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丁蟹:而我不知道張華峰是誰 中環客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9/02/%e4%b8%81%e8%9f%b9%ef%bc%9a%e8%80%8c%e6%88%91%e4%b8%8d%e7%9f%a5%e9%81%93%e5%bc%b5%e8%8f%af%e5%b3%b0%e6%98%af%e8%aa%b0/

喺香港電臺金融服務界功能組別嘅選舉論壇,主持人問張華峰丁蟹係乜水,佢竟然唔知,成為中環大笑柄。當美資花旗銀行都搵一百毛同青姐,再加真身丁蟹嚟宣傳佢個炒股app果陣,你張華峰竟然唔知丁蟹係乜水,咁你仲話出嚟選金融服務界功能組別。

不過張華峰之所以唔知丁蟹係乜水,亦都同華資行不嬲嘅做生意手法堅離地好有關係。要佢地知道丁蟹係乜水,真係有啲難度。

其實最早發現丁蟹同個市竟然有關係,係CLSA仲係法資行果陣,佢地出研究報告去研究丁蟹。一方面法國人本來鍾意研究啲唔正經嘅嘢,法國人嘅行事方式同高登班人好似,另一方面,外資行多數已經多數用程式買賣,正正因為係程式買賣,所以佢地對任何會影響到個市嘅變數都會攞去研究,睇過大行內部啲研究報告(唔係果啲俾街客road show嘅「研究報告」,果啲係sales kit嚟,唔係專業人士去睇都會中伏),真係好刁轉嘅嘢都可以研究,所以大行可以贏有佢理由。所以外資行嘅研究員或交易員可以唔識廣東話,可以生活好離地,但唔可以唔識丁蟹係乜水,因為唔知近排有鄭少秋嘅電視劇出現,就睇少一個變數,就會損失一個機會。

但華資行係另一樣嘢,華資行搵銀方式主要分兩種,一種係做廚房,配股、IPO、stock loan、買賣殻嘅炒手,金利豐就係呢方面嘅領導者,但依家呢種生意好多都被中國資本啲行搶嚟做,因為好多呢類資金都係中國資金嚟。另一種咪狂搵啲中國中產嚟香港炒股搵銀,張華峰間恒豐證券咪主力做呢樣,做到2010年,因為對一個深圳嚟新客盡職審查唔夠(叫認識你的客戶喎),被證監罰款添。張華峰本來係左校出身,已經唔係太融入香港社會,丁蟹果套《大時代》表面講炒股,實際上係對文革嘅大批判,張華峰咁愛國又點會睇呢?

喺一眾華資行同中資行力撐下,張華峰唔識丁蟹都會贏嘅,只不過,喺中環有排被人笑,畢竟丁蟹係呼風喚雨嘅一代神人,咁都唔識真係削咗啲。

中環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300

而我不知道作者是誰

續上文《思辨練習題之人人都是曾糟財》,怕貓港婦前同事在 whatsapp 群組又有最新笑話。所以話,魔術師對於呢類前同事群組甚感煩擾(個個都好似唔使做咁經常風花雪月講埋啲無營養嘅無聊嘢),但有時都覺呢班人係歡樂嘅泉源,例如睇見班舊同事例如博士K等出醜,笑下都好,結果都係留返係群組無 quit 到...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001

【而我不知道…】去Honeymoon食甜品?餐廳英文名認得幾多個?

1 : GS(14)@2016-11-29 07:56:05

你從未留意譚仔與米線陣的距離,忽然這麼近那麼遠。



餓了,米線癮起,身邊的他/她附和,輕輕道出一句﹕「Tam's Express好,還是Mixian Sense好?」你摸不着頭腦,眼神茫然,你從未留意譚仔與米線陣的距離,忽然這麼近那麼遠。明天是假期,你不急着回家,「附近好像開了一間新的甜......」話音未完已被搶白,「不如吃Honeymoon或King Bakery的egg tart,我想吃很久了!」原來滿記有個如此浪漫的名字,不過對你來說,這太遙遠了。倒不如去蛋撻王吃個egg tart更實在。



或者,去趟Sweetheart Garden,噢,即是花園餐廳,聽說那兒的氣氛不錯。記者﹕湯珮然攝影﹕許先煜、王國輝


英文名﹕Tam's Express

英文名﹕Mixian Sense

英文名﹕King Bakery


英文名﹕Honeymoon Dessert

英文名﹕Sweetheart Garde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9/198486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542

【而我不知道...】瑞士糖真係瑞士發明?瑞士人:我以為來自德國

1 : GS(14)@2018-02-13 03:32:09

記者街頭訪問瑞士人,發現他們都不清楚瑞士糖起源自瑞士。

一click免費下載《籽想去東京》旅遊指南:http://bit.ly/2rSv4c4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又到新年,全盒必見的瑞士糖,味道和外型都不讓大家陌生。不過,瑞士糖的起源,是否真的來自瑞士?這問題每年都考起不少人的好奇心。原來,瑞士糖的而且確是由瑞士人發明。瑞士商人 Philippe Suchard本是糖果師出身,他1826年開設朱古力廠,直到1883年,全瑞士有一半的朱古力都是由他的工廠出產。怎料第一次世界大戰大輻影響朱古力的出口銷量,他當機立斷轉向糖果界發展,發明了甜得來有嚼勁的瑞士糖,風靡整個歐洲。


從瑞士購入的瑞士糖,除了原味,還有熱帶水果和無糖選擇。

瑞士的瑞士糖包裝是從兩邊扭開,不同於香港四四方方的版本。



1973年,瑞士糖打入亞洲市場,銷情竟比歐洲更為理想。到1993年,瑞士糖被卡夫收購,後來再易手予美國箭牌,廠房的地點亦因而一再改變。香港的瑞士糖曾經在天津製造,現在轉了在泰國生產。原產地瑞士的瑞士糖,工廠也不再設於瑞士,反而在旁邊的法國,即是現今再找不到真正瑞士製造的瑞士糖。記者:陳海利攝影:鄭明川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12/203026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3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