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好打得”女特首林鄭月娥 | 完美人物誌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有人說,30歲前的女人的相貌是由父母決定的,而30歲以後的相貌則是由氣質修成的,那麽看30歲之前的林鄭月娥,確實一直不能稱得上是一位“美女”,但看看現在的林鄭月娥,卻能感受到歲月的仁慈。她精幹的短發,身上職業而優雅的套裝,臉上時常帶著微笑,一舉手一投足都讓人感受到她內心的堅定與強大。

2017年3月26日,在香港會展舉行的行政長官選舉中,林鄭月娥獲得了由1194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中的777票,成功當選第五屆香港行政長官,成為香港歷史上首位女性行政長官。

與林鄭月娥共事過的同事,笑稱她為“墜落凡間的天使”,也有人說她有魄力、有膽識,甚至有點潑辣,經歷過選舉以後的林鄭月娥,變得更加謙卑,對不同意見也有了更好的包容性。

“小女人”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1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林鄭月娥,頒發任命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的國務院第678號令。)

在林鄭月娥剛宣布參選特首不久,她選擇乘搭香港地鐵與市民會面,但由於平時都用私家車代步,不了解進港鐵的流程,初次用香港交通卡“八達通”進地鐵時鬧出了笑話,她站在入閘的地方顯得不知所措,需要助理提醒才順利進入地鐵站。

類似的事情不止一件,讓很多香港市民覺得,林鄭月娥不夠接地氣,實際上,這位優秀的領袖是所有特首中出身最草根的,林鄭月娥曾在電臺節目中分享自己的成長歷程,小時候住在香港灣仔唐樓的板間房,家里沒有書桌,只能用床當桌子做功課,她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直都是考第一名,只有一次失手考第二名,回到家中大哭一場,反問自己“你為什麽不是考第一?”這件事情讓她記憶猶新。她畢業自香港傳統名校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不少校友對她的印象是文靜、分析力強、自信、低調和隨和。

擔任林鄭月娥競選辦副主任的陳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私下里大家都覺得,林鄭月娥是“墜入凡間的天使”,由於久居高位,在生活細節上可能都不如普通的家庭主婦,連坐地鐵買廁紙都鬧笑話,但是這些細節都不會改變她“服務人民”的天使本質。

從1980年開始,林鄭月娥就加入香港地區政府部門,最初在香港西貢區政務處做助理專員,1982年,她獲政府保送,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學習發展研究的一年文憑課程,並獲得獎學金,而她在英國期間,更神奇般地結識了她的先生林兆波。

林鄭月娥曾經在回憶當年跟林兆波相遇的過程時,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來形容。原來,就在她剛到英國時候,買了一輛自行車,結果不到兩個星期就撞車了,是當時劍橋一個很大的新聞,學校報紙都有報道,林鄭月娥回憶,當時“腿斷了”,需要住院三至四星期。而林兆波就是看到了學校的新聞,跟幾名香港的學生一起探望她,隨後兩人就很自然地戀愛了。

林鄭月娥不止一次地在公開場合說,自己是“小女人”,家庭成員對她而言非常重要,她曾表示,她在每一次升官之前,都會詢問丈夫和兩名兒子的意見,因為她身為問責官員,對自己甚至家人都有很大的壓力,而林兆波為了讓她沒有後顧之憂,很長時間都在英國照顧兩個兒子,而很多時候,林鄭月娥只能自己獨自一人留在偌大的官邸里,她曾在電臺節目中顯示過她作為女人的軟弱,“有時夜晚自己一個人,沒人陪看電視,真的很想有個肩膀依靠”。

陳勇稱,如果跟前三位特首相比,林鄭月娥最大的區別就是她的性別,現在整體社會越來越流行女性做領袖,尤其林鄭月娥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有慈母般的胸懷,比較容易去包容一些不同的聲音。實際上,在政壇上,對女性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如果女性落淚,比較容易獲得同情,但如果落淚的換成男性領袖,很可能會被罵成“軟弱”。

在整個選舉的過程中,陳勇認為,她在變回平民的過程本身,就讓她變得更加接地氣、更加謙卑,而面對很多不公平的抹黑,她都泰然處之,這也是對她未來施政的一個很好的體驗。

陳勇稱,林鄭月娥一直都有一顆服務市民的心,這是為何稱她為“天使”的原因。最特別之處在於,在此次選舉過程中,林鄭月娥堅持不參與任何形式的抹黑,面對其他人對她的人身攻擊,她都泰然處之,而她能得到777票的高票,代表她得到了相當的民望,這與她的隱忍有脫不開的關系,而她的隱忍也更加有利於團結各黨各派。

隨著選舉的結束,最近林鄭月娥的民意開始回升,根據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候選特首林鄭月娥的最新支持度評分為55.6分,支持率為48%,反對率為46%,令民望凈值由負8個百分比顯著上升至正2個百分比,與梁振英5年前候選初期時的民望相若。

3月26日,林鄭月娥在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中勝出後與家人合影。

有魄力的領導者

在林鄭月娥從政的37年里,曾經出任過香港社會福利署署長、發展局局長及政務司司長,也處理過不少爭議事件,被外界稱為“好打得”(實幹家)。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葉國謙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他認識的林鄭月娥有魄力、有能力、有沖勁,外界都說她“好打得”,而他認為,她有自己的看法,也會聽取別人的意見。“也許有人會希望她再多聽取一些別人的意見,但經歷了這次選舉,她真的變得更加謙卑。”

葉國謙稱,林鄭月娥作為女性,很有自信,也非常努力,凡事都能親力親為,面對困難不會輕易灰心,也很有進取心,看著她一步步從政務官到行政長官,她的努力非常不易。香港現在被很多規矩束縛住了,拖慢了整個社會發展,而社會環境也趨於複雜,有很多困難,希望她可以帶來一個新的改變。

2007年7月,林鄭月娥由公務員轉為問責官員,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成立的發展局局長,上任第一件事就遇到了清拆天星皇後碼頭的事情,皇後碼頭是位於中環的一個公眾碼頭,由於中環的填海計劃,需要被拆卸,但保育人士就以拆卸皇後碼頭會破壞香港文化的傳承等理由反對,林鄭月娥親自到皇後碼頭,跟保育人士就碼頭去留問題進行辯論,是當時首名與保育人士直接對話的官員。

林鄭月娥最後堅持立場,強調“必須拆遷碼頭”,在辯論期間,保育人士希望向她遞交一幅以鮮血寫成的“一錯再錯”的血書,她直接起身離場,最終皇後碼頭在幾日後迅速清場,這一場戰役,讓林鄭月娥獲得了“好打得”的公眾形象。

在她的整個政治生涯中,最讓林鄭月娥有成就感的崗位,是她在2003年出任社會福利署署長,當時她掌管每年300億港元的預算,又可以推動社會改革,完成她做學生時期的目標。她在任內,推行社會福利機構一筆過撥款(Lump Sum Grant),取代實報實銷制度,降低社工薪酬支出,也曾經順應香港的經濟衰退及通縮而調低“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的援助金額。

如果說,過去的林鄭月娥頗具鐵手腕,這次選舉則讓她的心更加柔軟。在今年3月17日,林鄭月娥原本答應去天水圍討論墟市政策及領展問題,但因為工作安排有誤,最終調整到了3月23日,她兩次就早前因溝通錯誤而失約道歉,並承諾如果當選後,不會再失約,而是會像之前一樣,定期與基層居民見面。

實際上,在競選特首以來,林鄭月娥親自出席了大約100場的“深談會”,與不同界別及政黨背景的選委會面,獲益良多,另一方面,她認為落區不應該只是選舉行為,而應該是官員的慣常行為。陳勇稱,林鄭月娥每次“深談會”都親自參加,令競選團隊都非常感動,說明她是一個很接地氣的領袖,如果說過去她的執政風格是比較潑辣的話,那麽透過這次選舉,讓她變得更加謙卑,也讓她更加有耐心地聆聽,哪怕意見有不同的地方,她也會很積極地進行回應。

務實的政綱

正因為經歷了選舉的多次會面,陳勇表示,由於林鄭月娥資深的政務官經歷,讓她的政綱看上去比施政報告還要完整,而且在下基層的時間里,她吸取了很多寶貴意見,並融入了政策中。

以林鄭月娥在政綱中提出的教育問題為例,她在政綱中提出,教育是用心的事業,但靠錢並不能解決教育界面對的所有問題,但不可否認,有一些業界面對的問題,是急需投放額外資源應對的,未來她會及時增加每年50億港元的教育經常開支。

而這些開支,主要用以確立幼師薪級表、改善中小學教師編制、把短期合約教席轉為常額教席、增加對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支援、改善學校硬體及軟件建設、資助高中畢業生升讀自資院校大學學位課程,降低學生的財務負擔。

陳勇稱,這樣的政綱充分體現了林鄭月娥務實的本質,這一份教育的開支,林鄭月娥耐心地聽取了教育界別的意見,並且具有很強的執行力,反映出她是一個會實際推動政策、對香港施政不錯的領袖。

為什麽名校出身的林鄭月娥會傾情於改變教育制度呢?香港知名教育公號教養女王聯合創辦人欣言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近幾年對香港教育的詬病已經上升到社會問題,小三推行的全港性系統評估(TSA/BCA)曾經引發了社會的大規模討論,這種評估的初衷其實是教育局的一次摸底,主要是為了了解各個學校是否達到了教育局的要求,但在實施過程中卻變了味。很多學校為了爭取名校名次,吸引更多家長追逐,開始瘋狂操練學生,讓很多學生壓力很大,整個社會因此也怨聲載道。

欣言稱,盡管林鄭月娥出自名校,但當時的情況完全不同,林鄭月娥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到英國留學,順利躋身上層社會,但是現在傳統名校的孩子,就很難有這種運氣了。“稍微有條件的家長都不會讓孩子留在公立學校,這說明香港本身的教育制度出了很大的問題。”欣言說。

林鄭月娥在政綱中承認,近年,香港的教育政策在理念及執行上,都出現了問題,政府會全面檢視教育制度。在完成相關政策的全面檢視前,將擱置小三推行的全港性系統評估(TSA/BCA),為學生和家長減壓。

一名香港公立學校的老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公立學校在師資力量上很弱,很多老師都要身兼數職,語文老師兼體育課、體育老師兼英語課的情況經常發生,而且每天有大量的行政會議要開,讓很多老師精疲力竭。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香港特區政府教育經常性開支占整體比例由1997年的25%以上下降到21.2%,而香港特區政府教育開支占GDP的比例只有3.3%,但其他高收入經濟體都在5.5%以上。

葉國謙認為,林鄭月娥的政綱雖然準備時間不長,但她看問題非常透徹,完全抓住現階段香港的關鍵問題,那麽她就可以用自己的經驗,在民生、經濟方面先努力做起來,因為目前香港社會撕裂比較嚴重,先有共識,拉窄彼此間的距離,才是最明智的做法。他相信,林鄭月娥的上任,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764

彭于晏 好打過甄子丹 2014-11-27

1 : GS(14)@2014-11-30 03:02:15

http://www.skypost.com.hk/featur ... %90%E4%B8%B9/161487
繼《星際啟示錄》後,今日上映的《黃飛鴻之英雄有夢》應該是近期最具話題性電影。論主題,接近二十年無人拍過這個題材,黃飛鴻再現大銀幕,打破了近年功夫片只有葉問的悶局。戲中彭于晏(Eddie)一個打200個,比當年「一個打十個」的甄子丹更厲害,Eddie更被洪金寶破格收為徒,登上武打演員之列指日可待。
要打造全新黃飛鴻,洗走關德興和李連杰的影子,導演周顯揚表示在選角方面不敢馬虎,「我想用較年輕的方法把它重新帶給觀眾,所以花了很長時間去找演員,因為識功夫不一定識演戲,我不希望找一個偶像,然後全都是用替身去打。我看過彭于晏主演的《翻滾吧!阿信》,他本身不懂體操也可以演到體操運動員,他是一個很有決心的人,於是我說要將他變成一個動作演員,結果我們一拍即合,開始了一段漫長又黑暗的時光。」
七個月地獄訓練
《黃飛鴻之英雄有夢》講述黃飛鴻未成為一代宗師前的經歷,因少年時目睹黑幫行兇,父親亦遭惡人報復而葬身火海。決心推翻黑勢力的黃飛鴻不惜混入黑幫做臥底,甚至為博取黑虎幫幫主信任,單人匹馬刺殺北海幫幫主,那場戲要一個打二百個,零功夫底子的彭于晏能夠打到翻天覆地,功架十足,全因周顯揚安排的地獄式訓練。「彭于晏接受了七個月日以繼夜的南拳訓練,那場雨戲拍足九日,對手都是拳拳到肉,很多要摔要跳、難度較高的動作,例如在屋頂跳下來,他亦親自上陣,無花無假。」
Baby搶鏡指數高
今次完全顛覆過去的印象,由Eddie接棒的黃飛鴻除了要混入黑幫,戲中他與井柏然、王珞丹和Angelababy更有一段複雜的四角關係,在以往的《黃飛鴻》電影中較為少見。
Angelababy飾演青樓女子,雖然只是客串,但她將角色外柔內剛的性格演繹得傳神,搶鏡指數甚高,導演亦大讚她投入角色,「可能她之前很少認真表現的機會,今次有場戲要在水中睜開雙眼幾分鐘,連替身也頂不順,她卻一take過搞掂,還問我有無需要拍多幾個更好的,可見她對自己要求很高。」
撰文:何穎之
編輯:陳禮恒
設計:鄧俊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619

應正亮﹕好打得都要提防「港毒」

1 : GS(14)@2016-07-08 07:59:31

【明報專訊】上星期,誠哥在汕頭的一段潮式普通話發言,引起筆者興趣,其中有一句值得細味:「沒有解決方案的雄偉願景,是有毒組合。」相信不少人會即時想起香港某位「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的領導,正因為他,這片土地,瀰漫着一股「港毒」,甚至有蔓延迹象。當大家開始感到梁特連任無望之際,第二把交椅林鄭想問鼎特首寶座的姿態愈來愈明顯,ABC(Anyone But CY)或將會實現。

不過,政圈有八卦之士開玩笑說,「別開心得太早,ABC的C不一定只適用於CY,CL如何?」CL?林鄭英文名字正是Carrie Lam。筆者聽後O晒嘴:唔係啩!林鄭好打得,又熟政府運作,應該會靠譜一點?不會染上「港毒」吧?於是筆者略略做了點資料搜查。如果林鄭要打特首之戰,有機會被翻舊帳的清單,原來也不少。

倘被翻舊帳 清單不短

由近的開始,一場四級火,奪去兩名消防員性命,引起社會對工廈迷你倉的關注,而《蘋果》報道指出,林鄭任發展局長期間,提倡活化工廈政策,是促成迷你倉林立的始作俑者。坦白說,筆者認為兩者直接關連不大,但最有趣的是林鄭的回應,當記者問關於「提倡活化工廈政策促成了迷你倉湧現工廈」時,她即時反問記者是否來自《蘋果日報》,怎料記者回答是《南華早報》,她才回應「不可混為一談,兩者無關」。如果是《蘋果日報》問,林鄭會有不同處理手法嗎?

再回帶至一個月前,鉛水事件調查報告出爐,4名涉事局長及署長致歉,作為公務員之首、有奶媽之稱的林鄭,以「制度出錯」為由,指「看不到有哪一位同事要為此負上個人責任」,展示「強悍」一面,擺出企硬姿態;當然大家亦不會忘記,林鄭去年講過自己「官到無求膽自大」,又說不會再接受官員被迫飲鉛水這種「屈辱」。

打擊僭建 「投梁」後不再提

再說遠一點,2011年起,林鄭一手颳起之「打擊僭建」風暴,成功把僭建設定為政客道德審查標準,上至曾蔭權,下至各局長、議員、有錢佬均中招,當時林鄭雷厲風行,表面是打擊鄉事,但後來原來真正拉倒的,是參選特首的唐英年。早在唐、梁特首戰開始前半年已有人說,一直很睇得起林鄭的曾蔭權也因為她狂打僭建而sideline了她,令她投向CY的懷抱。最可怕的是,打擊僭建這政策,隨着CY也被發現僭建,而林鄭走向CY權力核心而壽終正寢。

林鄭任發展局長時,亦把九成舊樓業主同意才可進行拍賣重建的門檻,改為八成,從好方面看,大大加快市區重建步伐,提供了不少新的住宅供應,但同時亦有人批評,這扼殺死了更多舊區和本土文化,在落實政策和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林鄭是否拿揑恰當,仍有人質疑。

好打到打倒昨日的我

官場中人都指好打得的林鄭,向來都是心口掛住個「勇」字,有人認為她政績多,但亦有人認為她四面樹敵。筆者好想知道到底是今年何月何日,林鄭突然認為自己有機會黃袍加身,於是開始與梁特劃清界線。去年才講過否決「袋住先」、政改就不知何年何月的她,竟說下屆政府要重啟政改。好打得原來係指打倒昨日的我,但林鄭要洗底,所費力氣不小。

[應正亮 廿四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76&issue=201607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769

「好打得」作風惹爭議

1 : GS(14)@2016-12-11 12:58:54

【本報訊】投身政府36年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作風強硬,任發展局長時多次處理爭議事件,被稱為「好打得」官員。2007年清拆皇后碼頭事件,她親臨碼頭與絕食抗議的保育人士舌戰,會上態度強硬,指出「不遷不拆」絕對不可能。其後處理新界村屋僭建時,有新界原居民火燒「林門鄭氏」紙公仔,她亦未有被嚇怕,更表示要加強打擊僭建。


民望被財爺爬頭

但她升任政務司長後形象變質,2012年國教風波,她接受訪問時表示不明白為何有人不信任政府,一度感觸落淚;2014年政改諮詢時,她積極推銷「袋住先」方案,更以「一錘定音」肯定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否定公民提名的言論。雨傘運動期間,林鄭被問到會否承諾不以武力清場,她回應作為一個「局外人」,不可能「指指點點」,各番言論屢惹批評。身為問責班子第二把交椅,今年鉛水調查報告公佈各部門責任後,林鄭卻公開表示沒有官員需要負責。林鄭擔任政務司司長4年多以來,民望先升後跌,2014年政改失敗後已經被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爬頭,最新支持度評分落後潛在對手約9分。■記者紀靜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11/19862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130

劉夢熊:好打得係謊言

1 : GS(14)@2017-03-03 00:45:20

【本報訊】前全國政協劉夢熊前日出獄後即晚出席電台節目,狠批林鄭月娥並非如外界所指般「好打得」,「話林鄭月娥好打得,呢個係本世紀最大嘅謊言!」他批評林鄭擔任政務司司長時,未及早發現港獨萌芽;在國教事件拒絕與學生公開辯論;推動政改諮詢時「掛羊頭賣狗肉」,表面有商有量,實際一錘定音,在政改夭折後未有道歉和檢討,導致香港社會撕裂。


對港獨不吭一聲


劉夢熊聲稱自己過去多次致電梁班子,包括在國教爭議時,建議梁振英及林鄭與時任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公開電視辯論,趁機建立中國論述,「結果林鄭月娥佢哋就唔敢面對,後來過幾日就冚旗,宣佈擱置(國教)」。他又致電建議梁班子在行政、輿論和立法層面消滅港獨苗頭,但林鄭月娥僅率領部門打擊水貨客,對港獨不吭一聲,結果港獨思潮蔓延至今。劉批評林鄭擔任發展局局長期間,在應對保育皇后碼頭爭議時,雖然現身碼頭與保育人士朱凱廸溝通,但未提出具說服力理據,「你上得陣應該有子彈,結果卡咗殼,成個鵪鶉咁坐喺台上」。■記者潘柏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01/199437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234

男版「好打得」傳任副局

1 : GS(14)@2017-06-23 02:46:33

【本報訊】新一屆問責局長大多為舊面孔,但其後登場的副局長有新星登場,現為運輸及房屋局副秘書長的陳帥夫,據知決定脫離公務員團隊加入熱廚房,擔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自由黨山頂區議員陳浩濂料亦獲任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其山頂議席出缺,或要進行補選。



■陳浩濂料獲任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

運房局過檔政制局


陳帥夫據報1994年於中大歷史系畢業,曾經擔任旅遊事務助理專員、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政務助理、民政事務總署助理署長等,現時為運房局副秘書長,傳將擔任政制局副局長。曾與他共事的政務官指其「好打得」,作風硬淨,早前便就剛公佈的《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報告四出解畫,與林鄭要求新班子要加強政策解說要求不謀而合。部份有政黨背景人士亦獲任副局長,包括今年40歲的自由黨陳浩濂。陳現於銀行界任職,去年參選立法會商界一功能組別,與爭取連任的經民聯林健鋒對撼,高票落敗後,於選舉委員會商界一組別以新丁姿態膺票王;有別於其他自由黨成員,其「ABC(Anyone But CY)」立場不明顯,政圈風評不俗,認定是實幹型。他早前回應本報查詢是否加入熱廚房時曾稱,考慮以不同方式及專長服務香港。同樣是41歲的兩位民建聯出身的政治助理,民政事務局的徐英偉及商經局的陳百里料「升呢」任副局長,前者加入勞福局,後者有傳留任商經局。■記者許偉賢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2/200647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