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盛《2015年中國策略》:改革下中港股市的機會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53&page=1&extra=#pid9378

本帖最後由 股語者 於 2014-12-20 10:28 編輯

高盛《2015年中國策略》:改革下中港股市的機會

摘要:
圍繞改革/政策受益者建立核心投資組合

市場:對全年回報持建設性看法;一季度較為震蕩
高盛預計 2015年港股和 A股市場回報都將為 15%左右,其中每股盈利增速約為8%/13%,而改革也將推動估值溫和上行至 9.5倍(兩地都是)。然而,預計一季度宏觀經濟的放緩(高盛的預測是 GDP折年環比增速為 6.1%)將令市場震蕩,因此建議在年初高配醫療保健、保險、科技和公用事業板塊。高盛的恒生國企指數、恒生指數和滬深 300指數的 2015年年底目標點位分別為為 12,300、26,500、3,000點,對應 14%、10%、16%的上行空間。

宏觀經濟:增長放緩、改革加速、小周期持續
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放緩至 7%,是 1990年來的最低水平,但這可能會為改革提供更多空間,正如英美經歷所證實,改革對增長的可持續性以及股票的估值重估都至為關鍵。2015年主要的改革領域包括國企、金融市場、地方政府債務和其它社會領域,這是高盛核心投資組合的幾大基礎。增長的優化以及改革進程都將繼續令宏觀局勢/市場波動,帶來貝塔交易機會。

2015年 10大主題和熱點問題

1、A還是 H? 年初高盛更看好A股。

2、滬港通:下一步是深港通;小盤股存在估值風險。

3、國企改革:地方面臨更多機會。

4、消費:醫療保健、互聯網、環保。

5、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為中國工業企業註入新的增長動力。

6、“新中國”還是“傳統中國”?並非二元答案;兩者都有機會。

7、澳門再展雄風?很可能,但建議下半年再行動。

8、銀行股便宜嗎?從高盛的基本假設來看的確如此;但在可預見的將來缺乏推動因素。

9、房地產股計入了哪些因素?計入的微觀因素更多,宏觀因素較少。

10、2015年勝者常勝/弱者逆襲?8個投資建議。


2015年初高盛的首選交易建議



高盛在報告中給出了2015年的投資策略,報告建議投資者圍繞改革和政策受益者這個概念來構建核心投資組合。比起港股,高盛更看好A股,並建議超配醫療、保險、科技和公用事業板塊。報告向全球投資者列出了薦股名單,前十大個股分別為:騰訊、百度、昆侖能源、招商局國際、中國財險、中國信達、海通證券、藥明康德、中國北車和興業太陽能。

背景:中國市場過去是由宏觀周期驅動的震蕩行情

1、過去四年MSCI中國指數呈震蕩變化


2、市場小周期變化與短期宏觀周期和經濟數據強烈相關

年內回報路徑:年初宜采取防守策略
1、數據顯示:GDP增長率低並不阻礙全年取得高回報



2、但是一季度GDP環比增速的放緩會對近期增速的預期產生挑戰



3、從季節性變化看,一季度也並非中國市場表現較好的時刻



站在全球視角看中國

2015全球性主題:會更好,但呈分化趨
1、美國經濟強勁複蘇但歐盟和日本增長疲弱。

2、分化的貨幣政策:高盛預測美國15年三季度會開啟加息政策,而歐盟和日本則有可能開啟非常規貨幣政策開刺激經濟增長。

3、美元的長期牛市。

4、低油價和弱勢的大宗商品價格。

對中國的啟示

1、美國經濟的強勢複蘇對拉動中國的出口十分重要,但中國出口的商品必須努力朝價值鏈上遊轉移,因為在價值鏈底的領域,中國正在喪失成本優勢。

2、中國利率更加獨立於美國利率變化,就資本回報來說,與美國GDP增長和利率變化相關性不大。

3、高盛預測人民幣將在15年繼續升值,而且強勢美元並未影響中國資本市場。

4、中國經濟將繼續收益於油價下跌,而中國的石油公司則受到的負面影響較大。

圖:高盛預計美國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引擎



圖:美元相對於歐元和日本將處於一個長期牛市



圖:高盛預計人民幣匯率將保持在現在的水平



圖:強勢美元和中國股市回報並不是負相關關系



中國宏觀經濟預測:低增長、更多改革措施以及持續的經濟小周期

1、高盛預計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降至7%,低於今年7.3%的預測增速,這也是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2、中國債務負擔可能會進一步提高,高盛稱,中國總債務與GDP的比重預計從今年的240%升到明年250%。中國仍將面臨通縮壓力,這比通脹的風險更高。高盛預計15年CPI漲幅為2%。

3、高盛還認為,明年中國可能會降準,但短期可能不會再有行動,如果明年外匯流入速度放緩,降準機會會增加。

圖:中國經濟正處長一個軟著陸過程中,但年內波幅較大



圖:投資需求近年來下降顯著



圖:私人消費處在一個下降趨勢,但網購消費正在上升



關於中國的改革:
一、什麽是改革?從歷史的角度考量

在經濟發展中,我們定義的改革是:以機構和政策的變革來提高系統的效率,促進潛在需求的釋放,提高經濟增長的潛力,允許經濟接近不會制造不利的通脹壓力的增長趨勢,或在之上。鑒於此,我們查閱了歷次改革的措施,以期更好的理解它們的共同特征,以及這些改革對於經濟和股票市場到底影響幾何?

1、20世紀70-80年代撒切爾改革

英國在1971年,金本位制崩潰結束之後,國內一直保持著高通脹和高失業率,一直處於由於兩次石油危機引發的高油價和強勢英國勞動者聯盟之間。

撒切爾在1979年上臺之後,采取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措施,包括減稅、削減政府開支以及其他的一系列重要措施。大量國有企業的私有化也是其政策之一,其私有化金額至1983年,超過了290億英鎊,至1996年,增加到880億英鎊。

從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實際GDP增長率從2.3%上升到3.5%,失業率從1980年的11.9%下降到1990年的7.0%,通貨膨脹從18%下降到7.0%。房地產市場ROE從70年代的12.2%上升到80年代的15.8%。

2、80年代里根的經濟改革

和70年代英國的背景相似,美國的經濟在上世紀80年代早期,同樣飽受高通脹和高失業率(1981年為7.6%)的困擾,由於美國政府對於工業的控制力不強,導致美國並沒有太多國有企業以供私有化。里根在1981年上臺,立誌經濟改革,包括削減政府開支、減稅、減少政府幹預、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

在里根的兩屆任期里,美國的GDP增長,通貨膨脹率、失業率分別是3.5%,4.7%和5.3%(1989),1981年上任之初,上述數據分別是2.6%、7.1%和7.6%。

3、20世紀90年代朱镕基改革

從1998年至2002年,朱镕基實行了大量的經濟改革,這被認為是中國自從等下平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之後,實行的最有成效的結構性改革。朱镕基的主要改革措施是:

國企改革:本質是“抓大放小”——允許國企之間打大規模的破產重組、兼並,鼓勵競爭能力低的國企退出部分產業領域,同時,進行大規模的國企員工下崗。這一舉措加速了國企私有化的進程,並促進了企業在21世紀大規模的海外上市。

金融改革:通過調整銀行的資本結構、剝離壞賬出表、鼓勵銀行市場化等措施來加強銀行的競爭力

融入全球化進程。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這使得中國的產品出口量得到快速提升,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得到確立。

行政和社會結構的改革。這些措施主要包括精簡政府機構、嚴查行政不作為,提高行政效率。同時,中國開始著力發展房地產、健康以及教育產業。

4、改革對於市場的影響

在圖41和42中,股票市場的表現在那些改革實行後,都基本向好,英國和美國在改革之後的兩年,股票市場漲幅分別達到37%和21%。更為重要的是,股票市場轉暖是在企業盈利能力並沒有實質性提升的情況下發生的,這反映了投資者對於未來的樂觀情況。當然,這一簡單的分析受到了選擇性偏好的影響,但它仍然傳遞出一個重要信息:對於促進經濟平衡發展和減緩經濟下行壓力的改革措施,市場仍然是接受的。

圖 美國和英國在改革之後的股市的表現



圖:英美股市股票市場在改革之後的兩年內的強勢表現是基於預期的改善而非盈利層面的改善



二、為什麽改革對中國如此重要

由於成本優勢(資本、土地、環境、勞動力)以及獨特的社會主義制度(強力的幹預經濟的能力),中國近30年保持了10%的年均增長率,然而,這樣的增長模式似乎達到了他的瓶頸,並且引發了在很多領域的不平衡發展情況,國企低效率、高杠桿、產能過剩、需求不足、過熱的房地產市場、潛在的高不良貸款率,我們認為這些問題都是由以下兩個根深蒂固的原因造成的:

資金的價格不是由市場決定的,金融管制導致了資源錯配。

國企道德風險。激勵機制的不完善導致地方政府熱衷於以收益周期較長的項目來博取對其有利的短期利益。因此,我們相信一個果斷、有效的聚焦於上述兩個問題的改革計劃,將是解決中國宏觀經濟失衡、實現作為我們預期的長期的目標的經濟增長潛力。

三、改革進程概覽及跟蹤

根據2013年三中全會的改革細節性文件,我們認為中國正在將視線移往正確的方向,以期解決問題;同時,在過去一年里,正在加速政治和經濟,部分阻力較大的領域的改革進程。

改革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它發生在經濟的很多領域。為了更好的追蹤大量的改革政策,分析其對於市場的影響,我們將其進行了傘形分類,我們總結了關鍵改革措施,將其分為五大類別:金融市場改革、財政改革、法律改革或反腐敗、國企改革和社會改革。圖46總結了到今年為止已經頒布的一些重要政策。

圖 中國的改革措施分類



四、我們對於改革的預期和影響估計

財政改革:地方債;消費稅

地方政府債務發行,債務納入財政預算:從2015年起,省市級政府債,得益於財政部的分配指標,可以用來取代地方政府債。一些質量較高的政府債項目可能會被納入財政預算,增加透明度。

消費稅改革可能會加速:財政部可能會提高奢侈品稅(例如遊艇、私人飛機),但部分不再被認為是奢侈品的商品將會實行較低稅率。

潛在的受益者:銀行

潛在的受損者:基礎設施投資,奢侈品



金融改革:深港通,自貿區擴容

深港通可能2015年上半年出臺:深港通是A股成為全球股票基準的前提。這也可以擴大全球投資者的投資領域,尤其是在中國新興產業,但是會對一些在深圳上市的PE較高的股票造成壓力。

自貿區擴容:作為促進金融市場開放的重要平臺,天津、廣東和其他地區可能會如上海的行列,設立自貿區。

鼓勵直接融資:包括推行A股IPO註冊制和降低銀行融資成本


反腐敗和司法改革

促進法律改革:改革司法系統;加強人員管理,促進司法獨立。

加強權力監督:建立反腐長效機制

潛在受益者:社會大眾

潛在受損者:奢侈品

國企改革:更多具備操作性計劃,國企分類

更多具備操作性的計劃:設立中央改革領導小組,取代國資委、財政部、發改委,建立國企改革的方向和驅動力,2015年上半年,可能揭開更多的改革計劃,包括國企兼並重組、母公司的資產註入、股權激勵管理。

國企將分成中央和地方兩類:國企將會分成中央管理(國資委領導和其他中央部門領導下的)和地方政府管理兩類,可能會允許更為靈活的改革措施。

2015年的地方國企改革將會有更多的機會:這是由於:a)地方政府通常管理的競爭性產業在改革之時相對容易,沒有太大的政治阻力;b)很多地方已經宣布了他們的國企改革計劃但還沒有開始實施;c)地方國企的組織結構的相關性雲遜政府更靈活的推進改革(兼並、激勵計劃、資產註入等)

潛在受益者:能源,原材料,鐵路基建部門

潛在受損者:沒有改革計劃的國企


社會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環境保護        

新的城鎮化計劃將在2015年早期出臺:今年11月,中國在62個地方進行戶籍改革試點,我們相信,戶籍制度和土地改革將成城鎮化計劃的關鍵因素。

醫藥價格改革:在醫藥領域將加強反腐行動,同時,2015年,基本藥品目錄的調整也是關鍵。

天然氣和用水的階梯化定價:更低的通脹水平可能給予資源價格改革更大的空間

微觀基礎:2015高個位EPS增長

高盛的宏觀模型預測2015年MSCI China指數增長8%,CSI300指數增長13%,分別低於IBES一致預期1%和2%。

高盛采用了2個獨立模型(銷售和凈利)並包含了與非銀企業基本面歷史相關的關鍵宏觀變量來預測中國股市的EPS增長率。

高盛預測中國企業2015年EPS高速增長



高盛預計A股收入增長13%,H股增長8%



同時凈利率仍然保持平穩



市場一致預測銀行會貢獻非常大比例的收入增長



中國EPS已經連續3年向下修正



能源和必須消費品未來收入大幅下降


股票估值
去掉銀行,絕對估值低於總體指數水平。中國股票,A股和H股,處在預計市盈率與追溯市凈率的歷史低位。如果去掉銀行股(4.6倍的15PE和0.8倍的PB),仍舊處於周期中間值之下,但是很明顯看上去沒有去掉銀行股之前那麽壞。



估值兩極分化仍然很嚴重,MSCI中國指數成分股的平均前瞻PE為12.4倍,比市場加權高43%,為2008年以來最高。主題方面,國企與私企估值分化,新舊產業接近歷史高位。



中國估值低於全球主要發達市場,



市場高的隱含股權成本和風險溢價被銀行拉高了



目前銀行股價中隱含著大約6.5%的不良貸款率,離全球信貸/銀行危機時最差的水平不遠了。




跨資產估值比較顯示股價很具吸引力。相比政府債券與固定資產在內的主要資產種類,股票提供10%到11%的前瞻收益率(8%不含銀行)和3.3%的分紅率,與之相比的是10年政府債券3.8%的收益率和2.2%的全國租金收益率。



倉位與控制
相比中國的經濟影響力,中國股市仍然會落後於全球股市。但是,高盛相信滬港通可以幫助提升中國在全球股市中的重要程度,因為這代表了中國A股被納入全球股市關鍵的一步。



如果被納入基準,中國在MSCI中的權重會提升



全球投資者仍然較少配置中國H股,如下圖所示,亞洲,新興市場與全球基金相比MSCI指數仍然少配置400至200基點。



過去10年,匯率變動和資金流入中國股市並不相關。



選擇新經濟(互聯網),但是投資者仍然很少配置國企板塊。高盛認為更多可見有效的改革可以促進更多配置與該板塊



資產重新配置可能預示著股市的牛起,尤其是對A股。高盛預測大約4000億人民幣會從房地產市場流出並重新分配到股市。原因為2015固定資產投資的需求降低了9%,並且其中60%的錢會投資於股市。






0 (32).png (56.97 KB, 下載次數: 0)

0 (32).p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652

國策

名稱最後 代號股數買入價 交易日總價 利潤 百分比
1惠理9.140806500004.2711/8/12457,000243,500114%
2中材股份1.661893.hk1270001.7115/7/8210,820-6,350-3%
3海田服務7.712883.hk4000011.4215/9/30308,400-148,400-32%
4重慶機電1.062722.hk1200000.9613/9/30127,20012,00010%
5中交建8.941800310005.2214/6/30277,140115,32071%
6招商基金12.7001332400011.8114/3/31304,80021,4808%
7洛陽鉬業1.5839931980001.1515/7/8312,84085,06137%
8民航信息13.100696360004.4211/8/19471,600312,480196%
9鞍鋼3.0303471000003.9015/9/30303,000-87,000-22%
股票總價2,772,800548,09125%
現金4,474
05/5/2715/11/30總額2,777,274總利潤 178%
恆指13,71521,996恆指回報 60%

今次博反彈偏偏揀左最弱既, 真係死蠢真係無得怨. 今次全部都彈到三份一就行人止步, 連中線都還未掂過. 但今次國內債都係國內了, 點都唔會去到核爆階段, 最多咪跌番去通道底. 雖則都痛.  見惠理同尐軟件股仲頂得下, 希望尐火帶番尐冰上去咯.

零七年前係七八蚊估哂中石油, 最尾食唔到跟住十蚊以上既浪. 估唔到咁多年增產下而家仲可以跌番去五個幾, 坊間話咁跌下, 買黎做乜. 幾十年經驗真係買油股都係無衰過, 點都好過銀行股卦. 你話美元一路強落去, 咪講笑勒, 呢個係佢國策嗎, 調轉就差唔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079

國務院: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鼓勵按政策生育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了今後一段時期我國人口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戰略導向和工作任務,是指導全國人口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全面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依據,並為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決策提供支撐。

《規劃》指出,未來十幾年特別是2021-2030年,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根據預測,人口總量將在2030年前後達到峰值,勞動年齡人口波動下降,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人口流動仍然活躍,家庭呈現多樣化趨勢。綜合判斷,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人口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規劃》強調,要以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為主線,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鼓勵按政策生育,充分發揮全面兩孩政策效應,綜合施策,創造有利於發展的人口總量勢能、結構紅利和素質資本疊加優勢,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到2020年,全面兩孩政策效應充分發揮,生育水平適度提高,人口素質不斷改善,結構逐步優化,分布更加合理,全國總人口達到14.2億人左右。到2030年,人口自身均衡發展的態勢基本形成,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程度進一步提高,全國總人口達到14.5億人左右。

《規劃》明確了覆蓋全人群和生命全周期的重大任務與政策措施。要健全生育政策調控機制,合理配置公共服務資源,完善家庭發展支持體系,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要通過提升新增勞動力質量,挖掘勞動者工作潛能,積極開發老年人力資源,有效利用國際人才資源,增加勞動力有效供給。要推進人口城鎮化,推動城市群人口集聚,改善人口資源環境緊平衡,完善人口流動政策體系,優化人口空間布局。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婦女全面發展和未成年人保護,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實現貧困人口精準脫貧,促進重點人群共享發展。

《規劃》要求,要增強規劃實施的可操作性,強化人口數據支撐,建立人口預測預報制度,開展重大決策人口影響評估,完善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要加強組織領導,做好宣傳引導,推進國際合作,開展監測評估,健全規劃實施機制,確保規劃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842

國策透視:中國告別代工年代

1 : GS(14)@2012-07-30 14:19:3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30/16557799
中國企業在倫敦奧運作為贊助商的數目,由京奧的40間銳減至只有2間,這新聞在過去一周內被內地媒體反覆解說,但內容總是少提箇中因由,倒是有外國媒體點出「失主場、失贊助」的死穴。
不過,不少廠家仍沉醉於倫敦奧運紀念品65%產自中國、60%的運動器材和服飾由中國廠商生產,輕視內地代工行業面臨一場淘汰戰。
「中國製造」魔力恐漸失
世界工廠在過去20多年的確令中國富起來,但隨着中國生產成本提高,同時,能與國際品牌較高下的民族品牌稀少,由「中國製造」創造的財富魔力恐漸消失,但更令人擔憂的是眾人仍不醒悟。
以中國體操王子李寧為例,李寧一開始從商,就將其個人興趣和生意綁在一起,凡有中國代表團的比賽,李寧的品牌如影隨形,今年倫奧也不例外,幾乎所有優勢項目包括乒乓球隊、羽毛球隊、體操隊、跳水隊和射擊隊的隊員,都穿上李寧品牌,但李寧品牌頂多變成民族品牌。
國際品牌之戰,主角仍是 adidas與 Nike這兩大龍頭, adidas推出史上最輕釘鞋; Nike則以「活出你的偉大」( Find Your Greatness)的微電影,突顯日常生活中每人都是運動員,他們的市場之爭,早已在全球每一角落打得火熱。
自家品牌宜面向國際
內地媒體對於這赤裸商業現實仍接受不來,盲目將李寧的商業策略冠上「曲線救國」的內地媒體,可笑﹗亦可悲﹗大家別浪費精力,李寧(2331)較早時換掉了行政總裁,已說明公司出事,李寧還是先「齊家」後再說別的。
今時今日,內地廠家請先正視一場由外來勢力主導的代工行業淘汰戰。 adidas日前公佈,基於成本考慮,決定關閉內地工廠, adidas決定遷往緬甸,自從美國放寬對緬甸的投資限制,該國隨即成為東盟成員的新寵,但其他成員如越南等亦向內地廠家招手,一場廠家撤資潮隨即引發。
對於無意亦無力改革的廠家,將生產遷往成本更便宜地方似別無他途,但遷廠只是解燃眉之急,告別代工年代,將自家品牌甚至民族品牌變成國際品牌才是上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577

國策透視:從倫奧看中國模式困境

1 : GS(14)@2012-08-13 10:45:2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3/16598379
倫奧終於閉幕,中國今屆在金牌及獎牌的數目只能「超英」,未能「趕美」;孫揚於奪得1500米泳金牌後,在池邊狂吼且於受訪時以悲壯豪言「歐美人做到的,中國人也做得到。」自鴉片戰爭及甲午戰爭以來,國人那種不憤、受屈的情緒又藉這次奪金而渲洩出來,可惜中國未能延續京奧金牌霸業,令國人仍有點不是味兒。
不是嗎,孫揚「每天早上4時起床,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基本都在訓練。」而且單是孫揚一個人前後四次澳洲受訓,粗略計算要投入200萬人民幣;這種傾全國之力,犧牲人民普及運動建設的制度,仍未能全面「做得到」,實在有點倖倖然。特別是一些強項,怪不得於我們旳李慧詩以「業餘」性質奪得銅牌的單車凱林賽,屈居銀牌的中國選手郭爽除了在台上影了合照外,未有慣性在奧運五環再影合照,且獨自走出場邊後,瞬即把掛在頸項的銀牌除了下來,充分顯露了這些「爛銅爛鐵」掛來幹啥的心態。
這種以傾國之力培育精英來揚顯民族尊嚴,只是中國「造大造強」的核心思維,通過體育運動而表現出來的一環而已,是毛澤東於1955年10月29曰在「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問題」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趕上美國,超過美國」所建立起來的,其後的「不要褲子要核子」的口號更突顯了出來。
「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核心思維更成建設經濟的「中國模式」,每個「五年計劃」便是傾國之力發展某幾類型產業,頭廿年是取得了一定成績;然而,近十多年已然弊病叢生,政策下來,一窩蜂的「盲目投資」,更因行業產能過剩要整頓而浪費資源,甚至多年前出現電能過剩而整頓,結果是隨後部分地區電能供應趕不上發展需要。
近數年更出現鋼鐵、煤炭、建材、玻璃、 LED、太陽能、風電,甚至是極低技術的「代工」行業等產能過剩,不單只要整頓,更在經濟下滑,市場需求大降,令資金鏈斷裂而頻爆走佬潮;城方政府因要落實政策而大舉發展「政績產業」,除了盲目建設而導致部份建設因貪腐而令質素惡劣外,更形成中國金融體系最大隱憂的地方債。
盲目投資經濟陷危機
今年歐債危機日重,美經濟亦明顯下滑,2008年金融海嘯,中國因金融基本封閉,且投下4萬億人民幣救市而能「這邊風光獨好」,更為國人自傲的「中國模式」已面臨困境。
中國面對 GDP明顯下滑,各行各業叫救命之際,未能如2009年般再豪擲數萬億出來,就是害怕再現舉國炒樓、盲目投資的情況,結果會陷經濟更大危機。看來只有擺脫所謂「中國模式」,加快推行開放36項戰略產業民間投資政策,徹底落實「國退民進」,由市場自行運作,才可走出「一收即死、一放即亂」的魔咒。
郭小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916

國策解碼:打擊理財產品 房企雪上加霜

1 : GS(14)@2013-04-12 00:56:1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11/18224128

                  內地整治「影子銀行」力度一步步升級,除了令依靠理財產品收入的中小銀行受衝擊外,由於正值樓市調控期,亦令眾多依賴理財及信託市場渠道融資的中小房企資金風險大增,處境雪上加霜。
過去兩年環球經歷歐債危機,內地更出現經濟硬着陸的疑慮,同時內地A股每下愈況,令內房尋找資金更見困難。屬於銀行資產表外的信託融資,近年成為不少中小房企資金最重要來源之一,但亦成為內地此輪整治「影子銀行」的一部份。
據統計,2010年至2012年三年間,內地新增房地產信託共約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而至去年底,餘額仍近7,000億元。
近幾年,中央不時以抽緊銀根方式作為樓市調控的手段之一,但去年房企財政狀況差至續命亦成問題,中央自然要放房企一馬,頻頻放水,但亦衍生了「影子銀行」擴大的風險問題。

汰弱留強 無可避免

                踏入今年,房企的續命危機已獲舒緩,甚至開始有海外投資者回流,向房企提供資金,佳兆業(1638)早前在美國發行5.5億美元債券,雖然被評為低過投資級的評級,但仍獲海外投資者踴躍認購,反映在歐美放水下,被視為高風險的內房債券仍受到追捧,亦有助擁有海外融資渠道的香港上市內房股度過難關。
既然有海外資金支持,中央亦無謂再放水令風險再度膨脹,另一方面亦可趁機整頓「影子銀行」。中銀監早前發出的8號文件,限制了銀行的理財資金可投資在非標準化債權資產(包括信託產品)的額度,意味信託市場將大為縮減,房企要「借新債冚舊債」更不容易。
對於房企來說,中央整頓融資渠道,打壓程度不至於要倒閉收場,但個別手緊企業肯定被窒礙發展進度,至於剛完成大額融資或財政狀況健全者,則可趁機吸納土儲,擴大市佔率,再者,新「國五條」出台之下,相信房企的汰弱留強趨勢將較以往更明顯。於投資者角度來看,日後炒作內房股,選股將比以往更為重要。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498

國策解碼: 「營改增」加速 助經濟轉型 黃尹華

1 : GS(14)@2013-04-13 17:16:3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12/18225189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4月10日的常務會議上,決定8月1日起,將原來只有11個省市參與的「營改增」試點擴大到全國,並考慮將鐵路運輸和郵電通信業納試點。由於涉及大量減稅,該舉動正顯示李克強要推進經濟結構轉型的決心。

涉歧視服務性行業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同時開徵增值稅和營業稅的國家:對貨物生產和加工行業收取增值稅,對勞務和資產買賣等服務性行業則收取營業稅。不過,由於營業稅存在重複徵稅問題,而增值稅則可以扣減生產環節前的費用再計稅,對納稅企業更為「着數」,所以中國目前的稅務安排,其實已對服務性行業有所歧視。
按照目前試點方案,交通運輸業和部份涉及創新的服務業可以改交營業稅,實際稅負大為減少。財政部計算,去年已有102萬戶納稅人「營改增」,等於減稅426億元人民幣,而方案擴大後,今年將減稅約1,200億元人民幣。
中央之前已經宣佈要取消所有營業稅,以鼓勵服務性行業發展,不過目前進度仍出乎不少專家預料。本欄稍後將分析這個被官方稱為「財稅改革重頭戲」的改革方案,對不同行業的影響。
記者:黃尹華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535

國策解碼: 經濟市場化 甘苦並存 楊智佳

1 : GS(14)@2013-07-17 21:52:3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717/18337487

                內地次季經濟增長7.5%的數據公佈後,確認了中央容忍經濟增長放緩,似乎亦有一個限度,市場對於中央容許不達標的疑慮亦獲得釋除。不過,大家之後始終要正視內地經濟動力的問題,故焦點再度集中於下半年的經濟政策方面,先有市傳國務院智囊機構徵求著名經濟學家有關改革的意見,第四季亦將有更重要的三中全會。

流動性續保持偏緊

                不過,投資者亦漸漸明白,不能對政策抱有太大期望,所謂利好政策很難即時解決現時內地經濟困局,而中央所謂救市亦不會給出短期藥方,流動性只會保持偏緊情況。因此,可預見的將來,受流動性偏緊所拖累的金融、負債沉重行業,日子只會繼續難過,至於個別保持跟隨國民收入穩步上揚的行業,例如科網、醫療業,便能繼續壯大。
「市場化」不只是實施於利率政策上,亦影響着不同行業發展,而這情況早已持續投射到股價之上。
事實上,習李政權上場過後,市場亦開始感受到,中央提出的反貪腐已不再流於口號,而是有實質的舉措支持,未來只是做多還是做少的問題。然而,令經濟廉潔化、市場化,也是推動勞動力素質、打破中等收入陷阱,進而推動經濟增長進入另一個層次的關鍵條件。按此趨勢來看,中國經濟未來幾年將步入整固階段,注定要過着甘苦並存的日子,很難全面向好。

                  記者:楊智佳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01

國策解碼:華潤系壞消息未完

1 : GS(14)@2013-07-19 00:34:0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718/18338655

                華潤電力(836)收購山西金業的煤礦資產交易,早於3月已被指存在不正當利益輸送。7月5日,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亦加入跟進報道,股價卻未見異動。但直至昨日凌晨,該報記者於微博實名舉報,更被新華網隨後刊登《新華社記者實名舉報華潤董事長宋林等高管》的文章,才令市場感覺到官媒也「追殺」宋林,事件變得更複雜,潤電股價因而急插一成。

官媒罕見倒戈

                                    今年3月,中央電視台便點名華潤系涉及「海砂樓」問題,可見官媒矛頭指向該系,已非首次,對央企來說亦相當罕見。官媒夠膽接二連三對此家央企毫不手軟,潛台詞有可能是「中央已不喜歡華潤系」。即使只是媒體巧合地同時伸張正義,但連新華社也加入轉發文章,數小時後才刪掉,官媒倒戈相向的舉措,相信會令非官媒記者對華潤系「更感興趣」,日後系內壞消息恐怕陸續有來。
內地電力市場被視為溫家寶及李鵬系割據的戰場,而單看股價反應,昨日僅潤電大跌,其他電力股表現暫未受影響,因此宋林事件未必涉及電力行業權鬥。不過,若股價跌勢蔓延,影響恐怕就不只華潤系了,最壞情況會出現跨行業鬥爭事件,影響眾多中資股。即使沒有投注於華潤系股票,事件仍值得投資者繼續關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80

方星海:熔斷不符國策

1 : GS(14)@2016-01-22 16:03:59

【短命機制】中國A股熔斷機制引起市場混亂及恐慌後被暫停。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昨日在瑞士達沃斯論壇接受CNN訪問時,承認熔斷機制「不適合中國的政策」。因為熔斷會阻礙市場流動性,他表明日後中證監會減少干預,讓市場更自由,而市場亦應讚賞監管機構願意認錯。



股市波動成新常態

熔斷機制今年1月1日起實施,惟不足一星期已暫停,因四日內兩度提前收市,並令投資者恐慌情緒蔓延。方星海稱A股因有較多散戶,加上人民幣貶值、環球股市向下,令A股積累不少沽壓。同時,全球亦要習慣A股經常大幅波動情况,因為隨着中國經濟由投資及出口,改為消費帶動,股市波動會是新常態一部份。市場憧憬兩會後,中國會有大規模救市、救經濟措施出台。不過,方星海為此說降溫,直指中國經濟最大風險,不是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而是透過刺激措施所推動出來不切實際增長,之後會突然崩潰。故此,目前中國經濟結構正在轉型,未來會側重由消費推動增長。他亦補充指,中國不會任由經濟大幅度放緩,會有適當財政措施穩定經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22/194619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7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