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之見:平均成本法穩陣取勝 黃國英

2009-07-24  AppleDaily





 

今 次升浪肯定是另一個泡沫,他日爆破之後有一定殺傷力。以往自己的心態,和提供的建議一樣,是密切留意市況,勢色不對便高速撤退,但溝通要照顧對方的水平, 究竟跌1000點、2000點抑或3000點才算是終極爆破要撤退?對大部份人而言,要執生根本不可能,像林少陽所言,是要一個普通人仿效電影人的特技動 作一樣。所以平均成本法雖然不算特別,亦難以指望可以作為發達之路,但如果本身有一定本錢,只是想投資股票賺取穩定現金流,順道抗衡通脹,平均成本法可以 說是不二之選。

棄昔日股王揀領匯

唯一值得提醒是不應再用昔日股王作為箭頭,等如皇馬買的已是C朗拿度,而不再是哨牙仔朗拿度 一樣。只求穩中有增長,領匯(823)會是不錯的對象,想博資本增值會有較多水位,就不妨買國企指數ETF。上述做法是悶到嘔,不似炒變身股一日可以升4 成,但還是那一句,人貴自知,沒有技術又不求炒股票發達,還是安份守己最好。管理銀行和管理資源公司,照計是有極大分別。以股價上升所增加的市值計,名人 效應價值逾20億元,市場用錢投票,升勢天公地道,作為旁觀者,也希望公司締造雙贏,只不過賠率實在有欠吸引。人貴自知,有些生意自己力有不及,沒有優勢 便不應投資,買股票永遠要買自己明白,覺得有值博率的公司。不清楚公司的底蘊,不能因為貪念而胡亂參與。博退休大班點石成金,倒不如買大股期權,後者極考 技術,絕不易贏,但起碼有章法,輸了是自己技不如人,不會怨天尤人。買變身股失手,一肚子氣之外,隨時被周邊朋友取笑。其實對於不少有錢人而言,如果不接 觸金融,日子應該會更加好過。時至今日,仍有不少海嘯中重創的苦主求救,多數是貪心兼無知,光顧私人銀行買結構性產品出事,其實如果安分守己,簡簡單單買 幾家中資銀行股,由於不用槓桿,就算最高位入市,也只是輸3成不到,不必傾家蕩產,又或者至少輸一半以上。申報:作者目前持有領匯(823)股份。黃國英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電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52

平均成本法:股市投資的不二選擇 人世間 之 大象無形

http://foreverchan.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11.html

過去幾個月中﹐股市經歷了極度緊張的時期﹐經歷了今年良好的開局後﹐5月初股市開始下跌﹐期間“閃電崩盤”加劇了跌勢﹐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7月。

隨著股價下跌﹐有關股市調整的傳言變為熊市里到處彌漫的言論。有勇氣就投資吧﹐這是肯定的。最近股市隨著企業公佈一連串強勁的獲利報告而活躍起來。

從目前向後回溯(事後諸葛亮不好嗎?)﹐今年春天和夏初那些黯淡的日子﹐尤其是閃電崩盤後的幾週﹐現在看起來是投資的良好時段。雖然不是2009年3月觸及的幾十年年低點﹐但卻是差不多的低位。

近幾個月股市的動盪凸顯了長期投資者面臨的難題:何時是入市的良好時機?尤其是你有大量資金要投資的時候﹐比如有了獎金、遺產或出售房屋所得收益的時候。

一個流行的方法是平均成本法(dollar-cost-averaging)﹐這一方法非常簡單:你在一段時間內﹐每月將一部分資金投入股市(在此情況下 ﹐我們將市場定義為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情況)﹐這就是逐漸涉足股市﹐而不是將所有資金一次都投入股市。隨著股市波動﹐當股價下跌時﹐按照平均成本法投資 將買入更多股票﹐而當股價上漲時﹐則買入的更少。

這跟從工資里扣除一部分錢、或將季度股息進行再投資的每月投資額有些不同﹐你是在定期向股市投入新錢﹐這對長期投資者來說是良好的自我要求﹐只要投資計劃是多元化的﹐包括的不僅是股票就好。

讓我們看看大量資金所面臨的進退兩難的局面吧。一次投入所有資金聽起來非常像是抓住了市場時機﹐而我們知道抓住市場時機幾乎是不可能的。鑒於投資的人有數千萬﹐一些局外人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聲稱他們有市場時機的判斷能力﹐但那些人也常常翻船﹐就在你碰巧注意到的時候。

平均成本法會讓情況得好些嗎?讓我們從年初看看。如果你得到了8,000美元聖誕獎金﹐你是在一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全都投到股市呢﹐還是在一年的前八個月每月投資1,000美元呢?

在8月5日股市收盤後﹐在1月將全部獎金一次性投入股市的投資者漲幅將約為2.2%﹐在8,000美元的初期股本上獲利173.60美元﹐而用平均成本法進行的投資表現稍好一些﹐漲幅為2.3%﹐獲利187.13美元。

原因在哪兒呢?投入全部資金的投資者在1月大舉買入時﹐股價相對較高﹐依平均成本法買入的投資者也一樣﹐但股市在7月跌向低點時﹐平均成本法的投資者還在買入﹐因此也以較低的水平買入﹐這是依平均成本法操作獲利稍多的原因。

平均成本法招來許多批評﹐舉例來說﹐如果股市上漲﹐立即投資是否明智?這些批評基本上說平均成本法披著華麗外衣﹐而實際卻是判斷市場時機﹐這些批評有一些道理。如果你在去年9月開始了上述買入股票的例子﹐平均成本法表現將落後﹐從2009年9月1日起是股市的低迷期。

其他人認為經紀商使用平均成本法以避開客戶可能發出的報怨:它不讓投資者在接近高點時買入﹐但也不會讓投資者抄底。隨著時間推移將投資資金分攤﹐將減少兩者出現的幾率。

但平均成本法確實有意義﹐尤其是在動盪的市場里﹐這似乎已越來越成為常態。隨著時間推移投資一些資金﹐可以確保你在股市下跌時買入更多股票﹐在股市上漲時買入更少。

許多投資者犯下了高買低賣的錯誤﹐高買是在股市大漲的時候買入﹐低賣是在人們都驚恐萬狀的時候賣出。平均成本法可以防範這些毀滅性的非理性行為。單是這一因素就是將其納入你投資方式的一個原因。

Dave Kansa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89

波動市月供投資增勝算 平均成本法 省測市煩惱

1 : GS(14)@2016-07-08 08:01:05

【明報專訊】後脫歐時代,股票市場情緒已相較英國公投結果公布當日好轉,全球股市普遍有所回升,部分股市甚至重返脫歐前水平之上。雖然脫歐令美國聯儲局年內加息渺茫,有利市場流動性,然而,英國新任首相、美國大選等政治因素都難以預測,結果是否會像英國脫歐、冰島在歐國盃「爆冷」淘汰英國,仍是未知之數。月供基金因其無需擇時的特點,或成為波動市中較合適的投資工具。

月供投資是通過每月固定供款,平均成本效益,在單位價格較低時購入較多單位,在單位價格較高時認購較少單位,不會出現高追。現時金融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判斷股市升跌變得更加困難,月供投資可以省卻這個煩惱。

龐寶林:債券已到牛市頂端

雖然今年上半年全球股市低迷,多錄得負回報,而債券基金則能夠錄得4%左右回報,但債券未必是月供好選擇,因為債券市場泡沫逐漸變大。因此,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投資債市要「識得走」。他認為,現時債券已到了牛市頂端,負利率債券都能有4%息回報,「幾恐怖」,慎防債券尾巴效應(Tail-end Effect),一旦加息,債券市場將會「冧晒」。今年聯儲局加息機會微,估計債券可能「吹」到2017年,但具體時間,看美國加息步伐。

他笑言,如果回顧1987、1997、2007年,會發現「7」是一個不好的數字。

對於股票基金,龐寶林表示,選地區勝過選股票,台灣股市表現不錯,泰國、越南等受惠美國TPP(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的東盟國家,以及穩定派息股較多的恒生指數,前景較樂觀。

鎊匯大跌 變相打折買英國股

受脫歐影響,英鎊貶值至30年低位令投資者即使錄得正回報,由英鎊兌換回其他貨幣反而轉為負回報,因此匯率風險是投資者一大擔憂,更傾向對冲匯率投資英國股票。龐寶林卻認為,對於投資較為進取的年輕人,可以月供英國大型指數股票,如富時100指數。因為指數成分股質素良好,且盈利來自全球,兌換成英鎊盈利會相應增加。他說可以不做貨幣對冲,現時英鎊已跌超10%,相當於九折買英國股票,即使英鎊如市場所說跌20%,更能夠發揮月供優勢。

6月中至本周三,A股已升6%,上投摩根(香港)投資報告指出,A股利好因素增加,如深港通的開通,養老金入市,預期行情有望延續進二退一的上升趨勢。星展唯高達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李灝澐表示,短期兩個月內,A股前景可能好過港股,因為資金流可能由內地樓市流回股市,以及受惠深港通。由滬港通開通後狀况看,深港通的確利好A股多於港股。惟月供通常屬長線投資,AH差價令市場仍然偏好港股,並且滬港通可令A股升得快,跌得也快,因此長線月供,港股勝過A股。

康宏:行業股份不宜月供

康宏資產管理零售及大眾富裕財管業務部董事總經理吳方俊表示,月供投資適合前景不差,但短期波動大的市况,尤其適合「U形」或「V形」走勢,投資持續上升或持續下降的市場「無着數」,通常月供時間為3至5年,當基金組合已經升到較貴位置,則可先獲利,用資金做其他投資。

吳方俊又稱,通常行業股份不適合月供,行業輪動會令到單一行業總是時好時壞,尤其是極具周期的行業。長期來看,他認為中國、印度長線穩定,消費力強勁適合月供投資,而歐洲、日本由於人口老化,直接認購好過月供投資。

雖然月供ETF費用較主動基金廉宜,但吳方俊稱,無論A股ETF還是美國ETF,本港ETF產品選擇並不多,且隨着反向、槓桿ETF推出,產品變得愈來愈複雜,最好對產品有充分的認識之後再考慮投資。另外,他認為美國等成熟市場的ETF更有着數,而越南等新興市場,仍然需以主動選股為主。而A股ETF因為相關指數包含的新經濟行業不多,亦非合適選擇。

部分銀行推月供投資計劃優惠

部分銀行及券商因應現時波動市况,推出月供投資計劃優惠,其中恒生銀行由即日起至9月30日,首3個月免基金認購費,綜合戶口客戶可額外享受12個月綜合戶口月費豁免,指數基金及債券基金認購費2%,其他基金類別為3%;信用卡供款兼可賺取Cash Dollars。

中銀香港亦推出類似優惠,信用卡供款可賺取簽帳積分,首6個月費用減免最高為300元。匯豐銀行全新卓越理財客戶及全新運籌理財客戶亦可享首6個月認購費減免。輝立證券推出的月供基金優惠,供款1萬元以內僅收取50元佣金,即用50元最多可認購10隻基金,1萬元以上則收取0.5%費用。

明報記者

[姚丁鈺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04&issue=201607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7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