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投资者要挺身而出维护自己的利益 孙旭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0nbaf.html
散户质疑民生银行定向增发 拟集体反对议案
□ 深圳商报记者 李 玲
民生银行(5.14,0.02,0.39%)公 布定向增发公告后,在市场引起诸多猜想。机构大多认为,此次提出的融资方案属于中性,可以支持民生银行三年快速发展。但同时,这方案也引起了部分业内人士 及小散户们的不满,认为定向增发的时机、价格及对象均不合适。部分散户更打算联合起来,以向证监会举报、呼吁集体反对议案等方式进行抗议。他们认为,该定 向增发方案明显偏向于大股东,对个人投资者十分不公平。
小股东认为增发价太低
自定向增发方案公布后,在各著名网站股吧开始出现一篇名为《致民生银行董事会的公开信》的帖子,期望能够通过联合散户的力量集体使该方案不被通过,迅速引来数百网民跟帖。
散户们认为,目前进行定向增发的时机并不适合,股票估值处于上市以来低位,在民生银行上市后股价最低迷的时间增发应该是最不理性的选择。同时,定向增 发价格过低,对应的市净率仅为1.09倍,再扣除各项费用后,几乎就是按净资产增发。这样,一般老股东不仅难以从增发中获得每股净资产的增厚,反而面临每 股收益被摊薄15%。而近两年A股上市银行中做过定向增发的个股,增发市净率均远远高于民生银行。以此超低价增发,对民生银行的中小投资者来说简直就是明 目张胆的掠夺。另外距实际增发还有6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在民生银行股票头上悬上一把利剑,对其极度低迷的股价将会是雪上加霜。与此同时,定向增发对象也令 小股东们感到不公平。他们利用在董事会的特权投机操作民生银行。虽说新定向增发的股份3年内不得流通,但他们手中现有的股票则有可能随时抛出变现。左手买 进低价增发股,右手抛出现有流通股,转瞬之间10%的利润到手。市场则因此面临极大的抛压,中小股东将成为他们牟利的牺牲品。
记者辗转联系到其中一位散户,王先生及家人共持有民生银行近10万股。他认为,此次公布的方案对散户来说明显不公平。昨日,他已致电中国证监会向有关 部门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但并未收到任何有效回应。他表示,希望更多的散户能够共同站出来抵制这种明显不公平的方案。也呼吁证监会能够强制民生银行开通网络投票,使得更多的散户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力。
香港也有媒体对民生银行方案进行了质疑,独立评论员David Webb公开表示,要是民行确有集资需要,大可供股集资,令所有股东得到以同等折让价钱选择供股的机会。他认为,以民行现时A及H股的股本计算,民行可以“4供1”的比例,按每股3.22元人民币供股,同样可以筹集同等规模的资金。
增发对象遭质疑
有业内人士质疑,民生银行此次增发价格过低,明显偏袒参与定向增发的公司。而且,很明显参与增发的泛海建设(9.62,-0.03,-0.31%)和上海健特这两家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解禁后及时卖出获得巨额利润,并不是为了长期投资而打算。此次定向增发对象中仍有这两家公司,其中到底存在什么猫腻?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参与民生银行定向增发的7家机构包括泛海建设、史玉柱的上海健特等公司。其中,泛海建设在2007年末所持民生银行股份刚刚到期便 进行了抛售,在短短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里套现约22.5亿元。在抛售的同时,还表示将有意在未来的6至12个月内增加其在民生银行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获利 颇丰。而史玉柱的上海健特公司,2009年一季度减持了民生银行5.78亿股,获利高达27.34亿元。原第三大股东即史玉柱控制下的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 限公司减持该行5.78亿股,目前剩余持股3.19亿股,列民生银行第九大流通股东。而在同日公布的2008年年报中,健特还是第四大股东,持有8.97 亿A股。按一季度民生银行平均股价4.73元/股计算,史玉柱此次减持将获得27.34亿元的收入。
史玉柱也难掩心中兴奋,几乎在第一时间以博客形式对外宣扬道,健特认购14.24亿股,每股4.57元,需65亿元,锁定期3年。他透露民生银行融资 的理由是“核心资本告急”,65亿元“算点小贡献”。此后,史玉柱似乎已陷于兴奋状态。从8日凌晨2点到上午10点多,他一直没停止更新。沉默一天后,9 日上午10点又出来回应说,他不是前10大股东,也不是董事会战略决策委员会成员,无权参加提案形成决策,只是18名董事中一名“微不足道的非执行董 事”,但他喜欢民生银行。
对此,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民生银行,投资者关系部工作人员称,定向增发对象是公司董事会决定的,具体原因无法透露。随后,记者多次致电民生银行董秘及品牌负责人,电话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国信证券表示,目前估值使得很多银行出现并购价值。如果增发价、配股价、转股价在每股净资产价格附近,这种再融资对于现有股东几乎没有价值,依靠其 15%~20%左右的ROE及利润留存带来的价值增长甚至回购股票,是对老股东更好的选择。原有大股东以很低的估值参与定向增发也将会是2011年常见的 融资方式,这也是对其利益的维护手段,特别是对于民生这类估值已在净资产附近的银行。
一名投行人士表示,定向增发方案在证监会通过后,还需要召开股东大会,在获得一半以上股东同意后,方案才能实行。从现有情况看,散户希望凭借自己的力 量使方案不被通过的可能性很小。但以王先生为代表反对方案的散户则表示,希望渺茫早有预期,只是希望通过此次事件唤醒持有人共同维护自身利益。
我的感想:
民生的定向增发出人意料,有网友问我有什么看法,我的看法与文中的Webb一致。这个时候定向增发,如果不是损害(不能参加增发的)现有股东的利益,就是直接宣告现在的股价仍未低估民生银行的价值。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都需要中小投资者挺身而出维护自己的利益。
SENSE隨筆131125 能做伏地挺身的魚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11/24/sense%E9%9A%A8%E7%AD%86131125-%E8%83%BD%E5%81%9A%E4%BC%8F%E5%9C%B0%E6%8C%BA%E8%BA%AB%E7%9A%84%E9%AD%9A/SENSE隨筆131125
能做伏地挺身的魚
執筆人:蟬
魚究竟需要甚麼條件才能夠做 “伏地挺身Push-up” 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一雙手和手臂。 這幅 “復原圖” 足以說服你魚能做得到嗎?

2004年,古生物學家Neil Shubin發現一種被解釋為是魚類走上陸地時代的 “失落環節物種” 提塔利克魚Tiktaalik的化石。 提魚擁有 “手腕”,*** 而四肢則保留著鰭的外形。
<“爬”上陸地的魚>
演化生物學界相信陸上動物都是從水裡“爬”上岸的。*** 現存的化石證據顯示,3億6千5百萬年前開始有陸上生物, 在此之前生物都是在水裡生活的。
魚類和陸生動物在外觀上看差別很大。 魚沒有脖子和四肢,而陸上生物則沒有鱗片和鰭; 陸上動物用肺呼吸,而魚以腮呼吸。既然是這樣,到底甚麼理由讓生物學家把魚類和人類在演化層面掛上關係呢?
19世紀英國解剖學家Richard Owen研究從新世界帶回來的動物,將觀察結果在其經典名作《論四肢的本質On the Nature of Limbs》發表。Owen發現所有動物的四肢,不管是手,翅膀,甚至是鰭,都有著共同的架構**** :上端有一根較粗大的骨頭,下底連接著兩根骨頭,再下面則是一些幼小的骨塊,最後便是手指或腳趾。 他認為這是造物主的計劃。
基於Owen的觀察,達爾文提供了更科學的解釋。達爾文認為動物四肢結構與人類之所以如此相似,是因為他們擁有共同的祖先。**** 人的手、鳥的翅膀和青蛙的腿都是由同一原始結構演化出來的。
經過一百多年的化石發掘和生物學進步,現今科學家認同人類是由魚類演化而成的。 但這理論卻面對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化石證據裡面一直缺少了魚類和原始陸生動物的「中間物種」。 這個問題到2004年才終於由Shubin找到了答案。
<像鰭又像四肢>
19世紀中葉,奧地利動物學家Fitzinger在南美洲發現一條擁有肺部的魚:美洲肺魚LepidosirenParadoxa。它在幼兒期時擁有腮輔助呼吸,成年後腮組織會失效,全面依賴肺呼吸。 肺魚的胸鰭基部有一根骨頭連到肩部,就像人類的上臂有一根肱骨接連到肩膊一樣。 雖然它擁有和今日哺乳類相近的呼吸系統和肱骨,但卻沒有「四足動物tetrapod」的四肢骨骼結構。
又根據化石證據,四足動物應該是在3億6千萬年到3億9千萬年之間,即泥盆紀Devonian Period地質年代發展出來的。 截至1995年,該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物種應該是 真掌鰭魚Eusthenopteron、潘氏魚Panderichthys、梭氏魚石螈Ichthyostega和棘被螈AcanthostegaGunnari。
真掌鰭魚擁有「一根骨頭連著兩根骨頭」結構,但整個骨骼都在魚鰭內,情況就好像人類上肢的骨骼結構都在手掌內找到一樣。 真掌鰭魚剛被發現時以為是陸上動物最接近魚類的物種,但後來發現牠只生活在較深水的水域,似乎從未離開水中。 取代其地位的是 潘氏魚,被認為是最接近陸上四足動物的魚類,生活在較淺水域。
20世紀初,梭氏魚石螈的化石被瑞典古生物學家Save-Soderbergh所發現。 魚石螈具備完整的手指與腳趾,在剛被發現的時候,號稱為「主要的遺失環節」。Save-Soderberg同時發現的還有 棘被螈。棘被螈也擁有完整的手指與腳趾,與魚石螈一樣是早期的魚類–陸上動物的中間物種。 後期的研究指出棘被螈的腳形狀像海豹的鰭腳, 意味著早期的四肢是發展出來幫助游泳,而非在陸地上行走用的。****
<中間物種的中間物種>
2004年,Neil Shubin在加拿大發現3億7千5百萬年前的化石,一種被認為是魚類走上陸地時代 “失落環節的物種”:提塔利克魚Tiktaalik。
提魚除了擁有Owen指出的基本四肢骨骼結構外(除了沒有指骨),它還擁有手腕,*** 而四肢則保留著鰭的外形。 提魚的骨骼結構對理解物種演化的時序有極大的貢獻,但究竟是怎樣的變化和適應策略令魚類演化出“手” 來呢?
泥盆紀被稱為魚類時代,大量魚類物種繁衍出來。 當時海平面比現時高180米,地球表面平均溫度高6度C。 同時期陸地植物種類也迅速增長,故被稱為“泥盆紀大爆發”。 然而高度綠化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下降,促成「晚泥盆紀大滅絕」。
大滅絕約發生在3億7千4百萬年前,估計約一半物種絕了種,海床生物和海洋生物受害最烈。海平線在泥盆紀末下降60米,溫度急速下降,令海洋生態環境嚴厲改變,淘汰了大量海洋生物。
Shubin相信,提魚之胸鰭之所以演化成像人類手臂的結構,是因為它需要做一個相當特別的動作:伏地挺身。*** 提魚可以像人類那樣,將魚掌貼平地面,手肘彎曲,用胸肌使身體上下運動。 腕關節就是為了讓魚掌平貼地面,而化石亦顯示出提魚大胸肌附著處有很大的突起和疤痕,似乎胸肌相當發達。
綜合提魚扁平的頭、位於頭頂的眼睛和擁有肋骨幾項特徵,可以估計它生活在淺水甚至沿岸的地方。 猜測牠活在沿岸地方的原因, 是當時海洋的競爭相當激烈,提魚被逼遷移至較淺水地方苟且偷生。 而正正因為它離開海洋,令它能捱過 “晚泥盆紀大滅絕”。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信焉。
參考:
《我們的身體裡有一條魚》
《Your Inner Fish: A Journey into the 3.5-Billion-Year History of the Human Body》, 2008, Neil Shubin
本書為2009美國國家學院科學傳播獎得獎書
[am偵查]公院醫生挺身轟 醫管局如判上判 2013年10月28日
1 :
GS(14)@2013-10-29 01:00:39http://www.am730.com.hk/article-178525
以醫院管理局為龍頭的本港公共醫療系統近年常被形容為「白色超級巨塔」,為人詬病的「山頭主義」更猶如聯網的毒瘤,損害病人的福祉。一批在前線日夜為病人付出心力的公立醫院醫生,對目前的情況已忍無可忍,並感到憤怒,要「踢爆」醫管局的種種不公情況,更有醫生挺身直指政府與醫管局的關係猶如外判商,「判咗出去,就判上判上判都得」。
文:簡淑敏、圖:林振東
今年獲政府撥款約400億元的醫管局,管理7個醫院聯網,包括全港所有公立醫院及醫療機構,但資源分配不均,就連提供藥物、基本手術輪候時間及治療方法,不同的醫院便存在明顯的差異,病人入院接受治療的成效自然受影響。
「自以為控制成本有功」
醫管局雖有中央的藥物名冊,但並非每間醫院均有相同的藥物可提供。有知情人士指,除了港島西聯網外,其餘六大聯網用在藥物方面的資源均有餘額,「總部每年根據人口去批錢俾各聯網,如果照住指引去開藥,啱條件就開咩藥,根本就無可能會有錢剩,咁係因為醫院嘅管理層勒緊褲頭,唔准前線醫生隨便開藥,覺得有錢剩,即係控制成本有功,自己覺得好光榮。」
有任職二線醫院、不願公開姓名的心臟科醫生承認,此情況確實存在,有部分心臟科、療效較好的藥物,如抗凝血藥等,需要病人自費,或建議病人自行到社區藥房購買,否則就繼續用傳統藥物。不過,他亦承認,可能因為二線醫院需要這些藥物的病人較少,「喺咩都講成本效益嘅情況下,咪唔入呢啲藥囉!」對此他感到無奈,更有點憤怒:「病人唔應該有唔同等級嘅治療,因為二線醫院、聯網唔同,就有唔同嘅治療藥物咩?」
除了藥物分配不均外,連手術輪候時間亦有高低之分。有離開公立醫院不久的醫生直指,以前各聯網引入新儀器需由中央統籌委員會負責,但其後委員會的職能逐漸被削弱,由各聯網自行決定以巨額購入新儀器;同時亦不惜將大部分手術室時間及人手,投放於提供新技術的手術團隊,不過,就同時犧牲了那批佔大部分、等待接受毋須使用新儀器、最基本非緊急手術的病人的輪候時間,「小腸氣等兩年、割包皮咪等6年囉!」
專注發展新技術忽略基本需要
本身是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的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副會長陳沛然直言,公立醫院確實存在這些情況,部分聯網或醫院專注發展先進科技的手術,以致最基本、最簡單的手術的輪候時間相對延長,幾乎每個專科都有這個現象,例如泌尿科、心臟科、眼科、腸胃科等。
他舉例近年引入的各式內窺鏡與最簡單的照胃鏡服務情況,每個照胃鏡個案只需一名醫生的10至15分鐘功夫,推算一小時可做4至6位病人,一個早上便可服務12至16位病人;不過小腸鏡則需要2名醫生進行,每宗個案需時3小時,「可想而之,服務時間明顯長咗,輪候時間咪一樣延長咗囉!因為呢啲唔係緊急手術嘛!」他更透露,即使明知某聯網有醫院引入了某種新儀器,但其他聯網的醫生申請跨醫院接受培訓亦不獲批准,「只係想跟住學都唔得,咪只可以再批另一嚿錢,派人去外國學囉!」,可見香港的醫療技術頗為「獨食」。
「外判商」監管不了
對於以上種種情況,陳沛然憤慨地表示,醫管局現時的情況猶如外判商,「政府係大判、醫管局係二判、聯網係三判、醫院係四判,仲要再落去部門主管、每個專科,根本就係五、六、七判。政府判咗出去,俾咗錢就咩都唔理,或根本理唔到,完全係監管問題。」
為更深入瞭解目前醫療系統的實況,本報曾向醫管局查詢各聯網過去3年的藥物撥款金額及盈餘及多種非緊急手術的輪候時間與服務宗數,結果醫管局只回覆,過去3年的用藥總開支,並強調醫管局藥物名冊涵蓋逾1,200種藥物,聯網會根據服務發展及運作需要,庫存所需藥物,醫生亦會根據病人的臨床情況,處方合適的藥物。至於非緊急手術的查詢,則只回覆一句「主診醫生亦會根據臨床需要而為病人安排最適當的時間進行手術」。
對於醫管局的回覆,陳沛然直言:「我哋前線都想知」,他亦質疑,「政府大判每年加咁多錢俾二判,究竟錢係點花?二判扣起一啲行政費後,分給7個三判,錢又花咗去邊?點解政府同納稅人無權過問?」
周六福攻港大混亂 保安故意噴口水嘉玲挺身而出 捉保安道歉
1 :
GS(14)@2016-11-11 08:10:28■劉嘉玲昨日戴上藍寶石頸鏈及戒指現身周六福珠寶店開幕活動,高貴逼人。
劉嘉玲昨日悉心打扮現身旺角,出席一間珠寶店開幕活動。巨星出巡吸引大批市民圍觀,惟現場安排十分混亂,記者不但要跟湧入店內的市民爭位影相,更被保安手口並用驅趕,有記者被一名保安的口水噴中,保安還反唇相稽說:「啲口水擺到明就噴你㗎啦!」無禮程度令人譁然。其後嘉玲得知此事,挺身而出要求職員叫保安道歉,該名保安最終在嘉玲離開後無奈致歉。
將本港兩間珠寶品牌「周大福」及「六福」名稱合併的內地珠寶店周六福,早前以45萬月租在旺角彌敦道地舖開店。該店早年已找蔡少芬擔任代言人,透過明星效應提高知名度。不過該店為港人認識,全因一段早前在網上瘋傳的短片,片中見疑似周六福安排胸部只貼鑽石貼紙的半裸女促銷珠寶。然而該店代言人蔡少芬早前受訪時,表示向客戶查詢後得知是假店,已經採取法律行動。
【保安護駕】■嘉玲昨日現身時由多名保安護駕。
【逼爆爭位】■周六福昨日安排混亂,記者要跟市民爭位影相,連嘉玲受訪時亦因現場太嘈而聽不到。
■保安喝令記者離場時亂噴口水,更反唇相稽指自己是故意的。設計圖片
「擺到明噴你」
昨日珠寶店重金邀請劉嘉玲出席旺角新店開幕活動,雖然沒有半裸店員,但巨星駕臨吸引不少市民圍觀,場面一片混亂,記者採訪時被迫在店員、保安及看熱鬧的人群中穿插。當記者訪問完嘉玲後,即被現場保安手口並用驅趕,一名戴黑超的男保安,喝令記者時更口水如浪花般噴在記者身上,保安竟反唇相稽:「啲口水擺到明就噴你㗎啦!」無禮程度令人譁然。見慣大場面的嘉玲,面對混亂場面處變不驚,還不時向在場記者雙手合十以示謝意,當她得悉有保安無禮對待記者,即着店內職員叫保安必須向記者道歉,最後該名保安在嘉玲離場後現身道歉,但仍然一臉不悅。嘉玲昨日悉心打扮現身,穿上全黑色喱士裙,再佩戴巨型藍寶石頸鏈及戒指,高貴逼人。問她可知這間珠寶店因名字混合兩間香港珠寶品牌店,一度被懷疑是山寨店?嘉玲即笑謂:「應該唔會啩!但名好有創意吖!」她又說:「初初接呢個工作,都有查問邊間珠寶店,問清楚知道係呢間。不過乜名唔緊要,最緊要生意興隆。」
【無奈道歉】■由於嘉玲要店內職員叫保安向記者道歉,事後保安無奈照做。
【合十致謝】■嘉玲面對混亂場面處變不驚,更多番向記者致謝。
【騎呢露墊】■周六福昨日安排模特兒谷胸示範珠寶。
■蔡少芬早年已獲周六福邀請擔任代言人。互聯網圖片
讚店名有創意
嘉玲又自爆很多年沒有去過旺角,她說:「其實九龍都好少嚟,覺得好熱鬧。」問她會否嘗試投資或設計珠寶?嘉玲指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工作,而且自己不懂得畫圖及將不同的鑽石配搭,所以都是欣賞比較好。採訪、攝影:馬建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1/19829908
英勇亞裔編輯挺身助人遭割喉
1 :
GS(14)@2017-06-10 12:22:47在今次襲擊中,倫敦民眾再一次展現義勇精神,守望相助。有影片拍到《每日快報》亞裔編輯何傑夫(Geoff Ho,音譯)被割喉後在警員陪同下按頸行走(圖)的一幕,與他失散的好友到Twitter尋人,終於在網民襄助下得知他在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何在facebook指自己當時見有保鑣遭兩人圍斬,以為是打架,看不過眼上前干預,自己卻受了傷。友人指他有習武,經常抱打不平。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司機指,當時他駕駛的士時,忽然見到三名兇徒拿着長刀,隨機地攻擊附近的途人,隨即將車駛前,嘗試撞倒兇徒,由於現場途人眾多,他大叫提醒眾人走開避險,「我差點撞上其中一人,但他及時閃到一旁,然後三名警察追向他」。襲擊發生後,倫敦亦有居民效法曼徹斯特民眾早前恐襲後的義舉,紛紛在社交網發起互助行動。大量網民在Twitter表示,如果因為恐襲封路無法回家,可以聯絡他們暫住一晚;也有網民提供免費載客服務,幫助現場民眾回家。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星期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5/20044966
【飲食籽】揀急凍鮑三大秘訣 鮑髻挺身/裙邊完整/表面平滑
1 :
GS(14)@2018-01-28 18:35:34燜澳洲青邊鮑,烹調時間:3小時
【飲食籽:識飲惜食】急凍鮑魚因處理非常方便較受歡迎,但產地選擇不多,多是澳洲或大陸,其中又以澳洲產的最多人買,例如青邊鮑及黑邊鮑,「論受歡迎的程度,始終是青邊鮑會較好,因為色澤較漂亮,賣相吸引。」而且青邊鮑在海洋較底層生活,水溫較低,故肉質纖維會更幼嫰。但如果真想買黑邊鮑要弄清楚產地,「新西蘭黑邊鮑是全隻黑色,而正宗的南澳黑邊鮑是裙邊黑色,鮑魚心白色。」兩者價錢差不多,但澳洲的水域較好,而且出名製作嚴謹,故建議買澳洲產。揀急凍鮑魚有三大秘訣:先是看鮑魚髻,髻夠挺身,不會塌下就代表好;第二,看裙邊,若裙邊完整,沒有缺口,就代表是活鮑時被撈起急凍處理的;第三,看背面,如果表面平滑,沒有凹凸不平,色澤較均勻漂亮為佳。學懂如何揀靚急凍鮑,就可以學煮法了:
材料
【材料】急凍澳洲青邊鮑2隻肉排1斤雞腳8-10隻水適量【調味】罐頭鮑魚紅燒汁 1罐200克蠔油2湯匙生粉1茶匙
【步驟】①將鮑魚從急凍格放落雪櫃(2℃)解凍一晚;切勿於室溫解凍,因鮑魚心會易變霉;解凍後,用清水沖洗青邊鮑表面,最主要剪去尾部嘴位,用剪刀剪開,去掉腸臟。②將肉排及雞腳汆水後,就可開始燜鮑魚。③準備一煲水,然後落一罐鮑魚汁,青邊鮑要凍水落,加入已汆水的肉排及雞腳,開火蓋上蓋子,水滾起計,燜一小時;之後加兩湯匙蠔油繼續燜兩小時,最後以生粉水埋芡就可以上碟。
①
②
③
肉排及雞腳可當成另一道菜。
【貼士】青邊鮑切勿汆水,並且要凍水落,因熱水落,青邊鮑質感會變韌;上碟時只上青邊鮑,肉排及雞腳可當成另一道菜。
裕生海味上環德輔道西100號地舖
記者:黃子卓攝影:鄭明川、劉永發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5/2028440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