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選擇德國慕尼黑,做為我們的災難借鏡城市,是因為世上災難,沒有比戰爭更能將一個城市撕成碎片。它,擁有我們所熟知的慕尼黑啤酒節、舉辦一九七二年的夏季奧運,曾兩度獲《Monocle》雜誌評選為全球最宜居住城市。我們不得不好奇,這個戰後廢墟如何獲得重生,並且生氣勃勃? 《商業週刊》團隊在八月八日來到慕尼黑,距離高雄氣爆事件剛好滿一週,德國南部一年裡最有陽光的季節就是八月,慕尼黑人不是早早規畫了度假,就是上街多曬點太陽,加上滿城各色人種的觀光客,人氣和日光同樣亮眼。 「廢墟的婦女們(Trummerfrauen)」,這是六十九年前出現的德語新詞彙。當年成千上萬的婦女一起上街,徒手撿拾無數被炸彈摧毀成堆的碎瓦礫,仔細整理、歸類,不論多小的殘磚破瓦都不放棄,以用來重建家園、恢復老城原貌,這樣的撿拾工作持續一年左右。如今,穿過七百多年歷史的卡爾門(Karlstol),走向慕尼黑舊城中心點的瑪麗恩廣場(Marienplatz),我們不禁想著,她們當時是怎樣的心情? 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人禍,非第二次世界大戰莫屬,而慕尼黑,正是這場災難的起點——它是希特勒領導納粹黨的發跡地。英美盟軍在二戰期間轟炸慕尼黑約七十次,歷史超過八百五十年的舊城區有一半以上都被夷為平地。 然而,今天遊人走在舊城區裡,如果沒事先蒐集資料,很難發現林立的教堂、博物館、王宮,那些文藝復興時期的哥德式尖塔、巴洛克式雕花,竟然幾乎都是六十九年前二戰結束後,靠著「廢墟婦女」蒐集的瓦礫,以電腦科技掃瞄對照原始建築圖,花費多年時間和難以計數的經費,陸陸續續、一磚一瓦的拼回原來的樣子。 同時,別忘了慕尼黑是德國南部經濟中心,它是德國大城市中,失業率最低、收入最高的一個,也是BMW汽車、西門子的總部所在。最先進的產業建築,環繞在最古老的城中心外圍,保留傳統,卻沒失去未來,慕尼黑是怎麼做到的? 心法一:初期就定調全民投票,要找回老城形象 二戰後重建慕尼黑的靈魂人物,是首席城市規畫師麥丁格(Karl Meitinger),他將構想寫成《新慕尼黑》一書,但其核心卻是將城區復原成戰前的樣貌。「我們一定要努力恢復老城的形象,」他寫道,「如此一來,數十年(的修建)後,將會重獲我們心愛的、就像從前那樣的慕尼黑。」 整個德國在二戰後,從估計達四億立方米的碎瓦礫中重建,當時許多城市的居民都陷入復舊或更新的辯論中,有別於法蘭克福市民投票決定建設現代化新都市,慕尼黑市民選擇了恢復傳統建築,並且,後來乾脆立法規定,舊城區所有建築的高度都不能超過週遭教堂的塔頂。 也因為重建初期就定調要恢復舊觀,禁止任何建築物高度超過一百公尺,至今聖母教堂與新市政廳,仍是市中心最高的建築,對景觀保持和古城風貌的保留立下標竿。 在德國,越南部越有錢,巴伐利亞邦是德國稅收最多的邦,邦首府慕尼黑是這裡的核心,物價最高,經濟機會也最多。通往瑪麗恩廣場的考芬格街(Kaufingerstrass)是慕尼黑最熱鬧的道路,啤酒館一位難求,我們走進最有名的皇家啤酒館,酒氣撲鼻,挑高的廳堂裡滿滿的座位不下百桌,人聲鼎沸。此起彼落的酒杯碰撞聲,對慕尼黑經濟,就像是歐元叮噹不絕落袋的歡唱。 心法二:混搭新舊價值在「活的古蹟」裡開精品店 很難想見,一個戰後幾近毀滅的城市,是塑造什麼樣的魅力,讓遊客魂縈夢牽? 踩在舊城區的石磚路上,沿途復原的古老建築並非「遺蹟」,而是活的古蹟。例如,始於十三世紀的奧古斯丁教堂(Augustinerkirche),修復後內部改為漁獵博物館,靠大街的一側是一排最受歡迎的商店,包括德國最大職業足球隊——拜仁慕尼黑隊的紀念品專賣店。在工業發達前,巴伐利亞是靠農業漁獵起家,慕尼黑在最熱鬧的商圈裡,讓這段傳統也有駐足之地。 為我們帶路的台灣人彭宣穎,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在慕尼黑工業大學取得節能建築碩士,留在當地設計公司上班;談到慕尼黑如何在傳統與現代、復古與實用間協調,他認為最成功的例子是「五個中庭(Funf Hofe)」,由五個歐洲最典型的中庭住宅群組成。從瑪麗恩廣場向北走,不經意就會錯過它們古樸典雅的外觀,當然,這裡也是在二戰後重新復原。 走進建築群裡頭,竟別有洞天,這有新穎的國際精品商店街,五個中庭內部空間,由五個建築師各自發揮創意,有的讓你迎上整排從挑高天花板上垂墜的鮮翠黃金葛植栽,有的讓你突然走入一片靜謐的樹叢。 破壞之後,竟然誕生了一區區設計的天堂,讓創意有了充分揮灑的空間。 「把早期建築紋理用新的商業空間呈現,讓傳統復原的同時,也能發揮現代的經濟效益,」彭宣穎解釋。換句話說,傳統的維護並未妨礙慕尼黑走向現代化,老價值並未阻礙新經濟,而是共存共榮。這個以古老結構承載新經濟活動的建築群,用它外表的寧靜和內在的活力,發出訊息。 恢復傳統的代價很高,例如德國最大市區內宮殿建築群的慕尼黑王宮博物館,直到一九八○年代才大致整修完成;修復的老建築也經常要再維修,像聖母教堂的雙座圓塔,總是會有一座被鷹架和網子包覆起來,難以同時見客,修復工程前後更花費約半世紀。可以想見,重建一個城市並非要一路趕工,而是精雕細琢。 心法三:辦奧運先想後路選手村轉型國宅、學生宿舍 戰後德國第一次的信心展現,是一九七二年的慕尼黑奧運。相較於不少城市主辦國際盛會後,留下一大片「蚊子館」,四十年前慕尼黑辦奧運,早就規畫好場地日後的用途,最讓人驚豔的,是選手村轉型。 例如,其中有每戶面積較大的選手村,整棟樓像梯田一般,好讓每一戶都充分採光,在當年是很先進的建築概念。奧運後,這裡成為身障者有優先權入住的國民住宅,因為公共環境規畫好,非常搶手。另一款單人住的選手村聚落,每戶獨擁兩層樓,面積合計只有六坪多,但迷你廚房、迷你露台一應俱全,奧運後成為酷炫的學生宿舍。 事實上,看似很費時費工、努力回覆古建築華麗樣貌的背後,也有務實的一面。慕尼黑市政府在建城八百五十年的紀念誌中就坦言,二戰後的復原,除了重視傳統,也有兩個現實考量,其一是戰後建材缺乏,碎瓦礫值得再利用;其二是舊城地下管線系統完善,若重新規畫現代建築,更換地下系統會很可惜。 於是,慕尼黑人讓都市在舊城外圍一圈一圈的隨著時代演進而擴展,最內圈是懷舊的低矮古城;外圈有著科技研究的重鎮:慕尼黑大學和慕尼黑工業大學的新校區和附設醫院;再外圈是工業巨擘的摩天大樓總部。懷舊與新生並存的平衡,於此又是一例。 順著公園裡的散步道路走,我們看到與奧林匹克公園同在市中心外圍發展圈上,慕尼黑的工業驕傲——BMW總部,不但四十年前的建築結構是當年最創新的代表之一,八年前新建的銷售中心,內設一條環狀車道,從工廠出車到試車、交車,都可以在這寬敞的建築內一氣呵成,動線流暢。所謂「酷」,與其看重外表的奪目,更值得費心的是實用性。 從舊城一路來到外圈,從最傳統走到最現代,看到的是兼容並蓄,這是慕尼黑經歷巨大災難後的重建之路。但我們還有不解,德國人為何這麼重視傳統,對於建築復舊講究到龜毛的程度? 心法四:重視平衡感都市機能兼具工作與休閒 我們問八十四歲的德國退休老人貝滿(Josef Bohmann),他在一九六○年代曾到台灣,也曾協助訓練開發中國家的農業技術人才,回德後在慕尼黑住了四十多年。他給了一個很哲學味的答案: 「一個人,在整個人類的長流中像個氣泡,你自己死了,你的孩子還在,」貝滿說,他回溯生命的起源,「幾十億年前,我來自於海中的一個碎片,億萬年後的我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也不會知道,」「所以,不要忘記你的根從哪裡來,科學除了改進人的生活,也要用來保存傳統和大自然。」 對於慕尼黑既是觀光古城,又是科技工業大城的雙重面貌,貝滿倒是給了一個很生活性的說法:「人不是為了工作來活而已,不工作的時候要聽音樂、交朋友,」工作就像是慕尼黑現代的一面,而生活則可說是傳統的一面。「怎麼樣可以更做人(編按:過得更像人)!」這位銀髮老先生握著雙拳,有些激動的說畢。這看似未完的一句,其實已道盡一切。 就像我們遇到在慕尼黑工作的印度人、中國人、台灣人,不約而同都提起,他們的最大感受是「工作與生活平衡」,因為每一天除了經營工作,也在經營生活,都市的機能便相應配合,例如地鐵線通往城市邊緣的兩大湖區,讓慕尼黑人四十分鐘就可來到風景區;例如舊城內有許多徒步區,狹小道路只給行人漫步,不讓汽車破壞舊城氣氛;例如政府補貼城中心傳統市場的攤位租金,不讓他們被食品連鎖業打敗。 傳統、務實、平衡,是慕尼黑城市重建智慧的三個關鍵字。傳統存在於建築,也在於生活。貝滿的女兒生長在慕尼黑,小學時老師會教唱巴伐利亞方言的民謠;幾乎家家都有傳統服飾,好在節慶時穿上街玩樂。 還有一個關鍵字是,認識自己。彭宣穎看到一個例子,德國人防範水災,對過去的淹水情況調查、測量、記錄,「假如說我們的精準度是到忠孝東路會淹、忠孝西路不會,那他們的精準度是到忠孝東路二百八十一號房子的東北角會淹水,」他比喻。 我們看到了慕尼黑市民對於城市公共事務的參與,包括災後重建方式,都市裡要不要興建地下隧道、高架道等,都經過居民的熱議後投票決定。透過參與,居民更加知道自己要什麼,也能為自己做主。慕尼黑戰後的重建做法,後來被喻為「慕尼黑模式」。數十年下來,法蘭克福居民開始後悔當初改建為現代化建築,蓋出醜陋的水泥盒子,甚至引來拆掉的提議。 直至今日,慕尼黑地下挖設新管線時,還會挖到二戰的未爆彈,像兩年前在Munchner Freiheit車站附近便發生就地引爆老炸彈的事件,當時疏散了二千五百人;幾週後另一區也發現一顆二戰未爆彈。戰爭已結束,警訊卻仍未消失,慕尼黑模式的啟示,既是復原、是重生、也是教訓。 【延伸閱讀】這裡,誕生最創新的復舊——慕尼黑戰後重生大事紀 》1945~1946年 ●重要里程戰後訂立「新慕尼黑規畫」:全力恢復舊城面貌,從古蹟到街道格局都仿照原貌修復 ●重建策略與成果禁止建物高度超過100公尺,禁止快餐連鎖店進入特定舊城區,當地最大市集維多利亞市場被《孤獨星球》評為「歐洲最優質市集」之一 》1950年代 ●重要里程最繁忙商區的經商通道卡爾門重建完成 》1952年 ●重要里程德國啤酒博物館落成 ●重建策略與成果啤酒節始於1810年,戰時停辦;1950年,市長敲開第一桶新釀酒,成為攬客新招;今日慕尼黑靠啤酒節年賺10億歐元、吸引640萬遊客 》1953年 ●重要里程大慕尼黑市總教區的聖母教堂完成第一階段修復 》1963年 ●重要里程《聯邦建築法》生效,國家大劇院重建完成 ●重建策略與成果奠基於大量科學研究分析,開放市民參與城市設計,當地媒體說是1904年以來的最大進步 》1967年 ●重要里程國家古物蒐藏館開幕 》1971年 ●重要里程地下鐵開始運行,目標是服務隔年奧運的觀光人潮,興建工程僅花費6年 ●重建策略與成果40%市民沒買車,靠自行車、大眾捷運系統通勤,交通相對不繁忙,被稱為「擁有百萬人口的村莊」、「玩具城」 》1972年 ●重要里程舉辦第20屆夏季奧運 ●重建策略與成果鑲嵌在人造風景區裡,減少不必要的整土工作;賽後轉型為高科技中心,規畫精品建築,吸引BMW汽車、銀行業進駐 》1977年 ●重要里程規畫城市輪廓,切割成不能蓋高樓的保護區,和可蓋高樓的待建區 》1980年代 ●重要里程跟進歐盟一體化 》1992年 ●重要里程改造老機場成國際展覽城 ●重建策略與成果去年竣工,提供1.6萬人居住空間、1.3萬人工作職位,完整配建購物、美食、娛樂中心 》1996年 ●重要里程莫札特故居新建落成 》2005年 ●重要里程聖母教堂修復,前後花費逾50年 整理:邱碧玲 |
納粹德國在併吞奧地利後,把目標轉向捷克的蘇台德區。英法為避免戰爭爆發,在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九日,由英、法、德、義四國首腦共同簽訂《慕尼黑協定》,把蘇台德區「轉讓」給德國。 你如果給老鼠餅乾,當心牠會得寸進尺向你要牛奶。 邱 吉爾曾對羅斯福說:「這場大戰,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一九三八年三月,納粹德國併吞奧地利,下一個獵物看準了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和德國同樣講德語,所以 算同文同種合併,其他國家無法插嘴。捷克斯洛伐克呢?師出要有名,它的境內有一塊「蘇台德區」,居住著三百萬說德語的人民,希特勒就指使其中的納粹分子, 出來要求「民族自治」,要脫離捷克斯洛伐克。捷克當然不同意,希特勒就能利用蘇台德區的人民被壓迫為由,向捷克出兵。捷克與法國是盟國,打捷克等於打法 國,英國又是法國的盟國,這樣一牽動,又將重演一次大戰的歷史。 張伯倫斡旋 希望和平解決英國和法國都不想打仗,而最有實力制止德國的就是英國,首相張伯倫積極斡旋,希望能和平解決。希特勒提出新要求,蘇台德區不只要民族自治,還必須由德軍占領,以便「保護」。捷克當然不幹,宣布全國動員。希特勒調了七個師在兩國邊界,戰爭一觸即發。 一 九三八年九月二十九日,義大利墨索里尼出面邀請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里達拉第、德國希特勒,四國的首腦在慕尼黑開會,商量如何解決蘇台德區。希特勒向張 伯倫保證,這是德國「最後的領土要求」,他得寸不會進尺。張伯倫決定退讓,以肉餵虎,反正不是自己的肉,犧牲捷克。於是四國訂下了《慕尼黑協定》,結論就 是把蘇台德區「轉讓」給德國。 第二天,捷克拒絕《慕尼黑協定》,但英國、法國向捷克施壓,說如果捷克不乖乖聽話,一定要去惹老虎,那英法兩國就沒有義務協助捷克。 捷克自知力量太弱,只好把肉送進虎口,同意割讓蘇台德區給德國。 張伯倫回到倫敦,在機場受到熱烈的歡迎,他一下飛機,拿出那一紙簽好的《慕尼黑協定》在空中揮舞,說他爭取到「一代人的和平」! 在 眾人一片喝采聲中,有一位烏鴉不以為然,他就是邱吉爾。邱吉爾在張伯倫去慕尼黑前,就希望執政黨和反對黨成立一個聯合聲明,要求張伯倫要堅定立場,不能讓 步。結果沒人理他,以為他有戰爭狂。張伯倫回來後,邱吉爾更痛批《慕尼黑協定》是一次徹底的失敗。他對張伯倫說:「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 是,屈辱過後,你仍然得面對戰爭!」這個立場引來噓聲、批評、攻擊,他差一點被罷免,失去席位。張伯倫的聲望如日中天,一九三九年一月,有人提名將諾貝爾 和平獎頒給他,許多人認為實至名歸。這時一位瑞典的議員埃里克.勃蘭特看不下去,他於是寫了一封信給挪威的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向他們推薦希特勒,因為如 果張伯倫可以得和平獎,那怎麼可以漏掉希特勒? 邱吉爾痛批 讓步助長戰事希特勒的功勞比張伯倫大,他才是和平之子!信中充滿了諷刺的語意,這才潑了一桶冷水,讓和平獎委員會的人冷靜下來,沒有把獎頒給張伯倫。可是 事情傳到外面,歐洲許多人以為真的要頒給希特勒,紛紛附和,向希特勒道喜,拍他馬屁。這又印證邱吉爾的另一句名言:「當真相還在穿鞋的時候,謊言已經跑遍 了全城。」後來希特勒變成頭號戰爭魔頭,有人出來罵勃蘭特是混蛋,居然曾經提名希特勒得和平獎。可憐的勃蘭特不知被多少的白痴白罵。 事實證明,希特勒在一九三九年三月十三日撕毀協定,併吞捷克。目標轉向波蘭,張伯倫在三月三十一日發表聲明,說如果波蘭受到德國侵略,英國一定支持波蘭,向德國宣戰。結果五個月後,德國就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於是開打,印證了邱吉爾當時的預言。 原 來人人嫌棄的烏鴉,這下取代張伯倫成為首相,領導英國對抗德國。如果當時去和希特勒談判的是邱吉爾,那麼歷史一定改觀,因為他不會相信希特勒,所以不會讓 步。他講話的樣子,也一定會讓希特勒明白英國會跟他幹到底。偏偏那時人人害怕打仗,所以大家喜歡溫、良、恭、讓的張伯倫,邱吉爾就不得人緣。否則本來這場 大戰如邱吉爾所說,是可以在開始前輕易制止,可惜因為英國人民的「不明智、麻痺、大意和好心腸,而讓壞人重新武裝。」這個教訓,歷史上一再重演。 撰文 / 郝廣才 |
22日晚發生在慕尼黑的惡性襲擊事件令德國舉國震驚。截至當晚23時,警方已證實九人喪生,多人受傷。目前三名行兇者仍在逃。警方認為這是一起疑似恐怖主義事件。這是德國不到一周內發生的第二起惡性襲擊事件。
視頻截圖中槍手正在朝平民開火
“我現在只想回家”
22日19時左右,襲擊消息傳開時,來自北京的交換生陳安琪正在慕尼黑市中心地標瑪麗亞廣場附近,手里拎著準備送給國內親友的禮物打算回家。
幾天後,陳安琪就要結束在慕尼黑的三個月的交換生活。這段時光本應在愉悅中收尾,此刻她卻驟然被周圍恐懼的空氣籠罩。
“我當時什麽都不知道,身邊的人突然就開始跑,然後我們就一起向主火車站狂奔。”陳安琪回憶道,當時現場一片恐慌,“小孩哭啊哭。有人跑進商場,慌不擇路又跑出來。”
她當時聽說,不僅在奧林匹亞購物中心,市中心還有另外兩處地點也發生了襲擊,“很多警車一直在路上穿梭。”
盡管此後警方已經證實,只有上述購物中心一地發生了持槍襲擊,但隨著慕尼黑宣布進入緊急狀況,全市公共交通亦隨即中斷運行。陳安琪只得走進街旁的一家咖啡館。
在咖啡館里,她努力使自己恢複鎮定,並給母親發去了報平安的微信:“沒事,大家都在喝酒聊天呢。”
“確實是大家喝喝酒、聊聊天、聽聽歌。”事後回想起那一幕,她對記者說,“只不過背景音樂是警笛。”
“我現在只想回家。”苦等兩個小時,警方仍未解除慕尼黑的緊急狀況,三名嫌犯也並未被逮捕,陳安琪無奈之下來到近旁的酒店開了一間房,期盼一覺醒來能回到正常的生活當中。
“想都沒想過”慕尼黑會遭襲
晚上22時許,德國開元網主編張文正在為如何回家而發愁。
張文告訴記者,事發時他和同事正準備下班,孰料頃刻間全城公共交通即宣告停擺,而出租車公司的叫車電話已持續占線。
他介紹,槍擊發生的地點位於是慕尼黑市中心偏西北的繁華地帶,是遊客和市民購物休閑喜愛前往的地點。
“實在是很恐怖,因為那個地方正是我們經常去購物的區域。”張文表示,現在整個慕尼黑處在封鎖的狀態,他認識的人有很多回不了家,“很多人被困在商城和市中心等地方。”
“五、六年前想都沒想過!”在慕尼黑已生活六年的張文對當天發生的襲擊驚駭不已。
“通常而言,慕尼黑在德國華人心中是安全指數最高的城市,所在的巴伐利亞也是全德國最安全的州之一。”張文回憶道,前不久當地警察局負責人還在一次報告中提到,即使在難民危機爆發一年後,慕尼黑仍是“德國安全形勢最好的大城市”。
“這次在市中心發生如此嚴重的襲擊事件的確是之前從來沒有想到過的。”據張文介紹,當地華人已自發發起了互助行動,為無處可回的同胞提供緊急避難場所。
當天深夜,中國駐德領館發布安全提醒稱,正與德方聯系核實有關情況,並緊急提醒旅德中國公民高度重視德國安全形勢,提高安全防範意識,盡量減少外出,特別是避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密切關註媒體報道和中國駐德使領館安全提示。如遇緊急情況,請馬上與當地中國使領館聯系。
“還沒抓住兇手!不知道明天要怎麽熬,可不恢複交通我哪兒都去不了了。”陳安琪說。
“據目前情況來看,警方已經表示如果今晚嫌犯沒有被逮到,都不會恢複公共交通。”張文希望,事態能盡快明朗化。
日前,德國慕尼黑發生槍擊事件,已造成至少10人喪生。目前攜程、途牛、驢媽媽、螞蜂窩等旅遊企業已經啟動了應急預案。業界預測,近期在歐洲接連發生的幾次突發事件也會使得歐洲旅遊業受挫。
事件發生後,驢媽媽旅遊網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高度關註慕尼黑當地情況,對在德國的驢媽媽遊客進行逐一排查,經確認有一個旅行團的客人在德國慕尼黑,截至7月23日上午10:30時,沒有收到驢媽媽遊客受傷的任何消息,前方導遊第一時間傳回“客人安全”的微信回複。驢媽媽出境遊事業部與客服中心持續關註事發地狀況,目前正在排查後續幾周出發去德國及歐洲的遊客,做好溝通與配合,最大化保證遊客的利益。
驢媽媽提醒遊客提高安全防範意識,盡量減少外出,特別是避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密切關註媒體報道和中國駐德使領館安全提示。
自由行服務平臺螞蜂窩旅行網啟動突發應急機制,向1985名正在德國旅遊的螞蜂窩自由行APP用戶推送了預警信息,並向所有準備前往德國的用戶推送了安全提示。與此同時,經螞蜂窩自由行及酒店部門確認,自由行服務平臺並無消費者在此次事件中受到影響。根據實時旅行大數據顯示,目前共有507名螞蜂窩自由行APP用戶正在慕尼黑旅行。
螞蜂窩表示,凡事發前在螞蜂窩自由行服務平臺預定了7月23日至7月29日期間前往德國的“機票+酒店”產品或慕尼黑當地遊的消費者,如提出取消行程,可享受全額退款。與此同時,螞蜂窩還將為正在慕尼黑的消費者提供幫助。
近期,接連不斷的恐怖襲擊或許將讓歐洲旅遊業遭遇窘境。
根據螞蜂窩大數據統計,尼斯遭遇恐怖襲擊一周內,中國旅行者對於法國旅遊的關註度下降了12.4%,而歐洲旅遊也隨之受到影響。之後的土耳其政變又使得曾經的“黑馬”出境遊目的地土耳其旅遊業受挫。中國旅行者對於土耳其旅遊的關註度在2015年10月出現“拐點”。今年年初,突發事件開始影響到中國遊客集中的目的地。而接連不斷的負面消息,還將繼續拉低伊斯坦布爾的旅遊排名。
“慕尼黑的襲擊事件,很可能會對9月-10月即將到來的世界啤酒節造成影響。”螞蜂窩旅遊研究中心馮饒表示,針對慕尼黑當前情況,螞蜂窩旅行網建議正在當地的旅行者盡量避免前往人員聚集場所,準備前往慕尼黑的旅客也可及時調整行程。旅行者可以關註一些相關的自由行APP等,隨時了解當地旅遊動態。如遇突發情況,需盡快聯系中國駐當地使領館。
據CNN24日報道,德國警方表示,在慕尼黑打死10人的18歲槍手對“大規模槍擊”著迷,但是據知與所謂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沒有聯系。
在周六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警方官員說,這個18歲的襲擊者飲彈自殺,沒有政治動機,在其家中未發現宗教相關材料。
襲擊者和ISIS沒有明顯的聯系。但是,調查人員在其家中搜查出大量關於大規模槍機的材料。
鄰居稱這個18歲男孩叫Ali Sonboly,槍手的父母已經被帶走調查。
警方沒有透露襲擊者名字,但表示,他有德國和伊朗雙重國籍,在慕尼黑出生和長大。
德國內政部長托馬斯星期六說,在攻擊之前,槍手很可能利用在臉書上建立的一個女孩的假身份向很多青少年發出聚會邀請,稱將免費提供食物,以便引他們上鉤成為受害者。警方目前仍在調查確認中。
8天第三起公眾場所惡性兇殺事件
慕尼黑購物中心槍擊案是過去8天中,西歐國家發生的第三起公眾場所惡性兇殺事件。前兩起事件分別是突尼斯裔男子在法國尼斯卡車撞入人群和阿富汗男子在巴伐利亞烏爾茲堡火車上斧頭亂砍乘客。
當地時間2016年7月14日晚間,法國南部城市尼斯發生卡車沖撞人群事件,造成嚴重傷亡。該起事件已造成超過84人死亡,另有202人受傷。2016年7月16日,IS組織宣布對法國尼斯卡車恐怖襲擊事件負責。
7月18日晚,德國發生火車襲擊案。一名17歲阿富汗籍男性難民在巴伐利亞州維爾茨堡市附近的一輛城際列車上突然用斧子和刀具襲擊乘客,造成十多名乘客受傷,其中至少3人重傷。德國電視一臺網站報道說,該男子行兇後在巴伐利亞州維爾茨堡郊區下車試圖逃跑,並向聞訊趕到的警方人員發動攻擊,後被警方擊斃。
(綜合來源:CNN、BBC、新華社)
——華爾街日報——
【副總統彭斯慕尼黑峰會發言:美國將一如既往的支持北約和歐洲】美國副總統彭斯周六在出席第53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時發表演講。彭斯表示美國對北約和歐洲盟國的承諾和支持將一如既往、堅定不移,特朗普總統對“跨大西洋紐帶”的承諾不會改變。彭斯同時表示即使特朗普總統在尋找與俄羅斯合作的方式和共同點,但美國仍將堅持一貫主張,繼續就武裝幹涉烏克蘭追究俄羅斯的責任。
——Reuters——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新的移民禁令將豁免持有合法綠卡和簽證的移民】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凱里(John Kelly)周六在慕尼黑安全部會議上表示,特朗普總統計劃在移民控制上推出一個新的政令,新政令較此前的禁令將更寬松,例如,若持有合法美國綠卡和護照的外國人已經搭乘了前往美國的航班,他們將被允許入境。
【白宮發言人:特朗普將在周日面試4位國家安全顧問候選人】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周六表示,總統特朗普周日將面試4位國家安全顧問候選人,以盡快為因醜聞辭職的弗林尋找繼任者。特朗普的面試名單包括代理國家安全顧問基思·凱洛格(Keith Kellogg),前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以及兩位現役美軍中將麥克·馬斯特(H. R. McMaster)和羅伯特·卡斯隆(Robert Caslen)。
——Bloomberg——
【引擎異常 Space X緊急叫停發射任務】當地時間周六上午,因“獵鷹9號”火箭的引擎突然出現異常,Space X緊急取消了原本的發射計劃,此次發射原計劃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一批物資。Space X CEO馬斯克隨後發推表示:“火箭的其他系統一切正常,但工程師在二級推進裝置的引擎處檢查到了一些異常,公司因此決定放棄此次發射”。Space X隨後發表聲明稱新的發射計劃將在周日執行。
——CNN——
【彭斯:美國會視俄羅斯為反恐重要力量】為了撫平歐洲對美俄緊張關系的擔憂,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發表講話稱,美國對俄羅斯的強硬態度不會變,但會同時尋求與俄的合作機會,即使意見不一,亦可以在打擊恐怖主義上找到利益共通點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亦表達出與普京加強合作聯手對抗恐怖主義的強烈意願 。
——BBC——
【伊朗西部發現20億桶原油儲備】周六,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一名高管透露,伊朗在西部的洛雷斯坦省發現一大型頁巖油礦,潛在產量約等於20億桶的輕質原油。NIOC負責人表示,整體的勘探工作會持續至2017年10月,同時亦包括對洛雷斯坦地區的頁巖氣的勘探。
——英國金融時報——
【默克爾呼籲俄羅斯聯手對抗恐怖主義】德國總理默克爾周六發言表示,歐盟與俄羅斯的關系依舊充滿挑戰,但毋庸置疑的是雙方需要在對抗伊斯蘭恐怖主義上保持一致。“聯合對抗伊斯蘭恐怖主義是歐洲與俄羅斯的共同利益所在,亦是雙方重要的合作點。”默克爾早前曾批評特朗普極端的移民禁令,認為並非所有穆斯林都與恐怖主義有關,對抗伊斯蘭恐怖主義亦需要穆斯林國家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