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招掌握多空轉折 蔡森一年獲利千萬元今年五十歲的蔡森,是電視台財經節目的常客。 他從地下期貨公司起家,透過每日畫線圖,領悟出量、價結構為所有技術指標之母。 另外,在研判趨勢轉折,他認為最好用的兩招,就是「破底翻」及「假突破」。 撰文‧歐陽善玲 「我曾許願,希望能在四十五歲前退休,沒想到四十歲時就達到這個目標。」今年五十歲的蔡森(本名:蔡森益),是電視台財經節目的常客,頭髮有些灰白,但身形清瘦,精神抖擻,本人比螢光幕上更顯年輕。 價量是老大 何必去學老二、老三如何才能在險惡的金融市場上急流勇退,甚至多年來不曾嘗過慘賠的滋味,四十歲就決定退隱江湖、開始享樂生活?蔡森為自己的投資成就下了一個注解,就是膽大心細。 「我從小就笨,真正講起來,應該算是大雞晚啼型的人,一直到三十歲後才開竅。」蔡森學生時代書念不好,雖然學的是電子,但跟電子一點也不熟。而因為從小練 琴,在音樂方面有些淵源,畢業後他曾在路邊賣過音響;退伍後就到舞廳當DJ,「那時候要站一整晚,下班後回家洗澡,腳都會抽筋。」由於父親是樂隊領班,透 過這層關係,蔡森晚上有機會進駐西餐廳伴奏。「當時的正職是琴師,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個月可以入帳十萬元。但我知道自己在音樂上的資質不夠,別人練三個月 就會的譜,我要練上一年才學得會。」他回憶,「有時夜間伴奏太累了,歌手還在台上唱歌,我卻彈到打瞌睡,後來才意識到,這根本不是我的興趣,繼續苦撐也不 會有太大成就。」一九八六、八七年間,蔡森找到一家地下期貨公司,當時對金融市場一無所知的他,只想在白天多兼一份差,順便試試自己有沒有其他領域可發 揮。沒想到這一試,不但試出了興趣,還找到自己擅長的舞台。在權衡理想與現實下,蔡森斷然辭去琴師的工作,投入金融市場。 「空頭總司令」勇於停損 贏多賠少「剛開始在期貨公司,每天都要自己畫線圖,從KD(隨機指標)、RSI(相對強弱指標)到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當時還沒有電腦,KD 每天都要自己算,要是今天請假沒來,明天就得跟人家借圖來畫。那裡面的人有七、八成都很臭屁,說投資很簡單。但我知道如果真有那麼簡單,大家老早就賺翻 了,不會還在這裡。」蔡森畫了兩個月的線圖後發現,不管怎麼畫,都要以價量為依歸,也就是眾多技術指標都沒有價、量反映來得快。「線圖一畫,大概就能掌握 主力的成本價位在哪,但有時線會騙人,只有價量是最真實、反映最快的指標。」他認為,既然只有價量是老大,那又何必花時間去學老二、老三。 在地下期貨公司做了兩年後,蔡森對市場價量關係已培養出敏銳嗅覺,且漸漸熟悉金融市場規則。「我從期貨起家,知道這個市場是零和遊戲,如果做錯方向,虧損 可能是自己承擔不起的;我會怕,怕了就會設停損。」他回憶,「當時進入市場,每三個月就會戰死一批人,我還存活在這,說難聽點,就是一路踩著人家的屍體上 來。」研判趨勢轉折兩大絕招:破底翻、假突破蔡森的停損點多設在成本區附近,只要方向做錯,立刻停損。「我常看錯,有時候一整個月下來都在停損,閉著眼睛 就過去了。事實上,停損最多讓我虧一百點,但只要做對一次,就能賺到千點行情。」他坦言,能在四十歲順利退休,就是因勇於停損,贏多賠少。至於關鍵一役, 則是二○○○年科技泡沫時輪流放空個股,配合工作收入,資產一共翻了四倍。 「二○○○年那波空頭,我是先看壞政黨輪替,阿扁新上任沒有經驗,還沒做好執政的準備;再從量價結構來看,市場對民進黨第一次上台還在觀察,心裡會有疑 慮。因此,業內一定是偏空操作。不過當時市場也沒有直接下殺,而是震了一下後才殺。」看清方向後,蔡森先將老家高雄的房貸還清,剩下來的資金全部押注,不 到一年,就賺到可供他未來三、四十年享用不盡的財富。 「當時在節目上喊空,每天都有人打電話來罵,還被恐嚇,威脅要到家裡放炸彈。」蔡森說,自己「空頭總司令」的封號就是這樣來的。「放空個股到後面,我很喜 歡挑那種七、八元的股票;因為只要經濟環境一弱,這些沒有競爭力的公司容易產生虧損,股價很快就會看到三、四元,所以一定要踹軟的,跌得才快。」「膽 大」,是看準方向後勇敢投入,資金傾巢而出;但「心細」才是蔡森能立足市場,並在不到十年的投資生涯裡,就賺進千萬財富的最終關鍵。「我是做波段的,所以 要能準確判斷多空轉折。有時圖會騙人,像主力做量突破,應要繼續上攻但後面卻下來,這就是假的;有時主力要出貨,遇到國際利多還不會立刻跌,甚至還創新高 後才下來。」從過去歷史走勢及後續發展,仔細摸索,細心解讀價量變化,是他最重要的成功心法。他常說:「學習投資的過程一定要看歷史,試著自己看圖說故 事,看歷史資料如何演進。畫K線,其實就是在畫大盤歷史,花心思看懂了才能進場。」而研判趨勢轉折,他認為最好用的兩招,就是「破底翻」及「假突破」。 所謂「破底翻」是指在空頭市場下,價格跌破新低後迅速翻揚,是空轉多的起始點;而「假突破」則是在市場走多過程中,價格突破阻力後卻動能不足,無法持續向 上推升,而開始下跌。「若以時間波段來看,價格走勢都有一定的對稱關係。當指數站上頸線,一般拉回整理就不能再跌破頸線支撐,否則仍是空頭架構,頸線又變 成壓力區。」以今年三月二十六日翻空為例,蔡森先從期指五分鐘線看到指數帶量下殺,再從小時趨勢線看出這是一根長黑。「價量會告訴你指數何時反轉,當主力 全退的時候就要看空。因此,我在指數七九四九點放空,假設指數反彈到八○九六點即停損出場,這樣看空的風險只有一五○點。但這次做對了,大盤跌到六八五七 點,等於又賺了一千點,這就是大賺小賠的要訣。」他解釋,如果做空,長黑棒的高點是不能過的,如果衝過高點,就表示看法錯誤;反之若做多,則長紅棒的低點 也不能跌破,要是跌破,就要參考消息面,適時修正自己的觀點,但多半時候看法不會有太大改變。 只做波段,不做短線 靠嚴謹紀律留後路蔡森透過期指五分鐘線,及大盤六十分鐘線抓出趨勢轉折點,再利用日線、周線做確認。面對目前盤勢,他認為,台股量能大退潮,所以突然量縮 代表空頭延續,除非能持續看到一千億元以上的成交量,多頭才有機會扭轉頹勢。否則以時間修正角度,至少到九月前大盤仍以偏空看待,且就空間修正幅度來看, 不排除跌破今年低點。 「根據歷史經驗,台股每三年左右可看到指數五字頭,月線量都在六、七千億元以下或一兆元以內,就會看到底部。當月線量出來後,再來判斷是不是底部都還來得 及。目前看這個低迷量可能會持續很久,除非這波指數能進一步突破七七○○點,偏空看法才會開始轉多。」蔡森只做波段,不做短線。若指數沒有站上反壓區,他 就順勢一路做空;靠著嚴謹的紀律,並為自己留好後路,利用投資市場最基本的量價結構,他已為自己畫出愜意的投資人生。 蔡森 現職:投資部落客, 專業投資人 市場資歷:約20年 投資心法 1. 在成本區附近設立停損點,並嚴格執行。 2. 看準方向後,勇敢投入資金。 3. 利用「假突破」與「破底翻」辨別多空轉折。 4. 勤畫歷史K線、專注價量變化,有助研判大盤走勢。 盤勢看法: 成交量持續站穩1000億元以上,且指數有效突破7700點,則多頭方向可確立,否則量能低迷,大盤仍以偏空看待。 |
| ||||||
從「窮作家」到身價數千萬元的股市操盤手,鑽研技術分析的王力群,從五十萬元起家,經過不斷起落的試煉,終於悟出「雙線戰法」多空都能賺的精髓,憑著這套機械化操盤法,他累積了四千萬元的台股操作實力。 撰文‧林心怡 「在這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深深景仰:一是我頭頂上方的股市報價,另一個是我內心的操盤法則。」身價數千萬元的王力群,財富累積完全仰賴台灣股市,近年來即使看好美股、陸股行情,依舊不棄守台股操作,靠著一套自己錘鍊出來的操盤心法,找到財富的金鑰。 作風低調、衣著樸實的王力群,早年致力純文學創作,飽覽群書的他,擁有多達一萬五千本的藏書;沒想到,人生峰迴路轉,作家之路戛然而止,反而成為專職投資人,靠著股票,為自己寫了一頁財富傳奇。 初入股市,慘賠又慘套暫停交易股票 勇敢追夢開始文學創作投資資歷長達二十六年的王力群,大四那年就開始投資股票,「還記得兒時外公就很會做股票,家裡的房產都是買股賺來的,所以向媽媽借錢買股票是自然的事。」王力群在一九八九年,股市大多頭的年代進場,沒想到初試啼聲就慘遭滑鐵盧,隔年台股從一二六八二點崩跌,王力群慘賠超過五成,大虧十幾萬元,又大膽建議媽媽將持股改做長線投資,不認賠的結果,換來七年的長套。這段慘賠、慘套的經驗讓他覺得,投資必須有自己的邏輯。 王力群大學念的是土木工程系,出社會後,順利找到一份工程規畫的工作,那段時間,他雖關心被套的股票,卻幾乎都沒有交易,之後的一九九四、九五年他都在醫院照顧肝硬化的母親,直到母親在九五年十月病逝為止。「當時我很感慨,直到母親病逝我都無法把她的錢賺回來。」這加深王力群想在台股反敗為勝的動力。 一九九六年,王力群做了一個破釜沉舟的決定,辭掉任職四年半的工作,專心當一個文學作家,「當時我的創作欲很強,立志當一個作家,母親過世後,我感慨人生無常,決心勇敢追求夢想。」看對行情, 獲利三級跳參考六十、二百日均線 嗅到多頭訊號只是天不從人願,一九九七年到九八年,王力群寫了幾部文學作品都不賣座,平常不修邊幅的他,在同學眼中,看起來就是個「窮作家」。但在台股操作上,王力群卻開始撥雲見日,九六年,台海危機過後,他研判股市會漲,買了台塑與南亞,這是他第一次成功預測行情,由此一舉賺進倍數獲利,至九七年八月,他拿出的五十萬元資本,已經翻倍至逾百萬元。 九七年到二○○○年這段時間,他以土法煉鋼自學鑽研技術分析,包括K線、形態、均線都下過一番苦心。這段時間,因亞洲金融風暴,台股暴跌三千點,王力群見底部浮現,開始以均線為指標,陸續買進開發、聯電、旺宏等股票波段操作,報酬率都超過二成。經過這段時間的測試,他發現參數設為六十日與二百日均線,更符合自己對準確度的偏好,於是,自二○○○年後,確立以這兩條線作為操盤的核心應用。當股價只要站上兩條任何一條線,他就開始留意多頭訊號,站上六十日均線者相對較佳,若股價在兩線黃金交叉之上,多頭氣勢更強。 九九年的冬天,王力群索性把自己的心得寫成《散戶投資上手的第一本書》,沒想到隔年出版後大賣,一四年又出新版修訂。曾以文學創作為志的他,反而先成為股市暢銷作家,今年四月出版的《王力群機械操盤法》已經是他投資相關的第十本著作。 二○○○年二月,王力群運用兩條線操作方法,成功賺到一○三九三點的主升段行情;豈料,四月底至六月台股大震盪,年初的獲利全數吐回,應驗了「新手套頭部,老手套反彈,職業操盤手死在震盪」的股市俗諺。但他根據當時大盤已跌破六十日均線,且頭部形態明顯,加上他留意到台灣資金外流,決定持續放膽放空,一直到耶誕節前才回補。這一次,他對了,這一波他的財富加速累積逾四五○萬元,更加確立六十日均線作為操作依據的可靠性。 不守紀律, 資產賠七成之後奉行機械化操盤法 投資部位達千萬操作順遂,一度讓他失去原本恪守的紀律與警覺。二○○一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台股大跌,市場喊出大盤下看二千點的恐慌性言論,王力群也極度看壞,當股市跌至三五○○點時,他無視於自己向來奉行的操作法則,反而大舉放空台股,在台股跌至三四一一點時更大增空單,直到大盤四千點才認賠回補。這次操作,他的資產瞬間蒸發七成,僅剩一三五萬元,才徹底領悟到嚴守操作紀律的重要。 「多年的投資獲利,抵不過一次性的慘賠。」這一次的重大失誤,徹底改變了王力群的操作觀,也是他日後奉行機械化操盤法的關鍵,自此之後,他嚴守紀律,操作勝率也顯著的提升。 比方說,○二年王力群看到大盤破六十日均線,便在指數五六○○點放空,直到三九○○點全部回補,大賺七成;○三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為期的五個月,同樣遵照兩條均線的破線形態,決定扮演「空軍」,隨後五月二十六日回補,陸續獲利二至三成。 ○八年馬英九首次當選總統的六月十日,當他看到指數雙雙跌破六十日與二百日均線後,再度遵行兩條線操作法,在八五○○點附近大舉放空,直到九月的五五○○點回補。這個波段,讓他一口氣進帳超過上百萬元,投資部位一舉達千萬元的水準。 參考大盤,選擇強勢股 獲利屢屢超過三成 從二○○○年以後,王力群嚴格遵守兩條線操作法則,十多年來,依循兩條技術線的指標「照線操課」,截至一四年,每年平均可創造近二成的投報率,而且多年實作下來,雙線投資法已進化到可「機械化操作」的地步。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作者科斯托蘭尼說過:「只有操盤經驗超過二十年的人,才有機會忽略大盤指數,而只注意個股。」但投資資歷二十六年的王力群認為,操作個股還是要參考大盤相對位置點。選股上,他以績優股、成長股,或題材性強的強勢股為主,主張當股價同時站上六十日均線、二百日均線,或率先站上六十日線時就可留意買點,然後再搭配大盤多空位置,作為買賣參考。當然,有些強勢股走勢強過大盤,則可搭配頭部形態做停利點,也就是王力群口中的「混搭法」。 比方說,○九到一○年他看好中國經濟起飛,汽車銷售亮眼,陸續波段操作裕日車、彰源等個股。一○年三月十七日,裕日車股價七十元附近站上兩條均線買進;四月二十日股價一百元附近,出現頭部形態,且大盤也出現高檔修正,拉回接近六十日線時,他執行賣出,報酬率近四成。 一二年下半年他陸續布局台積電、台達電、統一超,到了一四年,均依據雙線操作法陸續出脫,都創下三至四成的獲利。譬如,台積電在七月三十一日站上兩條均線、股價七十八元附近買進;隔年三月二十二日,個股出現技術線形做頭形態,且大盤已跌破六十日線出脫,獲利近三成。接下來的一三年下半年,他套用雙線操作法波段操作的葡萄王、基亞,每次獲利都在二至三成。 「不過,勝率再高,也會失敗,但只要能夠『賺多賠少』,停利停損出場果斷,至少不會傷筋動骨。」王力群強調。的確,靠著紀律地執行「雙線操作法」,王力群得以多勝少敗,不但將母親當年慘套的賺回來,更讓自己人生下半場經濟無虞。 王力群 出生:1963年 現職:專職投資人 學歷:淡江大學土木工程系 理財年資:26年 著作:《王力群機械操盤法》、《散戶投資上手的第一本書》等 股票滾錢3招 1.挑龍頭: 挑公司獲利穩健成長的龍頭股:如台積電、統一超等;從趨勢向上的產業選股,如生技股的葡萄王等。 2.盯「雙線」: 60日線與200日線為參考主軸,大盤指數或個股站上均線為多,跌破為空,先研判大盤多空,可用於上述特質個股與台股期指操作。 3.看大盤: 除了單看個股,買賣點亦須參考大盤指數相對位置,雖然不一定可賣在最高點,卻能穩健獲利。 用「雙線」判斷多空 1個月賺2成──以近一年葡萄王股價為例 賣訊或作空: ● 股價跌破60日與200日線● 大盤也在同時跌破60日線 考慮賣訊: ● 4/21大盤指數收9533點,幾近60日線,似乎有破線疑慮,可考慮先停利,1個月即可獲利2成 買訊: ● 股價站上60日線與200日線● 大盤指數也在60日線與200日線上靠「雙線戰法」累積4000萬操作實力—— 王力群股票投資歷程摸索期:從門外漢到賺400萬 1989年 大四開始買股後,遇到台股萬點崩盤,損失超過五成,賠了十幾萬元。 台海危機過後研判股市會漲,買進台塑、南亞,從50萬元翻倍至100多萬元。 亞洲金融風暴,暴跌3000點進場,買台積電、聯電、開發等,來回操作,至2000年累積450萬元財富。 試煉期:大賠七成後賺回千萬 2001年 911恐怖攻擊後,因看壞後勢放空期指,而違背原本操作守則;隔年大盤跌至3500點大空,3411低點再加空後,行情低檔反轉至4000點才回補空單,資產蒸發七成。 學會教訓,落實「雙線戰法」操作,期指多空都能賺,於2008年底累積八位數字財富。 精進期:用機械化操盤法累積逾4000萬落實「雙線戰法」,逐步進化成「機械化操盤法」,期指與台股短中線操作,獲利趨於穩健。 更加重長線布局,2009年買進裕日車,2012年買進台積電、台達電、統一超等,粗估資金至今累積逾40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