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台灣經濟靠的是出口及貿易順差,出口越多、進口越少是不是越好? A:這種「出口好,進口不好」的理念可說源遠流長,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歐洲國家盛行的「重商主義」,鼓吹的就是這種論調。 出口是把國內生產的財貨運到國外去給外國人用,進口則是把外國人生產的財貨運來國內給我們自己用。為什麼要出口?因為這是為了要進口所支付的代價。 例 如,你付兩萬元買台電視,等於是「出口」兩萬元,「進口」電視。這兩萬元(出口)就是你為了電視(進口)所支付的代價。你認為電視帶給你的價值,比兩萬元 還要高,所以你才願意做這筆交易。你付出的這兩萬元,你再也享用不到,你享受到的這台「電視」,才是提升生活品質的東西。 同理,一個國家若出口電腦,進口名牌包,這同樣是因為人們認為名牌包的價值比電腦高,否則這筆貿易不會發生。出口電腦只是為了進口名牌包而支付的代價。出口的電腦,我們再也看不見、用不到,但進口的名牌包我們卻可以享受到,這才是能提升我們生活品質的東西。 由此就可看出「鼓勵出口」理念的荒謬:出口是支付的代價,進口才是能真正享受到的東西。鼓勵出口卻不進口,這等於是要一個人拚命花錢,然後不要買回任何東西一樣。 要 說進口的好處,只要瀏覽你日常生活的東西即可:你看的電視是日本S牌,開的車是雙B,中午吃的牛肉來自紐西蘭,晚上看的電影來自美國好萊塢。這些才是能讓 生活過得更好的東西。為了這些東西,你要付一些代價,也就是「出口」一些錢,這些錢可能來自你努力工作。如果有人告訴你,你應該多多「出口」,盡量不要 「進口」,這就等於要你整天拚命工作然後不要享受一樣,這樣生活有什麼樂趣? 還有一種說法:國人若買進口的外國貨,只能帶動外國的經濟與就 業機會成長,對國內經濟沒什麼幫助。照這種說法,每個人都應該「愛用國貨」,從冰箱、電視、洗衣機、汽車、冰淇淋,人們享用的每件東西,最好都是國產的, 這樣才對國內經濟有幫助,國內的生產者絕對會因此大發利市,但消費者的生活水準會降低到何種程度? 這些「重商主義」的論調,都來自於把「生 產」當成目的。但是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早就告訴我們:「消費是所有生產的唯一目的與意義,此一箴言是如此不證自明,只有想法荒謬的人,才會想要加以證明。」「重商主義似乎認為,所 有商業活動的意義,在於生產,而不在於消費。」這種鼓吹拚命出口、甚至主張政府補貼出口以帶動經濟成長的論調,不管披上什麼專業外衣,骨子裡都只是數百年 前重商主義的詭辯罷了。 經濟達人歡迎讀者提問:http://www.bwnet.com.tw/Dr.A/E-mail:[email protected] |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14/2122251.shtml
每经记者 李娇凤 何珺 发自北京
近日有媒体报道,国内食用油企业在国家发改委的限价调控下,初现亏损并停产,且预计有可能出现大面积停产,或将导致春节出现食用油荒。
该报道一出,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和企业人士,他们表示目前豆企在加工大豆时依然有利可图,只是利润有所降低。
昨日(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也发文称该报道不实,并表示“今年我国大豆进口大幅增加,国家油料油脂库存充裕,企业库存充足,生产正常,当前和 后期国内食用油市场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而相关报道中所说“汇福粮油集团停产”一事,企业方面也称主要原因是豆油、豆粕运输不畅,导致企业库存积压太 多。
汇福:未因限价而停产
“你们可以到我们公司查看,并没有停产,甚至今年的加工量比去年翻了一倍多。”汇福粮油集团的雷部长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公司去年加工大豆105万吨,今年是220万吨。”
汇福粮油集团是一家以加工大豆、生产食用油和豆粕为主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为中国企业500强。
对于有关报道中写到的停产一事,雷部长解释说,公司位于河北三河市,河北省曾出现过几天停电,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被认为停工。“公司支持发改委限涨的政策,不可能在国家提出限价时就不生产。”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虽然发改委对豆油进行限价,但也没有听说黑龙江企业有停工停产的,只是目前观望的比较多。
“没有了解到有停产的豆企,可能有些企业会限产,因为现在豆粕需求不太好。”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说。
针对近日有媒体称 “食用油企业大面积停产已现先兆”的报道,发改委昨日公开表示,“严重失实,纯属主观臆测。”发改委指出,今年我国大豆进口大幅增加,国家油料油脂库存充 裕,当前和后期国内食用油市场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此外,为满足元旦、春节旺季需求,目前中粮、益海等小包装食用油企业正在开足马力,全力组织生产。
专家:企业依然有利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请郭清保、东方艾格油脂分析师陈丽娜、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3位分析师对食用油企业的利润进行测算,他们均表示尚有利润,但不多。
“没有停产就说明企业还有利润,”郭清保说,虽然现在进口大豆价格达到4200~4400元/吨,比10月份高出一两百元,但现在油企还是有利可图 的。”截至12月12日,测算的压榨利润是,进口大豆每吨100元左右,国产大豆每吨50元左右。不过,最近压榨利润确实下降了。如果国际大豆价格继续上 涨,企业可能会出现亏损,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周思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各品牌5L装大豆油大概在58元~62元/桶,即大豆油零售 价格为11600元~12400元/吨。而进口大豆价格为4100元~4200元/吨,豆粕价格为3200元~3300元/吨,按照进口大豆出油率为 22%、出粕率79%计算,加上加工等其他费用,每吨豆油的压榨利润尚在百元以上。
“那几家大公司不提价,其他小一点的豆油品牌要提价也很难,消费者不会买账,因此利润也就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北京市玉泉路市场信息部负责人刘敬亮告诉记者,个别企业停产应该是短期行为,而最近一段时间该市场上的食用油市场供应量和价格都比较稳定。
雷部长也表示,目前公司所使用的都是转基因大豆,平均利润率为2%,即100元能挣2元。“因为公司产业链做得比较全,原材料也有保证,不可能亏损。”
春节期间是否会出现食用油荒?郭清保表示,国内现在库存比较高,供应充足且价格比较稳定,不用担心出现这种情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pu66.html
我最近讀了麥肯錫的一本新書, 《價值: 企業財務的四根支柱》: (Value: The Four Corners of Corporate Finance), 大有溫故而知新之妙。本書是作者十年前的傑作的更新版。 這次我體會最深的是如何看待企業的利潤增長率。作者很嚴謹地證明了,企業利潤的快速增長難以持續; 其次, 即使可以持續, 也未必能給企業帶來真正的價值, 原因在於資本回報率可能太低 (低於資金成本)。 資本回報率太低可能有多種原因, 比如商業模式上的缺陷。 而這種缺陷是無法用高增長來解決的。
股票本身沒有什麼好研究的, 值得研究的是企業。我覺得有一個常識性的結論應該在此一提。一個企業究竟是否上了市, 對於它的內含價值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只有當上市集資時企業的估值超過企業的內含價值(讓新股東做冤大頭), 這個IPO行為才有增值。當然,上市有助於企業的後續融資, 但是對於大多數大中型企業來講, 上市地位對於融資的影響是不大的。 最重要的一點, 新籌集的資金是否能夠增加企業的每股內含價值, 還是個大問號。對於大量的企業來講, 上市集資只是為它們摧毀股東價值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台。
在談到為什麼美國股票長期比亞洲股票昂貴的原因時, 麥肯錫的人說, 雖然亞洲企業的利潤增長率比較高, 但是它們的資本回報率卻遠遠低於美國公司。比如,2007年, 美國上市公司的平均運營資本回報率(ROIC)為17%, 而亞洲公司的為10%。很多亞洲公司把股票的上市地搬到美國, 想沾點光, 不料變成了孤兒股。從中長期來看, 股市是不傻的; 股票的估值縱究取決於企業的價值。而企業價值的核心是DCF, 即, 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美國公司的利潤增長率雖然不高,但是它們的毛利率很高, 從而資本回報率(ROCI)很高。
而且, 由於美國企業的資本支出一般不大, 所以, 它們的很多企業成了名副其實的收割機或者印鈔機。股票市場特別鍾愛那些印鈔機的公司。凡是做過企業估值模型的人們都知道, 資本支出巨大的企業往往估值很低,它們的前期投入階段有四個問題: 一是建造風險, 二是未來回報的不確定性。三是掉頭難。四是回報率低。我前不久寫過一篇文章, 解釋這個道理 ("帶工廠的股票為什麼不行")。
大量的亞洲公司由於利潤率低, 所以要麼降低分紅率, 要麼不斷籌集新的資金, 應付資本支出。當然, 這直接影響到企業的DCF價值。這幾年來, 我研究過一家東南亞的水務公司; 公司管理層的正派, 勤奮和水平都讓我很仰慕。但是, 他們的資本支出很大。根據我的估值模型, 這家公司股價上漲的空間不大: 雖然它的生意會很快做得很大, 但是它會需要不斷地融資和攤薄; 所以, 它每股的利潤增長會很慢, 每股現金流的增長會更慢。
除了資本支出, 有些行業和企業對流動資金的需求也非常大, 而且難以控制。這同樣也會影響企業價值。
麥肯錫的人花了大量的筆墨, 用實例解釋為什麼上市公司把利潤在各個年份推來拉去, 謀求一條平滑的利潤增長曲線, 完全是徒勞和愚蠢; 同樣地, 在折舊,費用攤銷, 稅收和認股權證的計價方面所耍的各種小把戲, 對於股票價格都是沒有意義的。這些,我當然都贊同。
作者把企業的增長歸納為好, 中, 壞三類。好的包括用新產品打開新市場,和增加現有顧客的購買量。中級的包括在快速成長的市場中擴大市場份額, 和收購中小規模的競爭者。壞的增長包括促銷, 進行很大的併購, 或者進行技術革新。
此書技術性較強, 讀起來不如福爾摩斯探案集有趣; 有些理念也未必完全能讓人接受。不過, 它推理嚴謹, 案例頗多, 實乃必讀之經典。(本文純粹個人觀點,不代表作者的僱主)
|
||||||
Q:聽到有人建議希望政府帶頭愛 用國貨,以創造國人就業機會,這會有什麼效果? A:假如你是個農夫,每天生產稻米,然後和鎮上的另一個裁縫交換衣服。某晚你突然靈光一閃:「肥水不落外人田,為什麼要讓那非親非故的裁縫得到好處?我要 保障我家人的就業機會,所以今後讓我弟弟來縫衣服好了。」 但是,因為你不再向裁縫買他的衣服,裁縫也沒辦法向你買米了,因此你的米不能再像以前一樣賣那麼多了,要麼你就得減產,或把多餘的米扔掉,你可能也被迫要 多休好幾天「無薪假」。雖然你弟弟有了縫衣服的就業機會,但這卻是建立在你的犧牲上面的。 這就是「愛用國貨創造國人就業機會」的結果。這些人以為,我們不進口,多多消費本國貨,那不是就讓本國人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了嗎? 但是,若我們減少進口,就等於我們不再向外國買那麼多東西,外國人收入就減少了,他們能向我們買的東西也變少,我們出口也跟著下降,這就使得出口產業的就 業機會減少。因此,雖然愛用國貨讓某些國產品的就業機會增加,但這卻是建立在出口產業就業機會的減少上,正如農夫弟弟縫衣服的就業機會,其實是建立在農夫 的犧牲上面一樣。 「愛用國貨」的結果,只會讓這個國家變得更窮,因為照這種思維,我們必須把一些適合在國外生產的產品,強制移到國內來生產,以保障國人就業機會。然而在進 行這些生產時,必須把稀缺的生產資源,從原本更能滿足消費者欲望的其他部門拉過來,這就減少了其他種財貨,而這些財貨原本是更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的。 例如,原本弟弟很適合當音樂家,但因為自家製的衣服,被家裡每個人愛用「家」貨的觀念影響,因此弟弟發現在家裡當裁縫比作曲給家人聽還來得好賺,那他就改 行去當裁縫了。 如果這個家還是向外面的裁縫買衣服,他們不但有衣服可以穿,而且還有弟弟的音樂可以聽,現在因為每個家人都要愛用「家」貨,弟弟就不會再去作曲,而變成要 去當裁縫了,這個家也沒有音樂可以聽了。整體來說,這個家不會變得更富有,而是變得更窮了。 事實上,一個只買進口貨的消費者,也在創造國人的就業機會。如同農夫向裁縫進口衣服,也創造了自己和弟弟的就業機會一樣。「愛用國貨」思維的錯誤,就在於 沒有認清「沒有進口就沒有出口」這個事實。 「愛用國貨」思維推演到底,就是要每個人都自給自足,因為若要保障國人就業而愛用國貨,豈不是更該保障家人就業而愛用家貨?這樣豈不是柴米油鹽都該全交給 自己或家人生產嗎?如果我們想要退化成像原始人那樣生活,那麼「愛用國貨」就是最好的方法。 經濟達人歡迎讀者提問:http://www.bwnet.com.tw/Dr.A/E-mail:[email protected]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40a1e01012ai4.html
看到有媒體報導隱含貶義,這倒是很奇怪,注入資產評估價值縮水,發行新股的數量從原來的:5.927億股下降到4.888億股,對股本的擴張幅度減小,對 投資者當然是有利的。按照2011年合併後雙彙集團的稅後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3.48億人民幣計算,合併後2011年每股EPS為1.23元,預測 2012年每股EPS為:2.69元。可能是低於此前的預測,導致市場有些失落。
當然,雙匯的估值看起來的確不低,但在複雜的MBO後,公司的管理層的利益更趨向於做好市值,而不像以往將很大部分利益留在集團內。不可小視這種MBO後 對管理層的激勵因素,當初張裕率先在國有葡萄酒行業做了MBO,上下一心,很快就將事業做大。而王朝,其實經營歷史很悠久,資產質地也不錯,但受制於國企 治理因素,發展遠遠不及競爭對手。
我還是強烈看好這個行業龍頭企業的整合,2010年全國生豬出欄量為6.67億頭,而商務部統計的規模以上定點屠宰量才2.2億頭,雙匯+雨潤的合計屠宰 量還不到規模以上企業市場份額的13%,不到整個中國生豬屠宰量的4.2%。儘管這些公司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例如瘦肉精等事件衝擊等。但不可否認,這 些公司所用到的設備,包括檢驗檢疫都屬於行業內最先進的。其他眾多零散的屠宰商並非說更加清白優秀,而是問題不容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目前持有的雙匯+雨潤市值合計25.36W,不知不覺已經是市值佔比第二位的行業,記錄一下。
|
||||||
繼購併西門子的決策後,友達董事長李焜耀,又將面臨此生最大的抉擇。 一個是他堅持的大是大非原則?一如今年三月內部信裡他所寫,「只要沒有違背『誠信』核心價值和法律規範,仍可無後顧之憂的向前衝刺。」 美國時間九月二十日上午(台灣時間二十一日凌晨)友達反托拉斯案判決出爐,副董事長陳炫彬、佳世達前總經理熊暉判刑三年,罰款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四十七億元),相當於友達二○一○年稅後淨利兩倍。 凌晨四點四十六分,友達立即在公開觀測站公告。 隨即召開記者會,一反上次李焜耀發表上訴到底的強硬聲明,總經理彭双浪在面對提問時對於上訴與否絕不鬆口,僅以「我們還在評估階段,目前還沒有確定的答案。」半小時內迅速結束記者會。 判決比預估還重》僅「有意上訴」,不再強硬 事實上當天一早八點多,所有友達員工打開電腦,都收到李焜耀署名的信件,公告反托拉斯案判決解決與處理方式,他寫道:「雖不理想,但是也讓懸宕多年的不確定性終告明朗。」 對於陳炫彬與熊暉的判決,他認為,「我們深感遺憾與不捨,而他們(陳炫彬與熊暉)也將立即提起上訴。」但是對於友達被判有罪部分,則語帶保留「公司對此判決感到遺憾,並有意提起上訴」。 至於針對友達的有罪判決上訴與否內部尚未決定。這,正是李焜耀面臨個人原則,與公司前景的最大難題。 若法官沒有延長上訴期間,根據美國法令,友達如果在十四天之內不上訴,就等於接受美國法院判決,承認友達涉及聯合壟斷。 據了解,這項判決,比友達內部原先沙盤推演的還要重。原本友達內部預估刑期兩年,罰金為二億八千五百萬美元,「一直以來友達內部都過度樂觀。」一位熟知內部運作的人士表示。 從記者會上的聲明判斷,由過去官司打到底的強硬態度,到現在的「有意上訴」,李焜耀態度有了鬆動。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指出,再次提起上訴的風險是法官會換人,可能判的更重,也可能更輕。 反觀陳炫彬與熊暉兩人,隨即決定上訴,因為友達內部研判,從過去判例來說,上訴刑期增加的可能性不高。但友達,卻是不同的故事。 「最不利的是所有人都認罪,承認有聯合行為,雖然你主觀認定有冤屈,但客觀證據確鑿,不易推翻。」一位專長於反壟斷法的律師研判。一般認為再上訴無罪推定的可能性低。 是要堅持清白,搏一把,再次向未知風險挑戰?或者向現實低頭,放棄之前所深信的價值,停損出場? 重新出發好時機》再賭一年,徒增不確定性 事實上,現在正是友達重新出發最好時刻。歷經最長不景氣的面板業正要回暖,一位面板業高層持平而論,「如果早半年宣判,當時景氣差,對友達就是不好的消 息。」不過正好產業復甦,帳上的營運現金將由負轉正,影響就比較小。在官司期間,友達已經連三季單季虧損多於奇美電,但是近幾個月友達就可以達到單月損益 平衡,正要谷底爬升。 為了迎接景氣復甦,友達九月中宣布組織調整,將研發併入各事業部,進入作戰狀態,「這是以獲利為優先目標,讓研發與工廠的資源更緊密結合,更快做出客戶導向的利基型產品。」內部高階主管指出。 如果提起訴訟,估算必須經過一年的審理,到時候面板景氣如何?沒人說得準,等於再次讓友達面對不確定風險。比起一年前毫無猶豫的不惜將公司推向高風險,這次李焜耀顯得猶豫。 一位友達集團的前高階主管認為,「這樣一來董事會,社會輿論與投資者也會有意見吧?」這對一直主張爭是非的李焜耀的壓力不小。再者,如果當初與奇美電同時認罪,雖然主管全部面臨刑期,但是至今也期滿歸國,罰金也不會如現在這麼多。 一位面板同業高層指出,近年幾次決策失誤,讓KY(李焜耀)在內部影響力不如從前,如果一意孤行,他底下的經理人反彈會更大,總不能決策都由他做,責任都由其他人扛。 事實上,友達集團內部一開始也有人提議不應該打這場仗,但是李焜耀意志堅定。「我覺得只怪KY不公平,這是集體決策。」一位友達內部高階主管為李焜耀抱 屈。只是現在友達領導團隊也必須思考,這些集體決策,讓友達面臨新台幣一百四十七億元的罰金,高於當初奇美電罰款一倍以上,主管的刑期也是倍增。李焜耀這 一戰也並非毫無意義,友達爭取到了三位主管的釋放。華盛頓眾達法律律師事務所律師麥潔羅(John M. Majoras)於法律專業網站發表文章寫道,此項是反托拉斯法案的重大判例,過去有九成反托拉斯案選擇和解,「未來會有更多企業把進入審判視為選項之 一。」 李焜耀堅持打反托拉斯官司,達到了挑戰美國司法的目的,但是,友達付出的是耗時六年、五億美元罰金,兩位高階主管面臨三年刑期的代價。若友達選擇不再上訴,罰款只是損益表認列的一次性虧損;如果再次上訴,將把友達的未來,再賭上一年的不確定性。 而向來不肯低頭的李焜耀,應該持續爭取大是大非?還是為了友達股東而學會了妥協?如何認清現實,勇於改變,或許才是現在李焜耀最該追求的答案。 |
項目簡述
名稱:有利網
上線時間:2013年2月25日
業務描述:網絡投資平台,擁有不限金額,較高回報率的特點。
團隊狀況:核心創始團隊3人,目前公司規模為20人左右
資本狀況:自籌600萬種子啟動資金
互聯網顛覆了很多領域,而對人類社會影響最大的「顛覆」之一,恐怕非網絡金融莫屬了。網絡金融的興起使得投資者可以有更多選擇,甚至可以繞開商業銀行這個媒介體系,實現「金融脫媒(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網絡金融的出借人可以自行將錢在網絡平台上出借給其他人,而平台通過制定交易規則來保障交易雙方的利益,還會提供一系列服務性質的工作,以幫助借貸雙方更好的完成交易。
有利網的金融邏輯:網絡金融2.0時代
網絡金融目前大多是如人人貸這樣的P2P平台模式,但是繼承了互聯網「不斷創新」基因的網絡金融,處於一個不斷前進發展的過程中,而有利網就代表了其中一種新型網絡金融發展方向——利用互聯網信息化優勢,整合傳統金融行業資源,把原有產業資源在網絡中以新形式展現,從而對行業進行洗牌。
有利網的運作模式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步驟:
1.有利網首先與全國範圍內的小額貸款公司合作,讓他們推薦小額貸款項目
2.所有由小貸公司推薦的借款人的按時還本付息均由小貸公司提供100%連帶責任擔保
3.有利網平台對借款人進行第二道詳細審核,將通過審核的借款客戶推薦給平台投資人
4.平台投資人對借款人的借款項目進行投資,本息保障的投資回報約為11-13%
在這個模式中,小額貸款公司不但為有利網推送小額貸款項目,還為有利網提供連帶責任擔保。而小額貸款公司也可以從有利網獲得巨大的好處,他們不但可以把自己手上的貸款人通過有利網推送給更多的投資人,完成大量的銷售額。還可以通過有利網降低壞賬率,與有利網合作的小貸公司現在的年壞賬率在1.2%左右,低於行業水平。
有利網的模式很輕,不涉及過多金融法律層面的東西,更像一個「小額貸信息聚合平台」,但是它產生的行業槓桿效應卻是巨大的,與傳統的P2P網絡金融借貸平台相比,有利網的金融邏輯更加具備互聯網屬性。它的模式在理論上可以對整個小額貸款產業進行洗牌,是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顛覆傳統產業」模式。
有利網佔據的小額貸款黃金市場
有利網的模式是對小額貸產業進行整合,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且尚未得到開發的小額貸款市場,這個市場由510萬微型企業、4800萬個體戶、以及分佈於農村的幾億農戶構成。預計到2015年,中國小額貸款市場需求將達到3.3萬億元,按照現在小額貸款的發展,資金缺口為2.4萬億元。國家規定,小額貸款的合法利息需在人民銀行法定利率的4x以內,以目前的利率來看,小貸公司的合法利息收入在24%左右。加上服務費用,除去資金成本,小貸公司毛利在15%左右,完全可以覆蓋風險,在未來,小額貸款行業還將會快速發展。
具備金融基因的創業團隊
對比起一般的互聯網創業團隊,有利網的創業團隊顯得非常高富帥,而這種「高富帥」,也正是有利網的核心優勢之一——這個年輕的團隊有著豐富的金融經驗。在接受i黑馬採訪時,創始人劉雁南就表示,有利網的靈感來自於其對金融行業的多年觀察,他曾於2007至2010年供職於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的美銀美林集團位於倫敦及香港的投行部,並於2010至2012年供職於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TPG,他在工作中接觸了很多小額貸款公司,對這個行業的需求有著深刻的理解,所以決定做有利網為整個小額貸款行業服務。
而另外兩個聯合創始人,任用是創二代,是美國上市公司先聲藥業總裁任晉生的公子。吳逸然家族擁有房地產企業,他本人參與過10億元的房地產項目交易。雖然家庭財富對創業不一定是件好事,但是這三個人對金融行業的認識也絕非一般創業者可比。
審核項目 | 狀態 | 通過時間 |
---|---|---|
身份證認證 | ![]() | 2013-9-10 |
信用報告 | ![]() | 2013-9-10 |
工作認證 | ![]() | 2013-9-10 |
收入認證 | ![]() | 2013-9-10 |
擔保機構—深圳市證大速貸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