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灣最牛經營權爭議 為何落不了幕? 糾纏十年 太平洋SOGO案五大關鍵

2012-05-21  TWM

纏訟十年的SOGO案近來有爆炸性發展,不僅讓徐旭東落淚、震怒,不惜暫停集團在台投資,遠東集團兩千 位員工甚至走上街頭!究竟SOGO案歹戲拖棚的癥結在哪裡?本刊提出關鍵五問,並徵詢各方解答,讓讀者和投 資人不再霧裡看花!

撰文•林讓均 纏訟十年的SOGO(太平洋崇光百貨,以下簡稱「太百」)案,最近有關鍵性發展,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與太平洋流通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太流」)前董事長李恆隆啟動新一波攻勢!

時間回到五月七日,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緊急召開記者會,拋出「遠東集團暫停在台投資」的震撼彈。本周還 不惜與二千位員工走上街頭抗議。

但此場記者會最教人震驚的,是年屆七旬的徐旭東,出人意表地當眾落淚。 批經濟部犧牲遠東集團
徐旭東震怒、落淚

是誰讓掌控超過六千億元市值集團的徐旭東,如此痛心?原來,五月四日,經濟部准許太流的臨時監管人(以下 簡稱「臨管人」)在三個月內改選太百的董監事,等於挑戰徐旭東對太百的經營權。

當時法院裁定的太流臨管人有三位:台北大學法律系教授陳榮傳、中國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王弓與勤敏會計師事 務所會計師簡敏秋。前兩人由李恆隆所提名,而後者則是太百創辦人、太平洋建設(以下簡稱「太設」)章家提名。

五月十一日,臨管人風波又有戲劇性發展。台北地院撤掉陳榮傳,新增遠東提名的財政部前部長邱正雄、誠品董 事長吳清友與資深律師陳志雄,臨管人從原本的三位增加為五位。不過,邱正雄因事先不知情,火速請辭。

這樣的組合撮合三方提名的人選,也代表未來在臨管人代行職權的太流董事會中,三方勢必有一番角力,是否能 在八月四日前,改選完太百董監事,還充滿變數。

這件纏訟十年的業界奇案,為何至今落不了幕?到底還有哪些關鍵爭議? 首先從近來的臨管人風波談起,當初台北地院何以裁定臨管人接管太流董事會呢?臨管人的任務究竟是什麼? 為何選派臨管人? 台北地院今年二月裁准臨管人,關鍵就在於,去年八、九月間鬧出的太流及其子公司太百的董監「雙胞案」。 去年六月,太百董監任期屆滿,遠東八月選出以黃晴雯為董事長的董監事;同時,認為此次改選會議無效的李恆隆,也不甘示弱地選出以翁俊治(前統領百貨董事長)為董事長的董監事版本。在此之前,徐、李兩派已各擁人馬改選太流董監事,並將各自版本送交經濟部審理。

為此,經濟部當時還邀集法律、企管背景的學者專家與跨部會官員,召開專家會議,會中多位學者即拋出「臨管 人」建議。李恆隆隨即在去年底,向台北地方法院申請選派太流臨管人。

今年二月,台北地院依據《公司法》第二○八條裁定臨管人,認為「按董事會不為或不能行使職權,……得選任 一人以上之臨時管理人,代行董事長及董事會之職權……」。

法官當初在判決書中載明,太流臨管人的主要職責是「代行太流董事會職權」,還可指派人選到從屬公司太百擔 任法人董事,「不僅可解決相對人公司(指太流)無合法之經營階層以營運之窘境,……(還)可同時解決太百經 營階層之適法性……。」外界解讀,台北地院是想以臨管人一舉解決雙胞案爭議。

太流資本額到底是多少? 而SOGO案纏訟十年的過程中,所有人最想問的,甚至法官與主管機關據以為裁定標準的,就是太流資本額是多少?究竟是李恆隆主張的一千萬元,還是徐旭東強調的四十.一億元?

根據主管機關經濟部商業司的登記,目前太流的資本額是一千萬元。但在此之前,曾經有長達七年的時間登記的資本額是四十.一億元,轉折關鍵在於二○○九年十月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三年度金上重訴字第六號」的一紙判決。

此案針對「○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增資會議」一事,認定當時負責會議紀錄的郭明宗偽造文書,高檢署因而質疑當 時為增資而召開的股東會不合法,認為應撤銷四十億元增資登記。

「這紙判決之後,高檢署行文通知經濟部撤銷增資登記,經濟部才據此在一○年二月三日做出行政處分,將太流 當時登記的四十.一億元資本額,回復為一千萬元!」經濟部商業司副司長李鎂說明。
但事情至此,太流資本額的認定還未拍板定案! 因為遠東並不服氣,以旗下持股太流約五六%股權的遠東百貨(以下簡稱「遠百」)名義,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經濟部撤銷這項行政處分。另一方面,遠東也舉出另一紙有利遠東、一○年九月出爐的高等法院判決「九十七年度矚上易字第一號」。

該案是檢方提起上訴,認為徐旭東等人未徵詢太設,即私下擬定協議,讓遠東集團透過增資取得太流股權,涉及 背信。但後來徐旭東獲判無罪,遠東集團也因而據此表明當初的增資合法。

同樣是台灣高等法院的判決,卻呈現一案兩判的歧異,對增資是否有效各自表述,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並沒有互相牴觸,因為這兩個判決一個是針對『偽造文書』,一個關於『背信』,但這都是在推論過程中 的附帶說明,都只算是『旁論』,並沒有直接對經營權或資本額做出認定!」台大法律系教授、商事法學研究中心 主任黃銘傑說。

此外,李鎂也解釋,就算董監名單獲得商業司登記,也只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該登記而未登記,不得 對抗第三人的侵權行為;但登記也不代表是對經營權的最終認定!」哪些判決影響經營權認定?

既然太流的資本額認定出現歧異,那麼,哪些關鍵判決會左右經營權歸屬?
「解決經營權爭議,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直接提起對股東權的認定訴訟!」黃銘傑說。 目前,影響SOGO案經營權判定的關鍵判決有三個。其中一個,就是遠百在一○年三月提起的「確認股東權存
在」民事訴訟。

遠東集團委任律師楊政憲說,上述官司已在台北地院審理中,判決結果將對太流經營權做出最直接認定。 而第二個關鍵判決,就是在經濟部撤銷四十億元增資登記之後,遠百對高等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行政處分」的行政訴訟。但該項官司目前停止訴訟,理由在於高等行政法院正等待之前「九二一增資會議是否偽造文書(九十三年度金上重訴字第六號)」一事的上訴結果。

而該刑事訴訟,就是第三個關鍵判決。 楊政憲說,當時該案有三名被告被判有罪,除了郭明宗判刑定讞、不得上訴之外,李恆隆與正風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賴永吉(時任太百董事長),都針對偽造文書與背信案向最高法院上訴。後來,該案被最高法院發回高等法院進行更一審。

而這件刑事訴訟,也將影響高等行政法院對「是否撤銷增資登記」的判斷。 SOGO案懸而未決,投資人最關心的,則是遠東集團財報從○二年起就認列太百獲利,若經營權變天是否須重編財報?

股權變債權    遠東得重編財報?

「這其實不是會計問題,而是法律問題!」政大會計系教授許崇源說,如果經營權變天,遠東集團投入的四十億 元股權就變成債權。至於,股權如何替換為債權?債權的利息該如何換算?他說,還有賴司法機關如何判定雙方的 權利與義務關係。

但在經營權最後判定之前,畢竟SOGO案紛擾許久,資本額登記也回復為一千萬元。許崇源提醒,投資人應該 密切注意遠東集團的財報,是否據實揭露潛在投資風險。

本刊統計,分別持有太流五六%、四三%股權的遠百與遠東新世紀,光是去年兩者合計就認列了太流約五.三三 億元的獲利。而從○二年至今的十年間,遠東集團共認列了太流超過五十億元的獲利。

如此龐大的數字,又涉及太流大股東遠百與遠東新世紀共十七萬名股東的權益,一旦重編財報將茲事體大,也無 前例可循。本刊對此詢問金管會意見,證期局主祕吳桂茂表示不方便評論。

「目前的權宜之計,是在現行財報架構下加註『財報存在不確定性』;未來若經營權易主,財報是否重編,須視 財報是否有重大錯誤,以及變動金額是否達到重編條件。」一位不願具名的會計師表示,現行的財報重編條件包括:更正稅後損益金額在一千萬元以上,並且達到原決算營業收入淨額一%或實收資本額五%以上。追本溯源    遠東並未完成交易? 十年間的紛擾,至今還無法落幕。令人不禁想問,SOGO這樁商業交易案,當初是否交易完成?交易過程又有哪些瑕疵?

對此,身為太流增資前最大股東,握有六成股權的李恆隆直指「遠東並未完成交易」。李恆隆透露,當時與遠東 協議,要在開發完SOGO台北復興館、大陸太平洋百貨之後,再進行鑑價、議價,而後才履行交易;沒想到遠東 先行對外宣稱已經完成交易。

遠東集團表示不願隨之起舞,引用判決強調增資並無不法,「且藉由增資太流取得太百經營權,也屬正常商業行 為之一種!」「從結果看來,此案的爭議就在於雙方並未明確訂下交易價格、履約方式與期限,才導致一場交易、 多種認定的結果!」黃銘傑指出,「SOGO案的癥結,其實就是當初交易雙方輕忽了『程序正義』,以至於衍生 出後續的法律爭議!」他也建議,商業交易前,一定要進行「Due Diligence」(DD,實質審查)。也就是對交易 標的進行「正當注意調查程序」,以避免交易風險。

「SOGO案並不複雜,只是每個官司環環相扣,要想解決所有事情,必須等所有流程跑完才行!」他直言,SOGO案的關係人都在打「迷糊仗」,導致這場前所未見、曠日廢時的司法戰爭。

不僅走上街頭抗議的遠東員工很感嘆,台灣社會一提起此案,也直呼「十年了,吵到臭了!」只是SOGO案三 方加起來超過五十件官司,要讓這齣歹戲落幕,恐怕沒那麼容易!

股權將變債權?    徐、李各自表述 李恆隆版(增資前)
資本額1千萬元

李恆隆(太設章家信託移轉)60% 太平洋流通投資公司(資本額1千萬元) 78.6% 太設章家 13%
SOGO員工 8%

太平洋崇光百貨公司  40% 徐旭東版(增資後)資本額40.1億元遠東集團(增資40億元) 超過99% 李恆隆 不到1%
太平洋流通投資公司(資本額40.1億元) 78.6% 太設章家 不到13%
SOGO員工 超過8% 太平洋崇光百貨公司  0.1% 整理:陳兆芬

SOGO經營權爭奪案大事紀2002.01 太設集團章家發生財務危機,為免波及SOGO,委李恆隆設太平洋流通(簡稱太 流),再將太平洋百貨(簡稱太百)持股集中到太流,太百、章家各持有太流四成、六成股權,章家再將股權信託 登記給李恆隆。

2002.07 章家要賣太百,原和寒舍蔡家談妥,徐旭東洽購不成,轉與李恆隆商議藉增資太流,入主太百。

2002.09.21 李恆隆召開太流增資股東臨時會,通過太百資本額從1千萬元增資至10.1億元案。此會議後來被指偽 造文書,讓增資的合法性受到質疑。

2002.09.26 遠東集團將10億元增資款匯入太流帳戶,取得99%太流股權、掌控太百,之後又二度、三度增資,前 後總共增資40億元。

2003.02 太設章家不滿李恆隆與徐旭東,告兩人背信;李、徐也生履約爭議,自此三方纏訟10年,國內外官司多 達60件,李、徐、章先後遭到起訴。

2008.08.29 針對背信案,地院一審判徐旭東無罪,但遠東集團須增付收購太流價金。

2009.10.26 高院判定2002年9月21日太流的增資會議紀錄造假。

2010.02.03 經濟部依據高檢署撤銷太流股東臨時會增資案函文,撤銷遠東集團對太流的三次增資登記,太流資本 額從40.1億元回復到1千萬元。李恆隆成最大股東,遠東集團隨即申告反擊。

2010.09.08 高院判決徐旭東背信案無罪,埋下2011年各自改選太流、太百董監事的僵局。

2011.06 太百SOGO董監事任期屆滿。

2011.08.26 由遠東集團主導股東會選出「徐旭東版」SOGO新任董監事,李恆隆未出席股東會,「徐旭東版」新任 董監事名單送經濟部審理中。

2011.09.06 李恆隆認為遠東集團主導的股東會無效,自行召開股東會,通過「李恆隆版」新任董監事名單。

2012.02.16 李恆隆向法院聲請選任太流臨時管理人,以解董監改選僵局,獲地院裁准。

2012.05.04 三名臨管人向經濟部申請召集太百臨時股東會,改選董監,經濟部點頭,並限三個月內召開,威脅遠 東集團續掌太百。

2012.05.11 台北地院撤銷其中一位臨管人資格,增派遠東提出的三位臨管人。至此,太流公司的臨管人增為五位


整理:陳兆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68

「苛刻與糾纏」的投資操作藝術

http://www.ltkdj.com/News/szcc/2012/921/12921234341FBID7CC67193IGKCBJK8.html
 「苛刻」是在股票投資操作上從未有人提到的概念,我第一次把她引用到股票投資理論中來,認為,「苛刻」是股票投資操作藝術手法。其意思,一是選股要苛刻,一些散戶朋友買的股票,要麼市盈率太高,要麼股價前期漲幅太大,要麼公司質地太差,總之太隨意,所以提議我們選股時一定要苛刻。二是選買賣點要苛刻,看好股票後,要耐心等到買賣點出現時再動手,不能看好就不能等一分鐘馬上非買不可,或股價向上一沖時追漲搶入。三是換股要苛刻,隨意斬倉換股弊多利少,投資者會越斬越瘦。

    「糾纏」也是在股票投資操作上從未有人提到過的概念,我的看法是「糾纏」也是投資操作的藝術手法。當買到了一隻好股票後,逐漸熟悉了其中主力的操作特點,逐漸熟悉了這只股票的股性,逐漸看清了股價的波動特點,這時就要使用「糾緾」的藝術手法,像蛇一樣纏著這只股票不放,看到股價漲不動了時減一點倉,股價跌回到合理位置又把減了的倉補回來,不斷地糾纏著這樣的股票反覆操作,成本越做越低,盈利越做越高。

    股票投資操作的藝術,大多數人最愛的是高拋低吸,或長期持有價值成長股,我的看法有所不同。我認為股票投資從操作層面看,最重要的藝術方法是「苛刻和糾纏」。

    首先,中國股市交易著2000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群星璀璨,魚龍混雜,具有成長性的企業有之,走下坡路的企業有之,上市募資發展生產者有之,上市圈錢者也有之,股價高得離譜者有之,股價在合理投資區間者有之,如果投資者不用「苛刻」的方法對待他們,吃虧的是自己。其次,投資者的錢是自己的辛苦錢,交給上市公司去用,作為股東、老闆,對其苛刻一些,有一套苛刻的方法挑選打工者,是我們的本職工作,隨便把自己的錢交給不能信任的企業管理人胡亂使用,那是對自己太不負責。

    現實生活中太「苛刻」的人,人們不願意與他多打交道,因為不容人,缺包容;苛刻的人自己過得也不快樂,因為世上的事不會事事如願。但我認為,股票投資操作中,必須堅持「苛刻」。股票投資者在與對手的博弈中,並不知道對手是誰,你不知道你的錢輸給了誰,你也不知道你賺的是誰是錢,所以苛刻不會得罪人;股市上,主力操盤詭計多多,你不苛刻一點是玩不轉的,選股、選時、換股等都必須苛刻。

    毛澤東的游擊戰爭思想:「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是一種戰爭藝術,這種戰爭藝術讓蔣介石頭疼得很,說透了這種藝術就是兩個字:「糾纏」。糾纏在任何博棄中都是很有用的,如生活時碰到對手,就會想,這個人很難纏,別碰他。投資時,一個高明的投資者就是要讓對手感到很難纏,你投資操作感覺舒服時,對手一定不舒服,你投資操作感覺不舒服時,對手一定舒服。所以我們應該要學會「糾纏」的藝術。

    「糾纏」這個詞彙表面看有些不怎麼好聽,但在投資藝術中,「糾纏」是一種熱愛、堅持和定力。之所以這樣說,理由之一,投資像是選妻,看中了好股票不想輕易放棄,熱愛上了她,便不斷追求,糾纏不放。理由之二,投資是對價值的堅持,糾纏於有投資價值的股票,而不是一會看短線會漲的股票,一會看市場熱點的股票,朝三暮四,缺乏堅持。理由之三,股價天天都在波動,投資者持有一隻好股票後,也總是或被套,或小盈利,或大盈利,在苛刻選股後,如果糾纏,便轉化為了定力,憑著這種定力持有股票,失去的是恐懼,收穫的是金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691

糾纏四年天頌苑居民力阻房署賣短樁居屋

2012-11-01  NM
 
 

 

為穩定樓價,特首梁振英提出明年初出售餘下八百多個居屋貨尾單位,主要來自天水圍北的短樁居屋天頌苑;不過,天頌苑的短樁樓雖然已經過補樁,但原來房署仍遺下七千多萬元的管理費債項,一班天頌苑居民決心趁房署賣樓前入稟追討,居屋出售計劃隨時觸礁。

自被揭發短樁問題後,天頌苑L及K座由九九年至今一直丟空,至○八年,兩幢短樁樓才再獲發滿意紙;不過天頌苑居民代表莫炎熙向本刊透露,原來在九九年至○八年期間,房署一直未有向屋苑的管理公司「新昌物業管理」繳交管理費。

據莫炎熙透露,房署在九九至○八年間,估計合共欠交五千萬元管理費,加上多年利息,合共大約七千萬元。房署一直無交管理費,皆因署方一直堅持兩幢短樁樓未入伙,並無業主,所以不用交管理費;不過,本刊翻查文件發現,房署在過去多年來,一直都是以業主身份授權官員在業主大會代表K座和L座單位投票。在業主大會上,由業主表決的項目包羅萬有,既包括大廈維修,甚至包括投票選擇管理公司等,而根據法例及大廈公契,任何業主均須負擔管理支出。

據了解,新昌每兩年經業主大會投票續約,莫稱,新昌強調房署代表並沒有在續約一事投票,但以私隱為由拒向他披露更多有關授權票數分布的資料,故他無法得知房署有否在利益衝突下投票給新昌。新昌未趕及在本刊截稿前回覆。

房署想和解

莫炎熙指,房署欠交管理費,而新昌在多年來又不作追討,變相令屋苑的管理基金收入減少。就這個問題,莫四年前已開始追討。「我出信問咗幾次房署有咩法理依據可以唔交管理費,佢哋都唔答。一○年八月,我哋同房署喺調解中心調解,但根本冇傾過各自嘅理據,先係調解員同房署傾咗大半日,然後調解員又同我哋傾咗兩個鐘,之後先至由政府提出用一千萬和解。」當年,政府更曾準備出售天頌苑貨尾單位,但在發售前卻以可能有官司為由宣布撤回。去年經新民黨葉劉淑儀和田北辰介入後,房署才出動副署長李國榮與居民開會,但兩次會面都沒有結果,房署更質疑莫炎熙的代表性。

誓要打官司

莫炎熙形容未來三個月是關鍵時期,房署可能會想方設法令天頌苑業委會接納一千萬元的和解方案,所以他向房署提出在十一月的業主大會加插議程,由居民成立追討委員會。最終手段,則是在政府出售天頌苑貨尾時打官司。「我要打官司,唔係要阻止政府賣樓,而係要政府搞番清楚欠交管理費問題,同埋要保障新業主唔會因為買咗呢個短樁樓,將來可能要俾無數嘅維修費,短樁嘅責任導致樓宇有問題,應該由房署承擔番。」莫炎熙說。面對可能與居民對簿公堂,房署回覆本刊時表示,若將來有人就管理費爭議提出訴訟,房署會以買方名義接管有關訴訟,當買家以相同條款轉讓單位,下一手業主同樣受保障。熟悉樓宇事宜的律師馬華潤表示,不清楚為何房署一方面說未入伙,另一方面卻又行使業主權限,他稱原則上業主要交管理費,但房署這個案要看具體案情才能定斷。至於房署答應為買家承擔管理費訴訟引起的損失及代辦訴訟程序,馬華潤和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均認為這方法可保障到買家,但買家要留意協議的具體寫法,包括房署是否承擔所有律師費,還有有關條款是否可以繼承到下一手買家,否則要再轉手會遇到困難。

樓宇輕微傾斜

買家除了要冒風險購入可能因官司而被釘契的單位外,還要留意樓宇安全問題。協助天頌苑居民的新民黨區議員黃卓健指,該兩幢短樁樓與旁邊的樓宇比較下,仍有輕微傾斜。「居民好擔心兩幢樓嘅情況,將來如果因為樓宇質素問題出現意外,係咪應該由房署承擔番責任呢?」建築測量師何鉅業認為,政府有需要長期監察該兩幢樓宇情況。他又指,由於這兩幢樓宇已空置十四年,買家購入時須做好幾項驗樓工作,包括檢查水喉有否滲漏、窗框有否生鏽、電線膠有否出現溶蝕等問題。房屋署回覆本刊查詢時表示,天頌苑K及L座的樓宇內部修繕工程在○八年十一月完工及獲樓宇落成證明書,因此在該日起繳交管理費,因落成後才使用屋苑共同資源,故落成後才繳交是合法合理和公平。

短 樁 居 屋

前特首董建華在回歸後提出八萬五政策,大增居屋及公屋供應,但一九九九年八月,升降機公司在天頌苑L座安裝升降機槽時,發現升降機運作不順,其後天頌苑項目顧問建築師發現天頌苑十五座樓宇中,K座及L座出現地基不平均沉降情況,房署隨即委聘工程師調查,發現八十支樁柱中,共有三十支樁柱較已打樁柱的記錄長度為短,從而揭發短樁案。其後,兩名品質控制工程師及助理工程監督被判串謀訛騙罪成判囚。立法會經調查後,認為前房屋局局長黃星華、王䓪鳴及苗學禮需要承擔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22

前員工爆料:Google內部宛如《權力的遊戲》,派系鬥爭、愛恨糾纏!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1153.html

這位前員工稱,Google表面上和平友愛,是一家工程師文化的創新公司,但是位於加州的總部大樓裡,卻充斥著權謀與情色。曾經的Google,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鼓勵激烈的內部競爭,但目由於內部鬥爭分化嚴重,不得不全面禁止——Google今年2月在納帕瓦利舉行會議期間,佩奇明確告訴公司高層,爭鬥必須停止,公司將對爭鬥「零容忍」。

Google派系鬥爭嚴重,今年年初,「安卓之父」Andy Rubin不再負責安卓部門,是因為兩大業務之間的衝突和鴻溝。而更早前,坊間流傳著前谷歌搜索及產品項目經理瑪麗薩·邁耶和YouTube首席執行官薩拉爾·卡曼加之間的爭鬥,隨後瑪麗薩·邁耶出走擔任雅虎CEO。

而讓Google蒙受損失的不單是派系鬥爭,還有複雜的愛恨糾葛。

該公司近來最著名的「醜聞」莫過於已婚的謝爾蓋·布林與谷歌眼鏡營銷主管阿蔓達·羅森堡之間的緋聞。

被小米挖角的Hugo Barra據說是因為情傷而離開——他的前女友戀上了謝爾蓋·布林。據說Google內部充斥著愛情荷爾蒙,在道格拉斯·愛德華茲寫的有關谷歌歷史的《手氣不錯:谷歌第59名員工的自白》一書中,作者稱,谷歌的辦公室戀情十分普遍。愛德華茲援引谷歌人力資源部門員工希瑟·凱恩斯的話說,「空氣裡瀰漫著荷爾蒙,並不是人人都記得把門鎖好」。

但一名Google員工說:「在谷歌這樣一個充滿技術天才和商業天才的地方,人們互相吸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但是,感性的愛情往往會製造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可能會影響Google這個以理性立身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84

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十光子糾纏 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據中新網24日報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研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十光子糾纏,刷新了世界紀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陸朝陽、陳宇翺等組成的研究組打破了之前由該研究組保持4年多的八光子紀錄,再次刷新了光子糾纏態制備的世界紀錄。

這一成果近日以“編輯推薦”的形式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並被美國物理學會《物理》網站和《自然》雜誌研究亮點欄目報道。

多粒子糾纏操縱作為量子信息處理基本能力的核心指標,一直是國際角逐的焦點。

潘建偉及其同事首次實現並一直保持著多光子糾纏態的世界紀錄,並系統性地應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多個研究方向,成為國際上多光子糾纏領域的開創者和引領者。

此次成果將可應用於大尺度量子信息技術,表明中國在國際上繼續引領多光子糾纏和幹涉度量的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72

談財經 - 胡孟青 糾纏不清的貨幣與財政政策 (2012年02月07日)

1 : GS(14)@2012-02-07 21:37:59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91364&d=16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597

油塘灣糾纏20年有望上馬

1 : GS(14)@2013-02-11 17:25:42

在大本營望樂去超開揚,如果麗港城那邊開條路過去就好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208/18160123


油塘灣項目佔地逾106.5萬方呎,總樓面近532.6萬方呎,將建28幢住宅物業,分3期發展,提供5,231伙;還會連中華廠商會副會長李秀恒獨自興建的酒店在內,酒店房增至906間。
至於由港鐵(066)持有的黃竹坑站上蓋綜合項目,為一個集車站及車廠、交通交滙處、商場、住宅和社福設施於一身的大型項目,總樓面約500萬方呎,其中住宅樓面佔約385萬方呎,有14幢27至38層高住宅,提供約4,700伙,當中850伙實用面積約在540方呎以下的中小型單位。另商場樓面約50.6萬方呎。規劃署同樣以申請符合規劃大綱為由,不作反對。
最快四年後開售
兩項目如獲城規會批准,將為政府中長期供應增添近萬伙供應,麗港城只8,000多伙。其中油塘灣項目理論上便可進入跟政府洽商換地或改契、及補地價階段,一切順利,首期逾2,000伙應可在四年後開售應市。至於黃竹坑站上蓋項目,則要待2015年南線落成後,港鐵才會進行招標工作,最快要2018年後有單位供應。
此外,地政總署剛公佈灣仔捷船街及適安街兩幅蚊型住宅地的草擬章程,發展商可試勾。兩地可建樓均不逾2萬方呎,和樓高最多12層。
2 : VA(33206)@2013-02-12 00:03:42

研究下油糖後面d工厦
3 : qt(2571)@2013-02-12 21:11:27

咪李秀恒lor
4 : VA(33206)@2013-02-12 21:27:55

私人的吧?


其實我示緊271
5 : qt(2571)@2013-02-12 21:46:57

嗰區唔熟, 只知李秀恒工厦改酒店.
乜271有工厦係油塘?
6 : qt(2571)@2013-02-12 21:49:05

原來骨骨會爆左
http://main.snb.hk/snb/search.do?stockNo=00271

(5) 位於油塘的華順工業大厦,地點位於油塘地鐵站附近,而且鄰近恆基(12)牽頭的油塘灣大型住宅項目,極具重建價值。丹楓持有本工厦之五成業權,而且此地段已規劃作茂類住宅用途。
7 : VA(33206)@2013-02-12 21:53:05

不過對271來說都係紅山,

搵下有冇其他上巿公司
8 : GS(14)@2013-02-12 22:01:01

6樓提及
原來骨骨會爆左
http://main.snb.hk/snb/search.do?stockNo=00271

(5) 位於油塘的華順工業大厦,地點位於油塘地鐵站附近,而且鄰近恆基(12)牽頭的油塘灣大型住宅項目,極具重建價值。丹楓持有本工厦之五成業權,而且此地段已規劃作茂類住宅用途。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419351_C.pdf
華順工業中心(部份) 油塘內地段 工業 134,236 10 50
九龍油塘草園街4號 29號

一半應該是華懋...
http://www.chinachemgroup.hk/hk/ ... a5a012829bad63300c5

又唔算附近,最少10分鐘路程
https://maps.google.com.hk/maps? ... l=zh-TW&sa=N&tab=w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296

糾纏四年終落幕 承諾五年不增持LV狙擊Hermès夢碎

1 : GS(14)@2014-09-07 12:17:00

【本報綜合報道】LVMH狙擊愛馬仕(Hermès)夢碎,結束一場糾纏四年的名牌手袋併購大戰!雙方昨公佈已達成協議,LV將現時持有的愛馬仕股份分配給股東及子公司,並承諾五年內不增持。愛馬仕雖然保住公司控制權,但消息拖累愛馬仕股價早段一度挫逾一成,其後跌幅縮窄至約4%,可謂慘勝一場。



雙方聲明表示,LVMH會將現持有的愛馬仕23.2%股份重新分派予股東,包括Christian Dior及Groupe Arnault,並承諾未來五年不會增持愛馬仕股份,預計所有股權變動將於今年12月20日完成。據公佈,現時每持有21股LVMH的股東,將可獲分派一股愛馬仕,LVMH目前主要股東為Christian Dior,掌控42%股份,而Groupe Arnault則持有約5%。


愛馬仕股價曾挫11%

愛馬仕股價受消息拖累,昨早段一度跌逾11%,市值曾蒸發28億歐元,幸好其後隨大市反彈,至歐股尾段僅跌約4%,報252.1歐元。不過,雙方和解仍象徵愛馬仕無需被最大對手吞併,仍然保持業界最大自家品牌之一。雙方「停戰」對LVMH亦無大損失,因為在這四年收購戰期間,LVMH已因愛馬仕股價上升,令其持股價值上升130%,有分析指,預期愛馬仕將難以維持過往升勢,現時雙方「停戰」對LVMH實屬好消息。這場震撼法國奢侈品界的「手袋大戰」,是自2010年LVMH突然宣佈已持有愛馬仕的17%股份時展開。一直由家族掌控的愛馬仕,擔心會步其他大品牌如Christian Dior及Fendi等被LVMH收購,故觸發一場股權保衞戰。愛馬仕兩年後向LVMH興訟,指其收購包含內幕交易及操控股價等不法行為,其時LVMH掌控愛馬仕22.3%股權;但LVMH則反指愛馬仕抹黑及指控不實。法國監管機構AMF於2013年時一直對LVMH進行調查,期間後者雖曾要求AMF終止對其調查,但AMF拒絕,最終更判愛馬仕勝訴,LVMH被罰款800萬歐元。LVMH雖不同意判決,但表示不會上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904/188550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400

毒蛇為「爭女」激戰打交亂舞糾纏

1 : GS(14)@2016-05-25 04:49:03

最近有遊客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拍下兩條雄性黑曼巴蛇打架,原來牠們是為「終身幸福」打拼。有專家相信,牠們是為爭取跟一條雌蛇的交配權而打起來。牠們互纏著對方身體,不時張大口嚇對方,但不過其實「點到即止」,並亦沒有咬噬對方,並無受傷。在非洲生活的黑曼巴蛇,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眼鏡蛇,被牠咬一口,毒液足以致命,而且牠的速度很快,相當危險。不過牠們的棲息地多數遠離民居,所以十分罕見,牠們打架就更罕見,故專家指拍下這一幕十分難得。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24/19625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417

Money Walker:100Yen的糾纏

1 : GS(14)@2016-09-28 05:00:18

作為一個年年去日本嘅廢青,筆者同大家一樣好關心Yen嘅去向。美元兌Yen分別喺7月初、8月下旬同9月下旬,三次下試100關遇阻,而家繼續喺100水平徘徊。翻查過去廿年Yen走勢,100附近範圍長期都係Yen重要支持或阻力水平(100Yen折算港幣,即係每百日圓兌7.75港元左右)。每次美元兌日Yen上升到或下跌到100附近位置,都需要一段時間先能夠升穿或跌穿該關口,今次亦唔例外。筆者唔敢預測Yen之後會點走,始終有美國大選呢項重要變數左右滙市。市場普遍預計,特朗普上場會導致美元走強,但另一方面,倘若佢贏出大選,又會觸發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繼而推升圓滙。兩項因素此消彼長下,Yen大選前後會點郁法真係話唔埋。政治因素難講,但貨幣政策因素就好易估,筆者認為貨幣政策今年內唔會影響到Yen走勢。首先,日央行上周先啱啱調整完貨幣政策框架,按照以往做法,日央行出招後一、兩個月都唔會再出手住,所以日央行暫時唔會左右到Yen大走勢;其次,美國今年內加息一次嘅預期,早已反映喺Yen滙率上,故即使千呼萬喚嘅12月加息真正來臨,相信亦無法推動Yen兌美元顯著轉弱。睇遠啲出年又點?聯儲局官員估計出年全年總共會加兩次息,市場亦大概反映咗呢項預期。換言之,除非之後美國經濟數據超勁,導致市場預期美國出年有機會加多過兩次息,否則單單係美國加息呢項因素,中期相信無法成為Yen轉弱嘅催化劑。中期而言,筆者傾向認為美元強勢已見尾聲,日央行嘅寬鬆招數亦大致耗盡,Yen轉強並推動美元兌日Yen跌穿100關,其實只係時間早晚嘅問題,所以要去日本旅行嘅,建議都係盡早兌定啲Yen穩陣啲。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8/197839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3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