二點曾遭遇黃光裕一方極力反對。黃方表示,陳曉決策不力,導致公司多項指標被對手蘇寧超越。因此,去年以來,黃光裕一方一 直強烈要求陳曉下課走人,甚至列為必須條件。直到去年9月28日之後,雙方暫時達成和解。但12月下旬,黃光裕一方代表、國美副總裁鄒曉春對香港媒體表 示,至於董事長陳曉的去留,新的董事會將會協調解決。當時流行的消息是,陳曉大概一年後「分階段」離開。
巧合的是,眼下的傳聞正是:陳曉離職將出現「階段性結果」。
「我覺得陳曉離開,也是國美回歸基本面的體現。」昨日參加國美電器發佈會的業內人士在電話裡對記者說,大股東一方兩名代表進入國美董事會之後,已經證明,國美董事會席位結構將再次體現「股權結構」,陳曉離開,也是大股東的意志。
而貝恩似乎也對陳曉是否離開不再堅持此前的態度。前日貝恩投資亞洲董事總經理竺稼對外表示,陳曉是否離開是陳曉個人的決定。
國美近來的策略調整似乎也吻合了大股東的意志。一週以前,國美在廣州一次發佈會上宣稱今年一年將新開400家店,這一數量超過了國美2005年至2007年的高速擴張數據。而之前陳曉領隊制訂的5年發展規劃稱,5年內僅開700家店。國美似乎欲重回大股東發展軌道。
「明天下午會有一則公告發到你郵箱。」記者完稿前,國美電器一位內部人士對記者說。當記者詢問是何內容,他說,「當然是你最最關心的公告了。」如此看來,陳曉的去留即將會有結果。
內地最大核電公司中廣核今天開始為其集資最多246.08億元的上市計劃展開路演,據消息人士透露,其招股價介乎2.43元至2.78元,每手(1000股)入場費為2808.02元;至今已引入多至16位基礎投資者,合共認購約12億美元(約93.6億港元)。擬發售88.52億股股份,按招股價2.43至2.78元計算,集資額介乎215億至246.09億元。市場預計估值介乎920億至1520億元人民幣,合理預測市盈率為15至20倍。若中廣核能以招股價上限定價,將超越港燈電力(02638),成為今年集資額最大的新股。 自從中廣核9月初披露招股書以來,市場關註度非常高,而先前上市的中廣核旗下的非核清潔能源上市以來一路飆升,最高價達到了2.8元,比1.7的招股價上升了約65%,可以說給中廣核電力的上市開了個好頭。中廣核電力最初打算融資10億美元,後上調至20億美元,最後又上調至30億美元,合港幣234億,到如今的246億,可見其熱度非同一般。 一:首先簡單談下核電行業 1. 未來國家電力需求旺盛 根據CNEA報告,在2006年至2013年期間,中國用電量由2836太瓦時增至5355太瓦時,複合年增長率9.5%。2013年,中國用電量較2012年增加7.5%,與當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持平。 2013年全球發電比例 ![]() 而對比中國,中國的核電發電比例只占2.1%,如果參考發達國家,核電發電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國務院上周發布了《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至2020年,運營裝機容量要達到5800萬千瓦。
2. 國家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核電重啟在即 11月4日,國家核安全局召開核電話題專題解讀會, 國家核安全局副局長、環保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郭承站在解讀會上指出,核能作為目前唯一可大規模利用的替代能源,已經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 受日本福島核電影響,國內與2011年停止審批新核電項目,現在所有在建核電站都是在此之前批準的。今年7月之後,市場不斷有消息傳出會重啟核電。李克強總理也在7月的會議上強調會在年底前重啟核電。 3. 受核電出海利好 核電和高鐵一樣,在國內產業鏈較全,技術也是國際領先,是國內出口重工項目的首選行業。 4. 對比其他能源 ![]() 最突出的就是核電受天氣狀況影響相當小,一年8760小時可以發電約7800小時,對比水能,光伏,風能都是具有很大的優勢。 二:中廣核電力 中廣核是國內核電運營龍頭,無論運營數量還是在建數量都在國內排名第一。
除了中國核電,還有一家中國電力投資公司有運營核電站,但對2臺運營和4臺在建電站都只是擁有非控制權,而中國核電也有和中電投合並的可能。 中國核電是一個進入門檻極高的行業,前期需要巨額資金,建造和運營需要極高的技術,同時由於核燃料涉及軍工,核安全涉及民生,民間資本無法自主進入核電行業。同時核點是中國和高鐵一樣首推的出口項目,參考南北車合並和中國核電與中電投合並,國家不會主導成立第三家核電站,所以不會有行業進入者。 核電上遊行業即核燃料 核燃料成本占2011年,2012年與2013年收入總額的13.2%,15.9%,與15.3%。由於公司與燃料供應商簽定的是長期合同,無論是中廣核還是中國核電,均專門成立了鈾業公司,並且都在港上市,可見集團對鈾礦資源的重視性。一般核電站都是提前5年規劃燃料需求量,提前2年備貨,一次補充燃料可以運行18個月,所以目前核電站未來幾年所需燃料價格與供應穩定。 中廣核團核電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