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排隊太久 多家銀行赴港IPO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2/2503544.html 在目前排隊赴港IPO的城商行中,上海銀行的融資規模位列第一。
由於太多企業排隊等候在A股市場進行IPO,一些銀行紛紛打算轉戰港股市場。目前,包括上海銀行、重慶銀行、龍江銀行、南昌銀行等在內的多家城商行都已著手或計劃赴港進行IPO融資。此外,光大銀行(601818)也計劃在年內重啟H股上市。對於這些內地銀行而言,去香港上市除了證監會已經批准簡化H股上市外,已經基本可以確定會獲得批准的H股全流通政策也是推動力之一。
多家城商行推赴港融資計劃
重慶銀行A股上市計劃在等待近5年後,因為太多企業排隊等待A股IPO,且政府沒有制定明確的城商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在上海或深圳上市的政策和標準,決定今年轉向香港市場尋求首次公開發行,計劃募集資金5-6億美元(約39億至47億港元)。
除了重慶銀行以外,匯豐控股(00005.HK)持有8%的上海銀行、黑龍江的龍江銀行以及南昌銀行也都已經顯示出在香港市場進行IPO融資的意願。
援引銀行業內知情人士的表述稱,上海銀行在A股上市遙遙無期的情況下,早有先登陸H股的準備,並初步敲定了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內的4家承銷商。
目前,16家在A股市場排隊上市的城商行包括農商行發審環節幾乎處於停滯狀態。而據知情人士透露,上海銀行H股IPO的計劃早已報批證監會,而證監會目前基本已經同意其先在境外上市。2012年4月,上海銀行H股上市計劃已經獲得股東大會高票通過。
此前,上海銀行上市前自然人過多的問題也早在2010年就按照證監會的要求已經得到解決。上海銀行2008年8月就已啟動了登記託管工作,超過90%的股權已集中託管,從而掃清了股東數量過多這一上市障礙。
去年12月,中投副總經理正式出任上海銀行董事長。2011年10月,該行外資股東國際金融公司IFC將其所持有股份29638萬股全部轉讓給中投全資控股的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佔總股本7%,位列第三大股東。
截至目前公開資料顯示,匯豐控股依舊是上海銀行的第二大股東,並持有3.3872億股該行股份,持股比例保持8%未變。聯合投資則仍然是上海銀行的控股股東。
根據上海銀行2012年年報披露,截至2011年末,上海銀行總資產6558億元,比2010年末增加890.25億元,增長15.71%;實現營業收入141.62億元,比2010年增加12.14億元,增長9.37%;利潤總額67.17億元,比2010年增加9.77億元,增長17.03%;資本充足率為11.75%、核心資本充足率為8.74%。低於同業平均水平。上海銀行召開2011年年度股東大會批准H股上市計劃後亦指出,此次H股所募集的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補充核心資本。
H股IPO全流通試點有吸引力
據業內人士透露,除了A股IPO停滯以外,H股的IPO全流通試點也是吸引包括銀行在內的眾多內地企業赴港融資上市的重要一點。
根據香港信報之前報導,中國證監會經過逾10年研究H股全流通的可能性後,將以IPO作為H股全流通的試點。
據悉,證監會為疏導內地A股的排隊上市潮,在2012年已著手研究簡化內地企業去H股上市程序。有相關中資券商透露說,在整個H股上市改革中,主要分四大層面,當中包括取消「456」條款、獲得上市批准前所需呈交的文件由28份減至13份、取消對同業競爭的審批諮詢,以及H股全流通。當中,前三者已全被通過並向外公佈,只有H股全流通仍未正式對外公佈。
不過,有知情人士指出,在取消「456」條款同時,監管部門內部早已取得共識,允許向個別「要求案例」開綠燈,准許內地企業以H股全流通形式來港上市,但放行的H股全流通,只侷限於IPO,而消息一直未對外公佈。
一些城商行的股東也紛紛表示,前幾年出現過投資機構大筆投資城商行股權的事情,對這些身為專業投資機構的股東們而言,如果全流通方案一推出,對於他們套現也很便利,所以他們很樂意推動所投企業去H股市場IPO。
在各方推動下,內資銀行扎堆去H股上市正在加快推進。有知情人士向商報記者透露,重慶銀行、上海銀行等銀行的財務審計報告都在根據港交所的相關規定進行調整。
10家銀行A股IPO僅為初審
來自證監會的數據顯示,目前正在證監會排隊等候IPO的城商行及農商行,包括江蘇常熟農商行、盛京銀行、大連銀行、江蘇銀行、錦州銀行、徽商銀行、上海銀行、貴陽銀行、成都銀行、無錫農商行、杭州銀行、重慶銀行、東莞銀行、江蘇吳江農商行、江蘇張家港農商行和江蘇江陰農商行。
上述16家銀行的IPO仍處於初審中的有10家,仍處於落實反饋意見中的則有6家。從其保薦人來看,中信建投有5個項目,高盛高華有2個項目。
根據宏源證券(000562)的研報預測,目前在排隊IPO的城商行,預計募資總額約為1183-2838億元,中值為1892億元。其中,上海銀行的融資規模預計將達283.39-680.13億元,位列第一;江蘇銀行的融資規模則預計在215.23-516.55億元,僅次於上海銀行。此前,上海銀行方面也曾表示,希望能通過H股上市,推動其A股上市進程。
此外,已在A股上市的光大銀行正計劃於今年內重啟H股上市進程。該行計劃通過在港IPO發售40億股,募資15億美元(約合117億港元)。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伴隨內地銀行業整體估值水平自2012年9月起漸見復甦,相信光大銀行IPO可在今年第二季度進行,但最終時間表仍未敲定。
一萬年太久? 衍生品定價研究
http://xueqiu.com/5094434048/24303607在投資股票的思想上,大體有兩種比較有代表性的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投資的職業是一項長期的、耐心的職業。只有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才能獲得超額的收益,即所謂長期投資觀點。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在股票市場上,沒有什麼方法能讓人長期的賺錢,炒股就是零和遊戲,玩的就是火中取栗,股票市場上要依靠靈活的投機性策略獲勝,也即是所謂的投機主義。
長期投資的觀點非常動人,很多支持數據也很有說服力。比如,假設你有1美元,投資到1800年的美國股票市場,你會獲得多少收益?答案是十億美元(名義值)。再比如,美國股票市場S&P500的股票指數在刨除通脹等因素後的年化真實收益是多少?答案是8%左右。假設你在1929年的市場巔峰投資股票,隨後經歷股災,扣除通脹等因素,持有30年後你的100美元會是多少呢?答案是585美元。如果投資債券呢?答案是145美元;如果投資國債是114美元。如果你選擇歷史上最好的和最壞的連續幾年做對比,在最好的年景連續持有5年美國S&P500股票指數的年化真實收益率是26%,最差的五年是年化負收益-11.7%;但是如果你連續持有30年股票,那麼你的最優收益是10.6%,最差的30年的收益是2.6%。尤其是最後一組數據非常動人,堅持持有30年股票,你刨除通脹稅收等因素的真實收益是正的,實現不勞而獲,吃上免費午餐。
但是,投機分子卻不這樣認為。投機分子認為,第一,人生的週期太短了,假設一個人1800年在美國股票市場上投資了1元,200年後變成了10億元又關這人什麼事兒呢?賺錢是為了享受,但時間太長就享受不到了。第二,方法論應該建立在人性與業務均可行的基礎上的,人的本性是衝動的、希望創造價值的,動不動就要等上十年二十年很難,作為專業的機構,在現有的資本市場結構下,沒有客戶會為你的不作為付費或出資,可能等不到三十年就清盤了。第三,數據的選擇是有傾向性的,例如如果在1929年的牛市的高峰進入股票市場,10年以後,股票的收益和債券的收益以及國債的收益基本是差不多的,總收益率為10%,年化收益為1.6%;20年後,股票的收益開始略領先於債券收益,但是年化收益率也僅僅是4%。並未顯著體現出優勢。最後,雖然連續持有30年股票,即使最差的情況出現,投資股票市場的年化收益率也能達到2.6%,但是誰又熬得住30年呢?最後的問題是,一切的數據都基於一個特殊的市場 – 美國股票市場。這是在過去100年中最成功的經濟體的股票市場。而且只有這一個樣本,所以很難講這套長期投資的理論到底是不是只適用於美國特色的資本主義。總的來說,投機分子認為,人生苦短,耐不住寂寞。如果想及時行樂,一般人奮鬥十年該有的也都有了,犯不上用這套苦行僧一樣等待來折磨自己。這一點,在中國生活的我們應該更有深刻的體會。
長期投資者認為,投機是行不通的,巴菲特成功了,要向他看齊。投機分子認為,只有一個巴菲特,如果長期投資作為方法論行得通,就不會只有一個巴菲特。巴菲特的成功應該歸因於個人天賦的偉大而不是方法論造就的成功。相反,對沖基金經理們40多歲開始退休的大有人在,有的做幾年投資就成功退休了,說明投機至少也是一種合理選擇。
面對長期投資者在研究方面的充實數據,投機者在對股票的數據上也有著非常深刻的研究。最有學術價值的貢獻之一是有效市場假說。該理論認為,市場的定價是理性的投資人根據各種信息進行反覆思量後通過競價形成的。股票的價格體現了信息,但是價格能夠反映何種程度的信息,這取決於一個市場的有效程度。一個市場如果是弱有效,那麼過去的價格只反映過去的預期,不反映今後的價格預期,因此,技術分析是沒有用的,但是對公司的基本面的深入研究是有用的;如果一個市場達到準有效或者半有效的情況,對於公司基本面的研究也沒什麼用了,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些情況,能夠獲利的就只有內幕交易者;如果一個市場達到了充分有效的情況,也就是說,所有信息都充分的反映到了價格中,那麼,沒有人能夠通過炒股長期獲利,因為價格已經充分體現了一切公開及內幕信息。
顯然,充分有效的市場(第三種假設)是不存在的,因為這一看就知道是個理想化的情形。現實也不支持這個說法,如果市場特別的有效,就不會有2002年、2008年的金融危機了,因為理性的人是不會動不動讓市場來個暴跌給自己找不自在的。第一種情況,即弱有效的市場,在實現了電子化交易、傳媒通訊均較為自由發達的今天也已經實現了。現在已經基本認為市場是半有效的,爭議主要在於半有效的市場到底是多有效的。
如果市場是一個內幕交易可以獲利的半有效市場,顯然,投機者會興風作浪,抱著指數或者大盤股等待的長期投資人會顯得像個傻子(這也是長期投資很難踐行的原因之一,會受到輿論壓力)。眼下的投機者顯然希望以足夠專業的方式、科學嚴謹的態度來從事投機事業的。這就出現了量化投資的團隊。投機者認為既然市場是半有效的,那麼資產的價格會出現不間斷的,臨時的錯配,這就會導致股票的價格產生波動,一個市場的有效性越差,波動就越強烈,那麼用強大的數學工具來測算波動用以獲利就成了一部分專業投機分子的牟利手段。量化金融的投資者以期權或者其他衍生品為工具實現利用市場價格劇烈波動獲取超額利潤。
不過,就目前而言,長期投資者和投機分子之間的戰績很難說分出了什麼勝負。總體的情況是,在牛市的時候,大家都做得很好,在熊市的時候,看運氣,在危機的來臨之初,巨人們紛紛倒下,投機者分食盛宴,但是隨著危機的加劇,洗牌更加徹底,投機分子的日子也非常艱難。
微信公眾平台: OTCOPTIONS
全球最大鉀肥產商否認鉀肥價格會暴跌 稱BPC分裂不會持續太久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446全球最大鉀肥產商POT.TO的CEO Bill Doyle表示,鉀肥卡特爾BPC的分裂不會持續太久,他否認了分裂會導致鉀肥價格暴跌的預言。
當地時間8月7日,Bill Doyle首次對BPC分裂事件公開表態。他說:
我認為分裂持續的時間不會太久,理由是這樣才合乎基本邏輯,我還沒見過特別多的人故意自我摧毀的。
我們不擔心,我們曾經度過許多次更大的挑戰。
Doyle還表示,他尚未看到Canpotex會作任何改變。Canpotex和BPC並列為全球兩大鉀肥卡特爾。
華爾街見聞此前報導:
全球鉀肥兩大卡特爾之一的BPC(Belarus Potash Corporation)在7月31日出現分裂,其主要成員俄羅斯的Uralkali宣佈退出這個出口卡特爾,這使得整個鉀肥板塊的股票大跌。
Uralkali(URKA)指責其白俄羅斯夥伴Belaruskali違反協議,在卡特爾之外出售鉀肥。
Uralkali預計鉀肥價格將在卡特爾破裂後下跌25%。
在Uralkali宣佈其決定後,全球七大主要的鉀肥生產商的市值總額蒸發200億美元。BMO資本的分析師Joel Jackson將其稱為「我們當前所理解的鉀肥市場已經終結了」。
此外,Uralkali方面的態度也有所軟化。Uralkali CEO表示,他對「共同利益基礎」上的和解持開放態度。所謂「共同利益基礎」,應當包含Belaruskali停止在卡特爾之外銷售鉀肥。
豐業銀行分析師Ben Isaacson認為有4成幾率,Uralkali和Belaruskali會在2015年之前重建合作夥伴關係。
換句話說,產量優先[volumes over price]確實是Uralkali的新戰略,但正如它自己所承認的,這並不是它想要的戰略,我們認為,只要Belaruskali答應建立新的夥伴關係,Uralkali就會迅速放棄產量優先的戰略。
Ben Isaacson預測,截至2014年年底,鉀肥價格每噸將下降80美元。
育兒經之三:我們脫離大地已經太久 502的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ee43000101pxbr.html 不久前,老婆得了感冒,然後咳嗽,喝了一次金銀花水之後,兒子估計是喝了她的奶就開始腹瀉了。一天必在幾個時間段拉到5次,一連好幾天都是如此,換了兩三種藥都沒有效果,我和我媽都感到憂心忡忡。大概第五第六天的時候我媽決定換加入一種新藥,並且按照醫生的建議煮石榴葉水給寶寶喝。當時已經是晚上,我媽叫上我一起出去找石榴樹。我疑問石榴葉長什麼樣和到哪去找石榴樹啊?我媽說石榴葉你怎麼不懂呢?以前小時候在你爺爺家住時附近就有還摘過,也是煮水給你喝呢。於是我倆就各帶上手電筒朝以前的舊小區去了。
兩個強光手電筒在漆黑的夜裡不停地晃動,一連找了好多棵樹,有橘子樹、菠蘿蜜樹等等,就是沒有石榴樹。我媽說石榴樹不高,樹都砍掉了,換成高大樹種遮陰了。找了一圈無果,我們又轉向外公家的舊小區。又是翻看了好多宿舍樓前的樹種後,終於在一個陰暗的角落,我媽停下來仔細觀察著一顆一人多高的小樹,樹上沒結果,但我媽判斷應該是顆石榴樹。我對能找到這麼一顆石榴樹感到驚奇,這種樹是誰種的呢,這麼矮小,估計結出的果也不好吃。我反覆跟我媽確認,這真是一顆石榴樹嗎?媽媽還是很確定的,摘了一袋石榴葉的葉芯。恰好附近有以前的老鄰居,媽媽就拿著葉子去問她們。一個婦女看了下說是,另一個婦女把葉子在手中揉了幾下問下氣味說肯定是,都有石榴味。我對媽媽這輩人所擁有的識葉本領感到嘖嘖稱奇。後來老鄰居還給出了些治腹瀉的土方,媽媽說小時她不知道摘了多少石榴來吃,怎麼會不認識石榴葉呢。
回到家中,看了寶寶一眼,他居然對我一笑,感覺是是表達,你們找到給我治拉肚子的石榴葉啦!後來幾天,不知道是加了新藥還是喝了石榴葉水的效果,寶寶就好了。
像我這一輩人,不光是我,就連在農村生長的我老婆,都是不認識什麼石榴葉的。我們或許學習了很多書本知識,但是對於大自然仍然是所知甚少。現在,城市綠化,樹種都是經過人工選擇栽種,以符合人們美觀遮陰的現實需求。但是,仍然有更多的樹木是我們沒有發現它們的價值而被捨棄。如果以後都選擇是千篇一律的樹種,缺少了大自然的多樣化,以後還找不找得到治腹瀉的石榴葉呢?
雕爺內部郵件:河貍家估值已達10億,出發的太久不要忘記為何出發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29/145241.html
這是一封雕爺自稱內部郵件的公開信。據雕爺透露,河貍家僅用半年,估值已達10億人民幣,正在洽談B輪融資中。在信中,雕爺說到,他們做的三家公司其實有相同的定義——收窄客群,創新價值;顛覆行業,闡述未來。
公司的全體小夥伴們,不好意思哈,寫這封郵件給大家時,我其實正在和另外七個公司高管在大溪地度假,其實這是阿芙早幾年留下的傳統,因為七八月份是傳統上化妝品行業的淡季,所以這幾年來一直都保持著這個時間段去海島避暑的習慣。
但現在好像不太一樣了,我們不僅僅有阿芙這一個業務,阿芙在去年就已經達到12億人民幣的投資估值報價。而雕爺牛腩,則在2家店開業後就已經被VC給出的Term sheet中估值4億,而現在我們已經有了8家雕爺牛腩,還有天天爆滿的薛蟠烤串、2家皮娜鮑什下午茶,和切客鬧小醜煎餅,這套品牌矩陣形成的“以中央廚房為供應鏈核心”的成本控制體系和針對Shopping Mall的談判能力,競爭力越發凸顯——雖然餐飲板塊現金流良好用不著去融資,但我猜接近10億的估值應不算誇張。
而河貍家則在幾天前,我們在日本轉機途中,接到“以太資本”的FA李悅給我發來的微信,一家知名VC已經發出正式Term sheet,此次B輪融資對河貍家的估值接近10億人民幣(其實對方是美元基金啦,但我喜歡換算成我熟悉的幣種,還顯得多一些),A輪的IDG也明確表示會跟投。
達到10億估值這件小事,阿芙用了整整8年,雕爺牛腩用了2年,而河貍家如果從3月11日接第一單美甲開始算,僅僅半年。
大部分外界的解讀,一定是“風口上的豬”原則啦,雖然這也不能算錯。如果河貍家是做自行車補胎業務的,我想無論如何沒法太值錢。但O2O確實是今天風口浪尖上的東東,無論美國還是中國,這個概念火得一塌糊塗,我們的河貍家美甲則剛好在這個時間段切入,甚至短短時間迅速超過500名美甲師,且日單量已然上千,成長速度驚人,如果把我們想象成一家美甲店,毫無疑問是中國第一大,而且每隔幾個月就翻倍——但我想說的不是這個,所謂估值,都是浮雲,那只是個數字,而且是個容易令人迷茫的數字,“出發的太久,以致忘了我們為何出發”,這才是我想和大家談談的。
我對咱們的這三家企業,都有相同的定義。做為願景——精油、餐飲、美業服務O2O三個完全不搭的行業,居然可以共用這兩句話16個字:“收窄客群,創新價值;顛覆行業,闡述未來”。
你看,阿芙品牌是國產品牌里賣得最貴的,但我們目前在全球簽了7座著名老牌莊園,為阿芙契約種植,直供精油原料。意思是我們根本不會做平價品牌、低廉售價,因為我們的成本確實高,這就是“收窄客群”。雕爺牛腩也一樣,不做家庭用戶的生意,不接待兒童,克制售賣酒水,雖然只有十幾道菜,但舍得用好食材,開業至今不放一粒味精,調味只用熬制的傳統金湯……所以人均客單150,差不多是Shopping Mall里最高。甚至薛蟠烤串為了搞定優質羊肉,先去內蒙錫盟買了個牧場,所以我們怎麽照顧普羅大眾低消費要求?吃個烤串人均近200我也不想,但保證了各種細節精美後,你讓我賣得便宜,“臣妾做不到啊!”
河貍家這個O2O項目籌備時,我們也知道比如做家庭保潔之類的上門服務,受眾比美甲大很多。但只有一個問題:誰都接受、但低客單價的項目,咱們團隊完全沒靈感。咱們只會做那些挑剔客人的生意,這些挑剔客人雖然難伺候,但容忍較高價格呀!嗯,這麽一收窄,咱們就腦洞大開,靈感源源不絕。美甲客人多挑剔呀,根本賣得不是好不好,而是美不美!咱們連賣碗牛腩面都能賣得那麽美、那麽雲霧繚繞有儀式感,難道還怕指尖上畫油畫麽?
目標客群一收窄,創造全新的“顧客價值”就容易了。大家看看那些阿芙、牛腩、河貍家的死忠客人,為何愛我們愛得死去活來?不是因為咱們便宜啊!而是市場上幾乎沒有同類競爭者,能和咱們一樣,為她們提供如此享受的細節、充滿靈感與創造力的貼心服務。
那什麽是“顛覆行業、闡述未來”呢?這是咱們的夢想。我總在內部說,上市?咱們不感興趣,有一天上市了也沒所謂,也不令人反感而已。但那不應該是一個優秀企業追求的目標——至少咱們興奮的東東,是如何顛覆一下所在的行業,闡述一下未來這個行業的前景。
精油行業和餐飲行業不說了,咱們這兩個品牌早就引發了業內大討論;說說河貍家美甲,“顛覆行業”已經開始了,據說北京上海兩地的美甲店老板,最恨的人就是雕爺,因為這王八蛋把他們店里最優秀的美甲師都挖走了……哦,其實,嚴格說,不是我挖的啦,而是她們聞著味道主動就投奔河貍家來了,因為我不當他們老板呀!我當她們的合作者,河貍家APP上其實是個美甲師的平臺,只要你手藝過關,你自己定價作品、自己管理自己的工作時間,想玩就玩,想幹就幹,想怎麽賣你的美麗作品都行——只要你能賣得掉!不過,虛標高價但服務不給力,得到差評,嘿嘿,那您也得自己忍受。說白了,誰不喜歡賺更多呀?誰不喜歡工作時間更自由啊?你是個美甲師,你說你是在美甲店當打工者,還是投奔河貍家,當自由職業者?
顛覆的力度足夠大時,“闡述未來”就開始了。在這一點上,我很贊同羅輯思維的羅胖子觀點,未來很多人會“U盤化生存”——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河貍家做的就是美甲師這些手藝人的大聯盟啊!所以咱們河貍家內部的Slogan是“自由職業者萬歲!”我天天鼓吹的是:毫無個性的商業品牌之後,是“自品牌”的興起,每一個手藝人自己的姓名,就是品牌,憑借手藝吃飯,獲得有尊嚴的收入,不再依靠“組織”,不用阿諛“上司”,不必忍受“壓榨”,用自己雙手獲得尊敬,自覺自發磨練技藝,為顧客創造美好與感動,守護自己的姓名,捍衛自己的自由與獨立,只有這樣的人成為社會中堅,這個社會才能有更多公平,這個國家才會有更多希望!媽的,每次我想到這些,都會微微濕潤眼角呢!
這就是我們的夢想與動力。
北京上海目前都有山寨河貍家模式的,但據我觀察,和我們本質上完全相反:他們只是雇傭美甲師,然後為顧客提供上門服務,他們自己倒成了“無店鋪美甲店”的老板,然後賺打工美甲師的差價……哦,好處是,他們上來就有利潤,畢竟有差價可賺。而河貍家上來封死了自己的路,承諾永遠不收美甲師提成傭金,美甲師永遠是“所見即所得”,你見到的錢100%歸你所有……當然,這也是為啥我一上來就給河貍家融資的前提,否則A輪那幾千萬,還用得著找VC麽?一想到未來河貍家至少要燒掉幾個億現金,我也覺得菊花一緊呀!所以,持續的融資之路,不得不一早就開始。
再艱難,只要能夠“闡述未來”就是值得的。當比爾·蓋茨夢想著“每個人的桌面都有一臺電腦”時,當喬布斯夢想著iPhone“重新發明了手機”時,他們都知道一點: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實現未來。而河貍家夢想著未來有幾百萬上千萬的自由職業者,自己當自己的老板,獲得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心靈自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為之打拼的事業夥伴,也收獲了快樂與意義。
是的,我總在擔心,我們每天上班努力,到底TMD有沒有意義?這個世界上那麽多企業,難道少我們這一家麽?如果我們倒閉了,是不是和非洲大草原上某個蟻穴覆滅一樣?幾百萬只螞蟻被一場天災或食蟻獸消滅,死掉了,可是,這個世界有什麽變化麽?真的有人關心麽?如果毫無意義,那麽我們這些企業人,和這些螞蟻一樣每天辛勤搬運勞作,還那麽努力,有啥價值咩?
但如果我們闡述了未來,一切就不太一樣。即使是蘋果,有一天也會倒閉。事實上,拉長時間來看,任何企業都是速朽的,和人的生命一樣,都是短暫無比。但有一種可能,成為不朽,做為人,你可以成為畫家、音樂家、戲劇家,幾百年以後,人們仍然看著梵高的向日葵感受陽光,聽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心潮澎湃,而小孩子則聽著安徒生《小美人魚》帶著淚光入眠……做為企業,闡述未來世界之摸樣,激勵一代又一代企業家去開啟明天人類新的生活方式,征戰未知的疆域——波音使人們跨洋飛行如此便利廉價,福特使汽車走進千百萬中產階級的家庭,任天堂使得全世界人們的童年如此快樂難忘,就算是今天慘淡求生、已無法獨立存在的摩托羅拉,畢竟也是發明了移動電話的先賢,當年雄心勃勃的“銥星計劃”,66顆衛星環繞地球組成無縫網絡,讓這顆星球的溝通再沒有死角——沒錯,我知道那次計劃從商業上失敗了,但那種人類的熱血夢想,野心勃勃、膽大包天的創舉,令我今天依然記得銥星電話當年的廣告語,“溝通看不見,但無遠弗屆。”
好了,我抒情完畢。
回到現實,我記得有一次,有記者問馬雲,為何王峻濤做8848電子商務時,明明比你早很多,但他失敗了而你做成了?馬雲回答,“噢,我和他都是特能講演,各個場合大談未來的人,所不同的是,我負責外面吹牛,而家里有一群兄弟把我吹的牛實現出來。他嘛……他吹完了就是真吹完了。”
無論精油、牛腩、還是美甲,咱們從事的本質都是服務業。服務業是啥?就是“手上全是老繭”——技藝的打磨,沒有一天可以止歇。魯賓斯坦說,我一天不練琴,我自己就能感覺到,我兩天不練,樂評家就能感覺到,我三天不練,普通觀眾都能感覺到……而我們的每一樁生意,都是這個類型的苦逼生意呀各位!精油,線下就是一個一個手護做出來的,線上就是一個一個咨詢培育出來的。牛腩?那真是一碗一碗端出來的,端一碗,賺5塊錢,烤串烤好一串賺2塊,嗯,啤酒賺得多點,鼓勵顧客多喝一杯……但得罪一位顧客,這輩子再別想賺他一毛錢……美甲?簡直集大成了,一方面要服務好美甲師端,教她們禮儀規範,為她們找頂尖的培訓老師(9月份甚至請來個美國TOP級美甲專家教學),一方面還得伺候好每一位顧客,小到一副進門穿的一次性鞋套都不能隨便。什麽是細節?就是每一個人都變成處女座、強迫癥、控制狂、以及完美主義大變態。
但這不就是服務的本質麽?讓每一個顧客在每一個細節上都無可挑剔,付錢時恨不能多介紹幾個朋友下次一塊來,分享她的滿意——如果我們做不好這些服務細節,那我們和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銀行還有什麽區別?!
最後,我想說的是,目前O2O實在是太火爆了。每天打開朋友圈,都是各種O2O項目融到錢的新聞,而且金額都挺高。但是,根據歷史經驗,我們都知道任何事火爆到極點,就是拐點呀!所以我大膽預測,這一輪O2O融資的熱潮,應該半年到一年內就該熄火了——不是說O2O本身,而是資本市場的投資熱情,往往和企業發展節奏,是不匹配的。2000年的時候,門戶互聯網興起,火爆過後就是大家再也不投互聯網了,但不代表沒價值呀。潮水退去,沒褲衩的自然消失,但手上有老繭的,則真正強壯起來。我還記得2011年初,大家都覺得網絡商品品牌會崛起,VC們瘋狂投資淘品牌,很多VC誤以為阿芙也是淘品牌——其實阿芙上網前就已經上百家高檔商場專櫃,是線下精油中國第二了,只不過在網絡彎道超車,很快變為第一罷了——那幾個月,阿芙也收到很多邀約,但突然間,市場就冷了,VC全都躲起來看不見啦,阿芙反正也沒拿錢,人若無名專心練劍嘛,苦練內功,直到今天仍然在行業里遙遙領先。可當初不少拿到錢的淘品牌,今天不見了。
O2O多半也是這樣,大潮來了,人人都弄潮,這是好事。唯一問題是,每天問自己一遍,潮水退去呢?褲衩在哪里?咱們也不例外,一疏忽,咱家的褲衩也保不住!所以,回到前文那麽多啰里啰唆,“有名沒名,專心練劍”就對了。唯有手上的老繭,能抵得過一切浮躁與行業周期,唯有手上的老繭,是顧客埋單時滿意微笑的基石。
貌似這篇文字,更應該起名叫《夢想與老繭》,但為了PR效果嘛,現在的名字更狗血一些。咦?這不是”內部郵件“麽?對呀,這年頭,凡註明“內部郵件”都是寫給外人看的……不過,你真的以為只是寫給外人看的,又錯了,這篇文章,恰恰也是寫給我自己和全體小夥伴看的,且認真無比。
馬雲:BAT在臺上不會太久 社會的進步誰也阻擋不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18/153347.shtml
導讀 :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今日下午在烏鎮閉幕,馬雲在閉幕演講中談到互聯網管理、技術變革、DT時代轉型等問題。
I黑馬訊(田牧) 12月18日下午,201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閉幕式今日下午在烏鎮舉行,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聯合主席、阿里巴巴創始人、董事會執行主席馬雲在閉幕式上進行了演講。
對於互聯網的治理,馬雲說:“我在海外有不少人講,中國的互聯網是不是管得太緊,但是我自己這麽認為,不管怎麽樣,這個國家管出了七億互聯網用戶,管出了BAT,管出了無數的創新,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的。就像阿里巴巴一樣,以前我特反對管,但是今天出現了假貨,欺詐,人家說你管理不嚴,所以還是需要管理。”
放眼未來,馬雲說“社會的進步誰也阻擋不了”,而如今成功的企業,“BAT也好,谷歌也好,Facebook也好,不管多了不起,我們在臺上的時間並不會太久。”
以下為經i黑馬整理的馬雲演講內容:
各位下午好!
第二次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過去的一年我相信變化非常之大,去年我們這都是互聯網界業界的聚會,今年變了很多新的面孔,有國家元首,有各非通信行業的學者,還有整個各行各業的人。我覺得互聯網必須是一個生態,而這個生態就必須有多物種,物種越豐富,生態越健康,參與的人越多,才能真正做到共融共存,相互依賴。
互聯網變化太快 需要管理
我相信明年的現在變化會更加大,中國有一句話,“山中一天,似人間千年”,雖然沒有那麽誇張,但是互聯網由於它強大的能力,所看問題的角度、深度、廣度的不一樣,確實我們把一個月當一年用或者一年當十年用,發展速度特別快。我在網絡上看到周鴻袆發的微博,“一夜之間,世界全變”,一下子成了最老的網紅。20年以前,我在北京參加過一次論壇,一個研討會,討論互聯網是否需要管理和治理,那時候的1994年、1995年年初我說互聯網都還沒接進中國,就誕生了一批專家對未來要進行管理。20年過去了,所有他們擔心的問題都沒有發生,但是沒擔心的問題全發生了。
今天全球有32億的互聯網用戶,其中15億人是出生於1980年以後,互聯網已經深刻影響著世界,光在中國已經有近千億人使用互聯網,如果不對互聯網的未來發展進行系統的治理,相信這是對全人類的挑戰,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被管理,或者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是希望被管理。
美國有一些自由思想認為,互聯網不需要管,該怎麽樣就怎麽樣,但是政府總是喜歡管的,但是事實上我覺得出了問題,大家覺得再管已經晚了,畢竟20年以前我們不知道怎麽管,但是20年以後我們必須要有一種治理的思考。互聯網的特性就像烏鎮的水一樣,水是無處不達,必須互相連通,水是清澈透明,水又必須是公共的,所以水不是誰能管好,而是要共同致力,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個文化的不同,治理的方法確實不同,我在海外有不少人講,中國的互聯網是不是管得太緊,但是我自己這麽認為,不管怎麽樣,這個國家管出了七億互聯網用戶,管出了BAT,管出了無數的創新,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的。就像阿里巴巴一樣,以前我特反對管,但是今天出現了假貨,欺詐,人家說你管理不嚴,所以還是需要管理。
DT時代的成功者必須是利他思想
第二,我們正在進入IT向DT時代的轉型,IT和DT巨大的差異在於思想上的差異,重要的差異是成功者必須是利他思想。只有讓你的員工,讓你的客戶,讓你的合作夥伴比你更強大,只有讓你的競爭對手比你更強大,社會才會進步,你才有可能成功。互聯網已經把大家,把人類變成了共同體,在這里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並不是你消滅我,我消滅他的情況,互聯網的技術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技術也未必是好的,技術也會帶來很多麻煩。
這次我看到了互聯網之光,整個博覽會,很多優秀的產品,優秀的技術展示,我相信人類在過去20年,我們把人當作機器,未來很有可能我們會把機器當作人。我相信衡量一個企業,一個個人的成功不是你獲得了多少權力,不是你贏得了多少財富,也不是你頭上有多少花環,而是讓你的客人,讓你的客戶,讓你的員工,讓你的社會贏得更多的權利,獲得更多的資源,獲得更多的財富,獲得更多的光環,才是真正的成功。
社會的進步誰也阻擋不了
技術和思想的變革一定會引來各種各樣的不滿和混亂。今天我在中國也一樣,有人說賣假貨的馬雲,有人說是顛覆的馬雲,破壞者的馬雲,我並不在乎。跟30年前改革家受到的壓力和指責,跟現在反腐倡廉所受到的阻力和指責(相比),我們這些算什麽?
但是我們今天必須要明白一個問題,社會的進步是誰也阻擋不了的。
大家說制造業不行,制造業從來就沒有不行過,蘋果很好,特斯拉也很好,有人說實體不行,實體其實也不錯,今天大家說零售行業被電子商務沖擊了,但是大家記住沒有,20年以前,今天的零售行業沖垮了零售小販,沖垮了國有體系,但是當時他們引領了未來,創造了需求,引領了需求,發現了需求。今天的電子商務,今天的年輕人用互聯網的技術發現了需求,創造了需求,今天更誕生出無數的新實體。
在我們看到別人這個不對、那個不對的時候,我建議大家多思考一下自己問題。
最後我想跟大家講,整個社會的進步誰也阻擋不了,我們必須學會感恩昨天,沒有昨天IT的積累,沒有昨天全人類各個知識的積累,我們不可能走到今天。我們要敬畏明天,更要珍惜現在。不管今天互聯網在座的,BAT也好,谷歌也好,Facebook也好,不管多了不起,我們在臺上的時間並不會太久。
珍惜今天每一天的努力,珍惜今天每一天的貢獻。我們時間不多,但是可以做出對人類影響的東西非常之多。沒有人是未來的專家,對未來我們既要敬畏,也要大膽的嘗試,只有從一點一滴做起,勇於犯錯誤,這個社會才會進步。希望每一年的互聯網大會能夠越辦越成功,越來越多的新鮮面孔參加,世界各國的人能夠參與到這,分享到這,讓全世界的年輕人分享互聯網,讓互聯網對社會創造正面的,積極的貢獻。謝謝各位。
3月加息窗口重啟!耶倫國會證詞:等候太久不明智
早前市場猜測,如果美聯儲當真決定3月意外加息,那麽2月則是對外溝通的最佳窗口。北京時間2月14日23:00,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證詞,並對加息前景、收縮資產負債表的打算、財政刺激政策的潛在影響、銀行業監管等話題進行了長達2個多小時的問答。
“等候太久才加息是不明智的,”耶倫明確表示,如果條件成熟,“未來的每一次會議都可能是加息窗口”。

(耶倫在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證詞)
加息不宜等太久
“3月加息的可能性又浮現了,”Lindsey Group總裁Peter Boockvar在聽完耶倫的發言後表示。
耶倫此次明確表示:“等候太久才加息是不明智的,因為這最終會導致美聯儲更快速加息,這也會擾亂金融市場,並使得實體經濟陷入蕭條。”
2月2日,美聯儲維持利率區間0.5%-0.75%不變,其聲明中並未顯露任何“鷹派”表態,且未透漏此後加息的路徑。當時市場認為,美聯儲在3月加息的幾率明顯下降,5月或6月是年內首次加息落地的第一個關註時點。然而,此次耶倫的表態令市場對加息預期“刮目相看”。
“未來的每一次會議都可能是加息窗口,”耶倫此次稱。她表示將持續評估勞動力市場和通脹的變化,如果條件成熟,不排除未來在某一次會議上加息。
耶倫對於通脹回升到2%的目標表示樂觀,並認為勞動力市不斷複蘇。耶倫透露,其同事對於今年加息次數預測的中位數是3次。市場的反應也驗證了加息預期——聽證會開始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交投於20385點,而聽證會開始後,下挫30點,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紛紛小幅下挫,10年期國債利率上揚近0.1%。

“今年以來失業率一直低於5%的目標值,但通脹至今還未實現2%的目標。因此,通脹就是決定未來美聯儲貨幣走向的關鍵因素,”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處處長張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按照某機構估算,特朗普的5500億美元投資計劃所帶來的新增粗鋼、精煉銅需求,大約相當於2015年全球粗鋼和精煉銅需求的0.4%和0.2%,在全球鋼鐵和有色總體過剩嚴重的背景下,如此有限的需求應該無法對價格產生明顯影響。但從美國失業率和核心通脹間明顯的反向關系來看,特朗普的5500億美元投資計劃必定會產生數量可觀的就業崗位,進一步降低失業率,進而推升美國核心通脹率。

財政刺激尚未納入預測
如今,各界對加息的預測多半將未來特朗普政府的財政刺激政策納入了考量。不過,耶倫當前尚未這麽做。
“我的很多同事認為,在將財政政策納入我們的預測前,先需要對財政政策的規模、時點和具體構成有更為清晰的認識,”耶倫表示,“我們承認經濟政策可能會出現重大變化,這些變化也會影響經濟前景,我們確實對此很關註,但我們還沒有清晰地看到具體會出現什麽變化,因此還不能將其納入經濟前景的考量。”
她稱,不希望美聯儲的政策是基於對未來的猜測之上。
未來,美聯儲加息的節奏將有兩大關鍵因素主導——經濟基本面以及特朗普任下的財政刺激力度。前者似乎已經得到了耶倫的肯定,而就財政刺激來說,盡管其需要時日,但根據特朗普上任後大舉簽署行政令的作風來看,其在競選時的承諾不會落空,“赤字經濟”將主導其任期。
特朗普在正式上任後的15天里已經簽發了多達19條行政令,內容包括移民、基建、行政管理、金融等。
總體而言,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兩大核心主張是減稅和基建。減稅主要包括下調個人所得稅率和企業所得稅率、投資稅率。市場憧憬擴張性財政政策將使得美國經濟增長加速,並且拉動消費、投資和商品價格,實現“再通脹”,進而迫使美聯儲加息提速。不過,減稅法案的通過需要經過國會的立法程序,若通過眾議院表決,但被參議院否決,則可能陷入兩院漫長的拉鋸。
終極目標是“縮表”
除了加息,市場更為關心的長期問題無非是美聯儲將如何處理其龐大的資產負債表?
由於金融危機後的“救市政策”,美聯儲通過購買國債、MBS(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向市場註入流動性,如今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已經高達4.5萬億美元。
“美聯儲的終極目標就是將資產負債表‘收縮到大幅小於當前規模的程度(substantially smaller than at the current time)’,”耶倫稱,“我們希望資產負債表的構成主要是國債,而不是大量的MBS。”
美國里士滿聯儲主席Lacker(今年10月將卸任)稱,可能2017年需要加息超過3次。她支持今年縮減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表示應當考慮出售資產。
“美聯儲之所以未來會縮表,是因為想為貨幣政策提供更大的彈性。”張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不難想象,當危機再度來臨之時,美聯儲只有在此之前先加息、先縮表,才能擁有再度降息和擴表以對抗金融風險的空間。不過,這可能對於債市和整個金融市場而言都是一顆“重磅炸彈”。
美聯儲耶倫:加息等太久“不明智”
當地時間周二,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隨著經濟繼續增長、通脹上升,等待太久再加息“是不明智的”。
耶倫表示,盡管美聯儲希望緩慢加息,但將利率維持在正常水平也非常重要,加息將被首先考慮。
市場對耶倫上述表態迅速作出反應,美國政府債券收益率應聲上漲。
視點 | 耶倫:加息等待太久是不明智的
2月14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耶倫向國會提交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並向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發表證詞演說。

耶倫在演講中表示,美國經濟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不斷取得進步。基於這個事實,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的可能性也在提高。她表示,在未來的幾次貨幣政策例會上,美聯儲將會對就業率和通脹率作出評估,以此評判是否將采取加息的措施。但她也強調,當今經濟發展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財政政策或其他經濟政策都將會影響美國的經濟前景。在耶倫看來,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等待太長時間才開始加息是不明智的。這可能導致美聯儲迅速加息從而引發經濟衰退。

在耶倫發表演講後,三大股指再次創歷史新高,標普500金融板塊收漲1.2%。美元對一籃子主要貨幣匯率均上漲0.3%。
餓股太久 等待羊年第一炒 周顯
1 :
GS(14)@2015-02-23 09:51:1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餓股太久 等待羊年第一炒
2015年2月23日
【明報專訊】在過年前,很多股票都在蠢蠢欲動,畢竟班莊家已餓了大半年,供股、合股、找注資項目等等的前期工作,也已經準備得八八九九,隨時預備一聲令下,馬上開車,像餓狼一般的亂炒一通,大吃一餐飽飽的。
因此,在過年前已聽聞不少消息,說那隻那隻股票在過年後,即刻會大郁特郁,我認為可信性達到八成以上。但縱觀這些作勢待炒的芸芸股票中,最有可能第一隻動手的,就是國藝娛樂(8228)。
料國藝娛樂率先跑出
事實上,我持有國藝娛樂這隻股票,已經大半年了,我是用1仙的代價,買下了大量供股權,然後再用0.188元的成本,來供股的。這股票在月前跌至0.125元,我也信心十足,並沒有止蝕沽出,到了年三十早上,它升至0.32元,我的利潤已經超過了七成,我也沒有沽出。
我認為,這股票的第一站將是0.5元,到時我也只有沽出手頭股票的一半,收回成本和基本利潤,然後,便任由餘下的股票自由製造利潤,到底了。為什麼會這樣有信心?分析太長,只有另述。
在過年時,一家人在吃飯,哥哥說不想殺生魚類,姐夫卻說﹕「眾生輪迴,你快點殺掉這些動物,完結牠們的痛苦,讓牠們快快投胎,轉世為人,這才是最大的功德。」
我合十說﹕「阿彌陀佛,然則施主所言,是要多殺生、多吃肉,才是為善之道。」
姐夫說﹕「正是如此。」
[周顯 投資二三事]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