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簡報】盛京銀行:東北規模最大的城商行,擬集資約13億美元 首募錢厚-Tcoins
來源: http://xueqiu.com/8301293543/33826946
T姐曰:盛京銀行是東北規模最大的城市商業銀行,2013年底凈資產為人民幣3554.32億元。公司計劃年底前赴港招股上市,將趕在聖誕節來臨之前進行定價,目前擬集資額約13億美元。T姐為各位帶來一份概覽,之後將會及時發布它的信息分析報告及估值報告,請大家持續關註!
1.公司簡介
盛京銀行成立於1997年,總部設在遼寧沈陽市。中國東北地區按總資產和凈利潤計規模最大及財務業績領先的城市商業銀行。截至2013年12月31日,盛京的總資產為人民幣3,554.32億元,占同日遼寧省城市商業銀行總資產的31.7%。2013年,盛京的凈利潤為人民幣48.89億元,占同期遼寧省城市商業銀行凈利潤的37.2%。截至2011年、2012年及2013年12月31日止,盛京連續三年的人民幣貸款余額及人民幣存款余額在沈陽市的商業銀行中排名第二位。截止相同日期,盛京人民幣公司存款余額連續三年在沈陽市所有商業銀行中排名第一位。2011-2013年,盛京的營業收入及凈利潤複合增長率分別為28.24%和36.80%。
盛京銀行主要於遼寧地區提供多種公司及零售銀行產品及服務。公司網店幾乎覆蓋遼寧省全部地市和縣市。截至2014年6月30日,除了附屬的6家村鎮銀行以外,公司擁有包括總行在內的144家總分支機構(其中126個分支機構位於東北地區各主要城市,97個分支機構位於沈陽市)及537臺自助銀行設備,在沈陽、北京、上海、天津、長春、大連及遼寧省其他城市等14個城市開展業務。
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行業和區域領先的核心企業客戶以及遼寧省、沈陽市的各級政府機構及事業單位,也包括個人客戶,但公司客戶占絕大部分比重,2013年公司及資金業務收入占比達到93.20%,個人零售業務僅占4.80%.
2.主營業務及盈利結構分析
2.1 業務系統
盛京銀行的主營業務核心是圍繞向公司及個人客戶提供銀行綜合性的產品及服務來展開的,業務流程主要包括向客戶吸收存款、發放貸款或提供中間業務服務,也包括向同業拆入資金、拆出資金,從而獲取收入。同一個客戶既有可能是向公司提供資金支持方,也有可能成為公司的資金使用方,這是可以同時糅合並行的。
圖示:盛京銀行核心業務流程圖

2.2 收入結構
盛京銀行主營收入以提供銀行產品及服務為主。其中,按客戶性質分類,2011-2013三年公司客戶貢獻營業收入的比重都超過了75%,其中2013年資金業務(同行業務)貢獻收入增長較快,達到了17.8%。
圖示:2011年-2013年主營收入結構

2.3 成本結構
公司成本占比最高的是利息支出,占利息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從2011年的47.47%上升至2013年的56.52%,主要是由於行業利率市場化的趨勢所驅動所致,尤其是個人存款受貨幣基金的競爭影響,利率水平提升較快。營業支出方面則控制較好,逐年呈現小幅下跌的趨勢,主要是因為人工及折舊控制較好。
圖示:2011年-2013年盛京銀行主營的成本結構

2.4 盈利水平
2011-2013年,ROA水平逐年小幅提升,但ROE呈現下滑,主要是負債端成本上升導致凈利差走低所致。
圖示:公司近年盈利能力表現

公司資本充足率穩定,而不良貸款率則控制很好,與行業走勢相反。撥備覆蓋率水平也大幅高於同業水平。
圖示:公司近年關鍵財務指標

3.股東及股權結構
公司沒有控股股東,持股比較分散,最大的股東沈陽恒信是由沈陽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子公司。
圖示:盛京銀行持股5%以上股本情況

4.戰略與發行計劃
公司的戰略目標是借助金融網絡化策略的實施,在立足東北、輻射環渤海經濟圈和長三角經濟區的基礎上,進軍珠三角經濟區,進而成為覆蓋全國的優質創新型銀行。募集資金投向:暫未披露。
【IPO解讀】最大的東北「銀」——盛京銀行掛牌後,你會買嗎? 財說
來源: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4538311

俺們那旮都是東北銀!來到東北沈陽,一出沈北火車站,一眼望去就能看到一幢氣派的高樓上幾個特別顯眼的字樣“盛京銀行”,這里正是
$盛京銀行(02066)$ 的總部,占據沈陽市絕佳位置,傲視沈陽甚至東北地區所有城商行,
目前這家最大的東北“銀”不僅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個一線城市開展業務,更將於12月29日也就是下周一在港掛牌,成為第4家在港上市的城商行!
盛京銀行最終招招股價定為7.56港元,募集資金約為91.35億港元。至此,盛京銀行5年上市路終可劃上句號,成為繼
$徽商銀行(03698)$ 、
$哈爾濱銀行(06138)$ 、
$重慶銀行(01963)$ 的又一家在港上市銀行。
盛京銀行投資價值究竟幾何?財說為您從以下幾個方面全方位解讀!1.公司簡介
2.我國城商行資產規模及公司行業地位
3.七大上市城商行核心財務比率大比拼
4.公司股東結構及核心優勢
5.財務數據全解讀盛京銀行究竟是家什麽樣的銀行? 成立於1997年,是東北地區成立最早、規模最大、實力雄厚的城市商業銀行,也是繼上海銀行、北京銀行之後全國第三家實現跨省設立分支機構的城市商業銀行。
截止2014年6月底,在沈陽、北京、上海、天津、長春、大連和遼寧省其它城市等14個城市設有14家分行、143家分支機構(其中97個位於沈陽市、126個分布於東北各主要城市)及537臺自助銀行設備;還在上海寶山、寧波江北、沈陽沈北、新民、遼中、法庫等地發起設立了6家富民村鎮銀行。
盛京銀行大事記

不過這仍舊不直觀,只有比較才能有概念,在此財說特整理了在A股和H股上市的七家城商行的主要財務指標及資本市場表現情況,如下表:

註:
1.表中財務數據為2014年上半年數據
2.市值單位:A股為億元,港股為億港元
盛京銀行按資產規模來看在已上市的城商行中排名第四,僅次於$寧波銀行(SZ002142)$ $南京銀行(SH601009)$ 。從上表也可以看到近一月A股和H股城商行的表現可謂冰火兩重天,A股的三家銀行漲幅都超20%,成為無數股民心中的香餑餑,相比而言港股的三家城商行表現則差強人意,
不過從PE值可以看到港股的城商行仍是塊絕佳的價值窪地,至於盛京銀行上市後將會演繹出何樣的行情?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三季度全國城商行資產總額達17.1萬億元,同比增速高達22.53%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城商行整體行業表現如何?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145家城商行,在銀行業中總資產規模中占比約為10%左右,資產總額超萬億的僅
$北京銀行(SH601169)$ 一家,不過到2014年底上海銀行、江蘇銀行資產規模也都突破萬億大關,成為城商行的第一梯隊!
截至2014年三季度城商行總資產規模為17.1萬億元,同比增長22.53%。若按二季度數據測算,
盛京銀行4491.27億元的總資產,在城商行中占比約為2.67%,位列城商行第二梯隊。
2013年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為131.1萬億,同比增長13.89%,較去年同期略有回落。這里值得註意的是各類型商業銀行中,城商行資產同比增長僅次於農村商業銀行的增長速度

(來自:銀監會最新季度報告)
盛京銀行按資產規模和凈利潤在東北地區城商行排名第一 截至2013年遼寧省銀行業資產總額為5.096萬億元,凈利潤為657億元,盛京銀行在遼寧省的資產總額和凈利潤占比分別為7%、7.3%,也是東北地區的第一大城商行。
2013年遼寧省存款余額為3.867億元,貸款余額為2.794億元,盛京銀行的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分別為2629.13億元、1334.37億元,在遼寧省的占比分別為6.8%、4.78%,在沈陽市的占比高達14.1%、13.5%,連續三年存款余額在沈陽市排行第一。
七大上市城商行核心財務比率大比拼 看銀行財務狀況當然需要先看一些核心的財務指標,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等等耳熟能詳的銀行特有財務比率一個都不能忽略,在此財說還特地整理了所有上市銀行的核心比率以做全面比較
1.北京銀行資本充足率不達標,H股城商行好於A股城商行 2013年開始實行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國內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11.5%,非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10.5%。
從下圖可以看到北京銀行資本充足率僅為10.38,低於監管要求,也正因此北京銀行通過發行優先股、H股上市等方法積極尋求擴充資本,盛京銀行資本充足率方面好於A股上市的城商行,不過相較近來在港上市的幾家銀行仍有差距,相信上市完成後資本充足率將得到極大改善。

(註:圖中為截止2014年6月底期末數據)
2.盛京銀行不良貸款率為七家上市城商行最低再來看看資產質量指標,監管要求撥備覆蓋率》150%、不良貸款率《5%,存貸比《75%,按此標準來看這七家城商行撥備覆蓋率都符合標準;
不過不良貸款率僅盛京銀行一家符合標準,為七家城商行最低;存貸比方面,北京銀行已接近監管紅線,另外徽商銀行三季度存貸比已遠超監管紅線,盛京銀行存貸比較低,排名第二。

(註:圖中均為2014年上半年數據,因統計口徑有所差異僅供參考,其中徽商銀行存貸比數據缺失)
3.盛京銀行盈利能力名列前茅,且具有很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標:從平均總資產收益率和股東權益回報率來看,重慶銀行最高,北京銀行次之,盛京銀行緊隨其後;從凈利差及凈息差來看,盛京銀行表現最差

(註:圖中為2014年上半年數據,因統計口徑有所差異僅供參考)
從成本收入比來看,盛京銀行僅次於北京銀行,其具有較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註:圖中為2014年上半年數據,因統計口徑有所差異僅供參考)
沈陽恒信為最大法人股東,參股六家村鎮銀行 沈陽恒信為最大法人股東全球發售完成後,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沈陽恒信將直接持有盛京銀行全部已發行股份約8.50%(若超額配股權獲全面行使則持有8.23%),將不再成為該行的主要股東。
$新湖中寶(SH600208)$ $方正證券(SH601901)$ 
目前基石投資者:中渝置地(01224) 的大股東張松橋、保興資本(01141) 董事局主席孫粗洪、Sheng Hua基金、
$周大福(01929)$ 、中策集團(00235) 旗下基金,分別認購2億美元、1.8億美元、2億美元、1億美元、2000萬美元的盛京銀行H股。
公司還參股了六家村鎮銀行,且都為最大股東。
盛京銀行有何獨特核心優勢?
盛京銀行財務數據全解讀1.營收、利潤增長迅猛,靠利差掙錢仍是根本2014年上半年盛京銀行營業收入為52.49億元,同比增長30.3%;凈利潤為25.05億元,同比增長15.9%,從下圖可以看到營收和利潤增速迅猛,遠超東北近幾年15%的GDP增速。
2.營收超七成來自公司銀行業務,超八成來自東北地區從營業收入構成來看,公司銀行業務占比在逐年下降,資金業務占比正在逐步增加;該行越來越多的營收來自東北地區。

(註:其它地區包括華北東北以外的村鎮銀行)
3.手續費凈收入同比增速高達587.5%,信托業快速發展功不可沒營業收入中利息凈收入超8成來自於利息凈收入(就是利息收入減去利息支出,下面財說會詳細分析),這也是銀行生存之根本,不過我們還註意到的是近幾年公司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呈現快速增長,2013年同比增速高達587.5%,其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也由2011年的1.2%迅速飆升至2014年上半年的13.48%。

手續費收入的大幅攀升與信托行業及銀行理財產品的快速發展有很大關系,公司從2012年起開始涉足信托監管業務,2014年上半年信托服務手續費收入高達6.52億元。2014年上半年募集理財產品規模高達50.29億元,獲取手續費凈收入達199萬元。
4.2014年上半年利息支出增速快於利息收入增速 201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為118.76億元,同比增長42.9%。其中來自公司貸款的利息收入占比最高,高達46.8%

2014年上半年利息支出同比增長55.1%至72.56億元,其中截至2014年上半年有60.7%的利息支出來自客戶存款,28.6%的利息支持來自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
5.客戶貸款利息收入是大頭,央行多次調息影響甚大客戶貸款利息收入(公司貸款+個人貸款)在總利息收入中占比約5成左右,且有逐年減少趨勢。2014年上半年客戶貸款利息收入為83.11億元,同比增長42.9%;2013年較2012年增速有所減少,主要是因為2012年央行兩次累計下調基準利率0.5%,使得客戶貸款平均收益率由7.5%下降至7.23%。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2011年央行曾連續3次加息,累計上調幅度達1.5%,這也使得公司2012年客戶貸款平均收益率由2011年的7.06%大幅增長至7.5%,不得不說央行的一舉一動對銀行的利息收入影響甚大!
6.公司貸款利息收入占比超九成,中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高達62.6% 超九成客戶貸款利息收入來自公司貸款利息收入,2014年上半年公司貸款利息收入同比增長26.7%至55.5億元,遠高於2013年13%的同比增速,這主要是由於公司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17.2%至1379.3.6億元,更重要的是公司貸款業務的平均收益率由2013年上半年的7.44%大幅提升至2014年上半年的8.05% 。
截至2014年6月底,共有2146名公司貸款客戶,公司貸款總余額為1431.2億元,其中核心客戶貸款總額為166.6億元(總授信額度203.9億元),在貸款總額中占比為11.64%,中小微企業貸款總額為895.64億元(平均加權貸款利率為7.62%,不良貸款率為0.64%),在貸款總額中占比高達62.6%。分行業來看,批發零售業、制造業、房地產、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比分別為20.2%、20%、19.4%、12.8%。

7.個人貸款余額占比僅為3.1%,其中住房貸款占比逐年縮減
2014年上半年個人貸款利息收入同比增長30.1%至1.21億元,遠高於2013年10.1%的同比增速,這主要是由於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業務帶動個人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31.9%至41.3億元。
截至2014年6月底共有17679名個人貸款業務,個人貸款余額為848.2億元在總貸款余額中占比僅為3.1%。個人貸款余額中房屋按揭貸款(期限多為5-30年)無疑占了大部分,不過呈現逐漸下降趨勢,另一方面個人經營貸款(主要面對個人創業貸款及個體工商戶,期限多為1-2年)和個人消費貸款(耐用消費品、汽車、教育、大額保險等)占比卻在不斷提升。
8.涉足信托、資管計劃,金融投資利息收入不斷增長 2014上半年金融投資利息收入為23.55億元,近幾年年金融投資的利息收入保持了較高的同比增速:2012、2013、2014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別為75.5%、45.8%、26.1%,這主要是開始對收益率高的定向資管計劃和信托收益權進行投資。2013年金融投資平均收益率高達5.58%。
2014年上半年該行有138.5億元投向信托且平均收益率為10.6%;還與6家證券公司及4家資管公司簽訂了定向資產管理合同,投資額為409億元,年化收益率5.93%;還投資於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投資額為1031萬元,年化收益率6.3% 。
9.客戶存款利息支出增長快,上浮存款利率至120%搶客戶 公司近幾年客戶存款利息支出同比增速較快,主要是因為一方面近幾年公司增設多家分支行增加了存款余額,另一方面2012年公司在有關規定的允許範圍內將存款利率上浮至基準利率的110%,付息率由2011年2.06%不斷增長至2014年上半年的3.39%。此外2014年11月22日起該行也在央行的允許範圍內將存款利率上升至基準利率的1.2倍。

更重要的是隨著互聯網金融部沖擊,公司的各類客戶存款結構發生了重大改變:個人和公司的定期存款占比不斷提升,活期存款越來越少,尤其是公司的活期存款減少幅度巨大。
截至2014年6月底公司存款總額為2111.1億元,並連續三年在沈陽市排名第一,共有公司存款客戶95721家,個人存款客戶550.72萬名(其中20萬以上客戶53708人)
財說簡評: 最近隨著存款保險制度的落地及央行對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再加上民營銀行的介入,將使中小銀行能夠更好的和五大國有行同臺競技。地方城商行將可憑借其已有的當地資源及影響力更好的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去。
盛京銀行在沈陽地區甚至遼寧地區的獨特優勢不容忽視,隨著我國對東北裝備制造業的大力扶持,必將使盛京銀行進一步受益。盛京銀行還積極拓展中小微企業業務,超60%貸款為中小微貸款,此外風控體系較為完善,不良貸款率較低,收入增長穩定都是值得看好的投資亮點。
閱讀財說更多精華文章歡迎點擊以下目錄鏈接:http://xueqiu.com/9041141730/32370964
主題投資、新股解讀、熱門個股剖析、投資知識補習等等一網打盡,為您開啟海外投資之路@今日話題 @港股通 分享財說好文,成為朋友圈里的巴菲特。
淺談風險管理和盛京銀行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22.html
昨日高天佑的專欄談到神級基金經理曾呼風喚雨,都有黯然神傷的時候。而工作性質需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要贏人也要贏自己,所以要培養良好的心理質素。過去幾日市場訊息混亂,收緊兩融、重播《大時代》、夜期急跌、人行降準、金管局放水,週一開市先升後跌... 未知讀者有否感到無所適從?
若要冷靜理智作投資決定,需要一套風險管理準則,以控制投資組合的波幅落入預期區間。沒有意料之外的「驚」喜,就容易免受市場氣氛影響。風險管理關乎資金分配、入場時機和離場策略。過往股價創新高後回調接近10%,會考慮局部離場,但近日時勢有變,單日波幅大,投資者或需靈活修訂可接受的波幅程度。傳統價值投資的buy &hold 理念, 是以時間換取回報,面對短期的波動市況較能處之泰然。我認同基礎分析的重要性,但不贊成buy&hold。畢菲特可以,除了身處的年代不同,也因為他是大股東,對投資的公司有全盤了解,但一般投資者沒有這重優勢。
上週內銀股被炒起,週末人行降準。市場還有哪些具潛質的銀行股?
盛京銀行(2066) 上市不足半年,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城市商業銀行,前身是瀋陽市商業銀行。截至去年12月31日(以下為人民幣)
淨利息收入: 99.0億 (2013:78.4億,+26%)
手續費及佣金收入: 13.7億 (2013: 7.7億,+77%)
營業利潤: 70.6億 (2013: 62.9億,+12%)
淨利潤: 54.2億 (2013:48.9億,+11%)
總資產約5,034億,貸款餘額1,586億,存款餘額3,159億,分別增長41.6%,18.9%和20.2%。而不良貸款率僅0.44%。這些數字顯示銀行業務增長快。當中最吸引我目光的是資金業務於2011至2013年的複合增長率達158%,資金業務包括貨幣市場交易、證券及其他金融資產投資,債券承銷,票據貼現等。而 資本率約12.65% 屬穩健。3月尾集團建議發行合共人民幣115億元的債券,未來獲中銀監批准發行後獲得資金,將有利擴充業務。
現時國內四大銀行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的市賬率約1.15 - 1.28倍,而盛京銀行約1.04倍,我認為有潛質。
網上加料版:
傳統價值投資注重buy &hold,冷對短時間(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波動。由於準備持貨10年以上,投資者不必理會市況。我估金融海嘯之後,大眾對buy & hold 心存懷疑。畢竟,年代不一樣。過往買賣股票需要透過經紀,再由身穿號碼背心的交易員在場中叫喊。現在則任何人在何時何地都能透過手機參與買賣。世界變動得快,很多傳統生意的營運模式,被近年興起的『破壞性創新企業』(disruptive innovation)衝擊。別說證券分析員,就是大企業的管理層都未必能準確地預測3年後的業務狀況。而各國量化寬鬆令市場有更多流動資金,投資市場的行為和價格未必時常理性合理。投資者與期buy & hold 將所有希望寄託在企業,不如自設一套風險管理準則和離場策略。
以下舉一些近期例子,說明離場策略的重要性。
(1)四環醫藥
去年醫藥股看俏。四環醫藥(460)去年公佈業績後1送1紅股,股價至今的52週高位是$6.68,早陣子停牌前是$4.43,與高位相差超過3成。股價從高位回落時,集團不斷有業務發展公告,包括自主研發的抗腫瘤藥成功申報美國FDA 專利,與Morgan Stanley Private Equity Asia 成立合營公司投資和收購醫院等,都是正面消息,顯示公司擴張業務。若果投資者只著眼未來,於股價高位回落後沒有離場,則今年3月27日集團停牌 (因為2014年的核數報告未能如期完成),會鎖死了投資者的資金,錯過了近日的熱鬧市況,影響投資組合的回報! 集團沒有預警突然停牌的做法,完全不顧及小股東。中國安芯(1149)以同一理由停牌,但預先發公告通知投資者可能停牌,以便他們有充足時間考慮是否放售離場。這才是負責任的做法。
(2)金山軟件
金山軟件(3888)去年股價最高升至超過$33,其後反覆回落至約$15,近日股價再次升穿$30大關。集團與2013年曾發行可換股債劵,行使價約$16。可換股債劵持有人並未於去年初換股,以致由市況大好獲1倍利潤,後來變為以成本價入賬。日前集團公告指部份債券已轉換為股票。我相信債券持有人經過去年的股價大上大落,近日股價再次被炒高,當然不會錯過換股套現賺1倍利潤的機會。去年或今年換股,同樣是獲利1倍,但計及持貨的1年時間,IRR 相差很遠。而有否套現,亦影響資金與過去1年的運用。
以上例子顯示,即使公司的基礎因素好,投資人面對股價上落,若能制定合適的離場策略,或可提升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