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睿眼天下】美联储加息不足惧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509/t20150918_757816.htm

美联储年内加息已成定局,此举意味着低利率环境的结束,但不会削弱欧元区当前的复苏势头。

  贺安卓(Andreas H?fert)/文


  美国7月劳动力市场报告相当强劲,这进一步支撑了我们的观点,即美联储将在9月17日采取9年多以来的首次加息措施。美联储加息将对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市场造成哪些影响呢?


  美联储前次上调联邦资金利率是2006年6月29日,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在任时。当时美联储宣布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25%。现在,历经两 任主席且利率在2007-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下调至0%-0.25%的区间后,美联储似乎终于做好了再度加息的准备。对于加息的时间到底是9月还是 12月,市场参与者对此仍存在分歧,但是年内加息几乎毫无疑问。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担心市场将如何解读。由于联邦资金利率已经处于或接近零位相当长的时间,市场对此习以为常的思维将受到挑战。在瑞银看来,尽 管加息可能造成未来波动性上升和不安的情绪,但是没有理由对此感到恐惧。美联储加息是承认这么长时间之后终于回归“正常化”所需要的最后一块拼图,而回归 “正常化”的确是好消息。


  另外,在“正常”的非金融危机时代,“中性”(既非扩张也非收缩)的联邦资金利率应该反映出美国经济的名义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加通胀)。瑞银当 前对2015年美国名义增长率的预测为3.5%。因此,将联邦资金利率上调至接近0%至0.25%,甚至是0.5%,不应被视作是“紧缩”。最后,最初一 轮加息并不能说明整个加息周期的情况。如果美联储发现其加息决定对市场冲击过大,可能会等待事态平静下来之后再采取进一步措施。


  对于欧元区来说,首次上调联邦资金利率带来的效应多空皆见,但总体应视为利好。这体现了美国经济的实力并可能使美元进一步走强,这两种形势都有利于欧洲出口商。然而美联储收紧政策将使发展中市场面临更多压力,从而有可能对目的地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造成压力。


  许多分析师还强调,美联储加息意味着低利率环境的结束。美联储的确可以被视作是这场全球利率曲调的总指挥。不过,乐团中有几个关键演奏者各吹各的号。日本及欧洲央行继续宽松,并且中国央行也有可能加入其中,因此加息的幅度是有限的。


  作者贺安卓系瑞银财富管理首席经济学家、欧洲首席投资总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194

睿眼天下:IMF在希腊问题上一错再错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509/t20150907_756845.htm

希腊正式进入“拖欠国”行列,成为首个欠债不还的发达国家,并且债务高达250亿美元。这足以证明IMF救助希腊的前后三轮计划都无功而返。到底是“生病”的有原罪,还是救治的医术不佳??

  贺安卓(Andreas H?fert)/文 


  由于未能在6月30日偿还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5.5亿欧元的债务,希腊正式进入“拖欠国”行列。


  太阳底下无新事。IMF说自1980年以来欠债不还的情况已发生29次,在希腊之前大约有25个国家未能及时偿还债务,其中四个国家是“惯 犯”。这些国家的名单很能说明问题:全部都是新兴国家,其中许多是所谓“不健全者”,或者是饱受战争痛苦的“失败国家”。当前,只有三个国家拖欠IMF债 务,分别是苏丹(自1984年以来)、索马里(自1987年以来)以及津巴布韦(自2001年以来)。希腊在两周前加入了它们的行列,成为首个欠债不还的 发达国家(即经合组织成员国)。


  另一个引人瞩目的事实是:希腊拖欠IMF约250亿美元,是其他拖欠国总数的3.7倍。即使剔除通胀因素后,仍然达1.8倍。有人会问:为什么IMF要把这么多钱借给这么一个在财政深渊中越陷越深的国家呢?


  首先,被拖入希腊危机以及其他欧元区内危机(爱尔兰、葡萄牙、塞浦路斯)的IMF,其实是不能以传统模式来运作的。IMF通常实施大刀阔斧且严 苛的改革和紧缩措施,但其效果经常会因货币贬值(这在欧元区无法做到)、债务重组(对希腊的另两大债主,即欧洲机构以及欧洲各国政府来说还未成事实)而大 打折扣。


  第二,虽然明知欧元区危机与一般危机不同,但IMF仍沿用了传统的乘数模式来评估紧缩政策的效应,导致希腊经济增长率在2009-2013年期 间平均被高估5.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IMF采用这种方式评估的成功计划实际是一纸空文,IMF的首席经济学家奥利佛·布兰查德(Oliver Blanchard)在2002年底就承认了这一点。


  最后,尽管IMF在2013年初已发表一份报告,暗示首轮救助希腊的计划有重大瑕疵,但是仍参与了第二轮救助。可以说这是“沉没成本谬误 (sunk-cost fallacy)”的一个绝佳案例。你可能会想,经济学家应该知道得更多才对。IMF现在承认,第二轮救助希腊计划也是有问题的;但却又暗示会出第三轮救 助计划。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一错再错实在糟糕。对于这种犯了错、承认错误然后屡屡再犯者,我们该说它什么好呢?


  作者贺安卓系瑞银财富管理首席经济学家、欧洲首席投资总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1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