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萬家文化回複上交所問詢函:龍薇傳媒融資方案最終未獲銀行批準

萬家文化2月15日晚間回複上交所問詢函稱,2016年12月23日,龍薇傳媒與萬家集團簽署《萬好萬家集團有限公司與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之後,龍薇傳媒立即就本項目融資事宜開始與某銀行(“A銀行”)某支行展開談判協商,雙方於2016年12月29日達成初步融資方案。因本項目融資金額較大,故需上報A銀行總行進行審批。2017年1月20日,龍薇傳媒接到A銀行電話通知,本項目融資方案最終未獲批準。此後,龍薇傳媒立即與其他銀行進行多次溝通,希望就本項目開展融資合作,但陸續收到其他銀行口頭反饋,均明確答複無法完成審批。因此,龍薇傳媒判斷無法按期完成融資計劃。

經溝通,西藏銀必信願意按照已經簽訂的協議履行借款承諾,且已經在本次收購第一次付款階段提供了首筆1.9億元借款。但因龍薇傳媒判斷無法按期完成融資計劃,即無法完成全部收購計劃,經龍薇傳媒與萬家集團友好協商,雙方同意調整股份收購比例。股份調整後收購價款,除已經支付的2.5億元外,其余收購資金龍薇傳媒擬通過自籌方式解決。

此外,根據A銀行的電話說明,前期已有融資意願的A銀行短期內態度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對本項目的交易結構和方式存在較大質疑以及A銀行內部風險控制等原因;受限於其內部管理制度,A銀行及西藏銀必信均未提供書面說明。

公告顯示,根據萬家集團出具的說明,在本次交易完成後,萬家集團基於自身財務管理和經營需要,在未來仍有轉讓其所持上市公司股權的可能性。但由於萬家集團與龍薇傳媒於2016年12月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後未與其他第三方就轉讓上市公司股份事項進行溝通接洽,因此截至目前萬家集團無擬轉讓持有的上市公司剩余股份的明確安排或計劃。

公告稱,龍薇傳媒本次取得萬家文化5.04%股權後,不會參與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沒有合作開展影視傳媒領域重大項目的計劃,沒有後續進一步增持公司股份的計劃,且自本次增持之日起未來六個月內也不會減持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470

星巴克掌門人辭職,競選美國總統未獲官方證實

星巴克公司( NASDAQ :SBUX)當地時間4日宣布,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將辭去執行主席和董事會成員職務。這是他在2017年卸任星巴克CEO後又一重大人事變革舉措。

星巴克官網新聞

星巴克官網顯示,2018年6月26日正式辭任後,舒爾茨僅擔任星巴克名譽董事長。Myron E. Ullman被任命為星巴克董事會下一任主席,Mellody Hobson被任命為副主席。

舒爾茨為此次離職開設了個人網頁,該網頁中舒爾茨以《my journey》為題,為現在與過去在星巴克奮鬥過的員工們致信,在該公開信中稱他們合作夥伴(partners)。

霍華德·舒爾茨的個人網頁截屏

據了解,舒爾茨在星巴克擔任首席執行官和董事長超過40年的時間,並一手把星巴克從一個賣咖啡設備和咖啡豆的零售商塑造成如今覆蓋77個國家超過28000家門店的咖啡帝國。星巴克最新的財報顯示,其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營收超過60億美元。

此外,第一財經記者還從星巴克官網了解到,在舒爾茨的領導下,星巴克自1992年首次公開發行以來,其股價已經上漲了21,000%。截至記者發稿,星巴克股價為57.07美元/股。

致過去和現在的合作夥伴的公開信截屏

舒爾茨在上述個人網頁中的公開信中寫道:“我開始著手創建一家我父親作為一名藍領工人和二戰老兵從未有機會為之工作的公司。通過平衡盈利能力與社會良知、同情心與嚴謹、愛與責任,我們一起做到了這一點,還有更多。”

星巴克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成員凱文·約翰遜(Kevin Johnson)則表示:“沒有任何言語可以完全表達我們對霍華德所建立的非凡的公司的感激之情。由於始終忠於更高的要求和勇於創造美好的未來,霍華德幫助星巴克贏得全球數百萬人的尊重。他堅持星巴克要成為一家與眾不同的上市公司。今後,我也會遵循這一堅持。”

凱文·約翰遜是在2017年4月接任首席CEO一職。當時,舒爾茨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當我更把重點轉移到星巴克的下一輪零售創新浪潮下,我很高興凱文·約翰遜: 我們目前的總裁和首席運營官,七年的星巴克董事會成員,我在過去的兩年運行星巴克各方面業務的合作夥伴,已同意擔任星巴克首席執行官的職務。這將保證星巴克移動業務繼續盈利性增長,以確保我們的核心業務在全世界的未來發展,”

目前,雖然有猜測舒爾茨此次離職是為競選美國總統做準備。不過這一觀點尚未被星巴克官方證實。記者從星巴克官網中了解到,舒爾茨表示了這個夏天開始,將會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另外他也將撰寫一本關於星巴克影響力工作的書,以及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重新定義上市公司角色和責任的努力。

海通證券上海機構業務總監瞿時尹則認為,舒爾茨的離開對於投資者的信心來說可能會造成一定影響。因為此前已經有過一次動蕩。在2000年至2010年期間,舒爾茨測曾退居二線,之後星巴克的擴張就變得有些盲目,一度忽略了對品質的追求,導致利潤增速下滑。他在2008年重新擔任CEO後,對消費體驗和品質都非常重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99

未獲珠海市國資委批準 格力終止收購長園集團

6月12日晚間,長園集團發布公告稱,格力集團以要約方式收購公司不超過20%股份事項未獲得珠海市國資委批準,格力集團決定終止此次要約收購。

此前,格力集團發布了《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計劃要約收購長園集團不超過20%的股份,要約收購價格19.8元/每股。並提示此次要約收購需報送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和事前備案,並在取得上述批準和備案後披露《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報告書》。

長園集團表示,格力集團於《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公告後,向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報送了《關於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要約收購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事項的請示》。6月12日格力集團收到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回複,不同意格力集團報送的收購方案。基於此,格力集團決定終止此次要約收購。

6月12日,長園集團跌停,股價報收14.42元/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788

未獲准開辦 先收取學費 現代書院開期票吸理科生

1 : GS(14)@2010-12-04 12:21: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730524

【本報訊】補習社現代教育轄下的現代書院,未獲教育局批准開辦新高中理科科目,但校方卻宣傳會開辦有關科目,圖以「期票」吸引學生入讀;校方利用新高中課程彈性,先教必修和非理科科目,堅稱待獲批後才教理科。教育局表示,該校不得在未獲批准前取錄學生及收取相關費用,如此做法或已違規。
新高中今年推行第二年,未能升讀中六的舊制中五學生,可轉讀新高中的中五。現代書院太子分校本學年起,開辦新中五課程吸納這類學生,宣傳單張列明除中、英、數及通識四科必修科外,尚有 9科選修科供學生選擇,包括化學、生物和物理 3科理科,上課地點還包括大埔和北角分校。
實驗室設施未合格

該課程為全日制私校課程,每月學費 2,880元,全年 31,680元,有該校學生表示新高中有兩班學生。本報記者昨在未有表露身份下向現代查詢可否在下月報讀新高中理科,職員答可以,沒透露未獲批。
教育局發言人稱,現代部份分校獲准開辦新中五課程,但不包括理科,因現代必須符合一切要求,包括實驗室設施等。局方稱已一再提醒現代,不可在未獲批准前取錄學生及收取相關費用,否則可能觸犯教育規例第 279章 A,可被判罰款 2.5萬至 5萬元及監禁 1年。該局將會繼續留意情況,或會採取跟進行動。
現代書院校長陳紀笙昨承認取錄擬讀新高中理科的學生,但校方未有教授理科,學生現先修讀必修科目和選修的文商科目。陳紀笙認為此安排沒有違規偷步收生,但承認部份擬讀理科的學生入學時並不知情。他稱,由 05年起獲批開辦會考和預科理科科目,因此也有擬修新高中理科的學生先升讀中六預科,待獲批後才降級讀新高中五。
陳紀笙表示,校方在今年 1月向教育局申請開辦新高中理科,以為可趕及在開學完成批核,沒想到為配合新高中,實驗室需增購儀器,故拖延至今。校方動用 70萬元購置的儀器已送抵學校,料短期內可符合教育局要求。他昨以商業秘密為由,拒透露報讀新高中人數,又指他們可如常申請政府的車船津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887

證監韋奕禮 突提早離任 暗示未獲挽留 事出倉卒惹猜測

1 : GS(14)@2010-12-09 22:30:28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b-401948?category=m
證監韋奕禮 突提早離任







暗示未獲挽留 事出倉卒惹猜測


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Martin Wheatley)昨突然公布,在明年9月任期屆滿前,以「欲與家庭返回英國生活」的個人理由,提前3個月離任,為在證監會的6年工作劃上句號。
前COO離職 空缺未補
韋奕禮的突然宣布提前離任,引來外界揣測在他領導下的證監會,在雷曼迷債事件後的調查及和解方案,與政府財金官員及金管局之間的分歧,亦有傳他不滿在高層任命上受掣肘,感意興闌珊而提前引退(詳見另文——「迷債一役 與政府不咬弦」)。
外界亦關注證監會前營運總裁(COO)簡俊傑(Paul Kennedy)今年初離職後,仍有一個執行董事未填補,加上韋奕禮提前離任,其繼任安排及高層管理架構的大執位情況。
韋奕禮昨日傍晚會見傳媒時,亦不諱言是在昨日才通知政府官員提前離任的決定,並暗示政府方面未有提出挽留,「他們知道我是主意很強、決斷很強的人。」被問及政府有否提出挽留時,他如此回應。
早3個月走 6年工作完結
對於提前離任的安排,他透露是根據合約中可提前6個月通知離職的條文,在6個月後(即明年6月8日)正式離開證監會。但他一再強調決定離職是個人決定,希望與家庭重返英國生活,他與港交所(00388)或政府官員的合作關係良好,亦不感到政府方面對他有壓力。
至於為何不待完成合約,而急於提前3個月離職時,韋奕禮未有正面回應,只重申在6個月後便任職證監會滿6年,認為是適當時間離開,韋奕禮於2005年6月加入證監會出任執行董事。
全球招聘 張灼華有機
至於繼任人選的安排,韋奕禮相信政府會按既定程序進行公開招聘,他並認為繼任人須具有誠信及足夠能力,但未有回應證監會內部是否有適當人選。政府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政府已展開籌備工作,將就證監會行政總裁職位作公開的國際招聘。
除韋奕禮外,證監會現有4名執行董事中,以兼任副行政總裁的張灼華最為資深,有估計她有機會接任行政總裁。張灼華在2001年已獲擢升為執行董事,現主管政策、中國事務及投資產品部。
但曾任港交所董事的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直言,如張灼華任行政總裁,他會感到意外。「我不敢肯定她是否有足夠專業知識出任這要職……她過去的主要工作是互惠基金審批。」
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詹培忠認為,無論誰人接任證監會行政總裁,均應兼顧本地證券界與外資各方利益、推動金融市場發展,以及加強與內地連繫。
撰文:劉德斌
2 : 龍生(798)@2010-12-10 02:25:49

哎, 好可惜...好可惜...
唔係我崇洋, 但有些工作, 真的只可找鬼佬來做...
中國人真的做不來...
3 : GS(14)@2010-12-10 10:47:37

中國人太顧人情,有D醜野一定要他做
4 : GS(14)@2010-12-10 12:40:4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1209/News/ea_eaa1.htm

證監打虎英雄「劈炮」
  2010年12月9日

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沒有正面回應港府有否挽留他,只說大家都知道他是個有強烈原則的人。「只要我做了決定,這就是一個決定。」(郭慶輝攝)





【明報專訊】近年頻頻「打老虎」,嚴懲金融界不法分子的證監會,其掌舵人行政總裁韋奕禮,突然宣告提早掛冠而去。原定明年9月約滿的韋奕禮昨日宣布提前3個月,在明年6月離職,為6年的證監會工作畫上句號。他強調提早離場只是想回英國老家陪伴家人,非關政府壓力,亦非因另有高就。

不過,有接近港府消息人士稱,韋奕禮並非突然請辭,相信他已有「後路」安排。證監會以往常被人評為無牙老虎,但自從韋奕禮05年加入證監會後,作風顯著轉變,無畏大財團大銀行,從雷曼迷債及電盈(0008)私有化事件中可見一斑(詳見B2)。正因為這種強悍作風,不少利益團體早已向港府「打小報告」,為韋奕禮提早離職埋下伏線。

提早3個月掛冠 傳已有「後路」

不過,港府昨晚發表聲明,認為「韋奕禮的離開是證監會的損失」。署理財政司長陳家強表示,尊重韋奕禮的決定。行政長官曾蔭權感謝韋奕禮帶領證監會平穩渡過金融危機。行政會議成員兼港交所(0388)主席夏佳理表示,多謝韋奕禮對本港金融市場發展的多年貢獻。

屢打大老虎的韋奕禮,突然宣布離職,格外惹人關注;被問及是否因覑雷曼迷債事件,或是政府壓力下而被迫告退?韋奕禮說離職是想回英國老家,亦覺在證監會工作6年已足夠,非關其他原因或揣測。「這是個困難的決定」韋奕禮昨天傍晚在中環證監會總部會見記者時說。韋奕禮表示,昨日始將離職決定知會港府及證監會董事局。問到港府有否挽留?韋奕禮沒有正面回應,只說大家都知道他是個有強烈原則的人。「只要我做了決定,這就是一個決定。」

強調與政府合作良好

迷債事件後,外界早已盛傳韋奕禮意興闌珊,因證監會與港府及銀行界意見分歧。有傳英國金融管理局及倫敦交易所,曾向韋奕禮「招手」,但被問到是否已有新職在手?韋奕禮斬釘截鐵地說:「沒有」。證監會屬公營機構,高層離職要1年「過冷河」,但假如轉職的地方與原來受聘機構沒有利益關係,或可獲酌情考慮。

韋奕禮05年6月加入證監會,回顧這些年來的工作,他說金融海嘯及雷曼事件,是他任內最大挑戰,幸而能把危機應付過去。他不認為政府對證監會的工作干預太多,「我們與政府合作良好,在很多事情上,都得到主席(證監會主席方正)及政府支持。」

韋奕禮說會配合港府物色新的總裁接班人,並相信港府會找到適合人選。他說繼任人要具備3個條件,「有誠信、專業、有監管理念」,但不認為證監會會因覑他一個人的離開而改變,證監會的監管方針會始終如一。

(明報記者姜靜嫻報道)
5 : GS(14)@2010-12-10 12:41:30

少裙帶關係 韋奕禮屢辦大案
議員股民冀證監 續由外籍專才領軍
  2010年12月9日

【明報專訊】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在任期間,建立「打大虎」形象,屢辦大案,先後介入電訊盈科私有化涉嫌種票案、把披露虛假資料的洪良國際集資額,退還給股民、調查中信泰富槓桿買賣等。有立法會議員及小股民認為,韋奕禮勇於調查大財團,與其外籍身分、與本土沒有利益,較少裙帶關係有關。若由外籍人士繼任證監會,會較少人事包袱,易於獨立執法精神。


對於韋奕禮突然離職,金融界立法會議員詹培忠稱讚他表現出色,雖然人工略貴,但也表現稱職。根據證監會年報,韋奕禮在2009及2010年的年薪,分別是822.4萬及909萬元。曾經在電盈私有化事件中,協助調查的金利豐證券,負責人朱李月華也稱讚韋奕禮表現稱職,「他們表現沒有過火,協助調查也是照規矩處理。」她直言不捨得韋奕禮提早離職。

詹培忠讚表現出色

負責立法會雷曼迷債調查小組的湯家驊,擔心未能於韋奕禮任期內完成調查,「一位新的行政總裁未必知道事件來龍去脈,未必方便雷曼調查。」他稱若韋奕禮另有高就而提早離職,並非盡責表現。

對於繼任人選,湯家驊表示獨立性格很重要,他記得上一任的證監會行政總裁沈聯濤曾說過,「他形容自己是全香港最孤獨的人,很少跟其他公司的人員食飯。」湯家驊認同此心態,因為從事商界的人,左右逢源,但為了要顯示獨立的執法工作,就要減少應酬。他期望在全球招聘繼任人,外籍人士也是考慮人選。雷曼迷債事主之一陳先生,支持由外籍人士擔任證監會行政總裁工作,「外籍人士在香港,沒有太多包袱,較香港人更勝任。」對是否由外籍人士繼任,詹培忠沒有太大取向,他認為各有優勝,外籍人士帶來國際經驗,但要花時間熟習香港環境。

介入電盈私有化 贏盡喝采

韋奕禮在任6年,最令公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工作,相信是2009年2月介入電訊盈科私有化,證監會在法庭反對批准電盈私有化,提出證據指有人種票操控投票結果,涉及富通數百位保險經紀,連盈拓副主席袁天凡也有分參與,法庭最終不批准電盈私有化,贏得一批電盈小股東喝采。

今年上市的洪良國際,也被證監會叫停,指招股文件涉嫌披露虛假資料,誇大公司財政狀。證監會將洪良上市籌集的資金,歸還給新股投資者。而摩根士丹利亞洲前董事總經理杜軍內幕交易案,杜被法庭裁定罪成,判監7年及罰款2332萬元,是同類案件中判刑最高。

(明報記者陳健佳報道)
6 : GS(14)@2010-12-10 12:41:56

電盈小股東:香港人的損失
  2010年12月9日

【明報專訊】問公眾對證監會的工作表現,很多人會說:證監會介入電盈私有化。證監會人員於電盈私有化投票當日,在現場帶走投票箱調查一幕,仍然是電盈小股東津津樂道的事情。

迷債代表:落力幫助爭取 開罪銀行

小股東譚小姐形容韋奕禮是「香港的良心」,「他有正義感,不畏強權,沒有為退休而舖路,相信他受了不少壓力。」對他提早離職感到可惜。

證監會也有參與雷曼迷債協調方案,雖然有事主不滿證監會未全力爭取百分百回購,持續在證監會外抗議。但迷債代表之一陳先生相信,韋奕禮有盡全力,「我聽到不少議員說,韋奕禮積極幫事主爭取,開罪不少銀行,一年後如果沒有銀行招聘他,便證明他真的開罪人家。」

陳先生指雷曼事件中,證券行要百分百回購迷債,但銀行只是原價六、七成回購。他相信韋奕禮也落力爭取,但礙於外界壓力,無法達成目標,意興闌珊下選擇離開。

不過,也有小股民指證監會有很多改善空間。投資電盈及亞洲果業的陳仲翔稱,韋奕禮在電盈案表現出色,但亞洲果業股事件,證監會跟進較緩慢,以介紹形式上市,將股份1拆10,令股價出現異動,不少股民投訴監管不足。
7 : GS(14)@2010-12-17 17:08:07

2010-12-13 HJ
證監舵手 應找洋人   

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上周宣布提早離任,陳焱綜合各媒體報道,發現財金市場最熱烈討論的話題有三個:①離職原因;②任內表現;③接任人選。對於第一個問題,陳焱沒有任何小道消息,沒得搭訕;至於第二點,陳焱會說韋奕禮七分功三分過──功大於過;至於第三個問題,現在媒體的討論焦點一如《葉問二》結局前的高潮:華洋大戰,誰勝誰負?

韋奕禮宣布提早三個月離職,明年6 月便離任。媒體報道的小道消息:韋奕禮是為了兩名女兒明年9 月回到英國升學,舉家回國定居,故提早三個月掛冠……這說法嘛……就如本報所說: 「惟這似乎未能解釋為何不完成任期」!

不要忘記,韋奕禮本身是英國人,在英國居住多年,這些背景都與「要打點女兒回英入學故提早離任」的說法格格不入。

試想想,若果你的香港人朋友移居加拿大五、六年,在當地重要機構身居要職,又想安排子女回港讀書,你會否建議他提早離任配合子女入學? 當然, never saynever,陳焱不會一刀切的說不,但相信一般人的第一個反應,是提出其他可行方法,以助朋友兼顧工作與家庭!

陳焱覺得,今次事件可圓其說的原因只有一個:韋奕禮另獲高就,對方有充分的理據令韋奕禮必須提早離任蟬過別枝;否則,韋奕禮今次一定是擺出姿態藉此宣洩不滿。當然,他個人的不滿情緒,公眾未必一定要討論,但若這位證監舵手意興闌珊的原因,其實與香港金融市場發展有關,這,公眾便應關注。

對於接任人方面,陳焱並非葉問的擁戴者,支持由洋人接手這燙手山芋。

看到坊間部分評論員呼籲要由華人、或者能與北京順利溝通的人接任,但陳焱並不支持,尤其看完本報報道——有傳他對雷曼迷債主要銷售行中銀香港(2388)窮追猛打,引起某些人不滿,導致他意興闌珊——這就更反對起用華人任舵手。

香港的財金市場與內地息息相關,監管對象往往涉及內地企業,當中不乏大型企業及國企等,監管者與被監管的對象愈稔熟,反而可能更不方便。老實說,證監會的工作是保障香港的股民,聘請任何高層都應以此作最高原則,陳焱覺得打出的關係牌及人情牌等等說法,反而應統統革掉。

身為香港人,大家經過梁展文事件後,更應有所體會。

http://hk.myblog.yahoo.com/chanfire3

陳焱
8 : 龍生(798)@2010-12-18 00:02:11

陳炎說了我心中個句出來, 好!!
9 : GS(14)@2010-12-19 21:51:45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60715

傳得罪中資 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突被提早離職

最近發生的兩宗事件,卻令人聯想到香港的監管防線是否受到挫折而削弱;
第一宗,是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突然宣布提早離職,市場上流傳各種揣測,包括指韋奕禮因為開罪了中資機構而「受壓」下台;
第二宗,是港交所在上周宣布,從上周三開始,在本港掛牌的內地企業可以按中國會計及審計準則編制財務報表,毋須再跟隨香港或國際會計常規;這項決定,在本港媒體沒有引起太大反響,但外國財經媒體則群起而攻,力陳「一國一制」的趨勢會打擊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而港交所更把審核、提名及認可內地會計師的責任,全部交由內地監管機構負責,然而,大陸企業赴其他國家的交易所上市,它們的核數師仍要接受當地機構監管;換句話說,香港平白把部分監管權力送給了中國政府。這項新安排影響有多大,港交所理應公開作更詳細解釋。金融業是香港少數能夠領先中國內地並足以為內地師的一個重要範疇,其中香港能緊隨國際潮流、應用國際標準的特點,更是內地在短期內學不來、也不容易學的地方,如果香港自願放棄優勢,就等於棄守高水準的金融市場標準,長遠來說對香港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信報
10 : GS(14)@2010-12-20 22:55:45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0376
“打虎者”韦奕礼离场
11 : GS(14)@2011-01-08 13:12:0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847154

傳韋奕禮返英管小企
2011年01月08日

【本報訊】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將於今年 6月離任的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成為英國新設的消費者保障及巿場管理局( CPMA)主管候選人之一。
主力保障消費者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 FSA)原本是同時監管銀行及證券業的單一監管機構,但金融海嘯後當局認為要檢討,英國政府早前公佈監管體系改革方案,將於 2012年底前分拆 FSA,其銀行、保險業及大型經紀行的監管職能,將由新成立的審慎監管局( PRA)取代,該局最終會歸屬於央行英倫銀行管理。
FSA監管小型機構及消費者保障職能,則移交 CPMA。整個新架構將於 4月開始組成,明年正式運作。
韋奕禮 2005年來港加盟證監會前,是倫敦證券交易所副行政總裁,當年被視為倫交所行政總裁人選之一。他在證監會任期原本到今年 9月底才屆滿,但上月突然宣佈提早於 6月離職,當時他強調是因私人理由提前離職返英國。
報道指出, FSA正考慮 CPMA主管人選,未來數周將有定案;萊斯銀行風險管理部前主管 Carol Sergeant及公平貿易辦公室主管 John Fingleton均在名單內,但獲選中機會不高。
12 : GS(14)@2011-01-08 15:39:13

韋奕禮離任後 傳任英消費者機構主管
  2011年1月8日

【明報專訊】宣告今年6月離任的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盛傳是英國消費者保障及巿場管理局(CPMA)主管候選人之一,市場注視韋奕禮離任後的「過冷河」安排。現時所有公營機構的高管人士,一般要遵守1年「冷河期」,但由於韋奕禮的聘用合約在08年簽訂,當時政府尚未嚴格執行1年要求,是以韋奕禮的「冷河期」,原來只得半年。

對於韋奕禮的離任後安排,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說:「按現行聘任條款,證監會行政總裁於合約終止後6個月內,在香港受僱須先得到證監會同意。」至於現行所有公營機構,是否一律要遵守1年「冷河期」,發言人稱:「在不同時期所簽訂的合約,其管制期有所不同。新合約的管制期是12個月。」

轉任海外監管機構 過冷河期可縮短

換言之,下任證監會行政總裁,其離職後的「冷河期」,應要跟隨大勢受1年限制。不過,有接近監管機構人士稱,「冷河期」旨在防止利益衝突,以證監會行政總裁為例,要是轉職的地方是其他監管機構,甚至是海外機構的話,應不難申請縮短「冷河期」,但假如他到私人機構如投資銀行或律師行工作,則難獲豁免。早年曾任證監會董事的歐達禮及李顯能,因離開證監會後太快轉投律師行及投行工作,而被市場非議。

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報導,韋奕禮成為CPMA主管候選人之一。CPMA明年將從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分拆出來。韋奕禮原定今年9月約滿香港證監會,但去年底突然宣布提前3個月,即在今年6月離職。當日韋奕禮公布離職決定時,曾被問到是否已另有高就,他斬釘截鐵地說:「沒有」。外界一直盛傳英國金融管理局及倫敦交易所等機構,曾向韋奕禮多番「招手」。

韋奕禮05年6月加入證監會,08年10月續約3年,有傳當日他與港府傾談續約時,曾就離職限制問題拉鋸,但最終港府仍然接受6個月的「冷河期」。後來鬧出梁展文事件,港府全盤檢討公務員及公營機構高管人士的離職安排,要求嚴格遵守1年「冷河期」。
13 : GS(14)@2011-01-17 22:02:21

又唔會這樣得意嗎,長興都過到
14 : GS(14)@2011-02-03 17:57:5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938774

【本報訊】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道,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圖)將重返英國,獲委任為新成立的消費者保障和巿場管理局( CPMA)主管,有關任命最快日內公佈。
韋奕禮 2005年來港加盟證監會前,是倫敦證券交易所副行政總裁,當年被視為倫交所行政總裁人選之一。他在證監會任期原本到今年 9月底才屆滿,但去年 12月突然宣佈提早於今年 6月離職,當時他強調是因私人理由提前離職返回英國。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 FSA)原本是同時監管銀行、保險和證券業的單一監管機構,但金融海嘯後當局作檢討後,公佈監管體系改革方案,將於 2012年底前分拆 FSA,其銀行、保險業及大型經紀行的監管職能,將由新成立的審慎監管局( PRA)取代,該局最終會歸屬於央行英倫銀行管理。
而 FSA餘下大部份職能,包括監管小型機構及消費者保障職能,則移交 CPMA。整個新架構將於 4月開始組成,明年正式運作。
英國《金融時報》上月報道,指 FSA正考慮 CPMA主管人選,除了韋奕禮外,名單包括萊斯銀行風險管理部前主管 Carol Sergeant,以及公平貿易辦公室主管 John Finglet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956

港企未獲環球資金應有重視

1 : GS(14)@2012-08-10 10:43:0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凱恩斯的觀點,即企業的「動物精神」 是社會創造財富的關鍵,近年環球經濟問題的癥結之一,可能便在於金融和借貸環境令這動物精神難於被燃起。我們難以對銀行信貸的復元寄予什麼厚望,因此環球經濟的問題可以看成是,在銀行持續不願借貸的情下,企業能否取得融資。資金會否從債市回流股市,可能是環球經濟前景的關鍵之一。
估值吸引 業績表現有舻可尋
重要的是,一旦資金從債市回流股市,港股的位置並不差。香港的企業在包裝方面不是特別出色,但本質卻不差。西方很多企業雖然看似十分專業和重視股東和投資者利益,但從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角度看,它們未必真的那麼出眾。以估值而言,它們很多都享有比亞洲家族公司高的估值,這多少反映覑不少海外投資都對亞洲家族公司是不是太信任。
毋疑,家族公司是有其問題,但這似乎也不能一概而論,家族企業也有其優勝之處,譬如好些大的歐美企業都是有家族背景。家族企業並非一定有問題,在香港的上市公司當中,也有一定數目的非家族企業,在香港的家族企業中,也有一些擁有良好的專業管理層。以巿值而言,香港不是有很多的世界級巨無霸企業,但中大型的公司卻有不少,而且不少有數十年的業績和營運經驗可供參考和研究。事實上,香港的企業並非沒有可取之處,它們能否從環球投資界中獲得應得的重視,會是港股中長期前景的一大關鍵。
施慧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830

5萬元入場峰會 借李嘉誠過橋 內地組織「擬邀」18高官名人 半數未獲邀拒到

1 : GS(14)@2014-03-17 22:56:3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17/news/ec_gca1h.htm




【明報專訊】內地組織「中國經濟貿易促進會」(下稱促進會)年初向商界人士發信,邀請參加5月在香港洲際酒店舉辦的「全球華人企業領袖(香港)峰會」,每人收近4萬元人民幣(約5萬港元),信件列出18名「擬邀請嘉賓」,包括特首梁振英、前特首董建華,還有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又安排考察長實集團。但9名嘉賓回覆本報稱無收過邀請,酒店回覆未接獲場地預訂;長實回覆對事件一無所知,會調查。

促進會否認手法誇大,起初解釋是嘉賓未收到邀請信,其後又指根本未邀請,近日則決定取消峰會(見表)。





會方否認誇大 稱峰會取消

商人陳先生(化名)去年12月到北京公幹,獲促進會邀請入會,他形容過程像層壓推銷,「他們叫我去酒店傾,在酒店房我被困逾一小時,起初叫我入會,5萬至20萬元等,會畀你一個title(名銜),我堅持不肯,最後他們才讓步叫我去翌日的一場經濟會議」。

他憶述,促進會的人遊說他該會議有成思危(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及其他重要嘉賓出席,會後又可與嘉賓一起食飯,「他(成思危)也算是權威人士,我也想聽他演講,就付了2萬元(人民幣)」。誰知最終這些主要嘉賓一個也沒有來,令他大感憤怒,現場約有二三百人參加會議。後來促進會來信邀請他參加5月在港舉行的峰會,陳質疑這峰會的結局會一樣,因此聯絡本報。

梁振英董建華成思危列名單

據陳先生提供的邀請信,題為「關於舉辦全球企業領袖(香港)峰會的特邀通知」,峰會訂於今年5月6至8日在香港洲際酒店舉行,及提到「屆時邀請國家領導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官員、華僑領袖、香港學者、全球華人企業領袖等代表出席」,並邀請收信人「作為優秀華人企業家代表出席……屆時會頒發世界傑出華商行業領軍人物榮譽證書!」

邀請信附上的擬定日程,列出18名「擬邀請嘉賓」,8人為中港現任或前任官員,如梁振英、董建華、前港澳辦副主任華建、成思危、前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前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等;5人為商界,包括李嘉誠、力寶集團主席李文正、台灣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 3人為學者,如中文大學杜巨瀾教授等;其餘2人是促進會高層。峰會主持人為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

洲際酒店:未接預訂

日程編排了上述部分嘉賓在不同時段演講,如長實高層領導講「長江實業的經營之道」,李文正講「力寶集團的追夢之路」,又會考察「首富李嘉誠先生創辦的香港長江實業集團,學習先進的治企經驗」,收費每人39,800元人民幣(約5萬港元)。

本報在2月中至3月初,除了兩名「擬邀請嘉賓」是促進會成員外,向其他16人發信或電郵查詢,結果9人回覆本報,全部表示無收過邀請(見圖);吳小莉亦向本報稱無收過邀請擔任峰會主持,亦不清楚活動內容。香港洲際酒店發言人稱,上述時間沒有促進會預訂活動場地。

稱考察長實 長實不知情

長實發言人回覆稱,對「促進會」、「全球華人企業領袖峰會」、「全球華人企業家論壇」以至宣傳資料上與長實集團有關的參觀考察活動,均一無所知。集團僅從本報查詢知悉有關機構及活動,如能提供資料,會就事件調查。

本報以某企業秘書身份致電促進會聯絡人杜勇查詢,他說「習(近平)主席上台後,查得特別嚴,有些領導來港的簽證做不到,所以(香港峰會)取消了,8月改在上海」。本報記者再以記者身份向促進會秘書長姜黎明查詢,姜透露暫時約有50個機構報名參加5月的峰會,「不存在欺騙成分,每次活動延期我們都有通知參加者」。他又稱該會去年在港的活動因人數不足而取消,已退款給10多個機構。

國資委曾斥冒名宣傳

其實,2011年促進會宣傳在北京舉辦「第五屆全球華人企業家與政府官員高層論暨優秀企業家頒獎典禮」,稱「擬邀請國資委領導出席開幕式」。但全名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國資委,發聲明批評活動是冒名宣傳,指斥促進會「提供虛假信息,騙取公眾信任,會保留追究權利」。
2 : GS(14)@2014-03-17 22:56:4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17/news/ec_gca2.htm
出席陣容屢縮水 會方:給獎他們沒來領
  2014年3月17日

【明報專訊】中國經濟貿易促進會多名高層都是內地前高官。記者分析過去該會舉辦的多次論壇及峰會,手法多是向政商界人士發信,列明10多名「擬邀請嘉賓」,包括前國家領導人、知名企業領袖,甚至諾貝爾得獎者,但最終陣容「大縮水」,只有三數嘉賓撐場。

港分會註冊地址空置多時

根據促進會網頁,該會名譽理事長是中紀委前委員、司法部前副部長岳宣義,會長是國內貿易部前副部長何濟海。促進會轄下成立了多個分會,包括香港分會,會長是宋玲鋆,她是新界總商會副主席,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她在2011年底申報的地址為中環長江中心一單位,記者日前拍門不果,管理員稱該單位已空置很久。

促進會舉辦多個「峰會」、「論壇」等活動,包括2013年6月在深圳舉行首屆「時代領袖論壇」,頒發「時代領袖獎」,向外宣傳「時代領袖」有10人,「擬邀請嘉賓」長實主席李嘉誠、中國太空人楊利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等並無出席。促進會聯絡人杜勇說﹕「不是誇大,是我們給他們獎,他們沒來領,就是這樣子。」長實發言人表示對此一無所知。

美聯集團前副主席黃錦康2011年底出席促進會的「第五屆全球華人企業家論壇」,獲頒「亞太地區最受尊敬企業家大獎」。他指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及一間知名酒店出席頒獎禮,很有氣派,「厲無畏(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後面有成班軍人陪伴」。至於集團要付多少錢,他說不瞭解。

劉夢熊:印章有星似政府部門

全國政協前委員劉夢熊表示,內地有所謂「會議經濟」,「我收好多呢類邀請,多數在人民大會堂、京西賓館搞,退休高官做佈景板,引鰟鱓博上位,又未有名堂鮋企業家,花錢換個什麼全國十大企業家返鈬」。他指這些機構特別設計印章,「紅色圓形印,旁邊寫上中國乜乜會,中間有粒紅色星星,令人以為佢好似政府部門」。他說這類機構很多時亦用「擬邀請嘉賓」作宣傳,製造效果,但事實上大部分不會來,只會有「一兩個膽」,「好似第幾多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咁,老人家不甘寂寞,可以發揮餘熱,賺纒出場費」。
3 : GS(14)@2014-03-17 22:56:5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17/news/ec_gca3.htm
20萬可當副會長 稱可陪領導合照出訪
  2014年3月17日

【明報專訊】中國經濟貿易促進會的網頁,列出近100名常務副會長及副會長,幾乎全是內地大小企業的高層。其實副會長名銜「有價」,本報取得的信件披露,一個5年任期的常務副會長,需付50萬元人民幣換取,副會長需20萬元人民幣。單以網頁列出常務副會長24名、副會長69名,促進會每5年的收入可達2580萬元人民幣。

以資產納稅額計資格

促進會在今年初發出的邀請信中表示,要增補10名常務副會長及20名副會長,前者的資格是企業近3年累計納稅達2億元以上,後者的資格是企業總資產及年營業額均達3億元以上。

兩類副會長均享有多項權益,包括在企業產品發佈等活動時,促進會「可協助邀請國家領導人」參加;任期內「可免費安排隨國家領導人出訪一次(團費自理)」,又可「安排國家領導、專家學者到副會長單位實地考察、調研」,「建立與國家相關部委局領導等高層資源的聯絡、溝通」。兩類副會長可在促進會年會上,「與出席活動的國家領導、專家學者單獨合影」、「陪同國家領導前排就座觀看大型文藝演出」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412

捐文物26年清名臣後人未獲城市戶口

1 : GS(14)@2015-03-29 12:24:40







為將農村戶口轉為城市戶口,晚清名臣的後人不惜違背祖先遺願,向有關部門捐贈了近300件家傳文物,結果26年過去了,戶口問題未有解決,現年50歲的徐繼畬七世孫徐進偉依然還是農民,而徐家捐贈的絕大部份文物被移交給山西省博物館,另有十分之一文物下落不明。徐繼畬為清朝總理衙門大臣,著有《瀛環志略》,一生收藏頗豐,生前留下遺囑:寧賣房賣地,不賣書籍字畫。上世紀80年代末,為解決徐氏七世孫徐進偉的城市戶口,住在山西五台縣的徐家向太原三晉文化研究會捐贈家傳的絕大部份文物,總數達297件,足夠辦一個博物館。當年該研究會人士曾答應幫忙辦理徐的市戶口,但五台縣政府不滿文物流出當地,指研究會私自取走徐家文物屬違法。於是徐家遞狀控告,請求法院判決捐贈行為無效,索回捐贈文物,最後敗訴。徐既沒有入籍城市,又痛失祖傳文物。2001年,三晉文化研究會將這批文物移交山西博物館時,發現有28件下落不明,其中包括《乾隆四十二年誥封徐繼畬曾祖父母聖旨》。山西省高級法院曾對徐繼畬文物作過估價,移交給山西博物館部份不到8萬元(人民幣.下同)。徐進偉託人估價的價格達7.75億元,於是提出索償4,000萬元。博物館官員回應文物是三晉文化研究會給,要給補償也只能給研究會。廣東《南方都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8/190929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065

綠表客偷步買鳳德邨未獲購買證 疑違規入市

1 : GS(14)@2015-09-23 02:17:09

【本報訊】新白居二快出台,未補地價居屋及公屋交投加快。部份市民擔心新一批白居二會再刺激樓價向上,不惜「偷步」入市。市場消息傳出,有心急綠表客疑打茅波,被指在仍未取得購買證下偷步搶盤,斥250萬元購入鑽石山鳳德邨公屋單位,業主轉頭再加價20萬元放售。記者:朱連峰 陳家雄 陳東陽


消息指出,鳳德邨一個高層實用面積443方呎單位,業主1999年向房屋署僅以約25萬元購入,並於今年5月獲局方批出「可供出售證明書」,即是單位可在公屋第二市場出售予合資格買家。




憂新白居二搶貴貨

政府最快本月底推出第二期「白居二」,雖然名額縮減至2,500個,但不少市民為免到時同人搶貴貨及無盤,於是紛紛偷步入市,甚至有公屋戶綠表資格準買家,在仍未取得「購買資格證明書」疑違規偷步搶盤。消息指,上述鳳德邨兩房戶,日前於公屋第二市場以250萬元易手,呎價5,643元,買家即場落訂3萬元。有指該買家仍未取得購買證,正等待批出有關文件,但心急偷步搶盤。據知,買賣雙方已簽訂臨時買賣合約,但出古惑招,合約上的日期是空白,留待買家取得購買證後才填上,全數定金則由代理行託管。此外,業主有見公屋也缺盤,即使是次成交價已屬高價,但仍向地產代理表明,「如果有人畀到270萬會撻定」,賺多20萬元。不過,由於有關臨時合約沒有訂明日期,是否具約束力成疑,若買賣任何一方毀約,對方是否須要賠訂,該爆料代理則指,「就算業主唔退訂,你都吹佢唔脹。」除非雙方訂明合約條款,例如若買家最後未能獲批購買證,有關合約亦告無效,賣方須退回訂金。



記者昨午到鳳德邨涉嫌偷步賣樓的單位,大門緊閉,記者多次敲門後亦無人應門。鄰居指單位內仍有四人居住,但近日已陸續將單位內物品遷走。有專做公屋第二市場買賣的地產代理直言,類似疑違規偷步入市個案不時聽聞,「呢啲違法嘢係人都知,但個個心態係捉到先算。」事實上,首批白居二推出時,部份人未有證已急不及待搶入市。新白居二未到,綠表居屋樓價先炒起。祥益黃慶德稱,屯門富健花園綠表價首破300萬元,3座低層B室售315萬元,呎價5,321元,樓價及呎價破盡屋苑紀錄。同區龍門居7座低層D室亦售263萬元,呎價5,434元屬屋苑綠表最貴。世紀21將軍澳魏仕良稱,有綠表客為免錯失心儀屋苑單位,偷步入市,將軍澳寶盈花園連錄兩宗買賣,為1座低層G室及6座高層E室,成交價373.8萬及499萬元。



【街坊看法】


■易先生


租戶易先生:1992年一家6口入住鳳德邨一個超過500方呎單位,即使單位叫價僅28萬元,但當年因資金問題而無透過租置計劃購買單位,但至今無後悔。


■羅先生


業主羅先生:當年以21萬元購買一個500方呎單位,覺得近年公屋變得搶手是因為樓價高昂,啲人上唔到車惟有買公屋,但從來無諗過賣咗層樓,所以唔清楚購買資格證明書的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803/192412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493

dbc停新聞台未獲通訊局批准

1 : GS(14)@2015-10-22 07:35:18

dbc數碼電台


【本報訊】dbc數碼電台重整頻道,約60人受影響被裁,包括30名新聞部員工,24小時新聞頻道下月中起將停播,據悉因投資者黃楚標不再支持。通訊局指dbc須按持牌人建議書提供新聞頻道,否則須得局方批准,惟昨仍未接獲申請。啟播兩年的dbc現有約200員工,今年8月起由商人兼全國政協黃楚標全資擁有。dbc前晚以數碼廣播發展步伐未如理想為由,宣佈精簡架構並裁員30%,約60人受影響,當中新聞部員工佔30人。據了解,停辦新聞台是因黃不再支持,以及商業上未能取得成功。



以年輕人頻道取代

現有新聞台將由全新年輕人頻道取代,下月16日起停播。有員工得知新聞台消息後感憤怒和意外,「事實上呢個月都有新環節出緊,冇人知會無端端鏟人,我可以肯定絕大部份人都好用心做」。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表示,根據牌照及持牌人建議書,dbc須提供7條24小時廣播的指定類型頻道,當中包括兩條新聞財經頻道,除非提出申請並得到批准,否則必須遵守現有牌照規定及建議書節目承諾。通訊局稱現時並未接獲dbc改變頻道的申請,會與dbc了解其頻道安排詳情,以確定是否符合牌照規定。商經局發言人則指政府在與數碼聲音廣播業界討論中,有持牌人曾反映經營上遇困難,政府已決定對數碼聲音廣播發展進行檢討。■記者佘錦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22/193427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