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查理.芒格的投資檢查清單: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 金石楊天南

來源: http://xueqiu.com/1175857472/35478863

查理.芒格的投資檢查清單: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
2015-01-19查理芒格VC/PE/MA金融圈

投資和決策檢查清單

風險:所有投資評估應該從測量風險(尤其是信用的風險)開始

測算合適的安全邊際;
避免和道德品質有問題的人交往;
堅持為預定的風險要求合適的補償;
永遠記住通貨膨脹和利率的風險;
避免犯下大錯;
避免資本金持續虧損。

獨立:“惟有在童話中,皇帝才會被告知自己沒穿衣服”

客觀和理性的態度需要獨立思考;
記住,你是對是錯,並不取決於別人同意你還是反對你----唯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斷是否正確;
隨大流只會讓你往平均值靠近(只能獲得中等的業績);

準備:“唯一的獲勝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並希望擁有一點洞察力。”

通過廣泛的閱讀把自己培養成一個終生自學者;
培養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聰明一點點;
比求勝的意願更重要的是做好準備的意願;
熟練地掌握各大學科的思維模型;
如果你想要變得聰明,你必須不停地追問的問題是“為什麽,為什麽,為什麽”。

謙虛: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

只在自己明確界定的能力圈內行事;
辨認和核查否定性的證據;
抵制追求虛假的精確和錯誤的確定性的欲望;
最重要的是,別愚弄你自己,而且要記住,你是最重要被自己愚弄的人。

嚴格分析:使用科學方法和有效的檢驗清單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錯誤和疏忽

區分價值和價格、過程和行動、財富和規模;
記住淺顯的好過掌握深奧的;
成為一名商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宏觀經濟或者證券分析家;
考慮總體的風險和效益,永遠關註潛在的二階效應和更高層次的影響;
要朝前想、往後看----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配置:正確地配置資本是投資者最重要的工作

記住,最好的用途總是由第二好的用途衡量出來的(機會成本);
好主意特別少----當時機對你有利時,狠狠地下賭註吧(配置資本);
別“愛上”投資項目----即使你投入巨大心血,也要依情況而定,照機會而行。

耐心:克制人類天生愛行動的偏好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愛因斯坦),不到必要的時候,別去打斷它;
避免多余的交易稅和摩擦成本,永遠別為了行動而行動;
幸運來臨時要保持頭腦清醒;
享受結果,也享受過程,因為你活在過程當中。

決心:當合適的時機出現時,要堅決地采取行動

當別人貪婪時,要害怕;當別人害怕時,要貪婪;
機會來臨的次數不多,所以當它來臨時,抓住它;
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投資就是這樣的遊戲。

改變:在生活中要學會改變和接受無法消除的複雜性

認識和適應你身邊的世界的真實本質,別指望它來適應你;
不斷地挑戰和主動地修正你“最愛的觀念”;
正視現實,即使你並不喜歡它----尤其當你不喜歡它的時候。

專註:別把事情搞複雜,記住你原來要做的事

記住,聲譽和正直是你最有價值的財產----而且能夠在瞬間化為烏有;
避免妄自尊大和厭倦無聊的情緒;
別因為過度關系細節而忽略了顯而易見的東西;
千萬要排除不需要的信息
直面你的大問題,別把它們藏起來

堅持終身學習

就算沃倫·巴菲特也不得不成為一部不斷學習的機器。層次較低的生活也有同樣的要求,我不斷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過越好,他們不是最聰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奮的,但他們是學習機器,他們每天夜里睡覺時都比那天早晨聰明一點點。

再拿沃倫·巴菲特來說,如果你們拿著計時器觀察他,會發現他醒著的時候有一半時間是在看書。他把剩下的時間大部分用來跟一些非常有才幹的人進行一對一的交談,有時候是打電話,有時候是當面,那些都是他信任且信任他的人。仔細觀察的話,沃倫很像個學究,雖然他在世俗生活中非常成功。(來源:vcpema整理自《窮查理寶典》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32

"查理周刊"事件重演 丹麥接連發生兩起槍擊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53

【15:41更新】哥本哈根警方當地時間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他們認為此前發生在咖啡廳和猶太人教堂的襲擊案有關聯,幕後槍手應是同一人。警方還稱,他們認為該男子已被警方擊斃。


【13:23更新】

哥本哈根警方稱,已經擊斃了此前在火車站附近槍擊他們的人。


【11:10更新】

美聯社援引丹麥警方報道稱,第二起槍擊事件中受傷的3人中,有1人已經死亡。


【9:38更新】

當地時間周日淩晨,哥本哈根距離火車站不遠的猶太教堂(Synagogue)再次發生槍擊,丹麥警方稱至少有3人在最近的一次槍擊中受傷。

美聯社報道,一人被擊中頭部,兩名警察手臂和腿部受傷。警方稱,現在尚不清楚這兩起槍擊案是否有關聯。

map skitch (1)


【9:12】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14日下午發生槍擊案,導致1人死亡、3名警察受傷。

據警方說,槍擊案約下午4時發生在哥本哈根市區的一個文化中心。案發時,法國駐丹麥大使齊默雷及瑞典藝術家維爾克斯等人正在參加該中心舉辦的一場討論活動。

警方初步認定該槍擊案意在刺殺維爾克斯,他曾因發表(2007年)針對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而引起軒然大波。據彭博,聽到槍聲後,維爾克斯被帶至安全的地方,並未受傷。

丹麥首相托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在案發後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所有跡象表明,這起槍擊案”是“一次恐怖襲擊”。她說,這是一種“憤世嫉俗的暴力行為,但是丹麥人民永遠不會屈服於暴力”。

rtr4pl70

法國外交部長法比尤斯14日強烈譴責此次槍擊事件,他也將此事稱為“恐怖襲擊”,表示法國支持丹麥政府和民眾打擊恐怖主義,並“以最堅決的態度譴責這一襲擊”。

法國總統府當日也發布新聞公報說,法國總統奧朗德已和丹麥首相托寧-施密特溝通,奧朗德表達了法國對丹麥的支持。據總統府透露,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將盡快前往哥本哈根。

新華社披露了更多細節:

丹麥警方最初表示有兩名涉案槍手,但隨後說他們確信只有一人參與了槍擊。目前,丹麥警方正全力對行兇者展開搜捕。

當地媒體報道稱,案發時,文化中心內約有幾十人。行兇者並沒有進入文化中心,而是從外面通過玻璃門試圖向里面射擊。

警方說,在槍擊案中死亡的是一名40歲的丹麥籍男子,而受傷的三名警察也已經脫離生命危險,目前正在接受進一步治療。

這是繼法國《查理周刊》案後的又一起因先知漫畫而引起的襲擊案。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1月7日,《查理周刊》總部7日發生槍擊事件, 造成12人死亡,包括10名記者、2名警察,另有8人受傷。  

《查理周刊》是一家諷刺雜誌,2012年曾因刊登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的漫畫引起穆斯林團體抗議。

槍擊事件發生前,《查理周刊》Twitter上的最後一條推文為“伊斯蘭國”武裝領導人Abu Bakr al-Baghdadi的漫畫。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94

查理·芒格的思考方法是怎樣的?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46

本帖最後由 鹿愚 於 2015-5-8 15:18 編輯

查理·芒格的思考方法是怎樣的?


導言

以下準則有助於達成目標,做出選擇、解決問題、判別真偽。


Use notions
要利用確定的概念或某個想法



使用有事實做依托的大想法

明白事情的真正意義

簡化

利用規則並且學會篩選

知道我要達成的目標

尋找並且考量替代方案

了解各種後續情況以及整體結果

定量

搜尋各種根據,並在此基礎上行事

能夠反向思考

記住,要有大的成效,就需要諸多因素的總和

評估如果做錯了會有什麽後果


What is the issue?
問題的解決



問題是什麽?事情的實質是什麽?

事情的核心或重點在哪里?相應的主要問題是什麽?

什麽是相關的?什麽是可解決的?什麽是重要的?什麽是可知的?什麽是可以適應的(Utility-applicability)?

我了解事情的全貌嗎?為了使自己對事情有想法,我需要一些相關數據和基本知識儲備,否則我就得承認“我不知道”。

我的判斷比其他人好嗎?

我必須對什麽做出預測?它是可預測的嗎?

需要做出決定嗎?如果我不當機立斷,會發生什麽?為解決此事,我能做什麽?“我”應該去做嗎?

我對此問題的思考花了多少時間?此刻我思考到了哪一步?處於誰的立場上?

簡化問題,先解決“不需大腦思索”的大問題,然後從自己的境地開始思考。


Understand what it means
理解背後的含義



把語言和各種想法翻譯成我明白的方式。我能理解所用的語言和結論的真正含義和暗示嗎?它意味著什麽?它是否有助於我對未來做出有用的預測嗎?

我是否了解事情發生和運轉的方式和原因?它正在產生什麽影響?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影響?現在的情況如何?怎樣及為何會發生如此情況?其結果會是什麽(會有什麽觀察、發現、事件、體驗)?


Filters and Rules
過濾和規則



利用規則和缺省規則來篩選——我可以如何檢測?

改變規則,以適應我的心理特征、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優勢和心理局限。

考慮我的價值觀和偏好,由此判斷事物的輕重緩急,以及希望規避的事情。


What do I specifically and measurable want to achieve and avoid and when and why?
我具體想達成和避免的是什麽,什麽時候達成,原因為何?


就數字而言,我想獲得什麽樣的價值?目標數字是什麽?目標效果是什麽?所設定的時間範圍是什麽?

假設我已經達到了目標,那麽這個目標如何反映在數字和效果上?接下來又需要達到什麽?這個目標是否合理?如果從目標逆向回溯到現在,是否可行?

我是否有辦法衡量目標的完成程度?這個標準的關鍵指標是什麽?

如果我達到了目標,隨之而來的會是什麽?那是我希望得到的嗎?

我可否把大的目標分成若幹有期限的短期目標?

我做此事的真正原因何在?是因為我想這樣還是因為我不得不這樣?我在闡述目標時,是基於內外兩方面的現實呢,還是受到了某些心理力量的影響?

我能否簡短地闡述我的目標,以使人更容易明白我達到此目標的方式?

這是不是我真正希望達到的結果?


What is the cause of that?
成因何在?


為了達到目標,我必須知道能讓我達成目標的各種成因。

通過哪些要素的組合可以達成的目標?我如何佐證此公式?

什麽是我不希望獲得的結果?可能促使“非目標”出現的原因是什麽?我能如何規避?我必須不做什麽,或者必須避免什麽?

整個系統要運轉起來,會受哪些變量的影響?這些關鍵性變量是什麽?主要的未知因素何在?有哪些確定的因素可以幫助我評估和優化這些變量?

哪些變量有賴於其他變量(或情形、環境、背景、時機、行為)?哪些變量是獨立於其他變量的?

什麽外力才能促使某一變量出現?這些外力來源於何處?是短期還是長期外力?其相對優勢是什麽?這些外力之間如何組合、互動,效果會如何?我如何才能讓諸多外力作用於共同的方向?缺乏了哪個外力會毀掉整個系統?這個外力來源於何處?可預測度有多高?這些外力如果出現,會促發什麽樣的合理結果?哪些外力是暫時性的,哪些外力是永久的?作用於變量的這些外力若發生變化,整個系統會發生怎樣變化?

在這些變量和外力發生變化時,系統抵制這些變化的慣性有多強?變量和外力產生變化(上升或者下降)後,可能導致哪些希望的和不希望的短期和長期結果(數字或效果),如規模、體積、強度、密度、長度、時間維度、環境、參與者等?一組較小的外力如果長期發生作用,會怎樣?如果作用於變量的某一外力長期發生作用,結果會如何?什麽外力能加以改變?需要什麽才能達到臨界質量?添加了哪些外力後能達到臨界質量?如何發生作用?如果我改變了一個變量或者外力,會導致其他事情發生嗎?什麽情況會讓一個外力發生改變?這個改變會產生其他結果嗎(請註意我感興趣的是整個系統的效果和最終結果)?一個變量發生了變化,會對整體結果帶來戲劇性的改變嗎?屬性是否也會隨之改變?如果變量之間的關系發生變化,結果會如何?促發改變的那個點是什麽?障礙是什麽?催化劑是什麽?引爆點是什麽?拐點在哪里?暫停點在哪里?局限是什麽?有多久時滯才能等到效果發生?反饋是什麽?什麽能令此成因加速?效果若要發生逆轉,臨界點在哪里?對這個公式,我能做什麽改變,其他人能做什麽改變?如何做?誰來做?什麽時候做?我需要改變哪些變量才能達成目標?我如何度量變化的程度?Degree of sensitivity if I change the assumptions?對目標和路徑會產生什麽影響?如果某一變量保持不變,會如何?我在提高某一變量的同時降低另一變量呢?會有怎樣的網絡效應?如果一次只改變一個變量或者外力呢?外部環境中有什麽會改變我的處境?如果對其中一個變量進行優化,會產生其他什麽優勢和劣勢?什麽才能導致最終結果發生變化?如果我改變了條件,變量還會成立嗎?

這一公式會否出現例外,為什麽?需要哪些條件才能達成目標?Has my goal different cause short-term and long-term?這個成因是否依賴於時間條件?通過觀察效果,我能否追溯其成因?我有否采用不同的角度和立場來審視整個系統?對主題的考量依賴於什麽東西?

限制我達成目標的主要力量是什麽?


What available alternatives do I have to achieve my goal?
有沒有現成的替代方案可以幫助我達成目標?



通過目標、主體問題、規則、因果、行為、佐證、反證、資金的機會成本、時間、其他資源、精力、理解力、風險和精神壓力等因素,來對其他替代方案進行判斷。

我有什麽依據(包括模式)來判斷這些替代方案很有可能幫我達成目標?

這些因素有賴於某些特定的時間點或者事件嗎?

每一個行動可能產生的後果是什麽?可能產生什麽效用?可能性有多高?你對每個結果的期待值有多高?

如果現在采取某些行動,我是否會放棄未來的一些機會?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結果是什麽?



通過對結果的預估,尋找最可能幫助我達成目標的替代方案。

如果我做出了一個選擇,什麽將隨之發生,什麽又不會發生?

每個替代方案(邏輯上)可能產生的想要的結果或者不想要(或不希望)的結果是什麽(定性並定量)?結果之後的次生結果(短期內或者長期內產生的)會是什麽?

會產生什麽樣不同的情形和結果?在這樣的依據下,會產生什麽長期或短期的效應?

什麽可以幫助我預測事情的結果或其真偽?

為了達到目標,什麽事情必須發生?必要事件發生以及發生在我身上的可能性分別有多高?如果我逆向而行,會有什麽後果?

什麽不確定因素會極大影響到結果?重複出現的效應或者複雜因素會產生什麽不希望的結果?

錯誤的選擇和正確的選擇分別會產生什麽後果?

我是否從不同的角度全面考慮了整個系統?我有否考慮過其社會、財務、生理和情感上的結果?別人可能會怎麽做?依照我的經驗和以前的行為,我會怎麽應對?如果別人也照我這樣做,會產生什麽樣的結果?


Bias
偏見



個人興趣或者心理原因帶來的會導致我產生誤判的偏見,有何原因可以解釋嗎?

我所做出的結論或者選擇的事實中,是否存在偏見?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分別是什麽? — 他有多可靠?他有足夠的能力做出判斷嗎?如何加以證明?他做此判斷的目的是什麽?他有沒有撒謊的動機?他如何判斷正誤?


The hypothesis
假設



假設需要基於我想要達成的目標,並用此假設去檢驗我關於結果的預估。

對每個替代方案都要問:這個替代方案可能達成我的目標嗎?對每個觀點都要問:這個想法是對的嗎?

我如何檢驗某個表述的真偽?在證實之前,我能否先證偽?

要檢驗這一表述,我需要知道些什麽?首先,我必須知道什麽公式能夠讓我的表述成立,然後我才能知道,對於判斷未來的真正結果,什麽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我要知道能夠支撐和推翻這一表述成立的證據。哪些表述是需要論證的?

最簡單的假設是什麽?


Look for evidence and judge the evidence
尋找依據,判斷依據



(促發目標、非目標和意見的)主要成因出現的可能性有多高?

對判斷做出真偽評判時,去尋找其意義、動力、成因、後果和正反依據

如果判斷是正確的,那麽後果將意味著什麽?後果會不會超乎邏輯或者不可思議?其中有任何可預測之處嗎?

我怎樣並且從哪里才能找到支持某一判斷的代表性證據?已知的有哪些?哪些東西是毋庸置疑的?若反複加以檢驗或用其他方式的考量,會出現相同的結果嗎?我能否對結果進行檢驗?這些依據都是基於已知因素嗎?我是否正確理解了各項數據?依據在哪里?反面依據呢?我認可依據的理由是什麽?這一依據的權重是多少?What is the quality of the evidence?可信度有多高?是否緊密依賴於外部環境?樣本是否太少?結論跟手中的依據相符嗎?有沒有違反科學法則或自然法則?

我有什麽代表性的信息?對其加以觀察會出現發生什麽?我能夠通過實驗來證實我的猜測嗎?

對於將會發生什麽(可行還是不可行),有沒有相關的過往紀錄(案例評估、變異性、平均率、隨機程度、自身經歷、環境、夥伴與對手,以及其他相關的因素)?有什麽理由相信這些紀錄對未來會發生的事情並不具有代表性?什麽能讓未來與以往大不相同?什麽是恒在的,什麽不是?

這能持續多久?現在的主要成因是什麽?什麽外力能讓其持續、能帶來改變、或者造成阻礙,為什麽?可能性有多高?

如果我拿到了能夠推翻我之前信念的依據,我必須自問:為什麽會這樣?現在是什麽情況?我拿到的是什麽樣的依據?我接受這一依據的理由是什麽?


Disprove my (or others) conclusion by thinking like a prosecutor
像檢察官一樣對我(或其他人)的結論提出反駁


思考會導致誤判的原因

如何檢驗和證明我的結論是錯誤的?我可能犯錯的理由是什麽?從哪里可以找到證明我錯誤的依據?這個依據可信嗎?有沒有什麽事實和依據與我的結論/觀點不符?

我做的分析基於哪些主要假設?是基於真實情況嗎?假設的結果符合邏輯嗎?有人證明過我的假設是正確的嗎?如果我的想法和假設是錯誤的,結果會是什麽?

我有否忽視了什麽?有沒有更好的選擇?我是否忽視了某些依據?當有人力介入時,我是否考慮到了其局限性?什麽因素是不確定的,為什麽?我是否只考慮到了目前的趨勢?我有否誤解了什麽?我使用了正確的定義嗎?我是否綜合考慮了所有相關的因素?我采用了合適的衡量標準嗎?我有否混淆了成因和相關性?如果我的目標是基於某個我認為正確但其實是錯誤的理念,會如何?其中會有隨機性的或者系統性的錯誤嗎?對於我所得到的結果,有沒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釋?我有否考慮過,整個系統或者某些互動環節的可能會出現我不希望發生的變化?

我的想法是否存在偏見?在做出一個極具智慧的決定時,我的自我是否過於膨脹?我真的會創造歷史紀錄嗎?我有否看到可能產生的反作用?

我沒看到的是什麽?其重要之處是什麽?如果逆轉我的假設,會否得到極度不合邏輯的結果?這個可能性是不是更高?有沒有反例?什麽依據可以證明我是錯的(或者證明我無法達成目標)?實驗(或者經驗、觀察)得出的證據中,有哪些是錯誤的?有更多支持性的證據嗎?這些錯誤是如何導致的?

意義何在?我能否向人們證明正確假設所得到的結果是不可能出現的?如果我用數學的方式準確描述出來,其隱含的影響是什麽?相反的方向是不是更有可能?如果是,那麽現在的想法就是錯誤的。

負面影響表現在什麽地方?

我會因何受到傷害?什麽可能向錯誤的方向發展?什麽會讓事情走偏?如果這樣,結果如何?

事情出錯的頻率如何?會否有意料之外的因素?什麽事情發生後會極大改變整體結果?

可能發生的最壞的境況是什麽?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不幸發生了,我該怎麽做?如果事情繼續惡化,後果會是什麽?這個後果的後果又會是什麽?

如果我受到多種外力的阻礙,結果會如何?哪種有效效應是危害最低的?

執行中會面臨什麽風險?

我最不希望出現的是什麽?我最不確定的是什麽?

一個看上去是優勢的因素有沒有可能讓我得到不希望的結果?我會怎樣失去某個優勢?

怎樣構建系統才能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有修正辦法嗎?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我有沒有備選方案?我能加以修正嗎?設定什麽樣的規則可以幫助我達成目標而規避不希望的結果?有沒有內在的安全隱患?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if I am wrong?
如果我錯了,後果會怎樣?



我把賭註押在哪些關鍵要素上?我是否拿對我重要的東西去冒險,換取的有可能是對我效用相對較低的東西?

與現有的次優機會相比,我的正確決定所帶來的益處和價值是什麽,錯誤決定的成本(金錢、時間、精神壓力等)是多少?

我這樣做是因為我堅信其結果能最好地實現我的利益;或者我相信能符合我利益,但後來證明我錯了;或者它根本就不符合我的利益。上述三個可能性給我的目標帶來的短期和長期的後果會是什麽(實際損失和機會成本)?我能否加以應對和/或還原?

我不這樣做是因為我堅信其結果不能最好地實現我的利益;或者我相信不符合我利益,但後來證明我錯了;或者它根本就符合我的利益。上述三個可能性給我的目標帶來的短期和長期的後果會是什麽(實際損失和機會成本)?我能否加以應對和/或還原?

如果我因為認為不必要而此刻不采取任何行動,但時候證明我錯了,這給我的目標帶來的短期和長期的後果是什麽?我能否加以應對和/或還原?


What is the value?
價值是什麽?



對我來說,每一個替代方案的實際效用和優勢是什麽?哪個方案最有利於我達到目標?它是否真的比其他選擇更有吸引力?

我用什麽標準來判斷替代方案之間的優劣?

通過對每個替代方案的特點進行打分,我最看好的是哪一個?

這個選擇能不能讓我脫穎而出?能不能造成一定的影響?我是否願意接受某種特定的結果?


What yardstick can be used to measure progress or to measure things against?
采用什麽標桿來衡量事情的進展?



我采用了哪些標桿?用作決策依據的標桿是哪些?

我怎樣才能容易地評估我向目標推進的程度?有哪些指標可供我對照?

我所構建的系統能否激勵人們按照最有利於達成目標的方式去行動?或者,這個系統是否會阻礙目標的完成?


How act now?
現在如何行動?


我可以執行嗎?我現在必須開始采取的特定行動是什麽?首先需要做的是什麽?

誰做什麽,什麽時候做,在哪里做,為什麽做,以及如何做?

我知道決定性的點(時間和效果)在哪里嗎?

我是否設置了一定的控制體系和規則?為什麽這些規則是合適的?如果我不設置這些規則(或者不改變我做事的方式),結果會如何?這個規則要求我必須采取哪些管理和實踐的舉措?要遵循這個規則,會花費多少時間?我能否決定自己如何遵循這些規則?我可以設置一個有時間限定的規則嗎?這些規則在哪些地方會失效?


Have I made an active decision?

我所做的是一個靈活的決定嗎?



我是否準備好了改變決定,以適應新的信息和新的判斷?

如某一特定事件發生,是否需要做出新的決定?如此問題今天就存在,我有否對其進行過評估?支持此決定的理性思考現在是否存在?有什麽新的證據證明這個可能性能可以得到改變?我衡量進展的標準,是否能讓我判斷之後將要發生的事情?哪些事件是相關的,哪些是不相關的?我的目標會否因此發生改變(若不考慮時間長度)?


Post mortem or learning from mistakes
死後反思還是邊學習邊成長?


事情進展的情況有多好或者有多不好?我有否采取什麽行動?我說到做到了嗎?當時我是怎麽考慮的?初衷和現實的出入在哪里?

為什麽我會犯錯?犯錯的過程是什麽?在哪里犯錯了?機會成本有多大?

我如何判斷現狀是否會照此繼續下去?我對錯誤有沒有采取行動?如何才能不重演錯誤?我該做卻未做的是什麽?我應該把精力集中在哪里?我必須提高和學習的地方在哪?


What exactly is the problem?
問題的本質在哪?


我想達到的是什麽?為什麽我沒有達成目標?發生了什麽?怎麽發生的?在哪里發生的?什麽時候發生的?誰被影響了?

我的目標因何而達成?能夠促使我達到目標的因素會受到什麽幹擾?這些因素是標還是本?對我達成目標構成限制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個?我把目標建立在什麽原則和假設上?如果這些原則和假設有誤的話,結果會如何?假若不存在任何限制,最好的行為鏈是什麽?其他可能的結果是什麽?


WHAT ARE THE LIKELY CONSEQUENCES CONSIDERING HUMAN BEHAVIOR?
人類行為納入考量後的結果



What is causing me to do this?
什麽促使我這樣去做?



目前我所處的環境和我的心理狀態如何?如果避免了痛苦,我能獲得什麽好處?我如何判定什麽是結果?它們讓我難受還是愉悅?哪種心理趨向會影響我?這些因素會導致我做出誤判嗎?


What is the context?
做決策的語境是什麽?


環境和參與者(包括其規模)是什麽狀況?誰是決策者,他做決策的標準是什麽?誰獲益,誰買單?誰為結果負責?參與者對現實結果的看法會受什麽影響?


Can I judge him?
我能對他做出正確的判斷嗎?


我能判斷他的角色是什麽嗎?他的經歷如何?哪些臨時性或者永久性的特征在影響著他(如年齡、文化背景、健康情況或者心情)?什麽環境(內部或者外部的)或者處境會影響他?他是否意圖向我出售什麽?


What is in his self-interest to do?
他的個人利益在哪里?



什麽會符合他的邏輯?他如果避免痛苦,可以獲得什麽益處?他將什麽視為痛苦?他害怕什麽,為什麽?他想多得到一些什麽,不想失去什麽?什麽“資源”會帶給他動力?是他的健康、工作、家庭、職銜、聲名、地位還是權力?什麽會激發他,什麽會打擊他?什麽會(被他視作)是對他的懲罰?他可以如何被評估?他怎樣看待“非目標”的後果?對某事的相信(或者不相信)是否能給他帶來優勢/利益?


What are the psychological tendencies and shortcuts that influence him and can cause misjudgment?
什麽心理取向或缺陷會導致他做出誤判?


什麽偏見會影響他得出的結論?有什麽外在原因可能會影響他?哪些誘惑會符合他的個人利益?什麽會激發他去行動?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結果是什麽?


我最終的結果是什麽?能達到我的目標嗎?有利於他的東西是否也有利於我?我們建立的系統是否能讓相關參與者的利益與我的目標相一致?他的錯誤決定是否會由這個系統來買單?他是否知道他的行為的結果?對他來說,短期或長期的結果是什麽?責任鏈是什麽?他對結果是否負有責任?如果換一個人也做同樣的事情,會如何?


What system would I like to have if the roles were reversed?
如果交換角色,我希望構建什麽樣的體系?


如果將我的角色調換,我希望怎樣被對待?什麽會促使我去做我希望他做的事情?我能通過什麽行為取向來影響他的行為?如果我執意要達成“非目標”,我需要怎麽做?把角色轉換回來後,我能夠避免以上事情發生嗎?


Is this the right system?
系統正確否?


我可以滿足他的個人利益嗎?我能否消除他對失去聲名、金錢、地位,以及家庭的恐懼?我可以改變他對痛苦的看法嗎?怎樣架構體系才能使某些影響最小化?我有否告訴過他我的期望是什麽?我有否檢查過已經完成的事情?對於成功完成的事情,我是否給出了鼓勵與支持?他掌握必需的技能、知識和相關的信息嗎?他知道自己肩負的期望嗎?他是否明白無誤地知道目標是什麽,如何達到,以及為何這是最優途徑?他會評估自己的進度嗎?這與他的日常行為有關嗎?他是否負有責任並獲得了授權?他所能得到的獎勵是否和目標一致?我可以設定什麽樣的規則來應對人類共有的局限性?設置一個相反的規定會怎樣?哪些改變是必須發生的?誰對此負有責任?發生改變的可能性會有多大?他的價值觀是什麽?他的目標?他會將什麽視為結果?如果他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樣去做,他會如何看待結果?如果他不照我們希望的那樣去做呢?


BUSINESS EVALUATION
業務評估


Filter 1 - Can I understand the business - predictability?
過濾器1:我能理解業務嗎——可預測性



需求的原因——我有多確定(並且能解釋為何如此確定)人們將來仍會繼續購買這類產品或服務?過去的情況是什麽,未來可能發生什麽?需求是否呈周期性?生產能力與需求的對比是什麽樣子?

回報能力——產業和公司的回報能力,以及其過去10年的發展狀況是什麽?

產業結構——競爭者的數字和規模?誰在該產業中擁有發言權?要在該產業中獲利,什麽因素是必須的?公司在產業中的地位如何?我是否知道誰會在這個市場上獲利,為什麽?

真正的消費者——誰對購買行為有決定權?其決定的標準是什麽?


Filter 2 - Does it look like the business has some kind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過濾器2:此業務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我有多確定(並且能解釋為何如此確定)別人會購買我公司的產品或服務而不是其他人的?其中的原因是否10年來幾無變化?在下一個10年會不會改變?

價值——我們的優勢能有多強大和可持續?這些優勢在若幹年後會更強大更具持久性嗎?什麽會破壞或減少這些優勢?市場進入壁壘?品牌忠誠度?受需求或價格變化的影響程度?是否容易複制?產品生命周期是否很長?客戶改變供貨商的成本和動機為何?每年能夠抵禦機競爭的價格差異(Annual cost differential against competition)?需要多大的資本投入?議價能力如何?產品過時的風險?客戶新的替代選擇是什麽?購買習慣或購買力會有何改變?若成本結構相同,競爭對手會有多大的降價空間?需要做什麽才能保持穩固的競爭優勢?還有成長空間嗎?市場對此產品的需求有上升的可能嗎?定價能力如何?

盈利能力。競爭優勢能否轉化成利潤,並且如何才能做到?公司怎樣盈利?要實現收入增長,需要多少資本?財務特征:資本回報率(營業利潤率和投入產出比)、毛利率、銷售額增長、成本/資本結構及其使用效率?正常情況下的現金流是多少?有無規模優勢?有無決定性的因素?

財政特征。資本回報(操作成本的富余和資本轉化),毛利潤,銷售增長,成本和資本結構的效用率?正常的現金流?規模優勢?


Filter 3 - Able and honest management?
過濾器3:能幹且誠信的管理層?



組成管理團隊的,是能力出眾、誠實可信,並且理解和全力去創造價值的人嗎?


Filter 4 - Is the price right?
過濾器4:價格正確否?



我能夠以比其他選擇有更好回報的價格買下這個產品麽?需要有事實和數據為依據。


Filter 5 – Disprove
過濾器5:反證



生意會怎樣被毀掉?如果公司要徹底將一個競爭對手置於死地,這個對手會是誰?為什麽?如果公司繼續運營下去,5年之後誰會是競爭對手,為什麽?公司業務抵抗不利因素的能力如何?如果公司花光了所有的股權投資,它還會不會有價值?會否出現某人獲得大量資金和人才,在競爭中勝過公司?如果競爭對手並不在乎回報,他可以對公司產生多大的破壞?公司對經濟衰退的敏感程度如何?執行時所面臨的風險有多大?新技術會有益還是有害?


Filter 6 -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if I'm wrong?
過濾器6:如果我錯了,結果會如何?


(來源:環球企業家)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006

說史150810 法國史(二)查理曼 與 加洛林王朝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8/10/%e8%aa%aa%e5%8f%b2150810-%e6%b3%95%e5%9c%8b%e5%8f%b2%ef%bc%88%e4%ba%8c%ef%bc%89%e6%9f%a5%e7%90%86%e6%9b%bc-%e8%88%87-%e5%8a%a0%e6%b4%9b%e6%9e%97%e7%8e%8b%e6%9c%9d/

說史150810
法國史(二)查理曼 加洛林王朝
執筆人:蟬

墨洛溫王朝的版圖雖然在統治高盧的兩個半世紀之間大幅擴張, 但日耳曼人習俗的缺點卻在親族之間的行徑中表露無遺:背信棄義、殘暴野蠻、爭權奪利,為日後王朝衰敗埋下伏線。

墨洛溫家族按照日耳曼人習俗,國王去世時由兒子將領地瓜分。 克洛維四名兒子輾轉爭鬥,最後只剩下 Chlothar,而王朝版圖亦在他手上達至頂峰。他死後王朝開始走下坡,即使後來頗有成就的Dagobert II也無法阻止國運衰頹。 王室領地本已極為分散,加上無所事事的「懶王」,還有權勢日漸提升的 宮相Mayor of the Palace」,權相虛君令墨洛溫朝早已名存實亡。

AD719西班牙穆斯林越過 庇里牛斯山入侵高盧, 攻占了 納爾榜Narbonne城;兩年後進攻 阿基坦Aquitaine並圍困 土魯茲Toulouse,卻被巴斯克人和阿基坦人擊退。
AD725穆斯林再度入侵,攻入 勃艮地Burgundy,進擊 普羅旺斯Provence不果,遂轉攻阿基坦。 當時的巴斯克領袖 向墨洛溫朝廷求救,並向宮相 查理馬特Charles Martel表示願意成為其封臣。 穆斯林入侵已使整個歐洲深感威脅,查理馬特決定向已進入 圖爾城Tours的穆斯林發動總攻擊, 雙方在Poitiers展開決戰,穆斯林大敗而逃,其首領Abdul Rahman Al Ghafiqi亦被殺。 「圖爾戰役」在歐洲史上被視為關鍵事件,決定了日後歸屬基督教而非伊斯蘭教的版圖。***

〈矮子丕平與加洛林王朝〉
穆斯林雖然連連敗仗,但始終守住 納爾榜城。 查理馬特的兒子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 成為宮相後改變戰略,圍城七年而不攻,終於迫使穆斯林出城投降,永遠被逐出法國。

那邊廂,東羅馬在意大利半島僅餘的領地在穆斯林和 倫巴底人爭相搶奪下捉襟見肘,倫巴底人在AD751攻陷 拉韋納Ravenna 標誌著東羅馬在半島中部的領地已全被奪走。 當時的教皇Stephen II由於與東羅馬皇帝積怨甚深,轉而求助於 矮子丕平。 教皇首次越過阿爾卑斯山訪問法國,並承認矮子丕平是法蘭克的王。
丕平向倫巴底人開戰並在756年奪回拉韋納, 但他並沒有將該地歸還給東羅馬,而是將之“捐贈”於教皇,史稱「丕平的捐獻Donation of Pepin
La_donacion_de_Pipino_el_Breve_al_Papa_Esteban_II
「丕平的捐獻」除了確立了法蘭克人與教庭的親密關係,更令教庭在其原先擁有的具爭議性土地上面加添了重要的部分,成為像世俗國家一樣擁有土地、子民的「教皇國」。**
丕平為了建立具基督教特性的朝代,模仿古代希伯來王實行的宗教加冕儀禮。 AD754教皇Stephen II為其抹聖油,這樣丕平就不僅是法蘭克人的國王,還是上帝承認的國王,君權神授從此在法國領土開展***,並持續了一千年。

〈查理大帝〉
矮子丕平的加冕亦象徵著 加洛林王朝Carolingian dynasty的創建,丕平與教庭加深關係的政策令雙方的地位更加鞏固,而丕平的繼任人 查理曼更是加洛林朝最出色的國王。
查理曼身體壯健,生活樸實,喜愛遊泳和打獵。 他擅長管理莊園,而且事必躬親,經常在莊園間遊走短駐。 作為虔誠的教徒,他要求部下也要虔信基督,並以教化異教徒為己任,稱對異教徒的戰爭為「聖戰」。
Aachen_Domschatz_Bueste1

查理統治的一個特點是重視教育,他塑造出一批有教養,能讀懂聖經的神職人員。 他也要求官員接受良好教育,當時官方文告皆以拉丁文書寫, 查理為了豎立榜樣,晚年學習拉丁文,並在皇宮建立一所模範學校。 文化和宗教的推展令法國在公元九到十世紀期間催生了一次小型的文藝復興

查理曼驍勇善戰,在統治帝國45年間進行過60多次遠征。 他要求大領主都必須加入軍隊,而且帶領一定人數的農民士兵, 愈富有的領主帶來的士兵就要愈多。查理曼在AC774打敗倫巴底人,廢黜其國王Desiderius,並奪走著名的鐵皇冠,成為倫巴底的國王。

著名的英雄史詩《羅蘭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便是描述查理在778年遠征西班牙的歸途中,後衛將領 羅蘭Roland在Roncesvalles戰死的事跡。相傳羅蘭在死前用配劍劈開一塊大巖石,想藉此毀掉寶劍使之不致落入敵人手中,豈知配劍卻絲毫無損。 現在穿過庇里牛斯山,途中還可以看到被稱為「羅蘭的裂口」的巨大豁口。

參考:
《法國史》 (2010) 劉增泉
《A History of France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2012) William Stearns Dav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852

查理布朗的可愛

今個聖誕,實在太令人興奮。因為除了小王子,還有史諾比。

每個史諾比超級粉絲都會告訴你,牠跟其他所有流行的卡通人物,都是不一樣的。就連長青的卡通貓,都只是「得個樣」。但花生漫畫內的每個角色,都是「有內容」的。

小時候,印象最深的,是萊納斯。他有個霸道的姊姊露茜,所以沒甚麼機會說話,但一說就中。但其實,他年紀很小,小得還要常常抱着毛毯才有安全感。敏感小孩,嘴巴總吐出智慧。

花生漫畫的睿智,總是來得簡單、溫暖、窩心。電影內的主角,當然是查理布朗。但他自覺只是人群中的茄喱啡,沒信心向紅髮女孩表白。

拾到她的鉛筆,不敢歸還。去到她家,不敢按門鈴。就連女孩主動要跟他做筆友,他還是自我否定:「她該不會是可憐我,才選我?」。心水清的萊納斯只道:「其實,最合理的想法,是她看見了你的優點,想跟你做朋友。」

那個關於「something」和「nothing」的演釋,是自信缺缺的他的邏輯。如果大家都是「something」,或「nothing」,我可以表白。如果我是「something」她是「nothing」,也可以。但現在,她是「something」而我是「nothing」,怎開口?

他的優點,在於他從不把自己當「something」。不把自己當「something」的人,總是更願意放下自己。他苦練了天才表演,最後卻甘願放棄機會,只為成妹妹之美。他不介意沒有光環,所以誠實地歸還因為誤會而得來的榮譽,並勇敢地向全校坦白。他害怕拖累同學,所以努力做讀書報告。


查理布朗不搶眼、不聰明,在班房坐在沒有人理會的後排。但他的性格,就是有種叫人感動,叫人心軟的吸引力。不知道自己有多可愛的人,最可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992

窮查理寳典--十倍股是這樣選的

巴黎:

最近番看芒格的"窮查理寳典",  筆者以前看了並沒有大的共嗚,但今次再讀有一些有用的東西居然入到自己的腦。

他對雪茄股法的評語是, 如果不看企業公司的長遠(數十年)的定價能力 ,你只在他市場價格平宜時候買入, 就一定要常常留意它是否貴,  並且要賣出, 會好唔得閒。這方法對他們來説不能賺到非常大的錢!

筆者早察覺交易多是會蠶食囘報, 個人每年己盡量控制交易額不能高過組合的10%,。自己發現最討厭的不是找不到平宜的股票, 而是一定要在高位出貨(例如渣打),這和個人要小交易理念有很大衝突。

芒格提醒朋友留意, 令他們的組合賺大錢的來來去去只有幾支股票, 也就是說一旦發現合乎下列的想法的股票, 就要重拳和一直持有它。

於是他教我們建構一個如何思考買長綫股的匣架.

--企業微觀分析--

我們要看企業的生産和銷售的競爭優勢,

這其實來來去去不外乎是如何利用生産因素和市場策略, 例如可口可樂的市場增大, 很大情度是因爲冰霜的發明;留意那些可以加價但不加到盡的公司, 你會明白它們大把在手。

不要找那些出盡力現代化, 但就算很成功減低成本, 最後還是給強大客人成功要求降價的企業。

過去個人買股票雖然也有類似想法, 但並沒有一套芒格說如飛機師起飛前的check list,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 朋友可以試試.

另外他說的選股思考框架,  還有如何克服:

---心理盲點---

 不要因個人喜惡, 作出非理性的否定或肯定, 多挑戰個人一直喜愛的東西(是否還適合時代),雖然我相信對一直以雪茄股法買股的朋友心理質數會較高和理性,但這也是個好的提醒。

另外他也說有建立對不同學問的興趣,  因爲這世界的各個東西不是各自獨立, 學問越高和廣泛, 就能看到別人看不到彼此間的整體互動, 帶出來非常明顯的機會. 

於是這又回到自知之明的能力圈問題,即是不是如何買入一支十倍股,而是建立一個能思考如何長線投資的個人學習架構。

本書睇睇下真係好似老豆教仔怎樣做一個好人一樣。


無論如何,  這本書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457

行會辣女徹查理大15億糊塗賬

1 : GS(14)@2010-11-07 18:16:58

2010-11-04 NM

政府每年撥款二百多億給八大院校,每年培育數萬大學生。不過,過去幾年,理工大學卻理財不善,包括動用十三億興建超豪六星級教學酒店,較預算超九億;金融海嘯投資失利勁蝕五億,加上附屬科研公司管理不善,損手一億,前前後後浪費近十五億元,差不多等於政府每年資助理大的金額!

本刊獲得多份校董會內部核數報告,揭發理大多個部門亂用公帑「罪證」,令剛上任不足一年的理大校董會主席兼行會成員、有「棉花公主」之稱的楊敏德震怒,講明要展開肅清行動,嚴打超支,勒令不許浪費公帑,徹查這筆爛賬。

「我要睇盤數!唔可以再超支!」理大校董會透露,今年一月獲曾蔭權委任為理大校董會主席的楊敏德,於上場後已立即說要查數,更親自致電財務處,翻看財務報告,了解資金運作,非常認真查核理大每一項數,與以往校董會主席只聽校長匯報作風,截然不同。

現年五十八歲的楊敏德來頭猛料,為溢達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亦是行會成員之一,其父為上海紡織商人楊元龍,她亦是潘迪生的第一任妻子。她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返港後協助父親打理業務,一九七八年已成為溢達集團掌舵人,帶領集團變成跨國企業,供應棉花紡織品予多間跨國時裝品牌,包括 Polo Ralph Lauren、Tommy Hilfiger等,亦成為全球恤衫最大生產及出口商。楊更是繼龔如心之後,第二位成為《福布斯》雜誌封面的香港女企業家。○五年,楊敏德在《財富》雜誌世界商界女強人排名榜中,名列四十一位。

生屑屬龍自稱「龍女」的她,管逾五萬名員工,更被李嘉誠大讚其才華,亦因早年在新疆開設棉花廠,被冠以「棉花公主」的稱號,亦與特首曾蔭權私交甚篤,當年特首計劃開發大西北,便是龍女牽頭帶領政府官員參觀棉花廠。

楊敏德於今年一月一日才正式上任理大校董會主席,但有校董透露,她於上任前,已不斷面見校內不同人士,以了解教職員教學質素及校內財務情況,更打算在上任後整頓混賬。上任後便立即委任前花旗銀行港區行長、校董成員陳子政擔任內部審計委員會主席,調查校內六十四個部門於○八至○九年度起的賬目,有沒有亂用公帑。

按摩器買番屋企

本刊獲得一份○九至一○年機密內部審計報告,赫見多個學系亂花公帑,有三個學系花二萬六千多元政府撥給大學的額外撥款,買腳部按摩器,其中三部門有員工更直接將買來的按摩器,填寫運送地址往自己或配偶家中,就連報告也質疑有關員工公物私用。

報告又顯示,英文系有一百八十六萬元資產多年來不知去向,亦有職員指控該系每年使用文具及外賣茶點數量不尋常地多,更有職員在委員會調查期間,踢爆有員工將文具、水壺、電蕊、手套及活動後的茶點、零食等,取去作為私用。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亦被揭發動用一萬六千元公帑買百佳超市禮券派給員工。

小數混賬,大數更離譜。其中最令楊敏德拍枱大罵的,非「超豪教學酒店」莫屬。

原來,早於○四年,理大前任校長潘宗光決定將百粹苑教職員宿舍,重建理大自家的教學酒店,名為Hotel ICON。潘宗光憑着與政府關係良好,成功說服政府只收取二千元象徵式地價。根據文件,○四年酒店初步預算造價為四億二千六百萬,包括三億七千五百萬建築成本、二千九百萬顧問費、二千萬拆卸舊址所需的費用等。不過,之後教學酒店的造價不斷飆升,去到○八年竟變成十三億元,較最初造價狂升九億,變成六星酒店。

根據○六年校董會文件,不是所有校董成員全部支持升級,校董會副主席、酒店籌委會主席伍達倫,以及校董查懋成便曾質疑造價不斷上升有問題,有校董更質疑計劃已變質,與當初旨在為修讀酒店管理學生提供培訓及實習機會不同。

好大喜功建超豪酒店

不過,當時的校董會主席羅仲榮好大喜功,他贊成起超豪酒店,更揚言要理大成為全球最好的教學酒店,他並得到校長潘宗光及副校長曾慶忠全力支持,最後不理校董反對聲音,依然「去馬」。理大董事局有二十八成員,主席權力最大,可以左右大局,有校董還說,以往校董大部分均屬橡皮圖章,「只要校長、校董會主席話 OK,通常會通過。但楊敏德就真係好唔同,佢乜都睇得緊同好仔細。」

這間教學酒店有幾豪?根據理大網頁描述,酒店設二百六十二間客房,每間房平均成本近二百八十萬,豪華程度絕對能與同區五星級酒店媲美。酒店還有對着海景的泳池、水療服務、高級餐廳及放滿三百個銀球的宴會廳及多項健身設施等,酒店還請曾擔任香格里拉酒店總經理的Richard Hatter任總經理,日後酒店運作聘請人選將由其團隊決定。而酒店的教研設備及辦公室,造價均與同區高級寫字樓看齊,每平方米為一萬四千九百多元,會議室及培訓中心更高達每平方米一萬八千三百多元。

酒店將於明年三月開幕,現正進行後期工作,但楊敏德上場後,對超支已是「零容忍」,例如酒店近日內部裝修及會所設施所需的費用,較本來預算的二千六百三十萬,升至三千七百多萬,超支一千一百萬,但今次校董會沒有輕易「過骨」,要求盡量減低開支,雖然現時「埋單」金額仍未知,但楊敏德已多次強調校董會必須嚴控開支,工程開支盡量按原來預算。

科研公司私相授受

除酒店失預算,近年理大大搞的科研公司,亦是另一個大花筒的項目,楊敏德委派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主席廖約克調查,不點名狠批理大高層管理不善,導致公司大量虧蝕。近年理大開了四十多間附屬科研公司,共蝕一億元,這些公司的董事,不少竟由理大管理層擔任,被人質疑有利益衝突之嫌。據知,其中由前常務副校長曾慶忠擔任董事的理大漢方精研,投資額近二千八百萬,最後竟將公司以一百一十萬,賤賣予好友陳宇齡。陳宇齡為維特健靈老闆陳曦齡胞弟,二人均與曾稔熟。曾慶忠今年退休,轉投東華三院,任專上書院董事會副主席,而主席就是陳宇齡妻子文綺慧。

事件曝光後,理大內部立即作出補救措施,決定停止部分公司運作,重新整理公司運作以「止血」。身為理大教職員協會會長的李向榮,對於新校董會主席有極高度信任,相信她在任內可提高大學管治透明度及管理問責,對於內部審計報告狠批,他認為:「呢啲事根本就唔應該發生,好彩報告講咗出嚟,部門一定要反省!」他覺得報告所指的缺失,反映到理大仍未達國際級大學水平。

特權校長

擔任理大校長十八年的潘宗光,多年來不單為八大院校最高薪校長,年薪高達480萬,當中包括理大校董會特別給予的17.7萬現金住屋津貼。當時的校董會主席胡應湘解釋,因其他校長有宿舍居住,而理大沒有,才特設該津貼予潘宗光作「補償」。而潘宗光退休後,理大亦恩准他獲得榮休校長辦公室。

金融海嘯勁蝕五億

○○年以前,理大的投資策略本來屬非常穩健,將二十億的資金放在穩健銀行中收息,約為每年2%。不過,○七年後管理層開始轉買賣股票、衍生工具等,非常投機,金融海嘯爆發,理大勁蝕五億收場,其中單是雷曼迷債產品就蝕去三千萬元,導致○八年度赤字達九億,當時自以為眼光了得的潘宗光匆匆斬纜,但已令理大元氣大傷,楊敏德上場後,立即委任銀行家、現為東亞銀行顧問的陳子政提供穩健投資策略,講明管理層不能自把自為,任何投資舉動,必須事先與校董會商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477

查理斯參觀 BBC客串報天氣

1 : GS(14)@2012-05-12 15:26:5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512/16330115
當蘇格蘭 BBC新聞主播結束午間新聞報道前,突然把報道天氣預測的責任交給查理斯。觀眾最初還以為眼花,但看真一點,真是查理斯在報道天氣。
只見查理斯一臉認真報道各地天氣狀況,突然發現講稿特別為他而設,天氣圖特別標示了王室地標,當讀到「巴爾莫勒爾一帶可能有陣風……」他即帶笑抗議:「這些稿那個鬼子寫的?」當他預報全國大部份地區有雨和有風,氣溫只得8℃時,他還臨時「爆肚」說:「幸好不是公眾假期。」直播室內即時響起一陣笑聲。卡米拉也化身「天氣女郎」,但表現明顯比丈夫生硬。
不少人大讚查理斯很專業,卡米拉即時踢爆丈夫的表現理想的原因:「他想做天氣先生很久了,每晚都一定會看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318

血洗《查理周報》法警全國大搜捕槍手兄弟逃命劫油站

1 : GS(14)@2015-01-11 20:19:25





■兩名槍手打劫維萊科特雷一個油站,劫去食物和汽油。美聯社



【巴黎恐襲】法國諷刺時弊的《查理周報》(Charlie Hebdo)巴黎總部遭恐怖襲擊造成12死11傷後,法國展開全國大搜捕,公開緝捕的三名疑犯其中一人自首,另有七名相關人士被拘留問話,而兩名大開殺戒的槍手被發現在法國北部一個油站搶劫,警方之後在巴黎東北面瓦盧瓦地區克波將他們圍捕。


法國警方昨天公開三名疑犯身份,指開槍血洗《查理周報》的槍手,一個是32歲的謝里夫.庫阿希(Cherif Kouachi),另一個是他的34歲哥哥賽義德(Said),兩人「有武器且非常危險」,另外18歲青年哈米德(Mourad Hamyd),涉協助兩人行兇。消息指其中一人在逃走車上留下身份證,被警追查出三人身份。


■警方在蘭斯市拘捕一名男子(左),並搜集證據。路透社

自首疑犯或不涉案

警方相信三人住在東北部城市蘭斯(Reims)一帶,前晚搜查多個住宅,並拘留七名與庫阿希兄弟有關的男女問話,消息指庫阿希兄弟曾在巴黎北部一處油站現身,用槍指嚇職員後搶走食物及汽油,再駕車往巴黎方面去。哈米德則在社交媒體看見自己的名字傳開後,在蘭斯附近向警方自首,但他自稱實不涉案。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在昨天全國哀悼日,指事件「刺痛了全國的心臟」。目擊者所言和所拍片段,顯示這是宗有預謀冷血屠殺。前天早上11時20分左右,兩名持AK47步槍和穿類似突擊隊的蒙面槍手,衝入巴黎阿佩爾街6號,雖找錯了《查理周刊》的檔案室,很快就殺到同街10號的周報總部。兩人用武力威脅帶了年幼女兒上班的女畫師雷伊(Corinne Rey),逼她打開密碼門,一進入就向接待員開槍,跟着直闖正在開編輯會的會議室,先槍殺出版總監兼漫畫家沙博尼耶(Stephane Charbonnier)和保護他的警員,再殺其他房內人,開槍時以純正法語大叫「真主最偉大」,又叫出部份漫畫家名字才開槍。雷伊和女兒躲在枱底避過一劫。兩人在《查理周報》總部屠殺八名編採人員和漫畫家、一名警員、一名員工和一訪客後,施施然離開,走進停在外的黑色雪鐵龍C3汽車,跟趕到現場的警員駁火,一警車中了十多彈急速後撤,兩人下車一人把風,另一人向受傷倒地警員頭部開致命一槍。




抬火箭炮向途人問好

兩人之後飛車離開,途中撞中一架車,想強行繼續駛,但座駕損毀太嚴重。兩人棄車劫走另一架雷諾Clio,向巴黎北部逃去無蹤,被搶車司機指他們有第三人接應。警方在槍手遺棄的車中,撿獲12枚汽油彈及兩面聖戰組織旗幟。有目擊者表示,槍手離開佈滿子彈洞的座駕時,拿了支火箭炮發射器出車,冷靜向途人問好。有目擊者指兩人行兇有條理,令他起初以為是精英反恐部隊。有警員指槍手持步槍的姿勢貼近身體,又逐槍逐槍開不亂射,「肯定是受過軍事訓練」。警隊反恐組前主管凱里說:「最令我震驚是警車上滿佈接近一個連着一個的子彈孔,顯示槍手完全控制了槍械和情緒。」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09/189967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104

逾十萬人拒噤聲 「我是查理」

1 : GS(14)@2015-01-11 20:19:47





【巴黎恐襲】恐怖分子前日血洗法國《查理周報》(Charlie Hebdo)報社,要輿論噤聲,法國及歐洲多個大城市逾十萬人拒絕退縮,高舉「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的黑色標語,手握筆桿,沉默而堅定捍衞言論自由。包括美國大使館在內的Twitter用戶,紛紛以#jesuischarlie推文,案發後數小時已達25萬篇。《查理周報》編採部表明下周三如常出版,「不容愚昧得勝」。


受襲的《查理周報》是法國最早刊登《花生漫畫》的刊物,周報名字源自畫中主角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Hebdo則是法文「周刊」的簡稱;但血案之後,「查理」變成言論自由的代名詞。當晚巴黎即有逾35,000人化身「查理」,到共和廣場舉行燭光集會,哀悼寧死不屈的編採人員,人群裏一名50歲婦人說:「他們死得太慘,以後沒有人敢再發聲。我們必須空群而出對抗。」法國東部里昂和西南部圖盧茲各有20,000人自發出現、海岸城市馬賽和酒鄉波爾多等地亦有數千人上街。


巴西聖保羅■民眾舉起葡文和法文的「我是查理」、「我們都是查理」標語。美聯社

歐美多國自發集會聲援


同樣受恐襲威脅的歐洲各國,包括英國倫敦、德國柏林、西班牙馬德里、瑞士日內瓦,以至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門外,分別有數千人集會聲援周報。倫敦一名示威者說:「無論記者或雜誌說了甚麼,就算多數人不認同,他們都有免於受威嚇的言論自由,事件不應演變成這樣。」唇亡齒寒,法國電台、電視台及大報《世界報》發聲明,呼籲行家支援周報,捍衞編採獨立自主。法新社在網上上載員工手持「我是查理」標語聲援,《巴黎人報》全體默哀悼念死者。彼岸英國《泰晤士報》以「侵害自由」作標題,《衞報》形容事件是「衝擊民主」,《金融時報》社論力撐:「它編採方針縱使跟我們不同,但記者的勇氣和出版權利不容忽視。若編採人員不能自由發言,新聞自由就一文不值。」



網民瘋傳周報漫畫力撐


備受親北韓黑客威嚇的荷李活群星都有發聲,喜劇女王Tina Fey說:「我們必須堅定維護言論自由。我們美國人就算電影《The Interview》的笑話多白癡,都要保有開這種玩笑的權利。」網民除了在社交網留言,亦有不少人轉發周報的舊漫畫,跟恐怖分子對着幹。德國網民讓農在畫下留言:「《查理周報》嬉笑怒罵,時而抵死,時而冒犯別人,甚至語出驚人,旨在引發讀者反思。政治創作本來就帶有叛逆色彩。如果你認為區區一幅畫就能動搖你的信仰,你不是真正的信徒。」英國《衞報》/《每日郵報》/法新社/美聯社



近期各地激進分子襲擊

15-16/12/2014激進伊斯蘭教士莫尼斯獨自持槍衝入澳洲悉尼商業區一間咖啡店,脅持多名人質達16小時,其間槍殺兩名人質,最後被擊斃23/10/2014加拿大獨行槍手扎哈夫比博先在渥太華國家戰爭紀念館擊斃一名禮儀兵,之後劫車駛向國會再闖進內開槍,一度跟總理哈珀只有一門之隔,結果被警衞轟斃25/05/2014疑跟聖戰組織有聯繫的法國男子奈穆什,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一間猶太博物館開槍,造成包括兩名以色列人在內共四人死亡,六日後在法國馬賽被捕22/05/2013英兵里格比在街被車撞倒,車上兩名男子一邊拿刀狂斬里格比,一邊大叫「真主偉大」,幾乎將里格比頭顱斬掉,被警員開槍制服15/04/2013美國波士頓馬拉松舉行期間,兩名車臣裔穆斯林兄弟在終點線附近放置兩個炸彈,造成3死264傷。疑犯之一焦哈月初提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09/18996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1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