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股神承認被騙 沽出消費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e6fo.html
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主理的基金買入民企股頻頻中招,較早前更向《金融時報》承認,曾發現其投資的內地公司涉嫌造假,店舖數目較報稱的縮水一半。根據歐洲股神所屬基金公司富達的持股紀錄,發現其內地消費股持倉越減越少,看來造假問題,已打擊歐洲股神以至富達對內需股的信心。
《彭博》資料顯示,波頓主理的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下稱特殊基金),年初至今僅錄得正回報0.61%,跑輸同業的2.51%正回報,表現亦遜於恆指逾2%的升幅。波頓於4月表示延長任期至2014年4月,似乎有意一雪前恥,但目前形勢不容樂觀。
《金融時報》上週刊登波頓的訪問,指他表示在曾投資的中國公司中,100家內會有數家出現嚴重企業管治問
題,或涉嫌造假。他曾聘請5家企業情報公司進行深入的盡職審查,發現有一家由他決定投資的公司,其擁有的店舖只及聲稱的一半;另一家他投資的公司聲稱有四
大客戶,但當中有3家表示不認識該公司,不過,歐洲股神未有就此開名。
店舖數目誇大的問題方面,所指的可能是擁有零售店舖網絡的股份。根據富達年報,特殊基金持有40大股份當中,擁有零售店舖網絡的股份,包括國美(493)、亨得利(3389)、明豐珠寶(股吧)(860)、周生生(股吧)(116)及六福(590),另根據聯交所資料,前三者先後被富達減持,持股量於今年之前已降至5%以下。而令波頓聲名狼藉的霸王(1338),以及因延遲刊發業績而自3月底停牌至今的寶姿(股吧)(589),亦在今年曾被富達大幅減持。
不僅特殊基金,富達今年以來換馬增持的對象都避開消費股類別。根據披露,富達增持了從事軟件業務的金蝶(268)及中國自動化(569),以及醫療概念的創生(325)及李氏大藥廠(股吧)(950),及從事雜誌出版的現代傳播(股吧)(072)。眾多零售股之中,只有春天百貨(331)及東方表行(398)今年獲增持,且看富達轉投軟件、基建業懷抱,能否為歐洲股神退休前打一場翻身仗。
我的感想:
姜國華教授認為——波頓不是買股的思路不對,只是不瞭解情況,對信息的鑑別度誤差太大。我贊同姜老師的看法。
我們應該從波頓這位歐洲股神處吸取教訓,提高鑑別上市公司信息真假的能力。我在博客上轉載了一些質疑上市公司的文章,其中有些上市公司不會進入我的股票池,但質疑文章的分析思路是值得學習的,一些新的做假套路也是要記住的。
我對這篇報導中提到的企業情報公司很感興趣。波頓是在事後才請這些公司做盡職調查的麼?為什麼以前沒有做?是因為他買的股票太多了麼?如果是,那麼一百家中只有幾家有問題,怎麼會對投資業績產生大的影響?中國什麼時候會有本土的企業情報公司?
沽出王朝酒業,增持惠理集團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e4vc.html今天沽出一半王朝酒業。本來一直對王朝更換管理層有寄望,隨著通天和中國食品(長城)相繼發盈警,尤其是長城表示去年下半年競爭更為顯著,令我對它有點失去了信心。我從不對股價止損但我願意對基本面止損,當兩大國產品牌都活得不好的時候,二線品牌更不容易突出重圍。認錯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不理性的堅持才是不負責任的投資。下面是長城、王朝和通天的盈利警告連接,有興趣的朋友自己看吧。
惠理集團一月份的管理資產金額增長率超過10%嚇了我一跳,從85億到94億元,考慮到惠理旗下的兩大基金一月份的平均增長率約為5%,意味著有五至六億美元的淨流入,這是一個很誇張的數字,我前幾天還在香港的經濟日報和東方日報看到惠理的全版廣告,看樣子資金還會有流入。把王朝的錢重新投到惠理上面,就這樣子吧!
今天招行AH同價了,先搬回四分之一回H股,然後每5%溢價換四分之一。身邊的朋友們看到今年A股指數一直漲還以為我今年A股賺不少,誰知道我A股的招行、上汽、神華、平安今年都是虧損的,看看AH股互換能否幫助挽回一些損失吧!
在熊市裡,我可以帶給大家精神上面的一些支持,因為我已經經歷了多次熊市,我知道熊市並不可怕。在牛市裡,大家只要抱緊股票就好了,往往越看不上眼的股票漲得越好,好的股票……唉,我不敢給予任何意見。好好的享受牛市吧!隨便說一句,不要小看養老金入市,香港自2001年推行強制性公積金開始(大部分人都有選擇投資港股),股市沒過幾年成交額就開始了爆發性的成長,有空想想這些資金會投些什麼呢?
四間樓沽出一間 究竟邊間打耙?(答) Home Blogger
http://homebloggerhk.com/?p=8129小人物人工不高,但前半生之鋪排做得不錯。成績表是已擁有現家庭收入近60%的名義被動收入。當然佢仲要供樓啦,如將租金減去按揭供款,實質的現被動收入為$[(13600-7000)+(8000-7300)+(13000-7300)]=$13000。在35年歲而總收入為$60000,能為自己爭取到每月多$13000洗用(或儲起),及過多十餘年將按揭供完(其實都係租客供),收入可達現今$35000購買力之租金收入,實在可賀。因為小人物在買宇買賣下必有一套,令自己稍站於高地。
當然小人物能及早將樓買入及投資,可能有P-4.5%之按揭亮點。如果你眼犀看清題目,己發覺讀者有一個很低息的plan予自住樓房使用,可能是公務員或銀行中人,令自己享有低息借貸。要解答應否沽出現單位,當然要一計購買力。兩人總收入為$60000+35000,借貸力為$95000/10000*50%*2.59=12.3mil。當然留意小人物已有幾層樓係手,再買那只能用收入之40%作供款負擔比率上限,所以12.3mil是一個較寬鬆之前設,用此參考及決定讀者倉位去到那水平,亦是適合。
小人物借款為3.14mil+2.03mil+1.56mil+1.93mil=8.66mil,換言之,8.66/12.3=70%之借貸力已用掉,不宜再借。同想在旺市只持貨一半,等待下次時機,可減少2.5mil之借貸。現在有粉嶺樓房可作沽出,
樓房 | 租金回報率 | 按揭供款息口 | 樓齡 | 註 |
粉嶺樓房 | 3.6% | 2.175% | >20 | 二房低層,冇SSD |
荃灣西 | 自住 | 1% | >20 | 三房海景 |
荃灣工廠區 | 3.4% | <1% | <10 | 三房山景,冇SSD |
荃灣西樓景 | 3.9% | 2.15% | >20 | 有SSD |
粉嶺係低層,又係兩房。雖食盡之前細單位價跑贏大單位一浪,惟此情不可再。租金回報唔見高,樓齡唔係細,仲要冇SSD,唔沽就可惜。等短租完左收番黎,有得比街坊入屋睇樓令其更值錢之際,沽出食一鋪。收番錢之後有何保值之法,容後再談。
廣汽不宜沽出(七)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5-9-4
廣汽中期純利1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但扣除政府補貼4.8億,核心利潤只有13.2億,同比下跌21%,業績差強人意,但跟分析員預期差不多!
今天股價最低4.71港元,接近5年低位了,高位買入的股民經常問,現在應否沽出廣汽的股票止蝕? 要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從現價的估值入手。
廣汽的總發行股數(A股加H股)= 64.35億
H股股價 = 4.8港元
市值 = 309億港元
假設2015下半年核心盈利相等於上半年的核心盈利,那麼
全年純利 = 13.2億 * 2 = 26.4億元人民幣 = 32億港元(1人民幣 = 1.21港元)
市盈率 = 9.7倍(309/32)(相等於過去5年的平均)

股東權益 = 366億元人民幣 = 每股5.69元人民幣 = 每股6.88港元
P/B = 0.7倍 (5年新低,遠低於過去5年平均1.3倍)

財務方面,凈現金20億元人民幣,非常健康。
總的來說,我認為現價估值已偏低,不宜沽出,建議投資者繼續持有。
何時沽出?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6-02-04
投資者除了懂得「上車」,把握適當時機,買入優質股外,當然也需要知道何時「落車」。一方面要盡量避免太早沽出,因為沽出後便無法享受優質股所帶來的長期回報;另一方面,也要留心觀察公司的基本因素,假如變壞便要當機立斷,考慮沽出或轉馬。
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沽出的大原則一般是估值過高,即是公司的股價遠高於其內在價值。通常有兩個可能性:(1)股價升幅過大;(2)公司的基本因素變差,內在價值下跌。
何時沽出最好?我歸納了以下的幾種情況:
- 泡沫出現,投資者過於貪婪,令股價非理性暴升,引致估值過高;
- 基本因素變差,例如公司失去競爭優勢或前景變得不明朗;
- 業績遜預期,分析員因此調低公司未來的盈利預測,而股價尚未反映。
- 策略性減持,基於短期股價升幅過大(雖然估值還未有過高),先行獲利回吐,希望日後可以買回;
- 找到更吸引的公司值得投資,換馬沽出。
假如公司的基本因素不變,買入後的股價短期下跌了,價值投資者一般都不會「止蝕」沽出,反而很大機會趁低增持。
何時沽出?(二)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7-06-09
雖然我在2016年2月已經寫過一篇
<何時沽出?> 的Blog文,但是依然有不少「鍾記價值投資學會」的學員表示「上車容易落車難」。關於這個命題,班長William真有心,在我們的Telegram群組分享了他私人的投資筆記和心得,我覺得寫得非常好,值得網友參考,原文如下:
#何時該賣出
是時候重温一篇自己在2015年寫下的文章:
在近月的大跌市,相信有不少投資者都會想:賣不賣出好?其實,我認為“何時賣出”較“何時買入”更重要,懂得何時賣出,才能有效地提高投資的報酬。在分享之前,要切記:
只因股價(Price)下跌或暴漲就賣股是絕對不合理的,真正要看的是公司的未來價值(Value)如何,而不是它過去的股價表現如何。
自己已經歷過Pat Dorsey (價值投資者)所提出“何時賣出”的5大理由,算是有深刻的體會。
1. 你犯錯了嗎?
若在評估的過程中犯了錯,比如高估成長速度或低估競爭程度,那就不值得繼續持有當初買入理由已不存在的股票。
2. 公司營運惡化嗎?
公司的成長或利潤已開始下滑或下降,基本面持續惡化,已變質了,就該賣出股票。
3. 股價大幅超過內在價值?
有時候市場先生會給予一個較內在價值高很多的股價,若內在價值沒變化,那就應該賣出好的股票(公司)。
4. 你的錢有更好的投資目標嗎?
考慮風險後,若賣出有點被低估或虧錢的股票,但可換取更好的投資目標,獲得更高的報酬率,那就要把握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分配資金到更好的投資目標上。
5. 你的股票佔投資組合比例會否太高?
如果你持有一隻持續獲利的股票,它的市值已佔你的投資組合的一大部分,就該賣出部分降低所佔投資組合的比例以及風險。一般最好在10%以下,不要讓貪心而影響自己的投資組合管理。 "Never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
參考資料:
https://redhouse.statementdog.com/archives/1252
Pat Dorsey 《The Five Rules for Successful Stock Investing》,中文版《股市真規則》
中島美雪之一:沽出股票的原因 周顯
1 :
GS(14)@2013-02-18 23:36:09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4714
我的忠實讀者都知道,我有一個日本女歌星偶像,她的名字叫「中島美雪」。
中島美雪是真名,藝名中島みゆき(Miyuki),和「美雪」同音。日本女人很喜歡用假名作為名字,很可能是因為看起來比較嬌嗲的關係。男人則不會用假名作為名字,太娘娘腔了。みゆき是一個很常見的名字,在很多年前,有一本暢銷漫畫的名字就是《みゆき》,中文譯名是《美雪.美雪》,故事內容是說兩個分別都叫「みゆき」的美貌少女,同時愛上了一個很沒用的少年,兩位美女的其中一個,還是少年的妹妹,多麼變態、又多麼好看的故事!By the way,日本AV有一個專門的系列,叫「近親相姦」,但日本的法例規定,故事中牽涉的人物,必須是沒有血緣關係的「近親」,否則便是違法。
中島美雪是北海道人,出生於1952年,祖父是政治家,父親是醫生,藤女子大學唸國文系畢業,這樣的出身,勉強算是貴族,但是在日本,華族才算是真正的貴族,所謂的「華族」,就是1869年至1947年所受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家族,在大日本帝國的地位在皇族之下,在士族和平民之上,只有華族的成員。
她在1977年發表了成名作〈わかれうた〉(分手之歌),我最喜歡的一句是:「睡不着的我今夜百無聊賴,唱起了分手之歌。是誰把這首歌取了這個名字?這首歌是我的心聲,如同我的影子。我並非喜歡唱出分手,只是不知還有甚麼好唱,才這樣哼着。」曾幾何時,我們的心情只能唱出一首歌,而無法唱出其他,因為只有世上只有這首歌,最能表達當時的心情。於是,我們惟有翻來覆去的唱着同一首歌,唱遍了一個晚上,是多麼的無奈呢?
我在YouTube看到她在現場唱這首歌,她那木無表情的表達方法,才是這首歌的最佳演繹。
www.youtube.com/watch?v=t7wKUI-2sf4是低音質的版本,高音質的版本好像不見了。
借用中島美雪〈幸せ〉兩句歌詞:「沽出股票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完美地實現幻想,另一個是幻想已經絕望。」
她在唱出這首〈分手之歌〉後,即時大紅,過了一年之後,就沒有在電視畫面中現身了,直至二十四年後,即2002年,才現身於紅白大賽。這一段故事,下期會再談。
中島美雪唸國文出身,是文學高手,擔任過語文教科書評審委員會的委員,寫過的歌詞其中有六首給編進了中學國文課本,1996年出版的小說《2/2》被譽為「直木賞級」的作品,但畢竟沒有得到過直木賞。直木賞是紀念暢銷作家直木三十五的獎項,專門頒給有文學質素的暢銷作品,香港人熟識的得獎者包括了司馬遼太郎和東野圭吾。
我在《炒股密碼》中,曾經引用了她在〈幸せ〉,也即是任賢齊的〈傷心太平洋〉的原作,原唱是小林幸子。這首歌的歌詞正是六首編進了中學教科書的其中一首:「得到幸福有兩條路,一條是完美地實現自己的願望……另一條是捨棄所有的願望。」(幸せになる、道に二つある,一つめはいごと、うまく叶うこと……も一つは願いなんか、捨ててしうこと。)
我的說法是:「沽出股票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完美地實現幻想,另一個是幻想已經絕望了。」
如果用日常語言去表達,即是說:在兩個特殊情況之下,你必須沽出股票,一個是到價,另外一個就是當看見走勢不對頭時,打靶!
後悔爆升前沽出英發 周顯
1 :
GS(14)@2014-06-19 19:40:3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2014年6月19日
【明報專訊】我記得,在我初寫財經專欄之時,並不知道讀者的購買力是如此的大。在一年多前,我曾經寫過一隻英發國際(0439),結果專欄刊出的幾日之內,暴升了差不多兩倍。
在當時,我以為是我買中了股票,但拍檔梅偉琛卻說,這是因為我寫的專欄的力量。對,梅偉琛就是把這股票貼士給我的人,這是他的心水股票之一。
我們爭拗了許久,得不出答案來。後來,我終於發現了是他對﹕這的確是我寫專欄推介的力量,因為這股票在乾升了一輪之後,股價便掉了下來,也沒有出過什麼消息。這證明了,先前的乾升,並非因為莊家活動,唯一的理由,就是我的推介了。
睇淡股市 大清倉
由於當時我誤以為莊家在活動,所以並沒有在高位沽出股票,但是在幾個月前,因為不看好股市的前景,進行了一次清倉,便把這股票沽出了,賺了大約50%左右。
誰知日前它停牌、復牌,大升了一倍,我後悔到不得了,馬上致電梅偉琛﹕「喂,你又贏了幾百萬,請食餐勁好喎。」
他當然知道,我食一餐勁,可能要好似許仕仁咁,食佢三萬七,所以他馬上封了蝕本門﹕「未沽出,唔算贏!沽先請!」
於是,我們的話題,轉而討論這間公司在注資之後的前景。我的說法是﹕「講到隱形衣咁誇張,哈利波特咩,任開都得啦,我唔識睇!」
[周顯 投資二三事]
2 :
qt(2571)@2014-06-24 13:26:04大仙真慘, 下次出貨前好出稿通知聲.
陽明山莊「巨無霸」1.7億沽出
1 :
GS(14)@2015-07-22 02:27:17【本報訊】趁豪宅市道仍熾熱,僑福集團以市場出價方式拆售大潭陽明山莊,新近錄買家一擲1.7億元購入相連「巨無霸」,實用呎價3.5萬元,創屋苑新高。
呎價3.5萬 擁圓形客廳
隨着多個豪宅新盤推售,連帶豪宅收租貨亦同樣伺機拆售。陽明山莊大業主僑福集團,早前推出3伙交吉單位發售,消息指,17座中層91及93室,建築面積分別2,693及3,273方呎,實用面積分別2,188及2,626方呎,以1.68億元成交,兩單位合共實用面積4,814方呎,建築呎價28,494元,實用呎價35,313元。兩單位共提供8個房間,其中,以93室客廳以圓形設計較特別。整幢17座均屬大業主收租貨,據知,目前尚餘2伙計劃出售。建於1989年的陽明山莊,樓齡已屆26年,前排17座擁有廣闊景致,包括黃泥涌水塘及大潭郊野公園景及遠眺維港海景。華懋集團旗下大潭紅山半島,安排下周六發售14伙,實用面積950至1,582方呎,定價1,892.4萬至3,937.3萬元,呎價1.99萬元至2.5萬元。另一方面,信置(083)早前推出的大嶼山長沙Bontanica Bay,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15號屋落實9,930萬元成交,洋房實用面積4,191方呎,呎價2.37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714/1921875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