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Facebook是一支只值7美元的股票?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7/31/230473.html

導讀:MarketWatch專欄作家德沃拉克(JohnC.Dvorak)認為,Facebook很可能已經結束了成長階段,成為了一家成熟企業,因此當前這種高成長型股票的市盈率顯然是不合適的,該股價格不該超過10美元。

以下即德沃拉克的評論文章全文:

Facebook是一支只值7美元的股票?

至少在週四,我們已經聽到有專家在電視台做出這樣的結論了,他說,該公司的成長機會已經終結,現在已經走向穩定,因此股價就是7美元。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整個市場,試圖理解社交媒體運動的全部,以及Facebook(FB)在這個世界上的地位,我們會發現,這麼說或許是對的。Facebook還會變得更大嗎?未來真的不會有什麼好的變化發生嗎?

說到全球第一社交網站,我們確實有太多的問號等待打開。我需要澄清的是,我自己並不是Facebook的用戶,但是我完全可以理解人們覺得他有多麼有用。它可以讓你和老朋友保持聯絡,使得已經失散的人們重逢。總之,我們有許多理由去使用Facebook。

這些都不錯,可是,成長前景在哪裡?

現在,許多投資者和分析師實際上都在假設Facebook還沒有達到潛力最大化釋放。可是,如果其實已經最大化了呢?這就意味著,若是沒有廣闊的成 長前景,他們大約60的市盈率就是不合理的。實際上,這是一家成熟的公司,市盈率應該和其他的成熟企業一樣,在10到15左右。

這樣的市盈率對應的,就是10美元以下的股價。

這家公司的另外一個壞消息在於,許多人都在一再強調,說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其實並不是一個合格的首席執行官。無休止的挑剔和含沙射影最終會影響公司高層,甚至讓首席執行官本人坐臥不安。一旦有一天扎克伯格辭職,我們就真的該做空Facebook了!

總而言之,我看不到任何跡象顯示,扎克伯格可以變魔術一樣讓Facebook完全成為他夢想中那樣。接下來該做什麼?太多的人提出了太多的「建議」。

不妨先來瞭解三條顯然現在已經夭折的。

搜索引擎:我想,這樣的想法或許現在還沒有被放棄,而谷歌GOOG)對此也會嚴肅看待。這一理念是,既然你有那麼多朋友和你想法一致,那麼就可以構 造一個搜索引擎,利用人群的力量,朋友的力量,來提供比谷歌對你更有效的結果。很多預言家都說這會殺掉谷歌。可是,谷歌為什麼還活著?

推特殺手:人們使用Facebook傳遞信息的方式和使用推特或者Google+是非常相似的,而Facebook還提供更多的功能和特色,比如那個白痴一般的「喜歡」鍵。可是,推特為什麼還活著?

移動電話:這是個相當時間以來一直時隱時現的理念。據說,Facebook手機可以迎合那些社交網絡上癮者的需求,可是實踐起來卻不容易。其實也有 其他的設備公司試圖銷售這樣的產品,但是卻沒有獲得過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我已經厭倦了一次又一次聽人說起,Facebook正在考慮他們的移動策略,但是 我卻不知道那到底是什麼。我現在只想問:為什麼會拖這麼久?

當然,或許還會有一些新的遊戲,新的社交附加功能,以及對應的新的第三方理念帶來的營收出現,可是這些又能有多大的影響?

現在,我們只能越來越懷疑Facebook的成長階段其實已經結束,結束的標誌就是IPO。現在,他們其實已經「年老色衰」了。

因此,扎克伯格迄今為止或許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Facebook應該是什麼樣子,但是他畢竟不是貝佐斯(JeffBezos)——貝佐斯才真正知道該怎麼賺錢。

扎克伯格總是強調,錢並不是關鍵。他現在還在這麼說。或許,或許還有一些投資者會相信這樣的說法?(子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73

為什麼技術分析經常不准。技術分析是一種占卜。 黑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c5f7c301011sx0.html

技術分析是用一個結果,去推導另一個結果(兩個結果相互預測)。而不是用原因來判斷結果。

如果您很瞭解占卜請忽略以下段落:

 

首先我不歧視占卜,占卜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在沒有掌握科學的方法的時候,改採用的沒有辦法的辦法。

占卜的核心是:通過預兆,預測未來。

古人發現,很多事情在發生前會產生徵兆。如:天亮前,雞叫。下雨前,燕子低飛。地震前,老鼠亂跑。

 

以下舉一個例子:火烤龜殼,預測下雨。

首先下雨有個一般前提:空氣濕度大。

空氣濕度大,龜殼濕潤。用火烤龜殼時,濕潤的龜殼的開裂方式和乾燥的龜殼不一樣。(就如同用火烤濕潤的木條和烤乾燥的木條,開裂是不一樣的)。裂紋形狀必然不同。

於是認為龜殼的裂紋形狀和降雨有關係。即降雨和裂紋形狀有共同前提——空氣濕度大。

但是古人不知道有空氣濕度這件事,所以他們用兩個結果相互預測。

 

占卜是用徵兆(先發生的事情)來預測未來。

技術分析是用過去的股價信息來預測未來股價。

都是用過去預測未來

 

————————————————————————————————

 

占卜不准的主要原因是:占卜是用同因的兩果之間相互判斷的。

此話怎講?回到上面的例子,下雨和裂紋的原因都是空氣濕度大。

下雨和裂紋是空氣濕度大所可能產生的兩個結果。

之所以說是可能是因為:

下雨:需要空氣濕度大 和有冷空氣到來。

裂紋:需要空氣濕度大 和龜殼自身條件。

所以雖然有部分原因相同,但是互相之間也有不同的因素。並不是互為因果,相互充要的關係。

所以占卜總是不太準。

 

技術分析是用過去的股價信息來預測未來股價。(K線,均線,量能,趨勢  等等都是這樣)

它假設影響過去的股價的主要因素 依舊是影響未來股價的主要因素。——過去的股價絕不是未來股價的主要原因

過去的股價和未來的股價是同一個因素在不同的時間所產生的兩個結果。

但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光只有這個因素在起作用,而且這個因素本身在不同時間也未見得沒有變化。

所以技術分析才經常不准。

 

正如占卜會略了影響下雨的真正因素(空氣濕度大和有冷空氣到來)

技術分析也忽略了影響股價的真正因素。而是用表象預測表象。所以他必然不會太準。

 

 

 

PS:為何說:「過去的股價絕不是未來股價的主要原因」

    因為假如——過去的股價是未來股價的的主要原因——的話。

那麼:過去1年,一個月,或者一個星期,價格為10元的股票,未來也必然是10元。它不可能賣5元或是20元。

那麼:只要某隻股票現在賣100元,它就合理,未來也該賣100元。——不論賣什麼價格,從技術上來講都合理。

但這是不可能的。

 

 

 

當然大家都知道    影響股價的最主要的因素————企業的效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293

巴菲特的現金觀:現金是一種看漲期權 天天靜心課

http://xueqiu.com/4818651187/22277466
轉一篇華爾街見聞上的文章

      如果在資產組合裡有大量零收益的現金會讓你很抓狂,那麼你或許該看看巴菲特是怎麼想的。
      目前,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手上正握有410億美元巨額現金,為一年來最多。這或許是因為美元是安全資產,但這並非全部理由。Alice Schroeder說,就像有關巴菲特的所有事情一樣,這一策略遠比看起來複雜。
       Alice Schroeder絕對有資格這麼說,她與巴菲特相處了超過2000個小時,為他寫了傳記《滾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她比除了巴菲特家人以外的所有人都瞭解他。
       Schroeder表示,對巴菲特而言,現金並非是一種接近零回報的資產,而是一個可以定價的看漲期權。當他認為資產收益很低時,他寧願將錢放在利息極低的銀行裡,也不願用其購買資產。
      她說:「巴菲特對現金的看法與普通投資者不同。現金具有選擇性,這是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之一。他認為現金是一種永不過期的看漲期權,可以購買任何資產,而且不受行權價限制。」
      這是一個非常基本的洞見。因為一旦投資者將現金視為一種期權,就有機會賺到一個大便宜。而不會被短期利益吸引,最終一無所獲。
      一個投資者的資產組合並不是要麼持有現金,要麼購買債券和股票的簡單二元論。關鍵在於持有多大比例的現金,才能足夠在機會出現時購買資產,同時還要考慮前期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
      「有一種觀點認為,巴菲特只是喜歡現金,喜歡看著現金堆積如山,但事實上,這種選擇性是基於複雜的數學計算得到的。即便很多時候巴菲特只是在腦子裡算算。」
      Achroeder說,巴菲特的很多計算都是在他奧馬哈辦公室的沙發上完成的,他只是坐在那裡,不斷地閱讀和思考。Achroeder曾花費幾個小時研究巴菲特的草稿,她發現,雖然巴菲特平時總是愛說一些簡短的名言警句,但事實上他做的投資非常複雜。
      對那些和巴菲特一樣將現金視為看漲期權,苦苦尋覓被低估資產的投資者而言,他們付出的「看漲費」將是機會成本,即投資其他資產收益與持有現金獲得幾乎零回報之間的差距。
      Schroeder表示:「通常來說,他喜歡將概念簡化,比如他說,『我喜歡持有大量的現金因為我可以隨時使用。』」
      Schroeder說,她希望有更多投資者能學習到這一點。在許多投資者看來,持有現金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逃避。當他們看到他們的基金經理持有大量的現金時,他們會覺得自己的資金沒有體現出應有的價值,這種想法並不對。
      「如果投資者們意識到他們的基金經理是一個懂得將現金視為看漲期權,在市場任意進出遊走的專家,他們可能會覺得他們的投資更加物超所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79

外資做空神器:民生銀行是一枚「有縫蛋」

http://www.ltkdj.com/news/hyfx/2012/929/129292391HB0DF3C0BJD2186J446G.html
    民生銀行(600016)正在遭遇史上最嚴重的一輪空襲,儘管1~6月淨利潤同比增長36.89%,但依然難以平息外資投行對它「資產質量轉差、淨息差受壓」等指責。但蹊蹺的是,外資投行一邊頻繁發佈唱空報告並通過大宗交易平台甩賣製造恐慌,逼迫賣家高折價率甩賣。另一隻手則在不停接貨。

  民生銀行「躺著中槍」?

  正是擁有史玉柱、郭廣昌等赫赫有名的商界大佬以及王松齊、巴曙松等知名經濟學家等全明星股東陣容,而且去年「利潤高的都不好意思公佈」,使得這次國際投行對於民生銀行的狙擊更加引人關注。在中期業績發佈後,國際投行瑞信、摩根大通、花旗、貝萊德、惠譽紛紛先後發布做空報告或下調評級,並不斷增加民生銀行的淡倉金額。截至8月31日,民生銀行的淡倉金額高達54.42億港元。其中,貝萊德淡倉比例從0一舉增至0.8%,摩根士丹利從5.56%增至6.43%,花旗銀行從7.99%增至8.01%。

  空頭不斷加倉引發了民生銀行H股率先下跌,後來蔓延至A股。「盈利見頂、淨息差受壓、資產質量轉差,」面對做空者的咄咄逼人,9月5日,A、H股價盤中最大跌幅一度達5.06%、7.44%。市場分析認為,外資投行唱空、對沖基金配合砸盤、大宗交易平台跌停賤賣、融券量異常飆升從而製造恐慌這些伎倆屢見不鮮,大宗交易平台的甩賣更像是「左手出,右手進」的「雙手互搏」,只是為了給市場留下一個強烈看空信號。9月3日,民生銀行現身大宗交易平台,以5.24港元/股、折價率達9.34%的價格成交500萬股。按照正常邏輯,500萬股完全可以在二級市場賣出,但卻選擇自虧約500萬港元,大費周折地通過大宗交易平台以跌停價賣出,其「用心」可見一斑。

  據港交所數據,9月3日,摩根士丹利賣出896.23萬股,但當天買入229.96萬股。在4日、5日、6日、7日、10日摩根士丹利分別增持351.50萬股、33.57萬股、266.79萬股、994.11萬股、566.45萬股。在10日增持完成後,摩根士丹利所持民生銀行H股好倉比例達6.94%,超過8月24日水平。而貝萊德所持比例也有所回升,9月7日回到了7.32%。

  「蒼蠅」愛叮有縫蛋

  多空博弈的背後,是銀行業在實體經濟放緩背景下高增長難以為繼,特別是作為中國民間資本代表的民生銀行資產質量存在隱憂。當前A股市場多家銀行股股價已經跌破了淨資產,也折射出市場對於銀行業的擔心。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對《紅週刊》表示,中國已經走過了傳統產業外延快速擴張的階段,銀行資產負債表的繼續擴張步伐勢必放緩。而2008年底以來的4萬億擴張和高速信貸增長為當前產能過剩和潛在風險埋下了隱患。一旦出現「黑天鵝」,銀行淨資產對於債務的保障能力將不再可信。

  增長率潛在放緩、資產質量隱憂是目前中資銀行面臨的通病,在外資投行看來,民生銀行這些問題更為嚴重。民生銀行為中小商戶提供的核心金融產品——商貸通,受到小微企業貸款需求不足和同業間競爭加劇影響,規模擴張速度放緩。數據顯示,上半年商貸通規模增長182億,同比降低7.8%,慢於資產規模的擴張速度,這也使得其成長性遭受質疑。另外,降息和拉存款競爭繼續壓縮民生銀行的淨息差,摩根大通稱,民生銀行第二季度淨息差較上一季度下降16個基點。從中報來看,民生銀行上半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0.53億元,同比增長36.89%,但相比一季度出現大幅下降。

  民生銀行資產質量隱憂也成為外資「戲謔」的把柄。今年以來多起重大的企業貸款違約事件中,民生銀行均保持最高出鏡頻率,先是曝出民生銀行對賽維LDK授信10億元,目前已使用6.1億;接著,又被牽涉進熔盛重工186億元銀行貸款案中;爾後,又被曝出捲入資金鏈緊張的東方造船的5000萬融資糾紛中。相比這些,由製造業引發的失約風暴更令人擔憂,尤其是為鋼貿企業提供的貸款,據媒體披露,民生銀行僅對上海鋼貿貸款就超過百億,能否收回還未知。而中報顯示,民生銀行不良貸款和不良貸款率「雙升」,2012年中期不良貸款餘額89.76億元,比上年末上升14.3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69%,比上年末上升0.06個百分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61

投資是一種概率遊戲 成長是金

http://www.ltkdj.com/news/ltgw/2012/911/12911212532FFEGI5HJ7B7KAC5FA1A0.html
  投資需要在有限的信息和數據中做出判斷。既然是判斷,就一定存在不確定性,認為自己完全撐握了和理解了企業未來的人,一般來說不是瘋子,就是偏執狂。

    對企業的理解不可能100%正確,尤其是企業的未來,更是充滿了不確定性。如果認為自己能力超群,能預知未來,則另當別論。當然有沒有這個能力,自己不防 先捫心自問一下:10年前你能看到今年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嗎?現在的你能看到未來10年後的樣子嗎?如果連自己都看不清楚,我們憑什麼談看到了企業的未來 10年、20年是什麼樣子的呢?如果有人說他看出來了,你信嗎?呵呵,至少我不信。

    「人定勝天」的思想就是災難,做什麼事絕對化就是誇大化,極端化,不僅僅是股市中,在哪裡都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74

聊聊1388安莉芳​ 盲從是一種美德

http://xueqiu.com/5431450457/22312329
先談行業吧,內衣行業沒啥週期性,因此十分穩定,無論經濟情況如何變化,需求並不會有很大的波動,這點和女鞋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在國內內衣市場上第一集團的幾家份額都差不多,並沒有女鞋行業中百麗這樣的巨無霸。

從1388的報表來看,最大的特點是超低的周轉率,年年超過500天,但淨利潤率連10個點都沒到。從生意的角度來看,這門生意的投入產出比,並不怎麼樣。

主要的銷售渠道還是各地百貨公司專櫃,以專櫃面積銷售比來看,和服裝鞋類的銷售是不能比的。因此我判斷一家百貨店其實容納不了多少品牌,這也是為啥這幾年內衣市場的格局沒啥變化的原因之一。

領頭的幾家品牌,無一例外的都是實行多品牌的戰略,這點和女鞋的情況有點類似。

成熟品牌實行多品牌戰略,幾乎是必然選擇。在原有品牌增長放緩後,推出新品牌有利於擴大市場份額,並且能夠充分利用原有的資源優勢。
看看百麗吧,這家巨無霸企業把多品牌戰略發揮到了極致。

在沒翻安莉芳的報表之前,原本以為這是一家業務老化的公司,但實際情況倒並非如此。

安莉芳這個品牌最近5年的復合收入增長是19.5%,作為一家進入市場已經幾十年的老品牌,這個增速真不能說慢。

99年創立的芬狄詩品牌,最近5年的復合收入增長是32.3%。
從收入來看安莉芳對芬狄詩品牌的運作基本是成功的,既然公司成功推出了第二個品牌,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日後可能成功推出第三第四個品牌。

在這裡順便提一下738利信達,這家女鞋公司各方面情況和安莉芳類似,也是高齡創始人,也是香港公司,也是走直營路線的。但副品牌推出十幾年了,收入仍然上不去,至今還是虧損的。他們的多品牌運作基本是失敗的。

安莉芳的E-BRA品牌創立於10年下半年,但這2年發展迅速,今年的半年報顯示,收入已經達到了0.72億,同比增長33.3%。看來有希望成為公司的第三大品牌。

公司的另一個品牌COMFIT上市以後,一直是不溫不火的,。但今年上半年突然提速,同比增長76%,達到了0.74億.

安莉芳目前的幾個品牌,發展勢頭都不錯,說明公司的多品牌戰略基本是成功了。
但有個地方需要指出,公司的同店銷售增長一直不高,近3年來都是在接近10%的增長。

安莉芳一般最讓人詬病的地方,無非是2點。一是銷售開支,二是庫存。

先說庫存。庫存高,周轉慢,這是內衣行業的特點。內衣的庫存周轉在服飾類行業和鞋類中是最慢的,倒並非公司庫存做了不好。
而且安莉芳5年庫存的增長是低於收入的增長的,5年庫存複合增長只有17.6%,而同期的收入複合增長則達到了24.2%。我個人覺得公司在庫存上,並沒有多大問題。

倒是公司的所得稅稅率,自09年以後,長期在32%左右,這是個挺讓人奇怪的地方。

銷售開支倒的確是安莉芳最大的問題所在,安莉芳的毛利很高,一直有80個點,但淨利潤率卻只有9.4個點。
利潤的絕大部分都被銷售開支所抵消了,安莉芳的銷售開支比常年在50多個點,去年年報更是創紀錄的60個點。
公司的銷售開支一般由三大塊構成,第一是商舖租金,第二是銷售人工,第三是廣告和裝飾支出。
商舖租金和廣告裝飾開支的幅度其實和收入的增長相差不大。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銷售人工上。
但公司報表目前只披露總人工,因為有製造業務的人工在內,我們無從推算銷售人工到底是多少。
但從總人工的開支上可以看出,5年複合增長33.6%,遠遠超出銷售收入的增長。
公司只在08年中報中披露過銷售人工的數字,當時銷售人工佣金是0.68億,對應的收入是4.89億。
按照公司銷售開支的增長幅度來看,公司支付的銷售佣金增長幅度應該是遠大於收入的增長,甚至要大於總人工的增長幅度。

這點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為啥銷售佣金的增長幅度會如此之快。

根據網上的一點信息來看,公司的管理貌似並如人意。從銷售開支的增長幅度來看,肯定是有問題的。
由於公司創始人年事已高,而且又是高控股的家族型企業。公司的管理層是否已經不求上進了?港資家族型企業的管理問題,其實一點並不比內地來的少。
特別是中層港資管理層,任人唯親,中飽私囊現象十分普遍。想想1386吧,那些超高的銷售費用幾乎要把這家公司給拖垮了。

我對這家公司最大的擔心就來自於此,公司的治理體系和管理上不太讓人放心。
如果這個問題長期存在,這家公司不但成不了優秀的公司,日後可能還會有不小的麻煩。

因 為管理上的問題,我不太傾向於這家公司有比較大的中長期機會。但目前公司的市場估值倒是在一個比較低的區間內,特別是PS估計只有0.7。由於內衣行業的 穩定性和這幾年內衣市場仍然處於一個不斷增長過程中,看看古今的數據就知道了。因此我覺得安莉芳現在的價格倒是一點也不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799

中國投資是一條沉船嗎?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bay5.html

香港《信報》2012年10月19日

  中國的股市究竟值多少倍的市盈率?誰知道呢?但我認為,估值只是第二位的問題。官員們一邊隨意改變市場的遊戲規則,一邊驚詫股市為什麼跌跌不休!大家一邊往大街上丟垃圾,一邊問"大街上為什麼那麼髒?!"
 

 

  幾年來,中國股市不斷下跌,官員們和財經演員們驚呼,"真便宜啊!"。可是股市並不領情。我認為,與其討論股票指數明年的走勢,或者下個季度的點位,我們還不如考慮一個長遠的問題:中國投資是否有點象沉船上的遊戲?

如果一條船正在慢慢下沉,那麼我們在船上把椅子這樣擺還是那樣擺,最終的結果都不會有太大的區別。確實,這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話題。本人並不知道中國投資是不是一條沉船。我只是提出問題來,請大家討論。

2003年,我還在瑞士銀行做研究部主管時,發表過一篇尖刻的報告。報告開篇就問,如果中國政府規定,任何公司只能用2倍的市盈率發行股票,否則,就不准 發行。你猜,結果會怎樣?我覺得,大量的公司除了加倍誇大利潤之外,會接受用2倍市盈率發行新股。雖然2倍聽起來是賤賣,但是,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國有 的,Who cares? 即使很多民營企業也不會放棄發行新股的機會,雖然他們會咕咕噥噥地抱怨,"2倍市盈率真是個混賬的政策。我真是賤賣啊!"

各位看官,如果你覺得2倍市盈率太遙遠,沒有關係。大家這樣想:目前九倍,十倍的市盈率似乎足夠便宜了吧,但是有多少中國公司會大規模回購股票?有多少大股東會大規模增持股票?有多少中國公司會真正尋求退市?

相反,發行新股的中國公司依然排著長隊。如果股票跌到八倍的市盈率,我敢說,排隊的企業會更多,而不是更少,因為大家害怕永遠錯過了機會。如果股市跌到六 倍市盈率呢?如果再跌到五倍,四倍或者三倍呢?你可以用數學的方法無窮逼近,來思考這個問題。你會得出跟我一樣的結論:中國股市的市盈率的真正底部也許是 零。多麼恐怖啊!

我們的中央國資委真正英明並且有遠見。很多年以前,他們 就規定,政府控股甚至參股的企業不能低於淨資產發行股票。否則,就是國有資產流失。雖然這項政策有不合理之處,但是,假想沒有這項政策,我們的國有企業會 被一家又一家快速攤薄,甚至賣掉。別生氣!雖然有些熱血沸騰的國企董事長會抗議:"我的良心絕對不允許我那樣做!"。沒關係。只要有第一家國企不顧公司的 估值而發售新股,那就會有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

民營企業雖然覺得2倍的市盈率太低,但是股本融資畢竟是不用歸還的資金。如果政府不允許他們用2倍以上的市盈率出賣股票,他們也會罵罵咧咧地賤賣。反正小股東實際上沒有任何權利。大股東控制公司股份的35%跟控制60%實際上是一樣的。

想到這裡,我開始頭暈。但是,上述的推理可以揭示中國投資的遠慮和近憂。

過去二十年(特別是最近十年),大量的投資者(特別是PE投資者)從中國市場獲利甚豐,所以大家完全忽略了中國投資的制度性缺陷:小股東(包括機構投資 者)根本沒有足夠的保護。在風和日麗的時候,大股東可以做君子。但是,如果經濟大蕭條,或者企業經營遇到嚴重困難,大家就會發現小股東無法獲得公平的待 遇。我們的法律和制度的脆弱就會顯露原形,大股東也會原形畢露。每次遇到某個行業走下坡路,那個行業就暴露出一大批醜聞。

其實,在股市和實體經濟中,長期以來一直有大量的中外投資者被中國的大股東欺詐和欺負。很多投資者啞忍,很多向法庭或者政府尋求公正的解決,但是結果是代價高昂,曠日持久。在很多情況下,地方政府本身就是壞人的幫兇,甚至就是最大的壞人!

投資者缺乏安全感和缺乏保護的問題並不僅僅在股市。在沒有上市的公司裡,問題更加嚴重。那些膽子大,敢於欺詐和耍流氓手段的,和敢於與官府勾結的企業幾乎總是大贏家。

今年政府突然宣佈以後大的節假日高速公路不准收過路費,粗暴地改變了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當然,明年還會有煤炭價格,銀行收費,油價, 電力價格和幹部派遣方面的新政策,這些都無疑加大了中國投資的不確定性, 加大了估值的風險折讓官員們一邊洋洋得意,因為他們可以隨意改變市場的遊戲規則,一邊驚詫股市為什麼跌跌不休!(大家一邊往大街上丟垃圾,一邊問"大街上為什麼那麼髒?!")

談起這個話題,我作為中國人感到非常悲哀。有些同胞可能罵我暴露家醜。不過,市場作為一個集體,並不特別傻,至少長期不傻。如果我們假裝問題不存在,我們就永遠不會從根本上找到解決辦法。

中國的股市究竟值多少倍的市盈率?誰知道呢?至少我不知道。但是,讓我說句實話,估值只是第二位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01

【社會把脈】「中彩」是一種怎樣的幸福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952

2012年11月2日的《奧克蘭論壇報》,刊登了一位老婦人買彩票中了2300萬美元的大獎而非常「幸福」的故事。中彩的事情常有發生,一般中彩也就是運氣好(being lucky),很少成為「幸福故事」。但這位叫朱莉·賽爾維拉(Julie Cervera)的老婦人不同,她的故事除了幸運,還有其他不同的因素,因此成為與倫理價值有關的「幸福」。

今年69歲的賽爾維拉是一位殘疾人士。2011年,她47歲的兒子在一次車禍中喪生,留下了4個十多歲的孩子。老婦人不僅要撫養這些孫兒孫女,還要撫養兩個有殘疾的養子(一個5歲、另一個9歲)。賽爾維拉的日子過得極為艱難,常常付不起水電費和有線電視的月費。2012年3月的一天,她與女兒瑪凱絲開車出門,女兒在車子裡覺得頭暈,就下車去買瓶水,母親叫她順便給買一張彩票,可在錢包裡卻連一塊錢也找不出來,結果瑪凱絲用自己的錢給母親買了一張彩票。

賽爾維拉接過彩票放進車斗裡,也就把這事給忘了。前不久,她陸續接到朋友和熟人的電話,說她中了彩,她還以為那只是胡說。那些朋友和熟人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原來彩票局工作人員眼見180天的認領有效期限已快結束,卻沒人前來認領彩金,於是到賣出這張彩票的店舖去瞭解買者究竟是誰。從店主提供的錄像中,他們查到瑪凱絲買彩票的情景,便把照片發到網上,請公眾幫助確認是誰。瑪凱絲的妹妹看到姐姐的照片,於是打電話告訴了她。

賽爾維拉在參加領取彩金的儀式時哭了,說願意用這筆錢換回兒子的生命。她又說現在可以好好照顧孫子孫女了,還要把這錢的一大部分給兩個有殘疾的養子,這樣,自己百年之後,「他們可以好好過日子了」。賽爾維拉最後說:「我太幸福了,我要給自己買一雙銳步(Reebok)牌的新鞋。」

亞里士多德把幸福確定為「合乎德行的現實活動」,幸福不是靜止的狀態,而是進行中的生活方式,一種以德行為目的的行為。這種德行的一個表現就是考慮他人勝過自己。亞里士多德說,許多人「以生活享受為滿足」,但享樂生活是最低層次的幸福;另外兩種更高層次的幸福,是「政治生活」和「思辨的靜觀的生活」。

對賽爾維拉這個平凡的婦人來說,政治生活和思辨靜觀是太奢侈的幸福;但她也沒有只是「以生活享受為滿足」來看待幸福。沒錢時,她盡心盡力撫養後代;有了錢,撫養後代還是她進行中的生活方式。錢只不過使得她更能實現這樣的生活方式罷了。錢並不是她生活的目的,她願意用這一大筆錢換回兒子的生命,她要用這錢撫養4個孫兒孫女和兩個有殘疾的養子;不僅如此,她還要在百年之後,給兩個與她並無血緣關係的孩子留下一筆讓他們「過好日子」的錢。哈佛大學教授格里薩爾(Edward Glaeser)說,幸福包含著價值目標,因此,人們追求幸福的行為有時會顯得是在降低自己的幸福。賽爾維拉最後想到的才是自己,為了慶賀自己的幸運,要為自己買一雙新鞋。

賽爾維拉的中獎不全是個人幸運,也是一些與她本不相關的陌生人幫助她的結果,這是一種更重要的幸運。如果不是彩票局工作人員不怕麻煩地尋找她,她也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中了彩,更不要說是得到這筆錢了。2012年8月,還有另一位中了5200萬的得主遲遲沒有認領的,彩票局工作人員也是用這個辦法找到他的。當然,儘管他們努力,也還是有找不到得主的,僅2011年一年,加州就有超過2000萬的彩金是無人認領的,最後捐給學校。彩票局工作人員誠實而負責,他們的行為符合德行標準,並因此有助於提升群體生活的集體幸福,賽爾維拉的個人幸福是受惠於此的。

幸福不能全靠運氣。單純的運氣是命運的偶然安排,而命運既可能安排好事,也可能帶來壞事甚至災禍。人的幸福並不是在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也並不受控於神秘而不可知的命運。任何一件看似偶然的幸福都有隱而不見的原因。幸福對於個人和集體具有太重要的生活指導意義,因此不能把幸福當成一件只能聽由偶然因素決定的事情。

作者為加州聖瑪利學院教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16

惠普和Autonomy並非個案,整個企業軟件市場都是一團糟

http://www.36kr.com/p/173467.html

2011年,惠普以11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的企業軟件公司Autonomy。當時企業軟件巨頭Oracle CEO埃裡森對這個數字的評價是「高得離譜」。現在看來惠普也承認了。由於這樁收購案爆發的會計醜聞,惠普昨天宣佈要對這筆交易減記88億美元。但是惠普聲稱,有超過50億美元的減記要算在Autonomy「嚴重」違反會計原則頭上。消息傳出後,惠普股價在紐約股市午盤時下跌近12%,至每股11.72美元,這是其10年來的最低價。

身陷困境的惠普並非個案。現在整個企業軟件市場都是一片混亂。企業軟件商嚴重依賴於老舊的軟件,企業文化以銷售為中心。如果這些供應商不開始接受代表現代數據工作流的協作精神和社會化技術,情況會變得更加糟糕。

 EnStratus的Michael Ducy對企業軟件的一些糟糕做法進行了總結:

新瓶裝舊酒:將老產品換個商品編號(SKU)然後當做新產品賣出

軟件不能裝:賣企業軟件給用戶,但由於軟件的複雜性,用戶沒有辦法自行安裝,從而造成對供應商的依賴。

方案傳染病:為了讓軟件能工作,你往往需要找一位顧問來替你做這件事。這就是為什麼在大型供應商的會議上主要贊助商往往是諮詢公司的原因。他們會跟供應商一道簽訂軟件和解決方案合同。IT部門需要依賴這些供應商。

企業側賣的是意大利麵條式的紊亂結構,這其中千絲萬縷的關係,唯有供應商及其渠道才能理得清。但是Ducy說客戶現在開始學聰明了。現在他們邀請的不一定是IBM和EMC這樣的供應商了,新的初創企業開始顛覆企業市場。EnStratus、Cloudscaling、以及像GitHubAtlassian這樣的公司開始嶄露頭角。客戶正在尋找這些新生代的初創企業。安裝、使用都需要特別技能,他們已經吃夠了跟傳統供應商打交道的苦頭。現在他們需要人人都能使用的工具。

協作將是未來開發的基礎,封閉不再有出路。通過開源和協作,企業軟件商可以打造出一個符合客戶需要的軟件開發體系。當然現在企業軟件側也已經有企業意識到這一點,像EMC、SAP、VMware、甚至HP都已經有了一些行動。

企業軟件市場未來是不是能有社會化、協作化的新氣象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44

投資是一種思維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g5h.html
昨天,巧遇一位闊別40多年的小學同學,格外驚喜與親切!

    敘談中聊到做股票。他說:「炒股15、6年了,認識到了股市的基本特徵:底部、中部、頂部。」

    「那你一定是根據研判這三種形態來進行操作的吧?」我問。

    「是呀!」他答,「底部要經過觀望等待從而再進入,中部要堅守,頂部要出來。」

    「那你歷經十多年,底部進,頂部出,肯定賺翻了啊?」

    「哪有啊!」他高聲答道,「媽的!整個下來,只打了個平手吶!」

    哈哈!好像有點不可思議吧?

    「那你說,現在股市處於什麼階段呢?應該如何操作?」我又問。

    「現在應該屬於底部區域,但還需觀望,以求確證!」他解釋道。

    結果,今天股市暴動式上漲!

 

    股市中,你所看到的各種級別的「底部、中部、頂部」都是已經走出來的結果,當然,以後還將永遠繼續不斷地重複產生,但你拿著以前的走勢圖是絕然推導不出後市走勢的,因為歷史不會簡單地重複;再說你身處哪個階段也是模糊不清的。你越是想探明處於什麼階段,就越是會觀望等待,最終等你覺得看清時,這個階段差不多已經快走完了。把結果當原因來對待,似乎是人的天性,在股市中,用這種事後之明的思維來指導波段操作,長期而言,恐怕難獲大利。我這位老同學就是一個例證。

 

    那麼投資應該如何思維呢?有效的答案肯定有許許多多。其中,「逆向思維」(屬於辯證思維)不失為一種極其有效的方法,因為股市充滿辯證法。

    關於逆向思維及投資的原理,到處都有闡述(本文不再贅述),看似簡單明了,但要養成自覺的習慣,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1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