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狀告刷單平臺“傻推網” 索賠216萬元
12月6日,據新華社報道,阿里巴巴集團今日發布消息稱已於12月2日向法院正式遞交起訴書,狀告刷單平臺“傻推網”涉嫌嚴重危害市場競爭秩序,索賠標的216萬元人民幣。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刷單行為使平臺數據受到嚴重汙染,不僅破壞評價體系、誤導消費者,也構成了不正當競爭,嚴重危害市場競爭秩序,損害阿里巴巴市場聲譽和競爭力。
90後楊某成立的“傻推網”刷單業務覆蓋所有電商平臺,開業僅一年就賺得盆滿缽滿,除楊某本人獲利36萬,其余數名刷手合計獲利超180萬。2016年4月5日,在阿里巴巴集團平臺治理部的舉報和協助下,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查處了“傻推網”,執法人員當場收繳有關設備、賬簿及企業資金流轉相關財務單據。
在現場查處過程中,執法人員發現該平臺利用QQ等聊天工具組織刷手,廣泛傳授刷單技巧,在執法當日仍有大量QQ群仍處於活躍狀態。在配合線下執法的同時,阿里巴巴也對涉案的平臺商家做出了嚴厲處罰,包括交易量清零,甚至永久關閉店鋪。
阿里平臺治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阿里一旦勝訴,所有賠償金將用於籌建反刷單基金,鼓勵更多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到社會中所有炒作信用行為的線索報送和追查。
據介紹,阿里已經組建了專業隊伍追蹤刷單團夥的線下行蹤。僅16年4月至今,除‘傻推網’之外,已配合執法部門連續查處了“整點搶”、“牛刷刷”、“領啦網”、“藍天碧水”、“藍天網”等大型炒信平臺。
今年10月25日,阿里巴巴在內的八家互聯網公司受國家發改委、工商總局、中央網信辦等七部委邀請,共同組建了“反刷單聯盟”,並通過《反“刷單”信息共享協議書》宣誓共享反“刷單”信息、共同打擊網絡刷單行為。
港視月中推網購 攬250商戶
1 :
GS(14)@2014-11-05 12:07:3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105/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港視(1137)由電視延伸到網上購物,覷準本地網購發展緩慢,主席王維基或能殺出血路,同時經營阿信屋的CEC國際(0759)網購業務亦傳下周開張。然而,本地商戶對網購反應各異,有商戶看好可開拓新客源,但亦有商戶質疑成效。有分析員指港視能否成功全賴節目內容,坦言發展網購路難行。
苦等數年,政府發免費電視牌照未果,王維基終選擇網上開台,紓緩「燒錢」拍劇。港視正式啟播日為本月19日,同時其網購平台亦同日開業,目前與逾250個海外及本地品牌合作。當中包括六福(0590)、先施(0244)及Vivienne Westwood等,合作商戶遍及多個零售品牌(見圖)。除本地業務外,集團早前亦宣布與馬來西亞Astro集團合作,在東南亞、新西蘭及澳洲,播放及分銷港視粵語劇集。
阿信屋:看劇網購似守株待兔
網購概念已非新鮮事,近年淘寶更在港大為普及,不過,據了解,港視網購平台向商戶洽商時表明不收「上架費」,只會在商戶售出貨品後,再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同時,用戶每次購物會提供積分,讓用戶下次購物時有折扣優惠。
曾經與王維基洽談合作,但最後告吹的阿信屋老闆林偉駿坦言,自己對看劇購物的模式,態度傾向保守。「香港人購物喜好較穩定,並不會輕易改變習慣,而購買劇集內的陌生品牌,而且明星所用的東西,不一定適合自己。」他指出,網購好處是簡明快捷,但看劇網購似乎有點守株待兔的感覺。同時,香港地小且商場密集,消費者對網購的依賴較中國小得多。「除非引進外國品牌,或實體店買不到產品,否則把阿信屋擺上去都沒用,落街就有得買。」
瑞銀投資研究執行董事梁裕昌直言,本地發展網購的根本問題,是香港購物太容易,意味港視發展網購道路難行,「香港要做好網購,物流要做得好,但地方小、倉儲不會廉宜,為700萬人建大量物流設施,經濟效益不高」。再者,他估計實體店價格將與網上收窄,商戶售價要下調,意味消費者能買到更廉宜的貨物,但對零售業有不少衝擊。
謝瑞麟:網購助拓年輕客源
個別較為港人熟悉的商戶,則仍抱觀望態度。一田百貨發言人稱,因港視開台時間與自身優惠日相撞,故未能參與其平台,但亦希望對方成功,不排除將來會合作。新秀麗(1910)發言人稱,本地未有成功網購個案,要先觀察港視開台後反應,才決定日後是否合作。至於早前宣布合作的謝瑞麟(0417),主要看好年輕人會看港視,可助開拓年輕客源。
明報記者 岑豪、孫娜
2 :
GS(14)@2014-11-05 12:08:2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105/news/ea_eaa2.htm
【明報專訊】以往港視(1137)是一隻「現金牛」股份,股價相當穩定,近年則全由市場情緒及政策主導,股價大上大落。集團尚餘15日開台,股價近期已被捧場客炒高,昨日再彈升12%至3.95元。倘若計入2012年6月時,將香港寬頻出售給CVC後向股東派發的每股2.5元特別息,現時的股價更高達6.45元,是2010年4月8日以來新高(見圖)。
分析員:賣數據概念可炒 或上10元
有華資行分析員認為,港視能否成功,非靠網購等業務,而是核心內容,「電視節目質素如果夠好,自然吸引到廣告,而廣告及瀏覽量才是最賺錢的地方。」
他認為,港視一線劇如《選戰》針對年輕一代,估計可以吸引許多觀眾,再將這些用戶數據售給廣告商及商戶,成功機會頗大,股價仍能炒作相關概念,「樂觀地想有機會炒至10元」。
《選戰》題材敏感 廣告界猶豫
雖然《選戰》在開台劇投票中,遙遙領先其他作品,但有消息指由於題材敏感,故收廣告的情不算理想。有廣告界人士透露,因劇集內容與近期佔中等政治事件相似,故不敢為客戶買下廣告位,「估計這套劇收視肯定高,但內容太敏感,不想博,怕有手尾跟」。
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則認為,現時追入的值博率較低,由於網購業務收成期較長,加上港視合作的商戶,亦是隨處可以買到的產品。「不知港視會接到多少廣告,而網購生意額亦難料,集團的商業模式較難看通。」他又指出,愛上網看劇的觀眾,集中看海外劇集,故未必會選擇港視的節目。
阿里優酷合作推網劇
1 :
GS(14)@2017-08-18 07:32:54【明報專訊】阿里影業(1060)公布,擬向關聯公司優酷平台出售網劇《王子富愁記》的轉播權,代價2310萬元人民幣。雙方將展開商務合作協議,為期3年,就該劇發行、廣告招商及署名權合作,料最高年度交易額不超過300萬港元。集團表示,出售所得款項淨額2180萬元人民幣,將撥作一般營運資金。情景喜劇《王子富愁記》由著名戲劇大師賴聲川出任總導演、總編劇,講述一班人為守護上海一座老洋房上公館的喜劇故事。
[是日點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48&issue=20170818
初創Wesurance伙世聯 推網售旅遊保平台
1 :
GS(14)@2017-11-26 14:52:01【明報專訊】初創企業Wesurance昨日宣布,與環聯及保險公司世聯合作,推出購買保險產品及索償的流動平台,背後亦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供聊天機械人服務。Wesurance行政總裁張忠華表示,暫只與世聯合作推出旅遊保,但不排除日後與更多保險公司合作,推出人壽、寵物保險等產品。
虛擬助理處理索償過程
Wesurance的應用程式,亦利用環聯提供的電子KYC(認識你的客戶)方案,這是該方案首次應用於本港保險界。客戶如要開戶,只須拍一張身分證的照片,再自拍一張個人照,環聯的平台便能利用面容辨識、文件鑑證等技術,核實客戶身分。
在索償方面,該平台會透過名為Amy的虛擬助理,處理整個索償過程。以現時唯一的產品旅遊保為例,客戶一但遇到航班延誤,需要索償,只需回答Amy的幾條問題,再上載證明文件的照片便可。
Wesurance成立只有半年,現時有21名員工。該應用程式將於12月初開放讓客戶下載,但暫時只與世聯合作,產品亦只有旅遊保。但首席執行總監方月媚表示,計劃每3個月發布一隻新產品。她又稱,現時保險公司在銷售時多出現錯配,希望日後能善用客戶的數據,進行分析後,能和保險公司合作,推出更個人化的產品。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751&issue=20171124
亞馬遜伙摩通推網購支付 吸無信用卡客 股價再創新高
1 :
GS(14)@2018-03-12 02:02:30【明報專訊】《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亞馬遜正與摩通等大型銀行商談,爭取向客戶提供一款類似於支票帳戶的產品,主要對象為年輕人、沒有銀行帳戶或信用卡的客戶,以擴大其網購平台的客戶群。亞馬遜股價昨早段微升0.6%,至1534美元,再創新高。
目前沒有信用卡的客戶要在美國網購面對很多障礙。全美逾四分之一的家庭沒有支票和儲蓄帳戶,或很少使用這些帳戶。
這些家庭依靠現金來購物,因此難以進行網購。不過Pew慈善信託基金的數據顯示,沒有銀行帳戶的人當中,六成有智能手機,意味他們仍可能參與網購。隨着旗下設年費的會員區Prime客戶的增長放緩,亞馬遜開拓新客源有其必要。
傳去年秋天邀多家銀行提供建議
消息稱,亞馬遜於去年秋天已邀請多家銀行為一項混合型支票帳戶提供建議,並正考慮摩通和Capital One Financial Corp.在內的提案。事實上,摩通早已跟亞馬遜關係密切。2002年以來,摩通已發行亞馬遜品牌的信用卡。兩家公司又與「股神」投資旗艦巴郡合作,研究如何解決員工的醫保成本迅速增長。
摩通行政總裁戴蒙曾表示,幾乎在1990年代加入亞馬遜,又形容亞馬遜行政總裁貝索斯是其「家庭的朋友」。此外,Capital One是亞馬遜雲端業務的最大銀行客戶之一。
知情人士:未必達成協議
知情人士稱,商談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未必達成協議,暫未知是否讓客戶寫支票、直接支付帳單,或使用全美的自動櫃員機網絡,但無論最終產品提供什麼服務,也不存在亞馬遜成為一家銀行的可能性。
倘亞馬遜提供一款類似自家品牌銀行帳戶的產品,將有助亞馬遜減少向金融公司支付的費用,讓那些在亞馬遜網站或Whole Foods雜貨店購物的客戶、利用Kindle閱讀的讀者、觀看亞馬遜影片內容的客戶,以至與亞馬遜助手Alexa聊天的用戶,與亞馬遜的連繫更密切,使亞馬遜獲得更多客戶的收支習慣數據。
銀行業關注會否進軍金融業
目前每年收入高於11.2萬美元的美國家庭,逾八成已是Prime客戶,因此亞馬遜正擴大低收入家庭的客戶基礎。去年夏季,亞馬遜向那些接受政府食物救濟的家庭,提供Prime折扣服務,讓他們可利用電子福利卡購物。
去年11月,亞馬遜又跟美國的7-11便利店合作,讓客戶在7-11門店存入現金,從而透過亞馬遜帳戶購物。亞馬遜亦在7-11設貨物自攜點,供客戶取貨。
銀行業正關注亞馬遜未來會否進軍金融業。亞馬遜目前市值逾7000億美元,超越美國最大兩家銀行摩通和美銀的市值總和。
不過,如果亞馬遜展開銀行業務,將受制於資本規定和其他監管,可能會限制其擴張步伐。沃爾瑪在10多年前試圖獲銀行牌照,但在政商界施壓下,最終放棄。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75&issue=2018030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