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8月15日的大幅上漲沖關之後,A股市場8月16日選擇了暫時休整,滬深兩市股指漲跌互現,不過上證指數仍堅守3100點整數位,而兩市成交量也維持在了7000億元以上的量級。市場短期強勢未改,不過以寧波銀行(002142.SZ)銀行股板塊盤中的放量下跌則讓人產生一絲憂慮,究竟是誰在大力拋售呢?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以金融板塊為代表的藍籌股集體出現休整使得上證指數出現沖高回落整理走勢,不過股指在3100點受到強力支撐。而深成指則借助萬科A(000002.Sz)繼續強勢上漲整體走勢較強,盤中創出近7個月的新高。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10.04點,下跌15.16點,跌幅0.49%,成交3085億元;深成指報收10882.95點,上漲60.84點,漲幅0.56%,成交4011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201.10點,上漲7.89點,漲幅0.36%,成交992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7096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了415億元。
對於這樣的走勢,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較為正常,在周一大幅反彈之後,藍籌股有所休整也是情理之中。不過以寧波銀行為代表的銀行股紛紛出現放量下跌走勢,卻又使得很多市場人士心存一絲疑慮,認為如果這是國家隊在借機逢高減倉的話,行情反彈的高度或將嚴重受限。
盡管如此,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任瞳等認為,大盤藍籌指數大概率會延續上漲,而創業板指數仍存在潛在的調整風險,短期內市場會出現一定程度分化。主要擇時表現如下:首先,短期利率延續下行,債券牛市仍在持續,充裕的流動性對A股而言仍然是正面的影響;其次,短期金價仍處於震蕩調整,而油價反彈,國際市場投資者風險偏好上行,對A股具有提振作用;最後,針對滬深300指數的漲跌停板指標一直處於強勢區間,板塊內強勢股依然表現突出,而創業板指數無論漲跌停板指標還是凈現金流指標整體表現偏弱,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再次轉向藍籌價值股,市場短期呈現結構性牛市。
而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等則認為,進入8月份,一個明顯的變化在於長端國債收益率快速下行,8、9月份無風險利率下行空間再度打開,將給股市提供估值支撐。主要原因在於銀行理財產品監管收緊後,理財產品利率將進一步下降。理財利率下降後,活期存款與理財的息差縮小,儲蓄活化加劇,銀行負債端成本下降,規範後銀行理財對利率債的配置需求大增,將帶動長端利率挑戰歷史低點。隨著長端國債收益率、理財產品收益率、銀行資產端利率的逐步下降,社會無風險利率下移,央行下調基準利率的空間也將逐步增大。同時考慮到豬價及原油價格的回落,通脹在下半年將不構成威脅。降息的空間增大,但根據近期經濟走勢,這個時間點將更有可能往後推。
從近期中觀行業高頻數據角度看,銀河證券認為經濟表現尚可。盡管統計局公布的7月宏觀數據差強人意,固定資產投資、消費、進口增速均在下滑,尤其房地產、制造業投資持續下滑,基建投資增速也降至20%以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再度回到6%,但高頻數據顯示目前經濟尚未再度明顯下滑。六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持續回升、港口煤炭庫存下降、動力煤價格持續上行,同時鋼鐵價格上升、鋼鐵產量回升、焦煤價格也開始上行。另外,受益於長江流域洪澇災後重建及PPP項目的加速落地,水泥、玻璃等原材料價格也紛紛上行,因此當前時間點政策寬松的必要性沒有那麽高。
今年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出現下行引起市場關註和擔憂,“消費降級”成為熱詞。
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撰文表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並不完全代表消費,它不包含服務性消費和虛擬消費。無論哪種口徑的消費,長趨勢都大致與名義GDP同周期,即它們的增速下降只是經濟整體增速下降的一部分,且由於降幅更小,對於GDP貢獻一直在上升。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8月1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消費增長平穩,消費升級仍在持續。其中,居民家政、電影票房、旅遊收入等服務類消費保持較快增長。
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顯示,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734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
劉愛華表示,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月走勢來看,增速回落了0.2個百分點,月度之間的波動是比較正常的。今年以來,影響消費市場的因素和去年也有不同的變化,進口關稅的調整,還有電商的各種促銷活動,對短期消費的增長都造成了一些擾動。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消費略有回落,一方面是受到高基數、汽車降關稅政策、假期等階段性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也需要註意到產業轉型等對中小企業的影響,開始從企業層面向居民層面傳導,使得部分城鎮和鄉村居民的消費受到一定影響。
郭磊表示,2018年上半年社零下降的主要是汽車和地產系消費,大部分必需消費品並沒有趨勢性。汽車下降有行業規律和政策影響等一系列原因;地產系下降與前期地產銷量有關,二者都不具有“降級”概念。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1-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52.6萬輛和1335.4萬輛,增速分別低於上年同期1.9和4.3個百分點。
郭磊分析,從居民消費產品內結構來看,看不出消費降級特征。以乘用轎車為例,B級、C級車占比截至2018年上半年一直在上升;一類、二類卷煙銷售占比截至2018年上半年一直在上升;高端白酒和低端白酒也展現出趨勢增速上的分化。
從居民消費支出結構來看,也看不出降級特征。郭磊分析,“消費降級”意味著恩格爾系數的變化,即花費更少支出在不必需環節。但從恩格爾系數看,截至2017年一直在穩定下降;而居民在教育文化娛樂服務上的支出近年整體上升,18年上半年與17年上半年持平;醫療保健上的支出上升比較明顯。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撰文分析,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是反映居民消費的重要統計指標,從這兩個統計指標看,前者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出現回升,後者自4月份以來出現上漲勢頭,兩者走勢表明2018年以來的消費內需並不疲弱。
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費支出增長較快,服務消費升級勢頭明顯。體育、健康、旅遊等服務消費勢頭強勁,全國居民人均體育健身活動支出增長39.3%,醫療服務支出增長24.6%,旅館住宿支出增長37.8%,交通費支出增長22.8%。
此外,追求舒適生活的享受型服務消費需求旺盛,全國居民人均飲食服務支出增長16.6%,家政服務支出增長33.1%。同時,個人護理、教育培訓方面投入加大,全國居民人均用於化妝品、成人教育及學前教育培訓等方面的消費支出也呈現兩位數以上快速增長。
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8.5%,高於資本形成總額47.1個百分點,且高於一季度水平(77.8%),顯示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持續增強。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下半年消費還是有條件延續平穩較快增長態勢的。有幾個因素:一是消費本身是剛性增長的;二是居民收入增長這些年來總體保持較快增長;三是消費結構升級的步伐只會加快,不會停下來;四是進口政策的因素,這些年我國加大了進口,將促進整個市場銷售的活躍和增加供給。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