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美佈局互聯網金融,遲了慢了不說,還有一個核心缺陷 拯迪

http://xueqiu.com/1864004004/25040041
放眼望去,國內的互聯網公司,但凡是有電商背景的,都有涉足互聯網金融的衝動,阿里金融的成功更是起到了多米諾骨牌的效果。京東商城、蘇寧易購、慧聰網等都開始了基於平台的金融操作,但卻始終沒有國美的聲音。近日(8月26日)國美集團正式宣佈開始入局互聯網金融大戰,可謂是思慮良久。顯然,作為傳統電器連鎖的電商平台,國美在線有電商企業佈局互聯網金融的基本特質和衝動,即:利用數據積累尋找商品流與資金流的對接。

但國美在線未免有點姍姍來遲:阿里的金融運作日漸成熟、京東的供應鏈模式風生水起,蘇寧云商開辦銀行的佈局顯露。那麼,作為遲到者,該如何介入這場跑馬圈地的互聯網金融競爭呢?

門檻一:市場佔比與規模

國美在國內電商排名中處於8到10位,市場佔比不高,大約在1.5%左右,從平台交易規模看,淘寶和天貓的年交易總額在萬億以上,京東在千億左右,而蘇寧在300~400億之間,國美在線恐怕只有區區100億元。電商平台開展金融業務,本質上需要用戶規模、交易數量、資金流和數據規模做支撐,國美在線上業務的發展明顯滯後於競爭對手,開展金融化操作的空間有待觀察。

門檻二:市場嗅覺與佈局

互聯網競爭的邏輯在於「唯快不破」,一個產品,一種創新不能完全等待成熟了再去實踐,而是不斷地入世,不斷改進,在改進和升級過程中獲得用戶反饋,積累用戶體驗經驗。電商金融化的發展也一樣,是有階段性和層次性的,需要在快速推出創新產品的同時,保持一個頻繁的產品試錯和糾錯頻率,而不是等待一切條件成熟了再來和盤托出。阿里金融能發展到今天這樣成熟的地步,營造自己的生態圈,也是一環扣一環,在試錯和調整的過程中逐步完善的。國美現在才在戰略上決定入局互聯網金融,是否顯得後知後覺?須知此時阿里金融、京東供應鏈,甚至蘇寧小貸已經席捲市場,國美還能嗅出多少商機?

門檻三:結構調整優化

由於電器行業整體不景氣,業績下滑,降價促銷,國美去年總體虧損,今年開始盈利,原因在於對線下業務和結構做了優化調整,關閉了一些效益不好的實體店面。總體來看,國美應該是去年就已經開始有意識得朝電商金融轉型,只不過受制於企業盈利不好和結構調整的需要。現在高調佈局互聯網金融,為時也不晚,只不過和對手相比,國美的反應顯得滯後。在互聯網金融佈局方面,據國美董事長牟貴先稱:「我們比競爭對手(蘇寧)還要快。」

據其透露,目前國美正在資質等方面做準備,同時也在積極接洽一些第三方金融機構。國美去電器化,開展金融業務,是國美集團的一個重大舉措,但其仍面臨內部管理問題,執行力和時效性值得推究。

核心缺陷:缺乏自有第三方支付

在電商金融化的生態圈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電商平台的數據流和銀行或者其他渠道的資金流的對接,形成一個相對的生態圈閉環,拉攏住消費者,使得物品交易、資金給付、信用評級和小額授信都可以在生態圈內完成。

而國美在這一方面顯得力不從心:由於沒有自身獨立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國美在線的支付渠道只能通過支付寶、財付通、快錢等其他支付媒介,避免不了「自己搭台、給被人積累交易數據「的無奈,況且在電商金融化中,核心的渠道便是支付渠道,因為所有的數據流和資金流的交匯都是通過支付渠道完成的,支付就是生態圈的核心。而現在向互聯網金融正式宣戰的國美在線就恰恰缺乏一個獨立、安全、自有的第三方支付。

一個獨立的第三方支付是保證平台交易數據和用戶穩定在自我生態圈裡面的關鍵因素。給電商平台的商戶放貸,需要借助支付;用戶購買商品,需要通過支付;開展信用支付,第三方支付更是不可或缺。在缺乏自有支付媒介的情況下開展互聯網金融,最後的結果有可能就是以下2種:

1、 與銀行合作,利用銀行的資金交易渠道,獲得資金流,在這種情況下,商戶直接和銀行對接(公對公的銀行賬號),國美承擔的只是銀行貸款的中間人,數據流和資金流都流向了銀行,電商平台的地位弱化;

2、 利用其它第三方支付,但是資金沉澱會外流,資金流和數據流也會被對方所知,自身地位也會弱化。在互聯網金融大戰中,不僅僅是平台大戰,更是支付媒介的大戰,順暢便捷的資金流支付渠道是競爭的核心要素。更缺乏支付的配套服務再退一步說,基於電商的金融絕不僅僅是簡單的信貸和支付,還有圍繞在核心功能之外的快捷支付、轉賬以及其他便民的服務體驗,在這些方面,國美相對比較欠缺。

僅就目前而言,國美是一個相對比較單一的電商平台,做B2C,用戶能夠網上支付,也有物流渠道配合,但是要往更高層面的電商金融發展,國美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在這方面,阿里式的迂迴前進戰略,京東的銀行+電商路徑以及蘇寧開設銀行的衝動,都有可借鑑之處。

國美未來必然的選擇:第三方支付戰略

筆者認為,從長遠看,國美一定會考慮設立自己的第三方支付,或者收購一家小型的,已經比較成熟的支付牌照,這對國美開展電商金融化的佈局是具有長遠意義的。

當前,國美採取和其他第三方支付渠道,如支付寶的合作,更多的考慮是如何借助其他支付渠道的人氣和流量來提高國美在線商城的交易規模。這對處於落後地位的國美線上業務來說,未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如果在平台規模較低,人氣不足,客戶黏度不好的情況下貿然使用自有的支付渠道,便很難在短期內迅速提高國美銷售業績。

所以,開局階段借助外部支付,後期成熟之後再另設自有第三方支付,可能是國美的支付戰略。對於國美,正值多事之秋,傳統電器老大的座椅被蘇寧超越,互聯網金融以及電商的衝擊越來越大。國美眼前能做的就是打好框架,慢慢把線下流量轉移到線上,提高用戶黏性和交易規模,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建立自己的第三方支付系統和平台。

互聯網金融,群起紛爭,前方已然開局,國美這時攪局,有點晚,但還沒有太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32

更換成份股並不能掩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缺陷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291

週二,道瓊斯成分股大換血,高盛、VISA、Nike替換了美銀、惠普、美鋁,但這不一定使其更加真實的代表市場,且以價格為權重,僅包含30支股票的缺點一直使人們質疑它的代表能力。

針對這次更換成份股,該公司稱:

「更換成股份的原因是即將退出的這三家股票的價格較低。另外,道瓊斯指數委員會也希望代表該指數的行業和工業集團能夠多樣化。」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包含30支股票,以價格為權重計算。華盛頓郵報的Neil Irwin認為,股價與公司規模、重要性和代表能力沒有一點關係。

高盛代替美銀。美國銀行的股價低於15美元,而高盛的股價超過164美元。但是,美國銀行的規模更大,其市值為1556億美元,比高盛745億美元的規模大。美銀僱員約25.7萬人,比高盛的3.2萬人多。美國銀行的銀行和借貸業務也基本滲透到該國的各個社區,相反,高盛專注於投資銀行業務。

NIKE代替美鋁。NIKE市值為590億美元,而美鋁市值僅85億美元,這個替換顯示了另外一個問題:什麼原因導致它們這麼久才替換?多年來,美國鋁業一直是一家相對規模較小的企業,人們也不再認為它是美國最重要的企業(股票)之一。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以價格為權重,這使得高價股比低價股在平均指數中更有影響力,並且也會產生誤導的結果,如低價股增長1美元可以輕易被高價股下跌1美元所抵消(即使低價股相對百分比增幅非常大)。FT稱,

自2009年低點以來,美國銀行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363%,至14.54美元,但是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貢獻僅為90點。這不能反應市場的真實情況。

另外,股票價格較高的企業也不容易被選入成份股,比如蘋果、谷歌和亞馬遜,三者股價分別約為500美元、890美元和300美元。

FT稱,這些都說明以股票價格為權重的指數不能很好成為市場的基準。

Irwin稱,100年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也許極具代表性。在當時的情況下,它們把成份股限定在30支,且用每股的價格計算指數還很有意義。但是,現在很多複雜的指數能夠立即計算出,而且我們也擁有按市值選擇股票的工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53

新華社:IPO開閘亂象叢生 因頂層設計存在先天缺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2065

暫停逾一年的IPO終於開閘,可帶來的卻是一地雞毛。 先是奧賽康因涉及老股東31.83億元巨額套現而暫緩發行新股,後證監會緊急發布三項進一步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這導致原定於今日發布定價公告的五家創業板新股宣布暫緩新股發行或推遲刊登發行公告。 在新的發行體制下,市場對IPO開閘寄予厚望,但沒想到卻如此開場,高市盈率、老股套現、緊急暫緩、緊急措施等亂象頻出,中國股市到底怎麽了?新華社評論認為,歸根到底還是規則沒制定好,“此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方案在頂層設計上就有值得商榷之處”。 其寫道: 一系列亂象,乍看起來問題出在高價發行。從已經公告定價的幾家公司來看,30多倍到60多倍的市盈率超出很多市場機構的預期。盡管在一個有效的市場上,高市盈率無可厚非,但當前的市場行情下,把市盈率定得如此之高,必然含有投機成分。高市盈率引發了高比例老股套現、暫緩發行、證監會緊急公告等連鎖反應,讓監管層和市場參與各方都陷入混亂和茫然。 在發行企業和中介機構看來,投資者對新股的熱情是高定價的原動力。那麽,投資者這樣的狂熱是否錯了?IPO暫停一年多來,股市持續低迷,投資者對股市興趣漸減。作為久違的新鮮血液,新股以稀缺商品的姿態出現,必然獲得投資者的青睞。更何況,A股市場歷來有“打新”、“炒新”的傳統,人們記憶中,新股還是穩賺不賠的低風險高收益產品。這些因素導致了新股不僅受到機構的追捧,也在網上申購中受到散戶的熱搶。 在利益至上的資本市場,規則才是至關重要的。除去超募與老股轉讓這個具體的漏洞之外,此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方案在頂層設計上就有值得商榷之處。監管層引入老股轉讓意在增加首日股份流通量,引入券商自主配售意在讓券商一手托兩家制約其高定價的沖動。但是,A股市場兩個不變的事實讓監管層為美好願望而做出的設計存在先天缺陷。 首先,A股市場散戶占主導的投資者結構沒有變,即便是身為機構的基金公司也是大散戶的心理和行為特征,這決定了整個市場投機氛圍濃重,市場對新股無理性的追捧在沒有慘痛教訓的情況下不會改變。 其次,我國證券公司的收入結構仍然是承銷費占大頭,IPO企業客戶對券商更為重要,這使得券商很難在自己買方和賣方兩類客戶間實現平衡,價格博弈難以形成。這兩個因素使得IPO重啟初期的高定價成為必然。 由此,有著先天缺陷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方案很快就“狀況百出”,承受不住輿論壓力的監管層則不得不緊急出手幹預,市場更加惶惶然。 資本市場紛繁複雜,各方利益糾結,觀點碰撞劇烈,這尤其需要監管層保持定力,不為迎合任一方的利益而作出有失偏頗的決策,也不能為解決意料之外的問題而總是采取臨時舉措。否則,很可能讓改革設計的美好初衷打了水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577

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認知缺陷,從而導致不同板塊的低估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http://xueqiu.com/5545011370/27591796
1、美國現在有1.5萬家上市公司
這就導致機構無法覆蓋全部的上市公司,所以媒體、機構、研究員、散戶等市場的能因的目光大多集中到了比較出名的大市值的公司身上,所以在美國市場往往他們的定價更加的有效和合理(是相對而不是絕對有效),這時候很多好的機會便是勤勞的去尋找其他幾萬家中被市場忽視的極其便宜的公司,所以,施洛斯的方法,不和上市公司勾兌、認真研讀資產負債表、不調研、大量分散,針對目前的美國市場是非常有效的投資方法。

2、A股現在大概有2000多家上市公司
A股上市公司數目極少,但同時從業人員卻是遠高於美國同業的,並且陸家嘴這個地方可以說匯聚了全國擁有著最高智力群體的一個地方,年輕、朝氣、蓬勃,求勝慾望極強,但是由於不參與企業的實體經營,可考察的標的極少,可做的事情極少,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YY,自己去講邏輯、或者去發現市場可能去講的邏輯,或者大家一起傳播一個邏輯,大家放棄大藍籌(因為直觀印象這些公司的定價是合理的,利率高企,沒有資金拉動),利用高智力去充分的挖掘小市值公司存在的各種概念、各種邏輯。同時,喜新厭舊是人性,所以,2-3年一輪迴A股就會講新的邏輯,被邏輯踩中的標的可賦予100倍以上的PE,隨之也可誕生「有幸」上車的一批股神。
當然,同時,市場在這個時候忽視了一批公司治理結構、盈利水平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的優秀公司。這時候,我們的價值投資法就再次有用了,雖然可能被低估的時間非常長久。

3、香港上市公司大概不到2000家
香港上市公司由於老千股的長期存在,所以對於中小企業有大批的折價,價格相比於那些大市值的長期優秀企業有著極大的折扣,這也是由於香港吃過太多小盤股的虧而形成的文化,很多大陸的炒客,其中不乏靠著坐莊獲得幾十億身價的人,用同樣的思維去香港,基本都破產甚至負債而歸,但是同時,一批很少量的優秀標的也會被忽視,比如大家都看到的牛股中國建築國際、長城汽車、天工國際等,其在歷史底部的估值幾乎達到了令人髮指的便宜程度,2倍PE、12%以上的股息率。
所以,在香港,我們「價值」投資法同樣極其有的放矢,那就是極其嚴謹的精挑細選小盤股,去上下游調研,認真仔細的考察,對資產負債表做極其充分的評估,並且需要極度分散化。

所以,不同的市場,由於結構、人員、文化等的原因,市場先生總會在一些地方給與我們低估的機會,真正的價值投資法是無論哪個市場都管用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976

「8·16光大烏龍指」:內幕交易還是內控缺陷?

http://www.infzm.com/content/99337

究竟是內幕交易還是內控缺陷,成為「816光大烏龍指」事件新的爭議焦點。

沒有足夠嚴密的內控機制,先進的金融交易系統反將釀成風險。這種先進的生產力和落後的體制之間的矛盾,是高懸於金融創新者頭上的一把劍。

「在潛規則盛行的時候,我一定要站出來。」楊劍波用略帶嘶啞的聲音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我被當成犧牲品了!」

半年前,楊劍波還是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總經理。在2013年8月16日,楊的部門由於訂單系統錯誤交易在證券市場掀起一波驚天駭浪,他也因此成為光大「8·16」烏龍事件主角之一,並經歷了跌宕的人生,完成了投行精英、股市害群之馬、大學教授等多種角色的轉換。

現在,他又有了一個新的角色——證監會「潛規則」的挑戰者。2014年2月8日,楊劍波不服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正式向法院起訴證監會。他認為把他在「8·16」事件中的對沖交易行為貼上內幕交易的標籤是荒謬的,「證監會判罰的法律依據不足,是錯誤的。」

在楊劍波步步緊逼下,證監會發言人簡單地公開回應:「(對楊的)行政處罰決定是證監會根據事實和法律作出的」,並表示會向法院提供相關證據材料和觀點。此外,牽涉其中的上交所和中金所,也公開表態稱楊的說法有諸多不實和曲解之處。

2014年2月19日,北京一中院正式受理此案,目前,法院尚未公佈開庭審理日期。楊劍波請來了十三年前「凱利案」中勝訴證監會的李江律師。眾多市場人士和法律人士還對此案有諸多爭議,但都期待見到一場精彩的雙方唇槍舌劍的庭審攻防,以還原真相。

楊劍波則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此案不僅是自我保護的個人訴訟,「我希望能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法治進步。」

光大烏龍指主角狀告證監會:我是被冤枉的! (CFP/圖)

「錯單事件源自內控缺陷」

光大策略團隊的發展速度太快,超出了光大證券整體的風險控制範圍,設定較高的盈利指標,追求過快的交易速度,出事是遲早的。

「表面看,錯單爆發點為幾個簡單的程序錯誤和代碼BUG,但實際上錯單事件出自風控漏洞和內控缺陷。如果內控部門或IT部門的人來檢查一下,很可能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楊劍波剖析說。

楊劍波把錯單比喻成做數學題的驗算,「做完數學題後,我會檢查有沒問題,但還需要有人幫我驗算一下,比如說,風控部門來人檢查一遍,IT部門再來人驗算一遍,那麼這種代碼錯誤BUG存在的概率就相對小多了。」

他對光大內控部門和IT部門不配合無可奈何,「已經反映了十幾次,也寫了多次報告和郵件,請風險管理部和IT部派人給予我們中後台的支持,但人家就是不肯派人來。」

如果更深層次談到內控缺陷的原因與責任,楊劍波認為本質上是光大落後和僵化的國企機製造成的。

他舉例說,香港精通量化投資的華人金融IT專家不超過10個,他聘請了其中兩位,但光大在行政環節未能辦理好入職手續,「合同上不寫工資,不給發OFFER,甚至不去給人家辦簽證,如果這兩位專家能及早入職,很可能就不會發生『8·16』錯單事故」。

「這種落後機制,不適應這種量化投資、金融創新等先進業務的發展。」楊劍波向南方週末記者承認,「這種先進的生產力和落後的體制之間的矛盾,我看得不是那麼清晰,低估了矛盾所產生的風險。我覺得這是我最大的一個失誤。」

也有量化投資同行評價說:光大策略團隊的發展速度太快,超出了光大證券整體的風險控制範圍,設定較高的盈利指標,追求過快的交易速度,出事是遲早的,「光快,是不行的」。

楊劍波也有反思:「如果降低一線人員的盈利指標,放慢一點業務開展的速度,尋求和風控部門更默契的合作,事情可能不會這麼糟。」

2005年,楊劍波加入光大證券,參與了中國資本市場第一批交易所權證創設等活動。此後負責過光大證券的備兌權證系統開發,以及光大證券股本類衍生品業務平台的建立。2009年他負責組建策略投資部並出任總經理。2012年光大證券年報顯示,策略投資部創造利潤1.24億元,同比增長33倍;在2013年8月16日之前,該部門已連續600個交易日沒有虧損。

2005年楊劍波為光大證券引入Murex公司開發的風控和定價系統。據稱,這套在全球頂尖團隊廣泛使用、國內卻罕有聽聞的系統,順利成全光大贏得一家外資銀行的QFII業務。

然而,沒有足夠的中後台IT、風險系統支持、沒有嚴密的內控機制,先進的金融交易系統反而成了風險。

中國證券業協會2013年重點課題中,楊劍波代表光大證券負責了《中國資本市場條件下的權益類衍生品業務的風險控制與管理》課題的研究。2013年5月,《中國證券》雜誌刊載以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名義發表的《投資銀行的金融衍生品銷售交易業務決策管理》一文,楊劍波等團隊成員提到,海外投行複雜交易業務的風險管理職能通常是由交易團隊和風險管理部共同履行。風險管理部需要指定並嚴格執行投資限額管理來規避複雜交易部門的市場風險。

在楊劍波看來,在複雜對沖基金業務中,90%的風險都是運營風險,「8·16」事件的觸發風險也不例外,這並非一個部門的問題,而是整個公司機制沒有做到位。

光大作為市場的領先者首先遭遇了這一問題,但對後來者來說,教訓是沉重的,如果沒有嚴密的內控機制來保證,「8·16」發生的烏龍指事件難免還會在市場上重現。

證監會初期的表態也是認為內控問題,這一度讓楊劍波對調查前景相當樂觀。在8月18日舉行的臨時新聞發佈會上,證監會公佈了初步調查結果。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光大證券該項業務內部控制存在明顯缺陷,信息系統管理問題較多。

但很快監管當局的態度急轉直下,2013年8月30日,證監會正式通報,「8·16」光大錯單事件為內幕信息,楊劍波改採取的對沖補救措施為內幕交易。光大證券被罰5.23億元,徐浩明、楊劍波等4名責任人被分別罰款60萬元,終身禁入證券市場。

證監會從最初認定內控存在缺陷,轉而定性為內幕信息和內幕交易,這讓楊劍波措手不及。楊後來分析其中的原因說:「如果定性為內控,大家都要追究。當年3·27國債事件發生後,不僅管金生入獄,上交所總經理尉文淵、證監會主席劉鴻儒也先後辭職。如果此次光大事件也定性為內控問題,那麼光大集團、交易所乃至監管層的人也會被問責,不僅僅是我們幾個人受處罰那麼簡單。」

翻案「內幕交易」

根據《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業務管理辦法》中「系統故障導致交易異常時應當進行對沖交易」的規則,部門須在第一時間對風險敞口頭寸進行對沖,具有合規性和正當性。

向證監會討說法的楊劍波,像他研究量化投資一樣,把全部精力和才智都投入到訴訟中。他花費大量時間閱讀相關資料和法律證據,力圖找出證監會判罰的錯誤和邏輯上的漏洞。

爭議的焦點在於兩個方面:72億錯單事件是否構成內幕信息,以及光大隨後的對沖補救措施是否屬於內幕交易。

當日11:05分出現天量錯單後,釀下大禍的交易員和程序員當即撤單。來自台灣的交易員還迅速在中金所賣空股指期貨,以對沖烏龍錯單成交的風險敞口頭寸。苦於期貨保證金用完,截至上午收盤僅對沖了253張空頭股指期貨合約。

上午收盤後,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召集了總裁助理楊赤忠、證券投資部總經理汪沛、計劃財務部兼辦公室主任沈詩光、楊劍波召開碰頭會,為解決錯單造成的公司生死存亡問題,決定緊急籌集資金,同時做空股指期貨、賣出ETF對衝風險頭寸,並由楊劍波負責實施。

楊劍波聲稱,根據《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業務管理辦法》中「系統故障導致交易異常時應當進行對沖交易」的規則,部門須在第一時間對風險敞口頭寸進行對沖,全天對沖交易按照既定計劃進行的必然性和常識性操作,具有合規性和正當性。

對楊劍波有諸多看法的一位深圳量化投資人士也認同對沖行為符合業內操作慣例,該人士表示:「如果換做我,也會第一時間對衝錯誤頭寸。」

當日13:00開市後。楊劍波實施對沖交易,一方面把成分股換成180ETF基金和50ETF基金,並迅速賣出ETF基金;另一方面,楊在下午一共對沖了近1萬張股指期貨空頭合約。

當日14:22,光大證券發佈公告,稱「公司策略投資部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證監會認定:從當日13時至14時22分期間光大賣出ETF基金和賣出股指期貨空頭合約的交易,屬於內幕交易。

根據行政處罰書,證監會認定內幕信息的理由是:根據《證券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第(八)項和《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八十二條第(十一)項的規定,「光大證券在進行ETF套利交易時,因程序錯誤,其所使用的策略交易系統以234億元的巨量資金申購180ETF成分股,實際成交72.7億元」為內幕信息。光大證券是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和《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七十條所規定的內幕信息知情人。

證監會認定光大對沖交易為內幕交易的理由是:光大證券決策層瞭解相關事件的重大性之後,在沒有向社會公開之前進行的交易,並非針對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一般對沖交易的既定安排,而是利用內幕信息進行的交易。此時公司具有進行內幕交易的主觀故意,符合證券法中「利用」要件,應當認定為內幕交易。光大證券內幕交易行為性質惡劣,影響重大,對市場造成了嚴重影響,應當依法予以處罰。

楊劍波並不認同證監會的理由。楊肯定地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不管在上交所賣出ETF基金,還是在中金所賣空股指期貨合約,都是在第一時間將對沖原因按照公司流程匯報上海證監局、上交所和中金所,對衝過程均在監管機構和交易所的監控下完成,「尤其是1萬張期貨合約,是在與中金所保持電話連線下完成的」。

楊劍波用反證的方式指出:「若之前就認為是內幕交易,為何上海證監局、上交所、中金所事先完全知情卻並不阻止不提醒或制止?當時在場的監管人員都認為是一個正常的對沖交易,大家都沒想到最後這是內幕交易。」

楊劍波還認為證監會在對其處罰公告中隱瞞了一個關鍵事實:事件發生當天,上海證監局專管員要求光大證券先將信披內容交予他們審核之後才能公告出來,這也導致當天公告延遲到下午14:20才發佈,「他們看完之後再經過一些流程,時間肯定就晚了啊」。

不過對於楊劍波的陳述,中金所和上證所都給了否定回應。上交所指出,楊劍波的說法有諸多不實之處,已向有關方面提交材料。

中金所則稱,楊劍波的說法存在曲解和不實。中金所當天行為屬於履行監管職責,當天中金所也對其他交易量大的會員進行監管。

楊劍波認為證監會的處罰缺少法律依據。他對此提出兩個佐證:第一,在潛規則的壓力下,光大證券要求楊劍波等四人放棄聽證陳述程序,這是避免細節外流;第二,如果是內幕交易,烏龍指事件涉及的金額已經達到刑事責任,證監會應該移交司法機關,不能由證監會行政處罰說了算,而一旦移交司法機關,證監會和交易所的過失行為自然會露馬腳。

「楊劍波是光大證券的犧牲品,也是貪婪和唯利是圖的權貴金融體系的受害者。」一位量化投資經理說。他指的是,光大與證監會達成了某種「默契」,為了不被認定為單位犯罪,光大放棄了此案的聽證和復議,並「犧牲」了四位相關高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550

現代企業財務報表的缺陷 漁_夫

http://xueqiu.com/5774757064/38082231
很多年前,我常常拿著空白的三張企業財務報表給人講為什麼財務報表的結構是這個樣子的及各個項目又都是什麼含義。這種講解未必讓學習的人有多深的感受,但有一個觀點一直印在了我的腦海中,那就是企業財務報表是基於一定假設基礎上構建的,其有天然的缺陷,因為企業財務報表中的項目要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可測量性、比較性與通用性,不得不犧牲很多某些對企業來說很重要的項目,因此企業財務報表必須要帶著重構的視角去看,才能看得相對真切,這樣也可以避免類似認為PB無效、企業資產不重要等憤青觀點。以下是我認為幾點特別需要注意的現代企業財務報表缺陷:

缺陷一:有形資產列報較多,無形資產列報較少

       企業的資產應該分為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對於500年前到100年前,企業注重有形資產無可厚非,因為那時候的企業生產模式、商業模式都比較簡單,品牌建設也基本處於萌芽階段,大部分企業處於需大於供的情況下,無形資產的運用不突出。所以評估企業就關注報表上的有形資產往往能夠得出比較正確的結論。但現在不一樣了,現代企業很多無形資產的重要性要大過有形資產,但很可惜的是無論財務人員怎麼努力,始終沒有找到大家一致認可的類似商業模式、心智資產、品牌的列報方式。其主觀性太強,雖然曾經有人嘗試著按照某種自己設想的模式重構報表,但終究沒有太大成就。

         有形資產列報較多,無形資產列報較少,使得很多投資人有形資產分析就基本沒啥用,因為現代有很多企業就主要靠無形資產生存與發展著。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它違背了將無形資產當成資產的原則,雖然財務人員無法直接量化,但投資者其實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按照自己的經驗去量化的,而且也可以計算在資產的範疇裡面。我做的很多企業分析工作,就是在確定類似的主管量化過程。我的觀點是類似利潤僅僅是企業資產的某個屬性。

缺陷二:資產高估與低估並存

       實際上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列報本著謹慎性原則列報,大部分會要求歷史成本列報,還有部分是按照公允價值列報。但正是這樣的列報方式,造就了部分資產是高估的而另外一部分資產是低估的。很多投資者分不清到底哪些報表中資產是高估,哪些報表中的資產是低估,然後得出對資產和利潤不正確的理解。比如說固定資產通常就是被高估的對象,往往固定資產最後都是不太值錢的,商譽也是一樣常常是被高估的,比如掌趣科技、藍色光標的商譽是我深惡痛絕的。但如果你不瞭解這些,被高估所迷惑,最終會付出代價。對於固定資產比較多的企業,通常利潤會是高估的對象,因為利潤中有一部分需要按照某種形式留著投入再生產,相當於你即使賺到錢,這個錢也不是必然可支配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對重資產企業深惡痛絕。

      同樣企業也有些隱蔽資產因為歷史原因在賬面價值很低,甚至低得難以置信,恰恰這個時候會給投資者一定的機會。我常常在挖企業的隱蔽資產,其樂趣也是無窮的。比如12年底到13年的華北高速,就是符合隱蔽資產的特徵的。

缺陷三:按權責發生制列報

        企業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中項目中的變化是按照權責發生制列報的,這種列報方式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對於利潤質量不高的企業,按權責發生制列報常常會隱蔽掉很多潛在的風險,讓初學表報的人摸不著頭腦,到底什麼樣子的利潤是真的好利潤。幸虧還有收付實現制的現金流量表進行一定的補充,使得對利潤的考察有補充參考意義。

        即使有了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但很多收益性的東西沒法用營業額衡量,很多成本性的東西沒有辦法用成本來衡量,這是現代企業利潤表的無奈,因為這個時候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都鞭長莫及了
。有些項目例如投資收益,很可能會在不同企業的報表中出現計算兩次的情況,即使巴菲特也對這種方式顯得有些無奈。
      
缺陷四:公允價值不公允

        公允價值指在一項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自願的雙方交換一項資產或清償一項債務所使用的金額。堅持價值投資的朋友都知道,市場先生是有點瘋癲狀況的,他給出來的價格通常不是真正反應內在價值的價格,有些時候貴得離譜,有些時候低的恐怖,按照公允價值來評價企業的資產問題,從價值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完全體現不了公允所在。但是現代會計準則有個明顯的傾向就是增加公允價值的份量,這無疑給投資者分析報錶帶來更多的難度,對報表的重構要求更加高了,不然一不小心就著道了。

小結

        現代企業財務報表有這麼多缺陷,從現在來說仍然是瞭解企業財務狀況最好的方式。但投資者一定要自己明白,財務報表是在那麼多假設與可以權衡的數值之上得出來的數據,你應該要給予其一定範圍的誤差,不要太相信絕對的數值是什麼樣子的。如果有絕對的數值,僅僅代表當初這個企業的會計做了某種假設與權衡之後得到的關於企業財務狀況的點估計,很難說是精確。

        我雖然會看一些核心的指標,比如資產負債率、ROE等,但反對去計算企業的速動比率、存貨周轉率等相關指標,更不讚成在合併報表中做類似指標的計算,在不同企業之間做相互比較,比如茅台的比率指標與五糧液的比率指標比較其實毫無意義。在我看來,只要絕對數值處於一個合理的區間,就沒必要去比較這些數據之間細微的差異,基本上比較的結果也不太可靠如果一個企業按照一些比率的數據去大幅調整自己的經營,那也是很恐怖的,很可能達到了成本方面的更優,當然喪失了企業長遠的競爭優勢,很多企業由財務人員上來做老總的都會這樣幹,在我看來,蘋果的庫克也有這種味道在裡面。

        外加一段:  很多人對企業財報不屑一顧,他們根本不明白企業財報對規避一些真風險的重要性,總想著用企業財報信息去判斷漲跌是否與財報信息一致,覺得不一致的時候就認為財報是沒有用的,這種認識一定要想辦法克服掉,不然始終無法進入投資的內核,只能在外圍打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72

吳曉靈團隊:制度缺陷是本次暴跌深層原因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3231

2015年7月8日,周三滬指巨幅低開6.97%擊穿3700、3600、3500三道整數關口,早盤股指低位震蕩,一度跌逾8%。圖為股民在江蘇南通一證券公司營業部關註股市行情。 (東方ic/圖)

近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領銜的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針對今年股市異常波動撰寫了一份長達18萬字的研究報告——《完善制度設計,提升市場信心——建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資本市場》(下文簡稱“報告”)。

南方周末記者獲得了這份報告,報告分析了導致此次股市異常波動的深層次原因,並提出政策建議。報告認為,今年6月到8月股市暴跌,其深層次原因是資本市場基本制度和監管制度存在缺陷。

此次暴跌有兩輪。第一次是在今年6月15日到7月8日,上證綜指跌去32%。第二次暴跌發生在8月18日到8月26日,上證綜指由4006點下跌至2850點,跌幅29%。報告指出,杠桿的過度、無序應用和金融產品監管不完善導致監管層難以實時監測、量化市場風險狀況,是本次異常波動的最重要原因。

報告稱,A股杠桿規模在高峰時期大約有5萬億。如此大的杠桿資金規模,在股市發生短期回調後者一致預期發生逆轉時,其去杠桿的趨勢一旦形成,將會對市場構成巨大沖擊。

股市配資行為涉及機構眾多,資金通過信托公司、場外配資公司等多種渠道流入股市,形成資金跨部門、跨體系流動的新格局。但是,現行分業監管體制無法適應金融機構之間業務交叉的混業經營局面。

多渠道的無序市場配資,市場各類集合投資計劃和場外證券活動都缺乏統一行為監管,導致證監會在處理場外配資過程中力不從心,不可能有效遏制泡沫化的苗頭。

另外,中國目前的融資融券制度設計中,融資買入沒有太多障礙,但融券賣出就存在各種障礙,交易成本非常高;能夠有多空功能的衍生品非常匱乏,且市場較小,從而導致了一旦形成錯誤定價,難以及時糾偏的“巨大風險”,這是本次股市異常波動的深層次制度原因。

報告指出,A股市場的交易制度設計存在明顯缺陷。漲跌停板制度和T+1,原本是為了抑制市場波動,但從此次暴跌實踐來看,市場波動並未有絲毫的降低,只不過將原本應有的下跌人為延續到了後續交易日。A股市場對流動性沖擊應對方法有限,過半股票選擇停牌規避下跌。更糟糕的是,國內A股病沒有“熔斷機制”這一“冷卻劑”,因此造成投資者蜂擁而上的做空或者出售股票。

根據華夏基金的研究,新股發行制度在本次暴跌中暴露出的最大問題是全額凍結資金制度。經民生證券測算,中國核電、國泰君安的兩輪巨量IPO被核準信息公布,預計凍結資金規模達4萬億,對二級市場的短期沖擊巨大。

針對此次股市異常波動,報告認為,應該修改《證券法》,將集合投資計劃份額和份額化的P2P納入證券範圍,由證監會實行統一的功能監管。

對於當下熱議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報告建議,在加強一行三會協調的同時,籌劃建設中國金融市場的大數據中心,對監管對象、市場和社會反應進行預測,跟蹤檢測有關制度和政策的實施效果。

另外,報告認為,應該進一步完善新股發行制度,盡快推出註冊制;建立股票交易的“熔斷機制”,在時機成熟時,逐步放開漲跌停限制,實行“大盤熔斷”與“個股熔斷”相結合的制度。

11月6日,證監會宣布重啟IPO,同時完善新股發行制度。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稱,新股發行為了抑制巨資炒新,將取消現行的新股申購預先繳款,改為定配售數量後再繳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99

部分Jeep進口汽車因設計缺陷在華召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9581.html

部分Jeep進口汽車因設計缺陷在華召回

一財網 李溯婉 發自廣州 2016-02-15 16:21:00

部分Jeep品牌進口汽車因設計缺陷,從2月15日開始在中國市場被將陸續召回。日前,克萊斯勒(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向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召回Jeep品牌旗下大切諾基、指揮官以及自由光三個車型逾萬輛問題進口汽車。

部分Jeep品牌進口汽車因設計缺陷,從2月15日開始在中國市場將被陸續召回。

日前,克萊斯勒(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向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召回Jeep品牌旗下大切諾基、指揮官以及自由光三個車型逾萬輛問題進口汽車。

其中,2005~2007年款大切諾基和2006~2007年款指揮官汽車因設計缺陷,鑰匙可能被駕駛員膝蓋觸碰到,導致鑰匙在運行(RUN)位置產生意外轉動可能導致發動機熄火,存在安全隱患。上述公司將檢查所有可能存在該隱患的車輛,並為消費者免費更換相關部件。這項召回從2016年2月15日開始實施。

此外,2014~2015年款進口自由光汽車(生產日期為2013年1月4日~2015年9月10日)將從2016年2月28日開始召回。上述自由光汽車車輛後電動尾門模塊設計存在缺陷,在特殊環境下若有液體流入相關車型後電動尾門模塊,可能會引起其內部腐蝕短路,從而導致後尾門模塊無法正常工作或燒蝕,存在安全隱患。這款問題車在中國大陸地區共涉及16576輛。克萊斯勒(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將檢查所有可能存在該隱患的車輛,並為消費者免費更換受損模塊,包含受到腐蝕的後尾門模塊,安裝螺栓替換膠墊以增加防水性及在模塊外部安裝防水罩等措施。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本次召回的Jeep品牌車型主要是此前進口車型,與2015年底國產的Jeep自由光車型無關。從2015年開始,新成立的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負責Jeep、菲亞特及克萊斯勒品牌所有國產車型和進口車型的銷售管理、市場營銷、產品規劃和售後服務等職能。作為Jeep首款國產SUV,自由光2015年10月在長沙工廠下線,並於11月初正式上市。借助中國SUV市場熱,國產自由光在僅推出兩個月的時間內就取得逾8000輛的終端銷售業績。由於國產Jeep自由光的熱銷,國產Jeep的生產企業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在2016年1月銷量達到10378輛,增長192.01%。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58

【有話則短】傲慢·偏見·物種缺陷 《瘋狂動物城》告訴我們的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816

樹懶是《瘋狂動物城》最有喜感的角色,片中對他緩慢的辦事效率進行了無情的嘲笑;同時預告片也給予了他應有的理解,買跑車、超速,是別的動物沒有照顧到他的物種缺陷,地鐵到站關門時間太快,以至於他永遠來不及爬出地鐵。(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我的膚色是個錯誤。”一個荷蘭血統的白人這樣告訴媒體,沒錯,一個白人在抱怨自己的膚色。

《瘋狂動物城》在中國上映前幾天,有條新聞傳遍全球:“白人在南非受盡歧視。”這其實不算是新聞了。1970年代,南非還是白人的天下,黑人受盡歧視和壓迫。1994年,曼德拉當選南非新總統之後,種族隔離制度在南非宣告結束——這句話其實並不準確,準確的應該是“黑人種族隔離制度”宣告結束。

就業、醫療……一切制度向黑人傾斜,同等條件,甚至高於同等條件時,白人得到工作的機會開始少過黑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越來越多的白人只能搬去貧民窟,那里缺少水電、安全保障、食物……也因為膚色,有些醫院拒絕為他們醫治。在那些醫院,處境稍微好點的白人,從晚上開始等待,到第二天早上來位醫生幫你看看,已經要感天謝地了。

在南非,有40萬類似的白人住在貧民窟里,大部分是荷蘭血統。

就像黑人還是白人一樣,《瘋狂動物城》也是簡單劃分了的兩個種族:食肉動物、食草動物。

食肉動物獅子,是這個城市的市長,延續了迪士尼的傳統。為了打破“歧視”,他有一個副市長——小綿羊,一看就是一個溫順、馴良的女性,雖然貴為副市長,實際上相當於獅子的女秘書,經常被呼來喝去。

沒錯,食肉動物掌管著這個城市。顯而易見的是傲慢與偏見:獅子市長認為綿羊只能整理下文件;大象冰激淩店不賣冰激淩給狐貍;全世界都認為狐貍就是狡猾。

故事的主角,一只年輕貌美的兔女郎——典型的小型食草動物,要去動物城警局上班了。警局,想想都知道,應該是由犀牛、大象、獅子、老虎這樣大型動物組成的地方。

這是警局第一次招收小型食草動物,原因也僅僅是物種平等。作為警察擺設,兔女郎被分配去當交警——開罰單,因為兔子的聽力實在太好,一個早上就開出了200張罰單,超過原來預期的一倍。

但兔女郎不想做交警,她想當一個真正探案的警察——暫請忽略此處涉嫌對於交警的歧視。而她的確在小嚙齒動物城里,憑借自己適當龐大而又不會過分龐大的身軀,在甜甜圈砸向小鼩鼱的時候,及時抱住了這個對小鼩鼱而言的龐然大物,還成功抓捕了和她體型差不多的小偷黃鼠狼。

在這個食肉動物、食草動物還算和平相處的世界,埋藏著重大危機:食肉動物頻頻異化,從文明狀態回歸到野蠻狀態。劇情反轉,處在被領導地位的食草動物,同時也是這個城市的大多數,開始了對食肉動物的隔離、鄙夷,甚至是歧視——食肉動物成為了這個城市的異類。然而劇情再次反轉,食肉動物並非真的異化,而是一直被瑣事欺壓的一小部分食草動物,利用和放大了兩個種族之間潛藏的互不信任。

不看完片子,你確實很難想到誰是主犯。想象力爆棚的動物城,除了可以給你眼花繚亂的視覺奇跡,完美的劇情,還有你可能需要想很久的物種/人種問題。

傲慢與偏見的極端結局,就是南非那個真實的、被認為“荒誕”的新聞,也就是中國武俠中那句老話:“冤冤相報何時了。”

《瘋狂動物城》的高明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在反轉、再反轉中,控訴“歧視”的無處不在——那就跟所有極端的反歧視組織沒區別了;它在指出惡性歧視的同時,還在讓你思考,你為什麽會被歧視,換句話說,“認清自己的物種缺陷”。

機智的兔女郎和狐貍先生要是去生擒發瘋的美洲豹,那相當於送到嘴邊的肥肉,這是物種帶來的缺陷;公務員樹懶查個車牌能耗一天,這也是物種的缺陷;愛吃胖豹子只能在警局門口坐著,這不是物種缺陷,這是性格缺陷。

片中關於“缺陷”的梗,比比皆是,兔女郎永遠不太會開車、泊車,這基本上也是全世界大部分女性心頭的痛。還有一個來自預告片中的梗,樹懶為什麽要開跑車,因為他太慢了,永遠還沒爬下地鐵,車門就已經關了。

承認物種缺陷,真沒什麽好臉紅的。嚙齒類動物就是要在嚙齒城買衣服,你非得要面子,去長頸鹿的店里買衣服,買回去,也要用一天才能走完這件衣服。

“認清物種缺陷”的下一步,是理解每個物種都是有缺陷的。更重要的是,彌補自己的物種缺陷。

“教父”鼩鼱的出場顯然是個包袱,包袱的笑料來自,一只這麽小的鼩鼱居然才是意大利黑幫式的人物,他當然知道自己的物種缺陷,否則不會把身軀比他大幾百倍的兇殘北極熊培養成言聽計從的隨從。樹懶之所以成為最佳男配角,是他知道自己真的很慢,慢到趕不及地鐵停站,好吧,那我就買輛跑車,讓你看我怎麽快起來。在大城市立足的鄉下兔女郎,已經替每個人完成了“改善物種缺陷”的夢想,在大型動物聚居的警局,成為不可或缺的探員。這個夢想完成的過程,不是抱怨,不是特權,是她把握了動物城“物物平等”的機會,調整了物種缺陷,利用自己的物種優勢,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探案方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769

完達山等被曝生產缺陷 奶粉新政出臺前清倉甩貨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4-23/1000277.html

4月1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在例行抽查中發現完達山、呼倫貝爾歐比佳乳業、雙娃乳業、陽光乳來、友誼乳業都存在生產缺陷。雖然最終生產的產品質量全部合格,但生產過程中的問題被逐一披露,其中除了完達山被整頓外,其他四家均被要求停產整頓。

雖然奶粉配方註冊制度已被財政部公布了最終執行時間,但這一政策何時出臺至今仍懸而未定,使奶粉行業更加焦慮。4月20日,國務院食安辦督察組組長、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二司司長馬純良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采訪時透露,《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最近將出臺,究竟是月底前還是下月初出來,目前還不好定,但應該是很快即將出臺,財政部公布的時間是新政過渡期的期限,到2018年1月1日要全部註冊完畢。

值得註意的是,奶粉新政自爭求意見以來,行業一直希望這只政策的靴子盡快落地。近日,業內人士表示,受政策要出臺的影響,奶粉的清倉甩貨力度空前大,一罐進口奶粉賣給批發商的價格降到80元,而一罐國產粉的價格則降到60元,甚至賣給知名嬰童門店的價格降到了40~50元。目前已有1/3的品牌退出市場。與此同時,隨著奶粉新政即將實施等因素影響,更嚴格的審查制度全面來襲。

更嚴審查制度全面來襲

早前馬純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比奶粉配方註冊制度更嚴格的是國家食藥監總局的審查,配方註冊只是監管的一個方面,重點是加大審查力度,以此來淘汰一部分產品質量沒有保證的企業。

3月份,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公布了《關於發布2016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重點抽檢食品生產企業名單的通告(2016年第64號)》,就嬰幼兒配方乳粉這一欄,列入2016年重點抽檢企業的數量達到了103家。在市場上流通的三元、施恩、貝因美、惠氏、雀巢、輝山乳業、雅士利、君樂寶、完達山、澳優、聖元、高原之寶、紐貝滋、雅培等企業均榜上有名。

4月1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在例行抽查中發現完達山、呼倫貝爾歐比佳乳業、雙娃乳業、陽光乳來、友誼乳業都存在生產缺陷。雖然最終生產的產品質量全部合格,但生產過程中的問題被逐一披露,其中除了完達山被整頓外,其他四家均被要求停產整頓。

值得註意的是,在對呼倫貝爾友誼乳業進行審計時發現,企業涉嫌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然而根據征求意見稿,同一企業註冊的一個產品配方只能生產一種產品,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過,由於目前這一方法並沒有實施,食藥監局對友誼乳業公布的這一審計問題,被業內人士看作是更嚴格的審查制度真正開始了。

雖然4月14日,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稱,完達山公司制定了整改措施,經現場驗收,確認需整改項目已經整改完畢。

業內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完達山一直固守東北、華北為主的市場,是區域奶粉品牌,雖然加上液態奶有五十多億元的銷量,但奶粉做得並不太強,目前奶粉的銷售額在二十多億元。雖然產業鏈比較齊全,但是由於品牌老化,又是國企的做法,2008年之後,也大力開拓全國市場,但後來又退守華北和東北,失去了快速發展的機會,除非進行體制改革。此次事件之後,品牌的發展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新政最近出臺甩貨力度空前

由於新政還沒有出臺,行業一直處於觀望狀態。乳業專家解觀勝表示,今年參加北京京正嬰童展的奶粉企業明顯減少,一些雜牌奶粉更是不見蹤影,一些大企業的定制品牌雖然預訂了展位,但都空著並沒有參加,其實也是在做退出準備。

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目前整個奶粉行業甩貨力度空前,一罐進口奶粉賣給批發商的價格跌到成本價80元/罐,而國產奶粉到了60元/罐,甚至低到了40~50元/罐,很多大的嬰童門店根本不願意接這樣的產品,因為存在很大的風險。

該人士表示,由於進口奶粉需要提前半年下訂單,所以這些低價甩貨的產品全是去年下的訂單,今年賣完就不賣了。由於這些奶粉進貨價格低,可以賣到280元左右,中間的利潤比較高。對於這些進口品牌一般都不備庫存,甩貨之後就不再進貨了。

“目前奶粉價格是奶粉史上最亂的一個階段,這麽低的價格在奶粉史上就沒有過,原因是在政策出臺前,一些做不下去的品牌都急著清倉甩貨,這個階段將持續到明年下半年新政正式實施後。”知情人士表示,

然而新政遲遲沒有出臺。4月20日,馬純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究竟是月底出臺,還是下月出臺還不好說,但是最近會出來,應該比較快。對於財政部公布奶粉配方註冊全部實施的時間,他表示,那是最後全部執行時間,新政實施後會有一段很長時間的過渡期。

國產奶粉加速清理

事實上,奶粉行業的一些大品牌正在加速清理子品牌。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雅士利已經把旗下的子品牌清理得差不多,保留了三個主打品牌,而蒙牛也對旗下幾個代工品牌不再接單。飛鶴和聖元也在削減品牌,春節後,搖籃原來OEM的16個品牌都不準備生產了,現在都在甩貨,今年重新推出了三個品牌,現在對這三大品牌產品進行重新包裝定價上市。

“目前已經有1/3的奶粉品牌退出市場,但也有些品牌由於政策沒有出臺,還在觀望中,畢竟還有一個過渡期,尤其是定制品牌比較多,業績一大部分來自子品牌的企業。”知情人士表示。

業內人士紛紛表示,新政出臺不能再拖了,很多奶粉企業在政策沒有落地前壓力很大,他們沒法制訂戰略以及推進市場計劃。只有政策正式出臺,才能進行新的戰略規劃,尤其是國產奶粉中定制品牌比較多的大企業,而對於幾大外資品牌的影響並不大。

  • 中國經營報
  • 文多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4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