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神畢菲特授權施羅德(Alice Schroeder)撰寫嘅傳記《雪球:畢菲特與人生經營》全球熱賣,皆因本書入面除咗講股神嘅投資心路歷程,仲有好多鮮為人知嘅秘聞,簡直將佢嘅一生巨細無遺咁裸露出嚟。 取消飯局惹猜疑 《紐約時報》話,雖然畢菲特事先講明唔會干涉施羅德嘅寫作自由,但本書出街後,兩個人嘅關係明顯疏遠咗好多,唔單只少咗見面,施羅德每年都會搞嘅畢菲特周年飯局,今年都取消埋,搞到兩人不和之說甚囂塵上。 為咗求證,《紐約時報》記者直接了當叫施羅德形容兩人o依家嘅關係。施羅德呆咗一陣,然後話同畢菲特仲有聯絡,但就冇以前見得咁密,佢仲同記者講,鍾意點估就點估,擺出一副「謠言止於智者」嘅態度。 男人最痛唔好提 聽 消息人士講,畢菲特不滿自傳入面,寫佢細個嗰陣誤交損友,仲聯群結隊去偷嘢;而最令佢唔高興嘅,就係提及佢首段婚姻嘅內容。華華記得,本書入面講到畢菲特 結婚後非常倚賴亡妻蘇珊,連佢嘅髮型都係由太座操刀,自己就專心一意研究投資,結果冷落嬌妻,搞到蘇珊對佢非常失望,仲有埋外遇o忝。唔知係咪呢段「男人 最痛」嘅綠帽秘聞,令到股神覺得冇面,所以嬲咗施羅德呢?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
|
||||||
早於半年前,金融界已流傳,中建電訊主席麥紹棠,與樂壇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擘面。至最近,事情終於一發不可收拾。劉德華首先發難,於六月初入稟高院,向雙方合組的公司,追討千五萬元酬勞。兩星期後,麥紹棠還招,中建電訊向劉德華索償一億五千萬元損失,並申請禁制令,禁止劉德華在電視及電影中演出,雙方招來招往,火藥味濃。這對冤家往日原是好拍檔,兩年前二人一拍即合,合作投資天幕,還打算在網股熱火朝天之際分拆上市,齊齊搵快錢。怎料如意算盤還未打響,網股熱潮已退,這對拍檔見財化水;今年重新包裝想再上市, 卻因股權及話事權而告吹,最後還反面收場。與劉德華反目的麥紹棠,十年前憑淡水爛尾樓盤太陽城而發達,而且還與國務委員李鐵映的心腹稔熟。在大陸資金支持 下,他今天搖身一變而成為億萬富豪,背後人脈關係原來涉及李鐵映。劉德華與麥紹棠反面的傳聞,在六月初獲得證實。六月四日,劉德華突然向天幕的子公司,追討千五萬元的演員酬金。由於劉德華與麥紹棠旗下的中建電訊,各持一半天幕股權,事件暴露出二人交惡的端倪。麥紹棠於兩星期後來個反擊,中建電訊於上週四入稟高等法院,申請禁制令,全面禁止劉德華公開演出,並指劉德華阻礙天幕上市,向他索償一億五千萬元,是劉德華所追討的十倍,事件令娛樂圈嘩然。受官司困擾的劉德華,上週日梳了一個碧咸頭,身穿粉藍色西裝,出席半島酒店舉行的簽約儀式。這天他簽約加盟唱片公司加 際娛樂,並宣佈明年世界巡迴演唱會大計,似乎未被中建的訴訟嚇窒。而近期與劉德華相當老友的麗新集團主席林建岳,以及導演王晶及劉偉強,亦坐在台下的嘉賓 席上,以行動力撐好友。劉德華與林建岳一碰面,便風騷地攬頭攬頸,然而提及與中建電訊的官司時,劉德華即刻顯得非常緊張,有點不知所措。記者引述中建電訊 入稟狀,指他私下與街外公司合作開戲,並把部分版權出讓,違反股東協議。劉德華馬上回應:「佢(麥紹棠)應該知道,因為我曾經面對面向他講過,公司開會時亦有提出。」至於被指阻礙公司上市,他更為肉緊:「如果公司適合上市,我一定會配合,事實上半年前已經開始傾緊。既然已經傾緊上市,佢就更無理由未睇過盤數啦!……我對他們提出所有指控都好驚訝!」 變陣上市難產投資銀行界盛傳,兩人確因上市一事而鬧翻。事緣天幕去年底,變陣與導演杜琪峰合組銀河映像,並計劃今年在創業板上市。銀河的主要業務,除了開拍電影之外,還會打本給別人投資開戲,形式恍如創業基金。據投資銀行界消息透露,銀河映像的上市事宜,已籌備得如火如荼,並已印好招股書,還委任杜琪峰出任主席,劉德華也是董事之 一。然而差不多準備就緒之際,事情卻突然拉倒。「大概在五月最後一個星期,銀河還請我們一班做企業財務的,去食午飯做路演,不過在之前一日突然取消。「我 們也感到愕然,因為聽講連包銷的工作都已搞掂,今次銀河找了一間台資商人銀行,連同『天下第一庄』蔡鶴雲老友Peter高,幫手包銷,已經七七八八。聽聞 是因為麥紹棠及Emily Chan(金英證券董事陳綺薇),唔肯簽上市協議書。」一投資銀行家透露。據投資銀行界估計,麥紹棠與劉德華決裂,皆因雙方就股權分配,及最終話事權上意見分歧,最後一拍兩散。 合作進軍互聯網劉德華日前透露,他是經金英證券董事陳綺薇,介紹認識麥紹棠。而外界傳聞,由於當初陳獻計教路,故是次銀河擬上市, 麥紹棠亦有預她一份,她是股東之一。今年三十八歲的陳綺薇,以藝名愛美麗曾在商台任唱片騎師,那時她已認識劉德華。九○年,她進身金融界,由經紀做起,其 後從事企業融資工作,故結交了不少城中名人,如中國星的向華強太太、華置老闆劉鑾雄。在她穿針引線下,劉德華與麥紹棠於前年一月初合作。專攻互聯網業務的 中建電訊,宣佈入股劉德華旗下的天幕五成權益,與劉德華合作推出andylau.com。其後中建買入另一上市公司中建數碼,同年七月,中建把天幕的上市股份認購期權,賣給中建數碼,以換取一筆中建數碼的認股權。當中劉德華分得四千萬股中建數碼認股權,每股認購價一毫,較當時股價一元,大幅折讓九成。 初 期甜蜜蜜合作初時,二人關係非常融洽,劉德華還經常到麥紹棠家中吃飯。與麥紹棠關係密切的《號外》雜誌,不時以劉德華作為封面人物。而《號外》內還發生了 一段小風波,反映麥紹棠當時對華仔寵愛有加。九九年底,一期以劉德華做封面的《號外》,其中一頁在印刷後由人手掉,事緣作者曾凡在文中用 「dogcome」字眼來介紹劉德華的andylau.com,似乎有貶低之意,文章因而被「閹割」。兩星期後曾凡更被《號外》炒魷。至今曾凡仍為此惘 然:「我到現時都不明白點解,公司亦無表示我哋應該點樣對待劉德華個訪問,當時我亦不知道麥紹棠是《號外》的大老闆。」那時《號外》由七位文化人士,包括施養德持有,施養德追隨麥紹棠多年,他們於二○○○年把《號外》賣給中建電訊。 市況逆轉關係變差隨着網股熱潮在前年底爆破,天幕上市一 事固然因市場氣氛欠佳而推遲下來,而劉德華在投資中建數碼股票時損手,劉德華與麥紹棠的關係亦有所變化。據知劉德華在前年底,以認股權認購四千萬股中建數 碼後,馬上在市場放售,那時每股一元,而認購價只一毫,劉天王賬面淨賺三千多萬。其後,劉德華不單入市追買中建數碼,還拉攏家人親戚朋友一起買,並由他負 責包底。可惜中建數碼股價,隨後不斷沉底,至今跌至兩毫,劉天王損失自然有口難言。此外,上市不 成的天幕,因開拍電影的預算及賬目,股東雙方種下嫌隙。例如中建電訊指控劉,在未經中建同意下,私下找林建岳旗下的環亞,一起投資《愛君如夢》,把一半片 權讓給對方,引致雙方對簿公堂。劉德華日前出席簽約儀式時,亦大感無奈:「我真係覺得自己唔適合做生意,我還是做回幕前好些。」說罷還對身旁正計劃投資開公司的張衞健忠告:「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你要自己小心啲!」 生產電話起家出身藝人的劉德華,與股壇老手麥紹棠過招,自然倍感吃力。麥紹棠現操控四間上市公司,其中旗艦公司中 建電訊,現市值六億多,麥紹棠所佔兩成股權,市值達一億四,而名下暫時未控有物業,報住地址位於灣仔會景閣。而劉德華現持有物業市值不足四千萬,即使較早 前投資物業獲利五千多萬,合計亦不足一億,枱面上財力,較麥紹棠遜色。現年四十九歲的麥紹棠,在商場打滾二十年,而且在大陸人面廣闊,來頭不簡單。麥紹棠 畢業於香港仔工業學院,修讀電子工程,「他最初(七幾年)在美國通用電子旗下的一間公司打工,公司專做收音機的transistor(晶體管),麥紹棠做技工。」一位認識麥紹棠的電子廠廠家說。及至八○年,麥紹棠入股一間位於觀塘的邦威電子,公司主要是生產室內無線電話,出口美國。八八年他把邦威出售,並移民加拿大,但不到三個月便返回香港。八九至九二年間,麥紹棠返大陸開設中翹電訊,生產無線電話。 靠爛尾樓上市九 二、九三年正值國內房地產熱潮,麥紹棠轉投地產生意。由於他早前投資的邦威,在惠陽縣設有廠房,所以在當地有一定的人脈網絡。他旗下的中翹,與中方的惠陽 三和集團及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合作,在惠陽淡水鎮發展太陽城,麥紹棠成為主腦人,在香港推銷這個包括二千個鋪位、四百多個住宅的工業區。養德堂老闆施 養德還拍住他,在香港招攬買家。九三年底,麥紹棠以中翹名下的一成太陽城股份作價,另加四千多萬取得上市公司連域的三成九控制權,借殼上市, 並易名為中翹電訊。中翹在港出售太陽城樓花後,卻適逢大陸宏觀調控,中資夥伴突然「閂水喉」,爆發多宗淡水爛尾樓事件。太陽城在九六年,亦同樣爛尾收場, 苦業主不斷找麥紹棠追討,他總是避而不見。在九六年的中翹電訊股東會上,太陽城業主在門外聲討,嚇得他要從酒店後門落荒而逃。 大陸人脈網絡廣雖然太陽城爛尾,但麥紹棠卻「過了海就神仙」,不單控制了上市的中翹電訊(其後再改名中建),最後還把上市公司那一成爛尾樓業權,賣回給惠陽政府,換回另一幅工業用地。借殼上市後, 中建電訊一直主力生產室內無線電話。據麥紹棠的行家表示,麥與國內郵電部單位稔熟,「麥紹棠間廠供應國內電訊部門電話,生產量好多,不過佢啲電話質素麻 麻,我相信只是谷銷量,無乜錢賺。」一認識麥紹棠的廠家說。九七年八月,股市熾熱興旺,中建電訊亦乘勢以一供一形式,供股集資了二十二億多,不少是中資企 業參與認購,包括新華通訊社旗下的金鼎公司。資金充裕的中建,四出投資國內電訊業務,其 中以中中外形式與中國聯通合作,在山西及上海興建GSM網絡。「麥紹棠在惠陽電子城開廠期間,與主管惠陽的惠州市副市長李鴻忠很熟,李氏是當時國務委員李 鐵映的心腹,曾做過他秘書,好有勢力。其後麥紹棠搭上國家經貿委內部官員,從而搭上中國聯通。」一認識麥的中方人士透露。 公司蝕 錢照加薪除以六億多大舉投資GSM網絡外,中建電訊亦花了三億多於大陸其他投資;另外以千六萬入股時富證券時,借出兩億供周轉;再買入HK Net(沒公佈作價),廿億元資金,在「不經不覺」間漸漸耗光。前年一月,網股鬧哄哄之際,中建又再配股集資九億,其後四出投資互聯網業務,包括以一億買 入一成明報網,以一億一買入中建數碼上市殼,與天幕合作等。然而網潮爆破,中建趕不及把旗下互聯網業務分拆上市套現。過去幾年,中建多番四出搜購,而公司業績差強人意,連續五年蝕錢,去年更因炒燶股勁蝕六億九千萬。但主席麥紹棠卻依然快活,皆因他的董事袍金由九七年的三百五十萬,躍升至去年千八萬。難怪投資界對他不予好評,「麥紹棠這樣管理一間上市公司,與他合作做生意,一定要好小心!」 劉德華、麥紹棠官司撮要4/6劉德華向天幕的附屬公司亨泰環宇索償,入稟高院追討千五萬藝人服務酬金。18/6麥紹棠透過中建電訊旗下公司,入稟控告劉德華違約,申請禁制他的演藝活動,同時追討一億五千萬元損失,五宗指控如下:1劉德華擅自委任Winson Chan出任天幕的董事總經理。2影片《愛君如夢》、《全職殺手》、《阿虎》的部分版權,在未經中建同意下,賣給其他公司,其中《阿虎》的版權賣給向華強的中國星。3未經中建同意,與一百年電影公司拍攝《瘦身男女》及《嚦咕嚦咕新年財》。4劉德華未有知會中建下,去年舉行個人演唱會及拍攝其他公司電影,違反雙方協議,對天幕造成損失。5指劉德華拒絕交出天幕的賬目,妨礙公司於創業板上市,令中建未能出售當中四成八股權予深圳寶博實業,導致損失一億五千萬元。 太 陽城苦主追討經年九三年中,徐太和家人因受「太陽城」的廣告吸引,一口氣買下六個相連鋪位和一幢洋房。「我見惠陽政府和建設銀行都是發展商之一,而且一分 錢一分貨,『太陽城』的五千呎洋房要二百幾萬一幢,加上展銷會又好多人,真的不到你不信。」徐太將麗港城八百呎單位,以三百多萬出售,賺了一百七十萬元; 又把鋪頭加按,籌夠共二百四十萬首期,去支付太陽城的三成樓價。徐太在大陸開廠,可常到地盤看進度。但一年多過去了,仍只見地盤,便知爛尾的可能性很大。 徐太原應在九五年六月收樓,但至八月三十一日,才收到一封麥紹棠簽名的信,表示收樓要延遲至十月尾,並再一次強調,若工程沒有完成,會將已付款項連兩個月 利息退還。此後,徐太再沒有收到任何信件及退款。徐太忍無可忍,遂聯絡其他爛尾樓的業主,在九六年七月中舉行一次大遊行。八月時,再與三、四十名「太陽 城」業主,到當時麥紹棠的淺水灣住所和火炭的公司抗議。終於,事件驚動北京政府,成立 「廣東省商品房糾紛投訴處理專責小組」,決定「太陽城」業主可以樓換樓方式,換回相同樓價的單位作賠償。徐太選擇了廣州明珠花園的三個高層單位。九八年, 徐太收到收樓通知。以為雨過天青的徐太,聯同其他「太陽城」業主,在天光道馬會中菜廳,擺了八圍酒宴請麥紹棠,並頒贈印有「誠信」的錦旗予他以作答謝,但 當時麥紹棠並無親自領旗,而由同行的秘書代領。不久,徐太卻收到明珠花園的發展商通知,單位被按揭銀行之一的廣州市農行城南支行,向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查 封。直至四年後的今天,事情仍未解決,徐太不斷向專責小組投訴亦不得要領。上月尾,徐太再收到明珠花園的發展商來信,承諾三個月內會辦妥換樓事宜。徐太亦 決定,若限期過後,事情仍未解決,將聯同海外其他業主在世界各地刊登報章廣告,以表不滿。 麥紹棠一對寶貝兒子麥紹棠有兩個兒子,分別是二十 二歲的麥俊翹和十八歲的麥允然,二人雖其貌不揚,但對傳媒和娛樂圈卻十分熱衷。大仔麥俊翹又名阿寶,曾在加拿大和日本留學,深受東洋文化影響,有個日文名 叫Takawai。他自言與日本的潮流教父藤原浩相當老友,有意進身為香港的潮流之父,實情是「有錢自然有潮流」。阿寶是典型的少爺仔,三年前他率先購入 平治Smart Car,又引入首對Nike Gravis波鞋,就引以為傲,接受傳媒訪問。麥紹棠利用上市公司中 建電訊,搞了一份《Milk》雜誌,就是由阿寶主理,專門介紹青少年潮流產品。在鰂魚涌的辦公室內,阿寶不時向同事炫耀一下自己一部枱頭最新款蘋果電腦, 又喜歡向記者展示他的人形玩具公仔,與他接觸過的記者都說:「阿寶最鍾意人哋讚佢。」阿寶與母親姚如英各佔五成,開設了四間名為Overheads的店 鋪,專賣潮流T恤、波鞋以至Star-War公仔,但觀其生意普通。至於次子麥允然,藝名叫麥浚龍,又叫Juno,他一心要闖入娛樂圈,自薦向環球唱片做 歌手,並於年初正式簽約。外間有傳聞指以Juno的「條件」,入娛樂圈都是因為麥紹棠向環球施加壓力,但環球總裁陳小寶已否認。不過Juno就獲得安排到 日本學跳舞,師父是安室奈美惠的老公,又得到陳潔靈擔任他的唱歌老師,待遇認真不俗。 |
「突發」海天堂盧海鵬失控爆粗片段曝光!
海天堂早前爆出霉菌風波,以及城大學者研究質疑海天堂龜苓膏「無龜板」事件,事情的嚴重度與早年的霸王洗髮水沒差多少,品牌幾乎一夜盡毁。
當時我們已回應了事件:草本食療(1):「龜」苓膏大誤解。
現在我們可以用企業危機管理的角度去看看這件事:
1. 霉菌極其量是衛生問題,像去餐廳看到食物有不潔物, 一般來說只要公關迅速回應,並對該人仕作出合理賠償,並承諾會作出改善,公眾多半也會接受這是個別事件,並會給予機會,日子耐左可能會忘記左添。
例子 : 早前KFC 亦有網上短片指出有員工執垃圾雞翻熱給客人食用,KFC 的處理方法是極快回應並處罰了該員工,並於宣傳品中重申雞件的製作過程,事件很快便被淡忘。
2. 然而,於任何企業,「誠信」必然是品牌的最核心成份,任何有關「誠信」的公開指控,企業都應該立刻出來以最公開的資料一次過回應,否則以訛傳訛下很容易弄假成真。
現下香港人對「食品造假」已經極度敏感,很容易便會與眾多內地的黑心食品劃上等號,一旦形成海天堂 = 黑心食品公司的印象,那便水洗都唔清了。
3. 可是,海天堂的回應是如下 :
a. 於事件約一星期後入稟高院指自稱為海天堂前股東的蔡國強誹謗
b. 老闆聲稱自己日日食用旗下產品
c. 於事件近一個月後,才有傳媒再報導,謂公司已送樣品作測試,証明產品含有龜的DNA
d. 於2014 年1月初,海天堂重金於電視大量播出盧海鵬的真情對話,以圖以軟性方法挽回公眾的信心
e. 最終極災難的,是把幕後盧海鵬的爆粗「花絮」上載,結果網民爭相觀看,收視遠超原來的廣告片(去片)
筆者無意評論海天堂的食品,但純以公司危機管理手法來看,這次處理手法犯上了幾個嚴重錯誤:
1. 錯失了重點,回應訴諸偏向於情感,客觀事實的回應,如檢測結果,或生產過程等反而沒有得到太多曝光。所謂「獅子撲兔,必盡全力」,更何況是這種關乎公司存亡絕續的誠信指控,該公司的回應顯得軟弱無力。如果海天堂於事件發生後,便立即於一星期內所有主要傳媒出頭版廣告作出澄清及刊登品質測試結果,連續一星期,雖然花費不菲但相信較3 個月後才花大錢作電視廣告投放來得更有效。
2. 錯失了時機,任何回應,必然是越快越好,最好是黃金48 小時內便出現一次過而全面的回應,「即牙膏」式的回應無論放諸任何醜聞,都只會令情況更加惡化。
3. 最錯的,應該是找錯了 agency ,把本來極嚴肅的TVC 回應變成了一個「盧海鵬試咪」式的粗口funny video. 想出這條「橋」的agency 固然要炒 (是炒),但拍板讓其出街只能讓人由心底裡說句 so sad。
錢白花了,達不到預期的澄清效果不特止,更有可能被公眾抽多兩錢重。
我們看看近二十年前,維他奶對於一件相對輕微得多的「變味事件」的處理手法,以作對照。
維他奶變味事件
1995年10月,有顧客投訴維他奶飲品有類似火水味,維他奶回收市面上同類產品。
1995年12月至1996年2月期間,有3名顧客飲咗未過期嘅麥精維他奶,發現有酸味,在傳媒報導事件後,維他奶嘅深圳廠房停產以及回收全部8百萬包紙包豆奶產品。但其後仍然有兩名顧客發現維他奶產品有酸味,結果維他奶香港屯門廠房亦全面停產,並回收所有包括豆奶及其他飲品。以1996年1月16日計算,回收嘅產品達到1300萬包。
事件發生後,香港衛生署對維他奶進行多次抽樣檢驗,喺51個樣本中,細菌含量以及各樣成份都冇超出標準,但為咗維持消費者嘅信心,維他奶決定請瑞典籍專家去香港廠房作詳細調查。調查發現問題源自包裝機,為確保產品質素,維他奶要將成條生產線拆除及重新組合。其後事件獲得解決,維他奶產品冇再發現有酸味。
維他奶沒有喊過冤,也沒有借用任何名人拍片來澄清,唯一做了的就是以超大力度去回應個別幾個客人的投訴,讓公眾明白這個只是個別事件,結果事情亦很快得到平息了。
希望不同公司的高管,都能以此為鑑。