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神來也麻將解決「痛點」抓住儲值大戶

2015-09-21  TCW

賺錢法則3給我貼心,然後你知我知就好「關鍵時刻理論」(MomentsofTruth),是由北歐航空公司前總裁詹.卡爾森(JanCarlzon)創造的,他認為,關鍵時刻,是指客戶與企業接觸的那一刻,決定企業未來的成敗。

黃金族最在意被提醒老化,卻因老化而有新需求。在他們最早接觸商家的那一刻,誰能滿足他們的身心需求,又絕不提醒他們的「痛處」,誰就能率先贏得青睞。

線上麻將,悄悄延長出牌時間慧邦科技的線上遊戲「神來也麻將」、特力屋旗下品牌「樂健美」,都是典型「只能做不能說」案例。

東方線上調查,黃金族玩線上遊戲比率,近三年成長三OO%,其中又以益智類和博弈類,比率最高。

神來也麻將擁有二十一萬名五十歲到六十五歲的玩家,是黃金世代客戶最多的國內遊戲。其實最早它並沒有鎮定這群人,而是從後台系統發現,年齡較大的客戶有增加趨勢,於是開始研究他們的線上行為,發現三個攸關成敗的關鍵時刻。

關鍵時刻一:出牌。他們發現,黃金族「出牌速度慢」,過去,玩家一秒之內沒出牌,「系統會直接幫你出一張,(造成)年紀大的玩家會很緊張,」慧邦科技行銷暨品牌管理處總監陳怡安說,一旦有這個情緒,就容易離開這款遊戲。

為何要抓住他們?

因為,他們含金量最高。神來也麻將會員中,黃金世代占一五%,雖非多數,卻是最肯花錢的一群;五十歲以上玩家,單筆儲值金額比其他族群高三成,是不折不扣的「黃金玩家」。

要抓住他們,得偷偷修改程式。針對出睥慢者,程式設定三種出牌時間:三秒、五秒、八秒,由客戶依自己速度快慢來選擇。「牌友」也得安排,要讓速度一致的玩家湊在一起,玩起來才會開心,才想一直玩。

關鍵時刻二:麻將面積和字體。不只改變時間,麻將面積和字體,分別放大三成和兩成,符合黃金族視力需求,玩起來更上手。

但,這些貼心功能都得「偷偷來」,不能大張旗鼓宣傳,因為黃金族玩家不想被歸為「另外一類」,他們自認玩線上遊戲,和年輕人沒兩樣。

關鍵時刻三,儲值。黃金族喜歡線上麻將,但他們另外一個「痛點」(障礙)是:不會儲值。倘若無法儲值成功,這類客戶就會流失。

儲值,是遊戲公司最重要收入來源,線上刷卡有安全考量,超商買點數卡,又容易輸入錯誤,一連串複雜手續,會讓許多黃金族半途而廢。

怎麼改善此狀況?慧邦透過一對一電話客服,耐心解答黃金族的疑難雜症,平均應對時間長達一小時,是一般客服的二十倍。

初期這筆生意並不好賺。慧邦估計,取得一位「黃金玩家」的成本,比一般玩家高出0.五倍,雖然他們單筆儲值金額比一般客戶高三成,但總結下來仍然入不敷出。

慧邦的想法是:「客戶只要有在線上貢獻遊戲時間,對我們來說就是資產,就要想辦法把玩家keep(保留)住,讓資產不會變成負債。」陳恰安說,黃金族學會儲值,對遊戲的黏著度很高,如果學不會儲值,「那也可以當陪打員,」陪打員越熟練,也能提高其他玩家的保留率。

如今,黃金玩家的遊戲保留率(編按:每一百位玩家,再次玩此遊戲的人數)為四O%,是所有族群中最高的;這些玩家都是遊戲業者眼中的金礦,蘊藏無窮潛力。

特力屋副牌,撕下熟齡標籤另一個例子是國內居家用品龍頭特力集團,它們一開始並不順利,因為「說得太清楚」。

該集團三年前就看到黃金族商機,設立「巧樂」牌,以熟齡產品為主,例如枴杖、手足護具、保健食品等,希望為黃金族打造一個專屬空間,但三年下來,卻發現目標客戶甚少光顧,反而年輕族群客戶較多,原來吸引了「孝親族」,小孩幫父母採購用品。

「巧樂,叫S.mart,S是Senior(年長)、Silver膏謄(銀髮),對熟齡族來說,要喜歡這樣的品牌,真的有困難,」特力集團執行長童至祥說,沒吸引到目標客戶的原因是,客戶不想被貼上「年長」、「銀髮」標籤。

洞察到客戶心理,他們決定轉型。

最近「巧樂」轉型為「樂健美」,品牌概念是健康、優雅、凍齡,不再主打「熟齡」,而是打造出連年輕人都願意來的購物空間。商品以健康、凍齡為主,這是跨年齡需求,讓黃金族來逛街不會有逛熟齡館、老人館的壓力,可以和年輕人一起選購。

「台灣這群人(黃金世代)是不服老的,因為他慼覺自己是年輕的,」童至祥分析。他們心理年齡通常比生理年齡少十歲。

他舉例,當燈光暗時,他們看小字就不清楚,這是事實,但他們不會承認;站在廠商立場,就得了解客戶心理,掌握他們的需求,賣場燈光要明亮,並悄悄準備放大鏡在商品附近,讓客戶順手使用。這些貼心安排,黃金族能慼受到,就容易埋單。

多7秒「偷偷」的服務神來也麻將默默調整出牌時間選項,從1秒到最多8秒緩衝玩家壓力,黏住2l萬黃金世代會員。

更多貼心好生意這裡的名牌衣,剛好妳都穿得下

「我們從不認為,女性是看年齡穿衣服,」在線上販售名牌大尺碼的德國服飾商Navabi,從不針對黃金族宣傳,卻將61歲的脫口秀女王歐普拉,和27歲的英國歌手愛黛兒(Adele)並列為時尚指標’另外默默傳授大尺碼穿搭技巧,以凸顯身形的曲線與流行感。

戀愛巴士大人版,

跟32萬人去旅行

想找人生另一半,卻遲遲走不進婚友社?何不先出門旅遊去!日本旅遊社群網站「趣味人俱樂部」,會員平均年齡57.5歲,用戶高達32 萬人。每月辦拍照、登山、網球等。

文莊雅茜、賴寧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342

神來之筆,《Pokemon Go》的成功你學得來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6/157459.shtml

神來之筆,《Pokemon Go》的成功你學得來麽?
遊久網 遊久網

神來之筆,《Pokemon Go》的成功你學得來麽?

這遊戲怎麽就能火成這樣?

“任天堂是一個可以改變業界的公司。”無論玩家還是業內,提到掌機家用機泰鬥任天堂,大家的看法驚人的一致。對於手機遊戲,已故的任天堂前任社長巖田聰一直視其為“劣幣驅逐良幣”的洪水猛獸。在外界看來,任天堂就是掌機遊戲界抵擋手機遊戲洪流的最後一道堤壩,因此當WIIU銷售陷入泥潭,巖田聰公布手機遊戲戰略時,外界頓時一片嘩然各種質疑席卷而來。

2015年9月10日《Pokemon Go》在The Pokemon Company新事業發展發布會上正式亮相。這部老任的“無良騙錢”作品在一年後的成功,是當時大多數人都沒有預料到的。

11

曾經公開表示抵制手機遊戲的巖田聰把病痛折磨的人生最後的時光交給了《Pokemon Go》項目,是其背後真正的護航者。

7月6日澳大利亞,新西蘭上架,7月7日美國區上架。不到一周時間內,全世界玩家都通過各種方式翻墻到這三個區域,遊戲開發商兼運營商Niantic多次屏蔽非開放地區數據來維護服務器穩定,然而訓練師們的熱情依舊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寵物風暴一夜席卷全球。

僅四個交易日任天堂股價飆升25%,在《Pokemon Go》發布的幾天內市值暴增90億美元,這讓前些天 “騰訊86億美元全資收購Supercell”這種大手筆都相形見絀。

12

一款嚴格來說還處於Beta階段的遊戲,讓老任在4天之內活活漲出了一個Supercell的市值。《Pokemon Go》的成功無疑對國內業界來說提出了一個問題:

這遊戲怎麽就能火成這樣?

1、人力所不能及的LBS深度開發

吃水不忘挖井人,對於《Pokemon Go》來說,其開發商Niantic的上一款遊戲《Ingress》雖然沒有大火,甚至在國內知道這款遊戲的人都少之又少,但卻為《Pokemon Go》提供了大量的基礎地圖位置數據集。

現在《Pokemon Go》中最重要的精靈站(Pokestops)的前身就是《Ingress》中的傳送點(Portal),遊戲玩家向Niantic發出申請,被批準後就會成為一個新的傳送點。在《Ingress》運營周期內,Niantic在玩家提交的超過1500萬份傳送點申請中通過了500萬份,在《Pokemon GO》目前版本的精靈站大多數來自於此。

那些遊戲中遍布全球犀利的精靈站景觀選址僅靠一家遊戲公司是絕對沒可能實現的,而Niantic刁鉆的地方在於,通過一部前作得到了數十萬玩家的支持後,讓《Pokemon GO》這種LBS玩法的遊戲在Location這點上擁有了其他開發商想象不到的資源。當你在巴黎鐵塔下發現一個精靈站,或者在家附近一個小神社中發現一個精靈站時,那種Location Based Services能帶來的極致用戶體驗就出來了。

13

《Ingress》中的據點爭奪玩法幾乎被完全移植到了《Pokemon Go》中,而據點這個概念也正是精靈寶可夢的核心元素

2、在谷歌地圖上打磨出的工匠精神

首先筆者想先請出一款近期借勢強行擠入天朝訓練師視線的山寨遊戲:《城市精靈GO》。

一般說到山寨,那肯定是要比正主出的慢,但城市精靈這個遊戲真的是做到了在制作進度上的完全山寨,不僅如此,還在發行環節這個最後的發卡彎把正主《Pokemon GO》給超過去了,提前《Pokemon GO》三個月,在四月就正式在App Store上線在國人玩不到寵物的時候一舉憑借由收費轉免費竄上App Store免費遊戲第一的位置。

14

城市精靈GO在商店名稱上就添加了“口袋精靈”“LBS”玩法讓用戶明確下載標的的介紹

盡管從名稱到內容甚至到開發進度上《城市精靈GO》都對《Pokemon GO》都進行了無情地貼身山寨,但筆者這里要說的是,拋開其他一切因素僅從LBS這一個特性上就決定了兩者品質差之千里。前面已經提到過了《Ingress》玩家在location data上為遊戲帶來的開發幫助,這種幫助簡單說就像是為《Pokemon GO》創造了一個細節豐富的無生命世界,而接下來將生命帶入遊戲里的,就是Niantic Lab中的谷歌基因了。

Niantic 創始人兼CEO John Hanke的團隊就是谷歌里的地圖控,他曾經創立的Keyhole公司被谷歌收購後最屌的一款作品就是“谷歌地球”,團隊里的核心成員相當一部分都是從谷歌地圖里出來的。整個團隊的工匠精神在《Pokemon GO》的寵物設置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15

《城市精靈GO》的寵物分布通俗講只是坐標上的踩雷,這種隨機生成讓LBS成為一個噱頭而不是實際特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Niantic最大的武器之一就是谷歌地球和谷歌地圖提供的“地理信息系統數據集”。玩過精靈寶可夢系列遊戲的玩家都很清楚,上百種寵物都有自己的屬性和生態特征。

當Niantic手握這上千只寵物時並沒有對它們在地圖上做一個簡單的坐標數據生成,他們利用從谷歌得到的地理信息數據對山川、森林、平原各種各樣的地理特征,以及植被信息、城市建築信息等不同類型數據進行分類,然後再根據不同寵物的生態特點和屬性將其一只只的植入不同區域。就這樣,從簡單的隨機坐標生成到貨真價實的地圖數據處理,《Pokemon GO》徹底將訓練師的雙腳控制在了自己掌中。

16

一只傑尼龜讓一個城市的訓練師大晚上都聚到一個地方苦苦等待…

3、IP,IP,IP!!!

從玩法和數值系統設計上,《Pokemon GO》不要說和精靈寶可夢系列遊戲比,就是放在如今手遊市場中也可以說是“十分樸素”。GPS、LBS這些只為遊戲提供了框架構成,而遊戲中保留的就是寵物收集、戰鬥這兩個放之任何遊戲都隨處可見的元素。並且,在任天堂四天市值增長80億美元這種逆天業績出現時,《Pokemon GO》連戰鬥系統都沒有開放,只有收集,只有收集!

懂了吧,《Pokemon GO》成功的根源,就是這個IP:“Pokemon”。有人說《Pokemon Go》的成功是因為給遊戲中加入了運動元素,讓玩家從家中走到街上,野外。

17

《Zombies Run!》算得上運動和遊戲結合的鼻祖,然而,沒有IP,並卵

這里筆者想糾正的是:運動元素永遠都不會是一個遊戲的賣點,大部分的用戶最喜歡的永遠都是舒服的坐在沙發,躺在床上去玩遊戲。Niantic做到的只是讓給了運動一個充滿誘惑的Goal-driven(目標驅動),而這個Goal-driven就是橫跨20年,涉及遊戲、動畫、電影、玩具各個領域的遊戲界最大IP:Pokemon。

從1996年第一作“Pokemon”遊戲登陸Game Boy,20年間精靈寶可夢除了今年即將在3DS上推出的《精靈寶可夢 太陽/月亮》外一共推出了51作遊戲、805集電視動畫,18部劇場版電影以及27部動畫短片,四部TV節目系列。

這種量級的IP積澱在遊戲界,老任認第二,絕對沒有人敢認第一。這又可以用到前面一個例子,為什麽一只傑尼龜能讓一個城市的玩家大半夜聚到一個地方。

 

有哪個遊戲敢說能讓玩家記住全部上千只怪物的名字,除了Pokemon外應該沒別家了吧?

18

4、可能性無限的“開環”盈利模式

其實對於手機遊戲來說,微交易為代表的氪金模式基本就是一個手機盈利模式的全部,這種“閉環式”的盈利模式讓遊戲的運營思路變得十分單一。運營方只要通過MAU、ACU、ARPU、UV這些數字隨時可以終結一款遊戲的壽命,因為這種閉環盈利模式沒有任何可能性。

任天堂這些年在跨界合作上的積累在《Pokemon GO》終於開花結果,精靈站的設置,獨占寵物位置贊助合作,遊戲的特色系統讓《Pokemon GO》的吸金能力不光局限在玩家用戶群體這一部分,“贊助位置”這個概念讓跨界公司也爭相湧入,想把目前遊戲上千萬的預期玩家流量引入自家店鋪。

而Niantic采取的收費模式就是近似於谷歌廣告的單次點擊收費。從單方面壓榨玩家到跨界商業贊助和廣告收費,《Pokemon GO》這種開環盈利模式的可能性,在移動遊戲界不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至少想要達到這個高度是難於登天了。

19

連鎖便利店品牌711已經加入任天堂虛擬“入口”服務進行合作推廣

5、比VR更適合移動遊戲的AR

當業界被VR兩字沖昏頭腦的時候,《Pokemon GO》另辟蹊徑選擇了AR作為遊戲基礎表現形式。在筆者看來,盡管AR的特性在《Pokemon GO》上得到完美應用,但這並不能說明AR大潮即將襲來。

在移動遊戲上,AR的實用價值確實要高過VR。而這種價值並不是體現在玩家在手機屏幕看到的一種表現效果。《Pokemon GO》展示出了一個AR的硬件拓展應用前景。想一想,如果未來帶上HoloLens和Google Glass就可以像真正的訓練師一樣戰鬥的時候?我能大膽的說《Pokemon GO》可能真的就要改變世界了?

20

如果這樣的遊戲體驗不能統一業界,那還有什麽遊戲能統一業界?

6、社交,移動遊戲永遠都是社交

把社交這點放在最後說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社交從20年前就刻在了“Pokemon”的品牌基因里,而這些年大紅大紫的手機遊戲:《智龍迷城》、《部落沖突》、《皇室戰爭》,包括騰訊的《王者榮耀》,對還有偷菜,無一例外都是成功地將社交元素融入到遊戲中,而說到遊戲社交,你告訴我還有比交換寵物,寵物PK更“社交”的?而《Pokemon GO》還實現了所有寵物訓練師從小的夢想—— 一起去抓寵。

21

為了避免圖片重複使用就不用那張傑尼龜的圖了,一起抓寵會發生多少有趣的事相信玩過魔獸世界獵人職業,或者有朋友是獵人職業的玩家應該很清楚

作為“周邊大廠”,對老任來說,深化社交靠什麽?當然是外設!伴隨遊戲推出的老任官方外設就是精靈手環和徽章。除了已知的場景提示和捕捉精靈球動作外,根據任天堂方面傳出的消息,宮本茂已經在考慮在手環上加入類似互相碰撞交換寵物,探測附近訓練師等社交功能。

想象一下,未來滿大街走的人胸前或者手腕上都戴這麽一個東西是什麽樣的病毒場景。

這是不可能的事麽?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有可能。

22

總結

說了這麽多,《Pokemon GO》為什麽能火成這樣?不是因為先進的圖形技術,也不是因為豐富多彩的遊戲玩法,它的成功完全是建立在龐大到可怕的數據基礎,考究的細節設定,以及先天的遊戲特性和IP積累。

23

這麽多人聚在一起,不是因為抓寵這個功能,而是因為抓的那只寵是陪伴自己成長的“神奇寶貝”

有人肯定會問《Pokemon GO》的成功究竟能不能複制?答案是肯定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如果你能將一款IP成功運作10年20年,第二個《Pokemon GO》就出來了。

問題又來了,肯定有人還會問:“照你這麽說那想做個這種遊戲是沒戲了,那這遊戲對我們就沒有參考價值了不是。”這就是目前中國遊戲產業最容易出現的一種世俗的想法,總是想照搬,複制,山寨一種套路。

思考遊戲中的每一個制作環節,琢磨將玩家和遊戲,玩家和玩家聯系在一起的方法,對新技術進行適用性評估而不是盲目跟風,一款成功的作品就像一塊機械手表,它的外表可以很簡單,內在卻精妙無比。《Pokemon GO》這一課就是告訴了所有遊戲制作者,對於一款遊戲來說,簡單外表下的機芯設計調教有多麽重要。

最後,再次致敬紀念逝去一周年的《Pokemon GO》護航者——巖田聰。

24

Pokemon Go 谷歌地圖 IP AR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09

拍檔視后倒灶宋仲基神來一拖 撩喬妹

1 : GS(14)@2016-06-06 03:17:55

韓國神劇《太陽的後裔》令宋仲基和宋慧喬事業更上一層樓,雖然二人贏盡人氣,不過於前晚舉行的韓國盛事「第52屆百想藝術大賞」中雙宋齊齊失落視帝、視后。喬妹得知落選時難免失望,而身旁的好拍檔兼緋聞男友宋仲基即捉住喬妹的手予以安慰,盡顯窩心甜蜜一面,令緋聞更甚囂塵上。前晚舉行的百想藝術大賞已圓滿結束,神劇《太陽的後裔》只奪得電視組大獎,視帝、視后、劇本及作品獎均全軍覆沒,不過雙宋人氣未減,一對緋聞情侶更不避嫌地同坐一車現身,由行紅地毯到頒獎禮現場一直形影不離。現場所見,宋仲基時刻都貼心照顧喬妹,除扶實喬妹上落外,行紅地毯及合照時又會攬住女方纖腰傍實對方,到二人上台齊齊奪得人氣獎時,宋仲基都會讓喬妹拎獎及先說謝辭。當大會準備宣佈視后得獎者時,現場粉絲都大叫喬妹名字,不過最終由《Signal》的金惠秀封視后,而視帝則由劉亞仁奪得。雖然台下的喬妹有拍掌以示支持,不過仍難掩失落神情。坐在喬妹身旁的宋仲基即窩心地伸手拖住喬妹,心領神會的小動作足證二人感情要好,而網民都留言起哄「雙宋應該在一起」、「不相信二人只是普通朋友」、「宋仲基又出招撩女」等。



■宋仲基前晚化身護花使者,全程傍實緋聞女友宋慧喬。

■同樣失落視帝的宋仲基,日前到咖啡店時被狂集郵。


■「內地版宋仲基」因貌似男神成為乘客的偷拍對象。

空少激似男神


而宋仲基將於本周六再度襲港,在亞洲博覽館舉行首個香港見面會,宋仲基會提早一日到來,於周五出席記者會,翌日舉行見面會,到下周日才離港,襲港三日,主辦方表示稍後會公佈宋仲基香港行的詳情。另外,近日網上瘋傳一張「宋仲基轉行做空少」的照片,其實是指一名22歲的中國南方航空空中少爺跟宋仲基撞面,當中以側面最為神似。撰文:梁雯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605/196413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085

【明星愛店】台灣麻神來了 女店長教你飲麻辣湯底

1 : GS(14)@2018-01-22 05:53:56

香港人去台灣的行程之一是必食麻辣火鍋。在台灣開店三年幾,便有大量明星客的麻神火鍋店,終於開到來香港。台北的麻神有兩間店,一間單點,一間做套餐,兩間都是不少明星愛捧場的店。


四川式麻辣火鍋強調有多麻有多辣,但台式麻辣是另一種風味,尤其是這間的麻辣湯底,更是強調可以當湯飲的麻辣湯。台灣來的女店長潤潤表示,店中的麻辣湯底用辛香料每天熬三小時製成,麻辣鮮香卻不嗆喉,喝起來比較舒服。湯底試飲起來不算太辣,但非常香,會讓人不停想追着喝。而一般麻辣湯底多以牛骨或加了牛油來熬製,這個湯底沒加動物成份,所以不吃牛的都可以吃。愛吃牛的話,就必要點嫩滑牛小排,因為可以試試一個特別的食法,只用滾熱的湯去淋熟那塊肉片,然後包入蒜苗粒和特製辣油,吃起來更加香。香港店除了湯底外,也有不少台灣店特有的食品空運到港,包括當地店受歡迎的果凍鴨血、科學王子麵、南極冰藻等。看到果凍鴨血的名字先不要驚訝,不是以鴨血來做果凍,只是形容鴨血炮製得Q彈又軟嫩像果凍。鴨血由台灣運來,再依足台灣工序加工,用刀叉切開可以保留湯汁,而且看到零氣孔。餐牌上跟台灣最大分別的是手工餃子和手工丸子,因為港台兩地的口味比較大分別。推介賴尿蝦牛丸,外層彈牙,裡面湯汁非常鮮,吃?時候小心燙口。如果還是怕辣,加多杯台式蜂蜜檸檬,吃起來就最暢快。


麻辣湯底香辣得來不嗆喉,會讓人追着喝,也不怕油。

牛肉部份跟台灣店的來貨不同,香港店有供應美國,澳洲和本地牛肉。

科學王子麵(兩個$44)和南極冰藻($88)也是台灣運來。


手工切蘿蔔及萵筍片,只要燙一分鐘便可以撈起,充滿湯汁又爽脆。$68

手打瀨尿牛丸一碟四粒,但每粒都很大。$88

切開來看到零氣孔的果凍鴨血。


除了火鍋,台灣店還有牛肉麵也是招牌食品,用的是跟火鍋一樣的湯底,乃台灣店老闆的私房秘方,香港要稍後才推出。

看似陰陽設計的裝修主題,其實是火鍋湯的形狀。



麻神火鍋(需預訂)查詢及訂位:23410999銅鑼灣登龍街一號金朝陽中心25樓採訪:謝翠玲攝影:徐振國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18/202775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1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