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智慧上海如何建設?看這些企業大佬的激辯

主題為“互聯網時代的上海可持續發展”的第二十八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正在火熱進行中,第一財經《頭腦風暴》欄目也為此錄制了一期特別節目,請來了超豪華中外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嘉賓,圍繞“互聯網+”助力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對智慧城市在出行、支付、制造等環節和場景中的相關應用和問題展開了火熱討論。

上述中外企業家分別來自制造業、科技界、金融服務等領域,包括蒂森克虜伯、匯豐控股有限公司、貝卡爾特集團、通用汽車公司、上汽集團、中國銀聯、上海電氣集團等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業務覆蓋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各自的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他們所領導的企業總市值高達3.8萬億人民幣。

《頭腦風暴》節目激辯現場

城市的智慧程度是否取決於互聯網的運用能力?

對此,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表示,智慧城市是一個比互聯網更大的概念,建設智慧城市的目的是要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這其中互聯網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絕不是全部,除了互聯網的運用,還要考慮到環保、安全、市民素質等多樣化的需求。

上海電氣集團董事長黃迪南則認為,互聯網的運用能力對智慧城市建設有決定性作用,智慧化與信息密切相關,一個城市的各行各業要高效率智能化地獲取信息,發送及反饋信息,實現最大可能地節約成本和提高效率,都必須基於互聯網的運用和完善。

通用汽車公司總裁丹·阿曼(左)與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右)

中國銀聯董事長葛華勇稱,智慧城市體現的服務很多體現在基礎設施上,包括大量現代科學技術及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服務,也包括能使廣大居民感受到的個性化、人性化服務,這些服務不只是針對上海籍市民,也要面向大量外來人口。

普華永道全球主席羅浩智也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設不能完全依賴互聯網,要把人類的思維、城市的實際情況和通過互聯網獲得的可信數據結合起來做判斷。

例如,當下大多數車企甚至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發力的自動駕駛,未來能否在上海成為智慧城市出行的一種普遍模式。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集團主席範智廉(左)與中國銀聯董事長葛華勇(右)

羅浩智就認為不能只考慮技術和商業因素。“今天如果是在非洲討論這件事就不太可能,因為自動駕駛產生的首要條件,是在一個有車的環境里;另一方面是市民或消費者是不是想要,需要這個東西;第三是關於自動駕駛方面的法律和監管的框架在世界各地都不一樣,這些方方面面都要通盤考慮,不能只考慮技術因素。”羅浩智說道,未來希望上海不只是私家車有自動駕駛技術應用,而是能擴展到火車、公交車等各個不同的交通領域,創建一個智慧出行的閉環,才能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

蒂森克虜伯董事會主席海里希·赫辛根(下稱“海里希”)則建議,首先要減少正常工作日因為通勤高峰引起的交通堵塞和事故,從根本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出行,比如一些不需要定時坐班的崗位可以開放在家里辦公等;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自動駕駛、分享經濟等多種形式來實現交通智慧化,減少城市交通壓力。

蒂森克虜伯董事會主席海里希·赫辛根(左)與上海電氣集團董事長黃迪南(右)

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表示,智能交通的應用其實在生活中已經無處不在了,但對於上海及很多中國城市來說,還要應對人均道路資源少、人口密度大等挑戰,所以上海的智慧交通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代表意義。

此外,指揮交通的第一階段——一些智能交通系統已經開始商業化,如車道偏離報警系統、車輛追尾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停車計時收費系統、多種交通支付一卡通等應用。

普華永道全球主席羅浩智(左)與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右)

凱文·凱利曾預言:“以‘生產力’為衡量指標的工作都應由機器人來代替。”中央政府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與當下大熱的工業4.0和智能制造概念密切相關,對擁有大量制造企業的上海來說,未來要如何處理人與機器的關系?上海智造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發力?

海里希認為,從制造到“智造”的關鍵,是交流能力,即機器和產品在制造環節中都要具備交流能力。“未來肯定有很多工作都可以被機器人替代,我們談到互聯網+的時候,最需要關註的是機器和產品的交流能力。比如電梯制造和運營中的智慧化,在整個產品周期里可以隨時監控生產和運營情況,在最快的時間里收集數據,分析故障,為維修等環節提供便利,進而為客戶提供價值。”他認為,替代,不是簡單地替代體力勞動,還要具備很多其他的數據收集分析等功能,未來機器人和人的分工可能沒有明顯的柵欄,一些敏感的工作,可能需要機器人和人相互輔助,安全和諧地在一起創造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價值。

從左至右、從上到下分別為:貝卡爾特集團董事長狄鎬夫;美國國際集團董事長道格拉斯·斯廷蘭;宏利金融總裁兼CEO鄧廣能;法國巴黎銀行有限公司全球主席樂明瀚;盧克希奇集團董事長安東尼克·盧克希奇;印孚瑟斯CEO兼常務董事史維學。

對於上海如何抓住智能智造的機會,匯豐控股有限公司集團主席範智廉表示,一個成功的企業或企業家,第一個衡量標準是人和與人相關的要素。數字化時代必須要互聯互通,過去企業體量從小變大已經習慣了項目制的組織方式,而人才、創意、協作方式的轉型,才是決定未來制造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通用汽車公司總裁丹·阿曼則笑著表示:“客戶會告訴你他們喜歡什麽,制造業想要獲得成功,關鍵是產品要讓客戶滿意,實現的方式則有很多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335

21年學術恩怨未了,林張再次激辯產業政策

經濟學家林毅夫和張維迎之間長達21年的學術爭論再起波瀾,引發廣泛關註。

11月9日下午,林毅夫和張維迎圍繞產業政策舉行公開辯論。這是一場棋逢對手的思想交鋒,不僅是兩個人之間的爭論,更是兩種經濟發展思路之間的爭辯。第一財經客戶端全程直播了這場辯論,並請來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原所長卓勇良和華東理工大學教授伏玉林點評。第一財經記者也在現場見證了兩人的唇槍舌戰。

辯論場上,二人針鋒相對,唇槍舌戰,一度爭得面紅耳赤,臺下掌聲不斷。主持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下稱“北大國發院”)教授黃益平多次感嘆:“當這個主持人太不容易了。”在長達3個多小時的辯論中,林張二人就產業政策的定義、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企業家精神、創新是否可預見、政府是否能確定比較優勢等多個問題進行了辯論。

圍繞產業政策針鋒相對

辯論會場設在北大國發院的萬眾樓。辯論開始之前,二人的座位只隔了一條過道。林毅夫和張維迎幾乎同時起身,互相握手,相視而笑,或許預示著這是一場友好的學術辯論。

林毅夫在開場致辭中說:“我們兩個人是30多年的老朋友了,秉持著中國知識分子對學術研究、對國家發展的這種責任感,把自己的看法毫無保留地提出來。我們兩個可以說做到不同而和。”

林毅夫和張維迎爭論的焦點依然是對產業政策的肯定與否定。林毅夫認為經濟發展有產業政策才能成功,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為的政府”必不可缺。張維迎則表示,產業政策是穿著馬甲的計劃經濟,產業政策阻礙著企業家精神的發揮和市場經濟的發展。

林毅夫在開場40分鐘的陳述里,詳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中國改革的成功確實是往市場方向走,但是不可以把中國改革轉型的成功簡單歸結為市場化、私有化、自由化。政府應該鼓勵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對其進行補貼。政府能夠幫助企業做到企業做不到的事。

林毅夫特別強調,很多人認為他“講政府”就是認為市場不重要,不重視市場建設,這是不對的,經濟發展是一個結構不斷變化的過程,只強調市場建設的那些政策建議是不充分的。他是既要有市場又要有政府。

隨後,張維迎一開講就炮轟了林毅夫的觀點,認為林毅夫一方面對市場的失靈濃墨重彩,另一方面,對政府的失靈輕描淡寫,在林毅夫的理論當中政府官員就是無所不至、無所不能,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並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麽政府官員比私人企業家更有能力判斷未來、做出好的決策。

林毅夫認為,盡管許多產業政策失敗了,但是不能由此認為政府不能制定正確的產業政策,關鍵不是要不要產業政策,而是要制定什麽樣的產業政策。張維迎對此回應稱,這種觀點很類似上個世紀在討論計劃經濟時的觀點,不是計劃經濟本身不好,而是因為沒有搞好。希望關於產業政策失敗的兩個原因“無知和無恥”能夠說服林毅夫,林毅夫所希望的正確的產業政策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也不會有。

卓勇良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場辯論一個很重要的焦點是,林認為政府能確定比較優勢,然後能以此制定產業政策來促進經濟發展。而張則認為,比較優勢不是唯一的,比較優勢是可以創造的,比較優勢是會變化的。而且沒有人能準確地預見未來,所以這就需要企業家的創新,而企業家的創新決不是根據產業政策進行的。

在關於創新是否可預見的問題上,張維迎認為,所有因創新而成功的新企業,所有新產業的出現,都是不可預見的。因為創新的過程充滿一系列的不確定性。這意味著我們沒辦法對新產業、對創新做任何規劃,實現創新的唯一途徑是經濟試驗的自由,而不是通過產業政策將自己鎖定在預定的路徑上。此外,他還不忘調侃林毅夫,當年毅夫回國後用配額買了4臺電風扇,當時他根本想不到以後能用上空調,這一席話引得全場爆笑。

對於林毅夫的“沒有政府協調,市場會出現失靈”的觀點,張維迎認為,林毅夫對市場機制和企業家精神存在誤解,所謂的市場失靈不過是市場不均衡的表現,不均衡意味著存在套利機會。企業家的重要功能就是發現市場的不均衡,然後進行套利,使得市場趨於均衡。

卓勇良對本報記者表示,林毅夫的意思很明白,即政府是理性的、科學的,因此不但能知道比較優勢,而且能科學制定產業政策。所有失敗的產業政策是因為沒有照此去做。張則認為,是無知和無恥導致了對產業政策的信奉、制定和實施,按張的說法,政府存在著很大的非理性。

林毅夫在總結陳詞中說,希望能夠提供一個框架,政府在追求自己的目標時能夠給國家、給社會帶來進步、帶來繁榮。張維迎則表示,在市場當中政府最重要的職責是保護個人的權利和自由,現有的所謂市場失靈,是市場理論的失靈,包括壟斷導致的失靈、外部性導致的失靈和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失靈,這跟市場失靈沒有關系。

伏玉林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沒有人反對政府幹預,特別是在市場失靈方面。伴隨著中國經濟從要素投入模式向創新驅動發展模式的轉變,以及之前確立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中國的產業政策也應該與時俱進,做出相應的調整。逐步退出選擇性產業政策,更多地發揮功能性政策作用,特別是向市場強化型政策轉型。

辯論結束後,兩人再次微笑握手,握手的時間長達數十秒。林毅夫還摟住了張維迎的肩膀,耳語幾句,仿佛剛剛的面紅耳赤都不曾發生。

長達21年的爭論

林毅夫與張維迎均為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創始教授。林毅夫為北大國發院名譽院長、世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張維迎1997年離開CCER,後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2014年底重回北大國發院。

在美國留學期間,林毅夫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奧多·舒爾茨的學生,舒爾茨的研究領域是農業經濟和人力資本。張維迎早年在英國師從研究企業理論和博弈論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莫里斯,後來對米塞斯與哈耶克等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的學說十分推崇。

張維迎表示,他們有關產業政策的分歧,其實是有關市場理論的兩個不同範式的分歧——林毅夫信奉的是“新古典經濟學範式”,他信奉的是“米塞斯-哈耶克範式”。新古典範式是“設計範式”,米塞斯-哈耶克範式是“演化範式”。

今年8月25日,張維迎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6年夏季峰會上做了題為《為什麽產業政策註定會失敗》的演講。隨後,林毅夫撰文《經濟發展有產業政策才能成功》,反對張維迎的觀點。張維迎繼而拋出《林毅夫在產業政策問題上的四個錯誤》進行回應,林毅夫則以《回應張維迎指出的所謂四個問題》一文,將產業政策到底有無必要、“市場”與“政府”到底孰優孰劣的辯論推向高潮。

林張之爭甚至驚動了國家發改委。9月14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世界各國確實都在運用產業政策,通過產業政策在不同領域、不同側面發揮作用;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產業政策確實對我國的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趙辰昕同時表示:“我們現有的產業政策確實存在與新常態不相適應的地方,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難題,要通過相關的調整來使這些政策適應新常態的需要。”他一方面肯定了產業政策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了產業政策存在的問題。

此次產業政策存廢之爭,實際上仍是林毅夫和張維迎在政府和市場關系問題上爭論的延續。此前21年,他們已有3次交鋒。

1995年,林毅夫與張維迎圍繞國企改革的方向展開了一場論戰,張維迎認為國企沈屙是國有制的產權安排所致,唯一出路是變國有為非國有;林毅夫則批評了“國企改革的關鍵是改變其產權”的觀點,主張剝離國企的戰略性和社會性政策負擔,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2004年,林毅夫、張維迎二人就中國經濟發展的預期表達了各自的觀點。林毅夫認為,只要沿著當前的路子走下去,中國經濟再增長二三十年沒問題,到2030年,經濟總體規模一定趕超美國。張維迎則擔心在未來20年里,中國經濟增長的源泉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這將使中國企業面臨很大的挑戰。

2014年,張維迎與林毅夫就“政府定位與後發優勢”再次爭論。張維迎認為,沒有國家和政府參與,市場或變得更好,政府再不退出市場,後發優勢就要轉變為後發劣勢了。林毅夫則強調,後發國家需要政府發現和扶持企業的比較優勢,不然就是無效市場。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盤和林認為,探討我國產業政策取向並不該指向“廢存之爭”,而是要從幹預市場和限制競爭的“政府直接幹預型”,轉向“強化市場型”,例如放寬微觀管制、完善市場競爭機制、建立健康的市場與政府的關系等,這也是這次張維迎、林毅夫產業政策之爭的真正意義之所在。

辯論結束時,夜幕已降臨在未名湖畔。一位北大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爭辯可以引發思考。關於產業政策的爭論,是非對錯應交由實踐和歷史評說,但是,應向兩位獨立思考的學者致敬,這場辯論體現了對學術的尊重和獨立思想的可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34

機構激辯年末吃飯行情:錯過第一波要不要等第二波?

不論是美國總統大選揭曉日的V形震蕩,還是50個點以上的劇烈調整,在短視地認為A股還是震蕩不前,或許你剛剛錯過了一波趨勢交易的機會。

區間稍微拉長,在剛剛過去的30個交易日,大盤上漲229.94點,漲幅7.71%,表現頗為突出的煤炭板塊,同期漲幅近20%。近來,周期股強壓成長股,市場風格切換之悄無聲息也令相當一部分基金經理無可奈何。

“現在這段時間也沒有太大的趨勢,我們倉位一直也比較低,現在更多做的是在研究公司、研究行業。先做好本分的事情。”北京一家私募的投資總監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拋開A股本身不談,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化也在時刻考量市場參與者的神經。特朗普出乎意料地在美國大選中獲勝,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續7日調貶,創下2009年9月10日以來新低……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市場,精明的入場者,自然也給自己留好了退路。

券商:3200點以上謹慎

11月14日,大盤在上漲0.45%後報收3210.37點,30個交易日大盤上漲幅度約為7.8%。這段時間,美國大選塵埃落定,但同英國脫歐類似,A股沒有受到美國大選太多的影響。

投資者開始從特朗普上臺後可能的政策中來尋找機會。券商再次推出“一帶一路”、“PPP”、“基建”等主題板塊。譬如一位策略分析師所言,在寬財政背景下,包括基建、PPP等產業鏈投資機會以及如一帶一路、光纖通信、舉牌等主題概念也有可能受到資金的青睞。

深圳一位公募基金經理也認為,美國大選不會對A股造成過多的影響,當前A股交易逐漸回暖,在海外風險釋放後,風險偏好大概率是進一步提升。他認為,11月震蕩看多的可能性較大。

“一些與市場關聯度較高的板塊,在市場出現趨勢性機會時往往能夠獲得明顯的超額收益,特別是其中跌得多的,自然也具備了一定的安全邊際。這種行業如果市場能夠走出向上行情,由於其彈性較高,也可能會有比較可觀的表現。”滬上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經理也認為,過去的相當長時間,大盤持續震蕩,而這種震蕩很難長期持續下去,一定會選擇方向。

“一是股市占到GDP的比重現在是處於較低的位置;二是可以看到經濟有企穩跡象,新經濟比重不斷提升;第三就是之前房地產的調控,房市與股市有一定的蹺蹺板效應;四是很多個股跌到了一定位置,現在也具備了比較高的投資的價值。四季度市場整理震蕩的局面下,會是個很好的布局時機。”該公募基金經理進一步分析道。

不過,也有賣方人士表示了一定的謹慎。“當A股指數上行至3200點或以上,我們將轉向謹慎,因為諸多不確定性因子都不支持A股在年內有進一步可觀的漲幅。”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更傾向於,指數在3200點或以上視為逐步進入收益兌現的區間。

有基金投研人士也提醒,2017年是法國、德國大選年,近年來提倡民粹主義和歐盟分裂的極右政黨大受歡迎,如意大利五星運動黨,而意大利公投很有可能成為今年第三只黑天鵝。

通脹擡頭

10月CPI同比上漲2.1%,主因去年低基數下,鮮菜漲幅較大。10月PPI進一步反彈至1.2%,主要受益於煤炭、鋼鐵等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反彈。

短期看,由於豬價11月出現止跌企穩跡象且去年11月基數較低,菜價10月底以來持續反彈,分析人士預計11月通脹或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上周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是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出爐。從這份報告可以看出,央行對經濟企穩已經有較強的認知;也可以看出14、28天逆回購的確意在控制短期限資金融通規模;還可以看出當前的通脹情況不再構成寬松的理由。

需要關註的是,受強勢美元影響,人民幣匯率跌勢繼續。11月14日歐市早盤,在岸人民幣對美元跌237個基點報6.8392,不斷刷新逾7年新低,離岸人民幣對美元跌270個基點,再創歷史新低至6.8498。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貶176個基點,報6.8291,為連續7日調貶,創下2009年9月10日以來新低。

與此同時,美聯儲加息預期未受到影響,美元指數大漲逾0.7%,再創逾9個月新高至99.74,進一步逼近100關口,自11月4日以來,美元指數已連漲六日,累計漲幅近3%。

消息顯示,特朗普主張大幅擴大財政支出,加大對基建投資力度,更為激進地加息。寬財政和緊貨幣的組合能對美元有大幅提升,短期大幅下挫是由於避險情緒的上升,推升了日元黃金,但美元中長期走強的趨勢不會改變,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就加大。

“市場對於人民幣貶值加速的擔憂,美聯儲12月份的大概率加息可能性以及國際市場寬松貨幣政策等。” 興全投資總監董承非也認為,四季度的A股市場從某種程度上講面臨的風險因素相比前幾個季度更多。

周期還能持續多久?

恐怕很少有人預測,今年煤炭會成為A股行情的領頭羊。今年來,這個板塊已經漲了近16.3%,而過去30個交易日漲幅更是逼近了20%。

“四季度超配煤炭股的邏輯不斷兌現,股價與煤價的背離最終推動了煤炭股的全面估值修複。”中泰證券煤炭行業分析師劉昭亮表示,繼續看好具體有業績、估值低、漲幅小,還有國企改革、債轉股概念的煤炭股,重點推薦彈性較大的優質公司。

劉昭亮認為,雖然在中央調控下,神華中煤與5大電廠簽訂電煤中長協議、秦皇島庫存快速回升、動力煤指數出現短期震蕩,但不影響煤炭股趨勢。

但一些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日報》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現在宏觀的‘大腦’也在相互PK,多空雙方的觀點很鮮明。多方認為市場低估了盈利周期的回暖,特別是周期的‘複辟’,現在市場很多聲音認為3、4線城市的去庫存成功了,那麽這波可能會持續1-2年;如果按照空方的觀點,認為今年四季度是機會最大的一年,也是最後的一年。2017年以後都要現金為王。他們的觀點很鮮明,而我們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上海一位“奔私”的基金經理與本報私下交流時表示。

“現在創業板的估值大多不低,但現在有些基金經理剁了一些成長股,我覺得一些成長股下來是可以買的。短期也可以追一下它們的反彈。”該基金經理也表示,這種短期的博弈機會可以一試。

而上述北京公募基金經理則分享了一種逆向投資的思路:“投資標的一般會選擇行業的龍頭,但有時候還會看有沒有其他的負面因素形成對股價的抑制。如果公司沒有受到例如市場傳言的負面影響,招標依舊是很好的話,這種股票是可以買入的。” 視覺中國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37

“妖精”還是“正能量”?激辯險資“雙刃劍”角色

12月3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批評有人用“來路不正當的錢”從事“舉牌”、“杠桿收購”,“從陌生人變成門口的野蠻人,變成了行業的強盜”……

這一番慷慨陳詞隨即引發輿論的廣泛討論。險資究竟是“土豪”、“妖精”、“害人精”、“行業的強盜”還是股市的正能量?

業內一個共識是,險資是一把“雙刃劍”,要發揮好保險資金對於資本市場的積極作用,舉牌屬於市場化行為,應該加大險資權益類資產比例。但是借助金融產品監管套利的行為背離了初衷,“野蠻”收購的行為終將偃旗息鼓。

險資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是大勢所趨

對於當前險資進入股市,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教授李永森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保險資金增加對資本市場資產的配置是大勢所趨,就當前情況來看,多數險資進入市場的時候也基本遵循了市場規則的要求,包括舉牌行為。

事實上,監管層本身對於險資投資二級市場本身持有中性的態度。劉士余明確表示:“你有錢,舉牌、杠桿收購上市公司是可以的,作為對一些治理結構不完善的公司的挑戰,這有積極作用。”

對於險資投資二級市場的邏輯,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險資投資權益資產的空間大、迫切性強。一方面,險資是重要的機構投資者,持有自由流通市值6.7%。雖然險資在A股整體中絕對占比並不算高,但已成為機構投資者中重要的力量。

數據顯示,今年萬能險大量發行,保險資金運用余額依然保持了較高速增長,截止到10月底,保險資金規模為12.9萬億元,同比增長22%。在保險資金投資分布中,銀行存款占18%,債券占34%,股票和基金占14%,其他占34%。

荀玉根表示,險資持有股票等權益資產僅14%,占比並不高,遠低於美國的30%,也遠低於保監會要求的30%權益投資比例上限。

“低利率背景下,由於險資主要配置固收類產品,資產端收益率下行非常迅速,這倒逼了險資加大股票資產的配置比例,尤其是低估值高分紅的大盤藍籌股。”荀玉根分析。

在過去6年中,保險資管權益投資收益率僅在2012年微跌,其他年份均有絕對正收益,從歷史收益率來看,險資更應該加大權益資產的配置比例。

對股市是福是禍?

事實上,險資投資於A股市場在獲得收益率的同時,也同步助推了股市行情的上漲。一位曾在監管部門任職多年的金融機構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保險資金是今年股市行情上漲的主力軍,當前經濟處於下行期,優質投資標的有限,加之境外投資受限,市場閑置資金多流向股市。

廣發證券報告顯示,在去年“股災”之後的兩個季度,險資“舉牌”的規模大幅增長,去年三季度和四季度險資“舉牌”規模分別達到693億元和805億元。今年三季度以來,險資“舉牌”的規模再度出現明顯的擴張,截至11月22日, 2016年下半年險資舉牌規模累計達到310.4億元,“舉牌”潮或再次來臨。

寶能系A股部分持股情況

對於險資“舉牌”的動因,除了上述保費的快速增長及高負債成本要求險資加大藍籌配置比例的需求外,荀玉根分析,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權益法核算有益於增加保險公司業績。同時,“償二代”體系下,配置大盤藍籌有利於降低資本占用、改善償付能力。

荀玉根進一步分析,當險資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權且派出董事會代表,或者增持至20%以上股權時,會計上可以將該投資計做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權益法核算,以持股比例乘以凈利潤計入投資收益,不受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影響,如果持有的上市公司市盈率不到20倍,相當於5%以上的收益率,超過信用債的收益率水平。

荀玉根還表示,由於“償二代”對不同股票賦予了不同的風險因子,風險因子越大,對資本的占用就越多。因此,險資增加大盤藍籌股配置比例、相應減小中小市值股配置比例。可以在維持權益配置比例不變的情況下,盡量減少價格風險對償付能力的影響。

就保險資金對於資本市場的影響,李永森表示,保險資金進入市場,為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新鮮的血液,擴大了資金的來源,促進了價值發現,提升了市場流動性,活躍了市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對促進有關公司治理、規則完善具有積極意義。

南開大學保險系教授朱銘來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保險業的投資和險企在“資產荒”背景下投資上市公司,不僅是藍籌股具有投資價值,也要使投資有利於保險業的長遠發展,有利於構成了保險產業鏈的建設。

險資“舉牌”是非多

不過,前述金融機構高管也稱:“當前保險舉牌在中國市場表現反常,無視風險,進行監管套利隱含的風險顯而易見。”

他所言的風險更是被監管高層所不容。

盡管劉士余的講話並未直接點名“險資”,但結合去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近乎“瘋狂”的舉動,市場上形成了以恒大系、寶能系、安邦系、國華人壽系、陽光系、華夏人壽系為代表的“門口的野蠻人”,在A股市場上掀起了“血雨腥風”,劉士余的指向似乎不言自明。

去年底的“寶萬之爭”,險資意圖爭奪優質上市公司控制權,直逼萬科公司管理層;同在去年底,安邦則重金掃貨民營股份相對分散的民生銀行,占據該行第一大持股股東,並終以博得民生銀行的董事會席位收場。

今年下半年,A股市場更是不乏險資的兇猛身影。恒大人壽以拉高股價快速套利離場、買而不舉等“玩法”,染指梅雁吉祥、金科股份等多只上市股票,“血洗”跟風小散戶;寶能系旗下前海人壽入駐南玻A,引發公司管理層集體離職,上演了兇猛“掠奪”公司控制權的“宮鬥戲”。

險企這一系列“野蠻行徑”背後的資金多來自於萬能險和結構化杠桿融資工具。劉士余所言的“來路不當的錢”也並非保險資金本身,而是通過萬能險和結構化產品募集的社會資金通過杠桿工具進入股市的資金。

“保險自身的資金來源與投資的資產配置需要註重期限錯配等風險的管控,在股票市場上也需要規範和約束自身的行為,避免操縱市場的產生。”李永森強調。

監管如何規範?

繼上周末證券監管層震怒後,保監會12月5日祭出政策整治萬能險,責令前海人壽整改並叫停其萬能險新業務;保監會還將派駐檢查組入駐前海人壽、恒大人壽,有消息稱,今日保監會檢查組已進駐兩家險企。一場監管風暴已然來臨。

由於險資舉牌事關資本市場,需要證監會、保監會之間的協同。對此,朱銘來建議,在現有的法律法規環境下,險企有哪些投資行為還不夠規範,需要兩個監管部門之間密切合作配合,將相應規章文件進行規範完善,明確投資比例、投資金額等,畢竟從寶萬之爭、寶能系增持格力電器、安邦舉牌中國建築等險資投資案例看,並沒有直接觸犯行政法規。

“監管層要繼續鼓勵險資作為機構資金投資股票市場,要繼續致力於法規制度建設。”李永森也表示。

特別是對險資舉牌行為,監管部門應該區別加以引導。李永森建議,應鼓勵險資舉牌金融類公司,包括財務投資和控制權戰略投資,而當前應當適當限制險資舉牌非金融類上市公司,限制其對於非金融類上市公司進行控制權類的戰略投資,限制金融類企業過度介入非金融類上市公司重大決策以及生產經營管理,避免出現南玻A事件以及之前的“寶萬之爭”等類似事件的重演。

“監管部門的核心職責是保護消費者利益。為了保護消費者利益,監管部門核心是要關註哪些險企投資行為構成了對消費者的潛在傷害。”朱銘來說。

他進一步分析,從保險公司角度看,利用萬能險保費進行投資活動,針對當前合規前提以及未來是否合規,應不斷界定萬能險能否使用、使用比例多大,這些需要進一步細化管理,核心目標只有一個,就是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使得保險資金不從事高風險投資、資產定價不致於出現問題,避免廣大投保人的利益受到損害。

從監管立場來看,朱銘來分析,證監會也是為了保護廣大中小股民、股東的利益和基本權利,同時防止舉牌效應導致股價的過度波動。

“不管是長期股權投資還是短期的資金快進快出,無論是財務投資還是戰略投資,保險職責核心是風險管理,核心問題是投資活動與保險產品形成一個產業鏈的對接。”朱銘來說。

他的言下之意是,保險投資要與行業發展結合起來。醫療健康與健康險產品資金對接,養老產業與養老金、企業年金產品對接。而當前險資投資於萬科、格力電器、中國建築等藍籌股,這些能否與保險產品匹配的形成產業鏈建設,是亟待關註的問題。

朱銘來進一步指出,大盤藍籌股通常市盈率偏低,市值有所低估,保險資金進入後,企業股價發生變化,究竟是回歸正常估值水平,還是存在估值的嚴重泡沫,將對中小股民投資造成非常重大的影響,這需要監管部門進一步評估和考量。

此外,朱銘來還強調,監管部門對不合規、高風險的投資活動,對違法違規的投資活動進行限制,在此基礎上,險企遵循市場化原則進行投資,至於展開哪些投資活動,應由險企根據自身戰略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509

經濟暫回暖 各界激辯:中國會不會加息?

近期,中國經濟數據開始轉好,最新11月CPI同比2.3%,PPI同比3.3%;同時人民幣仍因外部沖擊而持續被動貶值,美聯儲更是大概率將在12月15日兌現加息。一時間,學界對於中國是否應該加息的討論空前熱烈。然而,在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明年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又是否能夠承受加息之重?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方觀點後發現,當前主流觀點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息一次是可以考慮的,因為經濟數據近幾個月開始回暖,且加息或許有助於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另一派則認為,今年的複蘇仍主要依靠政策托底、房地產和基建拉動,明年經濟的下行壓力仍然不小,因此需要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且比起加息,維穩人民幣還有其他更合時宜的手段。

“加息”討論緣起

當前對於中國加息的討論主要源於兩周前央行參事盛松成的一段演講。不過,當時盛松成對於加息並沒有做過多評論,其演講的核心在於“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並不支持人民幣大幅貶值”,同時他也認為,“貶值預期是造成目前人民幣匯率走低、出現超調的主要原因。為避免匯率大幅波動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已成當務之急”。

當時盛松成對於經濟有一段較為樂觀的評價。他表示:“中國PPI已經50幾個月負增長了,但是9月由負轉正,規模以上增加值同比都是6.1%,比去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我們今年最困難的是7月,11月的指標出來之後,各項指標又比10月份略微好一點。”

“大家再看內需,就是制造業PMI已經升到兩年的最高點,非商務活動指數是54.7%......再來看貨幣金融指標,這也是比較平穩的……”盛松成同時提及,美聯儲要加息,這對人民幣匯率是一個壓力,“但是我們沒有看到,實際上中國利率也在上升,盡管從去年10月以後沒有再加息,但是我們實際的貨幣市場利率最近幾個月是向上走的,甚至我有一個大膽的建議,如果一定時候,如果條件適合,我們也可以考慮加息。”

可見,盛松成所說的只是一種假設,並未提及具體加息的時點,並認為中國加息還是有前提的,即要看經濟複蘇的勢頭是否可持續,當前時機似乎尚未成熟。

加息派:經濟企穩 穩匯率

隨之而起的便是各界針對這一話題的激烈討論,“加息派”不斷出現。

12月9日,統計局公布11月份通脹數據,CPI和PPI維持上個月雙雙上行的態勢,其中CPI從上個月的2.1%上漲至2.3%,PPI則從上個月的1.2%跳升至3.3%。這似乎進一步佐證了中國經濟回暖。

對此,九州證券全球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如果經濟能夠確認企穩(重點觀察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而通脹已經趨勢性上行,那麽央行是不是應當考慮適度加息?

他表示,2013年四季度GDP平減指數為2.7%,2015年三季度GDP平減指數為-0.9%,這一過程中央行降息1.5%;2016年三季度已經回升至1%,不難預測四季度極大概率回升至2%以上,GDP平減指數較2015年三季度上升將近3%,這一過程中央行未調整過存貸款利率;如果看CPI,2013年CPI為2.6%,2015年CPI為1.5%,這一過程中央行降息1.5%,2016年CPI回升至2%,央行未調整存貸款利率。

此外,穩匯率、提升金融資產配置效率的考量也構成了部分人士支持加息的理由。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鄧誌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11月底以來,國債期貨T1703合約價格出現大幅度下跌,同時銀行間市場隔夜利率飆升,不少交易員聯想起2013年的“錢荒”,中國貨幣流動性可能進入拐點。此外,2016年以來,央行重啟14天、28天逆回購,用意調控短期流動性向長期流動性靠攏,已經屬於輕微的收緊。

鄧誌超提及:“在流動性轉向臨界點時,是否可以考慮‘微加息+微量寬’的貨幣政策。一方面,小幅度加息,例如5個基點、10個基點,給予市場一個加息預期,但是幅度不大,不足以影響金融穩定,實現上述加息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但他也表示,如果央行選擇加息操作,需要對時點和力度上的把控。“於時點上,在美聯儲加息前後,其效果和意義完全不同。如果在美聯儲加息前選擇加息,是中國主動調整經濟政策,向市場公開政策調整目標和對於未來經濟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緩解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憂慮。而在美聯儲加息後再加息,在很大程度上會被認為中國為防止資本外流而做出的被動舉措,有可能進一步動搖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信心。”

除了加息之,鄧誌超也認為,央行在貨幣市場上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可視情況給予必要的流動性支持,做到既約束過度承擔風險的機構,又保證不發生大面積流動性違約風險。這樣政策組合的結果很可能是,“三去一補”的成果更加市場化,而金融市場經過拐點階段的調整,對於風險溢價的理解更加深刻,最終達成資源配置效率的長效提高。

寬松派:中國經濟仍存挑戰

有“加息派”,自然也有“寬松派”,但雙方的觀點實則異中有同。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此前對本報記者表示:“加息”仍不符合實際,同時並不認為通脹存在持續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他表示,中國2016年具有強烈的滯漲特征(即通脹上行,但經濟內生動力不足),利率沒有大幅上行的基礎。“此外,雖然現在離‘L型’的底部只有一步之遙,但政策托底仍不可避免。”

同時魯政委也提及,“拉尼娜”現象導致今年冬季氣溫偏低,使11月鮮菜CPI環比明顯高於歷史水平。“拉尼娜”對物價的沖擊可能持續至明年第一季度。但經濟基本面決定了利率的回升不可能是一個趨勢性的回升,上遊漲價是否能向下遊傳導仍待觀察。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維持寬松貨幣政策仍十分必要,中國明年經濟仍然面臨挑戰。

他在12月初提到:“中國11月PMI好於預期,連續兩個月改善,所以中國經濟四季度改善,全年實現6.5%以上的增長沒有什麽懸念。”但是,他也認為中國的情況不同於全球。

“我們認為中國明年的通脹形勢不但有別於發達經濟體,而且有別於其他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因為無論是發達經濟體的通脹上行或者除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國家的通脹下行,都是因為國內結構性調整導致經濟基本面出現企穩改善。但中國在過去數年維持溫和刺激,實體經濟沒有出現結構性調整,依然維持房地產和基建投資驅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伴隨著房地產調控效應的顯現和基建投資邊際效應遞減,中國經濟明年二季度將重新面臨下行壓力。”

至於近期通脹擡頭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章俊則認為:“最近幾個月由於經濟短期內周期性企穩疊加供給側改革的去產能,導致上遊原材料價格飛漲,反映在數據層面就是PPI在歷經54個月的負增長之後轉正並持續上行。雖然短期內供需失衡推動的價格上漲導致去產能停滯並導致在建產能加速投產,但我們認為伴隨著明年二季度需求重新回落,屆時產能過剩問題將重新變得嚴峻,而PPI也可能見頂回落。”

至於“小幅加息+適度加大貨幣市場流動性”這一組合的可行性,章俊則認為這個組合的前提是需要央行充分和市場溝通,否則容易造成政策信號混亂。“在沒有充分和市場溝通來管理預期的情況下,如果央行突然加息,應該不難想象資本市場會發生什麽情況。”

在他看來,短期內央行還是可以直接通過幹預中間價來打破人民幣單邊貶值的預期,就好比擡升香港離岸人民幣隔夜拆借利率(Hibor),不必完全拘泥參考收盤價和一籃子匯率變動。此外,通過消耗外儲的方式來幹預匯市,其成本可能過高,效果可能也並不顯著。

當然,無論是“寬松派”還是“加息派”,“改革派”則是當前的一致共識。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認為,無論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L”型軌跡都得靠改革,不能靠刺激。改革的紅利是真金白銀,而只有改革才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18

激辯:人工智能將會取代一半的人類工作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15/160382.shtml

激辯:人工智能將會取代一半的人類工作嗎?
i黑馬 i黑馬

激辯:人工智能將會取代一半的人類工作嗎?

人工智能不只是代替一半的人類工作,可能會代替80%、90%的人類工作。

i黑馬訊 12月15日消息,由創業黑馬主辦、摩比神奇冠名的2016年創業黑馬社群大會今日在京舉行。在本日激辯環節上,朋友印象、乂學教育創始人栗浩洋,格靈深瞳技術副總裁鄧亞峰,圖森互聯首席科學家王乃巖,智能管家CTO雷宇,DeepCare聯合創始人、CEO劉聖等六位嘉賓開展了題為“人工智能將會取代一半的人類工作嗎?”的激烈辯論。

這場討論,雖然是以辯論的形式進行,但實際上正反方只是表象,這其實是六位嘉賓對人工智能發展未來的討論。栗浩洋,用工業革命代替了大部分工人的工作為佐證,代表正方提出人工智能不只是代替一半的人類工作,可能會代替80%、90%的人類工作。他認為未來十幾年是“人工智能+”的時代,這場顛覆將會比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給人類帶來的顛覆更加令人震撼;劉聖則代表反方提出“人工智能不會取代人類,而是解放生產力”。

以下為現場辯論實錄節選:

正方辯手(會):

鄧亞峰 格靈深瞳技術VP

栗浩洋 朋友印象、乂學教育創始人

雷宇 智能管家CTO                                                                                                                           

反方辯手(不會):

王乃巖 圖森互聯首席科學家

劉聖 DeepCare聯合創始人、CEO

王曦 杉數科技聯合創始人

089b5eb

正方反方辯論陳詞

正方鄧亞峰:我方認為人工智能能夠取代人類的工作,人工智能是一種用機器來實現人的一些智能,增強人的能力的技術。它的目標實際上是要提高這個社會的生產力。

為什麽說它能夠取代人的工作:

第一,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發展了60年,在近幾年內,歸功於深度學習技術的出現,在技術上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以圖像識別中的人臉識別技術為例,過去的50多年中只有4倍的提升,但是在最近幾年內取得了20倍的提升。這個領域還會有更多的技術進步出現。

第二,歸功於大眾、資本的關註,更歸功於應用的產生。在前幾年講人工智能,關註的都是很專業的人士,大眾很少有人關註。而現在社會、資本對這個方向非常的關註,同時各種應用應運而生,這些都能夠促進這個行業的進步。

第三,為什麽我們認為很多的工作可以給人工智能代替呢?是因為人工智能的特點,決定了它要代替的是人比較簡單的重複性工作,而這部分人是在社會中數量最大的人群,所以說能夠代替一半的人。

反方王曦:今天我們討論的這個題目其實是面向未來的,但是如果回溯一下歷史,我們會發現伴隨著任何一次科技技術的革新,都會有類似的討論,所以我們不妨來看一下歷史上究竟發生過一些什麽,給大家舉一個不太遙遠的例子。

1908年,當人類第一次實現批量化、流程化生產福特汽車的時候,人們出現了相似的擔憂,因為整條生產線上可能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的員工都已經不被需要了,只需要14個小時就可以生產一部汽車,這樣人類的工作徹底會被機器取代。

但是實際上我並沒有看到這些人被徹底淘汰,相反我看到的是這些人轉而能夠服務於由於機械化、流程化生產,而催生出一個比原來更大千倍、萬倍的生產。具體而言就是汽車的生產、制造、服務、保險,現在可能是一個達到了11萬億的市場。

最後總結一下,我認為這個問題不要關註眼前的這張小餅,要看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的大餅。

44711c2

正方雷宇:我覺得人工智能提高生產力,釋放很多好的需求,是一定會發生的。比如,現在人工智能的基礎是通過機器深度學習,可以把人類以前所有的基於經驗的、基於數據的很多工作,都承擔起來,我覺得這是社會進步,就和第一次和第二次產業革命是一樣的道理。

我覺得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大家必須去接受它,只有這樣才能把人的精力釋放出來,人類才能引領新的格局、引領新的未來。

我本人是做機器人的,如果我們把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的最佳載體來說的話也是一樣的,很多重複勞動還有高危的一些行業已經在發生了,比如說客服機器人、迎賓機器人、消防機器人,都是在代替人類的工作,大家會覺得這是在解放生產力,我覺得這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

反方王乃巖:我的觀點主要有兩點:第一,我確實贊成對方辯友說的,可以取代掉部分的人工工作。可能機器可以取代掉人類99%的工作,但是剩余1%的工作,是需要人來完成的。比如說在自動駕駛中,機器可能在99%的時間能夠取代人,但是在剩下1%的時間,也就是那些往往最危險、最關鍵的時刻,人的作用依然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如果只考慮那99%、忽略掉1%的話,這樣的系統仍然是不能完全被機器所運作的。

第二點,目前的人工智能依然是以數據為主導的弱人工智能,這其中涉及到我們要去采集大量的數據,用來覆蓋掉我們所有可能可以遇到的情況,我們並不能像人類這樣使用一個描述性的語言定義一個事情,這樣的一個弱人工智能其實是非常不完善的。

正方栗浩洋:剛才反方的一辯其實正好證明了我們的觀點。他說其實人工智能機械化取代了人的工作,以至於他可以做別的,或者像馬斯洛說的那樣什麽也不做,由政府來發福利。我投資並擔任董事長的乂學教育,做的就是用機器來代替人類老師的工作。我認為我們可以代替幾百萬、幾千萬的老師,因為每位老師不可能像人工智能系統一樣了解6萬個知識點,了解6000萬道題目、了解所有的高考、中考……,這樣的人工智能機器人與人對比,其智能遠高於人類智商的智能。所以我認為人工智能代替的人類目前的工作,將是大面積的而且也是恐怖式的,而人類到底走向哪里,能不能被政府發福利,能不能獲得更優越的生活,我們並不知道。

反方劉聖:剛才我覺得正方的一辨、二辨也是反過來在證明我們的觀點。剛剛我們的二辯說人工智能很多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但是可能最後只有1%到10%的問題是沒法解決的,所以這個時候需要人類的介入。

舉個例子,我們是做人工智能和醫療的,我們想做的事情是,想教會電腦看醫療的片子。我們在幫助醫生的時候,等於醫生在看病的時候,看的是腦袋里面的數據庫,根據他很多年的經驗積累下來的數據庫。一個好的醫生一輩子看的不會超過5萬個病例,可是5萬個病例如果教給機器來學的話,可能只需要一個禮拜的時間。那我們通過大數據的積累,幫助醫生提高其診療水平,最後做決定的時候還是由醫生來做。

三分鐘的自由辯論

正方:其實在極少數的地方,人工智能只能代替一部分的人,但是在80%的工作里面,人工智能可以全部代替人。比如說搬運機器人,比如說很多工業制造商的生產線,完全可以用機器人代替人。

反方:我們不否認這件事兒,但是我們今天的辯題是是否能夠取代人類。我們其實回想工業革命或者是農業革命,都是一樣的。我們被取代的工作通常都是重複性的比較低價值的工作。把這些人力解放出來之後,其實他們可以投入到更高價值的工作當中去,為我們整個社會創造一個更大的餅、更大的價值。

正方:實際上我覺得人工智能是不可能把人都拋棄掉或者取代掉的,但是在人數眾多的重複性的勞動上是具有非常大的優勢的。

反方:剛才我們都強調是可不可以取代,但是其實在很多行業里面,人工智能能夠比人做得更優秀,這是大家不容否認的。比如,在一些需要精度的地方,機器人是完全可以代替人類的,並且我覺得這個是可以依賴他的。科技是用來被人用的,這是我們最核心的觀點,只有科技才能推動人類發展。

我們杉數科技就是一個用運籌優化,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理論來幫助企業做決策的。但是我今天依然是反方的辯手,這兩件事情其實並不矛盾,因為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要取代決策者,而恰恰相反我們要為決策者提供支持。他能夠告訴我們什麽樣的決策場景、什麽樣的決策輸入,才能得出一個合理化結論。換句話說,如果把人工智能切分開來,要以人工為基礎去開發智能,而當智能成熟了以後,他必須要反過來服務於人工。

正方:我覺得對方三位辯友搞混了智能化機器、智能系統和人工智能的區別。人工智能其實就是要全面取代人類的,至少在某一個領域里面全面取代,包括自動駕駛,我認為未來有一天一定是全面取代所有的司機,盡管它可能也會死人,但是出事故的概率遠遠低於人類,我們就可以讓它百分百取代。

還有醫療,我們每個人都受過庸醫給出來的錯誤診斷的痛苦,現在別說普通的醫病的案例,既使在CT對於癌癥的診斷方面,最高明的醫生大概也就80%的準確度,而現在人工智能已經達到99%的準確度。為什麽在這麽高準確度的時候,你要讓一個低智能的人類再來替機器做的判斷呢?

反方:這個問題其實更涉及到技術層面的一些理解。這一輪人工智能的興起,很大程度上是源於深度學習的發展。但是我們知道深度學習從2012年有了一個飛速發展之後,至今也有差不多四五年的時間了。深度學習的紅利還能持續多久?以目前從學術界的角度來看,最多也就再有5年時間。我的意思不是說人工智能不會有發展,而是在5年之後,我們在這一波深度學習的發展之下,我們能解決的問題已經解決得很好,但是我們不能解決的問題仍舊不能解決。實際上這種強人工智能,仍然需要再有一波需要像深度學習這樣的革命性變革。

正方:花旗銀行和牛津大學的一個報告,跟你的看法相反,他認為美國有47%的人類工作,中國、印度有70%的人類工作,都會在最近的15年全部被取代。

反方:剛才正方三辯一直在強調人工智能是要取代人類的,但是我想問一個事情,就是人工智能再厲害、機器人走到哪兒也是要找電源的。

正方:我想回複對方二辯說的結論。其實我是不認同的。第一,這個辯題沒有規定時間,5年。第二,深度學習技術,其實我跟乃巖本身是做算法方面的,這個技術確實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但是並不等於它是停止了,它其實變成了一個基礎,比如說在特征表示這方面。所以說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現在受到這麽多的關註、這麽多的資本和學校的支持,其實這個領域是很難用今天的視角來看,它就已經是限定了的。

反方:我非常同意你剛才說的,不能以一個限定的眼光去靜態地看我們現在這張餅的大小,這張餅的大小可能很容易就可以有一半甚至更多被機器人或者人工智能取代。但是因為它們所催生出來的更大的餅,它們能占多少,我相信遠遠到不了一半。

正方:所以我們並沒有說完全把人代替掉,而是把人解放出來做更高級的工作。我是說讓人解放出來做這些需要腦力活動的高級的工作。

反方:我繼續補充一下剛才的觀點。現在的人工智能仍然是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所以它的使用場景仍然是非常局限的。確實我們在一些限定的場景、特殊的應用下可以超越人類。但是在更多的情況下,因為機器是沒有常識的,所以會導致對於人類很簡單的一些任務反而不能實現,比如是識別紅綠燈這樣一個簡單的任務。

8224f44

正方反方總結陳詞

正方栗浩洋:我們認為人工智能不只是代替一半的現在的人類工作,可能會代替80%、90%,就像在上百年來,在農業領域,90%的人類工作都已經被播種機、收割機所代替。現在人工智能的拖拉機已經可以每分鐘掃描5000株植物,可以識別出生菜和雜草、以及農作物的病變程度和未來要撒什麽農藥,從而節省90%的農藥。

除了一些共識的工人和基礎白領工作,人工智能在一些我們認為不可取代的領域里面,也取得了更好的成績,包括新聞編輯領域今日頭條的小鳴和新華社的快筆小新、律師判案,甚至是藝術領域。我們當時說人只能走到藝術的領域和情感的領域,但是現在人工智能在藝術領域的發展,它能夠讀懂畢加索、梵高、馬蒂斯等並從中抽取藝術風格。人工智能作出的畫已經超過了80%的畫家的水平,也就是說,世界上80%、90%的藝術從業者都要被取代。

人工智能在藝術的商業應用更是突飛猛進,在《冰川時代》里面,人工智能機器人所做的美術渲染,已經部分代替了美工設計。在我們“朋友印象”APP里面我們通過人工智能來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但能幫你高效地進行了社交匹配,而且我們期望在未來你不一定需要那麽多的朋友和閨密,有一個人工智能的機器人閨密,可以跟你一起聊天、抒情,幫你一起去發泄罵你的老板,但是最後它們又能給你最有價值、最客觀、最冷靜的建議,能夠幫助到你。

到了那一天,人工智能代替我們所有人目前80%的工作,並不是一件恐怖的事兒,而是我們在座的每個人必須要接受和擁抱的現實,也是我們每一個企業致力於要推動的事情。我覺得互聯網+時代已經過時了,未來十幾年是人工智能+的時代,而這場對幾乎所有行業的顛覆會比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給人類帶來的顛覆更加令我們猝不及防和深刻,每一個人一定要好好擁抱。

反方劉聖:我先來回應正方的觀點。您捕捉到了很重要的一個點,我們現在這一波的人工智能主要是基於大數據的,所以我們用來訓練的大數據其實是從行業里面來的。

您剛才講的現在也有人工智能從事創造性的行業(比如說作詩、寫音樂、畫畫),可是這些機器人作的畫和寫出來的音樂,只能夠達到一般人的水平,也就是說讓我們一般人看起來還不錯的水平。如果真的讓專家來評判的話,還是遠遠不足的。

應該這樣講,我們在座的各位都是人工智能的從業者,所以我們對未來是堅信不一的,我總結一下,我們並不認為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而是解放生產力。有三個觀點需要重申:

第一個觀點:人工智能目前還是比較弱的人工智能,所以它的應用場景是非常有限的,它只能在特定的場景下解決一個定義非常明確的任務。

第二個觀點:它能夠取代的工作也非常有限,有三種工作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也就是領導者、連接者、溝通者。領導者就不多說了,沒有人願意聽一個機器說話。溝通者和連接者是什麽意思呢?比如說醫療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包括軟件工程師、算法工程師和醫療工作者,連接者這個事情就必須要人來做。有一句名言說,醫生是偶爾會治療,常常會幫助,總是在安慰。那安慰這件事情只能人來做,而不能機器來做。

第三個觀點:我們認為人工智能取代的是人類的重複性的勞動,我們把這些生產力解放出來,人類可以把時間放到更好的,解決一些高難度的勞動上面去,給社會、給整個進步創造更大的價值。

人工智能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755

開發商激辯行業未來10年:收入來源還是地產開發嗎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2-21/1063764.html

___.thumb_head

1221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和成都商報社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上,來自世聯行、金科集團、中天城投、新希望地產、東原地產等企業的高管,圍繞“城市運營”這一熱門話題,共同探討開發商的未來。

地產行業未來十年會好嗎

世聯行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袁鴻昌:2016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額創了一個新高,接近11萬億元,銷售面積超過14億平方米。2013年第一次超過8萬億元,20158.7萬億元,後續是否能延續?第二,在座的各位開發商,你們怎麽看待這個行業的未來?是不是這個行業規模就越來越大?

金科集團董事長蔣思海:第一對中國房地產行業是看好的,但是區域差異很大。總的來說,至少在以後房地產企業的生存空間會更大,但要有自己的特色。第二要有合適的規模,這是我大致的想法。

中天城投執行總裁張智:從區域市場的情況來看,我比蔣總預計的更樂觀,所以我們堅信這個行業有一個很好的前景。

新希望地產集團總裁張明貴:我個人對地產行業未來十年是非常看好的,原因很簡單,從需求端來講,其實長期的需求,城鎮化的過程,還遠遠沒有結束,至少還有空間。從供給側來講,從產品叠代的角度來看,也會產生大量新增供給。

東原地產集團營銷管理中心總經理陳文:我們今天提到了一個題叫城市運營,這也是這兩天比較熱門的話題,我們叫城市運營商,叫生活服務商,大家都在有意規避“開發”這兩個字。在開發邏輯下,短期的做法總有走到頭的時代。我們講運營是長期的事,是可以讓這個行業延續它的輝煌,對成功的企業家來講,這個企業才有百年的基業。

開發商如何運營城市

袁鴻昌:如果一講開發商,我們通常的指標是銷售額,土地儲備。我們這里講運營,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講到城市運營的時候,您這兒還有什麽新的緯度或者要掌控什麽新的資源?在座各位,你們企業做了哪些準備呢?

蔣思海:城市運營商的概念談了很多年了,每一個運營商對這個概念理解是不一樣的。我認為,城市運營商是通過對資源要素充分的認識以後,通過市場、法律,或者其他一些創新行為,把城市的增值和優勢資源發揮出來,這是城市的運營。作為企業來講,也是圍繞城市發展的規劃和目標,通過企業自身的市場化機制和手段,把開發的產品,如何有效的融合為城市的一部分。

開發和城市運營,如果要完全分開,也有一些問題,因為它是一個有序的延續和補充。我們做城市運營這一塊,第一是開發房子可能5年時間就沒有了,賣完就走了,但我們如何把客戶變成用戶,可能就是要把這個短短的5年時間的前端,變為70年的有效生命周期,現在我們第一加大社區的綜合服務,金科下一步是地產+服務,如果我們把地產的這些客戶變成用戶,在70年的過程中,它能在這個社區或者城市里面生活,我們就是城市運營商,包括我們現在也提出社區綜合服務,我們現在是打造重度的垂直平臺。

張智:我理解城市運營商像蔣總所說的,根據具體的城市區域的內省需求和資源稟賦,發展商利用自己的資源整合能力和自己的優勢,通過市場化的機制,來對一個區域進行更大維度的建設,比慣常所說的房地產開發,更大程度的,更深入一些的運營開發建設管理,這樣一個過程我認為就是城市運營。在做這件事的機構,並且為股東帶來回報,這就是城市運營商。

中天城投在區域市場跟金科有類似的地方,比如說我們經過三十多年的實踐,我們形成了良好的教育體系,物業服務體系和健康體系,他們除了服務我們自身的項目自外,我們也為城市提供了這麽一些服務。這些服務,一方面給企業帶來了好的口碑,但同時也使我們成為這些區域城市服務的提供商,同時從企業的角度來講,也獲取了利潤,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張明貴:我個人對開發商要轉型成為房地產運營商,這個概念我就是不認同的。如果說是城市運營商,那麽你公司的財報里面的核心收入和核心利潤來源應該是以城市運營、資產經營、服務增值為主要組成部分,今天我們看到這麽多開發企業,有哪一個企業敢說他的收入是以城市運營為主體的,清一色都是以房地產的銷售為主。

第二個觀點,我們今天所講到的不外乎社區做得比較好,這些本質上都是開發商在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為了更好的賣房子,或者把房子賣出更高的價格,這是開發商的本份,過去沒有那麽做的原因是因為需求和經濟水平有一定的關系,我認為這是開發商的本份,我認為本質上都沒有變。

袁鴻昌:張總,是否您的城市運營還沒有到來?大家還在做開發的事?

張明貴:我認為是這樣的,因為造概念和造噱頭是開發商最擅長的事,新希望是做產業的集團,我對運營還有一點的理解,包括新希望集團曾經在做產城一體,綜合配套,拉高城市密度,其實經營的效果也不錯,但是我的感覺不外乎還是在賣房子,只不過配套好了一些而已。

袁鴻昌:陳總也這樣認為嗎?

陳文:可能有不一樣的聲音,我有一些不同的感觸。大部分的開發公司里面都有運營部,我認為運營部在一個企業里面承擔三個職能:第一是管計劃落地的,對開發公司來講,原來我們只需要解決,這個項目按照規劃指標合格的建出來就可以了,運營很重要的一點是你不僅要建出來,運營的邏輯背後是要高效高標準的建出來,這也意味著對一個城市的責任,只有有了城市責任才有長遠發展的能力和願景。

第二個是解決端口問題,部門和部門之間有很多的借力,是需要運營執行的,比如規劃落地、交通問題、綠化問題等等。在這個端口實現很好的運營,往往這個項目就能獲得很好的超額回報,我認為這個超額回報是這個行業走下去的利潤來源。

第三個在一個企業當中,運營是解決1+1大於2的選擇,運營最後出現的成果,要比單部門來做更好。從開發企業來講,前十年我們更多的是給業主建一所好房子,未來更多的是給業主搭一個好的生活平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23

兩會前夕A股再迎調整 多空激辯春季攻勢前景

隨著兩會召開的日益臨近,A股市場的走勢也不可避免的受此影響出現一些波動,在市場政策預期較為強烈的背景下,一些謹慎性的資金開始提前兌現離場,這也使得滬深兩市股指在3月2日出現小幅回調,同時市場人士對於股指後續走勢也開始出現分歧。

3月2日,從股指全天的走勢來看,盡管以次新銀行、券商為代表的藍籌股全天走勢保持活躍,但在快遞、建材、地產、保險、煤炭等多數藍籌板塊出現休整的情況下,滬深兩市股指全天走勢以震蕩回調為主。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30.03點,下跌16.90點,跌幅0.52%,成交2230億元;深成指報收10367.31點,下跌51.31點,跌幅0.49%,成交263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20.40點,下跌11.57點,跌幅0.60%,成交704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867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減少。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王稹等維持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上證指數3270-3330點和創業板指數1970-2050點之間極有可能形成上半年高點,並帶來3月份整體調整走勢的觀點。其認為國外利空有提前出現的可能,國內利好則有落空的可能。因此,謹慎是未來兩周最合理的策略。

財富證券分析師李孔逸則通過研究發現,股市資金流入規模漸收窄。春節後,在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改善下,股市資金流入亦明顯增加,但熊市存量大環境並未改變,持續大規模的新增資金不可期,資金流入規模漸收窄。

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提升是帶動市場本輪反彈的重要因素,而風險偏好的改善主要來源於節後資金相對充裕以及兩會窗口政策紅利預期漸強。但從股市資金流動來看,當前仍為熊市存量博弈大環境,新增資金流入規模逐步收窄,投資者已處於高倉位水平,後續持續大規模流入或不可期。兩會臨近,相關預期若被證偽,市場面臨回調;若被證實,靴子落地前期市場亦已較為充分反映,市場仍面臨調整。因此,整體來看風險偏好持續改善已承壓,監管則持續收緊,躁動回歸調整或為大概率事件,維持震蕩盤整判斷。

宏信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偉則認為,流動性中性趨緊,房地產調控加碼,大類資產重配下A股仍存結構性重配可能。央行春節前後上調MLF、逆回購、SLF政策性利率,變相加息更加體現了央行防風險和金融去杠桿的信號,貨幣政策由之前的名義穩健、實質寬松向實質穩健中性的轉向,流動性中性趨緊,各類資產價格帶來壓制,同時房地產調控政加碼下或迎來拐點,居民財富和企業投資行為也將隨之調整。A股市場在2015年經歷了貨幣寬松、流動性外溢、加杠桿環境,2016年經歷了貨幣中性、流動性相對寬松環境,在2017年則將經歷貨幣穩健中性、流動性趨緊收縮,勢必會壓制A股的估值,但從各類資產風險收益比來看,A股存在的相對估值優勢又具備主動吸引資金的可能。

而長周期下經濟改善及企業盈利恢複支撐A股估值中樞。由價格上漲帶動的名義GDP大幅度反轉說明長周期下經濟供求關系步入新平衡狀態,上市公司非金融企業盈利修複預計仍能延續至2017年上半年,長周期視角下經濟改善和盈利在經歷了2016年的修複後或將同步進入新平衡狀態,短期雖有波動但中期趨勢穩固。

宏信證券預計2017年GDP實際增速在6.5%左右,A股全年盈利增速將回升至6.5%左右(其中金融2.0%,非金融13%)。經濟改善和盈利恢複反映在目前A股估值中樞的上移之後,在2017年或將更加體現為新平衡狀態下對A股估值中樞的支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97

CPI與PPI逆向而行:機構激辯“投資周期見頂”

近期,券商投行經濟學家和商品交易員都圍繞著一個問題展開了激辯——半年來中國PPI一路上行,周期性行業經歷了一波漲勢,這一輪以再通脹(reflation)和補庫存為代表的投資周期是否已經見頂?

3月9日公布的物價數據,似乎將天平傾向了對此持肯定答案的一方。2月CPI遠低於預期,同比增長0.8%(市場預期為1.7%,前值2.5%),而同期PPI則略高於預期,同比增長7.8%(預期值7.7%,前值6.9%)。“PPI向上走、CPI向下走,可見進貨價走高,出貨價走低,上遊價格向下遊的傳導並不順暢,利空企業。”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

“這一輪再通脹投資周期已經見頂,”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去年12月和今年1、2月PPI環比分別為1.6%、0.8%、0.6%。結合其他周期因素,我們判斷PPI同比數據可能已經見頂,後面將逐月回落。對投資周期仍然樂觀的人認為,以螺紋鋼、鐵礦石、煤炭為代表的黑色產業鏈走勢仍然強勁,但實際上這是去年一波補庫存周期的尾聲,同時疊加了供給側改革的驅動。現在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一些負面效應已經顯現出來。”他認為,需要關註美國連續加息對中國投資周期可能造成的負面沖擊。

交銀國際宏觀研究主管洪灝則認為,中國的再通脹交易早已在去年夏天達到頂峰,這與市場共同的認知大相徑庭。與此同時,中國上遊商品庫存周期的高峰也已過去。

不過,外資機構仍然看好MSCI中國指數的表現。荷寶中國首席投資主管繆子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MSCI中國指數的長期表現優於新興市場指數(只有過去3年例外,但現已重返趨勢),這主要因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結構性改革,每股盈利增長、股息率較高而估值較低。”

CPI和PPI背道而馳

CPI的大幅下滑與翹尾因素也不無關系。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春節錯月”,在1月份CPI中的貢獻達1.5個百分點的翹尾因素在2月份跌至0,其中,食品價格顯著回落是主要原因,2月份食品價格同比負增長4.3%。

章俊認為,“相對於去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2.08%,今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1.7%,整體出現了不小的降幅。可見今年貨幣政策的關註重點不是控通脹,而是去杠桿和防風險。”

此外,2月份PPI延續漲勢,同比增速從1月份的6.9%升至7.8%,但環比增速在1月出現回落之後連續第二個月收窄至0.6%,“說明PPI上漲動力開始減弱,伴隨著基數效應的減弱,PPI有可能在二季度見頂回落。”吳照銀告訴記者。

章俊認為,PPI環比增速下降主要是因為部分上遊生產資料價格漲幅出現明顯收窄,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業以及煤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1%、0.8%和0.1%,漲幅比上月分別縮小9.3、3.1和1.6個百分點。

“PPI的連續上升並不能傳導至CPI,因為CPI反映的終端需求可能已經開始下滑,而去年拉動終端需求的三大板塊——房地產、汽車、家電今年1、2月份數據都比較難看,30個大中城市1、2月份房地產銷量累計同比下滑20%以上;1、2月份乘用車銷量累計下跌2.9%,而去年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 吳照銀稱,“去年一波補庫存周期接近尾聲。”

投資周期見頂?

也正是由於此前中國PPI一路上行,周期性行業經歷了一波漲勢,而眼下,投資周期見頂的聲音愈見增多。

洪灝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市場對經濟複蘇的預期高漲,並且過於充分地反映在了股價里,但其實經濟增速是在低位企穩,這從近期大宗商品破位大跌中便不難體現。”但他認為,當前通脹壓力仍存,正向下遊終端傳導,低點不斷擡高。

“由於上遊原材料的連續大幅上漲,已經嚴重影響到中遊制造業利潤,這對本已低迷的制造業無疑形成打擊。如果制造業再度下滑,最終還是會拖累上遊產業,導致整體投資下滑。”吳照銀告訴記者,“至於最近熱炒的挖掘機銷量成倍增長,則是因上一輪擴張時投放使用的挖掘機到了報廢期(過去五年挖掘機的銷量都大幅萎縮),而不見得是基建以及房地產開工強勁。”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一切仍需觀察。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稱,這輪中國經濟複蘇周期會持續1~3年的時間,不能按照季度去劃分,也不能用短周期去觀察。針對PPI走勢,供給側超強的產能壓縮導致產能向一些大企業集中,對價格彈性的影響會比較大。因此,一季度PPI有可能見頂,接下來就要取決於補庫存的進度。

“市場此前並不確認這輪複蘇的周期,所以補庫存比較猶豫、比較慢,導致產能供應並沒有大量釋放出來。如果中國的需求可以企穩,前瞻經濟數據指標較理想的話,補庫存就會慢慢完成。”邵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輪PPI見頂後可能需要至少兩個季度的觀察期。

繆子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經過其團隊調研後發現,中國機械銷售明顯增長,反映工業正在複蘇,當前終端需求(end demand)及重置需求(replacement demand)刺激銷售顯著增長。當然,可持續性仍需觀察。

警惕美聯儲加息進程

除了內部因素,外部風險也是今年中國無法忽視的。當前市場預計,美聯儲今年將加息3次,甚至有投行認為是4次。近期,美股已經陷入了盤整。

“美股未來8個星期左右應該有超過5%的回調,而當美股回調時,中國股市也會被傳染,因為預期太滿。”洪灝稱。

經歷了整整四個月的“特朗普牛市”之後,美股近期的動能有所減弱。截至3月9日,道指、標普500指數連續三日下挫,為1月來首次,油價重挫超5%,美元指數突破102。

“美國利率仍處於歷史低位,因此美國加息對中國的影響可能不比美國小。美國加息能吸引全球資金回流,但全球利率提升不利於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複蘇,同時美國利率上升或影響人民幣匯率穩定,因此美國連續加息可能會對中國的投資周期造成負面沖擊,催生中國的投資周期見頂。”吳照銀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854

業界激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 創新和防風險雙驅動

金融創新對實體經濟可以帶來極大的受益,但是金融創新背後也有一定的風險,創新和風險控制到底應如何平衡?

3月18日下午,一場分論壇圍繞“支持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展開。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創新本身就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如何鼓勵金融機構來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同時又更有效地防範風險,對於監管者永遠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銀行業試水投貸聯動

“當今世界是一個充滿危機、充滿挑戰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湧動、變革和創新的年代,只有不斷的變革、不斷創新,才能更好應對面臨的各種危機和挑戰。”王兆星如是說。

王兆星表示,為了更好的支持和中國在創新驅動戰略中發揮金融杠桿作用,更好的發揮銀行的作用,決定在全國選擇五個省區、十家銀行,進行投貸聯動試點,把股權融資和銀行貸款融資相聯動,支持整個創新周期,實現全周期的創新支持,也包括創業。

“對於傳統銀行業來講,如何支持創新,如何將股權投資和銀行貸款的債權融資更好相融合,對於傳統銀行業務模式、傳統業務結構、傳統的業務風險管理都是巨大的的挑戰。”他表示。

王兆星告訴第一財經,目前第一批投貸聯動試點正在積極進行基礎性準備,包括機制建設、項目評估、風險防範機制、風險分擔機制的建立,以及建立風險“防火墻”等。另外,下一步還要進一步實現貸款和股權融資真正有效的聯動起來。

實際上,在金融創新支持實體經濟領域,中國銀行業已經了不少的嘗試。

關於銀行如何提供創新服務,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表示,銀行需要為大型企業提供綜合服務,現在大型企業不需要錢,但是需要財務顧問,需要海外的並購業務,需要通過發債來降低它的融資成本,需要銀行提供其他的電子化和網絡化的金融服務,需要全球現金管理等等這類的產品模式。

近年,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聲音愈來愈烈,王洪章表示, 銀行現在可以基於互聯網+大數據、互聯網+第三方,可以集成社會上的信息、企業的信息和銀行的信息為小微企業確定一個信貸額度,隨用隨貸,隨時有資金就可以隨時歸還貸款,現在小微快貸的效率,三五分鐘就可以取得貸款。王洪章表示,這種創新可以極大的滿足資金不停地向企業流入的問題。

此外,銀行在方式和技術上也做了一些調整。比如實易貸、薪酬貸、POS貸、住保貸等,其中薪酬貸是根據企業主薪酬的能力設定不同的貸款額,可以隨時取得貸款,不用抵押,不用擔保。

作為實業投資公司的經營者,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董事長王會生表示,產融合不僅大大降低了公司的投資和籌資的成本,也實現了我們公司實業和金融服務業的協同發展,同時放大了國有資本的效應。

他稱,實業投資就像一個人跳高,最高跳過兩米二,再往高跳的時候,需要一個工具,需要一個桿,這個桿就是金融服務業,一個投資公司要想真正有能力去做更大的事,必須實現產融結合。

他呼籲道,希望在實體經濟大勢不好的情況下能夠多給實業投資,也希望監管單位能夠在金融創新的過程當中,既考慮到實業的發展,又要考慮金融服務業的創新,兩者協同,既不要監管過度,也不要太放松。

風險防控不容忽視

金融創新對實體經濟可以帶來極大的受益,但是金融創新背後也有一定的風險,創新和風險控制到底應如何平衡?

王兆星表示,創新本身就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因此銀行在介入創新實現投貸聯動的過程中必須要建立五個有效的風險防控機制,包括風險評估機制、風險控制機制、風險分擔機制、風險隔離機制與投資退出機制。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長馬蔚華認為,在一個健康的經濟體,金融和實體經濟應該是相輔相成、互促進退的,金融之水澆實體經濟之苗,不澆,沒水枯死,澆多了,會淹死,把握這個關系很重要。我們不能因為出現了脫實就虛就懼怕或者拒絕金融創新,在這個時候更要突出地進行金融創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分析道金融創新要把準實體經濟的脈,要由過去的高大上轉向轉向專精細,提供靈活多樣的融資服務、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以及金融風險管理服務。

她還強調,在經濟轉型期,金融創新包括是產品創新、技術創新、銷售渠道創新在內的全方位創新。同時要處理好創新所帶來的風險管理與創新本身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的關系,這里面涉及到監管體制的創新、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創新以及財稅支持制度的創新。

王兆星表示,如何去鼓勵銀行來更好服務中小企業,同時又更好的有效的防範風險,對於監管者永遠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一方面來鼓勵技術創新,也鼓勵提高對小企業服務的效率。同時始終不要忘了把對小企業客戶信息的掌握、信用的分析,作為發放貸款和防範風險最重要的基礎。

與此同時,王兆星稱,中國的銀行業也要加快對外開放,尤其是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上,需要金融開放支持配合,需要外國銀行和中資銀行加強合作。

日前,銀監會發文進一步放寬外資銀行在華開展業務的領域和服務的對象。王兆星稱,中國銀行業會一如既往的推進對外開放,不僅繼續歡迎外國機構來華開展業務,同時本土銀行也要走向世界,這一開放是雙向的。與此同時,開放的領域會越來越廣,開放深度越來越深。不僅如此,還要不斷和國際監管標準看齊,在不斷開放的同時,更加有效防範開放過程中的風險。

(第一財經實習生王天然對本文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8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