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风科技升级 把握创新火候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821/144843.html

不久前,金风科技刚刚获得了一笔60亿美元的融资合作额度。而这只不过是公司与多家金融机构战略合作项目的其中之一。资本市场上的宠儿金风科技,似乎丝毫未受到弥漫在市场上的风机设备制造过剩“危言”的影响。

  “过去、现在、将来,产能过剩对金风科技来说都不会成为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质,而不在量。”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姚雨信心满满。

  绕开专利雷区

  如果风电设备的重复建设、制造现在是“红海乱战”,那金风科技要开辟的,是前景广阔的蓝海版图。

   实际上,往前十几年,金风科技也不过是一家注册资本300万元,其最初的资本积累,同样是从“技术引进”开始,与其他的企业并无二致。不同的是,金风科 技从引进发展到联合开发,最终达至自主研发。获益显而易见。金风科技与德国风机设计公司Vensys联合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驱永磁风机,就一举让 前者拥有了领先的风机制造的领先技术。

  “这不是对传统技术的简单升级,而是新的技术路线,由于它弃用了齿轮箱,因此可以极大地降低维修几率,减小维修成本。”姚雨说,“同时,由于采取的技术路线不同,在进入海外市场时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绕开了国际大企业既有技术的专利布局。”

   金风科技开始关注该技术是在2002年,那个时候国内的风电设备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大家通过技术引进进行生产制造就可以轻松盈利,没有人愿意去投入大 量的资金进行联合技术研发。”但是5年之后的2007年,金风科技的首批1.5兆瓦直驱永磁技术成功下线,并迅速占领市场,截至目前,已经售出2000多 台。

  “蓝海”无处不在。据了解,目前金风科技已开发出1.5兆机型的系列产品,有适合高海拔、滩涂的,也有适合低温、低风速的。这些产 品对应于各种条件下的风能资源,“目前的风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以后优质的风场越来越少,肯定要去开发相对条件较差的地方。”中国可再生能源协 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就表示,增强产品性能,使其在风能资源不好的情况下提高发电效率,对未来的产品来说非常重要。

  把握创新火候

  但是,研发的高风险也让更多的企业望而却步。姚雨就表示,短期来讲,自主研发有时费力不讨好,要耐得住好几年的寂寞,也不一定修成正果;还有可能产品太过超前,市场不能接受。而且由于转型期,需要调整新的供应链配套等,短期内还有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金风科技在过去连续9年的时间里,经营业绩保持年均100%的高速增长;同时伴随着的是每年支出的巨大研发投入。

   “研发的风险规避并非毫无路径可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研发和生产不能顾此失彼。”姚雨介绍,金风科技的研发理念有三步,一步是不断改善已经投入市场的 产品;一步是对下一代新产品的研发,这两步都是和商业利益密切相关的。另外一步就是前沿技术。“比如我们也在研究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这就是更远的,现在 不能带给公司任何直接收益,但是未来是有前景的。”姚雨说。

  如何发现“蓝海”,使企业既能享受到前瞻研发的成果,又可以避免盲目研发的风险呢?金风科技“横向一体化”的业务设计就起到了市场发现和研发指导的效果。

  目前,金风科技的业务已经延伸到风电场投资咨询和开发运营等多个领域。其下属公司天源科创,专门为投资者提供包括风场选址到运营的一站式服务,而另外一个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则是投资自建风电场,进行运营、发电。

   “不能为了延伸产业链而延伸,而是这些业务要形成协同效应。”姚雨表示。为投资者提供建场咨询服务和自建风场,都需要大量的走访和调研,这些经验和数据 可以反馈到研发和制造,用一手资料来指导生产制造;“实地考察比你直接去问客户的需求更能发现问题,也更能发掘改善的空间。”

 同时,自建风场也可以把自己的新产品带进去,从而达到产品推广的效果。“运行显示数据合格了,客户才有可能接受,自建的风电场就起到示范的作 用。”姚雨说,这种方式也同样适用于海外推广,金风科技刚刚进入美国,就在明尼苏达州投入1000多万美元,立了三台机型,目前已经实现并网发电,使客户 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效果。

  “作为绿色金融中的重要部分,风电及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在招商银行被给予高度重视。在用以指导招商银行信贷投放 的2010年《信贷政策手册》中,风电行业和风电设备制造行业被列为单独的两章,分别予以分析和规定。”招商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 兴产业之一,技术革新速度快,政策环境变化快,金融服务需求强。招商银行将对该领域保持密切关注,并对信贷政策作出及时调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94

人工智能板塊業績大面積飄紅 為何長線投資“還欠火候”?

“兩會”行情拉動人工智能概念股飆升,投資人工智能是否正當時?

政策發力、業績飄紅,人工智能與實業的結合也越加緊密。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16年近九成人工智能概念上市公司業績兩路比上漲。其中三成企業的業績增長源於外延並購,一半企業業績增長源於內生增長、近一成公司業績增長源於預算管理,還有企業的業績增幅部分源於非經常性損益。

是否加碼人工智能布局?市場人士對此較為謹慎。多名被訪人士表示,當前人工智能依舊停留在故事層面,目前很難落實到業績上。未來哪些人工智能公司會勝出還是未知之數。同時,當前人工智能炒作概念依舊濃厚,在創業板行情下行的當下,當前人工智能依舊需等待風口,由事件驅動迎來上升行情。

九成公司業績上漲

自3月5日人工智能產業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一板塊又迅速升溫。3月8日跌幅居前的人工智能概念股在次日被再度拉升,3月9日早盤時間,賽為智能(300044.SZ)漲停,高樂股份(002348.SZ)漲近5%,川大智勝(002253.SZ)、科大智能(300222.SZ)漲幅超過4%,漢王科技(002362.SZ)、科大訊飛(002230.SZ)等其他個股表現也不錯。

北京金帆國盛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煦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政策層面而言,我國體制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從去年鋼鐵等傳統行業去產能取得良好成效就可見一斑。當前人工智日益受到國家最高層重視,從喊口號到真正落地人工智能離我們越來越近。

事實上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A股的人工智能概念股近5年來熱度不減,受市場行情影響僅在2016年出現調整,全年跌幅達24%。自2012年至2015年,人工智能概念股的漲幅分別為4.3%、58%、23%、81%。

在市場目光聚焦人工智能的同時,人工智能概念股旗下的上市公司2016年的業績也大面積飄紅。截至3月9日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人工智能概念股包含28家公司,其中發布2016年業績快報和年報的公司達21家,其中近九成公司業績上漲。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與2015年相比,21家業績上漲的公司中六成企業業績增幅在40%以下。天澤信息(300209.SZ)、漢王科技(002362.SZ)、科大智能(300222.SZ)、江南化工(002226.SZ)、長高集團(002452.SZ)和勁拓股份(300400.SZ)等6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增幅排名前六甲,增幅分別為54倍、3倍、1倍、74%、70%和63%。

2016年人工智能領域的上市公司,其業績為何普遍上漲?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在業績上漲的公司中約有17家發布了2016年度業績預告,其中三成企業的業績增長源於外延並購,一半企業業績增長源於內生增長、近一成公司業績增長源於預算管理,還有企業的業績增幅部分源於非經常性損益收入。

譬如天澤信息(300209.SZ)通過外延並購實現凈利潤增長。該公司表示,2016年6月新增合並全資子公司遠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又如,勁拓股份(300400.SZ)通過科技創新取得業績上升。該公司表示,2016年公司推出了智能視覺類產品生物識別模組貼合設備,實現了同類產品的進口替代,並實現了規模化銷售,同時又帶動了公司高速點膠類設備的快速增長,成為了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再如,漢王科技(002362.SZ)借道預算管理提升凈利潤收入。該公司稱通過加強預算管理提高相關費用的使用效率。

長線投資“還欠火候”

政策發力、業績飄紅,人工智能與實業的結合也越加緊密。人工智能率先與醫療、金融、零售、交通等數據電子化水平較高、數據較集中的行業關系越加密切。多家券商分析師青睞人工智能板塊的投資。安信證券分析師表示,不但一級市場著名投資機構均在熱火朝天的投資人工智能,二級市場越來越多機構也愈發重視人工智能,不同於以往更多將人工智能看做單純主題概念。

但人工智能的長期投資或“還欠火候”。

第一財經記者走訪了數位市場人士。盡管過去一周人工智能概念股極其“誘人”,但專業投資者依舊較為冷靜。

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告訴本報記者:“人工智能發展水平離應用級別還有較長的路要走,當前投資還有較大的概念成分。當前市場投資的不是人工智能的成品,而是與其相關的設施譬如通信行業、芯片行業等。今年我們看好5G和人工智能,它們在今年或迎來一兩波行情,但人工智能的投資並非市場主旋律,它僅是諸多概念中表現較好的概念而已。若市場回調,相應地人工智能概念股也將遭遇回調。”

某私募基金經理王碩關註全球人工智能上市公司的投資。他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在A股市場上,人工智能公司的二級市場投資炒作意味依舊濃厚,更為重要的是當前人工智能依舊停留在故事層面,目前很難落實到業績上。未來技術將會如何演進誰也無法預測,哪些人工智能公司會勝出還是未知之數。當前我只會少量投資人工智能的龍頭標的。”

從市場行情看當前人工智能依舊需等待風口,由事件驅動帶來上升行情。

劉煦然說,當前A股是存量博弈市場,沒有明顯的增量資金入市護盤,股市投資的安全性更小。這意味著存量資金更加註重投資的安全性。人工智能概念股公司多在中小板和創業板,創業板的行情今年被市場看空。當前創業板雖有反彈,目前已處於阻力位、下移趨勢不減。作為創業板上的權重龍頭公司,樂視網股價近日創新低已經是一大信號。

與此同時隨著新股IPO的加速,創業板高新技術企業的稀缺性降低,資金可供選擇的投資標的增多。這也意味著對於人工智能概念公司的投資,需要在靜待政策落地的同時精選個股。劉煦然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232

【網民勁插】一粥麵新推「紙咁薄牛腩」 老行尊:火候最緊要

1 : GS(14)@2017-04-28 02:11:28

一粥麵最近新推出的牛腩麵,紙咁薄的牛腩宣傳短片引來網民狂鬧。



一粥麵最近新推出的牛腩麵,紙咁薄的牛腩宣傳短片引來網民狠批,「使唔使切到咁薄呀,牛腩喎,唔係牛肉乾呀」、「紙咁薄風都吹得起,完全冇口感可言,薯片牛腩」記者前往分店實試,發現牛腩並沒有如短片中那麼薄,厚度跟坊間的牛腩並沒有太大分別。口感方面,尚算有咬口,而湯就跟一般湯底沒甚麼分別,亦不像網上所說,採用了很多食材熬製。至於薄切牛腩是否美味,經營利苑粉麵店20年的李老闆表示:「依我看是它的肉燜得不夠腍身,如切太厚會令你覺得難咬,所以選擇薄切。」他還說,牛腩美味與否,最重要還是火候。「切至厚薄剛好,入口即溶是製作以及火爐的問題而已。」而他做的牛腩大多都是入口剛好一啖,不會吃到滿口都是,就連很多上年紀,甚至沒牙的街坊也天天來吃。



記者前往分店實試,發現牛腩並非紙咁薄,厚度跟市面其他牛腩並沒太大分別。

牛腩美味與否,最重要還是火候,入口即溶是製作以及火爐的問題。

利苑粉麵店李老闆做的牛腩大多都是入口剛好一啖,不會吃到滿口都是。

記者:莊芷君攝影:潘志恆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難得生性暴龍哥創科眾籌夢,遭隱世肥報販秒殺! https://goo.gl/hnEB7D「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26/200016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725

【飲食籽】滑溜唔腥蒸鯇魚 注意火候竹籤試生熟

1 : GS(14)@2017-12-18 03:53:11

滑溜家常菜:梅菜蒸鯇魚

【飲食籽:師傅到】梅菜蒸鯇魚深入每個家庭,只要跟隨師傅的步驟,清甜爽口的梅菜與軟滑魚腩絕配一定令胃口大開,大嚼兩大碗飯。


材料:鯇魚腩 500克甜梅菜 50克葱花 適量豉油 適量薑(切絲) 適量


(步驟一)刮掉腹腔黑色薄膜:鯇魚腹腔中有一層黑色薄膜,這膜會有腥味和泥味,一定要刮掉清洗乾淨。薄膜很容易清洗,可以用鋼絲刷或百潔布輕輕擦拭就甩掉,沖洗乾淨後把魚放碟中。(步驟二)撈勻梅菜薑絲:選用甜梅菜,浸半小時,洗淨揸乾水份,先切去梅菜根部,再切粒,大小隨意,薑切絲,兩者撈勻鋪在鯇魚面。



(步驟三)竹籤測試生熟程度:把鯇魚放鍋內蒸多久呢?每塊魚厚薄不同,蒸時間過短不熟,過長會老,如何拿揑準繩?師傅建議用一支竹籤或筷子測試其生熟程度,在魚身最厚位置戳一下,剛剛好可以戳入就是最好狀態,即關火。如未熟透,回鍋多蒸幾分鐘再測試,直至達最佳狀態為止。


(步驟四)灒滾油豉油:葱花鋪上魚面,灒滾油,再淋上豉油,即成一碟香滑梅菜蒸鯇魚。

魚腹腔內黑色薄膜必須除去。


貼士:鯇魚不腥,清除腹腔黑色薄膜;鯇魚要滑,留意火候,要煮出滑溜無腥味的鯇魚,一點也不難。



吳永皓師傅資深粵菜大廚,有逾二十年入廚經驗,對菜式的源流典故,乃至各類知識也有涉獵。


採訪:梁潔群攝影:鄭明川編輯:謝慧珊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11/202388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4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