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O大打“感情牌” 免廣告助力優酷《中國新歌聲》
7月13日,預調雞尾酒巨頭RIO與優酷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就今夏熱門綜藝《中國新歌聲》(原《中國好聲音》團隊制作)公布了“免廣告”這一創意營銷玩法。一般觀眾在視頻網站上免費觀看熱門節目都會要先看一段長達數分鐘的廣告,RIO通過贊助該節目,將優酷視頻播放該節目的片頭廣告買下,讓消費者不用看廣告。
這樣“出奇招”能否推動RIO酒的銷量應該是投資者最關心的。畢竟預調雞尾酒行業在前幾年突然火爆後又迅速出現增長乏力,創新營銷背後也必然是希望能夠通過打“感情牌”吸引更多消費者,那麽,RIO能做到麽?
借助冠名、聯合贊助、影視劇及綜藝植入等廣告營銷,銳澳(RIO)已發展成為國內預調雞尾酒行業知名品牌。去年6月,百潤股份49.45億元完成收購巴克斯酒業,將旗下產品RIO收入麾下,強勢進軍雞尾酒市場。伴隨《中國新歌聲》即將開播,RIO將與該節目聯合獨播平臺優酷達成戰略合作,“嘗鮮”免廣告贊助營銷模式。

據不完全統計,往年看一集好聲音,網友要看30分28.34秒的廣告。本次在優酷觀看時,這超半小時的廣告不僅可以全部清零,還可以享受RIO打造的權益菜單。根據雙方戰略合作內容,RIO將買斷優酷好聲音60秒廣告,只贊助,不播廣告。同時,每一位在售賣點購買RIO活動專屬產品的消費者,都將獲得優酷的7天會員體驗卡。7月25日,RIO還將在RIO天貓旗艦店開啟全線產品百萬贈飲大型活動,讓消費者體驗無廣告最本味的好聲音。
事實上,本次免廣告贊助主要是為增強公司新品“RIO5度本味雞尾酒”的市場推廣。巴克斯酒業市場總監王傳佳告訴記者:“這次與優酷的戰略合作是我們最大的一次跨界營銷,雙方資源強強聯手,深度綁定打造共贏。同時,這與今年‘RIO5度本味雞尾酒’的新品理念密不可分。‘RIO5度本味雞尾酒’主打‘最經典最純粹的口感’,因此這次RIO決定由RIO本味雞尾酒為大家免好聲音的廣告,以還原好聲音本來的味道。”
據悉,《中國新歌聲》免廣告贊助只是RIO與優酷戰略合作創新嘗試中的亮點之一。基於RIO、優酷以及阿里集團三方共通共融的戰略布局,RIO將進一步構建自己的娛樂生態營銷模式。除了全面升級成熟的影視、綜藝圈群領域之外,RIO已全面打入音樂、遊戲、體育、二次元等圈群,並進行了一些實際的嘗試。王傳佳表示:“影視和綜藝只是RIO試水的一部分,隨著新產品的上市,我們在進入更多不同圈層領域,由此產生了更多創意營銷的新想法。”
RIO大打“感情牌”背後是近年來預調雞尾酒行業陷入低迷。
據了解,去年同期正是預調雞尾酒的高峰時期,行業發展勢頭正猛,多家飲料巨頭和酒企相繼推出了自己的產品。然而預調雞尾酒行業還處於導入和消費者教育培養階段,現被過度開發,行業容納量已接近臨界點,導致競爭異常慘烈。預調雞尾酒行業不僅沒有如預期般形成快速增長,還出現萎縮趨勢。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等企業紛紛暫停了預調雞尾酒項目,黑牛食品甚至以公開拍賣的方式轉讓預調雞尾酒生產線。
RIO的母公司百潤股份的業績也一度陷入虧損。百潤股份一季報顯示,受繼續消化經銷商庫存影響,公司預計今年1~6月凈利潤虧損5000萬~1.5億元。RIO方面透露,隨著新品鋪貨及推廣加快,公司第二季度銷售將恢複正常水平,借力上述強勢營銷戰術,第三季度業績有望扭虧。
2016年電視綜藝商業價值排行榜:《新歌聲》收視跌破3%,為何冠名還能賣5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7/160896.shtml
2016年電視綜藝商業價值排行榜:《新歌聲》收視跌破3%,為何冠名還能賣5億?
通過梳理2016年表現最賺錢的綜藝,我們發現了不少現象。
本文由娛樂資本論(微信ID: yulezibenlun)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吳麗仟
說明:
這是由廣告費、收視率、點擊量、微博話題量、百度指數、豆瓣評分、潛在價值7個維度構成的評分體系,每個維度都以這些節目中最高的那個為1分,其他節目是這個節目的百分之多少就是相應的分數,最後加起來滿7分,再轉化成10分制。
2016電視綜藝商業價值排行榜:
《跑男》收視率跌破4%,但2017仍要漲價?
酣戰一年,2016年省級衛視收視率TOP10塵埃落定:
湖南衛視以0.306%的成績繼續領跑,浙江衛視拿到了0.297%,以微弱的優勢超過0.292%的東方衛視。江蘇第四、北京第五。另外在二線衛視方面,安徽衛視超過山東,沖到了第六。

(以上數據為CSM52城市全天收視率)
事實上,對衛視而言,收視高低直接決定吸金能力。2017年,在新的臺網關系下,大劇越來越貴,不少衛視都在燒錢搶大IP劇、培育市場。綜藝將越發成為平臺最依賴的收入來源。
小娛曾做過盤點,衛視表面風光,但日常節目都是小打小鬧、不太掙錢,多要靠大IP養活。
通過梳理2016年表現最賺錢的綜藝,我們發現了不少現象。
1、綜三代或以上頹勢初顯,但勝在體量。《跑男4》平均收視率尚未破4%,《中國新歌聲》更是跌破3%,但它們在2017年卻依舊任性漲價、且有人買單。比如《歌聲2》招標會上OPPO號稱5億拿下冠名。

2、綜二代表現優秀。除《全員加速中2》跌出預期、續集被叫停外,《極限挑戰2》、《歡樂喜劇人2》等繼續沖高,《真正男子漢2》、《蒙面唱將猜猜猜》等實現逆襲,部分節目的第三季已被vivo、金立等金主提前鎖定。
3、新節目過度依賴明星多撲街,比如《娜就這麽說》、《我們戰鬥吧》等,它們都不再做續集。不過,雖然《王牌對王牌》口碑也欠佳,但或許因流量高、模式簡單、可持續性、招商過關等原因將迎下一季,王祖藍、王源,宋茜將加盟,姑且期待這類節目能在制作上發力。
4、跨界、星素結合成關鍵詞。《喜劇總動員》被稱作3.0版的《歡樂喜劇人》,玩的是演員跨界的套路;而北京衛視則連續推出了《跨界歌王》、《跨界喜劇王》,2017年它還要做《跨界冰雪王》,是有意將“跨界”這一品牌上深耕到底的。另一方面,以《我想和你唱》、《天籟之戰》、《夢想的聲音》等為代表的3.0版音樂類型,在星素結合上玩的越來越6,後期看漲。“星素結合”口號喊了很多年,希望它成為2017年新的一極。
5、政策因素成為定時炸彈。先從今年2月的“限童令”說起,湖南的《爸爸去哪兒》轉網,浙江的《爸爸回來了》幹脆停掉,且2017年只有深圳衛視《閃亮的爸爸》一檔節目能上星。再說“限韓令”、“限選令”等,先是《蓋世英雄》等節目韓星被馬賽克,再是《來吧說做就做》延播、陷入漫長等待期,聯想到《我是歌手5》被迫改名為《歌手》、挪檔到22:30…2016年,被稱為史上限令最多、變數最大的一年,再大的IP,遇到堅硬的限令也變得脆弱。
綜上,2016年並未推出新的現象級節目,但不少優質綜2代、新節目已經冒出尖尖角。據小娛調查,像《全員加速中》很吸金、但成本高、口碑堪憂,像《歡樂喜劇人2》這種平均收視2.6%排名全國第三的,吸金能力卻遠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樣,總冠只有幾千萬(第三季肯定是漲了)。而像《我們相愛吧》那種吸金力、收視率處於中等水平的,但卻為平臺帶來隱性的品牌效應、美譽。所以,當我們決定評選2016年最具商業價值榜單時,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的坐標體系。
具體來說,這是由創收金額、收視率、網播量、微博熱度、百度指數、平臺效應、創收潛力七個維度構成的評分體系,每個維度都以這些節目中最高的那個為1分,其他節目是這個節目的百分之多少就得相應的分數,最後加起來滿分七分,再轉換成10分制。
最終榜單如下:

誠然,這個榜單並非絕對精準,但我們在努力靠近真實,並始終強調它背後的啟示意義。
“綜N代”:不管收視高低,廣告全面漲價
根據上圖,前九名全都是“綜N代”。它分為很多種類型。
1、綜N代(以上)
毫無疑問,2016年《跑男4》、《中國新歌聲》收視、網播排前二,吸金能力也一樣。
但是,前者的平均收視率從4.5%,跌到了3.5%;後者從4.4%跌至2.8%。
雖說“富不過三”、收視下滑,但你知道它們在2017年都漲價了嗎?買單的金主都瘋了?

其實不然,原因有三。
第一,觀眾已經養成收視習慣,用戶基數大、品牌曝光度有保障。
第二,制作方可能會提出加強明星陣容、加大創新力度的承諾,或者雙方簽訂對賭協議。比如《新歌聲2》宣布已經請到陳奕迅、周傑倫加盟,且節目模式將大改。
第三,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你不搶的話可能會被競品搶去,為了保證自己行業領先位置不受威脅、占據市場資源,在新品風險大、註定比不過“綜N代”的情況下,只能搶王牌節目。

有趣的是,《我是歌手4》、《快樂大本營》、《最強大腦3》還分別代表了一個潮流。《歌手》開創了歌手真正PK音樂的先河;《快本》代表了中國最早、最悠久的一個現象級節目,請明星不需要花錢,成本極低、招商省力、收入7億+,且穩坐了2016年節目關註度第一的位置;至於《最強大腦》,作為第一檔現象級素人真人秀,捧紅了能人,也帶火了腦力教育。



綜上,商業價值最高的節目從來不是跟隨者,更多都在扮演真正引領、開先河的角色。
2、綜2代
令人欣喜的是,有四檔“綜2代”也登上了榜單。
它們分別是《極限挑戰2》、《我們來了》、《我們相愛吧》、《蒙面唱將猜猜猜》。

上述節目分別代表了年輕人喜歡的一種類型,比如極挑造CP、造話題很厲害;比如《我們來了》、《我們相愛吧》,深受年輕的女性觀眾喜愛,後者被成為“年輕人的戀愛教程”;至於《蒙面唱將猜猜猜》,大概是2016年最大的一匹黑馬。


不過,小娛認為整個“綜2代”的現象,背後可以捕捉到有趣現象,如金主的選擇套路。

先從2016年湖南最受關註的《全員加速中》說起。
雖然第一季是洪濤最愛的節目之一,但不到0.9%還是有失湖南的水準和臉面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何金主蒙牛純甄竟不離不棄呢?我們發現,首先,《全員加速中》的網絡播放量超24億排全國第六,關註度排全國第三,在年輕人中的討論度是夠的。其次,聽說蒙牛內部曾做過調查,認為《全員》在消費者中的認知度高、植入效果好,且促進了其線下銷售。不過,第二季收視上來了點、口碑卻跌了,事後湖南衛視臺長張華立直言這是自己批評得最厲害的節目,它們通過這個節目得到的教訓是:“湖南永遠都不能跟風,跟風就是死路一條。”
這或許是諸多綜2代里少數沒能做第三季的。通過上述表格,不能發現:
1、很多金主通常從節目第一季跟到了第二季。如《我們來了》、《一路上有你》、《極挑》,為何不繼續往下做?一來,跟金主預算、不同產品的營銷策略不同有關。二來,節目能做到第三季通常是反響良好的節目,續集漲價有的金主接受不了,有的被更有錢的金主搶去。
2、絕對大多金主都懂精準投放的道理。比如OPPO冠名聚焦在女星身上的戶外真人秀節目《我們來了》,針對的就是女性受眾;再比如春紀冠名《我們相愛吧2》,就派來了春紀品牌代言人周冬雨上節目,以此實現品牌宣傳、軟性植入效益最大化。

當然,整個2016年還是有不少被動投放的案例。舉個例子,有強勢的平臺方可能會采取“你想冠名1,必須先贊助2”的捆綁式售賣法;還有金主霸霸有關部門想適時完成企業KPI、強行冠名某調性不搭節目的情況,也並不少見。
不過,總的來說,綜N代始終是金主們率先搶奪的資源。比如江蘇就直接喊出了“優質變爆款”的口號。這批綜2代里誰真的突破重圍,想想還有點小期待呢~
新節目:喜劇、音樂類表現亮眼,有爆款潛質
最後說第十名,唯一上榜的新節目——《喜劇總動員》。
這檔含著金鑰匙出生、在《歡樂喜劇人》喜劇演員+制作團隊的基礎上,再加劉濤、蔣欣、李晨等熱門明星加持的節目,最終獲得了平均收視率破2%的成績,網絡播放量破29億。

當然,另一方面,金星主持的《今夜百樂門》的品相也不錯,是東方衛視繼《歡樂喜劇人》、《笑傲江湖》後又一成功案例,且捧紅了不少素人演員。
目測,2017年將有不少喜劇類的綜2代、新節目快馬加鞭趕來。
有趣的是,在音樂節目方面,四大衛視都推出了不錯的節目。比如源自韓國同一個模式的《天籟之戰》和《夢想的聲音》,前者推出了華晨宇+蘇詩丁這對CP,後者四位老師漸入佳境,且推出了大魔王趙駿。至於湖南衛視的《我想和你唱》,據說是其內部最得意的節目,因為籌備時間短、但效果非常好。再說江蘇,雖然《蓋世音雄》表現不佳,但《蒙面唱將猜猜猜》扳回一局,另外它2017年拿到了四大音樂牌照之一,《更好的未來》等新節目來勢兇猛。
至於戶外類節目,今年浙江衛視連續推出的戶外挑戰類的《24小時》、《我們十七歲》等基本都獲得了廣告商們的青睞,而且因為選中的嘉賓綜藝感都還不錯,像吳磊、尹正、郭富城等人也能玩得開,都攢下了較好的口碑。值得一提的是,它們都是在《跑男》之後一鼓作氣、在不同季度主推的產品,在招商等方面會變得更加省力,且更容易獲得高收視。
一個比較普遍的規律是,一旦某一類型的節目在一個衛視出現爆款,再推相似類型的節目就會變得容易取得高收視。諸如喜劇、脫口秀之於東方,音樂、戶外挑戰之於浙江,情感、益智科學之於江蘇。雖然後續推出的不一定是爆款,但它最需要發揮的作用是為平臺建立節目類型壁壘,讓其他衛視不容易突破。
原本,馬太效應下資金越來越多的湧向爆款綜藝,“80%的錢湧向了20%的資源”,新節目突圍的難度在變大,但2016年湧現的好節目釋放出一個信號:機會猶在,請一鼓作氣。
[本文作者娛樂資本論(微信ID:yulezibenlun),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吳麗仟。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訂閱號(ID:iheima)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圖片來自www.123rf.com.cn]
綜藝節目
廣告收入
收視習慣
贊(...)
分享到:
聖經陪葬 歌聲送別盧大偉27日公祭
1 :
GS(14)@2016-03-08 16:12:49■盧太在丁羽(中)及姨甥Jeff陪同下,昨與演藝人協會商討辦理盧David後事。
無綫資深藝人、「笑匠」盧大偉(盧David)上周五因癌症病逝,享年71歲。遺孀盧太Quiency已收起傷痛,籌備亡夫身後事,一臉倦容的她昨在丁羽和姨甥Jeff(林雲中)陪同抵九龍仔業主會跟演藝人協會開會,該會副會長陳芷菁、阮兆祥和戚美珍等都有參與。
盧太激瘦30幾磅
眾人開會約兩小時,盧太向傳媒透露亡夫喪禮定於本月27日在大圍寶福紀念館設靈,下午4時至6時半為公祭,翌日出殯隨即火葬,並以基督教儀式進行,盧太說:「因為David係基督徒,首要考慮係尊重佢。」問選甚麼陪葬品?盧太說:「佢鍾意嘅衫,對佢有意義嘅嘢,例如聖經。」盧太指學生會唱盧David喜愛歌曲送老師最後一程,至於扶靈名單她仍考慮中。喪夫盧太消瘦近30磅,其姨甥Jeff指她沒胃口,盧太說:「今日佢哋掛住幫我諗嘢,所以我食得最多。」她指教室仍然運作,但現今狀況未可教學,Jeff補充盧David遺言:「以佢搞笑精神關懷全世界。」
■盧David將於本月27日在大圍寶福紀念館設靈,並以基督教儀式進行。
■演藝人協會副會長陳芷菁昨表示會全力協助盧David後事安排。
■林建明(右)前晚出席無綫悼念盧David直播,並不時安慰盧太。
陳芷菁指今日演協再與無綫開會,討論如何處理喪禮整個流程,無綫會提供盧David生前片段,紀念冊會由演協與教室學生負責,盧太已揀好亡夫遺照。演協可會幫手支付喪禮費用?陳芷菁說:「由演藝人協會同TVB去做,盡量希望盧太唔好太辛苦同難過。」此外,無綫為悼念盧David,前晚直播了特備節目《別了Gag王盧大偉》,陳百祥、林建明、余子明、丁羽、陳敏兒、戚美珍、賈思樂和江欣燕等都出席,節目還播出盧David生前珍貴片段,盧太也分享亡夫理念:「作為佢太太,一生最大嘅成就,就係有盧David,佢嘅一生,我哋呢十幾年婚姻裏,發出好多香氣,發自內心,自己都唔知道,不斷去提攜後輩,佢嘅正能量……醫生都話佢好嘢。」
晚安歌別Gag王
盧太表示會與愛盧David的朋友一齊把他生前的愛、和諧及正能量傳承下去。節目尾段,眾人又以《歡樂今宵》晚安歌唱出:「與盧David再會,以爛Gag說,晚安。」採訪、攝影:黃曉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08/19520410
【專題籽】唱到意國邊端 港女歌聲成就世界公民夢
1 :
GS(14)@2017-11-05 17:38:14李愷怡數年前發起「Heidi Canta In Tutti I Dialetti」(Heidi唱盡所有地方方言)計劃,唱到意國邊端。
【專題籽:胚芽故事】當香港捨粵逐普、抑獨尚統時,港女李愷怡卻看到地域性文化之美、方言之貴,數年前發起了一個叫「Heidi Canta In Tutti I Dialetti」(Heidi唱盡所有地方方言)的音樂計劃,遊走意國各城各鎮,以方言唱民謠,自拍放上網,讓世人見識同一片土壤上,花開各異的精采。短片漸漸泛起漣漪,計劃得到當地報章報道之餘,更把這港女的歌聲送到意國總統耳邊。
上環嘉咸街依舊混雜,兩旁排檔販賣地道瓜菜,露天街市的盡頭是咖啡室、舶來雜貨店。不同膚色的臉孔穿梭在檔與檔、店與店之間。一個穿着翠綠飄逸紗裙、黑髮及腰的東方女子,腳步碎碎,逆人潮而至。她是李愷怡。這些年,她一直如此行色匆匆,無法久停一個地方,當下才從意國西南部的撒丁島回港。撒丁島是「Heidi Canta In Tutti I Dialetti」其中一站,她興奮地回憶這趟經歷。「撒丁島是個cultural identity很強的地方,其方言像拉丁文多於意大利文,當地人為自己的文化感到很自豪,很熱情地向我介紹家鄉。」蒙島民關照,李愷怡有幸穿上一套祖母年代流傳下來的傳統服飾,跟當地的男合唱團演唱民謠。濃郁的人情、繽紛的地區文化,其實不獨撒丁島專美。數年來遊走意國,李愷怡發現區區皆如此多嬌,「意大利只是統一了百多年,所以有強烈的地區identity。兩條相隔10公里的村落也可能出現很不同的口音。」
渴望走出香港 努力考上加拿大學校
對異地文化的好奇心,萌芽自小時候。31歲的李愷怡是土生土長的港女,自小居於沙田,在本地學校讀書。10歲時,父母帶她到美國旅遊,眼界從此不一樣。「走出香港,所有東西都變得有趣起來,由那時開始,一直渴望走出世界。」中學讀聖母無玷聖心書院,是所地區英中,多數人遵從主流思維上進──讀好書,考好試。當同學在會考拚得死去活來,正要升級戰高考時,此姝的眼界早已超越試場,甚至香港。會考21分,升讀預科無難度,但她的心早已溜走,「我想留學,但學費昂貴,父母並不很支持。我不忿氣,所以很努力找機會。」李愷怡找上了聯合世界書院。這是一所不問身份財力、只以才華論英雄的國際學校,且還向所有入讀者提供獎學金。李愷怡終考上該書院的加拿大分校,「我媽送機時哭,但我卻開心得大叫出來。」成就此姝世界夢的正是本土文化。父母及外婆都是粵劇愛好者,所以自出娘胎,李愷怡已聽盡才子佳人情意綿綿的歌聲,久而久之,也愛上唱戲。11歲時,豆丁挑戰大人,憑一曲《趙子龍攔江截斗》,勝出一個大台主辦的粵曲比賽。戲曲造詣正中這所重視文化交流的學校的下懷。畢業後,李愷怡留學英法,修讀政治和國際關係,本期望有天去聯合國工作。誰知戀愛大過天,七年前,隨男朋友去意國生活。異地戀終結不出花果,卻播下了音樂種子。李愷怡定居中部城市佩魯賈(Perugia),當地商業活動並不蓬勃,發展事業的機會不多。她在一家建築公司當文職,朝九晚五,但大部份時間空閒得頴腳趾。凡事一體兩面,淡然無味工作的另一面是悠閒的生活。「因為太得閒,便想培養一些興趣。」這個OL開始鑽研音樂,三、四年前,以意大利文創作了一首有關單戀的歌。室友忽發奇想,把歌詞改成佩魯賈方言,將慘歌變成搞笑歌,還拍了段惡搞短片。短片一出,大受歡迎,李愷怡索性發大來做,邊遊歷邊唱方言民謠,「Heidi Canta In Tutti I Dialetti」大計誕生了。一個東方女子唱意國民謠,吸引力好比鬼佬唱大戲,這計劃終讓李愷怡得到注視,去年獲邀出席佛羅倫斯一個文化節,並在意國總統前演唱。
愛上爵士樂 眾籌三萬出500張唱片
音樂興致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李愷怡的家附近有個jazz club,放工沒事幹便流連其中,跟一班爵士樂同好結緣,加上當地每年舉辦爵士樂節,音樂氣氛極濃厚,她漸漸投入其中,「爵士樂最精采的是,它令音樂變成語言。每個表演者,無論歌手還是樂手都可以發聲,表現自己。音樂人表演時會對望、交流,像是透過音樂展開對話。我一直很喜歡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爵士樂正正能體現這種精神。」她熱愛得把這門興趣變做事業,當起唱作歌手來,還在Siena Jazz University修讀音樂學位課程,「這是我對職業的一種尊重。在爵士樂圈,歌手地位比不上樂手,甚至有偏見認為歌手都缺乏音樂涵養。我唔想俾人睇死。」她瘋狂聽音樂,像塊海綿般吸受養份,「像是要追回以前的時間」,美國音樂人Esperanza Spalding是她其中一個至愛,「她懂大提琴,也會唱歌,創作的音樂很多變。」去年李愷怡透過眾籌,集資三萬多港元,出版首張唱片,共發行了500張。乏公司支援,事事親力親為,一手包辦曲詞編唱監製自不用說,連封面設計、宣傳也沒有假手於人。唯一借助外力的是,一班樂手仗義演奏,靠友情譜出一張結合funk、rock、騷靈、爵士等元素的唱片。唱片叫《Third Culture Kid》,名字來自碟中同名歌曲,旨在夫子自道,「Third Culture Kid指在父母文化以外成長的孩子。雖然我長大後才離開香港,但也在不同文化環境下長期生活。」17歲起,長居歐洲,至今14年,每次回港,逗留的時間都不超過一星期,「可以的話,我甚至想只逗留一個周末便離開。」探索世界的熱情很熾熱。「我會形容自己是global citizen。」目前她正忙於準備文化表演外,還要撰寫畢業論文,內容蓋及粵曲與爵士樂的共通點。無論走到哪裏,對於孕育自己的文化根源,到底莫失莫忘。
李愷怡的一班音樂朋友仗義幫手演奏,譜出唱片。夢想也是一種共同語言。
去年出版首張唱片《Third Culture Kid》,一手包辦曲詞編唱監製。
今夏李愷怡去了撒丁島,穿上當地傳統服飾跟全男班合唱團表演民謠。
李愷怡憑粵曲才藝及對世界的好奇心考進聯合世界書院加拿大分校。圖中穿白色旗袍的是少女李愷怡。
李愷怡一直在本地學校讀書,17歲前是地地道道沙田友。
在意國生活七年,李愷怡愛上爵士樂,希望成為一個唱作俱佳的音樂人。
李愷怡爸爸是退休校長,一直讓女兒自由探索興趣。
她在英國華威大學讀政治及國際關係,曾夢想去聯合國工作。
查詢:
https://heidilimusic.bandcamp.com/releases採訪:周燕攝影:黃健峰、何其達鳴謝:Itali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Hong Kong& Macao場地提供:Noc Coffee& Roaster、Feather& Bone、K11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03/2020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