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買 基金是間接投資的一種,透過中介人購買投資產品,當中的產品可以是股票、債券、認股證及商品。房地產基金所投資的是物業,物業可以是住宅、貨倉、商場、寫 字樓、酒店、廠房及車位等。房地產基金在亞洲的發展稍遲,美國在60年代已發展,澳洲在70年代,而亞洲則是2000年的事。主要是日本、新加坡及南韓, 香港要追溯至領匯房地產基金。著名的投資數據研究公司ibbotson Associates(在06年已被Morningstar收購),每年都有為不同種類的投資產品作長期回報分析。他們指出房地產基金的回報,高於債券但 低於股票,特別是細公司的股票。 物業升值投資者得益小 在美國,房地產基金有不同的投資策略,也有其相關的指數,例如 NAREIT,其中有再細分為住宅、商場等指數,而且市值龐大,與香港的小規模不可同日而語。研究亦指出,房地產基金對利率的敏感度不高,但能有效地與通 脹對冲。不過如果物業升值,投資者的得益不大,因為房地產基金的收入主要是租金。 流動性高入場費低 買房地產基金的好處是流動 性高,交易的時間比物業短很多,而且可以分散風險,投資者把畢生大部份的積蓄投資於單一物業,物業的質素、保養、是否凶宅等皆是風險。房地產基金把投資分 散於不同的物業,甚至是海外物業,風險較低。再者,房地產基金的入場費較低,普通投資者只要付出很少,便可以投資於商場,如果沒有房地產基金,幾乎是不可 能的事。 房地產基金也不是天下無敵,如未能像直接擁有物業般可全部分享利潤,而且沒有槓桿效益,除非你願意借貸,當然不是向證券行借,因息率較差,也不是 當普通股票孖展借,而是利用其他有抵押的貸款,可以借得多一點。 結果如何,是個人問題多於其他問題,好的客戶從來會借得多,借得平。不過除非房地產基金十 分高息(如10%)及時機好,否則其槓桿效益不大。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 |
|
||||||
年中不知幾多公司轉型搞油、煤、金,掘唔掘到嘢呢,好多仲係未知之數,咁若然掘完一輪係無料到,應該點同股東交代呢?不妨參考吓中亞能源(850)嘅做法! 公 司喺上個禮拜四,宣佈佢哋喺突尼西亞同中國齊齊哈爾嘅鑽探結果,簡單嚟講,突尼西亞嗰邊可以當無事發生過,齊齊哈爾嗰邊就好樂觀,但結論就即係仲未有囉! 不過,華華勁欣賞佢哋個鄺社源教授嘅做法,即晚寫滿一張A4紙,以個人名義向佢班粉絲解畫,講解突尼西亞第一口井無料到兼要進行封塞同棄置呢單嘢,佢話喺 石油行業打空井係家常便飯,能夠從中學到嘢先係最重要……唔知850同埋其他一眾資源股嘅小股東,接唔接受呢個講法呢? |
|
||||||
周岐原 著有︽財報的祕密︾一書的上海財經大學客座教授張漢傑認為,隨著台商到海外積極布局,且規模持續擴大,此時合併報表的重要性,益發顯現出來。 口述.張漢傑 整理.周岐原三大報表評量企業的不同面向,損益表評量企業獲利,現金流量表看企業現金的流動性,資產負債表則代表企業的安全性品質,綜合起來就是評估一家公司的起碼準則。想在資本市場生存,觀察財報的能力不可或缺,只是依照投資屬性不同,而有先後之別。 例 如著重短期獲利的投資人,可能較看重損益表透露的獲利成長性,現金流動性和資產品質只是輔助;著重避險或長期投資者,則會注意資產負債表是否暗藏營運風 險,或現金流量表透露的流動性風險訊號。像是存貨、應收帳款和長期股權投資三項科目,就被稱為管理者操縱盈餘的「三賤客」,若不深入分析,外部人不容易看 出虛盈實虧的可能性,因此要特別注意。 數字本身沒有意義,要結合產品、企業歷史和董監事經營團隊觀察,才能看出端倪。例如上半年EPS(每股稅後純益)最高的幾家公司,股價表現差距很大,就是本業經營和持久獲利能力的差異導致,參考這些變數才能知道財務能力的內涵,進而了解股價的意義。 例 如聯發科上半年稅後EPS十八元,比宏達電的十六元更高,但後者股價較前者高一百多元,道理在於宏達電第二季的EPS比第一季好,營業利益率(營益率)也 改善;相較之下,聯發科卻是獲利能力下降,EPS也下滑。投資人對未來成長預期不同,市場也會對個股產生不同的溢價效果。 投資人看財報時, 也應關注合併報表。許多上市櫃公司已將生產重心放在大陸,只看母公司表現,將難看清營運全貌。例如生產軟板的嘉聯益,母公司營業利益連六季為負值,營運似 乎不甚理想;但若查閱合併報表,自去年第一季小虧後,營業利益就維持成長,且今年第二季本業獲利能力更勝首季。因此股價有強勁表現,並不令人意外,由此可 見合併報表的重要性。 張漢傑選股建議: 只看母公司財報容易失真,投資人應該多花心思解讀合併報表,了解企業整體損益。 私房選股 公司 名稱 營收(億元) 毛利率(%) 營益率(%) 每股純益(元)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嘉聯益6153 13.1 15.3 11.8 13.1 -1.7 -1.9 0.36 0.90 |
|
||||||
因成功預言次貸風暴而在全球聲名大譟的危機經濟學家魯比尼,在某些人的眼裡,或許像是不斷製造恐慌的悲觀主義者;但他認為,自己只是說出真實世界的漏洞與錯誤,他說:「我學經濟,就是為了要讓世界更美好。」 撰文‧莊 芳 貨幣戰爭戰火愈熱,知名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 Roubini)的行程也就愈緊湊,光是近半個月,他就跑遍了大半個地球。 巡迴世界有如搖滾巨星 末日博士自認不是死空頭 十月上旬,魯比尼還在韓國參加世界經濟論壇;下一周,先到英國倫敦,隨後遠赴烏克蘭、土耳其到亞美尼亞,接著回到紐約僅停留一天,再飛到阿根廷。飛往各國的頻繁程度,讓他自嘲像在進行「巡迴演出」,說自己的移動速度,簡直要比四處流竄的國際熱錢還快。 略微鬈曲的黑髮、始終如一的標準服飾——黑西裝、白襯衫,上衣領口永遠有幾顆扣子敞開,只有上節目才勉強打上歪斜的領帶;皺起眉頭、憂鬱萬分的一號表情,好像總暗示要有大事發生,這就是被《紐約時報》封為「末日博士」的魯比尼。 正 當全球人士期望永遠維持太平盛世之時,偏偏,就有人喜歡和其他人唱反調,非要做個不受大眾歡迎且又特別引人注目的「烏鴉」。今年六月,《富比世》選出「華 爾街十大空頭」,魯比尼毫不意外地成為榜首的不二人選。但在接受本刊專訪時,他特別解釋,「我才不是大家說的『空頭死硬派』,我只是說出當下看到的事實而 已!」 從笑柄到先知 預言次貸風暴讓他炙手可熱現在言論經常受到國際媒體關注的魯比尼,在次貸風暴發生以前,是一位在紐約大學 史登商學院任教的經濟學教授;他在二○○四年成立魯比尼全球經濟研究機構(Roubini Global Economics, LLC),但名聲遠遠不及當時懂得跟隨潮流的主流經濟學家。 他首次獲得大眾注目,應該是從○六年的一場演講開始。那年九月,他受IMF(國際貨幣基金)之邀,在許多經濟學者、專家面前發表演說。當時的他憂心忡忡,表示美國在接下來幾年之內,將會面臨此生難得一見的大泡沫。 只 不過,如此驚悚的言論似乎完全沒嚇到在場的人。台下的聽眾不但露出懷疑的眼神,還有人忍不住偷笑起來。的確,在當時美國失業率維持約四.五%、通貨膨脹率 約二%左右水準,經濟向上成長勢不可當的情況下,異聲喊出美國房市泡沫破滅、油價震盪,甚至還唱衰房利美、房地美兩大「國家級」的金融機構,會成為眾矢之 的並不奇怪。那時的魯比尼受邀上節目談論「末日預言」,還得忍受主持人以及其他來賓對他的冷嘲熱諷。 但隨著美國次級房貸問題爆發,市場與經濟情勢急轉直下,他的預言一一應驗,魯比尼立即成為炙手可熱的當紅炸子雞。○七年他再度回到IMF演講時,在場沒有人笑得出來。過去對他不屑一顧的人,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全都屏息聆聽他說的話。 魯比尼喜歡和別人走不一樣的路,大概從年輕時就可看得出來。他出生於土耳其,小時候隨父母陸續搬到伊朗、以色列與義大利等地生活。他說自己好比「走遍世界的游牧民族」,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感到安然自在。 「我想,或許是小時隨著家庭的遷移,讓我早就習慣接觸多重文化背景。」魯比尼精通波斯語、希伯來語、義大利語和英語,接受專訪時,也帶著混合各國語言、無法明確分辨出到底是哪一國家的口音。 身 為家中長子,魯比尼的父親原本期望他能夠接手家中經營的地毯生意。但他偏偏不甘認命、接受安排,「我好像家中的害群之馬,對經營生意就是提不起興趣。」一 九七○年代期間,義大利正經歷政治動亂,整個經濟體面臨極大考驗,這讓魯比尼激發了腦中的社會意識。「那時我發現,經濟是一個國家的重要命脈,而我很希望 成為那一名能改善國家經濟的人。」魯比尼認為,成為經濟學家,不只能了解世界經濟的運作,還可將自己的思想進一步傳達給執政者,讓一個國家經濟成長、蓬勃 發展。 他還補充說,就像近五、六十年來中國與台灣,也是靠著許多經濟政策的實施,兩邊目前都有優異的經濟表現。對魯比尼而言,鑽研經濟不僅是個人興趣,還帶著不少比重的「使命感」成分,「經濟學是能讓國家社會富裕、市場發展蓬勃,使民眾過得更好的一項重要工具。」 獨特的歷史分析法 從過往經驗推測未來情勢 曾 有人批評魯比尼的分析、預測缺乏數學模型的支撐,這也成為他的獨特之處。他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乃是透過歷史資料與跨國比較來發展出結論。在部分專業人士看 來,鮮少運用統計圖表的分析方式或許「不太科學」,但他卻靠著這套理論架構,成為英國《金融時報》筆下,預言金融危機的「先知」。 經過金融 海嘯發生的準確預言之後,就連各國執政者也盯著魯比尼的一舉一動,深怕錯失重要的訊息。認識魯比尼多年的哈佛大學教授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Rogoff)曾表示,「假使去問歐洲央行的人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危機?他們會回答,『那要看看魯比尼怎麼說吧!』」魯比尼說,「我絕不是悲觀主義者。只 是,曾經研究許多金融危機的演變過程,對於它們的發展模式較有感覺。」相反的,他努力不讓自己太過負面思考,盡可能維持中立態度。他認為,全球經濟不是只 有黑、白兩面這麼簡單,也會同時存在成長和衰退的市場。「就像是,我也看好亞洲和新興市場的未來發展啊!」魯比尼特別強調,自己也有不是那麼「末日」的一 面。 比起悲觀主義者,魯比尼或許比較像是現實主義者。「坦白說,我看到泡沫和危機正在醞釀,就將其可能的發展途徑闡述出來,這只不過是說出 事實而已。」他繼續補充,「我主要目的是希望藉由自己提出的見解,讓國家經濟改善、恢復成長,而不是讓情況愈來愈壞。」然而,在達到這項最終目標之前,往 往要修正先前錯誤的政策,才能擺脫悲觀看法,並且轉向樂觀態度。 就像魯比尼曾說的,「也許等待經濟真正觸底,我會是第一個跳出來喊進的人,到時末日博士就要改名為『旭日博士』了。」目前魯比尼在美國紐約、英國倫敦皆設有辦公室,公司旗下有五十位經濟分析師與研究員,每個人都有專責研究的區域市場與產業,定期發布市場經濟評論報告。 對於手下陣容堅強的精英研究團隊頗感自豪的魯比尼表示,當然希望每次預言都會實現,「但世界經濟變化每天都在持續,市場不可能永遠好或壞。」因此即使預言在短期內未成真,他並不會感到太大壓力。 每一次預言都誠實以對 深 入基層了解國家實際狀況「我只知道,每一次經濟預言,我都是誠實以對。」魯比尼清楚地表示,「只要做好深厚的研究基礎,何必擔心外界的評論?」除了瀏覽網 路觀察各國情勢,他也喜歡用實際體驗去感受每個國家的現況。每到一個國家,他會盡量深入探訪、詢問當地生活的人們,包括計程車司機、媒體記者或是政府公務 員等等,透過實際的生活交流,了解最貼近真實情況的「庶民經濟」。 自稱吸收各種資訊、文化成癮的魯比尼,認識的人都覺得他時時刻刻帶有一股陰鬱的氣質,在大學教的又是聽來頗為嚴肅的經濟學,但「呆板」、「無趣」的形容詞絕對不適合他。 他很懂得利用網路作為宣傳,頻繁地更新個人網誌動態。喜愛廣交朋友的魯比尼,有空就會在家中大辦派對。近幾年來,他早已是美國各大財經電視頻道的常客,CNBC在介紹魯比尼出場時,還會固定播出熱鬧的迪斯可音樂當作襯底。這對擁有「末日博士」稱號的他來說,反差實在頗大! 到目前為止,雖然從魯比尼口中說出,全是對經濟、政策感到擔憂的評論,讓人一看到他開口就不禁感到害怕,但在他心裡,還是對美好社會有所期待。希望藉由每一次發表看似「烏鴉」的言論,改善、修補原有的經濟漏洞,推動世界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魯比尼Nouriel Roubini 出生:1959年,生於土耳其現職:魯比尼全球經濟研究機構創辦人美國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學歷: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義大利博克尼大學經濟學學士經歷:美國白宮經濟諮詢委員會資深經濟學家 預言金融海嘯一戰成名 2008年2月,魯比尼將其預測金融危機的發展步驟詳細公布於部落格;回頭來看確實一一應驗! 美國史上最嚴重的房市衰退,房價大幅走跌次級房貸虧損增加,影響銀行放貸能力無擔保消費貸款巨額虧損,消費信貸緊縮 債券保險公司評級下調 商業房地產市場崩盤 大型區域性或全國性銀行破產金融機構的槓桿貸款損失擴大,信貸市場凍結 企業將出現一波違約浪潮 影子金融體系(如對沖基金)垮台股價進一步下挫,全球經濟趨緩金融市場流動性枯竭,投資人信心下滑虧損、資本減少、信貸緊縮、被迫清算和以低於基本面價格廉價出售資產的惡性循環展開 整理:葉揚甲 |
|
||||||
十一月十八日,以每股五百元的超高承銷價,打破了台股承銷價歷史紀錄的碩禾科技正式上櫃,吸引將近二十萬投資戶參與,中籤率低到只有○‧四六三%。 禾在掛牌前股價就站上七百元,與台股股王宏達電展開一場股王爭霸戰;有一家神秘的小公司叫做中華投資,名列碩禾第二大股東。 就在碩禾掛牌後,以股價約兩百元價位,接替碩禾暫居興櫃股王寶座的商店街市集(PChome),背後同樣有一個大股東叫做中華投資。 這家名不見經傳的中華投資,一年前投資碩禾一千五百張股票,陸續處分至今,平均報酬率高達七九○%,而投資商店街市集時間只有八個月,報酬率目前為止高達二五七%。 謝劍平接棒報酬率勝台積電轉投資 中華投資,是中華電信在賀陳旦董事長任內開設的投資公司,資本額二十億元,原本定位是協助中華電信突破國營身分的營運限制,拓展海內外電信與資訊產業相關市場。 但從民國九十一年成立至今,不僅績效不振、虧損連連,九十三年還曾爆發當時中華投資董事長胡錦標掏空公司八千萬元資產的醜聞,讓母公司中華電信向來保守穩健的形象,蒙受極大汙點,接任的董事長也只能小心翼翼,除了與本業有關的項目外,不敢再隨便擴大投資範圍。 如今,中華投資一連壓對兩支飆股,若再加上另一個投資報酬率達一三○%的介面光電,短短一年內,就從投資虧損一億五千萬元,變為淨賺四千五百萬元,比台積電、統一國際集團等轉投資公司績效更佳。 能讓這家曾經負面新聞不斷、猶如一攤死水的公司起死回生,背後的關鍵人物,就是曾任政治大學財管系教授,現任董事長謝劍平。 一個學者出身的人,怎麼有辦法把這家死氣沉沉的公司一轉眼變得活跳跳? 「投資就像在打高爾夫球,要根據每天的風向、地形、草生長的方向不同,去判斷每一桿揮擊的力道,」謝劍平表示,除了知識、技巧之外,還得要耐心等候最好的出手機會。 連六次視察相中剛轉虧為盈的碩禾 二○○八年,時任中華電信財務長的謝劍平,在董事長呂學錦授權下,兼任中華投資董事長。「集團策略希望我們投資積極一點,觸角廣一點,可以有新的產業、新的市場,」謝劍平說。 當時全世界都籠罩在金融海嘯的陰影下,但擁有美國財務博士學位,曾撰寫過《當代金融市場》等大學教科書的謝劍平卻敏銳的意識到,這正是中華投資轉型、揮長桿的好時機。 「金融市場是不會死的,從歷史經驗來看,只要口袋夠深,找到對的公司,長期觀察持有,最後一定會成為贏家,」謝劍平說。當時中華投資持有的上市櫃股票多屬績優股,且並不以財務槓桿進行操作,在手現金約有新台幣十億元。這十億元就成了他最大的武器。 那一年,別人在勒緊褲腰帶過冬,但中華投資卻擴大研究團隊,一年之內研究訪談了將近三百家公司。「我們投資的策略是注重公司本身的利基市場,經營上有既有的客戶群,財務不要太離譜,」謝劍平說。就在那時候,他們注意到了碩禾。 當時太陽能產業正隨著景氣從高峰跌落低谷,大家避之惟恐不及,根本沒有人會想碰。而碩禾才剛要轉虧為盈,月營業額不過四、五千萬元,一股卻開價一百二十元。 「我們三個月內接觸了四十家創投,只有四家表達興趣,」碩禾母公司國碩科技副總經理兼發言人李朝欽說:「很多人一聽到就打退堂鼓,但他們(中華投資)卻鍥而不捨,一直來、一直來,前後至少來了六次,每次都做足功課,」李朝欽表示。 「一開始的確覺得(開價)很高,但訪談了相關業者之後,從上下游的產業鏈來看,發現金融海嘯(對碩禾)不只不是威脅,反而是很好的機會,」負責帶領研究團隊,中華投資副總經理李國豪說。 花三年研究以最低價買進達邁科技 另一家台灣唯一專攻軟性印刷電路板上游原材料PI薄膜、全世界只有四家在生產的達邁科技,中華投資則足足觀察了三年多才下手,最後果然以最低價十二元收 購。「他們非常有耐心,沒有確認清楚前不會輕易出手,」達邁科技財務部經理陳岱村說:「但一旦要決策的時候,動作就非常明快,不像有些創投還會拖泥帶 水。」 「投資這件事,除了要有知識,還要有膽識,」台大管理學院教授柯承恩說,謝劍平是國內財金學術圈中,極少數敢放棄安穩生活,跳到實務界打拚的教授,光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的膽量。 至於在當前趨勢上,謝劍平認為:「金錢是商品,現在大家都不缺錢,重要的是該怎麼把現金活化,」他強調:「不是光靠錢就能買到好案子,還要增加你的附加價值,告訴人家你能給予什麼加值服務。」 他表示,中華投資目前的原則是少數控股,股權只要占到一○%以內,不要超過二○%,讓主事者可以盡情發揮,「我們只要在董事會能夠發一點聲音,提供一些財務上與公司治理的建議,」謝劍平說,這樣就能夠達到雙贏互利的結果。 這個學者董事長,的確給一家老公司注入新風貌。 延伸閱讀: 最高報酬率近8倍 ——中華投資近2年成功投資案例 投資標的:碩禾電子材料 投資日期:98年10月帳上成本:75元最高價:900元平均報酬率:790% 投資標的:商店街市集(PChome) 投資日期:99年3月帳上成本:43.3元最高價:300元平均報酬率:257% 投資標的:達邁科技 投資日期:99年10月帳上成本:12元最高價:58.1元平均報酬率:167% 投資標的:介面光電 投資日期:98年1月帳上成本:43.3元最高價:NA(已處分)平均報酬率:130.9%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中華投資 整理:林俊劭 |
||||||
|
||||||
近來生技股很夯,吸引很多投資人 參與,但一家九年來還沒賺錢的生技公司,竟可以用六十八元掛牌,興櫃價格也一直維持在九十元附近,這家公司,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撰 文‧林宏文 什麼樣的公司,成立至今九年一直沒有獲利,年營收最多也只有三千萬元,但在興櫃的股價卻已破百元,甚至獲得主管機關同意,預計三 月二十一日將以每股六十八元上櫃掛牌交易? 這是國內首家以植物新藥研發掛牌的生技公司,也是近來連中兩元,接連獲得「台北生技獎」的研發創 新金獎及「台灣生醫及生農產業選秀」競賽金牌獎的雙料冠軍,這家公司就是德英生技。 走進德英位於南科生技園區的辦公室,員工只有二十八人, 公司的空間並不大,但門口放著一張和真人一樣高的照片,迎接每位來訪的客人,他就是公司的靈魂人物兼創辦人郭國華。 郭國華在三十八歲那年就 升任高雄醫學院(一九九九年改制為高雄醫學大學)教授,是高醫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二○○二年,他選擇出來創業那一年,已在高醫工作了二十三年,再兩年 就有一筆優渥的退休金可以拿,照理說,他應該再撐兩年,拿到退休金後,再出來創業也不遲。 藥效顯著,與歐美進行合作但是,九年前,郭國華毅 然辭去優渥的工作投入創業,不僅是對自己的技術有強烈的自信,主要是背後有台南知名的百年老店萬川號餅店──陳家的第五代傳人陳柏亦及陳冠州決定入股三成 的支持。 在高醫服務時,郭國華每年都獲得國科會及衛生署等多種研究計畫補助和獎勵,期間並曾獲得美國杜蘭(Tulane)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之研究獎助金及優秀學術論文等學術獎項,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發表應用中草藥調控及誘發癌細胞自殺(Apoptosis)機轉之國際學術論文。對於自己的 技術實力,郭國華有相當的自信。 德英目前以研發治療皮膚癌的藥為主,並於去年四月完成臨床二期實驗,七五%病人皮膚癌面積縮小,效果顯著且 副作用低,目前已著手申請進入臨床三期實驗。由於藥效比目前國際上三大藥廠的產品還要好,加上皮膚癌市場主要在歐美,目前已有三、四家歐美大藥廠與德英洽 談,進行全面性的合作。 郭國華說,他看過太多不成功的技術移轉,原因是當技術賣出,收取授權金後,負責技術的團隊沒有一起出去創業,導致後 來商品化的過程遭遇瓶頸,經常以失敗收場。因此,郭國華認為,「只有技術研發者自己出來做,把退路斷了,孤注一擲,才有成功機會。」靠醫界人脈省下天價研 發費郭國華不僅放棄退休金,為了參與公司增資認股,還賣掉一棟房子,總計前後已投入幾千萬元,而且,由於上櫃審議委員認為新藥開發風險較高,還要求郭國華 及妻子股票全部集保,一直到德英拿到藥物許可證為止,才可領回。據德英公開說明書的資料,目前郭國華擁有公司二八.一一%股權,太太王群芳則持有五. 二%,兩人共占公司約三分之一股權,股票張數共計一萬六千餘張。「所以,如果這家公司沒有成功,我是賠最慘的人啊!」郭國華笑著說。 在櫃買 中心進行上櫃審議時,郭國華不僅花三小時幫審議委員上課,也欣然同意股票集保,他有信心三年後,德英的藥證一定可以拿到。 從財務數字來看, 德英也是一家體質健全的企業。德英股本四.八五億元,其中有兩億元左右是技術股,目前帳上現金仍有兩億多元,扣除機器設備抵減及○七年前的技術股折抵,原 始股東交付給德英的錢,經過九年還在銀行帳上,顯示這家公司花錢相當謹慎。 只是,為何一家新藥開發公司,成立九年來可以不用燒錢,就完成臨 床二期實驗?德英副總兼財務長蔡美娥說,由於研發新藥耗費時間長,因此德英先推出保健食品及功能性保養品,目前每年三千萬元上下的營收,都是來自這兩大類 產品,靠著這些收入,就可以維持打平或小賠的局面。 至於在研發投入部分,一般新藥的研發平均耗時十二年,耗資五億美元左右,原因是篩選過程 冗長;通常一萬個新藥中,只有二五○個可進入動物實驗,五個可進入臨床實驗,最後只剩一個可以成功拿到藥證。但為何德英成立九年來,不需燒錢來做研發呢? 郭 國華解釋,因這項新藥研發技術在他任職高醫時,就已開始篩選,完成萬中取一的過程,因此,在公司成立後,至今只花了幾千萬元的研發投入。不過,若以○二年 成立至今,預估到一四年拿到藥證,的確需要耗費十二年時間。 此外,郭國華也善用在醫界的人脈,讓他的藥可以不花錢就進行各種臨床實驗。例如 去年成大醫院就向衛生署申請生技製藥國家型計畫,將德英的藥拿來做外陰部皮膚癌的學術用臨床;另外,成大知名的皮膚科專家許漢銘教授,也幫他很多忙,因 此,德英沒有花任何錢,只出藥品,就得到許多醫界同業的試用。 德英即將成為很少數不賺錢也能高價掛牌的生技公司,「這代表台灣投資市場的成 熟,以及對新藥開發的認同,希望我們能給生技產業帶來一個好的開始。」他說。 郭國華 出 生:1956年 現職:德英生技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經歷:高雄醫學院教授 、美國阿肯色大學醫學院生化暨分子生物學科助理教授學歷:高雄醫學院生化學博士 |
||||||
|
||||||
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裡,謝正雄教 出二十多位上市、櫃公司董事長;退休後,他從學術界轉戰產業界,只花三年,就讓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三年內躍居全球前三大紅外線感測晶片供應商。 撰 文‧朱景文 戰爭電影裡,美軍阿帕契直升機發射響尾蛇飛彈,精準追蹤並擊落敵機的場景深植人心,靠的是飛彈彈頭前端配備的紅外線熱感應偵測 器;在台灣,也有一個人將這項感應偵測技術發揚光大,讓這項技術能廣泛用在紅外線耳溫槍、呼吸中止治療器與非侵入式血糖機等電子醫療器材上,他是眾智光電 總經理謝正雄。 紅外線耳溫槍、血糖機與呼吸中止治療器,是全球銷量極大的三項電子醫療器材商品,合計產值超過千億元。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的 眾智光電,同時具備供貨這三項電子醫療器材的心臟──感測晶片的能力,堪稱全球電子醫療器材的核心供應商,去年營收達一億三千萬元,較四年前謝正雄剛進到 眾智時,再成長三.三倍。 臨危受命 三年助眾智翻身眾智目前是全球前三大紅外線耳溫槍感測晶片的供應商,而且,這個成績單,謝正雄只花不到三年時間就辦到。今年,眾智再獲得飛利浦 (Philips)認證通過,取得其呼吸中止治療器感測晶片供應商資格。此外,以色列生技大廠Bioray去年自掏腰包數百萬元,委請眾智開發非侵入式血 糖機感測晶片,也預定今年第四季送交FDA(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認證。 眾智技術獲得國際廠商肯定,背後靈魂人物,主要是總經理謝正雄。 一九八○年,當台灣多數人還沒聽過光電產業這個名詞時,當時任教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的謝正雄,已與一群教授創立光電工程研究所,毅然投入這塊沒人聽過的研 究領域之中,並於一九八五年出任光電所所長。 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裡,謝正雄教出二十多位上市、櫃公司董事長,包括凌陽科技董事長黃洲杰、勝 華科技董事長黃顯雄、台積電中國區總經理陳家湘與交大前校長吳重雨等,都是他早年教導過的學生。出了社會後,許多學生仍時常登門拜訪謝正雄,向他請益光電 產業最新的技術與應用趨勢。 從學界踏入產業界,對謝正雄來說是個偶然。長年埋首於熱感應偵測研發的他,原本只是個喜愛研究的科學狂,單純希 望能讓一向只用在國防的熱感應偵測技術能夠應用在日常生活,「這項技術,全台灣只有兩個地方具備,一個是中科院,一個是交大光電所。」謝正雄自豪說道。一 位他的學生即回憶表示,謝正雄學術與實務並重的教學風格,對其日後事業成功有著深遠影響。 一九九○年的眾智,主要靠接受經濟部工業局委託開 發新技術,再技轉給民間業者,「類似民間工研院的角色。」謝正雄回憶,但當時眾智手上唯一進行的傳統相機電子化專案,早已轉移給大立光電、明騰科技與華晶 科技等相機業者,已至少五年手上沒有開發的新技術案。 二○○七年,眾智正處於業務青黃不接之際,幾乎要結束營業,當時的總經理李光聲想到謝 正雄,因為曾讓眾智聲名大噪的傳統相機電子化專案,正是由謝正雄主導。而當時謝正雄已退休,他二話不說,除接任總經理,還將手上正在研究的紅外線耳溫槍研 發技術,交由眾智執行,憑著這項產品,眾智從谷底翻身。 和一般用在電腦裡的晶片不同,感測晶片透過能精準判讀人體釋放出的紅外線熱能,在極 短時間得知人體體溫,甚至,能進一步藉由偵測出的熱能,得知人體所呼出二氧化碳氣體的濃度變化,因此可有效改善現代人常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就是說,原 來晶片不只是會算數學,還能夠量體溫,甚至可以讓人類更健康。 昔日學生幫忙生產便宜晶片謝正雄指出,紅外線感測晶片早已應用在國防科技上, 「但要能在民間落實,關鍵在價格要夠低,且誤差值還得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只是,感測晶片畢竟不同於一般電腦晶片,由於前者是採微機電技術,因此與目前的 半導體製程有所出入,「一般晶圓廠多不願配合調整,這也是為何許多微機電業者,最後都決定自己蓋晶圓廠的原因。」謝正雄指出。 但眾智哪來的 資金設立晶圓廠?謝正雄表示,要量產出便宜的紅外線感測晶片,最好是能利用既有的半導體設備,再依微機電製程進行微調。而這時,謝正雄教出超過二十位上 市、櫃公司董座的老師身分就發揮作用,過往的師生情誼,也讓茂矽等半導體業者,願意多花心力為眾智生產紅外線感測晶片。 因此,儘管眾智並無 自有晶圓廠,但其紅外線感測晶片,硬是較國外大廠還便宜約三成,也讓謝正雄從學界投入產業界不過三年時間,就帶領眾智成為全球前三大紅外線耳溫槍感測晶片 業者,並已揮軍搶進呼吸中止治療器與非侵入式血糖機感測晶市場。 謝正雄對紅外線感測晶片的夢想還不只於此。在他的規畫中,這顆晶片未來還可 用於冷氣或空調系統內,藉以偵測室內空氣品質,具備自動換氣的功能,節能效果可達五○%。此外,還可用在偵測房間內二氧化碳含量之增加速度,可有效預警火 災,效果較一般煙霧警報器反應更快。這項計畫,並已獲得經濟部補助,謝正雄預計,第一年就可貢獻公司營收逾一億元。 從學界踏入產業界,對謝 正雄來說雖是個偶然,但他憑藉著三十餘年來在交大光電所累積的扎實研究基礎,再加上遍布在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學生幫忙,已躋身全球電子醫療器材的核心供應商 之列。 眾智光電 成立:1990年 負責人:董事長張康年;總經理謝正雄資本額:1 億6000萬元主要產品:微機電感測晶片主要客戶:Fluke、熱映、Bioray 近三年營收:2010年:1.3億元;2009年:1億元;2008年:73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