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十歲退休,從企業的夥計改當自己生命的老闆,是許多上班族夢寐以求的目標。 陳為國四十歲前財富歸零過三次,卻能在十年內重新達到財富自由,他歸功於自己與眾不同的「二流管理」。 撰文‧謝富旭、林心怡 五十二歲的陳為國(化名)動作敏捷地從公車上跳下來,他穿著Polo衫,精神奕奕地走到咖啡店接受我們的採訪。 「你不是有輛保時捷跑車嗎?怎麼沒開來?」記者問。他笑笑地說:「台北現在公車、捷運很舒服,效率又高,我們一群朋友都喜歡搭公車;常常有朋友拎著幾瓶三、四十萬元的紅酒,搭捷運赴晚宴呢!」陳為國淡淡地說:「效率與效益極大化,已經深植在我們的DNA裡了。」去年從某消費性電子公司財務長離職後,陳為國決定下半輩子不再當大老闆的「夥計」,好好做自己生命的「老闆」。而這個決定,是建立在堅實的財富自由基礎之上。 初入職場 以一連串的被騙挫折拉開序幕身為本刊創刊第一批訂戶,陳為國能從一個小辦事員,爬升到一家營收上百億元上市電子公司的財務長位置,其在職場上輝煌的經歷以及投資上成就,讓我們企畫這個題目時,自然地浮現這位白領精英的身影。沒想到,一向低調的他,接到我們的邀訪請求時,竟爽快地一口答應了。 透過這次採訪,我們得以深入了解這位白領精英鮮為人知的奮鬥歷程。陳為國說:「我職場初期階段,是以一連串『被騙』的挫折開場的!」憑著一股頂尖國立大學法律系畢業的銳氣,陳為國進入社會時就懷著大展雄才的抱負。但是他說,從第一份工作開始,就不斷被騙,只是他都努力將負面的環境,轉換成正面的結果。他記憶猶新地說到:「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地下期貨公司交易員,一走進那家公司,二百坪的大交易室,一排排整齊、跳動著全世界各種商品與指數報價的螢幕映入眼簾,彷彿走進華爾街的金融殿堂!」「當時年輕的我就想,這就是我想要的國際外匯操作!」更棒的是,公司總經理是台大商學系畢業的學長,「留著小平頭的學長拍拍我的肩膀說,學弟,好好跟學長學。」但是,上班一個月後,陳為國才恍然大悟,這是一家做空中對賭交易的地下期貨公司。「國際金融交易員」頭銜光鮮,事實上,是要這些懵懂無知的年輕人去找客戶,向親友借錢,自己下場博它一把! 當時他找了幾位大學同學,一起湊出九十萬元,進場放空S&P 500指數期貨,但是才兩個禮拜,就賠掉一半的本金,人生剛起步就差點毀了。「所幸老天爺真的照顧,幾天後遇到著名的一九八七年美股黑色十月大崩盤,美股一天內跌掉逾二○%,我的空頭部位一夜之間獲利高達三六○萬元,三位股東拆帳後,我自己獲利約一二○萬元!」這次的獲利,陳為國心知肚明,完全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對人生智慧與歷練的增長沒有任何幫助。而期貨公司一五○位交易員,只有他與另外一個菜鳥賺到錢,其他全都慘賠出場。「當時我想,發財夢該醒了,另起爐灶才是正途!」離開期貨公司後,他應徵進一家傳產公司當法務專員,月薪一萬三千多元。他邊工作邊考試,兩年後到美國加州大學攻讀MBA,畢業後回台進入新銀行任職法務人員,在日後的職場一路平步青雲,從專員、法務副理、財務協理,最後升至公司的發言人。 多與成功人士接觸 工時拉長並提高效率在時間流管理上,陳為國強調,年輕人就應該沒日沒夜地辛勤工作,而且建議要多與年齡大的成功人士接近。陳為國說:「我一直喜歡與年紀較長,尤其是大我十歲以上的人交朋友,一方面可以學習他們的智慧與經驗,縮短我在專業磨練的學習曲線。」「另一方面,年紀比我長的人通常人脈也比我廣,透過他們,我得以更順利拓展我的人脈網絡!」陳為國指出,每當公司開會、聚餐或員工旅遊,年輕員工總是聚在一起,看到「長官」來了,就敬而遠之。「我好幾次見到許多年輕同事,看到高階主管在等電梯,寧願先躲在一旁,故意搭下一部電梯。」「一起開會吃飯時,大家都離長官遠遠的!」「我就不一樣,我巴不得每天搭電梯都遇到董事長或總經理,巴不得吃飯與董事長同一桌!」「因為我渴望成功,我渴望學習,所以,我一點都不會感到不自在!」陳為國進一步歸納他在時間流管理上第二個心法:提高效率,把一天當兩天用。他說,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個人每天都擁有二十四小時,一周則是一六八小時。「一般人每天工作八小時,一周工作約四十小時,你要比別人成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工作時間比一般人長。如果可以多出五○%,等於一周工作六十小時!」「如果你能找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人家一天做四件事情,你可以做到八件,那不就等於一周工作一二○小時,一天當兩天用嗎?」善於時間管理,是陳為國在職場上成功的關鍵。而他能在五十歲前累積足夠下半輩子用的財富,在人生最高峰急流勇退,則要歸功於他在金錢流的管理。 「我從工作第一天開始,就保持兩份以上的收入。而我把所有的薪資收入交給老婆,自己的開銷甚至買跑車的錢,全都是靠兼差與投資收入支應!」陳為國把自己的金錢流管理比喻為一條河流,他說:「四十歲之前,我的金錢流像台灣的濁水溪,大賺時財富滾滾如濤;大賠時,河床乾涸如水溝的小水流。」「過了四十歲,我降低融資比重,增加現股操作,隨大盤起起落落,財富水位忽高忽低,但即使在操作很差的情況,也有一定的流量,很像中國的黃河。」「而我現在,完全不融資或借錢投資,標的大多是穩定配息的股票,輔以少量的短線操作。我追求的是歐洲多瑙河那種源遠流長、川流不息的境界。」年輕人要多鍛鍊 「能賠千萬 才能賺千萬」陳為國透露,四十歲之前,他個人的財富(不含交給老婆的錢)屢屢超過千萬水準,甚至最多達數千萬元,卻至少歸零過三次。做過期貨後,他轉戰股市,用技術分析操作,還用融資交易擴大槓桿。隨著股市的震盪,經由無數次的小賺累積到千萬財富後,總是因為一次次大跌,瞬間跌回原點。 雖然幾度大起大落,但是陳為國認為,年輕的時候不要怕賠錢,關鍵在不斷累積操作經驗。他認為:「能賠一千萬元,才有再賺一千萬元的能力。」年輕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格局」搞大,不要怕失敗,而是要不斷從失敗中記取教訓,鍛鍊自己的功力。 不過,他也強調,雖然幾度大起大落,但是他緊緊守住「淨值不可為負數」的底線,每次都保留東山再起的保命資本,再從小慢慢爬回去。陳為國說,絕大多數理財操作都只想到獲利,其實,「對風險與負債的控管,才是勝利的關鍵。」「四十歲後,我開始增加現股部位,融資部分不超過一半,閃避股災嗅覺也進步不少;財富儘管消消長長,但最低水位卻一直隨著時間呈增加態勢,和以前荒溪型的金錢流管理很不一樣了!」四十六歲後,陳為國投資觸角更從股市進一步延伸至房地產;五十歲後,他完全揚棄了用融資做股票的習慣,全以現股交易,並以基本面研究,挑選出高殖利率、獲利穩定,也具市場領先地位的「孝子股」。「我算了一下,我投資十二年的中華電信,股息加上資本利得,平均年報酬率將近一一%,定期收取股息,比兒子、政府還可靠。」陳為國希望以曾經付出數千萬元代價的切身經驗,能讓讀者有一些啟發。「如果看了我的故事,能讓你更會利用時間,或讓你的財富少歸零一次,就是功德一件了!」 陳為國(化名)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金控公司法務副理、上市電子公司財務長學歷:台灣大學法律系、美國加州大學MBA 通過五道修煉關卡 創造自己的終身俸──陳為國的「二流管理」心法 時間流管理 1. 縮短學習曲線 與比自己年長的成功人士交朋友。 2. 工作效率倍增 延長工作時間,提高一倍效率,你就可以1天當2天用。 金錢流管理 3. 荒溪型(年輕期) 作法:融資甚至拿資產抵押借錢買股,短線殺進殺出。 目的:賺錢固然好,但賠錢時可學習風險控管,並培養股市反轉的敏感度。 4. 洪流型(中年期) 作法:一半融資、一半現股。 目的:培養掌握成長股,或危機入市的心理素質與知識。 5. 長流河型(退休期) 作法:現股交易,長線為主,資產分散於房市或債市。 目的:打造自己的終身俸。 投資「孝子股」 讓陳為國退休後金錢流源遠流長 公司(代號) 今年 上半年EPS(元) 2011年現金殖利率(%) 2010年現金殖利率(%) 2009年現金殖利率(%) 10月23日收盤價 (元) 亞 泥(1102) 1.27 6.4 5.0 5.3 36.40 台達電(2308) 3.18 4.2 5.0 6.2 101.50 中華電(2412) 2.68 6.0 4.5 6.1 92.20 華 固(2548) 0.87 7.6 8.1 8.4 63.20 新 興(2605) 1.49 5.2 10.4 8.6 24.95 裕 民(2606) 1.23 6.2 10.3 10.3 44.80 中 保(9917) 2.13 5.4 4.9 5.1 63.70 中聯資(9930) 1.62 6.6 6.2 5.5 47.10 註:孝子股挑選標準:1.市值大於100億元。2.連續5年現金殖利率大於4%。3.連續5年EPS大於2元。 資料來源:財金資訊部 |
| ||||||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顯示,大多數人每天40%的活動受到習慣所制約,為什麼一開始只要養成一個好習慣,竟如骨牌般,推倒七個壞習慣,連帶衍生出五個好習慣,讓一位股市常敗客,在三年內獲利超過一千萬元? 且看八位股市高手如何靠著投資好習慣扭轉財富乾坤。 撰文.謝富旭、周岐原、歐陽善玲、黃瑋瑜一個月薪三萬元的三十六歲小資族,憑什麼三年內在股市獲利一○四四萬元?你一定不敢相信,竟然是憑著一個習慣的改變! 還記得兩年前,《今周刊》八四九期報導過「娃娃車司機」羅仲良的故事嗎?靠著投資佳格、儒鴻,放空歌林、仕欽等股的重大戰役,他在二○一三年三月前的三年內,從股市獲利六百萬元。 報導後的兩年以來,「娃娃車司機」成績又如何?根據羅仲良寄給我們近兩年的股票交割紀錄,從一三年三月(報導之後)至一五年一月三十日這段期間,他在鑫永銓、伸興、敬鵬、聚積、勝華(放空個股期貨)等股獲利了結的累計獲利,減去在京城銀等股的累計虧損後,淨獲利金額高達五八八萬元。 「娃娃車司機」新戰績 「檢討」好習慣:奠下獲利千萬元基礎如果把羅仲良目前重押寶雅,帳面獲利一五七萬元算進去的話,過去短短一年十個月的時間,總獲利高達七四五萬元,投資報酬率達四五%。不過,兩年來最讓羅仲良興奮的,並非財富又多出七四五萬元,而是家中又多添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娃! 如果再把時間拉長一點,計入一二年的儒鴻獲利,羅仲良過去三年的股市總獲利,高達一○四四萬元又七二八○元。三年來,他仍然在媽媽開的幼兒園擔任司機兼行政工作,每月領三萬元的薪水,夫妻倆薪水勉強剛好支應一家五口(三個女兒)的生活開銷。這個看似台灣時下捉襟見肘小資族的標準寫照,竟能靠著剛開始僅一百五十多萬元的本金,七年來在股市滾出近二千萬元的財富。 我們解析過羅仲良的「千K選股法」,以及計算股價是否值得投資的「算股」技巧。這兩種技巧雖然是羅仲良投資漸入佳境最主要的功臣,然而,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不會憑空掉下來,羅仲良之所以找到自己的股市獲利聚寶盆,主要是一個習慣的改變;沒錯,就是從一個小習慣的改變! 「在投資上,我認為自己最重要的好習慣就是『檢討』。不管賺還是賠,我都會做成交易紀錄,來檢討成功與失敗的原因。」羅仲良語氣嚴肅地說。 在探討人類習慣的經典著作《The Power of Habit》(台灣中譯本為《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中,提到一個案例為了戒除抽菸壞習慣,進而使生命產生連鎖反應,走出人生低谷的故事。 三十五歲女子麗莎,一直為亂花錢及不斷失敗的戒菸、減肥所苦。有一次,丈夫因外遇決定離婚,她卻仍刷著瀕臨刷爆的信用卡,赴埃及開羅散心旅行。 不過,花錢旅行依舊無法安撫麗莎破碎的心,夜晚,她獨自走到開羅市區一座寂靜無人的清真寺,菸癮讓她無意識地掏出一根香菸並點燃它。突然,她聞到一股惡臭的塑膠燒焦味,仔細一看,原來她點燃的不是一根菸,而是一枝原子筆。 這個荒謬的舉動讓麗莎驚覺到,日子再這樣下去,她的人生將走向毀滅一途。隔天,她來到埃及最著名的景點人面獅身像前,看到周遭一望無際的沙漠,她立下決心:一年後,我要橫越這片沙漠。 為了達成目標,麗莎把戒菸當作跨出人生谷底的第一步。由於戒菸會導致原本贅肉就不少的她更發胖,減重也要同步進行,她開始跑半馬(半程馬拉松),接著挑戰全馬;為了這一趟旅費,她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亂花錢,必須記帳存錢。 小改變的威力:連鎖效應, 走出人生谷底減重成功,讓麗莎更有自信,離婚後又找到幸福的第二春。一年後,她實踐了自己的諾言,與一群朋友完成穿越埃及沙漠的壯遊。這時候的麗莎,不僅走出人生谷底,還開創了更精采、更健康的人生。 如書中的主角麗莎一樣,○六年之前,當過信義房屋房仲業務員及元富證券營業員的羅仲良,在股市投資的戰場裡,可說是一名常敗客。「我以前投資經常失利,當時最糟糕的壞習慣,就是聽明牌操作。」「從事後諸葛來看,人家報給我的明牌,並非支支不準,準的也不少,不可思議的是,即使是準的明牌,我自己下去操作,竟然多數會賠錢!」最讓羅仲良印象深刻的「明牌之戰」,是○二年的凱崴這一役。他聽到朋友說凱崴有轉機,於是在二十幾元買進,一買進後,二個月內股價就漲到三十元,原本想要獲利了結,看到財經報紙刊出凱崴獲利將大爆發的報導,讓他決定再忍一下,搞不好能賺一倍,到四十元再賣。沒想到,報紙刊出凱崴利多的那一天就是股價最高點,之後股價跌跌不休,跌到二十元關卡即將失守,逼得羅仲良最後竟以小賠出場。 「人家報給我的明牌如果不準,我就大虧;如果準,頂多小賺,卻也經常落得小虧境地!」羅仲良自陳,以前的股票投資就如同一隻關在籠子中的倉鼠般,一直踩著轉輪跑,在大虧↓小賺↓小虧↓大虧↓小賺中,不斷地循環、不斷地重複……。直到○七至○八年的華碩一役,讓羅仲良徹底覺悟了! 好痛的領悟:聽消息死抱華碩,大賺變大虧「那是一段先讓我嘗到大賺,最後竟以大虧收場的慘痛經驗。」羅仲良起先看到媒體報導華碩的小筆電Eee PC大賣,進而注意到這檔心目中的績優股。 「買華碩之前,我投資榮剛,賺了一倍以上,手上的操作資金從一五○萬元增加至三五○萬元,正是志得意滿之際。」「當時我想乘勝追擊,看到華碩Eee PC大賣,加上華碩過去獲利表現,堪稱是科技股的績優生!」「可能是榮剛做太順了,華碩當時股價一百元時,我一口氣用融資買了八十張,等於八百萬元部位,想說,只要賺一根漲停板,我就可換新車了。」買進華碩短短二個月內,股價從一百元漲至一一六元,羅仲良帳面獲利高達一二八萬元,創下他投資股票以來,在最短時間內獲利最高的紀錄。他形容當時的心情是:「high、超high,心情爽到快破表!」那年羅仲良才不過二十八歲。 不過,就是因為別人告訴羅仲良說,華碩明年會賺到一個股本,股價起碼到一五○元,於是他忍住不賣。這一忍,忍出了一場悲劇。華碩不僅一一六元見頂反轉下滑,○七年底,美國次貸風暴隱現,加上油價飆漲,大盤大幅拉回,華碩更從一一六元跌至當時的季線一百元(羅仲良的成本價)。 他認為,以華碩亮眼的業績,股價應守住季線後再展開一波攻勢。結果,華碩一路下跌,準備向羅仲良的融資追繳價(六十幾元)俯衝時,逼得他在七十七至七十八元全部出清,總計虧損近二百萬元。手上的本金,也從三百五十多萬元打回一百四十多萬元。 華碩雖然讓羅仲良慘賠,卻有如一記當頭棒喝,他懊惱地說:「為什麼我總是學不乖,中石化是如此、佶優是這樣、凱崴是這樣、華碩又重蹈覆轍!」「孔子不是教我們不二過,為何我總是一錯、再錯、三錯、四錯……,而且都是犯同樣的錯!」華碩讓羅仲良痛下決心,以後投資不管成敗一定要寫檢討報告,那時候,他強忍著華碩慘賠二百萬元痛如刀割的傷口,寫下這一段檢討文,日後還收錄在他自費出版的《我的操作之旅——三十而立》一書:第一、華碩令他錯失了三個賣出訊號:(一)一一六元時爆出歷史大量,就該警戒停利減碼;(二)跌破中期趨勢季線(一百元時),就該停損;(三)最可笑的是,國際盤與大盤大跌,還天真地以為華碩會獨自上漲。第二、看好華碩長線表現,竟用融資短線操作,真是蠢啊!第三、市場沒有永遠的績優股,大盤大跌時,再績優的股票也會跌得鼻青臉腫。 拜華碩慘賠所賜,羅仲良開始認真檢討日後每一筆的投資紀錄,甚至「溯及既往」,把以前所有投資過的股票一一檢討。這個看似紙上談兵的檢討過程,在潛移默化之中,日後的操作竟一一革除了他先前經常會犯的七種投資壞習慣。 甜美的果實:戒除壞習慣,生出五個好習慣第一個壞習慣:聽信明牌。羅仲良檢討失敗經驗發現,聽信明牌幾乎占了失敗經驗的六成以上;而且就算別人報的明牌是準的,也因為自己疏於研究,對明牌持股信心不足,頂多只能賺一○%的蠅頭小利。 第二個壞習慣:太過依賴技術指標短進短出。看到日KD黃金交叉、看到價量齊揚、看到均線一齊翻揚就下去買,期望賺快錢,檢討統計過後,竟大多以虧損收場。 第三個壞習慣:對傳產股有偏見。他檢討之前的所有交易紀錄發現,電子股占絕大多數,卻大多賠錢,讓他大賺百萬元以上的,竟全數是傳產股,如榮剛、佳格、儒鴻。 第四個壞習慣:捨不得停損。翻開他自己所有的交易紀錄顯示,虧到令他有快「吐血」的感覺,都是捨不得停損的結果,如華碩、宏碁與世界先進。 第五個壞習慣:打算做長線的股票,卻每日花長時間盯盤。如榮鋼、儒鴻雖賺到錢,因太常盯盤,老想來回操作,而錯失後來大漲數倍的獲利。 第六個壞習慣:對媒體釋放出的利多與利空消息反應太過激情。上述白忙一場的凱崴,就是一顯例。 第七個壞習慣:對買進股票不深入研究,導致看對上漲的股票不敢加碼,看錯下跌的股票不敢停損。 另一方面,也因為養成對交易紀錄檢討的好習慣,就如同一顆深埋泥土的種子般,日後竟生長一株結成好習慣果實纍纍的大樹。 羅仲良說,○六年他投資榮鋼賺二百萬元,○九年投資佳格賺二二○萬元,一○年投資儒鴻又賺二五○萬元,他檢討成功的原因發現,這三檔股票有一個共同點,均買在它們的歷史最高價或即將創新高的價位。這個發現,即是讓他日後的「千K選股法」(每周瀏覽一千檔月K線長期走勢股票,抓出股價創數年新高,或創歷史新高的強勢股)益加成熟的關鍵。 一二年,把儒鴻獲利了結後,羅仲良從七十元價位的鑫永銓歷史新高價開始投資,一路加碼至九十元,持股近一百張。「鑫永銓每年高達七元的每股稅後純益(EPS),股價八十至九十元,本益比十二至十三倍之間已屬合理,更何況它還有開發複合材料的題材未發酵。」去年第四季,羅仲良在一一○元至一二○元處分鑫永銓,總獲利四百多萬元入袋。 伸興也是羅仲良這兩年的代表作。一三年八月,伸興股價來到一四○元,挑戰兩年前一七○元的歷史新高價。「以伸興十二元的EPS,一四○元不算貴,業績持續成長下,突破新高可期。」一四年三月,他出脫伸興,短短半年,一百多萬元獲利入袋。 羅仲良的第二個好習慣,則是持股時間慢慢拉長,持股兩年成為他的「新常態」,這個好習慣的養成,也是拜懂得檢討所賜。「儒鴻我才抱八個月,從五十元抱到八十元,賺二五○萬元;如果抱兩年,至少可多賺一千萬元。」「佳格抱一年一個月,從三十元漲到七十幾元賣;如果多抱一年,可漲到一四○元。」「這都是經過檢討後,得到的寶貴教訓,提醒我要養成長抱的習慣。」羅仲良說。 第三個好習慣,則是持股操過三百萬元的股票,盡量抽空參加股東會。參加股東會不但可更加了解公司,最重要的是,還是讓他決定要不要參與當年除權息的重要依據。因為參加鑫永銓的股東會,羅仲良與董事長面對面聊天後,信心更加堅定地參與了該股兩次除權息,賺到豐厚股利,也賺到可觀的價差。 第四個好習慣,是減少盯盤時間,特別是打算至少抱一年以上的股票,最好少盯它的股價。儒鴻賣太早,就是太關心它的股價了。 第五個好習慣:不融資交易至少要抱一年的股票。過去實戰證明,用融資做長線交易,愚蠢至極。 羅仲良因為養成檢討的好習慣,推倒了七個壞習慣,連帶養成了五個好習慣;六十五歲的技術分析達人朱家泓,之所以能從原本賠光獲利、兩手空空的退伍軍人散戶,到期貨公司眼中的中實戶級客戶,則是靠著隨手寫便利貼的好習慣。 技術派名師朱家泓 「便利貼」好習慣:依策略操作不出槌朱家泓通常會在進場前一天,在便條紙寫下隔天預定執行的策略,像是「獲利低於五%時便不賣出」,「股價沒跌破停損點,不必急著賣」等;然後將紙條貼在桌前提醒自己,無論如何,都不可在盤中改變心意。「進場前,你可以考慮超過一百個條件;但只要進場,就必須遵守一開始設定的條件。」在練功階段,朱家泓還有一個必做的好習慣,就是在每一次完成交易之後,他都會在筆記本內仔細寫下進出時機點,以及買賣原因;而且無論賺賠,事後都會檢討當時的作法是否正確,有沒有遵守紀律。 朱家泓選股的方法,是先從大盤與類股表現,找出單日漲幅三.五%以上的個股,若是這檔個股不只技術面強勢,基本面也有成長空間,就會進一步根據K線、股價均線、波浪形態以及成交量高低等指標操作。靠著這套井然有序的方法,朱家泓曾經捕捉到不少飆股,兩年前的冠德,就是其中例子之一。 一二年底,冠德從二十元左右起漲,朱家泓當時觀察到,冠德二十周均線緩步越過六十周均線,加上量能收斂,波段上漲的有利條件已經具備。於是,他在此時進場布局,後來八個月內,冠德漲幅超過一○○%。然而一三年第三季起,冠德周線出現長黑下跌,六十周均線反高於二十周均線,朱家泓判斷,趨勢已不利後續行情,於是獲利了結退場。 波段大師蔡森 「四色指標」好習慣:買賣訊號全都露自稱「大雞慢啼」的波段大師蔡森,靠著膽大心細的投資技巧,進入市場二十六年來,多次捕捉行情多空轉折,而且嚴守紀律,讓他不到十年就賺到八位數身家,後來又在四十歲時,提早享受財富自由。 「九點開盤後,我不會緊盯螢幕,因為盤中不做決定,都是在盤後研究,隔天才動作。」蔡森看盤重視個股量價及形態,自訂「四色指標」,紅色代表帶量翻紅,是買進訊號;綠色表示帶量翻黑,為賣出訊號;而黃色、藍色,則是區間盤整,有緩衝的概念。 利用「四色指標」,可幫他初步篩選出標的。「我會設定一段時間的均價及均量,量價同時突破,就可列入自選股名單。接著,再判斷這樣的突破,是在高檔還是低檔;一般來說,高檔破底翻的成功機率低,低檔較高,而最棒的,還是打完一個大底往上突破。要抓到第一根,就要靠平時看盤來練功夫。」鎖定個股,決定進場前,蔡森還會確認一下大盤狀態。「若國際情勢穩定,大盤沒有大跌風險,且不至於跌破前波低點支撐,才會進場。」隨著操作波段愈來愈長,蔡森有更多閒暇時間打籃球、攝影甚至練琴,現在的操作好習慣不但換到了更健康的身體,毫不遜色的獲利,還有青山綠水常伴左右的好生活。 羅仲良、朱家泓和蔡森三位股市高手,靠著自我檢討、落實紀律、強化心理等好習慣,創造下半生的財富自由。只要有決心,你也能為自己打開賺錢的新局面,提升投資功力,就從一個好習慣開始。 羅仲良(投資資歷12年)現職:愛彌兒幼兒園司機兼行政羅仲良只靠一個好習慣, 推倒 7個壞習慣 懂得對每筆交易進行檢討 1.不再聽信親友的明牌 (六成以上失敗交易,皆因聽信明牌)2.太過依賴技術指標短線交易(短線型的技術指標準確率低) 3.對傳產股有偏見 (其實讓他大賺的都是傳產股) 4.捨不得停損 (賠到快吐血皆因此而來) 5.花長時間盯 長線投資的股票 6.對媒體釋放的利多、 利空過度反映 7.對買進的股票不深入研究羅仲良兩年大賺 745 萬元,投報率45%時間 個股 / 投資理由 獲利(元)2012年10月~2014年11月鑫永銓 453萬股價創歷史新高,買進時本益比12倍,有新事業題材未發酵2013年4月~5月 聚積(放空)3.7萬4月13日融券占成交量45%,毛利衰退2013年7月~8月 敬鵬 股價創11年新高 38萬2013年8月~2014年3月 伸興股價接近歷史新高,本益比偏低 105萬 2014年2月 京城銀 股價創歷史新高,研究後發現,獲利高主要是債券投資獲利,不具持續性 虧5萬2014年10月 勝華(放空個股期貨)股價破歷史新低,財務危機 26萬2014年10月~11月 洋華、正達、介面(放空個股期貨) 虧32萬 觸控面板虧損連連 2014年11月~迄今 寶雅股價創歷史新高,展店數將從90幾家到400家 157萬(未實現) 朱家泓(專業投資人) 強化心理好習慣:把操作策略與原則寫在便條貼上,貼在螢幕前,可提醒自己不要衝動交易。 蔡森(專業投資人) 落實紀律好習慣: 將技術指標上色,如過馬路看紅綠燈般,可強化操作紀律。 養成 23個投資小習慣,你也能發揮賺錢的大威力 選股的好習慣 1.找出「股性」與自己「個性」相合的股票 明明自己適合做長線,卻選獲利暴起暴落的股票;明明沒什麼持股耐性,卻只敢買大型牛皮股。 2.不買會讓你失眠的股票 買進的股票如果會讓你惶惶不安,表示沒研究透徹,沒有把握就草率決定。 3.不迷信明牌 對所投資的股票不了解,即使別人報的明牌很準,也會因不懂得操作而賠錢。 4.投資現金股利殖利率至少3%的股票 如果買到的股票不幸下跌套牢,每年配發的現金股利至少可當作忍耐的補償報酬。配得出現金股利,也代表公司財務相對穩健。 5.靠媒體初步過濾股票 要在1600多檔股票選到好股如大海撈針,專業財經媒體可協助自己縮小範圍,事半功倍。 6.建立一套自己的選股標準 適合別人的標準,不一定適合自己;多涉獵投資書籍,找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選股指標。 7.了解想投資股票的產業地位 公司生產什麼產品?市占率多少?前景如何?是完全競爭?還是寡占獨占?如果連這些都不了解,等於是閉著眼睛進入股市叢林。 買進的好習慣 8.至少列得出三項值得買進的理由 不管是技術面,還是基本面,至少舉得出三項能說服自己或投資同好的買進理由。 9.不要在盤中臨時起意買股 除了當沖或短線交易之外,盤中臨時起意買股,往往代表你過於衝動。 10.資金集中在三至五檔股票 投資組合太分散,顯示你對股票研究不透徹,不敢重押;亂槍打鳥與賭博無異。 11.設定的買進價位一到,就不要猶豫 不管是技術分析派或基本分析派都一樣,老是想買到更低,會讓你的財富執行力降低。 賣出的好習慣 12.至少列得出三項要賣出的理由 不管是技術面,還是基本面,至少舉得出三項能說服自己或投資同好的賣出理由。 13.觸及停損點時,要果斷賣出 如果這點做不到,基本上沒有資格投資股票。 14.大盤如在高檔跌破季線,要減碼個股 季線代表中期趨勢,長線持股者的投資總資金應降至六成,中短線者應降至四成以下。 15.大盤如在高檔跌破年線,更用力減碼股票 年線代表長期趨勢,長線持股者的投資總資金應降至四成以下,中短線者應降至二成以下。 16.股票(含股票型基金)總投資金額不要超過現金資產的50% 這樣做,即使系統性崩跌來臨時,還不至於傾家蕩產,而且更有資金及心理素質撐過空頭黑暗期。 17.打算持股半年以上的股票,不要用融資 長線投資的股票使用融資買進,利息壓力會讓你抱不牢股票。 18.不要借錢買股票 利息與還債的壓力,容易打亂操作的節奏並破壞操作紀律,大幅降低獲利勝算。 練功的好習慣 19.檢討每筆交易紀錄 把成功的投資歸納出共同點,失敗的投資找出原因,累積經驗,創造智慧。 20.投資經典書籍溫故知新 隨著經驗、年齡增長,經典每讀一次就有新體會。 21.不熬夜研究股票 投資就是要健康快樂,熬夜研究本末倒置。 22.從生活中找明牌 空閒時,勤跑鬧區或賣場觀察買氣,感受景氣脈動,找尋投資靈感。 23.製作自己的賺錢筆記 擁有一本專屬投資理財的筆記本,把重要的財經新聞、實用圖表剪貼下來,也可寫下自己的投資心得。 整理:謝富旭、周岐原 |
全球串流影音龍頭網飛(Netflix),又有驚人之舉。這次,他們挑戰一口氣在130個國家上線服務。如果成功,將引發影音產業大海嘯。為什麼網飛總是能引領產業潮流、帶來驚喜? 網飛創辦人兼執行長海斯汀的個人風格,與他一手建立的公司文化,絕對是關鍵。 一月六日早上八點不到,美國拉斯維加斯威尼斯人酒店出現長長的排隊人龍,從五樓沿著一層又一層的手扶梯,一路向下蔓延。這裡是全球最大科技展CES(消費 性電子大展)正式開幕的首場主題演講會場,來自世界各地的分析師、媒體、網路業者、電子廠商等,全為「他」而來:網飛(Netflix)創辦人里德.海斯 汀(Reed Hastings)。 「今天,你們正目睹全新的全球網路電視服務網的誕生。」新加坡、台灣等一個接一個世界國旗在大螢幕上流轉,海斯汀宣布了這個震撼全球的消息。那一刻起,網飛已在全球一百三十個國家同步上線。
一天前進一百三十個市場 它,是全球最了解你家觀影行為的公司花了十年時間,直到二○○七年,網飛才第一次走出美國,打入加拿大市場;而這次,他竟然只用一天,就新增了一百三十個 市場,總計服務範圍已涵蓋全球逾一百九十個國家。這代表,未來一部新電影在網飛上架,等同於瞬間出現在全球七億個家庭的數十億台裝置中。同時間,這些從全 世界湧進來的觀看數據,將會讓網飛成為最了解全世界觀眾觀影行為與喜好的公司。 如果這次大膽的全球擴張計畫成功,可以想見,對既有影視產業絕對是一場大海嘯,並也會將網飛再推上更高峰。 但如同海斯汀所說:「全球擴張讓我們感到鼓舞,也感到挑戰。」機會的背後,代表網飛必須投入更多資金、採購更多區域的內容版權、拍攝更多全球化內容,並解決各地消費者偏好、語言、文化、支付方式,以及法規、版權等障礙。 不能決定的事,就交給辯論! 建立開放風格,激盪同事更多想法然而海斯汀也曾說過,「勇敢可以帶來創新,也能摧毀我們。 但我們不能因此就不敢冒險。」終究,他還是選擇向前狂奔。 放眼全球,論財力和人力規模,網飛都不是業界最大的,但不論是一九九七年推出的郵寄DVD服務,擊潰影視巨人百視達,或二○○七年領先業界推出串流影音, 還是一一年以一億美元天價買下《紙牌屋》版權,踏入原創內容產業,成為美國艾美獎常客,還有今年的大規模擴張等,都讓人好奇為什麼過去十九年來,網飛不僅 能以小搏大,打敗業界巨人,還能經常做出領先業界的創舉? 海斯汀無疑扮演了最關鍵角色。 雖然,當年提案買下《紙牌屋》版權的人不是海斯汀;打破電視業慣例,提議一口氣將全套影集放上網飛的人,也不是他,但今天如果不是由海斯汀擔任執行長,帶領這家公司,這些突破性的決策,很可能都不會發生。 網飛產品創新副總裁葉林(Todd Yelling)記得,「四年前為了要不要讓所有影集一次上架,產品和內容部門曾有過很激烈的辯論……。網飛的文化就是辯論,我們在網飛,解決問題就經常用辯論的方式。」而這樣的企業文化,便是海斯汀帶起來的。 「他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人之一。」葉林多年來,見識過不少知名企業頂尖聰明的執行長,「多數時候,這些執行長的聰明會讓其他人感到挫敗,但海斯汀卻不會。」沒有專屬辦公室的海斯汀,總是在網飛的各部門走動,跟大家激盪出更多更好的想法。 這次,《今周刊》前進拉斯維加斯,採訪這位開創串流影音潮流的王者。不論在台上、台下,海斯汀絲毫沒有成功者的高傲,他認真看待每一個問題,並不時展現出他的幽默、自信與隨和。
以下為此行採訪紀要: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對你來說,是一一年買下《紙牌屋》的版權決定比較困難?還是這次一口氣讓一百三十個國家的服務上線的決策較困難? 海斯汀答:三年前網飛在原創內容還是零,什麼都沒有,所以那個決定對我們來說非常困難。但這次一點都不難,因為我們已在全球看到這麼多成功的經驗,有來自 加拿大、拉丁美洲、 歐洲,還有最近在日本、澳洲上線。我們很有信心,這個世界想要有隨選網路電視的服務,所以這件事主要的挑戰,只是接下來有很多工作必須做,但這不是一個困 難的決定。 不怕影響財測,大膽擴張! 拿到與消費者直接對話的門票網飛內容長索倫托(Ted Sarandos)答:相比於當時決定做《紙牌屋》,像是一個盲目的決策,這次我們則是已經在美國以外的市場營運多年。大家經常會問,這個地區的人想要什 麼樣的內容?但迷人的是,在全世界受到歡迎的節目,未必有意要全球化。就像我們買的一部電視劇《Suits》(中譯:金裝律師),這部片其實很美式風格, 但每次一上架,都可以在全球市場得到很好的反應。 問:這麼快速的擴張,會不會影響到網飛原本的財務預測,延後實現國際業務獲利的時間點? 海斯汀答:我們從過去的經驗學到很多。舉例來說,四年前網飛在巴西發表,當時只能使用國際信用卡支付,不能用本地信用卡。但經過幾年努力,現在巴西人要成為會員已經很簡單,我們在巴西也非常成功。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開始去做。 而且透過快速的擴張,我們也會學習得更快,因為我們有真正的消費者可以對話。 我們掌握了很好的節奏。我們做的每件事都和我們告訴投資者的很一致,財務目標沒有改變。 索倫托答:而且我們擴張到愈多地方,就會有更多內容工作者進入我們的雷達,例如現在網飛已經在和韓國導演奉俊昊合作拍攝電影。 問:網飛已經在全球超過一百九十個國家上線了,下一步你想要做什麼? 海斯汀答:這次一百三十國服務上線的發表會,就像是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這是一件大事,但「真正的工作」其實在未來二十年;所謂真正的工作,就是要讓網飛在 越南、泰國和巴西等地,都變得像在美國一樣受到歡迎,也要建立起全球化的內容,而這是要花二十年的工作。我們想打造國際化的網飛,要受到當地歡迎,而且要 讓世界每個人都可以看到一樣的內容。我們對未來十年的基本目標是:簡單的網飛和無與倫比的內容。 問:網飛全球化這個新生兒,真的需要二十年時間才能長大成人嗎? 海斯汀答:我們需要很長的時間,可能兩年,也可能四十年,妳怎麼看?(笑)我的太太告訴我:「記住,你沒有生小孩,你只是握住我的手。」現在網飛團隊生出了小孩,我是抓住那隻手的人。 問:大家都很關心網飛在VR(虛擬實境)的計畫,你知道樂視這家中國串流影音公司嗎?他們已經開始做自己的VR裝置了。 海斯汀答:我知道樂視,他們做了他們自己的每一樣產品。中國的公司很有野心,他們每件事都想嘗試,他們也向其他更強大的對手挑戰。 問:相對於樂視這樣的公司積極採取多元化布局,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你能專注在同一件事上?
「台灣是很好的市場!」 較無盜版問題,預告即將登台海斯汀答:(低頭沉思五秒)……我想這兩種方式(指樂視的多元布局和網飛只專注做串流影音)都可能成功,而對我來說,我喜歡把一件事情做到完美極致的好。 但你知道,(要專心做一件事)你必須經常說不。我相信沒有最完美的一條路。 問:網飛一口氣在全球新增一百三十個服務區域,在這麼忙碌的狀況下,我猜你可能沒有辦法撥時間到台灣來? 海斯汀答:很快、很快。我們有業務在那裡,台灣是很好的市場,這裡的人是願意為內容付費的,盜版問題也不像其他地區嚴重,很不錯。(笑,伸出手將食指與中指交疊)祈求好運! 海斯汀(Reed Hastings) 出生:1960年 現職:網飛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經歷:軟體開發工具公司 Pure Software創辦人 學歷:美國史丹佛大學
電腦科學碩士 他帶著野心,朝著全球奔襲讓網飛在全球都像在美國一樣受歡迎、建立起全球化的內容,這就是我們的下一步! 它不是業界人力、財力規模最大,為何能當串流影音之王? 專注將一件事做到極致:當年網飛和百視達展開市占率肉搏戰時,海斯汀試過各種方式,最終他發現,真正讓網飛在戰場中活下來的,其實只是把「DVD郵寄服務」做到最好。 追求極簡商業模式:海斯汀相信人們喜歡簡單的東西,所以網飛多年來維持單純的資費設計,以及零廣告的簡潔使用者介面。 即使可能帶來毀滅,也要勇於冒險:海斯汀曾用一億美元天價買下《紙牌屋》版權,以原創內容為網飛開創新的盛世。
整理:何佩珊
撰文 / 何佩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