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位:臺和商事(1037),該股宣布賣殼之後於周一復牌,股價從最高的3.84元跌至昨天低見2元,跌幅47.9%,如與停牌前最高的4.92元計算,更是大跌59.4%,今天終於出現反彈,收報2.64元,較昨天的最低價升了32%,如以今天的最高價2.72元計算則升了36%;
第五位:中國新電信(8167),該股停牌近兩個月終於宣布了供股計劃,昨天股價復牌之後曾經低見0.83元,較之停牌前的收市價1.69元大跌50.9%,今天已經回升至1.32元,較之昨天的最低價升了59%;
第八位:順風清潔能源(1165),該股自7月10日的3.55元開始反覆下跌,近日則因為發出了盈警而於昨天低見2.06元,累積跌幅42%,今天終於出現反彈,收報2.43元,較昨天的最低價升了17.96%。
由此可見只要細心地觀察每天的跌幅榜,分析那些大跌的股份是因何而跌,然後靜心地等待入貨的時機,總可找到短炒的機會。
上述三股中我只對臺和商事及中國新電信有興趣,前者我前天短炒了一次之後今天眼見其有見底回升的跡象,可惜近期高追經常撞板而卻了步,眼睜睜地看著其股價由2.2元升至2.64元,徒嘆奈何;至於後者昨天曾經嘗試於0.75元撈底,卻因未能成功而不敢高追,畢竟是其供股價只為0.38元,不敢肯定其股價於0.83元是否已經見底,結果又錯失了一次短炒的機會。
明天,我則會留意今天跌幅榜第一位的大淩(211),該股停了四天牌,宣布可能獲恆豐金融認購其股份及換股債券之後昨午復牌竟被搶上0.71元,豈料今天尾市已經跌至低見0.46元,較之昨天的最高價跌了35.2%,並且完全補回了昨天的上升裂口0.46-0.495元,如果明天進一步跌至0.38-0.4元之間的話,我會考慮博反彈的。
其餘我在留意的股份有聯想集團(992)、康宏金融(1019)及世達科技(1282),只是不知道哪一隻股份會先跌抵我心目中的價位水平而已!
4月18日,受到外圍股市調整影響,香港恒生指數大跌337點,但中國恒大(03333.hk)卻逆市大漲4%。該公司於當日傍晚公告稱,以8.14億港元回購9536萬股,這也是恒大連續兩個交易日斥巨資回購股票。
一位基金經理告訴記者,盡管恒大去年銷售達3734億,但市值僅為千億出頭,被資本市場明顯低估,此輪大手筆回購或將刺激股價飆漲,成為價值回歸的催化劑。
早上9點半,港股在開盤後持續下跌,恒生指數在不足一小時內跌幅超200點,且拋壓不斷,最終收盤跌幅達1.39%。然而中國恒大股價卻始終“高開高走”,最終收報於8.62港元/股,漲幅達4.11%,成為內房板塊領漲股。
接連大手筆回購股票,推動恒大股價逆勢走強。數據顯示,恒大於當日回購9536萬股,占當日總成交1.49億股的64%。此前一個交易日(4月13日),恒大更斥資17.36億回購2.03億股,占當日總成交3.69億股的55%。
“一個股票是否被低估,判斷的標準有很多,但在港股最明顯的特征是回購股票”,上述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大量買入自家股票意味著管理層認為公司股價被明顯低估,這對於提振投資者信心非常重要,且往往會帶動股價觸底反彈,甚至暴漲。
記者註意到,3月初至今,恒大股價累計漲幅超50%,遠超恒生指數同期1.58%的漲幅。但以市值計算,恒大僅為1047億,遠低於中海(2241億)、萬科(1987億)、碧桂園(1449億)等同規模房企,估值被明顯低估。花旗、聯昌國際、農銀國際、中銀國際、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等十多家國內外大型機構近期發布恒大研報,紛紛給予“買入”評級並上調目標價,目標價最高至10港元。
自2009年上市以來,恒大高速發展勢頭不減,近三年尤為明顯:銷售額從1315億增至3733.7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55%,在龍頭房企中一枝獨秀。但與靚麗業績相對應的是,部分外資機構對恒大的挑剔從來沒停止過,尤其是永續債與多元化擴張是他們看空恒大的最主要原因。
恒大此次大手筆回購,不僅是為了穩定公司股價,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管理層對恒大前景充滿信心。記者了解到,3月28日,在恒大2016年業績說明會上,恒大總裁夏海鈞明確表示,今年上半年將償還50%的永續債,全年將償還三分之二,並計劃於明年還清。
“永續債對於恒大的股東利潤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一位券商分析師向記者表示,隨著恒大管理層宣布償還永續債,有望推動利潤大幅上漲。以2016年年報為例,歸屬股東利潤為51億,永續債償還後將有近70億轉化成股東利潤,這意味著今年歸屬於恒大股東的利潤有望實現140%的增長。
更重要的是,恒大的多元化布局漸入佳境。在2月初恒大的年度會議上,許家印宣布恒大已完成“房地產業”向“房地產+服務業”的轉型,未來將專註於地產、金融、文化旅遊、健康四大產業,不再嘗試投資新的業務領域。
克爾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向記者表示,恒大所布局的新產業均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像國內旅遊總收入已達3.9萬億元,預計將維持較快增長,健康服務業預計2030年總規模將達16萬億。恒大的新產業均圍繞國內13億人口的龐大需求而開展,為實現持續快速增長提供保證。
“恒大此前被資本市場低估,主要是由於境外機構對國內房地產前景與多元化擴張存在不同理解”,上述券商分析師認為,隨著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未來將有更多內地資金進入港股市場,在龍頭效應帶動下,恒大有望受到內地資金持續追捧,市值迎來巨大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