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歷經2度事業的挫敗後,華新科董 事長焦佑衡登山攻頂沉澱,一次次挑戰個人極限的同時,他領軍的華科事業群也默默登上全球筆電印刷電路板(PCB)第一大,市占率逾4成。焦佑衡主掌的瀚宇 博德,3月24日收購寶成集團的精成科後,他定下新目標,今年合併營收要破千億元。 這幾年,華新科技董事長焦佑衡迷上登山。「有次到珠 峰大本營,放眼環伺高山,心想都到這麼高了,還有更高的山。」自去年底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之旅後,焦佑衡決定不再眷戀登高的美景。 併精成科 市占暴衝 「登山很有挑戰,不過也危險,很吸引人,但考量自身的年紀跟體力,不爬了。」焦佑衡說,登山跟他經營企業有異曲同 工之妙,那就是「量力而為、步步為營」。最近他才低調吃下寶成集團旗下的精成科四成股權,在印刷電路板(PCB)的市占率逾四成。 三月二十 四日以瀚宇博德併下精成科後,焦佑衡立刻風塵僕僕到大陸巡廠。四月初返台時他說:「這是雙贏的策略,筆記型電腦成長動能看好,今年需求仍強。」「感謝寶成 蔡董給華科事業群機會,這是一樁好的交易。」 PCB其實是相當耗能、耗水的產業,加上中國限制排污,因此限發工廠新設執照,但中國筆記型電 腦市場今年需求仍旺,連帶使筆電PCB板需求動能看好。瀚宇博德吃下精成科,同時接手大陸的六個廠,不但居全球筆電PCB第一,市占率達四成,還拉長產品 線,擴增主機板用板、硬碟板、多媒體板,打入日本市場,因而備受矚目。 焦佑衡小檔案 現職:PSA華科事業群董事長 生日:1961.10.2 學歷:美國金門大學企管碩士 經歷:1991年起逐步接掌華新集團下華新科等被動元 件事業; 2002年因挖角遭對手國巨嚴厲反擊,沉潛6年,期間接手瀚宇博德營運;2006年重出市場,帶華新科等11家公司自立門戶。 家 庭:妻子陳昭如曾為台視主播,育有4子 布局完整 營收看俏 主導這筆交易的焦佑衡,今年四十九歲,卻有張永遠二十八歲 的娃娃臉,因鮮少曝光,外人始終搞不清楚他的事業版圖有多大?掌控幾家上市櫃公司?焦佑衡是華新麗華創辦人焦廷標三子,他主導的華科事業群包括:華新科、 信昌電,以及後來加入的瀚宇博德、華東科、精成科等公司,其中八家上市上櫃。 「小衡最會賺錢。」一位焦家的友人表示。去年下半年,焦佑衡看 準景氣翻揚,加碼布局印刷電路板與被動元件市場,併精成科後,他定下今年新目標,華科事業群合併營收衝上九百五十億元到一千億元。 至於被動 元件部分,焦佑衡說:「去年表現不好,但是今年看起來會好,目前看來需求面還不錯,只要不過度擴充,就可以賺到合理的利潤;IC封測部分,由於是以記憶體 為主,今年把握度最高。」法人觀察,「華科集團布局完整,產品線多元,實力不容小覷。」 慘痛學費 重新扎根 焦佑衡默默交出亮 麗成績單的背後,卻是二次慘痛挫敗換來的。一九九二年,他銜父命接下華新科時,從產品、製程到會計制度,一竅不通,是個門外漢;一九九八年華新科剛上櫃, 就遇上被動元件景氣衰退,產品跌幅動輒達「三成」「五成」,一年就虧損三億元,相當於四分之一個資本額。 「那時的我,回到辦公室卻不知要從 哪裡救起。」焦佑衡回想當時的情況。虧損連連,還一度讓他動了賣掉華新科的念頭。就在重新扎根技術、管理後,配合景氣反轉,二○○○年四月,華新科股價來 到三百二十八元高點,也讓焦佑衡起了爭產業第一的念頭。 沒想到「爭第一」的念頭,反埋下第二次挫敗的因子。為了爭奪最新技術、快速擴產,焦 佑衡決定向外求才,卻遭到競爭對手國巨董事長陳泰銘以「非法挖角、違反併購保密協定」,向法院聲請假扣押三十億元,當時華新科資本額不過才二十六億元,也 因此連累集團所有公司股價。 在二次挫敗後,焦佑衡體悟到:「每家公司都會有願景,這是自然的,但是要避免掉入市占排名的陷阱中,尤其是為了 爭奪市場第一而盲目擴產,這會掉入過度投資、擴產的危險中,危及整個產業的生存發展。」他下結論說:「商場不需拚得你死我活,第一以外的公司還是有生存空 間。」 華新焦家家族表 專注分工 聚焦獲利 不盲目求第一,焦佑衡轉而「聚焦」。以PCB為 例,沒有一家可以完全吃下手機、面板、電腦所有的市場,瀚宇博德因而以筆記型電腦板為主,精成科則以主機板、硬碟板、多媒體板及PCBA為主。 焦 佑衡發現,「越聚焦,越有競爭力,專心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好,把公司做好、賺錢最重要。」焦佑衡雖已獨當一面,但還是經常跟父親焦廷標請益。 華 新麗華集團是從電線電纜起家,焦廷標則是創辦人。很多人對於華新麗華焦家的印象,往往停留在投資股票一流,連許多專業的法人都比不過焦廷標的神準功力,因 此市場人士尊稱他為「焦師傅」。 一位資深投資法人說:「焦師傅從不跟股票談戀愛,該殺就殺、毫不戀棧。」依循「人賤我取、人取我棄」的哲 學。 但在焦廷標眼裡,「只靠股市,沒有一點真功夫,能發百億的財嗎?」焦家長子焦佑鈞也說:「事實上,父親對於股票是有戒心的,一直很怕四 兄弟會沉迷於股票當中,所以不太讓我們碰股票。父親常說:『種田錢是萬萬年、生意錢是眼面前、股票錢是一呼煙。』」 在家歷練 外出創業 因此,焦廷標鼓勵兒子創業。他曾說︰「如果只傳給一個兒子,其他都會來吵,乾脆每個人都放手讓他們做,才公平。」他要每個兒子都到華新 麗華擔任總經理歷練,培養班底後,他再出資幫小孩創業。 焦廷標一九八五年間生了一場大病,提前交棒給長子焦佑鈞,二年後,焦佑鈞另行創業, 斥資百億成立華邦電子,進軍半導體,本業華新麗華改由老二焦佑倫接手。 老么焦佑麒一九九八年回國,拿著父親給的創業基金,以四億多元買下 PCB廠「太平洋科技」,改名「瀚宇博德」,後來又與人合資一○八億元成立「瀚宇彩晶」,因轉戰面板事業大虧,焦佑衡接手瀚宇博德,幫弟弟解圍,並請出父 親焦廷標接任董事長。為方便管理,二○○二年焦佑衡另外成立「華科事業群」,以降低營運成本。至於焦師傅的股票投資功力,多教給女兒焦佑慧。 在家歷練 外出創業 因此,焦廷標鼓勵兒子創業。他曾說︰「如果只傳給一個兒子,其他都會來吵,乾脆每個人都放手讓他們做,才公 平。」他要每個兒子都到華新麗華擔任總經理歷練,培養班底後,他再出資幫小孩創業。 焦廷標一九八五年間生了一場大病,提前交棒給長子焦佑 鈞,二年後,焦佑鈞另行創業,斥資百億成立華邦電子,進軍半導體,本業華新麗華改由老二焦佑倫接手。 老么焦佑麒一九九八年回國,拿著父親給 的創業基金,以四億多元買下PCB廠「太平洋科技」,改名「瀚宇博德」,後來又與人合資一○八億元成立「瀚宇彩晶」,因轉戰面板事業大虧,焦佑衡接手瀚宇 博德,幫弟弟解圍,並請出父親焦廷標接任董事長。為方便管理,二○○二年焦佑衡另外成立「華科事業群」,以降低營運成本。至於焦師傅的股票投資功力,多教 給女兒焦佑慧。 PSA華科事業群版圖 事業群總資產:658億元(至2009年第3季) 傳產轉型 老店新生 焦家四兄弟各擁一片天,華新麗華也從電線電纜老廠,跨足特殊鋼、創投、建設、電子等產業,而電子產業中又涵蓋DRAM、面板、 被動元件、印刷電路板、LED等,成了台灣少數成功轉型科技業的傳產企業集團。 儘管焦廷標已退居幕後,擔任榮譽董事長,但集團內部幹部皆知 道,焦師傅仍是靈魂角色,重大決策聽他的,準沒錯。 前年金融風暴前夕,在焦師傅拍板下,華邦電、彩晶分別出脫半導體八吋晶圓廠及面板三代 線,將衝擊降至最低。去年下半年景氣快速回溫,焦廷標看準景氣循環,先是宣布跨足LED、中國房地產,還幫瀚宇博德四處招親,焦佑衡得以和寶成接觸,併下 精成科,使成軍四十四年的華新集團,再度動起來。 |
|
||||||
這兩年,華邦電子董事長焦佑鈞的心情就像是盪鞦韆,一下高一下低。技術來源奇夢達(Qimonda)倒閉,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價格大跌,讓公司兩年虧了一百五十九億元。局勢即將改變,華邦順利轉型到利基型(Niche)DRAM,今年上半年轉虧為盈,更重要是,從華邦切割出來的邏輯晶片設計公司新唐科技,九月二十七日掛牌上市。 掛牌當日股價最高上漲三成達六十五元,對比股價只有八元左右的華邦,頗受市場青睞。敲敲計算機,光是處分新唐持股就為華邦賺進七億五千萬元,每年還可以從新唐認列獲利,對於華邦來說,坐收「一石三鳥」之利。 對此,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王安亞樂觀看待,「早該這麼做了,切割對邏輯部門是加分。」邏輯產品每年都賺錢,但是DRAM起伏大,股價評價又低,切出來的價值才會顯現,員工在股票上的報酬更公平。 問焦佑鈞為何不早點切割?「笨啊!」在七月才剛搬進的信義區新大樓,焦佑鈞出乎意外的回答。 過去,受累DRAM虧損 晶片獲利埋沒,人才流失 新唐科技的前身──華邦邏輯晶片部門,是華邦最早的事業體,也是資歷達二十多年的晶片設計老品牌。切割前一年,華邦的營收和獲利有二六%都來自這個部門,可以說,打從華邦一開門做生意,它就是最賺錢的金雞母。 早期,焦佑鈞認為可以同時管理不同性質的事業,後來發現,邏輯部門的獲利,根本救不了DRAM的虧損,反倒讓新唐的貢獻埋沒了。過去五年,華邦曾經一年大賺二十三億,也曾一年虧損八十六億。賺大錢時,新唐的貢獻顯得理所當然,大虧時新唐的獲利也被吃掉。 因此,晶片設計人才不斷流失,焦佑鈞一直猶豫是否把新唐切割出去,但始終下不了決心。 直到二○○七年第四季,DRAM(DDR2 1G)價格跌破成本價,兩個月內下滑五二%,華邦大虧五十八億元,邏輯部門的研發人員離職率衝到二一%。人才減少也反映在新唐的營收,過去五年下滑了二六%,「再不分割,最後這個公司就是消失到零,」焦佑鈞說。 現在,兩家公司各自打拚 新唐擁六吋廠,具競爭力 眼看著公司最具競爭力的部門逐漸耗弱,二○○八年,焦佑鈞快刀斬亂麻,力挽危機。 決定分割後,隨即遇到金融海嘯,焦佑鈞先引入華碩和廣達策略投資,再幫新唐人事瘦身,辦理優退,砍掉重複的職務,讓成本降低一五%,人數減少一○%。 新唐科技公共關係經理江淑媛指出,以前在華邦同個部門,同時監管記憶體和邏輯,現在單純管邏輯部門,管轄幅度縮小,薪水福利降低,但是研發待遇反而提高。 「決定後也鬆了一口氣,」焦佑鈞說,分割後,效益之一就是決策變簡單。「以前要擴廠,除了要預測景氣起伏,還要擔心邏輯(指新唐)的人會不會願意,算來算去。」 更明顯的優勢是人才。以前埋在華邦裡招募設計人才,大家第一個疑問就是,華邦不是記憶體公司嗎?要晶片設計人才幹嘛!江淑媛形容,「人事部要約四大名校(台成清交大)畢業生面試,連約都約不到。」分割後,新進研發人員裡有七五%都來自這四所學校,研發人員的離職率下降一半到九‧六%。 然而,對華邦來說,首要面對的問題是,華邦認列新唐的獲利比率將由原先百分之百,下降到六成,如何彌補這四成損失?焦佑鈞不擔心。他認為,現在賺十元,華邦只認六元,但是人才進來後,新唐可能可以賺十五元,華邦並不會吃虧,還可以激勵兩家公司自立。 「現在,我對兩家公司的模式相當滿意,」焦佑鈞說。 新唐科技是台灣唯一一家有六吋晶圓廠的邏輯晶片設計公司。凱基證券研究員李東機指出,六吋廠已經折舊完畢,可以讓新唐晶片成本更具競爭力。 新唐的營收有一半來自PC邏輯晶片,市占率高達三○%以上,毛利高,每年穩定有五到一○%成長。目前成長性較大的語音玩具晶片只占約三五%,焦佑鈞希望未來可以占到一半。 未來,看好利基型記憶體 華邦朝客製化,開拓藍海 李東機指出,消費性晶片的成長動力有二,去年語音晶片打入Xbox新遊戲機種Kinect;另外,新唐研發出亞洲唯二的三十二位元微控制器,價格和舊一代產品相同,效率和性能更優。 母公司華邦全面轉向利基型記憶體,由五年前比重五成,拉高到今年有九成,明年則將完全退出標準型記憶體市場。 焦佑鈞形容,奇夢達倒閉對他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過去一直有個迷思,不斷找新技術,交換的條件就是做量大,易受景氣影響的標準型記憶體。」現在不用追求新技術量產能力,受景氣影響變小,投資額度也降低。 王安亞相當認同華邦的轉型,「這是一條好路,也是唯一可以走的路。」他認為,華邦的設計能力不錯,台灣在利基型記憶體全球市占率低,客製化程度高,相較於標準型DRAM是塊藍海。 無論是華邦或新唐,未來都必須靠「智慧」賺錢,焦佑鈞認為,現在不會追求快速成長,而要站穩腳步。如同他新辦公室所在的二十六樓,可以俯視整個信義區,視野遼闊;帶著兩家公司的焦佑鈞,也將有番新氣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