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E、巴菲特等巨頭“瞄上”美國油氣資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524

據華爾街見聞報道,美國正在超越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的油氣生產國。在過去五年中,美國進口的天然氣和原油數量分別下降了32%和15%。 頁巖油氣開發技術革命讓美國能源產業煥發第二春。英國石油公司(BP)上周公布的最新《世界能源統計評估》顯示,去年全球石油日產量增加190萬桶,其中美國日產量增加100萬桶,排名全球第一。 難怪,GE、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和中石化等巨頭瞄上美國油氣資產。 說到GE,人們可能談論最多的是“綠色創想”。然而,其財務報表的“救世主”卻是油氣業務。在巴菲特的世界里,他可不會放過油氣領域任何賺錢的機會,無論這油氣在地下、地上、海里,還是在“喜思巧克力盒子里”。中石化也插上一腳,於本月收購了一家美國石油公司部分資產。 GE油氣集團 日前,GE油氣集團和休斯敦流體設備和服務提供商Cameron宣布,GE將出資5.5億美元購入Cameron往複式壓縮機業務。 GE購並Cameron壓縮機業務的主要目的: 改善天然氣資產組合、豐富下遊技術業務。 擴大天然氣生產、加工和運輸部門產能和服務規模。 提升頁巖氣開發業務的技術能力 Cameron往複式壓縮機部門主要為油氣生產、加工、運輸和電力企業生產往複式壓縮機,並提供相關售後服務。此部門2012年收入接近3.55億美元,員工近900人,業務覆蓋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 這次合並還有待政府監管部門批準。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 此前據華爾街見聞報道,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爾與Phillips 66達成協議,同意以14億美元Phillips 66股票換購其子公司Phillips Specialty Products Inc。 Phillips Specialty Products Inc(PSPI)是一家化工企業,主要生產降阻劑,用於改善管道流通能力。美國康諾克石油公司(Conoco)在30年前發明了這種降阻劑。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2011年把這塊業務分離出來,Phillips 66接手。 PSPI在德克薩斯州布萊恩市有一家加工廠,員工140人,在休斯敦、布魯塞爾和莫斯科也設有管理、銷售辦公室,研發主要設在了龐科市。伯克希爾表示,收購之後,路博潤公司CEO James Hambrick將主管這家公司。 巴菲特曾在一次講話中對Phillips 66不吝贊揚,稱:他對Phillips 66的業務組合印象很深,流動性改進劑子公司提供高品質產品,財務狀況一直以來都表現強勁。 中石化 華爾街見聞報道,中石化其所屬全資子公司國際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與美國德文能源公司日前簽署協議,以22億美元價格收購德文公司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奈厄布拉勒、密西西比、尤蒂卡俄亥俄、尤蒂卡密歇根和塔斯卡盧薩5個頁巖油氣資產權益的三分之一。 據了解,德文公司是美國最成功的頁巖油氣開發公司之一,在頁巖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管道運營、市場銷售等方面均有成熟的技術和經驗。奈厄布拉勒等5個非常規油氣資產項目合作面積和資源規模較大,作業環境和市場化基礎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992

跨國油氣並購新邏輯

2014-01-20  NCW
 
 

 

持續的趨勢是中國和俄羅斯為代表的國家石油公司在買入,新趨勢是歐美跨國油

氣公司在賣出

◎ 本刊記者 黃凱茜 文huangkaixi.blog.caixin.com 在過去幾年全球油氣上游資產 並購中,一個明顯的趨勢是,歐美跨國油氣公司一直在賣,以中國和俄羅斯為代表的國家石油公司則一直在買。

“2013年全球油氣上游資產並購交易額,是2008年以來的最低點。 ”能源咨詢機構 IHS 今年1月出爐的分析報告稱:從2010年到2012年,全球上游資產 並購交易總額達到6000億美元,其中2012年更創下十年來的最高記錄——2500億美元,但轉至2013年就腰斬至1360億美元。

交易,特別是大交易少了。德勤針對2013年上半年全球油氣上游領域並購的報告顯示,交易金額比2012年同期下降了43%,交易數量也由263起減少到162起。2012年,全球有多起超過100 億美元的並購交易,進入2013年後,50 億美元以上的單筆並購交易都鮮見蹤影。到了2013年下半年,交易縮減幅度更為顯著。

中國的三大國家石油公司是過去幾年最活躍的購買者之一,而中國在石油領域的反腐行動,是否會對其海外並購發生影響,一直是各方關注的話題。至少從2013年的情況看,這種影響還未顯現。在全球油氣資產交易縮減的大背景下,中國以222億美元成為全球油氣市場2013年度最大買家。

但這也很可能是因時滯產生的錯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公開表示,中國將繼續保持高壓反腐的態勢。

財新記者也從接近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的消息人士處獲悉,在前總經理蔣潔敏落馬後,相關調查正指向海外並購,這些油氣並購的高溢價以及其中是否包含尋租行為是調查的重點之一。而這無疑會使中國的三大國家石油公司領導人在短期內更謹慎地對待大規模的海外並購交易。

由美國《石油情報周刊》 (PIW)公佈的2012年到2013年前十個月油氣公司淨並購額排名當中,國家石油公司赫然包攬了前七名,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以638億美元位列第一,中海油、中石油和中石化緊隨其後,再往後是馬來西亞石油公司(Petronas) 、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以及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Lukoil) 。

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 、雪佛龍(Chevron) 、殼牌(Shell)和道達爾(Total)等跨國石油公司的表現截然相反,其淨並購額分別為11億美元、8億美元、7.9億美元和 -29億美元。英國石油公司(BP)更是斷腕剝離了超過400 億美元的資產,兩年間淨剝離資產達359.7億美元。

上述國家石油公司往往是支撐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引擎,並肩負著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的重任。尤其在像中國、印度這樣的新興經濟體中,一邊是國內資 源供應難以為繼,另一邊是能源消費增長不斷加速,海外油氣資源的擴張便成為了主要的戰略之一。

國際能源署(IEA)發佈的 《世界能源展望2013》認為,能源需求的重心正向新興經濟體轉移,尤其是中國、印度和中東地區,新興經濟體將推動全球能源需求增長超過三分之一;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能源需求已經穩定,經合組織國家的石油消費甚至有所下滑。

從企業自身發展戰略角度看,因為資源量增長訴求和幅度不同,新興市場國家石油公司和歐美跨國大型油企並不在同一個發展周期,跨國石油巨頭目前的重點在於集中力量整合現有資產,而國家石油公司的核心任務則是通過在海外的跨越式擴張提升儲量。

多位石油圈資深研究人員認為,長期看,中國三家國家石油公司海外並購的動力還在。

跨國油企向深海進發

“面對資產老化、資源質量下降、地區分佈不能適應行業新形勢變化,跨國石油公司紛紛 出手剝離成熟資產和非戰略區資產。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展戰略所公司研究組負責 人傅強稱,在世界經濟艱難複蘇、石油需求低迷且國際原油價格高位震蕩的大局之下,埃克森美孚、BP、殼牌、道達爾、雪佛龍等國際大石油公司以及中石油的投資回報率均出現了一定程度下降。

2013年,這五大國際石油公司的營業收入平均下降了3%,淨利潤下降了20%,尤其是上游的經營利潤連續兩年出現了平均兩位數的下降。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

展戰略所所長張衛忠認為,國際大石油公司轉變了生產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注重價值增長,在效益理念下,不再過多地把追求產量增長作為主要目標,也導致原油和天然氣產量等主要生產指標出現下滑。這種收縮,是石油公司的主動調整。

中海油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則認 為, “跨國石油巨頭這幾年大項目超支很嚴重,是過去十多年沒有過的事情。

這也是能源轉型帶來的結果。在傳統油氣產業中,對工程服務和環保的要求變高,很多項目在多年開發後,好的儲量已經先做完了,剩餘儲量越來越難開 發,成本肯定會更高。 ”而中東和非洲的部分地區雖然儲量可觀,桶油開采成本很低,但如果把社會和政治安全成本算上,成本亦會大幅上升。

“盡管並購數量和金額驟減,全球範圍內的上游領域資本投資還是有將近10% 的增幅,主要是很多公司在勘探開發項目上的支出增加顯著。 ”IHS 能源並購研究總監克里斯多弗 · 席漢(Christopher Sheehan)指出。

自2010年啓動大刀闊斧的資產剝離計劃以來,BP 已經變賣了將近半數的上游資產,但卻保留下來90% 的資源儲量,在墨西哥灣深海等高附加值的項目上進行持續滾動開發。

埃克森美孚則更專注于重油和油砂項目上的深耕,目前該公司的上游項目當中,重油和油砂類型的項目超過三分之一,傳統油氣項目只剩下10% 左右。

深海項目也被埃克森美孚看好,在2013 年投資40億美元開發墨西哥灣 Julia 超深水油田。

殼牌的一大戰略是剝離非核心資產,2010年 -2012年,殼牌出售的資產 總額達到210億美元,2013年又賣掉30億美元的資產。其投資現在更集中在具有資源潛力的上游項目,主要是深海、液化天然氣、油砂和北美非常規項目。

此外,雪佛龍計劃在剛果深水油田投資100億美元,道達爾則在巴西贏得十份新的海上石油勘探許可證。

海上油氣田將成為未來勘

探開發投資的熱點區域。2012 年新發現油氣田有146個位於海上,占總發現數的32%,海上新發現油田可采儲量合計約32.1億噸油當量,占油氣發現總儲量的88%,2012年世界十大油氣發現都來自于巴西以及東非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亞的海域。

這與 IHS 的研究相互印證:2013年來自于海上油氣田的並購交易數量占據了前十大交易中的四席。前兩年受到追捧的非常規資源交易在2013年式微,比上年減少了超過一半,為400億美元。

席漢表示,由於北美非常規資源區塊鑽井情況的不確定性,買家的投資更為謹慎。全球前二十大並購交易中,只有 Devon 能源公司花了60億美元購買了Eagle Ford的頁岩資產。

中國公司 “只買不賣” 鬆動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中石油“走出去” ,起步之初,秘魯、蘇丹、委內瑞拉等國家是投資和開發的首選。但是2011年7月南蘇丹正式宣佈獨立之後,中石油海外擴張戰略最早的支點之一——南蘇丹項目便成了中石油的大難題。南北蘇丹間不斷升級的衝突,使南蘇丹的油氣田屢屢停產,工作人員和資產的安全存在隱憂。2012年1月中石油南蘇丹油田被迫全面停產,2013年4月恢複生產後,到12月南蘇丹的 武裝衝突不斷升級,中石油又不得不安排部分工人撤離。

最早由於資源成本、技術比較優勢以及避免和國際石油公司直接競爭的考慮,中石油和中石化在選擇海外項目時,更多集中在亞非拉等資源綠地國家,但是目前的趨勢可以看到,他們的投資標的已開始轉向政治經濟更為成熟穩定的北美、澳大利亞地區,資產類型和區域分佈也順應了國際潮流。

北美是中國石油企業2012年最大的並購目標地區,占海外並購總金額比重達72%,收購的資產類型主要是油砂、頁岩油氣等非常規項目。2013年,並購交易的目標區域更為多元,除了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別收購了埃及和秘魯的陸上常規油氣區塊,深海油氣區塊也成為目標。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別收購了莫桑比克和巴西的深海區塊,中石油和中海油與道達爾、殼牌組成的財團成功競標巴西的里貝拉海上油田區塊。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海外投資環 境研究所副所長吳謀遠認為,中國公司過去重在不發達國家的油氣資源投資,現在比較明顯地轉向政治經濟比較穩定的國家和地區。

“這樣的轉向是個漫長的過程。 “他說, ”未來中國公司海外資產的結構和安全防控能力都會有好轉和提升。 ”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幾大石油公司過去被認為是 “只買不賣”的典型,尤其是上游資產的出售極為罕見。但2013 年10月,中石化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北美分公司董事長馮志強在公開場 合表示,中石化正在為其加拿大西部Montney 和 Duvernay 的頁岩氣資產尋 找權益合作伙伴。

中石化在這兩個區塊中的權益是在2011年以約21億美元的對價並購加拿大Daylight 能源公司之後獲得的,至今現金流仍未轉正。在美國頁岩氣產量迅猛增長的背景下,被嚴重壓低的北美天然氣價格給頁岩氣開發商帶來了困難。中石化此舉被認為是市場壓力所迫,但其中釋放出的信號也代表了一種態度的鬆動和變化。

“價錢好了就賣,不好就不賣。 ”馮志強向財新記者表示,海外上游資產領 域主要通過兩種方式賺錢,一是收購資 產之後,通過勘探開發增加資源價值之後溢價賣出;另一種就是進行開發和生產。

“中石化進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開發,已經把區塊開發的高風險變為低風險了,Daylight 的資產價值由此翻了幾倍,這個價值可以變現。 ”他說。

馮志強對未來北美頁岩氣市場的變化持樂觀態度。 “北美氣價低是暫時的,從戰略上看我們還是要擴大並滿足市場的需求。 ”他說, “將資產變現之後,再投入到我們有能力控制的、風險大一點但是投資回報率更高的新項目中去。 ”對中國石油公司而言,隨著20多年來海外油氣業務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張,項目運營風險和挑戰也開始增大,優化資產質量勢在必行,在投資決策和前景預判水平上也需不斷提高。

一位接近中石油集團高層的人士稱,中國三大石油公司收購海外資產的價格,比資產價值平均溢價30% 左右,這與談判策略和收購形式有很大關係。

一位中石化計劃發展部人士向財新記者解釋說,跨國公司出售資產,都是在市場看好、油田開發情況較好的時候,所以能賣出好價錢,中國公司需要高價接手,但跨國公司對這些區塊未來的開發前景並不看好。

前述接近中石油集團高層的人士亦證實,建議通過國外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對中國的石油公司的海外收購項目進行審查,探究海外收購高溢價形成的原因,是否包含尋租行為。現任中石油集團董事長周吉平是中石油海外業務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但在調查陰影之下,中石油很可能在短期內傾向于對並購採取更審慎的態度。

跨國石油巨頭目前集中

力量整合現有資產,

而國家石油公司的

核心任務則是

通過海外擴張提升儲量

2012年7月23日,中海油宣佈,將以151億美元現金收購加拿大能源企業尼克森公司所有的在流通普通股,這也是中國石油企業海外油氣並購最大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98

跨國油氣並購新邏輯

2014-01-20  NCW
 
 

 

持續的趨勢是中國和俄羅斯為代表的國家石油公司在買入,新趨勢是歐美跨國油

氣公司在賣出

◎ 本刊記者 黃凱茜 文huangkaixi.blog.caixin.com 在過去幾年全球油氣上游資產 並購中,一個明顯的趨勢是,歐美跨國油氣公司一直在賣,以中國和俄羅斯為代表的國家石油公司則一直在買。

“2013年全球油氣上游資產並購交易額,是2008年以來的最低點。 ”能源咨詢機構 IHS 今年1月出爐的分析報告稱:從2010年到2012年,全球上游資產 並購交易總額達到6000億美元,其中2012年更創下十年來的最高記錄——2500億美元,但轉至2013年就腰斬至1360億美元。

交易,特別是大交易少了。德勤針對2013年上半年全球油氣上游領域並購的報告顯示,交易金額比2012年同期下降了43%,交易數量也由263起減少到162起。2012年,全球有多起超過100 億美元的並購交易,進入2013年後,50 億美元以上的單筆並購交易都鮮見蹤影。到了2013年下半年,交易縮減幅度更為顯著。

中國的三大國家石油公司是過去幾年最活躍的購買者之一,而中國在石油領域的反腐行動,是否會對其海外並購發生影響,一直是各方關注的話題。至少從2013年的情況看,這種影響還未顯現。在全球油氣資產交易縮減的大背景下,中國以222億美元成為全球油氣市場2013年度最大買家。

但這也很可能是因時滯產生的錯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公開表示,中國將繼續保持高壓反腐的態勢。

財新記者也從接近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的消息人士處獲悉,在前總經理蔣潔敏落馬後,相關調查正指向海外並購,這些油氣並購的高溢價以及其中是否包含尋租行為是調查的重點之一。而這無疑會使中國的三大國家石油公司領導人在短期內更謹慎地對待大規模的海外並購交易。

由美國《石油情報周刊》 (PIW)公佈的2012年到2013年前十個月油氣公司淨並購額排名當中,國家石油公司赫然包攬了前七名,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以638億美元位列第一,中海油、中石油和中石化緊隨其後,再往後是馬來西亞石油公司(Petronas) 、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以及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Lukoil) 。

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 、雪佛龍(Chevron) 、殼牌(Shell)和道達爾(Total)等跨國石油公司的表現截然相反,其淨並購額分別為11億美元、8億美元、7.9億美元和 -29億美元。英國石油公司(BP)更是斷腕剝離了超過400 億美元的資產,兩年間淨剝離資產達359.7億美元。

上述國家石油公司往往是支撐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引擎,並肩負著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的重任。尤其在像中國、印度這樣的新興經濟體中,一邊是國內資 源供應難以為繼,另一邊是能源消費增長不斷加速,海外油氣資源的擴張便成為了主要的戰略之一。

國際能源署(IEA)發佈的 《世界能源展望2013》認為,能源需求的重心正向新興經濟體轉移,尤其是中國、印度和中東地區,新興經濟體將推動全球能源需求增長超過三分之一;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能源需求已經穩定,經合組織國家的石油消費甚至有所下滑。

從企業自身發展戰略角度看,因為資源量增長訴求和幅度不同,新興市場國家石油公司和歐美跨國大型油企並不在同一個發展周期,跨國石油巨頭目前的重點在於集中力量整合現有資產,而國家石油公司的核心任務則是通過在海外的跨越式擴張提升儲量。

多位石油圈資深研究人員認為,長期看,中國三家國家石油公司海外並購的動力還在。

跨國油企向深海進發

“面對資產老化、資源質量下降、地區分佈不能適應行業新形勢變化,跨國石油公司紛紛 出手剝離成熟資產和非戰略區資產。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展戰略所公司研究組負責 人傅強稱,在世界經濟艱難複蘇、石油需求低迷且國際原油價格高位震蕩的大局之下,埃克森美孚、BP、殼牌、道達爾、雪佛龍等國際大石油公司以及中石油的投資回報率均出現了一定程度下降。

2013年,這五大國際石油公司的營業收入平均下降了3%,淨利潤下降了20%,尤其是上游的經營利潤連續兩年出現了平均兩位數的下降。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

展戰略所所長張衛忠認為,國際大石油公司轉變了生產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注重價值增長,在效益理念下,不再過多地把追求產量增長作為主要目標,也導致原油和天然氣產量等主要生產指標出現下滑。這種收縮,是石油公司的主動調整。

中海油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則認 為, “跨國石油巨頭這幾年大項目超支很嚴重,是過去十多年沒有過的事情。

這也是能源轉型帶來的結果。在傳統油氣產業中,對工程服務和環保的要求變高,很多項目在多年開發後,好的儲量已經先做完了,剩餘儲量越來越難開 發,成本肯定會更高。 ”而中東和非洲的部分地區雖然儲量可觀,桶油開采成本很低,但如果把社會和政治安全成本算上,成本亦會大幅上升。

“盡管並購數量和金額驟減,全球範圍內的上游領域資本投資還是有將近10% 的增幅,主要是很多公司在勘探開發項目上的支出增加顯著。 ”IHS 能源並購研究總監克里斯多弗 · 席漢(Christopher Sheehan)指出。

自2010年啓動大刀闊斧的資產剝離計劃以來,BP 已經變賣了將近半數的上游資產,但卻保留下來90% 的資源儲量,在墨西哥灣深海等高附加值的項目上進行持續滾動開發。

埃克森美孚則更專注于重油和油砂項目上的深耕,目前該公司的上游項目當中,重油和油砂類型的項目超過三分之一,傳統油氣項目只剩下10% 左右。

深海項目也被埃克森美孚看好,在2013 年投資40億美元開發墨西哥灣 Julia 超深水油田。

殼牌的一大戰略是剝離非核心資產,2010年 -2012年,殼牌出售的資產 總額達到210億美元,2013年又賣掉30億美元的資產。其投資現在更集中在具有資源潛力的上游項目,主要是深海、液化天然氣、油砂和北美非常規項目。

此外,雪佛龍計劃在剛果深水油田投資100億美元,道達爾則在巴西贏得十份新的海上石油勘探許可證。

海上油氣田將成為未來勘

探開發投資的熱點區域。2012 年新發現油氣田有146個位於海上,占總發現數的32%,海上新發現油田可采儲量合計約32.1億噸油當量,占油氣發現總儲量的88%,2012年世界十大油氣發現都來自于巴西以及東非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亞的海域。

這與 IHS 的研究相互印證:2013年來自于海上油氣田的並購交易數量占據了前十大交易中的四席。前兩年受到追捧的非常規資源交易在2013年式微,比上年減少了超過一半,為400億美元。

席漢表示,由於北美非常規資源區塊鑽井情況的不確定性,買家的投資更為謹慎。全球前二十大並購交易中,只有 Devon 能源公司花了60億美元購買了Eagle Ford的頁岩資產。

中國公司 “只買不賣” 鬆動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中石油“走出去” ,起步之初,秘魯、蘇丹、委內瑞拉等國家是投資和開發的首選。但是2011年7月南蘇丹正式宣佈獨立之後,中石油海外擴張戰略最早的支點之一——南蘇丹項目便成了中石油的大難題。南北蘇丹間不斷升級的衝突,使南蘇丹的油氣田屢屢停產,工作人員和資產的安全存在隱憂。2012年1月中石油南蘇丹油田被迫全面停產,2013年4月恢複生產後,到12月南蘇丹的 武裝衝突不斷升級,中石油又不得不安排部分工人撤離。

最早由於資源成本、技術比較優勢以及避免和國際石油公司直接競爭的考慮,中石油和中石化在選擇海外項目時,更多集中在亞非拉等資源綠地國家,但是目前的趨勢可以看到,他們的投資標的已開始轉向政治經濟更為成熟穩定的北美、澳大利亞地區,資產類型和區域分佈也順應了國際潮流。

北美是中國石油企業2012年最大的並購目標地區,占海外並購總金額比重達72%,收購的資產類型主要是油砂、頁岩油氣等非常規項目。2013年,並購交易的目標區域更為多元,除了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別收購了埃及和秘魯的陸上常規油氣區塊,深海油氣區塊也成為目標。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別收購了莫桑比克和巴西的深海區塊,中石油和中海油與道達爾、殼牌組成的財團成功競標巴西的里貝拉海上油田區塊。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海外投資環 境研究所副所長吳謀遠認為,中國公司過去重在不發達國家的油氣資源投資,現在比較明顯地轉向政治經濟比較穩定的國家和地區。

“這樣的轉向是個漫長的過程。 “他說, ”未來中國公司海外資產的結構和安全防控能力都會有好轉和提升。 ”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幾大石油公司過去被認為是 “只買不賣”的典型,尤其是上游資產的出售極為罕見。但2013 年10月,中石化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北美分公司董事長馮志強在公開場 合表示,中石化正在為其加拿大西部Montney 和 Duvernay 的頁岩氣資產尋 找權益合作伙伴。

中石化在這兩個區塊中的權益是在2011年以約21億美元的對價並購加拿大Daylight 能源公司之後獲得的,至今現金流仍未轉正。在美國頁岩氣產量迅猛增長的背景下,被嚴重壓低的北美天然氣價格給頁岩氣開發商帶來了困難。中石化此舉被認為是市場壓力所迫,但其中釋放出的信號也代表了一種態度的鬆動和變化。

“價錢好了就賣,不好就不賣。 ”馮志強向財新記者表示,海外上游資產領 域主要通過兩種方式賺錢,一是收購資 產之後,通過勘探開發增加資源價值之後溢價賣出;另一種就是進行開發和生產。

“中石化進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開發,已經把區塊開發的高風險變為低風險了,Daylight 的資產價值由此翻了幾倍,這個價值可以變現。 ”他說。

馮志強對未來北美頁岩氣市場的變化持樂觀態度。 “北美氣價低是暫時的,從戰略上看我們還是要擴大並滿足市場的需求。 ”他說, “將資產變現之後,再投入到我們有能力控制的、風險大一點但是投資回報率更高的新項目中去。 ”對中國石油公司而言,隨著20多年來海外油氣業務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張,項目運營風險和挑戰也開始增大,優化資產質量勢在必行,在投資決策和前景預判水平上也需不斷提高。

一位接近中石油集團高層的人士稱,中國三大石油公司收購海外資產的價格,比資產價值平均溢價30% 左右,這與談判策略和收購形式有很大關係。

一位中石化計劃發展部人士向財新記者解釋說,跨國公司出售資產,都是在市場看好、油田開發情況較好的時候,所以能賣出好價錢,中國公司需要高價接手,但跨國公司對這些區塊未來的開發前景並不看好。

前述接近中石油集團高層的人士亦證實,建議通過國外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對中國的石油公司的海外收購項目進行審查,探究海外收購高溢價形成的原因,是否包含尋租行為。現任中石油集團董事長周吉平是中石油海外業務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但在調查陰影之下,中石油很可能在短期內傾向于對並購採取更審慎的態度。

跨國石油巨頭目前集中

力量整合現有資產,

而國家石油公司的

核心任務則是

通過海外擴張提升儲量

2012年7月23日,中海油宣佈,將以151億美元現金收購加拿大能源企業尼克森公司所有的在流通普通股,這也是中國石油企業海外油氣並購最大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99

頁巖油氣潮下的新商機:賣沙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737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砂價格正在上漲,一些沙企競相在南達科他州等地進行新的開采活動。因頁巖能源公司一般需要用到砂對油氣井進行壓裂操作,由此砂需求水漲船高。

從太陽能面板到智能手機,砂都是其中的關鍵一份子,但近年來,數十億磅的砂被投入井下用來促進更多的油氣生產。在水力壓裂法中,砂會與水及化學物質混合在一起,而後投入井下,使致密的巖石擴大裂縫,讓油氣到達地表。

今年這類公司預計需要使用近950億磅(4300萬噸)砂,較2013年增長近30%,較能源咨詢公司PacWest Consulting Partners一年前的預期高出50%。

沙子價格

要壓裂一口油氣井需要400萬磅(合1800噸)砂,但是數家公司正在試著使用更多砂。像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 Inc.等公司現在發現,如果在壓裂過程中使用更多砂,礦井產量最高可以增長30%。該公司最近獲得了美國商務部的裁決,進而可以出口產自頁巖地層的未經提煉的超輕石油。

RBC Capital Markets的能源分析師稱,陸地上大約五分之一的油氣井現在都使用了更多砂進行壓裂,但是該技術有可能擴展到80%的頁巖井上。

這對砂礦主來說是個巨大的好消息,但是能源買家和其他大型工業用戶之間的競爭正在升溫。

最大工業砂公司之一U.S. Silica Holdings Inc.已經上調了一些壓裂用砂的價格,而且其最近還表示,通常用於生產玻璃和各種工業產品的高品級砂也將開始漲價10%-20%;該公司正在把這種砂的部份供應轉向石油生產商。最好的砂被稱為北方白(Northern White),因為這種在地下耐高溫和高壓的圓水晶是在威斯康星和明尼蘇達等州發現的。該公司預計,今年余下時間內,這種砂的需求將至少比供應要多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719

中石油出售新疆百億油氣資產 傾向疆內企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599

新疆油氣產業開發將向當地投資者傾斜,尤其是對自治區和兵團下轄企業傾斜。中石油旗下兩處新疆油氣田股權或先行邁入混合所有制行列。(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證券報》報道援引業內人士消息稱,新疆在能源發展領域明確提出鼓勵地方參股,留利新疆。在政府和企業雙方推動下,新疆本地企業將有更多機會參與新疆能源產業發展。

疆內知情人士透露,新疆上遊油氣資源開發勘探環節合作的原則是讓更多新疆人享受到資源福利,因此,國有性質的企業有優先權。

彭博新聞社援引中石油兩名匿名高管消息稱,中石油計劃將旗下兩處新疆油氣田股權售予當地投資者。中石油集團正尋求在開采和生產合資項目上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合作夥伴。

上述兩名高管表示,合作方將限於新疆區政府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支持的企業。任何合資公司都將向新疆納稅,而非中央政府。

《21世紀經濟報道》也報道了這一消息。中石油總部人士透露將對旗下新疆油氣區塊股權對新疆當地投資者進行股權轉讓,“紅山石油就是重要的載體”。

中石油擬通過勘探區塊轉讓的模式,再將原屬於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旗下的一些區塊轉讓給紅山石油;之後由紅山石油與其他社會資本企業聯合進行勘探開發,“具體方案還在擬定中。”

紅山石油有限責任公司是新疆首家油氣開發混合所有制企業,成立於2012年。它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中石油共同投資組建,擁有勘探面積逾100平方公里,且油藏埋藏淺,是當地第一個整體采用叢式井網開發的稠油油藏。

早在今年6月,中石油總裁周吉平就曾稱,中石油會開放新疆的資源給投資者。

中石油可能會允許私營企業獨立經營新疆已獲批的油氣田,前述兩名中石油的高管稱,中石油可能會對這些公司生產的石油和天然氣按每桶、每立方米收取費用,但此次傳出轉讓油氣田的位置和大小並未透露。

這兩名高管還表示,未來,中石油將逐步放開限制,不僅是有政府背景的公司能夠參與,國內外的私人投資公司也可以參與。

今年5月,中石油相關人士曾表示,中石油將規範運作好紅山油田、金戈壁油砂、西氣東輸三線、準東煤制氣管道和烏石化120萬噸/年PTA等5個已合作項目,擬擴大合作3個領域的項目。考慮從所屬礦權中劃出2個區塊與自治區指定國有企業合作;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項目與地方企業和民營企業合作;劃出部分區塊與國內外石油公司和其他國有企業合作。支持國家油氣礦權市場化試點,繼續分批、分階段退出一些區塊。在疆新成立企業和擬合資合作項目全部在當地註冊,以增加新疆財政收入。

該報道還援引記者拿到的一份文件稱,除了上述具體詳實的試點項目,中石油還考慮讓地方企業采取適當方式參與風城稠油的開發,如由地方企業提供用於稠油熱采所需的蒸汽,以獲得穩定收益。

新疆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是國內最大的資源後備區,蘊藏著209億噸石油和10萬億立方米天然氣,陸上原油儲量占中國總量的1/4,天然氣占中國總量的30%。

中石油業務占新疆GDP的1/6。中石油曾宣布新疆原油儲量為15.5億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65

頁巖革命不是泡沫?美國頁巖油氣公司財務狀況大幅改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928

美國獨立石油和天然氣公司財務狀況大幅改觀,這增強了市場對美國頁巖石油熱潮可持續發展的信心。

據Factset數據公司的測算,預計明年25家北美領先的石油鉆探公司的總計現金流,將超過他們的資本支出,這是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

分析師估計,到2015年這25家公司的運營現金流將比資本支出高出24億美元,而在2012年兩者差額是-322億美元,去年為-88億美元。

得益於水力壓裂和水平鉆井等新技術,過去十年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大幅增長。同時油價上升令開發頁巖石油在成本上可行。

盡管頁巖石油產量上升,發展依靠卻是大量資金投入。借款、股票發行,和資產出售支撐了美國的頁巖石油行業。

比如在2012年,25家最大的頁巖鉆探公司只有兩家的運營現金流覆蓋了自己的資本支出。今年預期這個數字能上升到十家。

一些批評人士認為頁巖潮是一個“旁氏騙局”:通過制造市場熱點,不斷吸收新投資來維持發展。

不過現在頁巖鉆探公司財務正迅速改善。這一方面是因為頁巖鉆探從天然氣,轉向利潤更豐厚的石油,另一方面天然氣價格從2012年底部逐漸反彈。

以美國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Chesapeake Energy公司為例,2012年資本支出比其運營現金流高出120億美元,今年預計將會持平。

咨詢公司Wood Mackenzie分析師Phani Gadde認為,現在有“非常正面”的跡象預示頁巖石油公司,能在未來三年內用現金流覆蓋項目鉆探成本。他預計財務狀況改善,將幫助美國頁巖以及其他“難開采”石油產量,從2014年的340萬桶/天,上升到2020年的580萬桶/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06

石油美元遭致命一擊 俄油氣出口接受盧布、人民幣結算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044

俄羅斯生意人報周三報道,Gazprom已經宣布,同意從北極的Novoportovskoye油田出口8萬噸原油,公司將接受盧布形式的付款;Gazprom還將通過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管線輸送原油,並接受人民幣付款。(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見聞網站多篇文章寫過,從5月初上海亞信峰會上,中俄達成總額4000億美元創紀錄的天然氣協議;到6月份,俄羅斯與中國央行就本幣互換協議達成一致。隨後頻頻有消息稱,俄羅斯的公司開始“去美元”,將合同轉向使用歐元、人民幣等其他貨幣。

年初吞並克里米亞後,俄羅斯就開始著手準備應對制裁。俄羅斯天然氣石油公司(Gazprom)更是積極籌劃放棄石油美元。雖然兩廂情願,但俄、中兩國“去美元化”似乎並未付諸實踐,直到昨天……

俄羅斯生意人報的報道稱:

俄羅斯政府和該國多家最大的出口商已經廣泛討論了接受盧布付款以進行石油出口的可能性。俄羅斯在上周開始從Novoportovskoye油田以船運形式向歐洲出口石油。兩艘油輪預計在9月底到歐洲。這批原油的付款將會以盧布形式收取。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不僅會接受盧布付款,在以後通過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管線輸送的原油還會接受人民幣付款。

結算貨幣的變化主要是因為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後,美國和歐盟在3月對俄羅斯實施了多項有針對性的制裁。隨著烏克蘭危機的升級,美國又在之後發起多輪制裁,將俄羅斯的國防,能源以及銀行業作為目標,並說服其盟國將多家俄羅斯公民和公司列入制裁名單。

Gazprom在2012年獲得了Novoportovskoye油田的控制權,這個油田的可開采原油儲量超過2.3億噸,還有約2700億立方米天然氣。油田位於北極圈內,是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的一部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49

“十三五”能源規劃正成型 加大開發油氣及可再生能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78

十三五,可再生能源,油氣,核能,煤炭,風電

“十三五”能源規劃編制今年6月啟動,計劃今年年底形成基本思路。中證報獲悉,該規劃提出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等七大戰略任務,生產布局方面將加大油氣開發力度,新增近海油氣開發帶,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未來可再生能源補貼將設總額限制。

優化能源生產布局

據中證報報道,國家能源局規劃司有關人士近日在相關論壇上透露,“十三五”能源生產布局將新增近海油氣開發帶,由“十二五”規劃的“五基一帶”升級為“五基二帶”布局。

能源輸送方面,將形成“四橫三縱”輸送格局,內外銜接,海陸並舉。到2020年,全國煤炭鐵路運輸能力達30億噸,成品油輸送能力達2.5億噸,天然氣輸送能力達4800億立方米,天然氣主幹道里程達12萬千米,西電東送總規模力爭達到3億千瓦。

上述人士稱,“十三五”能源規劃將構建安全、清潔、高效、可持續的現代能源戰略體系,提出七大戰略任務:提高國內能源產量,推進節能提效,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地熱能,鼓勵能源國際合作,推進能源技術和體制創新,加強能源監管。

該人士稱,“十三五”期間的一個新變化,就是以後省級能源發展規劃和涉及全國布局、總量控制及跨省輸送的區域性能源綜合發展規劃要上報國家能源局審批,以破解央地監管銜接難題。

常規能源“控煤增氣”

“十三五”能源規劃一項重點就是降低煤炭消費總量。發達地區進行煤炭減量替代,逐步實現煤炭由燃料到原料的過渡,做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適度發展現代煤化工。

“十三五”末,力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下降到60%以內,2030年下降到50%左右。

在煤炭開發方面,將以14個大型煤炭基地為重點集約開發煤炭,穩步開發9大煤電基地。推行區域差別化開發政策,“十三五”期間將優先開發蒙東、黃隴、陜北三個基地,鼓勵發展寧東、神東、山西三個基地,限制發展冀中、魯西、河南、兩淮等區域,優化發展新疆作為儲備。

在煤炭運輸方面,“十三五”期間北煤南運中通道蒙華鐵路將投產,將解決華中地區能源供應窪地問題,今後還可以在“兩湖一江”地區布局一些火電集群。

上述人士介紹,未來油氣“有增長潛力的是新疆的準噶爾、塔里木,長慶、陜北等地,還有海上油田。在天然氣方面,‘十三五’目標是2020年供應量達4000億方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上升到10%。”

儲備應急方面,“十三五”將啟動三期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工程,建立企業義務儲備,鼓勵發展商業儲備;加快布局新儲氣庫建設、完善加氣站及配套管網、提高應急調峰能力。

在天然氣運輸方面,“十三五”將重點加快西氣東輸三四線建設和五線的開工,同時計劃建設一條新粵浙煤制氣運輸管道。

在電力方面,優化水電開發時序,重點建設西南大型水電基地,2020年前重點開發雅礱江、大渡河、金沙江、瀾滄江等河流,2020年後重點開發怒江和雅魯藏布江。到2020年,力爭常規水電裝機達到3.5億千瓦左右。

可再生能源補貼將設總額限制

“十三五”期間,到2020年,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2億和1億千瓦以上。前者是“十二五”目標的一倍,後者是“十二五”目標的五倍。

在風電方面,以市場需求引導風電開發,“三北”地區大基地和其他分散式相結合。加強集中風資源開發、穩妥推進海上風電、因地制宜開發分散風能。在光伏發電方面,擴大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規模,有序推進光伏基地集中開發,未來分布式將占主導。

上述人士表示,“十三五”可再生能源面臨的一大壓力是經濟性要求。2020年風電價格將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這相當於風電從目前每度6毛錢降到每度4毛錢,太陽能從每度9毛多降到每度六七毛錢。目前在醞釀風電降價,未來降價力度會更大。

該人士還表示,“十三五”仍要優先發展核電。按照核電中長期規劃,到2020年運行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但

“現在進度略慢一點,2020年(核電)投產預計只有5300萬千瓦左右。”

“下一步,將從華龍1號、CAP1400中盡快確定我國三代核電技術路線。‘十三五’規劃正在論證‘兩湖一江’內陸核電能不能開建一兩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85

10月港股市場掠影:博彩股回歸 油氣股承壓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24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0-31 19:54 編輯

10月港股市場掠影:博彩股回歸 油氣股承壓
作者:格隆匯Angelia

受內外市場環境偏好影響,港股恒指今日高開高走,午後受日本股市暴漲近5%影響下,漲幅進一步擴大,盤中一度站上24000點關口。港股恒指十月收官恒指累積上漲4.64%,占中以及美聯儲退出QE所帶來的沖擊似乎漸漸減輕。

縱觀10月份市場的走勢,所有港股10月共有3家個股漲幅翻倍,世大控股(8003)漲1.55倍,而謝霆鋒入股的漢傳媒(0491)10月最後一天複牌飆漲123.88%,中國包裝集團(0572)漲107.5%。


跌幅榜中的個股,多數來自前期爆炒過的細價股。其中,中國微電子(0139)全月跌近80%,壹照明(8222)跌74%。


藍籌股方面,全月50只恒指成分股中,僅有6只個股錄得下跌。博彩股回歸,成為領漲龍頭。金沙中國(1928)累積漲19.26%表現最好,而銀河娛樂(0027)也有17.41%的漲幅。10月內房股在放寬限貸的政策利好下,有所回暖,華潤置地(1109)漲15.25%,中國海外發展(0688)漲12.61%,是恒指成分股中表現最好的地產股,信和置業(0083)漲10.06%,恒隆地產漲9.5%,新世界發展(0017)、長江實業(0001)均漲逾7%。消費股表現分化,百麗國際(1880)、中國旺旺(0151)分別漲13%、9.3%,不過受問題油困擾的康師傅控股(0322)跌5.49%。


整體而言,石油化工股是10月表現最弱的板塊,中國海洋石油(0883)全月跌8.56%領跌藍籌,昆侖石油(0135)跌8.21%,中國石油(0857)跌2.41%,中國石化(0386)跌1.18%。



港股通標的股方面,雅士利國際(1230)累積漲36.5%,是10月份表現最好的。高銀金融(0530)、漢能薄膜發電(0566)漲幅均超過20%,其他漲幅居前的個股主要來自鋼鐵板塊的馬鞍山鋼鐵(0323);航空板塊的東方航空(0670);博彩板塊的金沙中國(1928)、銀河娛樂(0027)、新濠國際發展(0200)、永利澳門(1128)、美高梅中國(2282)、澳博控股(0880);物流板塊的深圳國際(0152)、鐵路基建板塊的中國中鐵(0390)、中國南車(1766)、中國北車(6199)、南車時代電氣(3898);地產板塊的華潤置地(1109)、中國海外發展(0688)、融創中國(1918)、綠城中國(3900);醫藥板塊的複星醫藥(2196)、石藥集團(1093)。

而表現最差的標的方面,受質疑業績造假的天合化工(1619)盡管高管增持回擊做空,但是全月仍跌40%,另外一只被質疑的神冠控股(0829)全月跌13.6%。其他跌幅居前的還有:合生元(1112)跌27.3%,中海油田服務(2883)跌21.07%。

從上面這些統計來看,本月隨著油價的下跌,油氣板塊個股普遍承壓,從目前海外的局勢看以及美元的表現看,油價可能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這也可能持續給這個板塊帶來壓力。鐵路基建股雖然短期炒作比較瘋狂,但是隨著國內投資加速、海外訂單釋放以及潛在的重組等諸多催化劑作用下,中長趨勢應該是比較明確的,板塊內的個股也值得長期跟蹤。至於博彩股本月的回歸,是深幅調整後短暫反彈還是見底回升,仍待觀察,不過,國內提出多舉措促進消費升級,博彩股應該也會受益。統計中由於期間僅限於本月,正好趕上9月逆勢上漲的環保股普遍回調,該並沒有太多的出彩表現,但是仍要在這里提醒大家關註這個版塊的潛力個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272

油價雪崩 美國油氣井開采許可證發放量驟降37%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528

油價持續下跌和OPEC維持產能決定的影響最終傳導到了美國市場。據路透社報道,美國11月新油井開采許可證發放數量銳減近40%,顯示2007年左右開始的美國頁巖油氣繁榮陷入停滯。

行業數據公司Drilling Info提供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批準了4520份新油井許可,較10月的7227份減少37%。該公司CEO Allen Gilmer表示,“開采許可大幅減少是對油價創4年新低的直接回應。”

油價自6月以來已下跌30%,而OPEC上周維持日產量配額在3,000萬桶不變,則進一步加劇了油價的跌勢。此前華爾街見聞曾報道,法國興業銀行認為OPEC拒絕減產的原因是為了維護市場份額。而沙特石油部長更是直接表示“既然美國沒有減產,我們為什麽要減產”。

富國銀行分析師Roger Read周五在研究報告中表示,市場正在密切留意美國的反應。油氣價格下跌會導致2015年至2017年間的油氣開采支出減少,頁巖油產量降低。新油井開采許數量減少將是第一招。

沙特王子Turki周二再次強調,“除非伊朗、俄羅斯和美國願意一起減產,否則沙特不會考慮任何減產措施。沙特不會主動放棄市場份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8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