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這就是個黑匣子」 食品行業內鬥潛規則

http://www.infzm.com/content/90696

「希望號召全體將士借助網絡平台,貓撲、天涯、開心網、微博、校內網等諸多網上平台,對K進行空中打擊。注意:切記不要用官方微博進行發帖,不要涉及公司標識,不要實名註冊用戶名。」

太多的「門」為食品行業而設。

最近的是農夫山泉被指質量不如自來水的「標準門」,2008年康師傅爆出「水源門」、2009年農夫山泉與統一激戰「砒霜門」、2010年金龍魚食用油身陷「致癌門」、聖元奶粉遭遇「性早熟門」……

這些在商業世界裡以「門」命名的危機事件,事後都或隱或明地指向著行業惡性競爭。「這就是一個黑匣子,一打開就不可收拾了。」康師傅控股集團一位高管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感慨。

儘管太多的當事公司選擇了沉默,但食品行業內企業互掐的秘密,卻已昭然若揭。

食品行業的微利屬性和充分競爭態勢,讓輿論惡鬥正成為慣常的營銷手段。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單價越低的品類,比如瓶裝水和液態奶,惡鬥現象越普遍。「行業利潤率很低。要成長,只能是從最大的競爭對手裡搶。」康師傅公關部主管陳功儒分析,一旦從一次操作中取得了此長彼消的預期成果,再次操作成為必然。

同樣,越是依賴消費者終端選擇的食品品類,比如食用油,也越是重災區。中央電視台廣告策略顧問葉茂中認為在傳播中,有「認知大於事實」一說。最終,由消費者的認知決定企業競爭的勝敗。「一旦有人講你不好,即使你事實好也沒有用」。

2010年,金龍魚被網友攻擊大量使用轉基因大豆,影響生育能力,儘管事後查實系競爭對手魯花授意,且使用轉基因大豆為國內食用油常態,但一條「禍國殃民的魚」的形象困擾至今。

更為重要的是,國內諸多食品品類向來不注重差異化和實質性的創新,一味模仿競爭對手,依賴打「概念」牌已成慣例。

「在產品高度同質化的前提下,功能與質量的差異誰也無法評判,同類產品的口感很難說清。最後只能在概念高下上進行眼球爭奪。這實際上是一種玩家手段和文字遊戲。」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黃升民批評道。

默契也隱然其中,際恆公關第二事業部的總經理譚凱分析,兩個食品企業一般不會互相攻擊其最致命的一點,比如水源、奶源等。因為「致命點都是一樣的」,「而概念往往是最經不起打擊的」。

攻擊者奉行瞅準合適時機,先下手為強的邏輯。據北京李志起品牌營銷機構董事長分析,2009年,農夫山泉和統一爆出「砒霜門」時正值年末,按照飲料行業的規律,正是飲料企業與經銷商合作、洽談訂貨的關鍵階段,之後的一兩個月也是全國各大飲料廠商集中發佈第二年新品之時,儘管最終農夫山泉複檢合格,但對企業品牌的衝擊依然嚴重。

「食品行業內鬥已經是明規則了。」前燕京啤酒大區經理、現任深圳採納品牌營銷顧問公司事業部總經理的蔣軍有些憤怒。在他看來,「互掐」在基礎層面表現為價格戰、虛假宣傳、山寨模仿、商業賄賂,仿冒商標;而高級層面則會進展到網絡水軍誤導輿論、大眾媒體站台攻擊,詆毀商業信譽等。

門裡門外,公關界則是隱秘在「窩裡鬥」和「羅生門」背後的隱形人。

一名公關公司的資深經理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承擔攻擊性策劃的人或公司,業內稱為「黑公關」。三年前,一家乳業公司企圖製造類似事件,出價一百萬元,但因為「領導評估後覺得風險太高」,回絕了。

2010年,一乳業品牌涉嫌策劃攻擊競爭對手的QQ星兒童奶容易導致兒童「性早熟」。據警方事後通報,該公司品牌經理為這起商業誹謗案的始作俑者。他與一家名為博思智奇的公關公司商定策劃案,有著一個專業化的外衣「借勢傳播」,實際發生費用28萬元。

關鍵點傳播集團的董事長游昌喬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從2009年開始,傳播營銷類的企業在新媒體的投入呈幾何倍數增長,「論壇、微博、微信,網絡廣告都非常重要」。

「這些規模宏大的公關稿裡往往隱藏著合法傷害對手的利器。」一位財經媒體人評論道。這印證著學者吳思在《血酬定律》提到的「合法傷害權」:造就潛規則的力量,是一種低成本傷害能力。

「黑公關」的操作路數並不複雜,甚至缺乏技術含量,先是和企業共同商量文案寫作方向,再由公關公司執筆,企業審定發佈。之後各大論壇裡會競相爆出某企業產品的驚天內幕,圖文配合詳盡。同時,百度知道、搜搜問問、天涯問答、新浪愛問、雅虎知識堂裡都會有第一時間的回覆,從某奶粉是否有毒,到與其他品牌對比,甚至內幕究竟如何,應有盡有。危機事件發生初期,也是大眾最渴求內幕的時機,這些預先寫好的問答帖恰好滿足了讀者需求。緊接著,所謂「內幕」會迅速傳播至微博、微信等公眾平台。

南方週末記者曾獲得一份帶有某食品公司logo的內部PPT,內容顯示:「希望號召全體將士借助網絡平台,貓撲、天涯、開心網、微博、校內網等諸多網上平台,對K進行空中打擊。注意:切記不要用官方微博進行發帖,不要涉及公司標識,不要實名註冊用戶名。」

繼而,某些傳統媒體被授意高調介入,佔領戰略輿論高地,並根據新聞做出引導性評論解讀。譬如2010年7月就曾發生過多家媒體,一夜之間採用新聞、軟文和廣告形式對深海魚油產品全方位的密集報導,直指EPA存在巨大隱患。多名公關人士確認,黑公關通常會視媒體的經營程度來選擇合作,一些媒體把部分版面完全外包給廣告公司,並不在乎內容真假,給錢就發。

而另一些策劃則會延伸到線下,以期呼應,比如消費者會在某著名食品品牌的貨架上發現攻擊另一競品的紙條,等等。

黑公關依賴的最大群體則是網絡水軍。他們之間往往有著長期合作,有組織的水軍內部有著明確分工:策劃方案、媒體客戶公關、技術支持這3項缺一不可。「也許是某網站的編輯,也許是某論壇的版主。」蔣軍說。

2009年後,水軍開始規模化,生意價碼也日漸成熟。一位資深網絡營銷人員熟練地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最新報價:「一般炒作軟文撰寫是100-300元/篇,投放論壇一般是八九毛/次,水軍頂是5毛/次,網站影響越大,置頂的費用就越高。投放新聞網站,價格是50-300元/篇,投放一個就算一次錢。網絡問答一般就是4元一套,投放多少次就收多少套的錢。」

若稍留意,即會發現在每一場風波之後,百度百科等問答區便第一時間會出現攻擊某一方的問答。2012年康師傅日資門事件至今,百科中仍有人問:「康師傅是日企嗎?」答者言之鑿鑿。

網絡炒作對於食品企業來說,稱得上「物美價廉」。按捧紅「芙蓉姐姐」的資深網絡營銷人陳墨的說法,一單輿論攻擊的運作費用往往在5萬-10萬之間,最多不超過60萬元。「不要說在央視,就算在知名雜誌上做幾期廣告都不夠,」蔣軍感嘆。

這個行業作惡土壤豐厚,懲處力度太低,只需要催化劑,便會一再上演。食品行業為何內鬥,已成為了一道乏味的填空題。

這也是一條高風險之路。在每一次的內鬥之後,消費者都會加深一層厭惡,乳業內鬥之後帶來全行業的巨大失敗已是不爭的事實。而「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惡意循環,也正愈演愈烈,寄身於這個行業的公關、營銷、媒體、推手們,也將永遠處於風暴來臨前的不安與恐懼中。最終不會有任何贏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37

白雲山也欲跨界賣水 業內稱或將影響主業

http://finance.qq.com/a/20131122/004379.htm

原本並不起眼的礦泉水行業,近日卻受到資本市場「大咖」的連續追捧。

繼恆大之後,方大特鋼這個看似與該行業毫無關係的企業也宣佈跨界賣水,而其理由卻僅為「難捨好水」。

昨日,醫藥行業的「大佬」——白雲山也表示將進入這一行業。

白雲山第二次多元化 目標礦泉水

昨日,在參觀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時,廣藥研究院院長斐裡德·穆拉德透露將與廣藥集團成立合資公司,計劃運作石榴汁等大健康產品。與此同時,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稱將在明年啟動「白雲山」純淨水、潤喉糖、核桃植物蛋白飲料等產品的銷售。

實際上,早在2012年,白雲山就提出了「大健康」戰略,並計劃在「十二五」末把王老吉品牌下屬產品銷量做到500億元,這相當於當時紅、綠兩種王老吉年銷量的兩到三倍。

不過,在當時提出這一口號後,效果卻並不如預期,王老吉的多元化也宣告「失敗」。而這次跨界賣水則可看作是公司第二次「多元化」的嘗試,與第一次瞄準食品類不同的是,這次卻是要主攻飲料產品。

但與第一次一樣的是,這次公司跨界賣水同樣不被業內所看好。金元證券醫藥行業高級研究員譚權勝表示,食品飲料行業在渠道拓展、市場營銷方面與醫藥行業有很大差別,儘管廣藥集團有運作紅綠王老吉的經驗,但現在王老吉還未到達收益階段,如此跨界做水風險很大。廣藥集團可以結合自身中藥優勢產品,在保健食品等大健康領域做產品延伸。

快消品營銷費用巨大 業內稱或影響主業

儘管廣藥集團賣水的計劃還在規劃階段中,但已經有不少業內人士預感到了這一風險的存在。

某資深醫藥投資人表示,相對於中國市場現在以及潛在的規模,中國本土藥企無一夠得上龍頭標準。就產品線、營銷、公司架構各方面而言,發展空間之巨大與製造業其他門類相比實在巨大無比。捨本逐末做消費品,丟失的是核心競爭力,最終毀滅公司價值。

作為快速消費品,如果不保持在媒體上較高的曝光率,那麼前景將會十分渺茫,但這就以為著企業將投入巨額的營銷費用。

11月9日晚間,在廣州天河體育球場上,恆大未花分毫,讓無數人知曉了恆大冰泉礦泉水。但隨後,恆大卻也並未放棄在網站及報紙上的宣傳。一位接近恆大人士透露,僅在這一波推廣中,恆大整體推廣費用應該至少達5、6億元。

譚權勝表示,藥企利用高端的質量形象實施跨界戰略,從品牌延伸的角度是好事,而藥食同源也容易為消費者所接受。不過,考慮到水、果汁的營銷特性,如果廣藥集團沒有在渠道、品牌方面做好準備,貿然進入陌生領域還是有很大風險。如果盲目跟風賣水,就要重新開闢渠道和品牌,會比較吃力,甚至不排除影響主業的可能。

高利潤或是企業追捧主因

可以想像的是,商家是無利不起早的,一瓶看似普普通通的礦泉水背後,是隱藏的巨大商機和利潤。

國飲料工業協會發佈的《中國飲料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建議》表示,預計未來五年,中國飲料總產量將保持12%至15%的年均增速發展,這預示著未來巨大的市場容量。

高端礦泉水有較高的利潤水平,而目前國內龍頭品牌並未真正形成。有業內人士預計,2015年高端水市場容量將在100億元左右,毛利率可維持20%,是普通飲用水的6-7倍。

因此,自高利潤的吸引下,才可以吸引到如恆大、方大特鋼等非食品飲料行業的公司大舉進入。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由於飲用水在品類上差距很小,銷售渠道、營銷手段基本趨同、單一,飲用水行業競爭尤為激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550

國務院: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業內稱為樓市監管提供幫助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134

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推動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依法公開查詢系統。

會議指出,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是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重要內容

會議做出如下三個決定:

一,由國土資源部負責指導監督全國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動產統一登記職責,基本做到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台「四統一」。

二,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實現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在有關部門間依法依規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島」。

三,推動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依法公開查詢系統,保證不動產交易安全,保護群眾合法權益。

目前,包括土地在內,不同城市間的不動產信息查詢並非完全通暢,這也致使一些監管政策在執行上不能實現預期效果。比如樓市限購政策,監管部門可以掌握購房者在本區域的房屋信息,但對其外地房屋擁有情況的信息可能不能詳盡瞭解。

此次不動產信息登記被提上議程,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和相關的房產稅不可避免的再次受到關注。有專家以及業內人士認為,將促進住房信息聯網建設,為樓市監管提供幫助。

將促進住房信息聯網建設

近些年,在房價高漲和「房叔」、「房姐」頻出的背景下,住房信息聯網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也被寄予了監控異地炒房、房產稅徵收,甚至是反腐的希望。

2010年4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首次提出加快建設個人住房信息系統。據《人民日報》報導,原計劃是在2011年底實現40個主要城市聯網,但直到2012年6月底,才實現這一目標。此外,住建部曾有消息稱,計劃於2013年6月底前,將聯網擴展到縣市一級,聯網城市達到500個,而這一計劃至今未有消息。

有專家認為,聯網遭遇困難原因複雜:一是一些城市住房信息聯網工作起步比較晚,信息的完整性和整合度不夠,有些地區的住房信息還是紙質檔案,未錄入電子信息庫。二是各地技術標準、平台條件及人才素質不統一。三是一些地方或部門不願意主動配合。

而據《新京報》報導,北京大學法學院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表示,此次明確不動產統一登記後,對於個人住房信息的聯網,技術上是可以支持的,比如採用統一軟件、統一的登記規範等。「可以說,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對於住房信息聯網會有促進,但不能說,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後,個人住房信息就一定會馬上成功聯網,畢竟住房信息聯網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

「首先,需要跨地區的共享,各個地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應該共享,這對於徵稅、住房保障的認定都是非常需要的。」樓建波說。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認為,不動產登記系統及房屋價值動態評估系統,是房產稅全面開徵的兩大必要技術前提。目前看一、二線城市的房屋價值動態評估系統都在網簽後逐漸完善。如果不動產登記系統能夠建立,房產稅的推進將會明顯加速。

張大偉表示,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將為樓市監管提供幫助,會進一步推動房產稅的開徵。「這一政策類似於人口普查,將是其他所有長效調控政策的基礎。一旦不動產統一登記可以實現,那麼其他政策的出台將非常快,對市場投資者的心理影響非常大。」

「建立全社會房產、信用等基礎數據統一平台,推進部門信息共享,也會對市場部分灰色房源存量有威懾作用,可能會出現部分拋售。一旦房產稅試點增加,對多套房擁有者的心理影響將非常大,也有可能給部分市場帶來一定的存量供給。」張大偉說。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還指出,該登記制度,從不動產的識別、認定、管理和交易上都會發揮較大作用。「統一登記制度建立健全了,對類似『房姐』、『房叔』肯定會產生巨大的震懾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38

業內人事告訴你房地產為什麼暴利 萬如意

http://xueqiu.com/8699384290/27812888
業內人事告訴你房地產為什麼暴利
  不停的聽到開發商大佬說其實地產不賺錢,不停的聽說某個地方房價又漲了30%,到底開發商是不是暴利呢?今天小萬來給你透露一下。
  最近地產股很弱,今天一兩則新聞杭州房價跳水的新聞就能讓地產整體下跌6%,萬科保利都是大幅度下跌,很多公司甚至被封在了跌停板上。萬科以及整個地產行業為代表的藍籌股一直在陰跌,底深不可測。很多股民都說地產的業績那麼好,那麼怎麼還一直跌,老闆說地產賺的錢全歸政府了,老百姓也不滿意,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能買得起地產的客戶還有多少:
   作為業內人事,其實最近1-2年地產行業的確定性是完全沒有問題,13年地產的業績非常好,我們都那是因為去年的銷售非常好,我相信今年的銷售也不會太差,所以14年的業績也問題不大。但是問題是,去年北上廣深的土地價格已經讓我們非常害怕了,所有的招拍掛幾乎都要打到拐點,及競價到保障房,幾乎所有的商品房的樓麵價格都是按照隔壁商品房的售價來成交的。也就是開放商如果不想賠錢,14,15年開盤的成交價,就至少需要是13年價格上漲20-30%才行。我們來計算一下,北京五環附近在02年能夠40萬買一套100平米左右的商品房,05年70萬一套,07年100萬一套,13年350萬一套,那麼15年呢,如果開發商想取得類似於以往的利潤,那麼必須得在500萬一套。按照首付200萬,貸款300萬來簡單計算,200萬首付款 就幾乎要干掉祖孫三代所有的積蓄,300萬按借款,30年還清,每月的利息加房貸差不多2萬,有得幹掉小兩口一半以上的薪水(這個已經是高薪了)。我們可以斷定,只要一買房,這個家庭基本上內需就廢了,指望他們來通過消費來振興經濟是不可能的。
 好了,我們再來計算一下一年的10幾億的銷售面積,差不多1500萬套房子,按照1500萬套房需要3000萬個家庭來支撐,那就差不多需要1億人口買房。都已經到了這個高度,銷售面積你還指望有多大的上升空間。
二、全國能夠符合開發商拿的地還有多少:
   現在的地產商經過過去的10年,其實都是土豪金了,一年銷售額10幾萬億,按照10%行業淨利潤來算,其實很多企業遠遠不止。去年北上廣深5000億的土地出讓金,其實也只佔了去年地產行業越1萬億淨利潤的50%,這是光一年地產行業地產公司的利潤,這還不包括施工和銀行的利潤和稅費,光地產企業的一年增加的淨利潤就可以買下2個北上廣深。你說土地價格怎麼能不漲。
 現在的土地價格讓我想起了兒時玩的遊戲大航海,玩到最後的時候,錢已經多到東西全部包原,還是有很多錢,去年的北上廣深瘋狂土地溢價就是這個原因所在了。
三、地產的暴利根源在哪裡:
       不停的聽到開發商大佬說其實地產不賺錢,到底是不是實情呢?其實我很清楚,對於很多快銷地產或者深耕三四線城市的開發商確實是實情,地產確實不賺錢。現在大部分地產公司為了追求速度,其實地產的銷售利潤是很薄的,大多不到20%的毛利潤,甚至是付利潤,和製造業已經非常接近了,但是我們的財務部門照樣可以把這個項目的淨利潤做到15%甚至以上,奧秘在哪裡,奧秘在哪裡?
    奧秘就在每個項目還有5-10%的面積為不可售面積,大多為配套商業,幼兒園,和一些開發商不是不想賣而是賣不掉的車位,我們聰明的財務將這些不可售的和不好賣的資產將他們的評估價值估的高高的,自然利潤就來了,大家看一下地產公司的報表,大多都有這樣的把戲,及地產的快銷盤的真實毛利潤也就10%多一些,淨利潤很多都不到5%。但是經過我們財務的美化,都挺好看的,股民還直呼價值低估,醒醒吧。城鎮化還有多久,人口紅利還能持續多久,天知道。地產的反彈還會有多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604

【產業】華納併購金牌大風:樂迷看「回巢」 業內看版權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76
華語唱片界又現重大洗牌!華納音樂前日宣佈收購金牌大風,交易內容包括金牌大風的歌曲版權與旗下合約藝人,因此包括才剛與金牌大風合作的方大同,可望再回舊東家華納懷抱,另外華納也將擁有張惠妹、蕭亞軒、江蕙等部分在金牌大風歌曲版權,使其華語歌曲的版權資產提升不少。

方大同繞一圈又回老東家

今年以來,外界盛傳金牌大風求售消息,據悉包括環球、華納等國際唱片公司都有意出價。最終華納在4月29日發表聲明,證實雙方已簽約,交易金額以合約規定不透露,預計夏天完成交易。金牌旗下藝人目前除謝安琪,其他如方大同、歐漢聲多是男歌手,而華納的男歌手同樣為數眾多,女歌手僅蔡依林、郭采潔、黃小琥等,華納收購金牌後男丁更盛。

金牌大風被併購後,近期才從華納跳槽金牌的方大同,又回到老東家,也引起不少樂迷的熱議。方大同從華納發跡,在華納8年,是金曲獎入圍常客,但華納後來因為蕭敬騰、林俊傑瓜分資源,方大同跟接任的華納高層理念不合,去年轉投效金牌大風唱片,簽下3年2張片約,最近他舉行簽約記者會,並發新專輯。

因為唱片圈早已開始就有傳言華納要併購金牌,據瞭解方大同擔心有此狀況已預作準備,在合約載明若簽回華納合約自動失效,華納前日否認傳言:「我們會概括接收金牌的歌手合約,沒聽過這件事。」

方大同日前被問可能「鳳還巢」,笑稱絲毫不尷尬,「轉了一大圈又回去,也滿有趣,反正我和大家都已經很熟了」,且他將照常舉行「Soulboy Lights Up」巡演。蕭敬騰則直呼「兄弟又將團聚」,老蕭經紀人Summer說:「當初方大同轉到金牌,兩人私下互動並沒停止,只是像兄弟搬到不同屋子。」金牌大風主席龐維仁則表示,華納在開發歌手及音樂方面的強大能力,將帶領金牌大風過往成功及傳奇,進入一個全新領域。

傳看中60萬首華語歌版權

華納音樂這次大手筆買下金牌大風,樂迷都看到的是方大同「回巢」,但對華納來說,金牌大風背後擁有的歌曲版權,據傳約有60萬首,才是讓華納願意花大錢購買的原因,這些歌曲版權至今仍可為公司賺進大把鈔票。

在現今盜版猖獗的時代,唱片公司難以賣CD賺錢,而許多天王天后也都獨立運作,少與唱片公司合作,因此各家唱片公司只得各尋出路,但若手中擁有過去歌曲的版權,就能為公司賺來大筆鈔票。

因為只要歌手演唱、KTV播放、甚至可出精選輯等,都能帶來收益。所以對很多音樂公司包括索尼、環球、華納,以及滾石、華研與相信音樂等來說,誰手中擁有版權資料庫,等於就擁有金塊,如滾石手中擁有豐厚華語音樂版權,仍能持續收益。

金牌大風手中握有從點將唱片、EMI科藝百代等數十萬首的歌曲版權,期下擁有的歌曲版權,包括巫啟賢、張宇、蕭亞軒、陶喆、棒棒堂、張惠妹和江蕙等人;大陸歌手則有許巍、花兒樂團,周筆暢;香港為側田、蘇永康、古巨基及楊千嬅等,都將歸屬華納。泰漁

話你知:三大唱片互別苗頭

環球唱片


除有鄧麗君、鳳飛飛、張國榮等已故巨星的音樂版權,現有張學友、陳奕迅等香港天王,近年接連簽下莫文蔚、李玟與孫燕姿,也發行江蕙所屬喜歡音樂的歌手專輯、演唱會DVD,實力強勁。

華納唱片

華納本身旗下擁有蔡依林、蕭敬騰、林俊傑、蕭煌奇與黃小琥等大咖唱將,在併購金牌後,承接過去金牌擁有的江蕙、阿妹、陶喆、蕭亞軒、張宇等歌手的龐大音樂版權,音樂資產更加雄厚。

索尼唱片

旗下擁有羅志祥、蕭亞軒、楊丞琳等歌手,目前也代理相信音樂(五月天)、傑威爾音樂(周杰倫)、少城時代(張靚穎)等旗下藝人的唱片。

來源:信息時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270

權威人士稱國資改革意見今年必須出臺 業內:投資高潮將很快形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19

Corruption-Reform-and-China1

權威人士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表示,根據深化改革小組2014年深化改革工作計劃,多項涉及到國資領域改革的意見今年必須出臺。

該人士表示,目前國企深化改革意見已經報給深化改革小組,如果各方沒有什麽意見,國資委是希望越快越好,今年年底前出臺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在配套細則方面,該人士稱,包括發改委牽頭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意見,財政部牽頭的國有資本預算、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意見,國資委牽頭的國企分類改革意見目前都已成型,正在進行討論和征求各方意見。

業內人士指出,指導改革的大方案出臺後,改革和投資高潮將很快形成,積累很久的矛盾將迎刃而解,蓄積很長的動力會集中爆發。改革將出現全面開花的局面,在混合所有制、資本經營公司、職工持股等問題上會出現很大突破。

權威人士介紹,有關意見或方案包括: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施方案、界定不同中央企業功能的方案、中央企業布局和結構調整方案、國有企業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此外,還有完善中央企業分類考核、完善國有企業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及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等。

目前,關於國資改革指導意見的出臺時間尚不清楚。9月3日,《金陵晚報》報道稱,由國資委體改中心編寫、原定於今年9月出臺的國資國企改革綱領性方案——《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與《關於完善公有制實現形式的指導意見》,今年將不會出爐,國資委內部最新口徑是“延後至明年由中央深改小組出臺”。

對國資改革國家版方案延遲出臺的原因,國資委內部解釋為還有許多內容“尚需修改”。至於何時出臺,國資委人士稱目前內部尚無法清晰地確定。

而新一輪國企改革的目標早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十二五”期間將央企國有資本收益上交比例再提高5個百分點左右,到2020年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將達30%。國資改革國家版方案,就是要確保實現這一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36

業內證實中鋼數百億貸款逾期 或涉及工行與交行 陳紹霞

來源: http://xueqiu.com/1876614331/31751741

網易財經9月23日訊 昨日,“某排名60多的央企銀行貸款本息數百億元全面逾期”的消息在網絡上盛傳。今日有多位鋼鐵業內人士證實,該消息所言的央企即為中鋼集團。據消息,國務院已出面協調, 此事涉及到工行和交行。

業內人士指出,“具體金額沒法確認,但是這件消息不是空穴來風”,該人士表示,中鋼集團此前大力擴張,近幾年因行業不景氣以及風險管控問題出現巨虧。

據悉,中鋼集團曾經是全球500強,但是近兩年均未上榜。2013年中鋼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00億元,較2010年的1845.66億元大幅縮減;2012年其資產總額為1091.44億元,較2010年的1258.35億元明顯縮水。據悉,自2009年以來,中鋼的資產負債率超過90%。

分析稱,這是中鋼集團在2008年以前粗放式的增長、混亂的管理埋下的惡果。此前,中鋼集團因收購山西中宇鋼鐵有限公司產生高達40億的欠賬,以及敵意收購澳大利亞中西部礦業公司造成巨額虧損,間接引發了2011年前董事長黃天文的去職。

近幾年里,中鋼集團一度傳出資不抵債,將被五礦集團兼並的消息。

資料顯示,中鋼集團主要從事冶金礦產資源開發與加工;冶金原料、產品貿易與物流;相關工程技術服務與設備制造,是一家為鋼鐵工業和鋼鐵生產企業及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綜合配套、系統集成服務的集資源開發、貿易物流、工程科技、設備制造、專業服務為一體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

“網上說的消息是真的”,有接近中鋼人士稱,中鋼此前一度傳出將被重整的消息,“政府出面了,這一次的處理結果還不確定”。

“(中鋼)早期投資出了問題,風險管控做的不好,在大宗商品趨勢向下的情況下,前些年步子邁得太大,大企業也遲早會出問題”,另有業內人士評價。

截至23日11時,中鋼集團尚未對此消息作出回應,中鋼集團新聞發言人及上海公司人士電話均無法接通。(劉寶興)

相關報道:

中鋼回應壞賬傳聞:確有資金未按期到賬

9月23日,中鋼集團表示,公司確有個別資金回籠未按期到賬。在宏觀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鋼鐵行業低迷,公司資金面緊張。但目前公司經營仍平穩正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10

業內解讀尚福林“潛臺詞”:短期內存貸比或難廢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46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近日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提到將“堅持使用存貸比”,並倡議國際銀行監管采用包括存貸比在內的簡單可比的監管指標。這被市場解讀為,存貸比監管或難以在短期內廢止。

近來隨著月末存款偏離度指標的實施,業內關於廢除存貸比的呼聲日漸高漲。因為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月末存款偏離度不超過3%,且嚴禁銀行違規吸收和虛假增加存款,銀行攬儲受到制約。

報道提到,新規意味著如果銀行日均存款為100億元,到月末的一天存款不能夠超過103億元。然而存貸比又是屬於時點考核指標,月末存款偏離度的實施將會抑制銀行月末時點存款的規模,使得銀行滿足存貸比監管指標增加難度。

上半年末,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四家存貸比已經超過70%。不少業內人士提到,存貸比指標對其的束縛越來越明顯。

但尚福林的表態可能會讓廢除存貸比的期待化為泡沫。

在近日舉行的第18屆國際銀行監督官大會上,尚福林表示,希望國際銀行監管界能夠逐步減少對模型和計量技術的過度依賴,共同建立和完善簡單、透明、管用的監管規則體系。如采用杠桿率、存貸比等簡單可比的監管指標,進一步簡化和明確監管規則。

上述報道引述分析人士和銀行業人士認為,存貸比短期內廢止的可能性不大,不過面對中國銀行業目前的發展情況,有必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例如存貸比分子分母範圍的調整,或者是75%上限的調整等。(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77

恐怖疫癥埃博拉的危與機:來自業內專家的解讀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07&extra=page%3D1

恐怖疫癥埃博拉的危與機:來自業內專家的解讀
作者:格隆匯 Chris

埃博拉肆虐,人心惶惶,昨天歐洲所有股指因此大跌。在病毒面前,人類有多不堪一擊?有無醫治方法與藥物?研究機會在哪里?我們特地請到格隆匯會員,醫藥領域專家Chris為我們解讀埃博拉病毒的相關藥品以及醫藥類公司,供大家參考。

以下是來自Chris的分享:

小時候看過幾遍電影“卡桑德拉大橋”,那情節就是埃博拉這樣的病毒擴散在世界的後果。如今埃博拉病毒尚未大規模擴散在歐洲與北美,但苗頭真是相當不妙。昨天西班牙產生第一位本土感染的埃博拉患者,同時美國第一位埃博拉患者宣告死亡。我們是否在見證一個大規模疫情發生的早期階段?我們只能祈禱這不要發生!

埃博拉病毒只有幾天潛伏期,發病後死亡率高達50%-90%,且死狀甚懼,完全符合中國的七竅流血暴死。最新的情況:3,439人已經死亡,受感染者尚有 4,000,他們當中的一大半將會死去,那麽很快我們會聽到死亡超過一萬人!歐洲與北美在感染數人後開始出現死亡。而這一切僅僅只用了三個月。最要命的是,我們沒有知識,沒有藥物,沒有時間。基本上除了隔離,大部分患者只能等待死亡。

言歸正傳,看受益股。實際上由於一種病不爆發,我們人類就不去投資研發疫苗和藥物,等病爆發時,我們手上沒有一個像樣的武器,這就是當下抗埃博拉藥物的現狀。於是出現了病急亂投醫的狀態。因此炒作這些股票,其實是來到了醫學的最前沿,最冒險的部分,好在你的冒險和政府是在一起的。

以下梳理的是少數幾浮上水面的抗埃博拉藥物以及相關公司。這里面的驚喜無疑是含有一家港股上市的醫藥公司。

藥物一:美國馬普生物制藥公司生產的ZMapp,這款最近多次曝光的藥物在十幾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猴子身上有效,尚未對人試驗,由於埃博拉的迅速傳播,美國政府無法依照正常流程審批,只好允許該藥物立刻用於人類。最早使用者包括在8月初死亡的西班牙牧師Miguel Pajares。目前看對部分人產生效果。兩位美國人Nancy Writebol 和 Dr. Kent Brantly感染病毒後使用了ZMapp並康複,但醫學界沒有肯定該藥物的作用,因為沒有時間研究。而且Brantly同時接受了另外一位已經康複的美國人的血清,這或許是他好轉的原因,目前醫學界尚未定論。不過康複者的血液被當做寶貝使用,用來救治已經染病的人士。ZMapp的生產依賴美國雷諾煙草公司的煙草提取技術,但擴大廠房需要幾個月,種植煙草需要一個多月,因此生產一批藥物需要數月時間。因此,我們看到現在情況是埃博拉患者急需救民藥物,但生產商無貨。另外,美國馬普生物制藥公司為非上市公司。而一些投資者開始考慮轉炒雷諾煙草公司。

藥物二:屬於加拿大上司公司Tekmira(TKMR)的一款藥物TKM-Ebola。該藥僅僅只做了一期臨床就被美國政府緊急批準去非洲救火。8月9日該股因該消息大漲40%,並很快升了70%。在臨床中,在感染埃博拉病毒24小時或者48小時後,83%的靈長類動物接受治療後存活,而當治療時間推遲到72小時,存活率也達到了67%,而對照組則全部死亡。這已經顯示了該藥物的療效,盡管只是臨床一期。我們看到,接受該藥物使用的美國患者Rick Sacra本身也是一位醫生,他目前已經康複,但需要留意他也接受了其他康複者的輸血。無人能夠回答是藥物的作用,還是輸血的作用。另外一位患者Mukpo正在接受該藥物治療,同時接受了康複者的輸血,Mukpo是生是死等待新聞公布。因此,醫學界沒有肯定該藥物的作用。

藥物三:中國四環藥業公司的jk-05。該藥物是軍科院研究的產品,相信屬於國家機密,目的也是產出後供給中國的軍隊使用為先。今日四環公司的公告曝光了與軍科院合作,作價1000萬購買該藥物的權益,作為軍隊收儲(具體參加公告信息),從而讓我們驚覺中國在抗埃博拉領域的研究成果。面對埃博拉病毒大爆發的緊急情況,中國政府上月已經輸送一批藥物去非洲,目前尚未有效果方面的報道,主流媒體關註的依然是美國的藥物。需要指出,該四環公司參與的jk-05藥物已經在軍科院研制了5年,根據醫藥的研發流程,相信是達到某個程度,我們也祝願它達到了某一個程度,我們更加祝願該藥物能夠取得一定療效。如果埃博拉恐慌持續發酵,那麽四環是港股唯一一家概念股,將可能出現一波大漲。

藥物四:屬於上市公司Chimerix(CMRX)的藥物brincidofovir,該藥物仍然在試驗階段,但逼不得已施用在美國人鄧肯身上,但昨日該病人宣告死亡,成為美國首例死於埃博拉病毒的人,因而市場疑慮該藥物的有效性,並導致公司股價大跌13%。鄧肯在入境美國前已經感染了病毒,並且被誤診,醫生開了一些抗生素給他。直到確認他患上埃博拉,估計為時已晚,再用藥則效果大減。是否因為用藥太遲導致藥物療效不顯著,當下已經沒有人沒有時間去研究這個人身上的科學了,人們又將目光投向下一位患者。

藥物五:最新公布由美國猶他州大學研發出一種模擬肽,正處於試驗階段,具有廣譜的作用,可以抗擊幾種埃博拉病毒。由於是最新消息,且沒有任何試驗數據公布,且尚未運用於人類,需要進一步跟蹤。沒有相關上市公司涉及。

藥物六:拉米夫定。病急亂投醫之下,非洲的醫生在絕望中使用抗艾滋病藥物拉米夫定醫治患者。根據CNN在利比里亞的報道,來自一個醫生的使用,結果15人中13人生還,死亡率從原來的70%下降至13%。這是抗埃前線的白求恩們的選擇,沒有醫學上的證實。該藥物的生產商是大名鼎鼎的葛蘭素史克公司。如果該藥物真是如此有效,或許會收獲羅氏制藥的明星藥物特敏福在抗SARS中的巨大勝利。

最後,鑒於埃博拉病毒的發展態勢每日都有變化,相關藥物和疫苗的情況也在演進,投資者須密切跟蹤相關動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274

人民網:資深業內人士稱滬港通不可能無限期推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858

針對昨日《香港商報》報導滬港通將難以如期於本月27日開通,可能無限期延遲,人民網采訪的資深人士表示,滬港通屬於國家既定政策,不可能無限期推遲。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也認為 “滬港通”推出是早晚的事情,投資者無需多慮。

《香港商報》援引接近內地監管層的匿名消息人士指出,受“占中”影響,原已準備多時的“滬港通”將難以如期於本月27日開通,且原定於本周六舉行的滬港通開通彩排儀式也已被取消。報道稱,滬港通目前處於被無限期擱置的狀態。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向人民網表示,國家既定的政策不是兒戲,不可能無限制擱置下去。他說:

“滬港通的按鈕在國務院,推出時機是決策者判斷時間點的問題,目前滬港通推出不存在任何障礙。”

趙錫軍則是表示,“滬港通”是政策層面對投資者提供的一個投資機會,即便“延遲”,也只是這個機會早一點晚一點的事情,投資者無需多慮。

據人民網報道,一位監管層人士說,按照公告的時間點,“滬港通”技術條件等目前已經準備就緒,至於何時推出有待進一步確認。一位接近交易所的人士也說,對執行層面來講,目前並不掌握相關政策情況,也無法發表任何意見。

今年4月,內地及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宣布決定原則批準上交所、港交所、中登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滬港通”)。公告稱,從公告發布之日起至滬港通正式啟動,需要6個月準備時間。

《香港商報》報道稱,本月初“占中”初現時,原訂在港推行的一系列有關“滬港通”的宣傳活動就已取消,包括官員訪港行程,上交所在港的采訪活動等等。當時還只是計劃暫時推遲,擇機再做,但隨著局勢一發不可收拾,推遲已變成暫時不考慮做了。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中國股市基金連續6周資金流出,累計達49億美元(約379.8億港元)。券商認為資金憧憬“滬港通”而來,但仍未見開車,投資者獲利而去。統計顯示,自7月港元匯率破頂以來,中國股市基金累計資金流入將近88億美元(約682億港元),近來六周資金流出規模相當於吸資額的56%。

中證監日前記者會並未體積滬港通的開通日期。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認為,即使滬港通未必可在本月或下月推出,12月也是合適的時機。目前歐美股市動蕩,香港本地風波又起,延遲推出勝過倉促上陣。而且12月是基金經理粉飾成績的傳統季節,或有利於做好市況,給滬港通開通帶來適合的時機。

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師葉尚誌也預計,滬港通年內推出機會仍高。他認為,市場不用過分解讀滬港通或擱置的消息,畢竟滬港通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而且與滬港通相關的準備工作已做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5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