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要告訴你,為什麼你必須離職,為什麼你必須為自己的人生創業,否則很快你將失去公司的庇護。 中產階級已死:我的朋友叫我看對面的辦公室隔間,整棟烏漆墨黑。因為業務都被外包,不然就是科技取代人力。更多人進入上層階級,但是更多人變成臨時雇員;這是新的典範,中產階級已死。 你會被高科技取代:科技、外包和臨時雇員,終會取代所有的中產階級。二十年前存在的多數工作,現在已不需要了;也許永遠都不需要。 我問過許多CEO:你是不是把經濟當作炒人的藉口?他們不置可否。每個人都在被解雇的邊緣,現在,每個人都是衛生紙了,沖水吧! 公司不喜歡你:公司不想要每個人都變成獨一無二的星星,主管的工作是摧毀人才的職業抱負,要他們效忠,一個禮拜工作九十小時。 錢買不到快樂:研究顯示,當薪水到了一個水準上,加薪所帶來的邊際快樂程度趨近於零;因為賺多少、花多少,存不了錢。 換句話說,不要為穩定調薪而待在一個工作,你永遠不會免於財務憂慮。只有自由時間、想像力、創造力、選擇消失的能力,能幫助你達到絕無僅有的貢獻。 有多少人能做出破壞你生活的決定:我不喜歡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單一個人手上,諸如老闆、客戶。 現在就開始分散影響你事業的對象,算出有多少人能做出影響你的決定,確保這個數字超過二十。那麼當你轉輪盤時,勝利將站在你這邊。 你的退休計畫根本沒用: 唯一有效的退休計畫是選擇你自己。每個人都是企業家:你有能力想點子、兜售點子、執行點子,堅持到底;即使失敗,也會學到東西。 你也可以在職場上當企業家,做個「entre-ployee」(內部創業)。決定你要向誰報告,你要做什麼,你要創造什麼。或是一邊上班一邊創業,對某人創造某種價值,累積起來的價值將成為你的事業。 如果不創業,你的選擇是什麼?留下來,老闆一直讓你失望,最後換掉你,只付給你生活最低所需的遣散費,在恭維和羞辱之間擺盪,讓你有如一尾自願上鉤的魚。 開始嬰兒學步,追求夢想:沒有人叫你今天就辭。在一個人跑馬拉松以前,他必須先學會爬行、學走路,然後才能跑。每天運動,保持健康,然後才能跑馬拉松。 馬上為你的每個夢想列清單:當暢銷作家、降低物質欲望、要健康、幫助身邊的人。每天,思考要做什麼事情來實踐它們?這是你嬰兒學步的方式,也是最終你奔向自由的方式。 富足不會來自你的工作:只有走出你的工廠大牢,當你真正幫助身邊的人的生活,富足才會來臨。 繼續待在討厭你的老闆身邊,在你的脖子鎖上項圈,拿越來越多的薪水、越來越高的職位來誘惑你。 留在寧靜上演的中產階級大撤退的環境裡,除非你為自己選擇成功,否則你依然將困在牢裡。(原文共十點,本文僅摘錄八點,全文請見http://goo.gl/9JL6eA) 【延伸閱讀】人氣部落客劉威麟 別以為白領就不會變跑龍套 老闆越來越不想靠人,因為人會生病請假,不如請機器,未來所有可被標準化的事務都會被機器人取代。 有一家IT公司用每月十五萬元雇用一個短期人力職缺,只要三個月,同樣的職位在我們公司只要五萬。寧可花三倍薪水去找外包。答案很明顯:公司不願負擔更多成本。 想離職,先準備半年「盤纏」 存半年生活費:創業像流浪,要存「盤纏」,只存兩、三個月時間壓力太大,無法專注創業;半年是有點壓力又不會太有壓力的時限。 上班期間同時寫部落格布建網路人脈:網路人脈的成本、風險最低,人氣還有助轉為未來創業的基本客層。發表文章要找特殊領域或角度、經常更新。 最後就算沒創業,網路人脈也是另種支持團體,有助平衡職場壓力。 跟前同事、同業保持聯絡:創業要預留後路,萬一創業不成,你可以找到公司上班。 創業寂寞覺得冷,快寫日記紓壓 建立部落格、臉書或專屬網頁。 根據生理時鐘訂每日計畫:紀律很重要。 周圍至少有一個人支持:創業者周圍充滿看笑話的人,但是至少有一個人穩定持續的支持你,才能夠撐下去。 寫日記紓壓:創業後每分每秒都是壓力,沒有假日,所以要有紓壓方式;寫日記、運動、聊天都可以。 老闆鼓勵創業,小心背後心機 老闆順著創業風氣,靈機一動,想出一種請走員工的說法:「XXX,我覺得按照你的潛質,非常適合創業,待在企業裡實在浪費人才……。」 有些員工聽信老闆的話,貿然離職創業,最後活不下去又無退路,很挫折。這提醒我們,離職或留下,都必須是自己的選擇,不該是別人所能左右的。 |
做一個老板,創建一個公司,這是不少人的夢想。但現實往往很殘酷的,在創業面前,到底哪些人不適合創業呢?
來源 |易得管理私塾
作者 |
以下幾點,是沒有先後順序的,我看到的一些不是一個好的創始人的特征,僅供參考。
1、性格非常外向
這一點不是能夠讓創始人在銷售及人際網絡方面有很大幫助嗎?答案是YES!但是那常常不重要。這種類型的人常常對財務沒有興趣,在產品方面關註不到,有時導致他們的自負勝過了業務的重要性。
當然,這並不是說,性格外向就不能成為了一個好的創始人,他們是能夠的!但是他們最好的戰略是成為一個性格內向者、財務出身者或能夠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對高度外向的他們進行約整者的聯合創始人。
2、懼怕風險
這是很明顯的。但是,很多懼怕風險的人試圖成為一個創始人有兩個原因:
1)他們對於自己有一個老板需要服侍,很厭倦,他們也認為成為了創始人就能賺好多的錢。
2)他們認為成為一個創始人要比擁有一份日常的工作來得容易得多。
當然,在所有的類似案例中,這是行不通的!
3、以過程為導向
這里我指的是那些喜歡規則、制度、命令和正式的條條框框的人,這些人是不適合成為創始人的,因為當你擁有了一間公司也就是意味著易變性、每件事都是在不斷變化著、沒有規則,或者至少幫到你的不是唯一的。
4、優容寡斷
在英語里面有一個詞組 “analysis paralysis”,啥意思啊?直譯就是“過度地分析”,最終結果是將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搞得相當複雜。如檔一個創始人太過於優容寡斷,這是一個致命的問題,有時你必須要做一個迅速判斷並執行,這常常是受過高等教育或在政府和大公司工作過的人出現的問題。
5、聽太多的建議
難道不應當聽更多的建議嗎?為何這也是一個問題?有沒有搞錯啊?你可能會大聲地問。原因在於從事有風險業的大多數創始人與常人相比,是不明智的,主要因為他們沒有安全感。如果你聽人去講的話,你將根本不能成為一個創始人,一個創始人得聽從他自己的直覺和忽視他周圍人的建議,即使是那些很有智慧和聰明的人的建議。
6、很現實
你可能要問,這一點對一個創始人來講不應算作好事嗎?我的答案:真得不是!大多數,或至少那些有新的產品和服務的創始人一定是樂觀的或有點有不樂觀,如果創始人是樂觀的,因為很多創始人失敗了所以你將不會開一間公司,因此,如果你真的是很現實的人,你將從來不會啟動任何新的事情。所以,那些非常現實的人將從來不會啟動任何事,尤其是這件事情有點風險的話。
7、以團隊為導向
這更是一個令你感到吃驚的問題。你難道不想讓一個具有團隊精神的人成為一個創始人嗎?當然不是的。有團隊精神的人是大團隊的一部分但是在一些事情上,你得聽團隊的並且至少要與團隊保持一致。
但是,團隊是總是考慮將安全和慎重執行作為重要先決條件,作為一個創始人,一定要是獨立的!不是從一個上司身上,而且也不是從他周圍的人身上來尋求答案。當然,他應當聽聽他們的建議,但不能太多。對於一個好的傾聽者、有耐心和喜歡給予他的團隊很多權力的人來說,這類人幾乎將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創始人的!
8、自我認知
有一個業務夥伴:這什麽是什麽啊?什麽是與有一個業務夥伴一起做事的自我認知?很簡單的。每個人在業務、管理和創業方面都有一個個人弱點,常常你自己是不知道這個弱點或者說即使是你知道,你也不知道如何補救。克服你弱點的最好方法是找一個他身上擁有你沒有的優勢的業務夥伴,舉個例子,一個以產品為導向的內向者,可能要找一個以銷售為導向的外向者作為合作夥伴。
但是,要做出這個選擇要求自我認知和成熟度都很高的水平,找一個業務夥伴就像結婚一樣,我的研究結果清晰地顯示有業務夥伴的創始人比沒有的要成功的多。你可能要問:史老師,有例子嗎?比如:谷歌、微軟等。如果你沒有業務夥伴就意味著你一定會失敗,但是你成功的機會非常低。
9、不喜歡不確定性
一些人喜歡像數學家、邏輯學者和規劃者一樣,喜歡任何事情都是非常精確和清晰的。但是作為一個創始人面對的全是不確定性的,你不知道你的產品或服務是否符合客戶的要求,是否客戶準時向你付款,及是否你自己能支付款項。
所以,你的舒服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可能去享受它。如果不是,你作為一個創始人將是非常不高興的,如果這樣將要發生的話,你將不能應對啟動一個擁有新產品、擁有新服務和沒有客戶及沒有建議的新公司的基本的不確定性。
10、不能應對模楞兩可的事
這聽起來像是最後一個問題,叫做處理不確定性,但是實際上是不同的。不確定性指你不知道什麽將要發生,模楞兩可意味著可以接受自相矛盾的事情。
舉個例子,這可能是要從你的競爭對手公司導入一項技術,另一個可能是你要開發你相信已經是陳舊的新技術,另一個可能是你為你不相信的市場開發技術,因為它可能在未來某個階段是好的技術,即使你認為它是不可能的。
創始人必須有處理一個目標可能與其它的目標是相沖突,但是在公司內部是可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能說服另外人----員工、投資者、股東和董事會成員,並且讓他們都高興,即使戰略可能看起來顯得愚蠢或不合適。
11、只想著賺錢
難道一個創始人不應當想著賺好多錢嗎?當然不是。在大量的案例顯示,他們不是這樣的,我們都知道像比爾•蓋茨和阿里巴巴的馬雲等人,但是這些是例外,不是規則。
很多創始人創建他們自己的公司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脫離一份不好的工作或龐大且令人沮喪的官僚組織,讓自己獨立起來!如果你的經濟條件很差,你是不適合成為一個創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