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旺丁不旺財 消費萎縮 周生生銷售跌逾一成 周大福上季同店續挫
1 :
GS(14)@2015-10-10 01:24:2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9/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旺丁不旺財」成為今年黃金周關鍵字,今年黃金周長假期內地旅客入境人數仍按年升2.3%,但零售業表現卻普遍出現下滑,其中珠寶商周生生(0116)期間銷售錄雙位數下滑,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垰表示,香港太習慣每年十數個百分點的入境旅客增長,但現實是來港旅客的消費力已在下滑。
蘇錦樑:黃金周實際旅客微增1.5%
據入境處數字顯示,今年10月1日至7日入境人數下跌逾5%,惟其中內地旅客仍增長2.3%,不過,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昨日表示,撇除入境處數字計入的出入境本土居民,今年黃金周整體旅客人數實際仍微升1.5%,惟他指出,即使黃金周旅客人數上升,但今年首9個月整體旅客人數下跌,零售業情亦比往年差。
本港珠寶商周生生大中華營運總經理劉克斌表示,今年黃金周生意較去年有雙位數跌幅,他稱,雖然人流及購買件數可與去年持平,但平均單價由去年的6000元以上,下跌至今年5500元左右的水平,拖累總體銷售額跌雙位數。
周生生:單價下滑 生意跌雙位數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垰亦稱,從會員反映看「今年不是一個很好的黃金周」, 雖然人流與去年相若,惟今年遊客購買力較去年有明顯下降,故總體生意應仍為下跌狀態。對於今年黃金周內地旅客僅微增2.3%,她表示,香港過去太習慣十幾個百分點的增長,惟今年遊客消費能力下跌是關鍵。
相對珠寶行業,一向較不受自由行影響的日式百貨一田,今年黃金周銷售亦微跌2.1%,一田百貨總經理(市場部)謝素嫻表示,下跌主要由於觀塘店銷售大跌逾兩成,不過她指觀塘店於去年9月底開幕,新店效應令去年黃金周銷售急增,至於集團其他店舖表現平穩,其中沙田店微跌1%,但旺角店銷售則勁升兩成,因此與今年可比性其實不大。
周大福上季港澳同店銷售跌13%
周大福(1929)昨日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的第二季度營運數據,公司指自7月中起黃金價格下跌引發「小搶金潮」,帶動總體零售值按年增4%,同店銷售雖仍然下跌,但跌幅已按季收窄至3%,惟公司指金價下跌影響已因9月金價回穩而減退。
期內內地銷售則明顯改善,同店銷售及零售值雙雙恢復正增長,分別升6%及9%,港澳方面銷售仍維持疲弱,期內同店增長跌13%, 但亦較一季度24%的跌幅明顯改善。
明報記者 孫娜
離岸人幣續挫 隔夜拆息回落
1 :
GS(14)@2016-01-15 18:06:4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5/news/ea_eaa5.htm
【明報專訊】在人行連番干預後,離岸人民幣連升3個交易日,惟昨日再度回落,更曾一度低見6.6255,貶值583點子;而在人行「挾息」殺退淡友後,離岸人民幣隔夜拆息昨日早上已回落至3.61厘,傍晚更跌至2.5厘,不過有交易員稱,1周或1個月的拆息仍然高企,反映資金仍然緊張,投資者看淡人民幣的態度仍未有改變。另外,人民幣期貨未平倉合約再創歷史新高,前日晚間交易時段後未平倉合約達31,004張。
未平倉合約逾3.1萬張
財資市場公會昨早公布,隔夜拆息已由前日的8.31厘,回落至3.61厘;1周及1個月拆息分別回落至10.96厘及10.25厘。據中銀香港(2388)資料顯示,昨晚隔夜拆息進一步跌至2.5厘,惟1周及1個月拆息分別輕微上升至11厘及10.67厘。
1周1個月拆息仍高企
有交易員表示,1周或1個月的拆息,仍然高企在7厘至8厘之間,甚至一度升至12厘,較「挾息」前的3厘至5厘高,反映資金仍然緊張;况且人民幣的遠期價格變動不大,投資者長期看淡人民幣的態度,似乎未有改變。
另外,人民幣匯價大幅波動,亦令人民幣期貨的交投增加,人民幣期貨未平倉合約更再創歷史新高,前日晚間交易時段後高達31,004張。
憂供應過剩 布蘭特期油失守28美元油價續挫 淡倉新高
1 :
GS(14)@2016-01-19 22:38:27【本報綜合報道】伊朗回歸油市,進一步加劇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情況,令本已疲弱不堪的油價再度下沉,布蘭特期油昨日跌穿每桶28美元關口,續創12年新低。鑑於油價前景黯淡,對沖基金上周大力增持原油淡倉,淡倉數目勁飆15%至逾20萬張,為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歐美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伊朗重返國際原油市場。伊朗副石油部長Amir Hossein Zamaninia表示,制裁終結之後,伊朗的目標是立即於每日增產和出口50萬桶原油,並計劃於數月內再增添多50萬桶。不過,據彭博對一眾分析師及經濟師的調查,伊朗只能在6個月之後增產40萬桶。
受累伊朗回歸油市
布蘭特期油昨日曾下跌4.28%,低見每桶27.7美元,再創2004年以來的新低。另外,紐約期油昨日亦一度跌3.6%,報每桶28.36美元,而總交易量超出100日均量一倍以上。油價屢創新低,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數據顯示,上周炒家持有的美國原油期貨和期權合約淡倉增加15%至20.1萬張,為2006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瑞銀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指出,油市持續供應過剩,及環球經濟衰退的憂慮重燃,伊朗此時重歸油市,將更不利油價前景,目前不值得持有任何與原油有直接關係的產品。不過,沙地阿拉伯石油部長納伊米(Ali al-Naimi)表示,油價將會回升,預計市場力量及油國之間的合作將會及時令油市重見穩定。
拖低俄羅斯股滙
油價崩塌,令到俄羅斯股滙齊齊下挫。俄羅斯RTS指數昨日曾下跌3.18%,另外,Micex指數則曾下跌1.57%。另外,俄羅斯盧布昨日曾低見79.2兌1美元,創歷史新低。俄國股滙衰弱,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俄羅斯最富有的13位富豪身家在今年首10個交易日一共蒸發110億美元(約858億港元)。當中,車路士班主阿巴莫域治(Roman Abramovich)損失8.2億美元,而鐵礦大王尤斯馬諾夫(Alisher Usmanov)則損失9.1億美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19/19457724
人幣續挫 離岸價快失守6.7
1 :
GS(14)@2016-07-06 08:07:54【本報訊】英鎊回軟美元轉強,人民幣跟隨外圍市況走勢持續走貶,中間價昨跌122點子至每美元兌6.6594人幣,貶0.18%,亦是5年半低位;4時半在岸價收市跌59點子,報6.6695,續創2010年底以來逾5年半新低。財資界認為,美滙及外圍市場變化,將主宰人幣下半年走勢。昨傍晚6時,離岸價報每美元兌6.6880人幣,跌129點子,在岸價亦跌38點子報6.6690。中銀香港(2388)牌價顯示,每百港元兌85.03人幣現鈔。
下半年料逐步貶值
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表示,人幣持續走弱,主要是跟隨外圍市況變化,因英鎊下跌,美元強勢自然令人幣相對貶值,但未覺央行或中資行在市場支持滙率的蹤影。他認為,市況交投甚為平淡,英國脫歐後,並無太多投機盤炒賣人幣,因為對沖基金即使「搵食」,亦會聚焦英鎊歐元等貨幣入手;他相信下半年人幣滙率會跟隨美元走勢,而處於逐步貶值及成交量偏低的操作狀態。上周四《路透社》引述人行消息謂,為支持內地經濟發展及疲弱出口,人行容許年內人幣貶值至每美元兌6.8人幣水平,不過央行已否認有關報道。翌日內媒亦引述人行指,就國有銀行入市干預人幣滙率的報道,表示並不屬實。瑞銀報告日前表示,若未來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持續升值,人行或允許滙率對美元保持小幅貶值,人幣可能很快會貶至6.7到6.8水平,但今年底前,貶幅應不會超過6.8界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6/19683079
離岸人民幣續挫 曾破6.87 多家大行下調目標價
1 :
GS(14)@2016-11-16 05:19:17【明報專訊】人民幣中間價再創8年新低,昨日午後美匯指數回落,在岸人民幣(CNY)總算守住6.86關口,惟離岸人民幣(CNH)跌破6.87,兌港幣見88算。翌日隔夜拆息由昨日早間29厘急速回落至4厘。多家銀行下調人民幣目標價,大和維持預測,料今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年底見7.5。
明報記者 顧冷冰
對人民幣最為看淡的大和,發表報告指特朗普當選總統,為市場增添不穩定因素,人民幣匯價未來受壓,人行不急於捍衛匯價,維持美元兌人民幣年底低見7.5的預測。繼高盛早前將今年人民幣目標價下調至7後,匯豐和澳新分別將年底前的目標價由6.8下調至6.9,以及由6.75下調至6.9(見表)。昨日人民幣開出中間價6.8495,為近8年新低,較上日跌204點子(1萬點子等於1元),連跌8日,累計已下跌1004點。上海商業銀行財資市場部研究主管林俊泓表示,中間價大幅下調是因應美元走強,不過,仍比一籃子貨幣定價模型高了大約100點,反映人行或已開始出手。
分析:人行或已出手干預
在岸人民幣昨早段跌穿6.86,低見6.8653,午後美元走弱,跌幅收窄,官方收市價報6.8530,較上一交易日跌121點,連續第4日下跌。截至昨晚8時,在岸價見6.8580,較前一日夜盤收市價6.8600回升20點子。年初至今在岸價跌5.5%,由10月1日加入SDR起計算已下跌2.7%。離岸人民幣截至昨晚8時報6.8687,較前一日收市價6.8556再跌131點,昨午間更跌破6.87,見6.8728,10月初至今累跌約2.8%。離岸拆息方面,具期貨性質的翌日隔夜拆息(Tomorrow Next,今日鎖定價格,翌日借後日還),昨早曾飈升至29厘,但其後迅速回落至4厘。隔夜拆息則由前一日的3.5厘回落至2.6厘,一周拆息也按日大幅回落,由6厘回至3.8厘。
納入SDR後在岸價累跌2.7%
林俊泓相信,官方昨日似乎曾出手干預。他表示,昨日仍有外資行沽空人民幣,但規模已經按日大減。主要原因可能是市場相信美元再上升的潛力不大。至於離岸人民幣拆息回落的原因,林俊泓認為是央行並沒有如市場預期出手抽空流動性,所以市場迅速回復正常。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亞洲固定收益、貨幣及大宗商品部主管施俊斌稱,人民幣下跌時,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也被沽空,這是美金走強下的自然投資策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77&issue=20161116
股仔續挫 仙股一周增三成
1 :
GS(14)@2017-07-07 02:38:31【本報訊】細價股洗倉潮延續超過一星期,仙股數目按周增三成!由「股壇長毛」David Webb點名「50黑股」引爆的細價股洗倉潮餘波一直未了,多隻上榜細價股昨繼續大瀉,跌勢續蔓延其他股仔,凱華(275)疑似遭斬倉一度瀉逾三成,仙股數目由一周前81隻,大增至昨日106隻。分析不排除事件演變下去,會有細價股除牌收場。
凱華疑遭斬倉
「50黑股」名單中的漢華專業(8193)昨再跌近18%,中國投融資(1226)瀉18.7%,「翠如BB股」聯旺(8217)挫逾17%,君陽(397)亦下滑約10.8%。股價沉底的中國集成(1027)未能反彈,維持1仙「底價」至收市價,買盤欠奉下成交額更大跌超過八成至926萬元,14日RSI(相對強弱指數)跌至12的極嚴重超賣水平。除近日跌市風眼的50隻股外,凱華昨亦疑遭券商Call孖展斬倉,該股自10時後股價急瀉,更一度跌至0.09元淪為「仙股」,其後跌幅略為收窄,最終收報0.112元,跌幅達15.8%;另文化傳信(343)亦一度創7年新低,股價埋單跌17%。經歷上月27日至今逾一周的洗倉潮洗禮後,多隻細價股「降呢」,由毫子變仙股的數目,由上周81隻,大增逾三成至106隻,而中國集成、樂亞國際(8195),以及中建置地(261)股價更跌至1仙,無可再跌。至於「毫子股」數目,亦由872隻略增2%,至890隻。
部份細價股恐被除牌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每年六、七月內地資金一向較為緊張,莊家「水緊」下拋售股票,加上是次洗倉潮有機會已觸動證監會神經,不少持有細價股的證券商或因「廢事煩」並急於劃清界線,因而放售這些股票,引發連日來細價股大跌。譚紹興認為,是次洗倉潮「無咁快完」,更補充指在中金及David Webb列出多隻妖股後,是次洗倉潮已把事件推向高峯,監管機構往後或會「借勢清場」使部份細價股除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5/20079339
陳永傑:美元續挫 尋實物保值
1 :
GS(14)@2018-02-12 07:11:11【明報專訊】美元弱勢,去年下滑約10%之後,在今年跌勢未止。1月下旬,美匯指數一舉挫穿90點,低見88.35點。美元近年明顯走弱,資金尋求保值,湧向物業及黃金等實物,只要美元不復強勁,實物價值持續向好。
美國聯邦儲備局6年前表示有意加息,但要到2015年底才正式展開加息行動,顯示什麼?就是美國經濟底子欠佳,否則已經二話不說採取加息計劃,何須講足幾年才有實際動作。美國在2015年底加息,美元反而步入強弩之末,匯價逐漸下滑。
幾年前,筆者已經忠告港人毋須太過恐懼加息,覺得自己需要買樓自住或投資宜付諸實行,因為這個息魔不太惡,殺傷力不大。6年來,本港樓價升幅不小,買家得益不淺,儘管美國加息5次合共1.25厘,但樓價上升75%,置業人士大賺,並享受了6年超低息。以一個25年供款期的按揭,等同24%時間,變了兩邊賺。近兩三年加息之說不但沒有令美元轉強,反而是步入弱勢,如果依舊持有美元,縱然加息,存款收益低微,購買力卻不斷貶值。去年美匯指數跌了10%,今年1月不足一個月已經曾貶值3.95%,可用慘烈去形容。
去年底至今 金價升4%
現已有愈來愈多人發覺不對勁,紛紛增持住宅等實物,如果本錢少的,亦以實物黃金作為投資對象,金價去年底至今上升約4%,升幅大過美元跌幅。至於不買物業或黃金,亦湧入港股,冀望以股票作投資保值,所以,本年初至今恒指勁升逾10%。如果美元持續弱勢不改,物業、黃金及股票等投資產品,繼續大受歡迎。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192&issue=20180205
CCL續挫 港島跌幅3個半月最大 分析:受內地大手客減少影響
1 :
GS(14)@2018-11-03 09:03:39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731&issue=20181103
【明報專訊】樓價持續回落,繼新界上車屋苑領跌後,跌勢蔓延至市區,甚至樓價向來堅挺的港島亦失守。最新公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報183.7點,按周跌0.58%(見圖);最值得留意的是,港島CCL Mass最新錄187.75點,按周跌1.54%,跌幅是3個半月以來最大。有學者認為,大手買賣及內地買家減少,令港島樓價亦陷跌勢。
明報記者 謝穎怡
港島樓價對上一次明顯跌幅於7月中錄得,該月15日當周錄197.99點,其後一周、即22日當周錄193.25點,跌幅2.39%。至於今次按周跌1.54%,為自7月中後、即約14周以來最大跌幅,更比另外3個分區的按周跌幅更勁。
資料顯示,九龍CCL Mass最新報186.05點,按周跌0.04%,終止兩周連升;新界西CCL Mass報169.94點,按周跌0.78%,連跌兩周共1.11%;新界東CCL Mass錄193.65點,按周跌0.34%,連跌9周約兩個月共7.26%。
港島按周跌幅超九龍新界
中原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認為,港島跌幅明顯擴大,反映樓價跌勢已由新界延伸至市區,樓價料進全面下跌階段,11月起公布的CCL,相信會出現較明確下調信號。
事實上,其他4個整體指數均全線下跌,當中細單位跌勢持續,CCL(中小型單位)報184.49點,按周跌0.63%,連跌9周共2.43%,帶領整體大市向下;反映大型屋苑樓價走勢的CCL Mass報186.64點,按周跌0.65%;CCL(大型單位)報179.62點,按周跌0.28%。
城市花園3房低估值24%沽
港島樓價回落下,業主亦願意增加議價空間,北角指標屋苑城市花園有3房戶低估值易手。世紀21北山營業董事嚴智贇表示,上述城市花園12座低層C室,實用面積773方呎,原業主最初開價1250萬元,減價212萬元或約17%後,終獲外區換樓客以1038萬元承接,實呎13,428元。
銀行對上述單位估值由1258萬至1374萬元,即成交價較估值最多低24%。不過,原業主早於1995年以465萬元購入,帳面仍賺573萬元或1.2倍。
學者料出現大跌市機會不大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人民幣貶值、中美貿易戰等因素,影響內地客入市本港豪宅的信心,而豪宅成交減少亦影響港島樓價指數變動大。不過,莊未有太看淡後市,認為樓市目前屬輕微調整,而本港失業率低、股市昨日反彈下,暫時出現大跌市的機會不大。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