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倫週刊封面:高盛——步步為營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8765
在眾多同行裡,高盛毫髮無損地度過了08年金融危機,儘管其華爾街上的競爭對手或主動或被動的經歷了變化。
 
雷曼兄弟已經破產。摩根士丹利將重心轉移到財富管理,它致力於機構交易業務的決心不時動搖。花旗集團將其未來大部分壓在了國際銀行業務上。歐洲 全能銀行的野心已經被市場壓力和監管措施所限制。摩根大通,高盛最主要的競爭對手,雖然表現強勁,但倉促吞下了貝爾斯登和華盛頓互助銀行,改變了其業務模 式。
 
可是高盛仍如危機前一般,作為全球最大的純投資銀行和機構經紀商,高盛為大型企業和資產管理公司服務,在全球籌集和轉移資金。當然,和摩根士丹 利一樣,在2008年底,高盛也轉型成為銀行控股公司。但在法律角色上的轉變,只意味著高盛可以接受美聯儲的援助,而並沒有改變高盛的業務模式,高盛仍然 比金融業的大部分的利潤要豐厚的多。
 
而自2008年資產價值歷史性崩盤以來改變的是市場對高盛的看法,而這又轉變成對高盛的估值。
 
在經濟繁榮時期,2006年4月10日出版的《巴倫週刊》封面《高盛的賺錢機器》。在文章中,高盛被視為不容錯過的賺錢機器,在它投行的外表下 實際上是一個大型的對沖基金,因為高盛傾向於在一個「被寵壞的」時代裡攫取最大的利潤。高盛的股份相對金融板塊整體有相當大的溢價,並長期獲得2.5倍 PB的估值。
 
如今,高盛被視為華爾街危機後衰落命運的典型:不得不持有更多的資本、無法使用大量資本金進行交易、因過去不當銷售行為而備受指責、交易和併購 業務低迷,以及受累於不確定性極大的監管制度,而這種制度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監管要求將比之前繁雜的多。高盛的股票在週五收盤時為113.68美元,與其 07年時248美元的峰值相去甚遠,而且也低於126美元的有形賬面價值。
 
當然,現在所有主要的銀行股票價格都低於賬面價值,並且沒有任何一家銀行能免於市場對下一次金融危機的恐慌。但市場對高盛的看法過於負面。高盛 仍然在其大部分業務領域中保持領先地位,並且其財政狀況穩定,非理性競爭比5年前少。基於對資本市場活動的展望和高盛自身持續增長的能力,高盛的股價將很 可能在一年內上升25%。
 
以質疑許多銀行策略和股票著稱的里昂證券(CLSA)的分析師Mike Mayo最近上調了高盛股票評級至「買入」,目標價位142美元。他說公司的財政風險比此前股價高企時要低,並認為高盛仍然是「在靈活配置資本方面最好的金融企業之一。」
高盛小心地穩固著資本金狀況,同時在審慎的基礎上儘可能多的回購股票;並保持其在併購諮詢和融資領域的領先地位。截至6月30日,高盛的「全球 核心剩餘流動性(global core excess)達到1750億美元,高於08年的1110億美元這包括股票資本和類現金金融工具,是支撐其資產負債表的基礎。高盛總資產由1.1萬億美元 下降到9500億美元,槓桿率——資產和股權資本比例現在是13倍,而這一指標峰值曾達到26倍。高盛的資本金狀況好於大多數大型機構,為滿足在2019 年生效的巴塞爾3協議的資本金要求做了很好的準備。
 
當大多數銀行在金融危機中發行了大量股票並削減股息時,到2009年末以來,高盛已經回購了7%的股份並在股價低於有形賬面價值時持續購買。高盛從未削減股息,目前股息在1.84美元/股,股票收益率為1.6%。
 
保持高資本充足率影響了盈利能力。高盛的淨資產收益率在過去一年半中一直在較高的個位數徘徊。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高盛的管理層決定在監管規定和 市場狀況都不利的情況下採取「低收益」策略,同時削減成本。高盛在去年削減14億美元開支的基礎上,正在進行5億美元的費用削減計劃,其中部分削減依賴於 轉移支持部門辦公地點到相對便宜的地方,比如鹽湖城和達拉斯。
 
野村證券的分析師Glenn Schorr說,高盛在裁減高層員工方面比大多數同行幅度都大,以此來確保在低經濟活動水平時的充足收益,同時保留一定的經營槓桿等待市場好轉。因此,高盛是在不犧牲其核心實力的情況下做好了防守。
 
熊市對於高盛,以及所有遵循華爾街傳統經濟規則的企業而言,意味著:嚴格的金融管制,低槓桿,聲譽受損以及長期的交易量低迷,這些都使得企業難 以為股東創造滿意的收益,即使這些企業再給那些交易員豐厚收益也做不到。而對於高盛,以上的每一條都可以被逐一應對,起碼足以說明當前的股價低估了高盛的 價值。

低槓桿率當然會影響收益水平:高盛銀行2013年的預期淨利潤是65億美元,或者說是12.55美元/股,低於金融危機前114億美元的最高水平。當然不是所有的危機前利潤都歸功於槓桿。
 
而且,在今年第一季度,由於外部環境相對好轉,高盛的淨資產收益率達到12%。如果這成為常態的話,足夠保持高盛賬面價值和股價上漲。另外,高 盛的估值幾乎沒有反映高盛資產管理業務的價值。它是世界排名前十的投資公司,其表現最近恢復了活力;並相比起其他市場敏感型企業,提供更為穩定的收入和盈 利。
 
至於更嚴格的監管措施,沒人知道其確切影響。但沃克爾規則禁止商業銀行從事高風險的自營交易。然而,與普遍看法不同,實際上純粹的自營交易從來 都不是高盛和其他機構的主要利潤來源。高盛一直堅定認為其仍然能夠使用自身的資本來滿足客戶在流動性、對沖和市場頭寸方面的需求,而這事實上一直是高盛數 十年來在固定收益、貨幣和大宗商品業務上長盛不衰的基礎。
 
交易和併購成交量無可否認處於疲軟狀態。根據Oliver Wyman諮詢公司的數據,與全球機構業務相關的收益——遍佈整個金融行業,涵蓋投行、股票、外匯、商品和利率交易,比2006年的水平下降了21%。
 
據麥肯錫的數據,去年全球金融資產總額為219萬億,其中有22%是由專業的資產管理公司進行管理。資本將繼續在全球尋找豐厚的回報場所。新興市場經濟體將產生大量的融資和併購交易,並且西方國家銀行仍將在其中發揮作用。
 
所有這些對高盛這樣第一批押注於新興市場的企業來說都是好消息。由於其在發展中國家和其金融市場的專業知識,可以預見高盛將在全球承銷和投資業務上佔據更大份額,尤其是在瑞士的全球性銀行處於緊縮狀態,而英國正對銀行業採取更多監管的時候。
 
在風險管理上,高盛對風控制度的態度極端嚴格,甚至近乎偏執。即使是在2006年市場環境很寬鬆的狀態下,即將離任的高盛首席財務官David Viniar當時就開始討論高盛需要保持更多的資本和流動性。公司提拔了一批以風險管理聞名的高管,其中包括首席執行官勞埃德-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和總裁加里-科恩(Gary Cohn)。
 
高盛一直保持著其交易資產的周轉率,50%的資產每45天周轉一次,80%的資產每半年周轉一次,幾乎所有資產都以市值計價。高盛要求旗下交易部門全額支付市場頭寸的費用,並且要求交易員為其使用的流動性付費。
 
沒有投資銀行可以避開所有的市場風險,但高盛比大多數競爭對手做的都好。這就是為何投資者願意花更多錢投資高盛的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404

步步為營 施崇棠

2012-12-24  TWM
 
 

 

我們看見施崇棠的改變,已經一年了。

這一年來,華碩成為PC廠成長最多的品牌,獲利創新高、創新能力驚豔市場。

但這一刻,施崇棠更加小心,步步為營,他很清楚,稍有差池,可能會隨之落入地獄。

撰文.賴筱凡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四日下午,陽光和煦,紐約街角的星巴克,我們遇見了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喝著季節限定的萬聖節特調南瓜咖啡。這在一般人看來,或許稀鬆平常,但認識施崇棠的人都知道,他茹素、學佛,講求簡單,他不喝茶、不喝咖啡,只喝水,因為這樣最不需要花心思去選擇。

是的,施崇棠改變了,從一一年,我們在紐約遇見施崇棠時,他發動了一場內部革命,讓華碩重新脫胎換骨,在PC廠業績全面衰退之際,華碩卻逆勢成長了一一.八%,居所有PC廠之冠。然而,對施崇棠來說,他不變的初衷,仍是那個想把產品做到最極致,談到技術就興奮不已的那個他。

就在華碩紐約發表會的前一個周末,施崇棠在國外出差來到第三周,在義大利米蘭發表完新一代的PadFone後,他的腳步沒有停下,直接飛到紐約,為華碩另一場更盛大的發表會做準備。

他反覆在舞台上來回踱步,一次又一次地練習,因為,一二年的華碩更不一樣了,靠著變形平板打響華碩的創新力後,施崇棠要讓國際消費者都重新認識華碩。所以,一個半月來,他從義大利米蘭、紐約,再到日本,親自耕耘每塊市場,也坐下來與每個國家的媒體對談,聊華碩的創新、轉變與產品。

這一年來,華碩產品創新度屢屢驚豔市場,因此,當華碩在紐約舉辦國際記者會時,出席的不再是美國記者與台灣記者,巴西、日本、大陸等記者蜂擁而至,就連施崇棠在日本接受專訪時,還讓日本記者感嘆:「如果索尼能和華碩一樣創新就好了。」但施崇棠很清楚,當華碩成功躍上國際舞台、集所有光環於一身時,他必須更小心、更專注。

「如果你不夠專注,就不會勝出。」施崇棠太了解科技業的瞬息萬變,今天還坐在雲端,只要產品稍有差池,明天消費者棄你而去,可能就會掉入地獄,「所以,有三大忌諱,不能貪多、無恆(沒有恆心)與速成。」拿著筆,施崇棠緩緩在筆記本上畫了一個十字,左右兩邊代表個性與群(體)性,上下兩端則是彈性與紀律,「韓廠就是彈性高又很有群性,日本公司是很有紀律也有群性,那台灣公司,彈性很高但個性多了些。」正因清楚台廠的文化和習性,不像韓廠打群架,個別公司都得單打獨鬥,也不像日商講求紀律,但這也形塑出台灣品牌的獨特性。所以,時至今日,許多事施崇棠還是親力親為,上班到半夜十二點更是常有的事。

這些年來,施崇棠一直標榜,希望華碩走困難的路,也就是他常掛在嘴邊的「難行門」,道理很簡單,「當這條路不是大家都能走時,才能逼出你的卓越。」這也是為什麼,在台灣品牌遭逢困境之際,施崇棠卻能帶領華碩,毅然地走出一條康莊大道的最主要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851

步步為營

長和系公布業績之前,恐怕無人事前會估到、今次焦點居然是放在派送的1113身上。

有參與兩個分析員會議的大行話,由於係由1號先開,分析員除了想知英國單合併點收科外,更多已經急不及待搶問1113到底日後發展焦點及資金管理,點知小超人全部都話要留番下一場先答,可想而知到底分析員真正關心係邊處。

可能大家都適應,長和兩間公司已經步入小超人年代,有分析員想問長建日後會增加派息定保留現金,點知小超人「Mean」到,話如果答你就會無左分工,仲話違反晒所有企業管治守則。聽到個分析員都呆左。

最慘係超人唱得樓市太淡,表明地產業務要步步為營,以長實過去兩年只是增加一幅土地儲備、內地更是四年未有投地,充分反映集團取態保守。

分析員會議上,小超人都表明會繼續嚴守紀律、等待低價買入土儲機會,目前無意進行資金管理釋放價值,暗示不會回購股分。

雖然集團已鎖定逾二百億賣樓收益有待入帳,盈利有保證,但以長實低至5.6%負債比率,有大行估計今年、甚至可能變成淨現金公司,對地產股是相當不可思議。

美林直指、在資金管理運用上,長實或令投資者失望,需要比管理層更有耐性。大摩亦認同以股息率只有2.8厘計,跑輸大部分地產股。

未有投地之前,長實有意進一步染指回報穩定項目,小超就話,早前競投失敗的倫敦機場項目、為例子之一。

但美林批評投資機場的構思,已經令投資者相當混亂,亦有違集團內部分工的安排。

與霍大班「做世界」唔同,Victor不傾向做大Deal,反而更傾向透過市場空間搵套戥機會,表現在無論在地域上、匯率上、甚至政治風險上,都係喺最安全既空間,搵最大既利潤。

過去幾年,長和同長建憑搵「YIELD GAP」,為整個集團增值不少,公平講其實小超人分工係做得唔錯,不過呢一套可能都未必長食長有,好似長建一個主打市場澳洲,就因為中資過分狼死,搞到連軍事敏感既「達爾文港」,都落入中資手中,結果而家要全線落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579

步步為營 凌晨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5/23/%E6%AD%A5%E6%AD%A5%E7%82%BA%E7%87%9F/

如下圖所示,淩晨嘗試把恒指自去年8月至今走勢分為A、B、C、D四區,單純以圖表分析恒指表現,如上篇「一係跌 一係唔跌」一文提過,恒指自今年初開始便一直重覆A區至B區走勢,而加D區行緊B區尾段,較可取的操作是Credit Put Spread賭下跌有限,有80至100點收都值得做,至於6月點走,講真既然走勢重覆左近半年,再重覆多次機會不少,觀察今個月反彈力度如何,強的話等轉勢再開Long Put,弱旳話6月頭就可以試下沽,又係開夠1800至2000點價外Long Put做對沖,食得中約有10倍回報。

ABCD

技術走勢當中尚有許多細節值得探討,但估指數方向不是個人強項,在這裡就不再獻醜了,市況在五窮月轉淡,殼股勝率近期亦十分一般,倒不如跟進一下過去推介,作一點反省和回顧。

對於失敗之作現看法仍較淡,若是次供股結果獲50%以上認購,很大機會成為向下炒一份子,除非將來改變看法,否則在此不再談及,免得為殺魚莊家作免費宣傳。

有網友觀察到,錦興集團(275)這隻股票是淩晨第一個推介,當股價炒上了才有許多後來者談及,的確公司最近突然被不少知名人仕落力推介,成交也變得活躍,但應該和淩晨此等無名之輩無關,突然被唱好多數是莊家穿針引線,待股價炒起有承接,暫時仍可持有多會,說不定有驚喜,不過若股價跌破0.3元理應止賺。

科瑞控股(8109)升勢強勁實在始料不及,動力十足似向0.4元進發,淩晨膽小在0.25元已沽清股票,錯失升勢每天也在嘔血,但現價追入又遇上回調的話會更加嘔血,為免失血過多往後還是眼看手勿動。

品質控股(243)是近期推介質地最好的一隻,經大比例大折讓供乾後再大手配售,估計包銷商及承配人前後投入資金逾5.4億元,若佈局為供賣,估計新主暗手持股已近75%,上月公司以每股0.62元向主席授出一筆購股權,同時引入中資基金參股,為炒作增添誘因,若未來股價穩守0.62元會考慮重新買入。

迎來超級6月,美國議息、MSCI納入A股、英國脫歐等重大事件即將揭幕,換轉淩晨是莊家都不會選擇在這些因素未明朗前貿然行動,而作為散戶未來數星期當應步步為營。

淩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837

AlphaGo步步為營,柯潔第二戰再次告負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25/163296.shtml

AlphaGo步步為營,柯潔第二戰再次告負
龜途慢慢 龜途慢慢

AlphaGo步步為營,柯潔第二戰再次告負

在與 AlphaGo 的第二場比賽中,柯潔再次告負,不過他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強大。

來源 |  極客公園(ID:geekpark)

文  | 龜途慢慢

沒有奇跡。用時三小時,在今天與 AlphaGo 的第二戰中,柯潔中盤因為實地虧空太多,無力回天,主動投子認負,前兩戰均告失利,令眾多圍棋迷們扼腕嘆息。

但毫無疑問,這盤棋不論是在精彩程度還是技術水準上都代表了圍棋這項運動的最高峰,非常精彩,甚至在比賽結束前 20 分鐘都還有專業人士認為柯潔有獲勝的可能性。所以,盡管在結果上沒有變化,但柯潔和 AlphaGo 已經攜手為我們展示了圍棋這項運動的美,不負巔峰對決之稱。

25

比賽複盤圖

比賽複盤及點評

一上來,執黑先行的 AlphaGo 就一反常態地花費了超過 1 分鐘的時間來思考第一子的落位,不僅現場的解說和觀眾都有點詫異,柯潔也忍不住很早就開始撓頭。不過從接下來開始,AlphaGo 每一步的用時基本都控制在一分鐘以內,而柯潔也在用時上慢慢拉長。

14.webp

雙方首先在右上角展開激戰,AlphaGo 也從第 10 手開始慢慢延續了自己稍顯不同的風格,古力在第 25 手開始就表示「現在的局面以前從未見到過,確實非常新穎」。不過柯潔也從這里開始逐漸出現了多次長考,顯然 AlphaGo 的落子已經超出了他的想法。

15.webp

似乎是局面不太有利,柯潔在第 30 手選擇了脫先,先放棄了在左上角與 AlphaGo 的纏鬥。雙方再轉至棋盤下方開始布局。不過到黑 37 手為止,ZEN 圍棋判斷白棋勝率一直在 51~54% 之間徘徊。Hassabis 也發推稱贊柯潔在開局階段「發揮完美」。

26.webp

16.webp

隨後,在下方的戰鬥中,第 53 手,黑棋再次下出奇招,現場解說嘉賓劉菁八段直言這是這盤棋目前出現的「最難理解一手」,周睿羊九段也表示要是自己應該不會下出「這麽刺激的一手」。

18.webp

雙方經過十幾手交戰,各有奇招,不過到了 73 招左右,在 ZEN 圍棋的勝率判斷中,柯潔的勝率陡然下降到了四成。

19.webp

進入中盤纏鬥,柯潔先於 76 手下出妙招,讓古力連連稱贊,也將局面導入複雜化。雙方的戰鬥也逐漸向中路發展,局面越來越亂,但柯潔的狀態也漸入佳境,求戰欲望很強,下法趨於強硬、激烈,也有意將局面導向複雜化。

在這一階段,柯潔在落子時非常用力,顯得戰鬥欲望非常強。同時,觀察室的眾多圍棋冠軍也都認為局面非常複雜,而柯潔有機會贏得比賽,現場解說張璇八段甚至直接表示「預感柯潔要贏」。

經過中腹的交換,胡耀宇九段點明稱「全盤至少有 10 塊不活的棋絞殺在一起!外加左下角一個大劫爭還沒開!」。雙方一邊靜待左下角的大劫,一邊繼續在中腹位置糾纏。局面持續複雜化。

20.webp

然而,形勢很快急轉直下,在左下角開劫的 136 及 138 的兩手中,柯潔似乎出現了一定的失誤,讓 AlphaGo 明顯獲得了巨大的優勢,唐韋星九段去「探班」之後稱柯潔已經出現了「唉聲嘆氣」的情況。

21.webp

在點清目數之後,現場點評嘉賓周睿羊點評表示,柯潔雖然用激烈的戰鬥手段在中段贏得了一定的機會,但 AlphaGo 仍然用近乎無懈可擊的表現掌控著局勢。在激烈的戰鬥中,AlphaGo 並沒有出現什麽失誤,反而是人類出現了一些關鍵性失誤。

22.webp

最終,柯潔不得不在中盤第 155 手投子認負。

綜合分析

認輸之後的柯潔表現得也比較沮喪,長時間留在場地內複盤,畢竟一度甚至看到了取勝的可能性。不過,幾乎所有的專業棋手都表示柯潔今天的發揮已經非常出色了,除了在中盤激戰中在左下方計算時出現了失誤,導致丟失了優勢局面。

但是,如果我們站在一個更加中立的角度上,會發現雖然柯潔本場比賽采用了和第一場完全不同的策略,沒有跟著 AlphaGo 的腳步走,而是主動求戰,將局面向複雜的方向引導,爭取在局部混戰中贏得優勢。但就像很多專家評論的那樣,今天的局勢最多就是「比較混亂看不清」,如果「比較混亂」看不清就算柯潔占優的話,那 AI 程序一定比你看的清。聶衛平甚至驚呼 AlphaGo 的一步棋他一輩子也下不出來。

當然,今天的柯潔已經給 AlphaGo 施加了很大的壓力,Hassabis 在賽後也再次發推稱贊柯潔「讓 AlphaGo 發揮到了極限」。同時他的很多同伴也覺得有點可惜,但他已經做得足夠好,沒什麽遺憾了。

23.webp

所以,毫無疑問,雖然在差距上看起來比第一場比賽要大,但柯潔今天的表現配得上自己「人類最強棋手」的稱號。雖然沒能像李世石一樣從 AlphaGo 手中搶來一場勝利,但考慮到這一版的 AlphaGo 已經比李世石版 AlphaGo 強出太多了,所以柯潔的表現絕不遜色。

分別與 AlphaGo 組隊,挑戰棋手如何去理解 AlphaGo 的獨特風格並與之合作;在團隊賽中,將由五位中國頂尖棋手合作,建立棋手「神經網絡」,降低心理因素的影響,從而做出更加客觀的判斷(每方兩個半小時比賽用時)。而這種全新的比賽方式也會引起人們更大的好奇心。 

柯潔 AlphaGo 圍棋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5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