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總統圖書館里的中國故事】羅斯福的過世終止了很多的可能性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913

羅斯福喜歡把他和中國的特殊關系掛在嘴邊,他認為自己比美國其他政治家更了解中國,然而他卻從來沒有來過中國。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2015年9月,習近平第六次訪美,第一次訪問白宮

習近平和奧巴馬第五次會晤

太平洋兩岸兩個大國跨越大洋的大歷史

蹉跎之久,關聯之深,交情之巨

故事開始於羅斯福時代

1945年1月,毛澤東提出訪問白宮,羅斯福猶豫了

1972年2月,尼克松希望訪問北京,毛澤東同意了

1979年1月,鄧小平欣然訪問白宮,卡特迎候了

美國總統圖書館珍藏的密檔,記錄了跌宕的中美往事

講話嚇壞美國人

羅斯福家族和中國的緣分始於19世紀羅斯福的外祖父沃倫·德拉諾——德拉諾31歲時成為中美貿易最大公司旗昌洋行的高級合夥人,領導這家公司在澳門、廣州和香港的業務。1846年他辭職回到美國時,已經積累了超過100萬美元的巨額財富。在當時的美國,擁有如此多財富的人不超過12個。

德拉諾回國之後開始投資鐵路,1857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災難幾乎讓他的投資血本無歸。3年後,瀕臨破產的沃倫再次來到香港。這一次,他專心做起了鴉片貿易。他在給弟弟的信中寫道,“我從不假裝鴉片貿易是一種道德和仁慈的貿易。但作為一個商人,我認為這是一個公平、體面、合法的貿易。”

1862年,羅斯福的外祖母帶著七個兒女登上當時美中貿易航線上最快、最漂亮的快速帆船“驚奇號”,經過128天的航程,到達香港和丈夫團聚。羅斯福的母親莎拉當時只有7歲。羅斯福的集郵冊里最初全是中國和香港郵票,是他母親在他十歲時送給他的禮物。

“羅斯福家里面裝滿了從中國拿回來的家具和裝飾,所以羅斯福在成長過程中一直都會思考跟中國有關的問題。羅斯福認為自己比美國其他政治家更了解中國。”羅斯福圖書館館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學者沙勒對羅斯福的中國關系表示不以為然:“羅斯福喜歡把他與中國的這種特殊聯系掛在嘴邊,事實上,這種關系非常膚淺。他年輕的時候環遊世界,到過歐洲、拉丁美洲,卻從來沒有去過中國。他對中國鮮有認識也缺乏興趣。”

羅斯福當選適逢一個戰亂年代。1933年3月4日,51歲的羅斯福宣誓就職總統的當天,日本軍隊占領了中國熱河省省會承德,隨即兵臨長城腳下。第二天,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在德國舉行的最後一次自由選舉中獲得了壓倒多數的勝利。

學者達萊克對南方周末記者說:“1930年代,美國是一個非常孤立的國家。美國人強烈感覺到將會有另外一場戰爭,對於中日之間的矛盾,90%的美國人認為這和我們無關。記住那個時候並沒有洲際導彈,雖然有空軍,但是誰會來轟炸美國呢?”

1937年的9月19日,日軍對南京實施了無差別級的轟炸,直接以平民和街道為空襲目標,震驚了世界。10月5日上午十點半,羅斯福在芝加哥外環大橋的開幕式上,發表了著名的瘟疫隔離演說,譴責了日本人的行為。

芝加哥是反對美國卷入戰爭的大本營,羅斯福在這里第一次置身中日事務,第一次為中國人發聲。

達萊克說:“羅斯福是一個非常精明的政治家。他知道他會觸及到美國人所最擔心的內容,所以他把這個演講取名為‘隔離’,就像舉出了紅旗並對日本人示意,你們不能這樣繼續下去了。”

美國人似乎被羅斯福的講話嚇住了。6個孤立主義團體組織了2500萬人的簽名反戰,“讓美國遠離戰爭”。

沙勒認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羅斯福選擇了退讓。他曾對他的一個助手說,這是很可怕的感覺,當你在前面領隊的時候,回過頭卻發現一個人都沒有。

蔣介石卻聽信了羅斯福的講話。

芝加哥講話第二天,國聯宣布11月4日在布魯塞爾召開九國公約會議。就在會議召開前一天,日軍在杭州灣登陸,包抄中國軍隊。中國戰線岌岌可危,理當撤兵,重建新的戰線。蔣介石卻命令:再死守三天。

但半年後他後悔不叠。

“去年最大失著,在美總統發表芝嘉谷(芝加哥)宣言,召集九國會議時,不即退兵於蘇嘉陣地。精疲力盡時,反而增兵堅持,竟使一敗塗地,無可收拾!”

羅斯福的外祖父瀕臨破產後,再次回到中國,做起了鴉片生意,再次成為百萬富翁。羅斯福的母親莎拉7歲時跟隨家人來到了香港。圖為羅斯福和母親。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共產黨出現在白宮

1937年12月10日,毛澤東致電十八集團軍駐西安辦事處,同意美國海軍情報官埃文斯·卡爾遜赴十八集團軍抗日根據地考察。卡爾遜是羅斯福在中國的第一位私人特使。

1937年,曾經做過羅斯福溫泉警衛部隊副隊長的卡爾遜被派往中國。總統在白宮單獨接見了他,要求他時常給自己寫信,匯報中國的局勢,同時約定:這是一個秘密。

卡爾遜1937年9月11日的報告中第一次出現中國共產黨和朱德。“中國決心戰鬥到底。日本完全低估了中國人。”

在八路軍臨汾總部,他見到了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和平型關戰鬥的指揮官林彪、聶榮臻。

經過三個月的山西之行,回到漢口的卡爾遜給羅斯福撰寫報告。

“八路軍的領導人已經培養出這樣一群中國人,他們對待人生問題的態度、他們的行為方式更加接近我們,而不像任何其他中國大集團。即使中央政府決定向日本人妥協,我相信這個集團將繼續抵抗日本侵略。”

羅斯福在卡爾遜的信件上批註:請寫信告訴他,我們非常重視他的信件。

1938年5月3日,卡爾遜到達延安的第一晚,住在諾爾曼·白求恩大夫剛空出來的窯洞里。他在延安待了10天,毛澤東用花生和茶招待卡爾遜。

卡爾遜在報告中寫道:“我去了延安花了十天考察共產黨根據地。我和毛澤東有過兩次長談。他是一位夢想家,當然,也是一位天才。”

1939年1月1日卡爾遜再次致信白宮:“共產黨領導的抗戰方式才是解救中國最大的希望。”

撰寫這份報告時卡爾遜已經回到美國。

1944年11月7日,羅斯福史無前例地贏得了第四任總統職位,大選前一天,羅斯福的特使赫爾利抵達延安,飛機降落後延安才得到通知,半小時後毛澤東、周恩來乘坐延安唯一的汽車趕到機場。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兩年後,居里也成了蔣介石的反對派

1941年1月,羅斯福派出了他的第一個官方特使,總統助理勞克林·居里。白宮剛剛批準了一億美元的對華貸款,正當美國援華力度逐漸加強,北方的八路軍持續了5個月的百團大戰剛剛結束,中國南方卻爆發了新四軍被圍攻事件。美國的援華政策因此發生動搖。羅斯福很疑惑:國共兩黨為什麽不能成為朋友?

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新四軍問題,余波未平,美國受共產黨宣傳蠱惑更甚,其政府心理援華政策,幾乎動搖。”

羅斯福對此深為關切,2月7日,羅斯福派出的訪華特使勞克林·居里抵達重慶。

2月8日,居里在抵達的第二天就與蔣介石開始了會談,居里首先轉達了羅斯福口信:“我從萬里之外觀察中國的共產黨,似乎和我國的社會黨員沒有太大差異,他們對於農民、婦女,以及日本的態度,值得我們贊許。所以中國共產黨與國民政府相同之處多,不同的少。我深切期望國共雙方能夠消除歧見,更密切的合作,以利於對日作戰的共同目標。”

居里對蔣介石說,“我認為羅斯福總統考慮的不是如何分頭責備,他只是關心保持對日作戰。中國共產黨人在美國得到了新聞界的好感與同情。”

居里對蔣介石表示,內戰將會導致美國對中國的支援變得困難。

2月14日,居里在英國駐重慶大使館會見了中共代表周恩來。

周恩來表示:中共不反美,也不反對美國的援助,只是擔心美國援助被用來對付共產黨。共產黨只得到150挺機槍,而且很久沒有彈藥供給。另外,共產黨要求解除對邊區的經濟和軍事封鎖。

居里在報告中指出:中央政府對共產黨力量的增長越來越感到驚恐,它力求用各種辦法來對付這股勢力,一個辦法是停止給共產黨人任何軍事供應,第二個辦法是實行軍事和經濟封鎖。

居里報告:蔣介石對共產黨的仇恨是深刻的,且對其完全不信任。這種情緒更多地來自他對於統一中國有著強烈的控制欲和熱情,而共產黨則是唯一未被其收買、吸收、分解或壓制的群體。

居里離開重慶的前一天,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居里熱心與誠實可嘉,惜其未能熟悉我國真情耳。

居里報告:總統先生,我認為,您讓我帶的口信,國內對於國共沖突的關切,英國大使卡爾先生的施壓,以及最後最重要的、來自俄國的持續援助,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能夠使得蔣介石避免與中共發生沖突。

居里回國後,在3月15日向羅斯福呈遞了一個書面報告,結論是:“由於中國實際上還是獨裁國家,蔣介石本人就在我國外交政策中占有首要的必不可少的地位。我確信他在感情上依附美國,崇拜美國,特別是您,他仔細研讀您演說中的每一個詞並視您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居里為美國政府完成了從前無人嘗試過的工作,勾畫出一項對華政策的基本輪廓:中國應該被當作美國的主要盟國和未來的大國。在他的構想中,中國在某種意義上等同於蔣介石。但是兩年後,居里本人也成了蔣介石的反對派。

星期五不是幸運日

1944年是美國的總統大選年。羅斯福史無前例地贏得第四任總統職位。

11月7日,總統大選之夜,羅斯福照慣例待在他的家鄉小鎮紐約州海德公園。前一天,他的特使赫爾利抵達延安。

赫爾利抵達延安最關切的一個動作是給華盛頓拍發電報。因為重慶方面的天氣原因,36個小時後電報才得以發出。

毛澤東也發出了自己的祝賀電。

電報由重慶美軍司令部轉華盛頓陸軍部,陸軍部再轉白宮。

這是毛澤東與羅斯福的第一通電報。

赫爾利住進了瓊斯海軍上尉的窯洞。瓊斯上尉的窯洞有美軍觀察組唯一的床。

美軍觀察組進駐延安已經有四個月。導致美軍觀察組進入共產黨地區的,是史迪威的政治顧問、美國駐重慶一等秘書約翰·戴維斯。此時,他正在延安。

戴維斯在赫爾利抵達延安的當天寫下了備忘錄,標題是:《共產黨人會接管中國嗎?》——

“共產黨是中國最堅韌不拔、最嚴密、最有紀律的組織。他們向蔣提出合作是由於他們強大,而不是由於他們弱小。

“共產黨已經太強大了,蔣無法打敗他們。1937年以來,共產黨一直試圖說服蔣成立一個有他們參加的民主聯合政府。”

11月8日,赫爾利與毛澤東舉行了兩次會談。

《延安會談紀要》記載:“赫爾利說,我的總統羅斯福―直渴望中國能成為四大國之一,這四大國是中、俄、英、美。但是,一個充滿了分歧和內戰的中國是不能擔此重任的。”

毛澤東說,“我們必須承認事實上中國缺乏兩樣東西:團結和民主。”赫爾利說他同意;毛澤東說我們必須團結,必須民主,赫爾利說,他再次同意。

當天上午,赫爾利提交了重慶版本的國共合作協議書。

第二天,毛澤東提出了延安版本的協議書。

第三天,11月10日,星期五,赫爾利提交了他的修訂版。毛澤東和赫爾利在一塊石板上簽署了“五點協議”。他們給蔣介石留了簽名的位置。

赫爾利認為星期五是他的吉祥日。他的生日、結婚日、第一個孩子出生日、獲得第一枚勛章,都在星期五。

赫爾利還帶著一封毛澤東寫給羅斯福的信乘機飛回重慶。這是紅色中國第一封直達白宮的官方函件。

赫爾利回到重慶之後,他發現延安的星期五不是他的幸運日。

蔣介石憤怒地拒絕了來自延安的五點協議。他認為赫爾利攜帶一份延安協議回來是對政府的最大打擊,因為它滿足了毛澤東的條件。

重慶方面的版本是甲方國民政府和乙方共產黨之間的“收編”協議。延安方面的版本是甲方國民黨、乙方共產黨合組聯合政府的“重組”協議。延安協議說:中國政府、國民黨、共產黨應共同工作、完成統一,以便迅速打敗日本、重建中國。

11月29日,赫爾利致信羅斯福:“委員長的觀點是,他如果同意成立聯合政府那就等於承認他的黨被共產黨徹底擊敗了。我的爭辯和周恩來將軍的爭辯沒有任何作用。國民政府制定了一個三點的反建議。”

赫爾利承認自己是延安協議的作者之一,但是反對公布協議,同時否認重慶方面的反建議中有任何他的意見。

中美關系史專家陶文釗說:“赫爾利是個機會主義者,確實他在對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的態度當中就表現出來了,但是他不是完全無原則的,他的原則就是要支持蔣介石的領導地位。”

羅斯福為國共談判增加了新的砝碼:“俄國人”要來了。他即將啟程奔赴雅爾塔。那里將舉行他和斯大林、丘吉爾的第二次高峰會。他預計:斯大林將同意加入對日作戰。

赫爾利回複羅斯福說:“我強調了‘俄國人’這個詞,起了作用。他隨即吩咐他的談判代表們立刻重開討論。但是委員長的某些條件仍然太過強硬。”

赫爾利建議安排一次羅斯福和蔣介石、毛澤東的會見,條件是:“會見之前他們必須就中國統一的問題在他們自己之間達成協定。”

毛澤東、蔣介石和羅斯福的會晤沒有實現。

羅斯福最後的照片。過世前一個月,他回複了毛澤東的來信。 (羅斯福圖書館供圖/圖)

來自延安的密電

1945年4月2日,延安,美國大使館二等秘書謝偉思最後一次同毛澤東談話後,飛離延安。4月12日,謝偉思乘坐專機回到華盛頓。

謝偉思的兒子、前美國外交官羅伯特·謝偉思回憶道:“我的父親約翰·謝偉思,回到了華盛頓,在羅斯福死的那一天,但他並不知道,直到他抵達了華盛頓,走進了約翰·卡特·文森特的辦公室。”

國務院遠東司中國處處長文森特正在接聽一個電話。電話里說:羅斯福總統剛剛過世,時間是1942年4月12日下午3:45。

一個月前,羅斯福總統在國會發表了他平生最後一次演講。

總統第一次坐在輪椅上進入國會,並且坐著講完近一個小時的演講,話題是關於雅爾塔會議和4月25日的舊金山聯合國會議。

“全世界所有聯合國家將在1945年4月25日於舊金山舉行會議。”

“國會出席舊金山會議的代表將包括同等數目的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美國代表團,將在一切意義上,是兩黨的。”

羅斯福演講第二天,白宮收到一封由5位美國駐重慶使館的外交官聯名簽署的電報。電報的主要執筆者是謝偉思。電報經由前駐日大使、代理國務卿格魯轉發。

來自重慶的聯名電報說:“建議總統以明確的方式通知委員長,由於軍事需要,我們必須向共產黨及其他能幫助抗日戰爭的適當的集團提供物資並與其合作。”

這份電報基於美軍觀察組一位外交官在共產黨根據地4個月的長途旅行後做出的。

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激烈反對“聯名報告”,並聲稱遭到背叛,謝偉思因此被勒令從延安召回美國。

經過連續三天與國務院遠東司外交官的激烈爭執之後,赫爾利走進白宮。3月8日,羅斯福接見赫爾利,赫爾利看到了雅爾塔密約。羅斯福則看到了赫爾利帶來的毛澤東信函。

學者沙勒說:“羅斯福會見了回到華盛頓的赫爾利,並按照慣例贊揚說我支持你在中國的努力。但就在同一周,羅斯福會見了記者埃德加·斯諾,說我很支持國共合作之政府,我會用美國力量左右它,這和赫爾利所做的截然相反。所以羅斯福的理解真的很令人困惑。”

兩天後,羅斯福複信延安的毛澤東。“親愛的毛先生:我從雅爾塔會議一回來,就收到了你1944年11月10日的信。我非常高興獲悉你本人對中國事態發展的看法。我懷著極大的興趣註意到你非常強調中國人民和軍事力量的統一,對打敗日本和重建中國的重要性。我真誠地希望你和蔣介石主席共同工作以取得國內的統一,通過統―中國人民可以為抗日戰爭的進行作出更加偉大的貢獻。”

5天後,羅斯福給重慶的蔣介石發去一封電報,否定了赫爾利的意見,支持了周恩來。這封電報的源頭,是周恩來發給赫爾利的電報,延安方面表示:應該有共產黨代表參加聯合國舊金山會議。

赫爾利反對周恩來的提議:“在舊金山舉行的是一個國家之間的會議而非政黨間的會議。中國共產黨並非一個國家,只是一個有武裝的政黨。”

3月15日,羅斯福致電蔣介石。電報中他支持了周恩來的意見。

“他希望在舊金山組建的聯合國雙方都有代表,因為他知道他們雙方都重要而且有影響力,他們都有龐大的部隊在中國。這是用他的方式來表達:讓我們組建一個中國聯合政府。”達萊克說。

3月27日,蔣介石給羅斯福回電。這是羅斯福收到的最後一通蔣介石電報。

“中國政府代表團今日已派定代表10人。其中6人為國民黨參政員,共產黨、無黨派人士及其他兩反對黨各1人。”

在延安,毛澤東曾經向謝偉思坦率地表達了自己對美國政府的期待。

謝偉思《關於毛澤東談話之備忘錄》:形勢所需要的和能夠挽救它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成立一個聯合政府。沒有它,美國一直為之努力的一切都會化為烏有。

羅斯福回應了延安參加聯合國舊金山會議的要求,但是沒有回應延安訪美的要求。

1945年1月9日,在延安的美軍觀察組給中國戰區盟軍司令魏德邁發去電報:“現有毛澤東和周恩來提出的一項建議。以下是他們絕對保密的建議:如果羅斯福總統表示同意,在白宮將其作為一個中國主要政黨的領導人來接待,那麽毛和周即願一同或單獨一人前往華盛頓舉行探討性的會談,向美國有關公眾和官員解釋中國目前的局勢和問題。周恩來表示,如果得到邀請,希望乘飛機前往美國。”

雅爾塔會議之前,白宮接到這個消息。雅爾塔之後,羅斯福回複了毛澤東的信。但是,對於訪問的建議,他沒有說是,也沒有說不。

學者達萊克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因為1944年羅斯福在競選總統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在叫囂羅斯福太同情共產黨,如果讓周恩來和毛澤東來華盛頓的話,那美國的右翼會大力攻擊羅斯福。

幾年後美國的國會聽證會上,赫爾利說,羅斯福曾經告訴他:“現在要盡量對他們寬容,盡量說有利的話,不要破壞有可能使得中國武裝力量統一的基礎。”

他們,指的是共產黨。

羅伯特·謝偉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如果那時美國和中共交好,那麽可能後來的越戰、朝鮮戰爭都不會發生。”

羅斯福的過世終止了很多的可能性。

羅斯福最後的手寫文字是:“唯一會限制我們明天實現理想的因素,就是我們今天的遲疑。我們要懷著堅強和積極的信念大步前進。”這篇稿子是他準備用於第二天的傑弗遜紀念日演講。

毛澤東和朱德向華盛頓發去唁電,延安連續三天降半旗。

很多年以後,前美國外交官、延安觀察組的倡議人戴維斯在其回憶錄中寫道:“1945年1月,毛澤東和周恩來試圖秘密安排一次訪問,在華盛頓會見美國總統。在赫爾利的建議下,被拒絕了。1971年7月,美國試圖秘密安排一次訪問,在北京會見毛和周,尼克松接到了邀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90

經濟數據失色 美聯儲年內加息的可能性正在下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7519.html

經濟數據失色 美聯儲年內加息的可能性正在下降?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10-15 11:09:00

美國9月PPI月率錄得8個月以來最大降幅,零售銷售增長不及預期。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資深記者Jon Hilsenrath在最新報道中指出,“最新的經濟數據令人失望,美聯儲2015年加息的可能性正在減小。”

在9月加息預期落空之後,各界都在翹首期待10月29日的FOMC會議,美聯儲將在當日北京時間淩晨兩點宣布利率決議。盡管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多次表示年內加息是合適的,不過最新的種種經濟數據顯示,不要說10月,似乎連2015年內加息的可能性都在下降。

就經濟數據來看,美國9月PPI月率錄得8個月以來最大降幅,零售銷售增長不及預期。更重要的是,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資深記者Jon Hilsenrath在最新報道中指出,“最新的經濟數據令人失望,美聯儲2015年加息的可能性正在減小。”

當前,美聯儲部分官員希望在年內加息的理由無異於幾點——美國經濟持續擴張;相信隨著油價上升,通脹會擡頭;過長時間的零利率導致資產價格泡沫積聚;不加息有礙央行信用(credibility)。不過,在全球經濟脆弱之時,非美國家大多都在實行量化寬松或降息。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此前在IMF-世行利馬秋季年會時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鑒於全球經濟形勢,當前不是美聯儲加息的好時機。”

褐皮書鴿派 經濟數據疲軟

昨日具體數據顯示,美國9月PPI月率下降0.5%,跌幅為1月份來最大;預期下降0.2%,前值持平。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9月PPI月率錄得8個月以來最大降幅,此次PPI數據成為低油價和美元走強背景下通脹壓力維持在低位的最新跡象,這或令美聯儲今年加息再添壓力。

此外,美國9月零售銷售月率不及預期,增長0.1%,預期增長0.2%。這一零售銷售增長接近停滯,不計汽車銷售環比下降0.3%,跌幅為年內最大。一時間,各界對於美國四季度經濟增長擔憂上升。不過,油價下跌仍是一大利好,有助帶動內需。

值得註意的是,10月15日淩晨兩點,美聯儲公布褐皮書報告(Biege Book),整體偏各派。報告稱,自8月中旬到10月初的報告期內,美國經濟繼續溫和擴張。不過美元走強對於部分行業造成了較大影響。一些地區指出,強勢美元抑制了制造業活動以及旅遊消費支出。

具體而言,制造業表現更為疲軟。盡管一些地區的汽車、航空航天、交通設備等制造行業較為強勁,但部分由於美元走強,金屬行業則普遍疲軟,部分原因同樣來自於美元走強。

報告顯示,住房和商業地產領域自上次報告以來有所好轉,住宅租賃和商業地產租賃市場大多走強;信貸條件出現了很大程度改善。

值得註意的是,大多數地區聯儲報告稱,就業市場趨緊,部分地區聯儲報告稱勞動力出現短缺(labor shortage),尤其是技術方面的勞動力。薪資增速整體低迷(subdued)。

從12個地區聯儲的報告來看,紐約、費城、克利夫蘭、亞特蘭大、芝加哥、聖路易斯地區經濟“溫和”(modest)增長,明尼阿波利斯、達拉斯和舊金山地區聯儲則報告稱經濟“適度”(moderate)增長。

美聯儲“褐皮書”是指美聯儲根據其所屬12家地區聯儲的最新調查結果編制而成的全美經濟形勢的常規報告。美聯儲每年發布八次褐皮書報告,該報告用數據反映美國各個地區近期經濟以及各領域各行業的實際狀況。

10月加息似無望 年內可能性下降

本周以來,兩位美聯儲理事密集發話,皆認為當前不應該加息。

周一,美聯儲理事Lael Brainard表示,鑒於美國通脹和薪資增速仍然疲弱,美聯儲不應當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加息,這會導致以後逆轉政策的風險。

周二,美聯儲理事Tarullo表示,美國經濟形勢還不支持加息,當前通脹和薪資都沒有上漲的跡象,應等通脹有跡象升至2%再加息。

Jon Hilsenrath指出,根據美聯儲基準利率期貨市場(Fed Fund futures),交易員預期顯示,當前10月加息幾乎可能性為零,而12月加息的可能性僅為1/3。盡管耶倫支持年內加息,但耶倫更為強調的是“具體加息時點取決於經濟數據(data-dependent)”。

其實,美國加息與否最佳的風向標還是要看市場。高級金融學院(SAIF)金融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錢軍此前也表示,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有一個針對美聯儲基準利率(Fed Fund Rate,即美聯儲貸款給商業銀行的短期利率)的衍生品——美聯儲基準利率期貨市場,參與交易的主要是全球的機構投資者,“期貨市場往往是領先於現貨市場的風向標,該期貨品種無論是在交易量還是流動性方面都體現出其有效性,所以,期貨的價格,也就是所有市場的參與者通過對市場信息的分析和美聯儲態度的解讀通過大量的交易匯總,對市場走勢就有相對綜合而準確的判斷和預期。”

正如上圖,即CME官網上定期發布30天美聯儲基準利率期貨合同價格換算成概率的指標,其最新的一項是對即將召開的議息會議前的期貨價格換算出的加息概率表,目前美聯儲基準利率為0.25% (即25個基點),所以若要了解10月會議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就看0.50%一欄,根據最新的交易日(10月14日)的數據計算出的概率顯示僅為2.3%,而不加息的概率(保持在0.25%的現有水平)為97.7%;根據市場對12月加息的預期,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31.9%。

其實,美國經濟雖然一枝獨秀,但並非如表面那般強勁。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部主管丁爽認為,未來美國經濟增長的後勁正在減弱。“從1945到2009年期間,美國平均每次商業周期的擴張時間差不多是59個月,但是這次的擴張時間已經是74個月,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明它的商業周期已經進入一個成熟期,以後進一步增長的後勁趨弱,因此我們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測是低於市場共識,今年約為3%,明年預測只有1.9%。此外,房屋投資作為經濟增長一個主要動力,未來也將趨弱。”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019

耶倫暗示12月加息可能性 眾議員反駁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642.html

耶倫暗示12月加息可能性 眾議員反駁

一財網 林潔琛 後歆桐 2015-11-05 11:11:00

目前已經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參差不齊。一方面,受到油氣和大宗商品相關公司的盈利大幅下降影響,當前的美國企業財報季很可能將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最差表現,預計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整體盈利將下降0.5%。

美聯儲主席耶倫在11月4日向美國國會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作證。她在問答環節中表示,如果經濟數據支持,12月將是可能的加息時點。在耶倫的此番表態後,根據CME Group的數據,市場對美元升值可能性的預期升至60%。美聯儲三號人物,紐約聯儲主席Dudley同天也表示同意耶倫的立場,12月加息是可能選項。

耶倫在作證前表示:“現在我們(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還沒做出最後決定。最終決定將取決於12月前的各項經濟數據。”她表示,委員會預計經濟能夠獲得足夠發展,推動勞動市場進一步改善,以及通脹率達到2%的加息目標值。

她透露,美國的銀行業也較以往更為健康。美國資本前八的銀行總資產實現了翻番,達到5000億美元。區域性銀行由於社區銀行貸款率的增長,資產狀況也很良好。但她承認,大銀行在風險管控方面依然存在一些潛在問題,可能對金融系統帶來危害。

事實上,此前,為了維持金融系統的穩定,美聯儲曾提出一份預防救助銀行的新規,將對“大而不能倒”的大型金融機構管理財務的方式施加新的限制。

耶倫對於12月加息可能性的表態受到美國民主黨眾議員Brad Sherman的反駁。Sherman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在上帝的計劃里,秋天不適合加息,這也是我們稱秋天為fall(亦有下降之意)。按照上帝的想法,春天才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所以,若要符合上帝的意願,可能要把加息推遲到5月。”

目前已經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參差不齊。一方面,受到油氣和大宗商品相關公司的盈利大幅下降影響,當前的美國企業財報季很可能將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最差表現,預計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整體盈利將下降0.5%。

另一方面,數據顯示,美國10月ADP就業人數18.2萬,連續第二個月攀升,好於預期的18萬,前值20萬修正為19萬。美國10月ISM非制造業指數59.1,大幅好於預期的56.5,亦高於9月的56.9,顯示美國經濟增長的步伐在10月企穩。美國9月貿易帳赤字408.1億美元,前值赤字483.3億美元,預期赤字411億美元。9月對華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因對華進口攀升。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98

「支爆」可能性拆局 盧志威

https://www.facebook.com/hunghukforum/

近來潮流興講「支爆」,即是指支那(中國)經濟泡沫爆破,今次想談談SDR和美國加息,會否成為支爆引發點。

越來越相信美元會爆升,除了圖表上已經破位,從基本因素分析,歐羅也在研究減息,大家沒有看錯,是從-0.2%的水平再降,可能減至-0.4,即是放錢在銀行一年要被扣息0.4%,在香港不給存款利息,銀行的客戶已經瓜瓜嘈,如果再扣息肯定會暴動。

最近有個新想法,是關於人民幣進行SDR後的拆局,過往的分析是中國政府希望加入SDR,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進而推動「一帶一路」,以出口過剩的產能、賺取外匯、提過國際影響力,這是很合理。

但大家有從美國的角度思考嗎?在南海上填海,美國會派出軍艦巡航;為減少依賴中國的勞動力,搞出個TTP來扶持越南,所有政策都與中國對著幹,反而在人民幣入SDR一事上,美國基本上不抱反對聲音,甚至其盟友及IMF都贊成,至底是忽然好人?還是局中有局,專登set定「士碌架」,給個陷阱中國踩?

自己的意見是裡面有局中局,其中一個拆局是通過SDR,逼中國開放資本帳,否則其他國家不能自由買賣、進出中國,怎將人仔變成儲備貨幣,假設十一月底進入SDR,當大家都能買賣後,中國應該希望一如以往,繼續維持穩定利率,以吸引投資。

與此同時美國在十二月底加息,由於美國經濟基本復甦,所以即使加息,問題亦不大,就算只加一次,由於全世界只有美元可加息,資金也會擁入美國,之後美元會穩步升值,逼使人民幣跟隨,如果美匯指數升至120,或到達某一臨界點,人民幣再也不能維持高估值,開始兌美元貶值時,八月的跌市便會重演,當時是在說輕微貶值幾巴仙,已天下大亂,一旦再貶,投資者恐慌情緒下,資金外逃可能把房地產和地方債的泡沫也刺破,殺傷力驚人,到時支爆真的可能發生。

從消息上看,人民幣十一月入SDR已成定局,而美國加息也在環球資產上反映,照看機會超過六成,如果按劇本去行,十一月底開始應該會有異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24

香港改變聯系匯率制可能性很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5430.html

香港改變聯系匯率制可能性很低

一財網 陳得能 2016-01-28 16:48:00

鑒於香港金管局的信譽以及維持匯率制度的承諾,我們相信港幣兌美元匯率機制改變的可能性很低。我們認為貨幣發行局制度在未來幾年能夠承受得住潛在的針對港幣貶值的投機,一如過去幾十年那樣

本周美元兌港幣匯率大幅攀升至四年來高點7.8,使得港幣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本月初中國央行引導人民幣兌美元走弱之後,對人民幣貶值的擔憂再起,並引發港幣拋售浪潮。市場擔心人民幣大幅貶值或促使香港金融管理局引導港幣兌美元貶值,以維持香港對其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內地的貿易競爭力。

除了對中國的擔憂,近期美元/港幣走強也歸結於美元的利息收益率更具吸引力。美聯儲在去年12月加息之後,美元三個月期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LIBOR)也隨之上漲,目前相對於港幣三個月期香港銀行同業拆放利率(HIBOR)有0.23%的溢價,為2011年11月以來最高。鑒於香港實行港幣掛鉤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投資者可能越來越多地將港幣兌換成美元,以便獲利於更具吸引力的美國利率。這很可能對近期美元/港幣上漲起了一定作用。然而,這是一種自動平衡機制。由於進一步拋售港幣會導致其流動性下降,我們預計港幣HIBOR利率會隨著較高的美元LIBOR利率而攀升。一旦港幣利率趨近美元利率,港幣相對美元的拋壓應會減輕。相反,如果港幣利率超過美元利率,只要市場對香港金管局維持貨幣發行局制度的承諾保有信心,投資者就會開始出售美元而持有港幣。

香港聯系匯率制度可能保持穩定
針對近期的市場波動,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本周重申,無意改變聯系匯率制度。鑒於香港金管局的信譽以及維持匯率制度的承諾,我們相信港幣兌美元匯率機制改變的可能性很低。我們認為貨幣發行局制度在未來幾年能夠承受得住潛在的針對港幣貶值的投機,一如過去幾十年那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金管局認為改變匯率制度將會削弱投資者信心,從而引發嚴重的資金外流,甚至給香港經濟和貨幣穩定帶來更大的威脅。此外,聯系匯率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特點是,它是一種貨幣發行局制度,而非固定匯率。貨幣發行局制度比其他完全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要可靠得多,因為前者對其貨幣基礎要求全額儲備支撐。截至2015年12月,香港官方外匯儲備高達3590億美元,遠高於其2040億美元的整體貨幣基礎。

香港利率走高更令人擔憂
我們認為,香港經濟的真正風險在於,在面對信貸周期和房地產見頂、內地遊客來港支出減少、本港出口疲弱以及中國經濟放緩的背景下,本地利率跟隨美國利率上升。而如果美聯儲在未來幾年采取漸進式加息,我們認為香港經濟應該能夠消化隨之引發的港幣利率逐步走高。

然而,對信貸、房地產和宏觀經濟下行的擔憂加劇,引發大量資本從香港流出,進而導致香港利率大幅高於美國利率的風險情景有可能發生。因此,我們強烈建議投資者對沖香港利率走高的風險。(作者為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外匯分析師)

編輯:蘇蔓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77

庫克月底訪華可能性大 蘋果在中國市場正焦頭爛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686.html

蘋果CEO庫克可能將於本月底再度訪華。根據路透社報道,庫克將會見包括宣傳部、廣電總局等高級別政府官員。庫克最近一次訪華是在去年10月,這次訪華或許是庫克的例行訪問,但是目前這個時間點訪華的意義卻非同一般。一方面,蘋果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公司在全球,尤其是中國的銷量出現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就在上個月,蘋果iMove和iBook在中國蘋果商店的服務全部下架,意味著中國對網絡內容的監管、審核更加嚴格。

上一季度蘋果財報出現了13年來的首次收入同比下滑,iPhone在中國的銷量疲弱,Apple Watch也沒有為公司帶來顛覆性的影響。同時,蘋果與FBI的官司也令公司對用戶隱私的保密性備受質疑。因此,目前蘋果面臨的最大壓力不僅是開發出下一款革命性的,能夠改變人們日常生活的產品,而且如何處理好與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全球最大市場的政府關系是更大的挑戰。

曼哈頓創投合夥人首席經濟學家Max Wolff對第一財經表示:“中國政府突然叫停蘋果網上商城,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盡管我們仍然看好蘋果公司的盈利前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近期蘋果與美國政府在用戶隱私方面的爭端,以及與中國政府在網絡監管方面的博弈,確實讓這家站在神壇上的公司面臨著多重壓力。”

中國政府關停蘋果電影和書籍服務的舉措無疑將引起蘋果的投資者的擔憂。上個月,蘋果維權投資人卡爾-伊坎大肆唱空蘋果,稱他已經賣出了這家iPhone制造商的全部股票。他還特別強調“中國政府的最新舉措將令蘋果很難在這個全球第二大市場開展業務”。盡管庫克試圖說服市場切莫“反應過激”,但無濟於制止蘋果股價的大幅下挫。過去一個月,蘋果股價下跌接近20%。庫克拍賣午餐的價格也比幾年前跌去80%。

目前對於庫克而言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時刻。如何渡過這一難關?庫克急需中國政府的支持。中國政府已經明確表達了整頓監管網絡傳播內容的決心,不過庫克仍然對中國市場保持樂觀。在上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庫克表示:“雖然今昔不比往日,但是我們相信形勢還是要比外界普遍預計的要穩定很多。”如果庫克訪華成行,那麽討論是否恢複iMove和iBook業務一定會提上議程。蘋果商店的盈利盡管與硬件相比杯水車薪,但是包括App,音樂,書籍,電影等在內的蘋果服務業務增速非常迅猛,被視為是一項重要的業務類別。

對於庫克的訪華,蘋果中國政府事務總監Laura Hu未對第一財經作出回應。不過,從時間上來看,庫克月底訪華的幾率還是非常大的。此前庫克已經7次造訪中國,最近一次是去年10月21日。自2013年起,庫克基本每年來華兩次,其中也不乏為挽救蘋果在中國的銷售所作出的努力。2013年7月,蘋果財報顯示中國銷量大幅下滑14%,庫克訪華會見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並於次年達成協議,擴大了中國市場份額,救市成功。此次庫克是否能再度說服中國,力挽狂瀾?庫克已經登上過長城,也許這次他該學紮克伯格在天安門前跑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54

美聯儲6月加息可能性大增 美國準備好了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397.html

18日公布的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6月加息存在可能,這和市場的預期非常不同。

會議紀要顯示大部分與會官員認為,如果接下來的數據證實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加速,就業市場狀況繼續改善,通脹朝美聯儲2%的目標上升,那麽美聯儲有可能在6月上調聯邦基金利率。
紀要還顯示,美聯儲認為,全球經濟以及金融狀況的風險下降,盡管美國經濟活動放緩,但就業市場進一步改善。

美聯儲官員期望在未來幾個月內有更多政策回旋空間。如果經濟如他們預期那樣改善,美聯儲希望能夠在6月或之後不久加息。

在會議紀要發布之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不會在6月加息。5月《華爾街日報》進行的一份調查顯示,當時只有31%的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有可能會在6月加息;有31%認為美聯儲會在9月加息,還有21% 認為美聯儲會在7月有所行動。這是自2月以來第一次, 經濟學家們對於美聯儲的下一次何時加息沒有形成共識。

美聯儲最近已經試圖在引導市場的預期。三位地方聯儲主席都在公開演講和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6月有加息的可能性。舊金山連城主席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在17日表示,美聯儲的6月會議會考慮加息。達拉斯聯儲主席卡普蘭(Robert Kaplan )表示,“在並不遙遠的將來會加息。”並且,他表示會支持在6月或7月加息。

雖然美國第一季度GDP只增長0.5%,4月的就業人數也低於預期,但最近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增長前景看好。4月的工業產量上升了0.7%,是自2014年11月以來的最大單月增幅。房地產開始反彈,消費者價格指數上升0.4%,也是三年來最快的速度。這意味著通貨膨脹開始上升。

摩根大通高級經濟學家詹姆斯·格拉斯曼(James Glassman)和對沖基金公司TPG-Axon Capital Management LP 的CEO 辛格(Dinakar Singh)對《第一財經日報》解讀了美聯儲的會議紀要。格拉斯曼是美國就業問題的知名專家,辛格曾是高盛最年輕的合夥人,旗下掌管資金40億美元。

摩根大通高級經濟學家詹姆斯·格拉斯曼

對沖基金公司TPG-Axon Capital Management LP  CEO 辛格

加息信號早就可見

第一財經:市場似乎對美聯儲的加息決定感到吃驚,因為此前市場預期美聯儲不會加息,而美聯儲這一決定似乎表明他們對經濟形勢的樂觀?

格拉斯曼: 這和我的預期相同,他們提出了6月采取行動的可能性。這和市場的預期完全不同。其實有各種跡象表明這一可能性,我不能理解為什麽市場沒有看到。很有可能市場只是隨波逐流,雖然1月市場因為某種原因經歷極大恐慌,但是到3月市場已經完全恢複,美國經濟各項指標也正常。美聯儲3月的會議聲明非常謹慎。市場可能認為美聯儲主席耶倫非常鴿派,不會在近期內加息。

辛格:到目前為止,我認為市場一直對美聯儲的決策比較滿意。年初大家對經濟形勢較為擔憂,於是美聯儲也暫緩了加息步伐;隨後市場發現經濟似乎沒有那麽糟,不過還是傾向較為美聯儲會實施較為溫和的利率政策。從長遠現實的角度看,美聯儲總是要加息的。而且好的經濟形勢與美聯儲加息事實是相伴出現的,總得選一個。加息其實也並不太糟。

第一財經:此前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不會在6月加息,但是在美聯儲發布了會議紀要之後,您認為這一預期會改變嗎?

辛格:會議紀要公布之後,人們預期6月加息的可能性大增,加息和不加息的概率即使不是50:50,也顯然比之前要高。

第一財經:不過雖然整體經濟數據看好,但是第一季度GDP增長只有了0.5%。

格拉斯曼:第一季度GDP不能說明什麽問題,過去幾年中第一季度GDP都很低,最主要的是這個數據在後來會有大幅調整,不能準確反映經濟的運行水平。而在紀要中提到,“盡管美國經濟活動明顯放緩,但就業市場進一步改善。”當美聯儲這麽說的時候,這意味著他們對經濟的狀況有兩種看法, 而如果就業市場的數據繼續向好,很有可能在6月據此作出是否加息的決定。

辛格:這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雖然也反映了一定的現實,如美國比其他地區增長好,消費者比資本市場好。如果看GDP名義增長會更好一些。另一個常見的挑戰是,利率政策較為溫和,美元疲軟會推動經濟增長,但是反過來則有利於其他的國家。過去的市場數據反映了與美元升值相關的這一趨勢,我想對於美聯儲來說,如果你不希望其他國家會繼續減息,那麽你也需要當心自己的行動。

美國市場尚欠準備

第一財經:您認為聯儲加息,美國經濟準備好了嗎?

辛格:經濟準備好了,但是市場似乎並沒有準備好。如果你看看美國經濟數據,消費、工資、通脹率數據看起來都很漂亮。但是市場似乎對於經濟的反映不是那麽積極。市場的動蕩始終是一個問題,不管是由於美國國內原因還是由於國際市場的影響。一定程度上來看,美聯儲不能總是根據市場反應來做出有關利率政策的決定,就像你不能總是遷就一個哭鬧的孩子,還是要綜合各方考量做好該做的事。市場可能會波動但是最終會適應和平穩下來。

第一財經:美聯儲作為美國的央行,在上一次利率決策時考慮到了全球經濟的因素,如中國經濟情況等,這一次也提到了對歐元區的考慮,如英國退出歐盟的可能性。您認為美聯儲如今在做決定時更多考慮了全球經濟對於美國經濟的影響嗎?

格拉斯曼:英國就是否退出歐盟進行公投不會讓另外一個國家的央行,尤其是美聯儲改變其決定。美聯儲的決策需要以美國的經濟情況為指引。對世界來說最糟糕的就是美聯儲忽視了經濟狀況,而不得不在以後大規模地頻繁加息。

辛格:我認為美聯儲還是更多地關註美國自身的經濟問題,但是當然美國自己的經濟發展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當審視各個板塊的數據時,你會發現,消費數據還好,但是資本增長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所以,當美聯儲在考慮全球經濟的時候,他們事實上在考慮世界經濟對美國的影響,但是他們現在應該越來越意識到,這的確重要。如果你認為環球經濟中的一個問題會極大影響美國經濟,那麽事實上你要思考全球各地的經濟問題,而不僅僅是具體的美國經濟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125

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有對接的可能性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1898.html

5月31日下午,由德國北威州投資促進署主辦、人民網承辦的“數字化/工業4.0北威州的創新方案和投資商機”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北威州經濟部副部長霍爾策斯基(GüntherHorzetzky)、北威州投資促進署署長華珮(Petra Wassner)等嘉賓就德國工業4.0的內涵、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的對接以及北威州對華經貿合作等議題進行了探討。

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Nordrhein-Westfalen)(下稱“北威州”)位於德國西部,是一個人口超過1800萬的聯邦州。據了解,北威州區域面積3萬4080平方公里,既是德國人口最多的州,同時也是是德國經濟最發達地區,赫赫有名的魯爾工業區即位於北威州。其處於歐洲中心地帶、貼近消費市場、交通基礎設施優越、具有競爭力的土地與不動產價格等區位因素成為北威州吸引外資的投資優勢。

近年來,通過德國聯邦政府及北威州政府廣泛促進工業4.0領域的研發工作,北威州在過去5年在創新力、新工藝流程方面發展迅速,並積極尋求向數字化進行轉型。據了解,北威州擁有諸如能源、機械制造、生產技術、物流業、衛生健康、汽車及通信等頗具實力的技術行業,而目前這些行業正在著手推進數字化及工業生產的物聯。基於此,北威州希望能夠尋找新的合作夥伴,為傳統工業區註入全新的活力,同時希望能夠通過合作,將創新性解決方案推廣至其它地區及市場,實現“多贏”。

這樣的背景為中資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華佩女士在發布會上表示:“數字化貿易在德國和歐洲其他地區尚處發展的初始階段,而像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的商業模式在中國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除了商業模式的可移植性,北威州還擁有較為雄厚的科研人才儲備,形成了較為密集的科研網絡。據了解,魯爾都市區有21所高校,擁有大學生28萬名。此外還有60多所非高校研究機構致力於學術與經濟之間的成果轉化。對此,魯爾都市經濟促進局局長拉斯姆斯貝克先生認為:“中資企業選擇魯爾地區為駐地,意味著未來先進行業與工業4.0帶來的全新機遇將在魯爾都市區內密切聯系。”

2014年3月2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曾經在杜塞爾多夫會見德國北威州州長克拉夫特,習近平主席指出,北威州是德國人口最多、經濟實力最強的州之一,在中德貿易和投資合作中地位重要。而北威州在經濟轉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成效顯著,雙方可以拓展合作。中方歡迎北威州充分利用杜伊斯堡港的特殊區位功能,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據了解,今年中德兩國政府將重點就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進行戰略對接。德國北威州作為德國的工業中心正著力推進工業、中小企業與貿易物流業向數字化的轉型,並積極尋求與中國企業的合作。霍爾策斯基先生在發布會上介紹,目前已有900多家中資企業進駐北威州,僅2015年就新增86家。國際知名的中資企業如華為、中興、海信、聯想和三一重工都已落戶於北威州,成為中國商業模式歐洲本土應用的成功案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307

寶鋼、武鋼宣布重組:直接合並可能性不大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712.html

寶鋼股份(600019.SH)、武鋼股份(600005.SH)今日雙雙發布停牌公告,其分別接到控股股東寶鋼集團、武鋼集團通知稱,寶鋼集團與武鋼集團正在籌劃戰略重組事宜,重組方案尚未確定,方案確定後尚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準。

2015年3月份,工信部就《鋼鐵產業調整政策》公開征求意見,提出進一步組織鋼鐵行業結構優化調整,加快兼並重組,到2025年,前十家鋼企粗鋼產量全國占比不低於60%,形成3到5家在全球有較強競爭力的超大鋼鐵集團。這成為寶鋼和武鋼開始“眉來眼去”的開端。據記者了解,此次兩家公司的重組整合,其實在去年就已有風聲,主要是相關政府部門的推動,不過具體方案還有待兩家公司商議。

寶鋼股份是我國最大、最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在國際鋼鐵市場上屬於世界級鋼鐵聯合企業。公司專業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鋼鐵產品,采用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主要產品均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而武鋼股份則是由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控股的、國內第二大鋼鐵上市公司。擁有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煉鐵、煉鋼、軋鋼等完整的鋼鐵生產工藝流程,鋼材產品共計7大類、500多個品種。主要產品有冷軋薄板、冷軋矽鋼等,商品材總生產能力1000萬噸,其中80%為市場俏銷的各類板材。

據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發布的《2015-2020年鋼鐵企業排名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顯示,寶鋼和武鋼分別排名第1和第4。根據世界鋼鐵協會(WSA)最新發布的《世界鋼鐵統計數據 2016》,寶鋼2015年年產粗鋼3493.8萬噸,武鋼2015年粗鋼產量2577.6萬噸。按照產量計算,兩家企業總計達到6000萬噸的年粗鋼生產能力。

據公開資料顯示,2007 年,寶鋼並購八一鋼廠和邯鋼新區,2008 年並購廣東鋼鐵集團,投資建設湛江基地,2009 年重組寧波鋼鐵,經過這一系列的並購重組,寶鋼成就了其華東地區鋼鐵霸主地位。武鋼繼2005 年重組鄂鋼、2007 年重組昆鋼後,在2008 年重組柳鋼,成立廣西鋼鐵集團,並2008 年獲批接手2000 億廣西防城港項目。武鋼在華中地區也是獨霸一方。此次同為副部級,又都雄霸一方的寶鋼與武鋼重組更多看重的將是平臺的構建。

一年多來,武鋼與寶鋼多次傳出兼並重組的傳言,均被官方“辟謠”否認。僅在上周四6月16日,召開的武鋼股份2015年股東大會上,馬國強再次否認武鋼、寶鋼合並傳聞,並稱“武鋼股份未來即便真的進行兼並重組,更多會考慮向多元化的方向嘗試。針對同行間的並購重組,武鋼股份沒有太多機會。”在多次否認之後,寶鋼和武鋼突然宣布“聯姻”無疑向鋼鐵行業和整個資本市場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針對此次重組的目的,某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重組還是著眼於對過剩產能的擠出,提升鋼鐵產業集中度。而隨著寶鋼和上海市政府產業結構調整的約定期限所剩無幾之際,寶鋼生產業務外遷可能也是此次籌劃重組的考慮因素之一。

此前,武鋼股份包括武鋼集團在內,曾探索在煤礦、鐵礦等上遊延伸,以此形成縱向一體化的產業鏈條,但經過探索後發現,這些產業基本屬於同一生態鏈,均受鋼鐵行業的影響。因此,此次武鋼和寶鋼籌劃重組的未來方向肯定不是著眼於鋼鐵行業本身。國金證券研究報告顯示,重組之後聯合體的矽鋼在國內的市占率將達到90%左右,目前武鋼股份矽鋼產能在國內最大,未來兩家公司在矽鋼領域的競爭關系將消除,將有利於產品價格上漲。1)企業層面,兩家企業重組也有利於減少競爭。目前,寶鋼和武鋼分別在湛江和防城港建設了新的鋼鐵基地,位置接近,產品結構相似,合並後有利於協同發力華南甚至東南亞市場,並優化產品結構,避免重複建設;2)行業層面,對地方國企整合帶來釋放效應,加速行業洗牌、改善行業競爭格局。

據之前在武鋼工作的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漏,重組如果順利完成,整合後的新公司有可能將退出低端品種鋼鐵市場,逐步回歸國家對央企的定位,擔負起高端產品的研發重任。這也是李克強總理考察武鋼時提出的要求。而且重組如果完成之後,武鋼和寶鋼將會逐步縮減在上海和武漢的產能規模,逐步轉移到湛江和防城港。焦化,燒結,煉鐵,煉鋼等高汙染流程逐步減少,向湛江和防城港轉移,上海和武漢保留部分後續軋制流程。而從構建國有資本運營/投資平臺的國企改革思路來看,該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寶鋼之前劃分為四個板塊,立誌要做鋼鐵行業的國資監管平臺,可能將有利於寶鋼在此次重組中保持優勢地位。

針對寶鋼和武鋼此次同步調的發布重組公告,第一財經記者向寶鋼內部人士求證,對方表示太敏感不便接受采訪。而據第一財經記者多方打聽,關於此次重組,寶鋼內部審計工作仍在繼續,具體重組尚未有明確方式。

針對此次重組,有分析人士表示,寶鋼和武鋼已經各自形成獨立的體系,且形成3~5家大鋼企肯定需要整合骨幹鋼企做“架子”。寶鋼武鋼兩個“架子”堆在一起,效果不見得是1+1>2。而且,企業兼並重組成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此之前,寶鋼就先後並購了八鋼、韶鋼,武鋼則重組鄂鋼、昆鋼,並且自身經營困難。直到現在,寶鋼對韶鋼和八鋼的整合仍在進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寶鋼集團的業績。

據資本市場專業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兩家巨無霸央企的重組很可能會以資產置換的方式來完成。而由於兩家央企合並將會牽涉到國有資產的重新整合與分配,中間操作時間長、難度大,因此兩者直接合並可能性並不大。

記者就此向寶鋼和武鋼方面求證,截至記者發稿,對方未有回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01

【第一領導力專欄】美國反思:“第三條道路”的可能性

美國正在反思第三條道路,一條公益資本主義的道路(Benefit Capitalism)。

2016年,美國240年國慶之前的一周, 3000名各界領袖聚集在科羅拉多州的阿斯本山區,反思拯救資本主義的方案。過去7年對經濟危機的點綴修補已經肯定為失敗,一個同時包含公益價值和經濟利潤的市場制度成為未來必然的選擇。自成立伊始,“阿斯本學會”(Aspen Institute)就扮演著“第三只眼睛”看社會的反思角色。今年,它以“資本主義制度未來”為主題,成功地做了兩件事:反思為何舊制度破產了,展現公益資本主義的可能性。

“弗里德曼過時了!”愛德曼先生(Richard Edelman)開門見山,直指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已經失去社會信任。作為全球最大的公關公司“愛德曼”(Edelman Worldwide)的總裁,他長期關心社會信任與商業興盛之間的關系。愛德曼對20多個國家、連續16年的年度社會信任調查顯示,信任正成為最稀缺的制度資源。

過去,權威等級和地位猶如垂直的勢能,可以轉換為自上而下的信任。可是,垂直信任的時代結束了。今天,人們更相信同輩之間的社交信息,更受私下交流的影響。75%的人寧願相信小夥伴的建議而不願意聽從廣告的引導。橫向信任的時代已經降臨。不幸的是,全球範圍內的政府、商業公司、媒體、非政府機構等,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組織“橫向信任”的能力。

不信任制度,那是因為幻想破滅。首先,全球化經濟的幻想破滅了。“阿斯本學會”會長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開篇直敘全球化的挽歌:自由貿易、自由人才和資金流動、平等自由價值觀,全球化的三大支柱均在今天搖搖欲墜。歐洲的問題不過是全球化挽歌的序曲。

其次,精英與大眾之間的社會默契被踐踏。二戰後,美國至少有三項社會默契:社會精英代表判斷能力,精英會從全社會利益角度做判斷,只要努力,人人有機會成為精英。但次貸危機和後續恢複過程打碎了這一社會默契。人們看到精英以社會為代價謀求自利。不公平的經濟發展已經不值得勞工大眾追求。金融家拉特納(StevenRattner)在演講中羅列了四大問題:絕對貧窮人數增加、收入不平等加劇、勞工參與機會惡化、公司行為的短期主義。它們撕裂了社會信任。

新技術是大眾幻想破滅的另一“幫兇”。在機械化和電氣化革命時代,技術帶來了普遍的繁榮,產業上下遊利益均沾。可是,互聯網信息技術主導的極客經濟(Geek Economy)只為1%的人帶來巨大的利益,而普羅大眾的工作機會和實際工資水平與90年代相差無幾。國會參議員華納(Mark Warner)直指“臨場經濟”(Contingent Economy)與“隨需經濟”(On-demand Economy)組成的兩面性。“隨需”有經濟效率,“臨場”卻帶來心理危機。舊制度已經難以簡單修補。在他看來,美國需要構建新的社會契約。

反思至深觀自在。受邀請的“公益資本主義”實踐者讓與會者看到了國際金融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資本主義之外的第三個選擇。

美國施樂公司的總裁伯恩斯(Ursula Burns)把教育列為任期內的重要策略目標。“太多的信息,太低的判斷能力”,伯恩斯說,它們成為一對當代矛盾。因此,提高員工的判斷能力便成為公司教育策略目標。它不一定會馬上兌現為利潤回報,但卻有利於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有反思能力的組織。對施樂,員工教育就是公益。

“全州保險”董事長威爾遜(Thomas Wilson II)則把“意義”放到策略首位。他努力讓2萬員工的個人目標與公司目標形成一一對應的關系,讓工作成為一件自願的事業,這是他們的公益。

“米舍”(Method)家用清潔劑是美國著名的逆襲案例。一個小公司逆襲寶潔,用完全環保的產品打入大公司壟斷的成熟市場。討論中,該公司創辦人洛瑞(Adam Lowry)講解自己的環保產品哲學:讓環保成為超級產品的內涵,而不是低級產品的外部營銷包裝。他新創立的產品“素奶”(Ripple Food)是另一個經典,“素奶”追求口感好,營養足,並替代動物奶。為同步追求公益價值,洛瑞的企業建立起相應的監控和衡量體系。對洛瑞而言,社會公益就是優質利潤的來源。

上述企業正代表著“公益資本主義”社會運動。在美國,除了有營利企業、非營利企業,現在還多出一個新公司物種:公益公司(Benefit Corporations),它同時以利潤和公益為目的。截至2015年底,美國有31個州正式接受“公益公司”的法律地位,提供單獨的註冊。來自全球50個國家、130個產業的1785家企業獲得了“公益公司”(B-certified)認證。通過認證的四大條件包括:選擇一項公益指標;該項指標讓它成為企業的正式政策;建立跟蹤衡量體系;法律登記註冊為“公益公司”。2015年底,法國達能食品宣布加入這項社會運動的議事會。

促進“公益資本主義”的重要因素是千禧一代員工價值觀的變化。“愛德曼”調查表明,在真正貫徹公益的企業中,員工的組織承諾度高出平均水平15%,它成為買不到的效益。

不到阿斯本,不知道“社會價值創新”時代已經開始。

太平洋另一端的中國,正值萬科股權大戰之時,現代股權制度的始作俑者卻在醞釀一套全新的遊戲規則。如果“公益資本主義”流行,表率企業必然廣泛吸納社會意願,並收獲思想紅利,這才是中國企業不能缺席的大戲。

只要是人造的制度,它總有到期大修的日子,阿斯本大會樹立了一個制度反思的榜樣。創造“反思社會”概念(Reflexive Society)的社會學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也是《第三條道路》(The Third Way)的作者。在這個高風險、多機遇的時代,吉登斯建議,我們要做有思想的行動人,而非被動的制度人,制度是我們的。我們的反思是經線,行動是緯線,一經一緯交織成為制度。

(作者為加拿大萊橋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複旦大學管理學院EMBA特聘教授,他最近致力於研究創新領導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