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85度C吳政學讓位 成功延攬統一超前大將 謝健南:我所到之處,都會有改變!

2013-01-14  TWM
 
 

 

前統一超商營運長謝健南,在二○一二年八月戲劇性地從統一超商退休。這位沉寂數月的昔日統一超大將,一三年初宣布出任咖啡連鎖品牌「85度C」的新總座!究竟,85度C董事長吳政學如何請動他?他又將如何為85度C創造新局?

撰文‧林讓均

二○一三年開年,一紙公告為餐飲服務業投下一顆震撼彈!這紙來自「85度C」(F-美食)的公告,宣布85度C董事長吳政學將卸下「總經理」的兼職,新總座正是統一超商前營運長謝健南!隔天,F-美食的股價一舉站回兩百元大關。

這個慶祝行情,也讓投資市場與業界高度關注,這位挾著驚人聲勢復出的昔日統一超大將,將為創辦七年、全球超過七三○家店的85度C,帶來什麼新局面?

謝健南的復出之所以備受矚目,源於一二年七月統一超商的人事大地震。當時,原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退休,謝健南原本是最被看好的接任人選,但最後卻是由同為統一超商「黃埔一期」的陳瑞堂勝出。就在人事餘震猶存時,被子弟兵暱稱為「謝老大」的謝健南閃辭,即刻請休假直到八月底退休。

復出江湖

「做這個選擇,很搞怪吧!」長達五個多月的沉潛,謝健南低調回絕所有約訪,但他並不寂寞,除了85度C,包括特力集團、全聯與康師傅等知名企業,都傳出積極延攬的消息。

「謝老大具有豐富的資源整合、通路操作經驗,是當時市場上釋出的最佳王牌!」一位餐飲連鎖業的大老指出,謝健南在統一超商歷練超過三十年,擔任營運長、策略長等職務多年,是熟悉人流、金流與資訊流的全方位流通人才。

的確,五十八歲的謝健南輪調過統一超集團的各單位,以及多個品牌的總經理,統一超商的ibon機台、7net、大店型等計畫,都在他擔任營運長的任內逐一擘建,成功將統一超商的單店日營收,從五萬元新台幣提升為現今超過七萬元。

多的是捧著銀子與大位來找他的老闆,謝健南為何選擇85度C?「原本我並不認識吳董……做出這個選擇,我很搞怪吧!」幾月不見更顯精神的謝健南說,早在一二年七月吳政學就找上門「聊聊」,第一個請教的問題就是「85度C可不可以成為國際性的餐飲品牌?」這讓謝健南覺得,「這位老闆所關心的事,很有格局,我開始去Google(搜尋)吳政學的一切!」儘管吳政學不只三顧茅廬,但謝健南一直拖到年底才點頭,除了「以『拖』來驗證彼此的誠意與理念」,並且透過先擔任顧問授課的方式,多了解85度C。

據了解,點頭關鍵還在於吳政學一句話:「我會完全放手!」原來,85度C成立以來,儘管集團內的高階主管來來去去,吳政學一直是董事長兼任總經理,這次自解兵權,在業界看來誠意十足。

先蹲後跳

「三年養出永續成長的體系」「85度C不見得是給最多錢、放最多權的,選擇85度C,多少也是因為85度C是台灣品牌!」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祕書長洪雅齡觀察,謝健南已退休過一次,不缺錢也沒有包袱,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心,不會去擔這個成敗!

企管系出身的謝健南,確實還有一個品牌夢。

「過去我的經驗是幫人做品牌(意指國外授權品牌),台灣只是一百個國家之一;如今,是要把85度C這個品牌,做到一百個國家去!」謝健南正色表示,人生能有多少盛年?如果要用最短的時間,把一個品牌拉抬到國際舞台上,那麼這個事業體必須夠聚焦。

而以「咖啡+烘焙」特色闖出名號的85度C,在謝健南眼裡,就是一個「單純而專注的事業!」問到對新事業的規畫,他丟出一句:「我所到之處,都會有改變!」性子急的他給自己的時間表是:「半年方向要對、一年要有效果、三年養出能永續成長的生態體系!」第一個將改變的,除了是講求設計氣息的二代店型,還在於加盟制度。

過去五年,85度C在兩岸快速崛起,謝健南分析,是因為85度C在台灣採取「批發授權」的叢林戰,一切以快速為主,總部只賺到貨品批發與品牌授權費用,但未來,他將朝特許加盟的「正規戰」前進。

「特許加盟,是鼓勵優秀店長內部創業,雙方共同投資、承攬整店業務,這有點像是『結婚』,所連結的權利、義務會更深一層!」謝健南說,未來總部與加盟主都能分享單店利潤,增加彼此的獲利空間。而這制度首先會實施的地方正是台灣市場,一三年底也將陸續在大陸啟動。

此外,今年85度C的主軸策略將是「先蹲後跳」。例如,年營收占比將近七成的中國市場,就一改前兩年每年動輒展店破百店的速度,今年展店目標下調至六十至八十店。

「於外,愈來愈多的競爭者來瓜分市場;於內,85度C擴張太快,若品管不及就可能影響品質,這都可能影響單店效益!」一位法人分析,雖然F-美食一二年前三季合併營收與獲利有成長,但對照大陸地區一二年前三季與一一年前三季的平均單店營收,下滑將近二○%,已經透出警訊。

一位熟悉內情的業界人士指出,「因為人力不足,逢年過節,協理級的幹部甚至還要在工廠內親自搬貨,而且福利制度還不成熟,離職率居高不下!」

挑戰不斷

「回到連鎖經營的基本功!」謝健南回應,這正是前線擴張過快,後勤補給來不及趕上的殺傷力,「未來將回到連鎖經營的基本功」,「人才培養」與「制度建立」將會是兩大著力點。

「吳政學與班底多是『馬上打天下』,不見得會『馬上治天下』!」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理事長王國安說,現在「這一鍋」、「麵包同話」等新品牌由樂在創業的吳政學親自督軍,「85度C」的本業則由善於管理的謝健南壓陣,兩人看來有互補效果。

謝健南的下一步,並不輕鬆,但喜愛挑戰的他已經摩拳擦掌。統一超出身、習於團隊運作的謝健南,是否能帶領85度C闖出新局?此外,他的復出,是否對統一超商人才有招攬效果?值得後續觀察。

謝健南

出生:1955年

現職:85度C總經理

經歷:統一超商營運長、策略長、博客來總經理

學歷:中原大學企管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84

康師傅組織一分為二 延攬外商戰將掌舵


2013-01-14  TWM  
 

 

二○一二年十二月底,康師傅控股董事長魏應州宣告將組織一分而二,除了自己仍兼任執行長一職,另在內部新添兩位執行長。

原本的「麵、餅、水」三大事業體,屬於前兩者的方便麵、方便食品合併為「康師傅食品群」;飲料事業則與中國百事可樂結合為「康師傅飲品群」。這兩大事業體的執行長,分別是韋俊賢及朱華煦。

韋俊賢曾任全球最大消費品公司寶僑(P&G)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是該公司歷來華人的最高職位。○三年,曾被喻為「台灣消費品界行銷教父」的他離開寶僑後,陸續任職雅芳亞太區總裁、妮維雅與李寧運動用品董事,主戰場都在中國。

至於朱華煦,曾擔任百事飲料中國區總裁長達十年,近年回台任職壹電視總裁,一二年退休後,被康師傅延攬管理百事灌瓶事業,等於再回鍋賣可樂。

向來敢挑戰國際品牌的魏應州頗愛用外商人才,像康師傅副總裁林清棠、飲品事業總裁黃國書,也分別曾任職於雀巢與可口可樂。

業界分析,將康控組織一分為二,不見得啟動接班,但有助於魏應州的長子與三子各擁半壁江山,則是無庸置疑。

(林讓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86

中信銀延攬李玉秋 布局拼圖到齊 搶富豪客戶 私人銀行大戰正酣

2013-12-23  TWM
 
 

 

在台灣,專門服務高資產客戶的私人銀行業務,一向是外銀的天下,但近期本土銀行也積極搶攻這塊大餅,只是仍有相當多的挑戰需要克服。

撰文‧張舒婷

十二月以來,儘管中信金控股價平平,卻成為台灣外資圈的熱門話題之一,外資圈資深重量級人物、前美林證券台灣區負責人李玉秋日前傳出已加入中信銀,執掌私人銀行業務。

李玉秋出身於花旗銀行儲備幹部(MA),一九九○年即任職於美林證券,算是資深美林人,二○○三年擢升為美林私人銀行亞太區行銷負責人,○七年七月又升任台灣區執行長兼主席;○九年七月離開美林後,陸續擔任香港野村國際財富管理部門、英國基金公司創利德亞洲團隊等顧問。

不僅資歷漂亮,更重要的是,李玉秋在長達十九年的美林生涯中,幾乎全都投身在私人銀行體系中發展,日前離開創利德後,台灣多家金融業者展開挖角戰,最後花落中信銀,讓業界對中信銀發展私人銀行的企圖心有了不同的想像。

本土銀行積極搶進私銀

「Albert(李玉秋英文名字)是罕見的私人銀行管理人才,中信銀願意做這筆投資,搞不好真的有機會闖出一番新格局!」某位熟稔中信銀業務的資深人士如此表示。

事實上,中信銀去年底即開始規畫推出私人銀行業務,今年第二季則陸續宣布擴大財富管理業務服務範圍,一方面將財管客戶門檻下調至五十萬元,另方面也針對高資產客戶強化服務內容,強調對資產往來總額達三千萬元以上的客戶提供專屬理專、投資建議報告等;如今成功延攬李玉秋,等於完成最重要的一塊布局拼圖,全面開戰的時機已不遠。

不過,儘管中信銀磨刀霍霍,面對的挑戰卻也不少。首先,多家國銀已不約而同瞄準私人銀行市場大餅;今年三月,國泰世華銀行私人銀行事業處正式成立,目標鎖定法規上定義的「專業投資人」客戶,即資產總額達三千萬元以上者,並計畫招募十位以上私人銀行財管顧問;此外,國銀當中在私人銀行領域耕耘較久的台北富邦銀行,自十月以來強力放送電視廣告,強打「量身訂做」訴求。

另方面,一向對私人銀行相對興趣缺缺的公股行庫也有搶進動作;前年合庫銀成立「尊榮理財中心」,鎖定資產在新台幣兩千萬元以上的客戶,去年則已悄悄將客戶的資產門檻從兩千萬元降低至一千五百萬元,以因應競爭,及早搶市。

在面對國銀積極搶攻之下,外商銀行也開始有了動作;就在李玉秋加入中信銀的消息確定後,不到一周,私人銀行龍頭業者瑞士銀行即作出回應。瑞銀台灣區財富管理執行長陳允懋宣布,明年將斥資一千五百萬元瑞郎(約五億元新台幣),將台灣的資訊系統進行升級。不僅如此,瑞銀以往專攻總資產五百萬美元(約一.五億元新台幣)以上的客群,之後將考慮在適當時機,將門檻降低至一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千萬元)。

陳允懋強調,資產一百萬、五百萬、一億元的客戶,需求是不一樣的。「我們發現,一百萬美元以上的客人也很重要,而且有其需求,但一百萬到五百萬美元之間的客群,區分性還沒有真正做出來,我們想好好做這群客人(的生意)。」瑞銀這些新措施,不論對其他外銀或本土銀行來說,皆是一枚強力震撼彈,銀行圈普遍認為,可預見私人銀行業務競爭,將愈來愈激烈。

台商等高資產客戶回流

台灣的「私人銀行」這塊餅到底有多大?為何引來如此多業者的注目?根據瑞士信貸二○一三年「全球財富報告」指出,台灣一千八百萬名成年人口中,總資產在一百萬美元以上富豪人口比率約一.七%、共三十.六萬戶。這一.七%的台灣成年人,共同擁有超過三○六○億美元(約九‧二兆新台幣)以上資產,相當於去年台灣國民生產總額約六五%財富,而且這可能還是相對保守的估計。

曾負責國銀財管業務的一位金融業界人士分析,台灣有錢人的習慣是「不要『錢都露』」,加上節稅考量,過去習慣將財富分散在台灣以外的其他國家;陳允懋也說,根據他的經驗,星、港的富豪中,非星、港籍的台灣人占比甚高,「台灣人絕對是大宗,最少一定也有兩成。」在銀行業者的解讀中,過去這些「藏富於海外」的資金,如今已有了落葉歸根的機會,「關鍵在於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後續效應!」陳允懋表示,金融業納入自經區後,境外理財、投資業務放寬,也可望享有免稅待遇,「直接效果就是讓台商等高資產客戶回流。」他並表示,其實近年來隨著兩岸關係改善,已經可以感受到,台灣的高資產客戶不再急著把資金外移。

另一位外銀資深主管也表示,示範區的政策方向,擬開放讓外國人可投資外幣計價的金融商品、衍生性金融商品,先前市場討論「華人理財平台」,一定以星、港為主,最近台灣終於被注意到,可望吸引更多的外國人、外國公司、台商客戶來台,成為私人銀行潛在客戶。

陳允懋以瑞士信貸的報告分析未來商機:「若只就這三十萬戶、一戶資產一百萬美元來算,即使只擁有其中一%客戶,也有三千戶,還是可以管理三十億美元的資產。」此外,為分散風險,台灣的高資產客戶往往傾向同時和多家財富管理業者往來,也就是說,同一位富豪客戶,可以同時給多家私人銀行帶來生意,積極耕耘的話,銀行業者不難分到一杯羹。

儘管各家銀行垂涎私人銀行大餅,但事實上,私人銀行業務在台灣長期以來都是外商銀行的天下,部分在財富管理業務具一定實力的本土銀行,也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搶攻資產在五十萬到三百萬元之間的客戶。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國內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業務,只能算是『小打小鬧』,做些土財主的生意。」曾在本土銀行服務近二十年的一位資深主管也同意:「講白了,我們只能搶外銀不要、但稍微有點錢的客人啦。」換言之,國銀若要在這一波私人銀行大戰中勝出,還有很多硬仗要打。

遊戲規則不明確 限制發展首先是在商品服務端;發展私人銀行的重點是提供客戶「量身訂做」服務,包括財富移轉、遺產和稅務規畫,甚至是經營權管理等。業者直陳,「國銀最大瓶頸就是對於這類產品和服務不夠深入、多樣,無法和外銀相提並論。」殷乃平則認為,本土銀行不但在私人銀行這一塊的經驗不足,法規也是一大障礙,別說台灣對私人銀行的規範乏善可陳,就連法規中,類似『私人銀行』的字眼都沒有,遊戲規則不明確,是限制發展的最大問題之一。

整體而言,台灣的利差空間長期低迷,加上商業銀行各項業務的競爭已殺到見骨,如今私人銀行的業務市場出現爆發成長機會,自然成為國銀力圖搶攻的新目標,只是在法規不完善、步調又已落後外商的環境下,國銀能否成功搶市,或許還需持續觀察。

近一年鎖定私銀業務出招的主要銀行銀行 客戶總資產門檻 近期動作瑞士銀行 100萬~500萬美元調降高資產客戶的門檻至100萬美元花旗銀行100萬美元 新增富二代財富管理營隊中信銀行 3000萬元新台幣 延攬李玉秋接掌私人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個人3000萬元、法人5000萬元新台幣今年3月成立私人銀行事業處合庫銀 1500萬元新台幣 去年調降高資產客戶的門檻至1500萬元

資料來源:各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0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