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梁馬利、王令麟多年恩怨情仇,兩人已經不是第一次過招。不過這一次王令麟攻勢凌厲,搶攻最大有線電視系統台凱擘,讓梁馬利的東森得易購陷入最大危機。 撰文‧翁書婷 大董,你是不是也覺得這麼做會天理不容、有欠公道?」這是三月二十五日在報紙出現的半版廣告,標題就是「致蔡明忠董事長的一封信」。東森得易購大動作刊登 廣告表達對凱擘撤換東森得易購,選擇U-life(森森百貨)為合作對象的不滿。 原本這場森森百貨董事長王令麟與東森購物董事長梁馬利,兩大購物王的戰火,也延燒到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這是因為蔡明忠旗下最大的系統台,擁有一三○萬 用戶的凱擘,今年一月與王令麟的森森百貨簽約,這無異是給梁馬利的得易購致命一擊。 因為得易購如果從凱擘下架,收視戶將銳減到一五○萬戶,成為收視戶最少的購物台,難怪梁馬利大呼:「這形同斷了得易購生路。」一旦收視戶低於一五○萬戶, 東森得易購恐面臨經營困境。 二○○八年,梁馬利買下王令麟的東森得易購時還坐擁五二○萬收視戶,年營收至少三百億元,沒想到一○年王令麟復出後,收視戶只剩下一九○萬戶,營收驟降至 一九○億元,去年更只剩下一三○億元,未來若剩下一五○萬收視戶,對於尚未由虧轉盈的得易購來說,處境就更加艱難。 王令麟加碼上架費攻進凱擘三月二十一日,東森得易購員工到立院陳情,要求政府介入。外界不知道這場導致東森得易購生死存亡的關鍵,就在「五%」。 電視購物頻道要在各系統台播出,每月必須給系統業者每戶約六元到七元的上架費,「但王令麟打破市場行情,把每戶的上架費往上調五%。」業內知情人士說,上 調五%,意味每戶增加○.三元的上架費,換算下來,凱擘一年又多賺進四六八萬元(一三○萬用戶),而且合約還是三年期,代表約一千四百萬元的森森購物台上 架費入袋,讓凱擘決心換新合作對象。 凱擘與森森簽約一案,已經進入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審理階段,但業內知情人士分析,「NCC最後應該會以符合商業原則為由通過, U-life取代東森得易購機率非常大。」若此案通過,僅剩一五○萬收視戶的東森得易購,將在富邦momo、森森U-life、三井ViVa等電視購物頻 道夾殺中敬陪末座。 其中與凱擘同屬富邦集團的富邦momo購物台,也可能趁勢崛起,這也讓蔡明忠夾在王令麟與梁馬利的紛爭中,角色尷尬。 而森森與東森對凱擘的上架之爭,並不是王令麟與梁馬利第一次交手。 兩人互搶地盤 互控誹謗一○年,王令麟復出後,第一步就是成為頻道代理業者,曾一手打造東森得易購的王令麟,本來就與地方系統台關係密切,復出後馬上獲得二十八家系統台 支持,搶走第二大系統台中嘉等有線收視戶,讓東森得易購瞬間少了二六○萬收視戶。 梁馬利為此氣得大罵王令麟,非法蓋台、輕蔑法令,而王令麟則自訴梁馬利誹謗,兩人相互控訴對方,但最後判決兩人互控的部分無罪,NCC罰每一家系統台業者 七十萬元。 但梁馬利也非省油的燈。去年,她請來年代電視董事長練台生相助,拿下台灣寬頻TBC的上架合約,從森森百貨手中搶下七十萬收視戶,由於王令麟與練台生也是 好友,這一擊等於給王令麟下馬威。 這一次,雖然梁馬利居下風,可不會就此放棄,就像梁馬利對媒體說:「我會奮戰到最後一刻。」三月二十一日號召員工和購物專家上立院陳情,只是梁馬利打出的 第一張小牌,梁馬利手上還握有兩張王牌還沒出,若這些問題沒解決,NCC也不敢貿然讓U-life上架。 第一張王牌就是消費者的購物金問題。不論東森員工與廠商去留,光是東森得易購消費者的購物金累積就達十五億元。所謂「購物金」就是消費者買購物台貨品至一 定價碼折抵的購物金,而除了購物金,還有五億元的折價券。 若凱擘簽下U-life,凱擘旗下系統台收視戶將完全看不到得易購,因此這二十億元要怎麼處理,將成為棘手的問題。 而第二張王牌則是銀行貸款問題。○八年,以新台幣九十億元從王令麟手上買下東森得易購的梁馬利,是在中國信託銀行為首的五十億元聯貸才買下,目前還有二十 億元未還清,所以梁馬利「寧願把東森得易購『埋了』,也絕不會賣」的發言,聽得銀行業者心裡七上八下。 梁馬利與王令麟兩強相鬥,不管最後的贏家是誰,消費者的權益擺在哪裡,恐怕是兩人要思考的問題。 王令麟、梁馬利 10 年恩怨情仇 時間(年) 大事紀 2002 梁馬利夫婿梁家鏘與王令麟爭奪東森媒體科技經營權失敗。 2008 王令麟因東森掏空案被收押,東森得易購以新台幣90億元賣給新加坡匯亞基金,董事長由新加坡匯亞基金總裁梁家鏘夫人梁馬利接手。 2010 森森開台,共28家系統台業者改播王令麟森森U-life 頻道。 2011 梁馬利從王令麟手中奪下台灣寬頻TBC旗下的70萬用戶。 2012 森森U-life 吃下富邦凱擘130萬收視戶,全案進入NCC審理。 |
|
||||||
東森得易購閃電交易給勁鑫貿易,雖然王令麟未正面回應與他有關,但本刊調查勁鑫貿易相關資料,發現幾乎是王令麟的班底。據指出,王令麟找了幾家頻道商,拿下財務狀況吃緊的東森得易購,收復失土。 撰文‧林讓均 九月七日,一群陌生人悄悄進駐新北市中和的「東森得易購」總部,氣氛詭譎。過了五天,疑懼的東森得易購員工才從媒體上,證實這樁爆炸性消息:「東森得易購」閃電賣給「勁鑫貿易」,交易金額上看新台幣三十億元! 東森得易購經營權易主,新東家是勁鑫貿易、馥甲建設董事長陳世志,然而業界紛傳幕後買主其實是東森得易購的創辦人、森森百貨(U-life)董事長王令麟。儘管陳世志接受本刊專訪時強調,此樁交易與王令麟無關,但翻開工商登記資料,內情正好相反。 除了陳世志與王令麟是舊識之外,勁鑫貿易背後百分百持股的母公司「悅豐興業」,其董事長林高明以及兩位大股東趙世亨、楊建國,也全都是王令麟的好友與老臣,在東森多個事業體中擔任高幹與董事。 「親王」團隊買下東森得易購其中,林高明同時是東森山莊的高階主管,而趙世亨是森森百貨的董事,長期幫東森處理頻道上架事宜。有線電視系統商出身的楊建 國,則曾擔任東森公關公司的董事。記者來到悅豐興業所在的台北市南京東路辦公室,發現與悅豐登記在同一處的「允誠多媒體」,其董事長林義傑也身兼森森百貨 的董事,所代表的法人為東森國際。 這些名字共同的交集,就是「東森」,但翻開王令麟多個事業中的主體、上市公司「東森國際」,去年即虧損近二十億元,近日也傳出他要處分台北關渡土地。王令麟的資金從何而來? 「王令麟在有線電視業界,仍然很有號召力;而且整合東森得易購、森森百貨之後,電視購物這門生意還是大有可為!」一位親近王令麟的業界人士表示,幕後金主 並非與王令麟友好的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而是王令麟找幾個頻道與系統商,一起出資拿下東森得易購經營權。本刊求證王令麟,他對此低調不表示意見。 繞了一大圈,二○○八年將東森得易購以九十億元賣給新加坡匯亞集團的王令麟,可能重新奪回失土,上演王子復仇記。 一○年,王令麟另創「森森百貨」,便多次與東森得易購前董事長梁馬利交手。森森多次趁著合約轉換期與系統商簽約,讓得易購快速流失收視戶數。 尤其,去年底森森百貨與富邦旗下的系統商凱擘簽約,一旦取代東森得易購上架,那麼得易購將再流失一二○萬的收視戶。為此,今年三月梁馬利還曾經大登廣告抗議。 七月二十五日,就在社會大眾熱烈關注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通過「旺中案」之時,忽略NCC同時通過了另一項影響國內電視生態甚大的議案,就是上述森森百貨與凱擘的頻道變更申請。 八月,凱擘旗下十二個系統業者隨即讓森森百貨取代東森得易購,一舉上架五個頻道,東森得易購的收視戶僅剩一三○萬戶。至此,梁馬利大勢已去。 但據指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還在於一筆約八月到期的上億元貸款。 ○八年,得易購曾向中信銀為首的銀行團聯貸五十億元,至今還有十多億元未還。儘管梁馬利背後由夫婿梁家鏘擔任總裁的匯亞集團不至於繳不出錢,但極盛期曾經年營收突破三百億元的得易購,近兩年虧損擴大,估計一年營業額不到極盛期的一半。 「寧願把東森得易購『埋了』,也絕不會賣!」今年初梁馬利的話言猶在耳,但上述因素讓她不得不「棄船」。雖然她尋求買家的第一順位始終是外資,但近月來陡 變的情勢,拉大銀行團的主導空間,最終以陳世志為代表的「親王」團隊出線。對此,本刊透過管道聯絡梁馬利,但截稿前仍未取得她的說法。 雙方五十多樁官司可望和解「也不過短短三年,東森得易購和森森百貨之間的訴訟竟超過五十件,嚇死人了!」陳世志笑說,未來不排除與森森百貨進行合作,而第 一步就是「和解官司」,「以前外資動不動就告人,現在大家都是台灣人,有事用講的就好了!」業界人士分析,近三年來因為王、梁互鬥,上架費從一戶四元拉抬 到六、七元,每個月的經營成本平白墊高數千萬元,讓坐收漁利的系統商樂得數鈔票。未來,森森百貨與東森得易購不見得要整併,光是上架費不再飆漲,雙方就能 省下大筆銀子。 「雙方合作最重要的意義還在於『頻道共享』,讓各擁有五個頻道的森森與得易購,可以在五二○萬收視戶面前同時曝光,才能在商機上看四百億元的電視購物市場,多分一杯羹!」一位東森得易購前主管表示。 目前富邦旗下的momo購物台與日商三井的viva台,雖然各只有三個和一個頻道,但收視戶都超過五百萬戶,遠勝森森百貨與得易購。 東森得易購在「親王」的陳世志經營下,未來與森森、甚至蔡衍明的旺中媒體,是否有進一步合作關係,引人注意。若三方結合,對富邦旗下的momo購物台,將造成衝擊。 王令麟的「新歡」森森百貨已轉虧為盈,上半年獲利達一.二七億元。接下來,他能否讓「舊愛」東森得易購,重返單日營收一億元的往日榮景,對手與盟友都等著看。 得易購若結盟森森百貨將牽動雙蔡布局 旺中媒體集團 負責人:蔡衍明 電視:中視、中天 報紙:《中國時報》、 《工商時報》、 《旺報》 雜誌:《時報周刊》 系統:中嘉(未交易完成) (策略聯盟) 台灣電視購物市場 東森得易購(5台,130萬戶)+森森百貨(5台,390萬戶)富邦momo(3台,約520萬戶)三井viva(1台,約500萬戶) (同一集團) 富邦旗下媒體版圖 負責人:蔡明忠 電視:momo購物台、 momo親子台 網路:momo購物網 系統:凱擘大寬頻 電信:台灣大哥大 |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德國著名投資大師,被譽為「20世紀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他在德國投資界的地位,有如美國股神沃倫·巴菲特。這個1906出生、1999年逝世、足足活了93歲的長壽老者,35歲時就在股市賺足了可供一生花費的財富,同時一生共出版了13本國際暢銷著作。又被譽為「股市教授」。科斯托拉尼這位蜚聲世界的大投資家,1980年以後卻以「投機者」自居,並深以為傲。《大投機家》一書是他平生所寫的最後一部著作,其中凝聚著他一生以投資為業者的金玉良言。
在此,我把我對此書的讀書筆記要點刊載出來,供朋友分享。
第一,科斯托拉尼主要是做中期大波段操作,他既按基本面進行分析,又按股市技術面分析,獲取大的股市波動差價。他對股票投資者是這樣分類的:
1、交易所的賭徒——交易所的小投機手。他們試圖利用每一次微小的股市波動,在101元的價位上買進一種證券,然後在103元的價位上賣出;接著在90元的價位上買入另一種證券,在91.50元的價位上賣掉。他在短期內能獲得成功,當股市震動或下跌時,則遲早會破產。他的表現就像一位從一張桌子跑到另一張桌子的輪盤賭賭徒。
2、交易所的馬拉松賽跑者——投資者。投資者與投機手相反,他購買股票是為了防老或給兒孫們做嫁資,他從不看行情,他想長期投資於股票的那部分資金,就一直投資於股票。對投資者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資於多種標準股票,也就是所謂的藍籌股。今天最大的投資者是美國和英國的退休基金。投資者不管什麼時候進入交易所,他們在長期都是贏利的。沃倫·巴菲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資者,他建議每位讀者成為投資者。
3、具有長遠眼光的戰略家——投機者。投機者處於小投機手與投資者之間,他只看趨勢,關注不同的基本因素:貨幣與信貸政策、利息率、經濟擴張、國際形勢、貿易平衡表、商業消息等。他們不受二手消息的影響,設計一個理想的投資組合和戰略,根據每天發生的事件來調整。科斯托拉尼自己說,他是一個純粹的投機者。
(我的點評:對自己屬於哪一類投資者我們自己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我們就不會有自己投資的基本原則、盈利模式、主要紀律。特別是科斯托拉尼把一般散戶投者稱之為交易所的賭徒,很有警示意義。我國的很多小散戶都是此種類型。科老又稱自己為「投機者」,實際他是一個關注大盤趨勢,又關注股票基本面和股票走勢技術面的「具有長遠眼光的戰略家」,他是我學習的榜樣)。
第二,科斯托拉尼反對憑看行情圖表賺錢,他說,看圖表是一門徒勞地尋求使之成為科學的東西的科學。如果被不同的圖表所誤導,如「頭肩形」、「三角形」、「茶托形」,諸如此類的形狀,那就意味著賠錢。他說:「在我的實踐中,我認識的許多交易所的投機手,他們根據圖表發展的趨勢進行交易,他們沒有一個成功,相反,很多人不久便退出交易所」。
(我的點評:技術圖表作為早期股票走勢分析工具曾經起過一定的作用,但其有很大的缺陷和侷限性,現在仍把他作為唯一的至高無上的分析工具使用肯定是不對的。現代股市分析方法正在從過去的純技術分析、純基本分析,向系統分析和模型分析的方向發展,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第三,科斯托拉尼認為:成為一個好的投資者或投機者,操作成功都需要資金、想法、耐心和運氣四個因素。1、利用貸款去買股票是絕對不可行的。2、對於投機者來說,想像力是多麼的重要。如果他已經想好了某種策略,那麼他就要堅信自己的想法,不應該被朋友或者某種說法和當天的重要的事件所動搖,否則最天才的考慮對他也不起作用。3、耐心也許是交易員所必需的最重要的素質,沒有耐心就會犯錯。如果您沒有耐心,就別進證券交易所的門。首先人們要經歷痛苦,然後才能賺到錢。如果人們能夠把握住投機的有效性,那麼賺錢只是時間問題了。4、除了資金、想法、耐心之外,投機商還需要一個因素:運氣。戰爭、自然災害、政治變革、新發明或者欺騙都有可能導致投機失敗。
(我的點評:請我們都記住科老說的股票投資的四大因素。不要用不能冒險的錢去炒股票,要用思想和耐心在股市中賺錢,同時還要相信運氣,在股市中不要跟命運賭氣。)
第四,科斯托拉尼還對選時選股有很經典的論述。他說,首先要考慮普遍行情,然後才是選擇股票。只有那些投資股票20年以上的人才可以不考慮普遍的行情。如果行情看漲,即使是最差的股民也能賺到一些錢;但如果行情看跌,甚至是最棒的人也不能獲利。
關於選股,他認為,如果普遍行情很積極,那麼股票投機者必須挑選增長潛力大的股票。如果普遍的趨勢是下滑,增長型行業能夠保持原先的水平,這一行業中最好的企業的股票或許還能上漲。如果股市在某個時間好轉並且資金充裕,那麼這些增長股就會以火箭般速度被推至一個峰值。但要小心,如果公眾已經選出了增長型的行業,那麼股價總是特別高,而該股票以後幾年,甚至幾十年內的增長都已經被認識了。新的行業以「之」字形發展。它們一會兒飛速向前,一會兒又後退,然後又第二次增長,第二次後退。但從不會回到它們的初始狀態。科斯托拉尼還寫道,他經常把精力放在所謂的「逆轉股」上,在追求多樣性方面它的機會超過了整個市場。逆轉股是指那些陷入危機出現虧損甚至不久就會破產的企業的股票,其股價在企業不好時相應跌入低谷,如果這些公司逆轉並能重新盈利,它的股價會很快回升。
科斯托拉尼舉了一個他買逆轉股的例子。克萊斯勒公司作為世界第三大汽車製造商,在20世紀70年末幾乎破產。他以3美元一股的價格買了它的股票。經紀人建議他趕緊甩賣,因為這個公司不久肯定會破產。然而他想,將一隻從50美元跌到3美元的股票趕緊甩賣,實在是荒唐。機會與風險不成比例。如果公司真的倒閉了,每股只能賠3美元;但如果公司被拯救了,他的收益將會是30美元甚至更多。結果他獲得了成功。克萊斯勒的經理人以高超的技藝和新的模式改建了這個公司,它的股價從3美元向上猛增,之後保持在150美元的水平。
(我的點評:科老是一個非常重視大盤趨勢走勢的投資家,認為趨勢第一;同時,他又非常重視選股,但認為選股與趨勢相比,選股第二。這就是他所說的:「首先要考慮普遍行情,然後才是選擇股票。只有那些投資股票20年以上的人才可以不考慮普遍的行情」。在選股時,他最看中的是成長、潛力股,即他所說的:「股票投機者必須挑選增長潛力大的股票」。這一點值得我們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