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榜多過江龍 港富商李德義排50華納老闆成英新首富
1 :
GS(14)@2015-04-28 01:58:19■布拉瓦尼克
《星期日泰晤士報》昨天公佈今年的英國富豪榜,擁有華納音樂的烏克蘭裔富商布拉瓦尼克(Len Blavatnik),成為英國新首富,連同其他「過江龍」佔據富豪榜其中八個前十位置。該報認為這正好說明,英國已成世界超級富豪的磁石。
布拉瓦尼克的投資王國,除華納以外亦有多家傳媒、電訊、石油和化工公司,以及大量物業,去年升值超過三成,令他身家暴漲至131.7億鎊(1,550億港元),排名由去年第4位升至第1位。
韋斯頓家族身家暴漲之冠
數身家暴漲最多的,則是擁有Primark和Selfridges等零售名店的韋斯頓家族,大增37億鎊至110億鎊(1,295億港元),排名亦由第11跳升至第3,僅次於布拉瓦尼克和去年第一的欣杜雅兄弟,壓過阿仙奴主要股東奧斯曼諾夫和印度裔的魯本兄弟。排第10的車路士班主阿巴莫域治,則淪為前列富豪的主要輸家,身家受低油價和俄羅斯盧布貶值雙重打擊,一年內縮水14%。印度鋼鐵大王米塔爾也受鋼鐵和商品價格下跌打擊,身家少了一成,排名由第3跌至第7。《星期日泰晤士報》的英國富豪榜,上榜不限於英國人,在英國有居所、設公司總部等強烈聯繫,亦當是英國富豪。在倫敦擁多項物業的香港富商李德義因而名列榜上,排第50位。該報指出,富豪榜上前十位中可算土生土長的英國人,就只有排第9的威斯敏斯特公爵,以及同時持加拿大籍的韋斯頓家族。榜上身家超過10億鎊(118億港元)的117名超級富豪,亦只有62個英國人,但世界各地富豪登陸英國,令英國10億鎊富豪數目,僅次於美國的384名,以人均計算更是G20國家中最多。
倫敦低稅教育好 成富豪磁石
該報指英國尤其是倫敦成為富豪磁石,原因包括現時相對低稅、法律制度完善、文化生活豐富、語言方便、教育好、可招攬的專業人才多、時區位於美洲和亞洲中間,方便兼顧三大洲市場,以及位處歐洲但不在麻煩多多的歐元區等。該報亦編製了全球富豪榜,將美國沃爾瑪大股東沃爾頓(Walton)家族列第1,身家折合共12,547億港元,石油化工巨頭科克兄弟(Charles and David Koch)第2,總身家約7,427億港元,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第3,身家6,462億港元,香港首富李嘉誠第17,身家約2,600億港元。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英國富豪榜部份排名
1)投資家布拉瓦尼克(Len Blavatnik) 131.7億鎊2)工業、金融大享欣杜雅兄弟(Sri and Gopi Hinduja) 130億鎊3)零售大亨韋斯頓叔姪(Galen and George Weston)及家族 110億鎊4)礦業大王奧斯曼諾夫(Alisher Usmanov) 98億鎊5)地產大亨魯本兄弟(David and Simon Reuben) 97億鎊6)藥業大亨貝爾塔雷利夫婦(Ernesto and Kirsty Bertarelli) 94.5億鎊7)鋼鐵大王米塔爾(Lakshmi Mittal)及家族 92億鎊8)利樂包裝繼承人勞辛姊弟(Kirsten and Jorn Rausing) 87億鎊9)地產大亨威斯敏斯特公爵(Duke of Westminster) 85.6億鎊10)油王阿巴莫域治(Roman Abramovich) 72.9億鎊20)維珍集團布蘭信(Richard Branson)及家族 41億鎊22)家庭用品大亨戴森(James Dyson)及家族 35億鎊33)F1賽車大亨埃克爾斯通(Bernie Ecclestone) 29.4億鎊42)太古集團施懷雅家族(The Swire family) 24億鎊50)香港地產富商李德義及家族 18.8億鎊註:每1英鎊兌約11.77港元資料來源: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27/19126925
甘當華核電工業出口試點西方盟國側目英新核電廠將用中國設計
1 :
GS(14)@2015-09-23 02:08:17■英國政府積極爭取中國機構在英國投資興建核電廠,包括位於薩默塞特郡欣克利角的核電廠。圖中是該廠的電腦設計圖。
英國為爭取跟中國加深經貿關係,無所不用其極,更不惜擔當中國核電工業「走出去」的西方首個試點,準備在當地其中一個新建核電廠,採用中國設計。英國《金融時報》指英國連核電這樣性質敏感的工業都向中國拉生意,令不少西方盟國側目。
英國計劃短期內興建五座新的核電廠,以取代老舊的燃煤電廠和核電廠,並計劃由法國電力集團(EDF)牽頭、中國核工業集團和廣核集團有份參與的財團承建,其中薩默塞特郡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的第一座新核電廠,希望中方在國家主席習近平下月國事訪問英國前,拍板決定投資。財相歐思邦(George Osborne)前天展開五日訪華行程,目的之一就是磋商欣克利角新核電廠投資計劃。《金融時報》昨報道,英、法、中三國希望中國協助出資,興建欣克利角和薩克福郡賽茲韋爾(Sizewell)的新核電廠,EDF將佔欣克利角新核電廠60%股權,中方佔40%,但中方可獲埃克薩斯郡布拉德韋爾(Bradwell)新核電廠的控股股權,那將是西方首個中國設計和營運的核電廠。報道引述英國能源大臣盧綺婷(Amber Rudd)說:「他們(中方)希望自家設計、在英國營運,這是因為我們有嚴格的管制標準,可令所有人對(中國核電廠)安全有信心,為出口到其他地方作示範。」她預期其他新核電廠會採用法國和日本的設計。
工會:中國核技術未經試煉
欣克利角新核電廠預算興建費245億鎊(2,947億港元),將採用法國設計,包括兩個反應堆,落成後可向全英提供7%電力,但在融資分配問題上面卡住。歐思邦昨在北京宣佈,英國政府將提供20億鎊(241億港元)融資擔保,如EDF符合某些條件可加碼。歐思邦表示,欣克利角項目將為中英在核電方面「前所未有的合作,打開大門」,又說歡迎中國在其他方面投資英國,如英格蘭北部的高速鐵路。
EDF預期今年內作最後決定,昨對英國提出擔保表示歡迎。英國總工會亦歡迎擔保,但反對布拉德韋爾新核電廠的安排,指「中國核技術未經試煉」,不應在離倫敦僅100公里的核電廠使用,稱英國有錢有技術可以自己起。環保人士批評起新核電廠妨礙可再生能源發展。英國多名電影公司行政人員和官員,前天亦在北京與中方就落實兩國合拍電影的條約,展開磋商。英國相信中國電影票房將在五年內超越美國,成世界最大,希望分一杯羹,合作拍片可避免內地一年只准34部外國電影公映的限制,並享有稅務優惠。
莎士比亞手稿將在華展出
歐思邦前天亦為中英文化交流造勢,確認多件英國國寶將在中國展出,包括莎士比亞早期手稿,以及大英博物館以100件文物展示世界史的王牌展覽等。《金融時報》指英國積極跟中國拉生意,令西方盟友側目,並特別提到英國3月率先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後,美國官員私下投訴英國「不斷討好」中國。英國《金融時報》/天空新聞/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922/1930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