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爾必達打三星 秘密武器在台中

2010-11-22 TCW




看上台灣的資源,十一月十五日,全球第三大DRAM廠爾必達(Elpida)已經通過工業局審查,即將成為第一家來台發行TDR的日本公司。

今年第三季,爾必達社長坂本幸雄宣布,爾必達將停止在日本生產DRAM,未來爾必達維持全球第三大的秘密武器,就藏在台中。

製程最先進! 前三季大賺一百四十三億

十一月十日,中科科學園區裡,瑞晶電子正在調整最先進的浸潤式機台生產線,這裡有全台灣最先進的四十奈米DRAM製程。今年前三季,瑞晶賺進一百四十三億元,是全台灣最賺錢的晶圓廠。

瑞晶總經理陳正坤,是整個爾必達「聯台攻韓」計畫的靈魂人物。他是台灣培養出的建廠高手,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戰,是二○○二年幫力晶蓋出台灣第一座十二吋DRAM廠,當時力晶內部不斷爭論,技術不成熟,要不要從八吋廠升級到十二吋廠。

「那時候,黃崇仁說我們是小孩玩大車,」陳正坤回憶,「玩死了,沒人會用你,每個人都會知道,你是把力晶十二吋廠玩垮的那個人,」陳正坤回憶。他還是力主蓋廠,二○○四年,力晶因這座十二吋廠大賺二百一十三億元。因為這項戰功,讓陳正坤成了瑞晶的首任總經理。

在DRAM產業,製造DRAM的技術製程幾乎每一、兩年就要升級一次,每次升級,就要花掉數十億元,甚至百億元的資金,光一台浸潤式機台,就要價十五億 元。這個產業的決戰點,比的是製程的先進程度:製程越先進,產出的DRAM成本越便宜,就越能夠獲利;反之,就是虧損。

其他晶圓廠如南亞科有富爸爸撐腰,資金不足可以請母公司增資,爾必達卻因為金融海嘯後財務狀況不佳,受日本政府金援,日本政府要求爾必達,不能拿錢投資海外。「我們的資本支出要經過爾必達審查,錢卻得自己找,」陳正坤說。

良率逾九成! 加快製程轉換,降低成本

不只如此,爾必達還希望,瑞晶除了賺錢,還能夠在台灣上市,募資在台灣蓋出另一座晶圓廠,增加更多產能,爾必達才能突破日本政府的限制,利用台灣的低成本,和三星、海力士對抗。換句話說,瑞晶要和對手打仗,不但子彈得自己找,最好還能拉到另一桿槍,替爾必達打仗。

資源不足,陳正坤的策略,是想辦法縮短改善製程良率的時間,用時間變現金。

「做出一顆DRAM,有五百到六百道工序,」陳正坤說,做出一批DRAM,至少要一個月才知道結果,「一批做壞,你就損失一個月,改十二次,一年就過去了,」他分析,每失敗一次,代價都是億元起跳。

他先把標準打進每個人的腦海裡,他要求,每個人都要瞭解技術細節,看到員工,他隨時抽考,「處長不會,就叫工程師來代替他開會,」原本日方認為一年才能完成的製程升級,結果瑞晶只花了十個月,就完成製程轉換,良率超過九成,「良率和成本都比爾必達好,」陳正坤說。

轉換順利,市場卻不埋單,○七年建廠完成,接著兩年,瑞晶卻碰到金融海嘯,DRAM價格持續破底。二○○九年上半年,瑞晶的狀況跌到最谷底,「有一個月,帳上現金不到一億元,員工薪水就要扣掉六、七千萬。」陳正坤說,他半開玩笑的問其他主管:「我們要不要落跑?」

時間就是金錢,沒有資金,瑞晶眼睜睜看其他對手改用先進製程。去年底,DRAM價格終於反彈,瑞晶從賠一百億元,變成賺一百億元,陳正坤下了一步險棋:他一次跨越兩個世代,從六十奈米直攻四十奈米。

在DRAM產業,這是很大膽的一招,「每個世代都有新的技術要學,如果這麼容易就能直攻最新製程,那DRAM產業就太容易做了,」一位半導體分析師觀察,別人一次跨一階,這個決定,等於是一次跨兩階。

「我的要求,是第一次就要做對,」陳正坤說,從裝機開始,所有機台第一次就要就位,一般DRAM廠試產頂多試做幾百片,他第一次生產就砸下一萬片,「試產就等於生產,」瑞晶的員工每天從六、七點忙到半夜。

產出多一倍! DRAM價崩盤,仍獲利

今年五月,瑞晶才進第一部浸潤式機台,到了八月,瑞晶開始四十奈米第一次投片,十一月已經擴大到三萬五千片。這個新製程,讓瑞晶生產2G的標準型記憶體的成本,等於生產1G記憶體,產出加倍,即使面對今年十月的DRAM價格崩盤,瑞晶仍維持獲利。

然而,DRAM價格下半年崩跌速度,卻超乎陳正坤的預料。目前DRAM顆粒跌至每顆一‧四美元,已接近瑞晶每顆一‧二美元的成本點,為瑞晶未來的獲利能力平添變數。

瑞晶的快速升級,讓坂本幸雄今年一月決定把研發中心搬到台中,未來瑞晶和爾必達的技術差距,將從半年,縮短到一個月內。今年十一月,爾必達還關閉部分日本廠房減產,把最重要的DRAM製造都交給陳正坤。

陳正坤的考驗還沒結束,為了維持瑞晶的獲利能力,明年初,瑞晶將挑戰三十二奈米新製程,逼進三星的製程水準,這是台灣DRAM產業沒人做過的大膽嘗試,同 時,他還必須盡力維持瑞晶獲利,往上市之路邁進。陳正坤能不能同時再跨越這兩道門檻,將是爾必達對抗三星攻勢,最重要的一線希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6

高舉「聯日抗韓」旗幟 債留台廠? 爾必達來台招募抗韓大軍的盤算

2011-2-21  TWM




即將成為首度來台發行TDR的爾必達,打著「聯日抗韓」的旗幟,手握力晶、茂德產能,企圖縮短與韓廠的差距。「聯日抗韓」真能奏效?還是成就了爾必達,最後留下台廠滿手債務?

撰文‧賴筱凡

我愛台灣,我愛台灣人,我愛台灣的食物,我愛台灣的公司。」透過視訊,爾必達(Elpida)社長坂本幸雄用生硬的日本腔英語表達愛台灣的決心。

就在台灣DRAM大廠哀鴻遍野之際,爾必達成為「聯日抗韓」的新希望;但是坂本幸雄卻不願購併任何一家台灣DRAM廠,在這一波全球記憶體產業淘汰賽中他有何盤算?他真的可以成為台灣的救星嗎?

爾 必達召開視訊法說的這天,日本正下著雪,就像DRAM產業漫長又不見盡頭的嚴冬。台、日DRAM大廠去年第四季嚴重虧損,連爾必達也難逃虧損新台幣一○ 一.二二億元的命運,台灣從南科虧損一○四.三億元、至瑞晶小虧十八.一七億元,整個DRAM產業哀鴻遍野,只有韓廠三星、海力士(Hynix)市占率逆 勢增長。

是聯日抗韓還是助日抗韓?

喊了好些年「聯日抗韓」,爾必達陸續取得瑞晶、茂德多數產能,如今,連力晶都交出DRAM產品銷售權,再加上爾必達來台募集近四十七億元,抗韓大軍似已然成形,真的能相信爾必達會帶領台灣DRAM「慘業」殺出重圍嗎?

答案似乎是悲觀的。

隨 著DRAM產業的景氣循環加速,燒錢的速度有增無減,二○一○年短暫的回春,曾讓台灣DRAM廠以為「春燕真的回來了」;只是開心不過三季,DRAM價格 崩盤,DRAM廠重回虧損地獄,這次,連口袋深的台塑集團,恐怕都會縮手。美光(Micron)執行長艾波頓(Steve Appleton)不諱言,「虧損連連的台廠,已經沒有意願,也沒有財力再投資擴產。」攤開美光、爾必達為首的兩大非韓陣營,南科、華亞科大砍今年資本支 出,在不包含新一代三七奈米技術的製程投資下,南科、華亞科今年的資本支出縮減至一二○億元與一七○億元,對比去年大手筆砸下二三○億元與五五○億元,從 南科、華亞科的資本支出計畫,已嗅到台塑集團縮手的味道。

更別提爾必達陣營,力晶、茂德幾乎是舉手投降的狀態,爾必達與其子公司瑞晶的資本支出,也雙雙降低至四百億日圓(約新台幣一四○億元)與兩百億日圓(約新台幣七十億元)。

反觀韓廠,絲毫沒有要踩煞車的跡象。光是三星今年用在記憶體的資本支出就高達六.三兆韓元(約新台幣一六三九億元),海力士的資本支出也維持去年水準,投下三.三七兆韓元(約新台幣八八五億元),遠遠超出美光、爾必達陣營的資金。

更 別說,三星去年七月遙遙領先同業,轉用三五奈米來生產2Gb容量的標準型記憶體,成本比起四六奈米再減少三成。等於三星生產一顆2Gb容量的DDR3主流 記憶體,成本只要一美元,而台廠的平均成本卻仍在二美元上下,就連海力士的三八奈米也已量產,但台廠去年底才紛紛轉進四○奈米、四二奈米,根本競爭力完全 無法與韓廠抗衡。

這也難怪坂本幸雄會預言,樂觀的話,經過這一輪淘汰賽,全球DRAM廠可能會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若是情況趨向悲觀,最後存活下來的DRAM廠則恐僅剩兩家。

也就是說,這波淘汰賽中,坂本幸雄並未將台廠列入存活的名單中,在台灣提供資金、產能等炮彈支援下,台灣只是扮演「助日抗韓」的配角角色,在美、日、韓大戰過後,台灣DRAM廠依然「斯人獨憔悴」!

這一場DRAM的軍事競賽,要勝出的兩項關鍵:一是錢、二是產能。坂本幸雄非常清楚這一點,比口袋深度,他贏不過有台塑集團撐腰的美光;比產能,他還有一些機會。

若以市調機構集邦科技的數據來看,去年底爾必達市占率一三.六%,力晶二.二%、茂德一.八%,爾必達掌握力晶與茂德產能後,市占率可望來到一七.六%,大幅縮短與海力士的差距。

爾 必達已表明不當台灣救星所以,在茂德、力晶無力再砸錢開發下一世代技術時,爾必達出面將新世代的技術開發重責攬在身上,而力晶與茂德則得將旗下產能交給爾 必達,但爾必達又明確地表達,不會「合併」力晶、茂德,因而形成爾必達、力晶、茂德之間的關係「既合又離」的複雜關係。

觀察DRAM產業多年的分析師指出,其實,坂本幸雄深諳「合併」絕對不是一步最佳的棋,因為一旦合併,力晶手上有高達四百億元的債務,與茂德待償的五百億元債務,馬上就會變成爾必達的龐大包袱,所以,坂本幸雄曾多次公開聲明,絕對不會「買」力晶與茂德。

形勢比人強,雖然爾必達早已表明不會當台灣救星,但是台灣還是甘願提供產能、資金給爾必達,作為下一代技術的研發費用,從根本加深台、日DRAM廠的合作關係,這就是希望台灣DRAM業能夠保住一息命脈,避免遭淘汰提早出局。

為了與韓廠一拚,坂本幸雄也不能讓力晶、茂德倒下,力晶、茂德手上的產能雖不及南亞科,但在這場DRAM淘汰賽中,也是爾必達不小的助力。

所以,在力晶全面退出DRAM銷售後,轉型成為爾必達的代工廠,甚至市場傳言,爾必達未來可能以代替力晶負擔部分債務的方式,進一步取得力晶最先進的工廠。

對比早就退出標準型DRAM殺戮戰場的旺宏、華邦電,轉投利基型記憶體後,各自闖出一片天,還深陷在虧損泥淖的台廠,也只能暗自垂淚。

至於即將來台發行TDR的爾必達,雖然TDR所募集的資金,將全數用在瑞晶,作為下一世代技術開發的資本,至於能不能獲得台灣投資人的認同,就看坂本幸雄要如何證明,他有多愛台灣了。

聯日真能抗韓?

——三星、海力士持續壯大

公司

市 占率(%) 營收(億元)三星 40.7 1032 1639 海力士 21.9 555 885 爾必達 13.6 345 140 美 光 12.0 304 870 南亞科 4.2 118 120 力 晶 2.2 133 160 華邦電 1.9 48 49.6 茂德 1.8 45 尚未公布資料來源:集邦科技、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3

TCL集團4.8億出售子公司速必達50%股權

TCL集團周日發布公告稱,為快速推動子公司速必達由公司內部服務平臺向社會化物流平臺轉型,提升公司的物流服務能力,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酷友科技擬向希傑大韓通運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希傑大韓通運(中國)出售速必達合計50%股權(對應註冊資本人民幣7,000萬元;其中公司出資4,000萬元、酷友科技出資3,000萬元),轉讓金額為4.8億元人民幣。

股權轉讓完成後,本公司不再持有速必達股權,酷友科技持有速必達的股權比例由交易前的 71.43%降至 50%,希傑大韓通運(中國)將持有速必達 50%的股權。借助希傑集團旗下韓國上市公司希傑大韓通運在物流領域的資質、資源和能力,速必達的供應鏈能力、電商物流能力及包括 IT、供應鏈咨詢、海外貨代等在內的業務能力提升,也有助於速必達從內部服務平臺向社會化服務平臺的轉型,促進速必達向頂級家電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邁進。

希傑集團前身是韓國最大的食品公司,現已發展成為一家全球化的大型企業集團。在食品餐飲、生物科技、新流通、娛樂傳媒四大核心事業領域保持領先,並通過實行全球化戰略,不斷加強國際競爭力。希傑集團除在物流服務領域具備極強的競爭力,其在亞洲地區的傳媒及娛樂領域也極具競爭力。

公司與希傑集團也將探索在傳媒、娛樂等業務方面的合作,探討在智能電視運營、全球播同步影院的全球推廣、韓國娛樂影視內容引入等方面的可能性,以此加強公司在服務方面能力建設,助力公司“雙+”戰略轉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